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科學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教學視頻

小學科學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2-28 05:36:00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科學試卷

一、選擇題:

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的規律是(A)

A 西 東;長 短 長

B 東 西;低 高 低

C 東 西;長 短 長

2.日晷是測量(B)工具。

A 體積 B 時間 C長度

3.晝夜形成的原因是(C)。

A 太陽的東升西落 B烏雲的遮掩 C 地球的自轉

4.月相的周期性變化是(B)。

A 一年 B 一個月 C 一周

5.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現(C)。

A月牙B滿月C不出現月亮

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轉的科學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頓

8.貓頭鷹睡覺的時間是(A)

A早晨 下午B中午 晚上 C傍晚 早上

9.北京故宮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10.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通常是(C)

A上午B下午C夜晚

11.下列物體中(BCDEF)是光源,(C)是自然光源,(BDEF)是人造光源。

A月亮B激光C螢火蟲D蠟燭E電燈F篝火G玻璃幕牆

12.光在同一物質中,是沿(直線)行進的。

13.下列鏡片中(ABCDE)屬於凸透鏡,(FG)屬於凹透鏡。

1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

15.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16.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凹透鏡)。

17.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分散)。

18.陽光可以被分解成(赤、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19.透過紅色濾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紅色)的。

20.下面屬於不導電的物體是(B)。

A濕毛巾B塑料剪刀C人體

21.在檢測暗盒的時候,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裡可能連著(C)

A一節電池B一根導線C一個燈泡

22.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觸磁鐵(B)

A透明膠帶B磁帶C塑料貼片

23.下面哪種做法可以增大電磁鐵的磁力(AC)

A增大電流B增加鐵釘C增加線圈

二、填空

1.呼吸讓我們吸進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

2.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會感覺到一次心跳。

3.(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三、問答題

1.小孔成像的左右顛倒嗎?為什麼?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顛倒,因為物體左側發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後會投在屏的右側,右側發出的光線穿過小孔後會投在屏的左面。

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製造彩虹?

空氣中的小水滴使陽光發生色散,形成彩虹。我們可以背對著太陽噴水製造彩虹。

3.為什麼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鏡?

因為水滴中間厚、邊緣薄,與凸透鏡的形狀相同。

4.請寫出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磁鐵的機械或物品。

冰箱 文具盒

5.避免觸電的方法有哪些?

不在高壓線下釣魚或放風箏;不在電線上晾衣服;不用濕抹布擦帶電的電器;不能在插座上連接很多電器。

6.常見的導體有哪些?

水、金屬、人體

7.常見的絕緣體有哪些?

木頭、紙、玻璃、塑料

8.心臟為什麼要推動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動?

血液在流動的過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和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肺和排泄器官排除體外。只有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環流動。

四、實驗操作題

1.收集兩袋人呼出的氣體,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個實驗說明(呼出的氣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❷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書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三課岩石會改變模樣嗎課件有圖的

3.教科版小學科復學五年級上制冊第三單元《岩石會改變模樣嗎》課件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QT4IzhntgI3QYus3QBqmT_KP493gF560-xl_7dOcDfc-3CLQ54DLm__7BXti5gXy

❸ 拱墅區小學科學總復習《地球表面及變化》練習卷答案

一、1.√

❹ 小學科學重點

2.光
·在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大小等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離有關。
·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會隨著太陽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
·光遇到物體後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光線越強烈,物體的溫度就越高。
·人們利用凹面鏡和凸透鏡將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關。
·物體的顏色越淺、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溫度就越低。
·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熱和保溫等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能裝置。
·放大鏡是一種凸透鏡,它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
·簡易的顯微鏡是由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組合而成的。
·顯微鏡的發明使人們能夠觀察到非常小的物體以及物體的精細結構。
3.電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
·從電源中流出的電流通過燈絲時,小燈泡就會發光。
·導線、電池(電源)和小燈泡(用電器)可以組成一個簡單電路。
·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迴路,叫做電路。
·容易導電的物體稱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絕緣體。
·開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
·電路根據不同的需要,有串聯和並聯兩種連接方式。
4.熱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
·物體溫度的上升或下降,說明了物體的熱量在增加或減少。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為37℃、水結冰的溫度為0℃、水沸騰的溫度為100℃。
·水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水的這種性質叫做熱脹冷縮。
·空氣以及許多液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這種傳熱的方式叫熱傳遞。
·不同的物體傳熱性能是不同的。金屬的傳熱性能比較好。
·各種不同材料的吸熱和散熱能力是不同的。
5.磁
·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磁性,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指北的磁極叫北極,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多塊磁鐵組合在一起,磁鐵的磁力會發生變化。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磁鐵摩擦鋼針能使鋼針具有磁性。
6.能量轉化
·通電後的導線會產生磁力,能使指南針的磁針產生偏轉。
·電磁鐵是由線圈和鐵芯兩部分組成的。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繞線方向有關。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可以改變,通過增加線圈的圈數、電池的數量能夠增強電磁鐵的磁力。
·電動機是利用電產生磁以及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原理產生動力的。
·聲、光、電、熱、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發電機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
·煤是由億萬年前的植物經過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可以通過煤的特點和地層特點推測出來。
·煤、石油和天然氣中貯存的能量來自於太陽。
(四)地球與宇宙世界
1.大氣及其變化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空氣,空氣是會流動的。
·空氣會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
·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
·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
·天氣日歷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
·風速是指風每秒鍾行進的距離,風速可以用風速儀來測量,也可以用風速等級來表示。
·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徵,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來測量。
·天空中飄浮的雲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
·在一段時間里,氣溫、降水量、風和雲量都會發生變化。
2. 岩石和礦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徵。根據岩石的特徵,可以鑒別岩石的種類。
·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岩石。
·花崗岩是由石英、長石、雲母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
·在識別礦物時,礦物的條痕顏色比礦物外表的顏色更可靠。
·礦物的顏色、形狀、透明度、光澤、條痕以及軟硬,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
·礦物的顯著特徵是有效描述礦物和識別礦物的基礎。
·岩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也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寶貴資源。
3.地球表面及其變化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種多樣的。陸地、海洋、高原、山脈、盆地、峽谷等都是常見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
·地球內部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有的變化很猛烈,而有的變化則很緩慢。
·由於受到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風化。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由於雨水的沖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質隨著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蝕。
·風化、侵蝕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
4.時間的測量
·古人利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等方法來計時。
·水鍾根據計時方法不同,分為受水型水鍾和泄水型水鍾兩種。
·「水鍾」的滴水速度與滴水孔的大小、出水容器的水位高低等有關。
·同一個擺每次擺動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
·擺擺動的快慢主要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擺錘位置的改變會影響擺線的長度,從而影響擺的快慢。
·擺錘通過擺鍾齒輪操縱器來使指針運轉的。
5.地球運動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理論,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理論。
·傅科擺利用了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證明了地球在自轉。
·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准,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
·地球圍繞地軸做自西向東自轉。地球自轉時,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
·地球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自西向東運動,叫公轉。地球公轉的周期為一年。
·四季現象、極晝和極夜現象是由於地球公轉時地軸始終傾斜指向北極星造成的。
6.探索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運動。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
·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月相的形成與月球的公轉有關。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小不等的環形山。
·在月球公轉過程中,當太陽、地球、月球處於同一條直線上時,會發生日食或月食的現象。
·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天體系統,稱太陽系。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為了便於辨認,人們將星空劃分成不同區域,稱為「星座」。
·銀河實際上是由無數顆星星組成的一條閃亮的光帶。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用來計量恆星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
(五)科學探究技能
1.科學探究的認識
·真正的觀察是有目的的。
·持續觀察和實地的調查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植物變化的信息。
·不幹擾小動物的情況下進行實地觀察和調查是觀察小動物的好辦法。
·特徵是一種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別明顯的標志。
·在科學觀察中,對那些不知名的物體不能用嘗的方法來了解它的特徵。
·要排除某種不恰當的解釋,需要充分的證據,而不是僅憑主觀的意願。
·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分析假設、制訂計劃、實驗驗證、獲得結論等過程。
·模擬實驗、推測等科學探究結果與客觀真實是具有一定差距的。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對地球環境變化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2.科學探究技能
·能使用眼耳鼻舌手等感覺器官對簡單事物的外部特徵進行觀察。
·能使用放大鏡、顯微鏡對事物的特徵進行細致觀察。
·能使用尺、溫度計、測力計等測量工具來觀察事物、獲得數據。
·能利用拓印的方法製作樹葉標本。
·能製作簡單的植物花的解剖標本。
·能組裝簡單的開關電路。
·能正確解剖植物的花、果實、種子。
·能通過簡單的方法來檢測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
·能利用酒精燈給物體加熱。
·能製作鐵釘電磁鐵。
·能繪制簡單的結構圖、設計圖,並用文字、符號等加以說明。
·能用維恩圖、網狀圖、氣泡圖、柱形圖、折線圖等整理信息。

❺ 小學科學知識

考試是老師會歸納的!但如果你還要的話:
1.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針孔照相機是根據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原理製造的。幻燈機、電影放映機、照相機、攝像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製造的。潛望鏡是根據光的反射原理製造的。

2. 小孔成像的實驗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 光照射到物體上,被物體擋住改變了原來的傳播方向反回去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光從一個透明物體進入另一個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種物體都能反光,反光的情況不同。紅顏色物體反射紅色光,黃色物體反射黃色光,不同顏色的物體反射光的顏色不同。白色的物體比黑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強。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強。

5. 平常使用的鏡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鏡。平面鏡成像是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里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凸透鏡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利用凸透鏡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當凸透鏡距紙屏近、距蠟燭遠時,形成的是縮小的像;當凸透鏡距紙屏遠、距蠟燭近時,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狀體、視網膜、視神經組成的。瞳孔像照相機的光圈,能控制光線的強弱;晶狀體像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視網膜像實驗中的紙屏,能映出圖像。

9. (我們是怎樣看到周圍的物體的?)我們周圍的物體,有的自己發光,有的能反射別的物體的光。當它們發射或反射的光通過瞳孔、晶狀體進入眼睛後,會在視網膜上形成這些物體的像;連接視網膜的視神經立即把這些光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這些物體。

10. (為什麼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的凸度變小,眼睛就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力強,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

11.(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就會疲勞,失去調節能力,看遠處物體就會模糊,這就是近視眼。

12. 預防近視眼要做到:

1) 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 看書約一小時要休息幾分鍾,向遠處眺望一會兒;

3)不要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

4) 躺卧、走路時不要看書;

5)少年兒童要經常做眼保健操。

13.(彩虹是怎樣形成的?)陽光通過三棱鏡後,會分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時(或雨後),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滴,它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14. 岩石都是由礦物構成的。花崗石是石英、長石、雲母三種礦物組成。

15. 聚集在一起的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叫做礦產。可以做燃料的叫做能源礦產,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它們不僅是燃料,而且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煤經提煉後可以得到焦炭、煤氣、煤焦油三種礦物。可以提煉出金屬的叫做金屬礦產。如:鐵礦石、銅礦石、鎢礦石等。

16. (煤是怎樣形成的?)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層一層的,大多夾在砂岩、頁岩中。煤是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與空氣隔絕,在高溫和高壓的作用下,經過億萬年變化逐漸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氣中蘊藏的能量最初來自太陽。

17. 礦產的開采方法主要有:露天開采、地下開采、管道開采等幾種方法。石油、天然氣屬於管道開采。煤等固體礦產可以露天開采、也可以地下開采。

18.各種礦產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漿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有的是在岩石風化、沉積等過程中形成的。

19.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最早的國家,「石油」一詞最早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著作。在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學說指導下,開發了一個又一個大油田。

20.(我們為什麼要合理使用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有限,又不可再生,必須有計劃地開采、利用,決不可亂采亂用。

21. 家畜的祖先都是野獸,家禽都是由野鳥馴化而來的。按照人類的需要,把野生動物培養成家養動物的過程,叫做動物的馴化。

22. 生物的啟示:魚——船、槳、舵、潛水艇;茅草——鋸;鳥——飛機;蛋殼——薄殼結構屋頂;蝙蝠——雷達;長形卷葉——筒形葉橋;蒼蠅——蠅眼照相機;人——機器人;人腦——電子計算機。

23. 根據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現象,我們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一天)。

24. (晝夜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現象就會交替出現。晝夜變化是由於地球自轉引起的。

25.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轉動,這種運動叫做公轉,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或365天)。地球公轉形成了四季變化。

26.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月相變化是由於月球公轉引起的。每逢農歷十五傍晚,月球總是在東方。

27. (月相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圓缺的樣子叫做月相。月球不會發光,朝著太陽的一面是明亮的,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轉過程中,向著地球的一面有時全是明亮的,有時明亮部分大於黑暗部分,有時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各半,有時明亮部分小於黑暗部分,有時全是黑暗的。這樣,在地球上就會看到月相變化。

28. (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里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多發生在農歷初一。我國遠在3000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錄。

29. (月食是怎樣形成的?)當月球轉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陽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會發生月食。多發生在農歷十五、十六。

30.日食時總是太陽的西邊先虧,月食時總是月球東邊先虧。農歷的每月十五可看到圓月,日食和月食不是年年月月都發生的。

31. 像太陽這樣自己能發光的星,叫做恆星;像地球這樣自己不發光、圍繞恆星運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這樣自己不發光、圍繞行星運行的星,叫做衛星。

32. 在太陽周圍有九顆大行星,它們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離太陽最遠的是冥王星。每顆行星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一面自轉,一面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衛星。

33. 圍繞太陽運行的、形狀像掃帚一樣的天體叫做彗星。軌道又扁又長,在地球上看到彗星的機會很少。(哈雷彗星,76年)

34. 當太陽周圍眾多的流星體闖入地球的大氣層時,與大氣層摩擦燃燒發光,形成流星。

35. 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運行的行星及其衛星、彗星、流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做太陽系。

36.太陽比地球大,地球經月球大,宇宙比銀河系大,銀河系比太陽系大。

37.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38. 銀河系由大約1000億——2000億顆恆星組成,構成鐵餅形。我們的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員,距銀河系中心約3萬光年,與眾多恆星一起,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著。

39. 太陽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恆星,只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

40. 光年是計量天體距離的單位。光每秒傳播約30萬千米,1光年等於光1年所走的距離,約9.5萬億千米。

41. 銀河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唯一的恆星集團。銀河系以外的恆星集團叫做河外星系。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約10億個河外星系,也都在運動著。銀河系和所觀測到的所有河外星系被稱做總星系。

42. (為什麼說宇宙是無限的?)現在,用射電望遠鏡已能觀測到100億光年外的宇宙空間情況,但仍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緣。所以我們說宇宙是無限的。

❻ 小學科學總復習《地球表面及變化》練習卷 二、填空。

1.花崗岩是由( 石英 )、( 雲母 )、( 長石 )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內部運動 )引起的。地球的構造從外到里可以分成( 地克 )、( 地幔 )、( 地核 )三部分。
3.由於受到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 岩石 風化 )。
4.我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 張衡 )發明了地動儀。
5. 汶川大地震發生於( 2008 )年( 5 )月( 12 )日,震級為( 7.8 )級。
三、選擇。
1.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 c )。
A 鉛 B 石英 C 石墨
2.將燒熱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復幾次後,岩石破碎了。這個模擬實驗告訴我們( b)對岩石的變化是有影響的。
A 地表變動 B 溫度變化 C 植物生長
3. ( c)是一種灰白色、粒細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劃,遇鹽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 B 花崗岩 C 石灰岩
4.檢驗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實驗是( b )
A把土塊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B把土塊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均勻,沉澱後,看顆粒分布情況
C把乾燥的土塊放在石棉網上燒,當土塊冒煙時,可聞到臭味
5.( b)由遠古時代生物遺體在地層中經過幾億年變化而形成的液體狀物質。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氣
6.煤層在形成過程中,由於地殼的變動,有的接近地面,可進行( a )開采。
A露天 B 地下 C 鑽井
7.由岩漿冷卻形成的岩石是( b )。
A 沉積岩 B 岩漿岩 C 變質岩
8. 由於雨水的沖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質隨著水流而流失,就是( a)。
A 侵蝕 B 風化 C 沉積

❼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土壤中有什麼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麼》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的第四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驗證土壤來源於岩石的風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對沉積現象和分層沉積有一定的認識,為下面幾課的學習做些鋪墊。教材第一部分「尋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進行,觀察新鮮的土壤、觀察乾燥並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積實驗。讓學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見的物質,也有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過一幅圖生動地描述了土壤與生命的關系。

【學生分析】

土壤對於學生來說司空見慣,但是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土壤從哪裡來,更不會想到它來源於岩石。學生對土壤中到底有什麼這個問題,一般只停留在活的生物體層面,對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學生是不了解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動物和人類不斷在改變土壤成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尋找土壤的成分和土壤對生命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用沉積實驗研究土壤成分,感知土壤不同顆粒大小的沉積順序。
【器材准備】

分組材料:為學生准備新鮮的土壤、乾燥的土壤、白紙、放大鏡、燒杯(裝有清水)、一根筷子、放大鏡、小木棒、紗布、實驗單等。

演示材料:新鮮土壤、水、課件,事先做好的沉積實驗、酒精燈、干土塊、篩子、紗布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聚焦話題

1.引導:岩石在自然界中會發生風化現象,岩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出示課件) 2. 提問:岩石不斷風化,變小,又會變成什麼?

二、 實驗探究,尋找土壤中的成份

引導:能在土壤中找到岩石的微粒嗎?除此之外,你覺得在土壤中還有什麼物質呢?一起來找一找。(板書課題)

(一) 觀察新鮮土壤,尋找土壤中生物、水、空氣 實驗一:觀察土壤中生物及殘 體

1.引導:仔細觀察土壤,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並貼在黑板上。 2.小組活動 3.全班交流

討論1:土壤中有生物 及殘體

討論2:生物及殘體死亡或他們的排泄物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變成腐殖質。 播放微視頻(加熱土壤),了解腐殖質

討論3:玻璃片上的小水珠是哪裡來的?(土壤中有水) 實驗二:觀察土壤中的空氣並完成「沉積實驗」的攪拌與靜置 1.提問:土壤中有空氣嗎?怎麼證明?
2.師生交流。

3.小組活動1:學生將塊狀土壤放 入水杯中,觀察氣泡。

4.小組活動2:學生將新鮮土壤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攪拌,放在抽屜里靜置。(教師提供筷子)

(二)觀察「干」土壤,分析土壤中的顆粒

1.出示干土壤,引導:這是一堆干土壤,水分很少。老師已經清除裡面的生物及殘體了。

課件:岩石→碎石→小石子、沙→? 你們能想辦法給這堆土壤分分類嗎?

2.分組實驗(提供小組活動材料:孔的粗細不同的篩子,紗布,尺子,放大鏡等 ) 3.交流研討:你是怎麼給土壤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4.教師講解:根據土壤微粒的粗細,一般可以把土壤分成四種:沙礫、沙、粉沙、黏土(出示課件)

5.小組拿出「沉積實驗」中的杯子。引導:從杯子的上面和側面觀察土壤,你發現了什麼?

討論:沙礫、沙、粉砂、黏土分別在哪一層中,分析原因。 (出示課件)

6.教師出示靜置一天的「沉積土壤」,提問:水變清澈透明了,是什麼原因? 三、 總結提升,回歸主題

提問:現在能總結一下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嗎? 討論: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起到怎樣的作用。

師生總結:土壤也給生物和人類帶來很大的作用。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土壤。 學生觀看視頻。 【板書設計】

土壤中有什麼 水分、空氣 沙礫、沙、粉砂、黏土 腐殖質、鹽分、動植物活體或殘體

【作業輔導】

填空題

  1. 土壤是由_小石子____、_沙_、_黏土 _、空氣__、_水__、_腐殖質_等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2.
根據顆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類,從大到小分別是_沙礫____、__沙___、_粉沙__和_黏土_。

3. 把土壤放入水中,發現有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有__空氣___。

❽ 小學科學

1化學能
2筷子 劃槳
3B
4
6紅綠藍
7A
8不對
9將一片新鮮的葉片放入熱水中,通過觀察葉片表面產生的氣泡就可以證明氣孔的存在
10.塑料製品反復使用
垃圾分類
植樹造林
減少一次性物品

❾ 我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馬上要考科學了,科學可以開卷的,請大家給我全面的資料

自己看書

回答者: 九fen帥氣 - 助理 二級 2009-6-27 08:54
小學科學畢業總復習要點

一、復習內容:三上~六下8本科學教科書(修訂版)

二、重點內容:六下科學

三、比 例:六下科學佔60%以上,其它的佔40%以下

四、復習要點:

三上:

「植物」單元:1、植物的共同特點(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都需要水分、陽光、營養和一定的空間,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一定的周期。);2、葉子的構造;

「動物」單元:1、動物的共同特點(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後代。);2、蝸牛、金魚、螞蟻、蚯蚓運動器官

「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2008年不考)

「水和空氣」單元:石頭(固體)、水(液體)、空氣(氣體)在形狀、占據空間、體積、流動、重量等方面的特點。

三下: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1、了解鳳仙花植株的各個組成部分;2、了解鳳仙花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3、知道植物根、莖、葉各自的作用。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1、了解蠶的一生經歷的四種形態(卵、幼蟲、蛹、成蟲);2、知道蠶的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3、了解動物(昆蟲)的變態;4、了解有些動物是從卵孵化而來,有些動物由母親直接生下來。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讀和寫);2、水的三態變化;

「磁鐵」單元:磁鐵的四個基本性質

四上:

「溶解」單元:1、了解哪些物質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質不能在水中溶解;2、了解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

「聲音」單元:了解聲音的產生,了解人說話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天氣」單元:了解風向標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我們的身體」單元:了解我們呼吸時吸進的氣體中除有氧氣外還有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呼出的氣體中除二氧化碳外還有氮氣、氧氣、水蒸氣等。

四下:

「電」單元:1、知道電有正電和負電;2、能連接簡單電路;3、知道導體和絕緣體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新的生命」單元:1、知道完全花和不完全花;2、知道一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3、知道卵生和胎生。

「食物」單元:1、知道營養均衡的原則;2、知道發霉變質食物不能食用。

「岩石和礦物」單元:了解比較岩石軟硬的一些方法。

五上:

「生物與環境」單元:1、知道植物種子發芽的條件:2知道蚯蚓喜歡的生活環境;3、會寫食物鏈,知道生產者和消費者。

「光」單元:1、知道光是直線傳播的;2、知道物體的顏色、陽光照射方式(直射、斜射)都會影響吸熱效果。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1、了解地球內部運動會引發地震、火山和海嘯;2、了解地震的前兆和防護。(必考題)

「運動和力」單元:了解重力、摩擦力、反沖力、彈力(包括五下的「浮力」)。

五下:

「沉和浮」單元:知道浮力。

「熱」單元:知道許多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不是所有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時間的測量」單元:知道擺的快慢主要與擺長有關,擺長與擺繩的長度不是相同的概念。

「地球的運動」單元: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2、知道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六上:

「工具和機械」單元:1、知道杠桿的三個點,知道杠桿省力的原因;2、知道斜面、輪軸也能省力;3、能用線組裝動滑輪、定滑輪和滑輪組,並知道各自的作用。

「形狀與結構」單元:1、知道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都能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2、知道拱形承重的秘密。

「能量」單元:1、知道改變線圈的圈數和電流的強度能改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2、知道改變線圈兩端連接干電池的正負極或改變線圈的繞線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生物的多樣性」單元:1、知道昆蟲類、魚類、鳥類、哺乳類動物的特點,並能分類。2、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生存法則。

六下:全冊均為考試內容,復習要點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