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個性化教學法

小學個性化教學法

發布時間:2021-02-28 08:03:10

『壹』 學科個性化教學的要求

一、個性化高效課堂的內涵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所謂「高效課堂」 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用盡可能以較少的時間投入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個性化高效課堂是教師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基礎、特點以及教師自身的學識經驗來組織教學,採取適合學生個性差異的教學方法施教,從而提高教學效益,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但是,目前,大部分學校都不顧班情,不顧教情,不切實際地要求備課組統一教材、統一講義、統一作業、統一訓練,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成長,老師的個性特點,這樣,很難達到高效教學。
個性化高效課堂對教學管理都有哪些要求?
二、個性化高效課堂對教學管理的要求
「高效課堂」主要面對兩大群體:教師與學生。打造高效課堂就是處理好教與學,主導和主體之間的關系。
1.個性化高效課堂對學生的要求
⑴課堂達標堂堂清:課堂達標檢測通過班幹部或組長檢查,同桌互查、教師抽查等形式,檢查課堂落實情況,落實雙基。
⑵明天學習今天明:先天學生放學離校前,由各科代表分發導學案,布置預習任務,以達到先學後教。
⑶天天晨檢日日清:每天早晨到校後,由組長或科代表收交檢查學案,並將預習情況匯總交科任教師,以達到以學定教。
⑷周末周初兩結清:每周五下午放學前,學生回顧總結一周所學內容,由科代表或組長發「雙學案」,布置雙休日的回顧復習和預習下周學習內容;每周一上課前收交「雙學案」和檢查復習、預習任務完成情況,並匯總交科任教師。
2.個性化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⑴把「課堂」變「學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效益高低,取決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提高課堂效益,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把課堂主權還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⑵轉變角色。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指導作用。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導演的作用。
⑶教師有激情,要關愛每個學生,讓學生共同發展,相互提高 。沒有情感的參與就不可能有對於真理的執著追求。新課標下,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這堂課下來,不只是讓少數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提高,而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獲,全班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和提高,這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須條件。
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呢?
三、打造個性化高效課堂的方法
1.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倡導以「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主線,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評價為主要方式,多維互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通過獨學、對學、群學,主動獲取知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不同層次的收獲。加強自學自練、互教互學、展示交流三個環節的統籌安排,努力構建體現學科特點、適應不同教學內容要求的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結構,探索和把握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主要課型的課堂結構。
2.優化教學方法 , 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獲取新知識的巨大內驅動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教法很關鍵,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的方法的統一,恰當的教學方法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的重要因素,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我校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嘗試了「學案導學法」。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把學習目標設計為學習方案交給學生,學生依案而學,教師導學釋疑,以課堂達標為步驟,融知識落實與能力培養為一體,提高了教學效益。
3.課前做好充分准備
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提高課堂效益,就要向課堂四十分鍾要效率,充分的課前准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作為教師,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首先要把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搞清楚,理清每節課的知識脈落和重點、難點,並挖掘其知識結構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每堂課有的放矢,備好教材。在次基礎上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目標,克服教學目標的單一性和整體性。解決好吃飽和吃了的問題,使學生能在愉快和諧中獲取知識。
4.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新課程倡導自主性學習,這就要求老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個環節就是老師先展示本節課自學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地聽講為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第一,教師保證學生自學探究有一定時間,讓學生在自學學習中有所感悟。第二,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比如,易理解的知識粗讀,新內容細讀,重難點問題精讀。第三,自主學習的形式也應多樣化,如閱讀教材內容、收集有關信息資料、概括重點、發現疑點、構建網路等。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既解決了教材理解的問題,又最大限度的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下面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個性化

個性化教學,即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性格、興趣、愛好,並以此為出發點,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等在教師的指導與教育下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可見,近年來不斷推進和深化的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學生的差異性,重視個性化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推進個性化教學,並改進相關教學行為,提高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性。
一、准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實行分層教學
小學生的個性差異相當明顯,不僅在數學基礎、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強弱高低之分,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也有所差異。隨著目前小學入學人數的逐年增長,班級學生結構越來越復雜,差異性表現也越來越明顯。為此,教師們想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要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點,准確把握他們的差異性,進行有區別的數學教學。教師們可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提問、課外談話以及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對小學生們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建立學生檔案,並進一步分析學生的數學基礎、智力水平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特點。在准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充分利用收集、整理所得的信息,在數學課堂中推行分層教學。例如,我在講解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的《統計》這一課時,布置了一道練習:2010年玲玲家各季度用水量情況如圖1所示,求玲玲家每月用水多少噸?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根據對班上小學生們的數學基礎和性格特點的了解,進行有計劃的分層提問,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分列如下問題:
(1)玲玲家各季度分別用水多少噸?
(2)選擇正確的算式:
(15+10+30+25) 4
(15+10+30+25) 12
(15+10+30+25) 365
(3)算出玲玲家每月用水的噸數。
由於不同層次的問題符合了不同學習基礎和興趣的學生的特點,他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顯得比以往更加積極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實踐表明,准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教師們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發展其良好個性。
二、加強師生友好教學交往互動,開發個性化思維
教學交往即在教學情境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和共享信息的人際溝通活動。教學交往不僅影響著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是提高個性化教學有效性的客觀條件。為此,教師們應加強教學交往,以實際行動提高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寬容對待學生的各種差異,讓基礎不同、性格不同的小學生在交往中能感受到支持和鼓勵,並體會平等、尊重和自由,營造健康的環境以其讓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師生交往和同學交流之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們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開發其數學思維潛能。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下冊《找規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組合進行剪刀石頭布的小游戲,並讓他們在游戲中數出剪刀、石頭、布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教師不應先入為主地傳授「正確、權威」的思考方法,更不應在小學生們提出錯誤規律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消極情緒,而應當引導他們發現規律的錯誤之處,並鼓勵他們發現「A數量×B數量=種數」這一規律,進而體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只有寬容、和諧、友好的關系和氣氛才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才能形成學生的健康個性,教師們應重視師生交往和互動,以期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
三、開展探索性實踐活動,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標准提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此,教師應改變過去控制課堂的做法,以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多的主導機會,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的中心點、0°刻度線、90°刻度線、180°刻度線以及掌握量角器的基本用法之後,引導小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度量橡皮、書本、課桌等物件的角,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按照自己的個性習慣去探索和掌握度量器的使用方法,觀察生活中各事物的角。在活動結束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如有多組學生測量同一物件,則對這些組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看哪一組的測量最准確,並讓該組學生分享他們的測量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自由選擇想要測量的物件以及進行測量的方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從而使個性化教學能夠有效進行。
面對新一輪教學改革,教師們應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吸收新的教學思想,通過准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加強師生友好教學交往以及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等途徑實現個性化教學。我們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真正地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他們學習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叄』 如何構建小學個性化科學教育課堂

一、個性化教學方法對科學課堂教學的影響
小學科學課作為學生科學能力形成的起點,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為科學課作為小學生事物認知的基本學習方式,不僅影響著小學生科學價值觀的樹立,而且對學生科學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小學生而言,由於其知識視野的限制,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不僅想自己親自動手去探索未知事物,而且也想認識到事物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想了解更多的奧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而小學科學課教育正是基於學生科學知識探索前提下採用的一種興趣引導性的教學方法,不僅是要以具體的課程設計、具體的教學理論作為教學引導目標,而且還要在學生科學認知能力培養的基礎上,以學生的自我學習興趣作為學生科學探索能力培養的出發點,主要是以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認知能力、知識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的綜合鍛煉作為科學課堂教育中的主要目的,配合以豐富的知識原理理解,促進學生根據自身興趣來形成較高的學習熱情,形成綜合性的科學認知能力來理解科學知識。
二、個性化科學課堂的構造
個性化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一方面在於素質化個性課堂的構建,一方面在於學生個性化學習模式的打造。受到家庭教學環境及教學水平的影響,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實踐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個性,而個性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正是基於學生基礎素質差異而形成的一種學習引導模式。因為科學課教育的實際價值不在於課堂知識原理的講解,也不在於學生知識儲量的多少,而是基於學生科學教育前提下,學生理性邏輯思維的鍛煉和自主性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有以學生的科學素質養成作為科學課個性化教學的核心才能促進學生在獨立人格不斷形成的基礎上,以理性精神為指引積極地進行社會實踐和科學實踐,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來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當然,新的時代教學理念以綜合素質培養作為新的教育內容,要求充分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和興趣愛好的發展,而個性化教學方法的採用可以說是在新教學理念引導下的一場實踐性的教育沿革,因為個性發展就要求以學生的興趣養成和愛好培養作為其素質形成的教育基礎,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能夠在自主性學習習慣的帶動下努力發展自身特長,茁壯成長。

『肆』 什麼叫個性化教學

這個說法很寬泛,可以從「教」的角度談個性化問題,也可以從學的角度談個性化問題,好可以從「教與學」的形式上談個性化的問題

『伍』 什麼是小學個性化課程

適合每個孩子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每個孩子都適應的課程,在實際中還是有難度的

『陸』 如何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法

個性化閱讀教學已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熱門話題,有關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層出不回窮。為此,我們要答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定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構建開放活躍的課堂教學格局;把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起點放在課內,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得到獨特體驗;提倡教師做學習型教師,為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提供保障,以求達到最終育人的功效。

『柒』 如何進行個性化教學

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正所謂人生識字聰明始,漢字教學與人的發展關系之重大,由此可見一斑。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而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出發點是「我」。考慮的往往是「我」要如何做才能上好一節課。教學中的每一步應該做什麼,甚至每一句話說什麼都要事先設計好。按照這個邏輯,那些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的課就是好課,相反則是不成功的課。但是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為本,要從「學生」出發設計教學。那麼,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實現這一轉變,做到以學生為本呢?下面就從我的一節識字教學課,來談談自己在識字教學中的轉變。
教學片段:
我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4冊第3課《月亮灣》第一課時,識字教學的課堂上。我在課前把本課中的生字都組成詞語,然後寫在黑板上。在進行識字教學環時,我手指著第一個詞「月亮灣」問孩子:「同學們,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詞,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一個孩子站起來,聲音很洪亮地讀了一遍「月亮灣」。然後我又請了幾個孩子站起來讀,他們都讀得都非常好,看來已經對這個詞語孩子們已經非常熟悉了。接著我又問他們「誰,能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住『灣』這個字?」此時,很多孩子都舉起了小手。看來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麼難度。我隨便叫了一個孩子,她站起來,非常流利地說:「我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住『灣』這個字,左邊一個三點水,右邊一個彎曲的彎,合起來就是月亮灣的『灣』。這是我們在識字教學中很常用的方法,「加一加」的方法。隨後,我又讓孩子們給「灣」字找個朋友,組組詞。有的孩子組「海灣」,有的孩子組「河灣、水灣」。此時,我覺得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心裡還在暗暗竊喜,覺得這節識字教學課的效率應該還是很高的,因為我覺得孩子們不僅進行了認真的課前預習,而且在課堂中,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了學習中來。我接下來就用同樣的方法,平均使用了力量,牽著孩子們一步一步地,學習完了本課的所有生字。在這堂課中,我雖然講的非常賣力,可在課堂中,卻還沒能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因為在第一課時中,不僅要進行生字的識記,還要進行生字的書寫,以及課文的有效朗讀。之所以沒能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在識字教學環節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案例評析:
這節課後,我及時地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反思,在找尋自己在識字教學上存在的問題。經過思考我覺得,問題主要來自於教學理念上的,同時也有教學方法上。首先,在我的課堂上,孩子們沒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是在我的牽引下,一步一步地進行生字學習。這從我的課堂上提問中,就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例如:我在問孩子們怎麼記著「灣」這個字時說:「請你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說一說自己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現在想來,我完全可以讓孩子們按照他們自己的想法來說,這樣他們就會用自己喜歡的字方法,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從而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我的這一個問題,卻完全扼殺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的慾望。其次,是在課前設計教案時,我沒有充分考慮孩子們已知的識字量,在備學生方面思考地還不夠深入、全面。如果在教學中我能先問一問孩子們,「這些生字哪些是你們已經認識的,哪些還不認識。」對孩子的識字情況進行大致了解,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根據他們掌握生字的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重點指導孩子們不認識的生字,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而我卻在每個生字的教學時平均使用力量,以至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理念上和《新課標》也有些相背離的地方,比如:這節課的生字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所有的生字都是左右結構。而我在教學中去忽視了讓孩子門從整體上來觀察本課的生字有什麼特點,從而淡化了歸類識字方法的滲透。在識字方法上,幾乎每個生字都引導孩子們用「加一加」或者「換一換」的方法來識記,其實對於有些生字這兩種方法並不適合。所以,我認為在識字方法上,應該根據每個生字的特徵,引導孩子們選擇最適合的識字方法進行識記。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但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常常不自覺地替代了學生,過分發揮了「導」的作用。我覺得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再放手一些,充分相信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給他們更多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隨著信息社會的傳播途徑的不斷擴大,當學生走進校門的時候,已經不同程度地認識了一些漢字,我們的識字教學不應該再從零開始,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和利用學生掌握生字的既有經驗,並由此提高識字教學的課堂效率。在識字教學中,識記漢字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針對每個要學習生字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崔巒老師曾經說過:「教師越強勢,學生越沒有學習的空間和思維的空間。這樣做,扼殺了學生個性化的思考,創新的思維,也就扼殺了祖國的未來。」所以在今後的識字教學中,讓我們都能夠「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自主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這樣我們就會收獲無限的驚喜!

『捌』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實施個性化教學

一、全面把握學生的基礎水平。
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各知識點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也就是前面所學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因此,要搞好教學就要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即了解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才能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至於使學生出現「知識斷層」。
二、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正確對待學生間的差異。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全班幾十個學生,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而不是工廠里生產出來的標准零件。他們有著不同的特點,這使得他們的學習方法有著明顯的不同。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特點,看到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才能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發展方案。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經常就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看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不要局限於預設的教案,要根據學生當堂的表現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案,要運用教學機智來合理地運用生成資源,造就生成的精彩。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部分,其中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興趣、愛好、情緒、意志等。在同等智力水平下,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會以一種積極愉悅的心態參與到教學中來,這對其個性化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教學實踐表明:在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情,更易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利於個性化教學的實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玖』 個性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你好

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個性化作文教學就是以個性化思維和表達能力的提高為核心,以作文的個性化為標志的師生多向互動、共同探討的實踐過程。探索在新課程下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對學生個性的發展,人格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現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有:以人為本策略、開放策略和評價策略。

一、人本策略

課程標准在「表達與交流」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一語中的,提出了寫作教學的根本途徑:以人為本,因道習文。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必須著手學生的現狀,著眼學生的發展,從備課到上課,從習作到改作始終堅持以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喚起學生的個性覺悟,真誠地關愛每個生命的成長。

1、尊重生命,讓作文展示生命的原生態。當前,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堅持「以文為本」,將「現代人」壓抑在「過去人」的陰影之下,將作文形式凌駕於作文內容之上,造成了學生寫作心理上的依附與盲從,使作文這個最具個性的學習和創造活動,變成編造謊言的園地,塗抹文字的游戲,折磨心頭的苦差事。這樣的作文訓練,必然導致學生精神家園的荒蕪,心靈花蕾的凋謝,個性風採的泯滅。個性化作文教學以尊重學生的生命為前提,尊重學生的情感、意願和來自生命的各種體驗,不加枷鎖拘囿學生的思維,不用惟一標准衡量學生的作文,提倡 「我用我手寫我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習作展示生命的原生態。

2、直面生命,讓作文成為描述心靈世界和實踐活動的生命軌跡。從生命活動層面關照作文教學,作文應是學生生命的獨白,心靈的對話,天性、靈氣的展現,認識情感的宣洩,是最富有個性創新性的活動。個性化作文教學要為滿足孩子的這些天性提供舞台。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自己探究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不畏權貴,不畏書本,實實在在地張揚個性,最大程度地樹立個性的旗幟——「求真」,「求趣」,「求異」,「求新」,讓作文成為描述心靈世界和實踐活動的生命軌跡。

3、呵護生命,讓作文成為生命成長的自發需要。每個人都有成功的需求。心理學家蓋茲說得好:「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個性化作文教學要運用激勵機制,採用賞識評價,努力為學生創造成功的快樂,如開辟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評就評,作品想貼就貼;組織學生向報刊雜志廣播電台投稿;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編訂班級優秀作文選或鼓勵學生編訂自己的習作集;師生間通信交流溝通等等,使每個學生享受成功的幸福,使作文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自發需要。

4、扶持生命,讓作文提升生命的質量。
作文應該是一個豐富自我精神體驗、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個性的生命過程。它的本質應是人文精神的張揚與升華。也就是要通過作文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鮮明的個性,美好的心靈。作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從關愛並促進學生生命發展的角度出發,去點撥,去引導,去扶持,塑造一個個豐富美好的心靈,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作文過程成為學生到生活中求真、養善、立美的過程。用自由之筆書寫體恤、善良、仁慈、同情、友愛、互助、和諧、共處等等這些人格中最為重要而美好的因素。在激揚文字中,清濯心腑,冶煉人格。

二、開放策略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充滿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作文教學更是如此。

1、開放教學目標。兒童智商存在的客觀差異性決定了作文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只有開放性的目標才能使兒童個體差異得到最優化的發展。要根據學生個體的特點,指定適合其自身發展的目標。允許學生在目標達成時存在差異性、層次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優化的發展。

2、開放作文的形式。學生的生活是很豐富的,學生對於生活的觀察也有自己的視角,不愁沒東西寫。但傳統作文給了他們太多的限制,如文體、內容、結構、主題、字數等等,使得豐富的現實生活進不了作文。寫母親,沒有不勤勞的,寫同學不是刻苦學習就是個關心集體,做好事不是讓座就是拾金不昧。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情感虛偽,思維枯竭。

拆除束縛學生作文的「緊箍」,就要開放作文的形式,減少對學生習作的統一要求,,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識水平,使學生有發揮的餘地。不妨多出幾個題,讓學生從中選一個。不妨只劃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擬標題、自由立意、自由選材。

3、開放寫作的時空。寫作是最具有開放性的,囤於課堂的作文教學必然是失敗的,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廣闊的體驗舞台,引導學生打開封閉的生活空間,走向開放的社會,去認識、感受豐富的生活,不斷擴大寫作領域,讓五彩繽紛的生活成為學生寫作的源頭。

要放開時限。傳統的作文教學是在課堂上利用兩節課讓學生獨立完成一篇習作,有時甚至硬性規定在40分鍾內完成。隨著作文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文形式層出不窮,如話題作文、科幻作文,要完成這樣的作文,需要學生查詢、調查、討論,如果硬要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沒多少把握的作文,顯然過於機械。個性化作文教學應不拘泥於每周兩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為學生開辟一個寬松自由的時空條件,盡情抒寫內心的真情實感。

4、開放作文的教學過程。

「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則非常有限。教師習慣在寫作前進行輔導,大講特講審題、選材、立意、構思等寫作技巧,生怕學生文無章法,亂了方寸。一條條技巧法則,如同給孫悟空套上緊箍咒,捆住了學生的手腳,封住了學生的嘴巴,抑制了學生創新的思路,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開放的作文教學的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己的寫作活動作為教學的主線。教師不預設刻板的教學目標,不勾畫教學流程的運行軌跡,不套用死板的評判標准,而讓學生有充分顯示個性與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學得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爭取更多的個性張揚和思維發展。其基本模式是「營造氛圍,誘發寫作熱情——放膽表達,拓展選材空間——交流合作,激活思維火花——嘗試作文,噴發創造慾望——精當點撥,解決寫作疑惑——協作修改,提高寫作水平——評優激勵,激發寫作新動機」。

這種教學模式摒棄了教師先行指導的條條框框,實施先作後導。先放手讓學生嘗試作文,然後,教師按照作文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訓練。這樣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更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

4開放寫作的`語言。

開放寫作的語言,就是讓兒童寫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情。只有這樣的語言是充滿靈性,充滿個性的。 要摘下語言的偽聖面具,還語言純清的面貌。當然,也要關注學生作文語言的連貫、得體和規范,讓准確、簡潔和樸素的語言與張揚個性緊密結合在一起,演繹出才情飛揚、個性分明的精美作品。

三、評價策略:

完善評價機制是作文教學實現創新的重要保證。個性化作文教學應重視評價的策略,使之成為一個有結構的、系統的、循環往復的、不斷提高的可控過程。

一、評價標准多維化。

傳統的作文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基本是一維的,即單一的技能評價,難以全面、動態地評價學生,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嚴重的抑製作用。要真正實現作文個性化,必須以多維標准為依據,在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時,關注習作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作文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作文成為學生展現個性的有力憑證和廣闊天地。

1、關注寫作材料的准備過程。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准備過程。」個性化作文教學關注學生習作材料獲得過程的評價。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實踐、調查、訪問等多種途徑,獲得真實、豐富的生活材料。

(2)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要「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作文是學生知識、能力的綜合運用,這中間包含許多的非智力因素。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要通過創設新型的形式,如榜上有名、佳句欣賞、專家會診等,挖掘、鼓勵學生作文中的積極因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寫作的慾望,培養寫作的情感。

(3)關注學生寫作的成長過程,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提倡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寫作成長「故事」,它的主要內容是收集、記錄學生一段時間內有關學生的作品、反思,還有其他相關材料。這些材料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於教師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又有利於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學生的發展保持一致,提高評價的有效度。

(二)評價方式多元化。

《語文課程標准》在作文教學的評議建議中明確指出:「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還應該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即自評、互評與師評有機結合,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評價。只有打破傳統的教師是評價的主導者和權威的格局,講究講評的方式,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達到個性化作文的目的。

1、張揚個性,學生自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監控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對學習的促進功能越大。因此,在作文評價中,應放手讓學生自評。評價中,讓學生學會發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從而完成對自我的激勵和超越。這是學生作文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2、暢所欲言,學生互評。

嘗試讓學生互評,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提高寫作水平。學生互評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同桌的、小組的、自找夥伴的,也可以是按相同內容或按相同表達形式為小組互相評改,甚至把學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讓學生自由選擇評改等方式。學生按自己的認識較客觀地評價其他同學,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認識的問題,小到一個詞、一個符號。

當學生成為習作評價的主人後,教師不再擁有評價的「專利」,學生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評價,都可以暢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學生習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

3、激活思維,教師精批。

教師精批,不僅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更能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度。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力爭批得精妙,批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批得能讓學生茅塞頓開。

4、促進溝通,家長參評。

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作文評價,也要打破校內外的界限,發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請他們參與到作文評價中來。家長可以肯定孩子作文的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的建議,還可以和老師、學生一起探討有關作文改革的問題等。這樣做既促進了教師、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也使作文教學得到拓展與延伸。

總之,新課程標准下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必須圍繞學生主體,圍繞「個性發展」的基本路線進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寫作體驗,而這需要廣大教師變革教學思想,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積極參加作文教學實踐,真正實現作文教學的有效突破。

閱讀全文

與小學個性化教學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