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古詩教學創新

小學古詩教學創新

發布時間:2021-02-28 03:35:08

1.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導入中的幾點創新

一、故事激趣法
魯迅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這是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緊扣所學古詩繪聲繪色地講述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就會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古詩上來。例如,在教學《贈汪倫》這首詩時,我講道:「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他非常愛旅遊,他也很愛結交朋友,愛品美酒,不過正因為他的這些性格特點,他才被安徽涇縣的汪倫騙了,騙了之後他們還做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學生都很詫異,急於想知道答案,我就順勢往下講,「汪倫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不過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個精彩的開場,最能抓住觀眾的心,所以本課的導入,用小故事引出李白和汪倫,用這個有趣的故事,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在學生為汪倫的狡辯開懷一笑中,牽出李白和汪倫的關注,對他們後來會發生什麼故事充滿期待,有這樣的學習期待,就點燃了他們學習古詩的熱情。
二、背景烘托法
許多古詩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相差甚遠,制約著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我們不妨為學生提供與詩詞有關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為學習詩詞作知識鋪墊。如,在教學《示兒》一課時,我首先引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鋪墊全文基調,很自然地將陸游的詩句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於作者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了解。接著我飽含深情地說:「詩人陸游日夜盼望著宋王朝的軍隊能早日收復失地,實現祖國統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這一盼就是七十一年,這時詩人已經八十六歲了,在他臨終之時,還沒有看到祖國統一,他無比悲傷失望地揮筆寫下了最了不起的遺囑:《示兒》。」史實材料的補充讓學生豁然開朗,切身感受到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這種背景烘托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聯系生活法
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梁。如,在教學《元日》這首詩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不久後,我們就要迎來大家都特別期盼的春節了,那你知道春節指的是農歷的哪一天嗎?其實這一天在古時候又叫做『元日』,『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做『元日』。」「元日」這個名詞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而「春節」是人們所共知的,以「春節」引入,不但學生感興趣,而且幫助學生理解了詩題。接著我又讓學生回憶春節是怎麼過的,學生自然會說到幾種常見的慶祝方式,如,放鞭炮、吃年夜飯、貼對聯、喝酒慶祝等。本處設計讓學生說說現在人們怎麼過春節,是為了接下來的理解詩意作鋪墊的,主要是為了幫他們理解詩中的「爆竹」「屠蘇」和「桃符」這幾處詞。其實從古至今,人們過春節的方式沒有太大的區別,說出了這些,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

2. 古詩教學,如何才能有創新教學

1.在理清詩意後,教學生們唱有關古詩的歌,比如說「明月幾時有 王菲」,「如夢令回 蔡琴」,在核心字詞上,讓答學生們自由發表意見
2.可以讓學生們發揮想像,根據詩意,編小短文小故事(提高寫作能力);配圖配樂,多媒體教學;帶學生們去野外,近距離接觸大自然(實地教學,關於寫景的);可以說解有關的歷史背景和當時的社會局勢等

3. 小學古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
本文探討如何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古詩,這個離我們已有幾百年歷史的中華文化瑰寶,是我國悠久歷史里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的驕傲,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讀懂她,理解她。然而,作為孩子,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領悟多少?作為教師,我們又如何來實現《課標》的要求呢?本文將從「學習古詩的意義」,「如何感悟古詩的美」,「古詩教學的誤區」這三方面談談自己對古詩教學的認識。

一、學習古詩的意義
首先,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學習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當中就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同時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為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像中的圖畫。古人雲: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個作用即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這對於發展創造性思維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契機。
其次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後利用想像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再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因此小學古詩教學的過程其實是鑒賞美的過程。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於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通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道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准。
另外,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並且,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古詩學習不論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其他方面的培養都有積極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進行古詩教學中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領悟古詩的意境。

二、讀中悟美、悟情

(一)強化吟誦,品味古詩的語言美
古詩的語言美,首先是指語言的音樂美。古詩和轍押韻,字數、句數整齊、均衡。誦讀起來琅琅上口,自然而然產生樂感,讓人感受到悅耳順暢的音韻美,均勻和諧的節奏美。古詩的語言美還指語言的精確美、凝練美,一字一詞包含著極豐富的內容。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把山間煙雲冉冉上升、裊裊流動的景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古詩的語言美呢?我在古詩教學中總是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詩後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宋代方岳說:「書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只有讓學生反復吟誦,仔細品味,而不以背誦為滿足,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古詩的語言美。

(二)啟發想像,領悟古詩的意境美
意境,是創作者的審美體驗、情感與經過提煉、加工後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在古詩學習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去領悟古詩中的意境美。如《尋隱者不遇》一詩語言相當精煉,初讀此詩,似覺平易,細加欣賞,則易中有難。尋隱者來的過程,一字未提;與童子會晤時的寒暄和問話,也一概從略;童子答問也當不少,但詩人僅摘三句,答問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學中,我首先指導學生弄清詩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詩人在松樹下問些什麼,詩中有沒有寫?你能概括童子的回答,並展開聯想補充出來嗎?假如你是書童,你會怎麼回答?」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這些問話一一作答,並讓學生分角色當堂進行對話表演。在表演中學生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對答如流,還伴有生動、有趣的動作表演,把《尋隱者不遇》中的尋訪場面生動地再現出來,初步

4. 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創新古詩教學

讓孩子在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編創與詩相關的故事。

5.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在以後的持續學習中語文也處於重要的學習位置,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該門課程的重要培養,考慮學生今後的可持續發展,為其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同時,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是必要的,要不斷更新陳舊的教學方法,創建更好的教育空間。

6.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師要教得好,讓學生學得好,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古詩教學要設計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師必須對古詩文相當熟悉,對古詩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還能對其中一些古詩文有獨特的體會和感受,從而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入對古詩文的欣賞與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獻顯示,當前古詩教學關注四大方面的內容。第一、創作背景;第二、分析與理解;第三、欣賞與體驗;第四、朗讀與背誦。這四個大方面較為完整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探索有效古詩課堂教學研究中,小學古詩詞教學設計分七步進行: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古詩導課的方式與閱讀教學的導課方式類似,即:間接導課與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導入法、疑問導入法,預習導入法,背景導入法等等.不管哪種導入法都與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如:我執教的《回鄉偶書》採取的就是間接導入法,由已學過的詩人賀知章的《詠柳》來喚醒學生對詩人的再現進而在增強孩子的求知慾的前提下進入本課的學習。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就像本人執教的《泊船瓜洲》,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二組元的學習,隨著今天的學習我們將認識一位宋朝詩人王安石,今天學習他筆下的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背景介紹,知曉詩人。
古詩的創作背景包括時代背景、詩人創作此詩的境遇與心態等。古詩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學語文人文性的典型體現。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詩人及其創作背景,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並且新課程標准還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處理好這部分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長歷史知識,也可以使教學增添生趣。
像我在這一環節介紹詩人賀知章創作《回鄉偶書》這首詩的背景,學生就會在這種情境中展開想像,獲得情感體驗。課程標准對高年級閱讀積累提出較高的要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能根據需要搜集有關材料。我教學《長相思》在這一環節讓學生交流對於納蘭性德你知道多少呢?這樣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又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為下一步學習古詩、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准備。
三、自主學習,弄懂詩意。
《語文課程標准》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古詩。
首先要大膽地放。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後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詩意。對於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和幫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解決。
引導學生利用書上的圖畫,注釋或其他工具書等幫助理解詩詞的意思。理解詩詞的意思還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抓詩眼
:例如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更能理解異鄉異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知道倍思親時的孤單了,更能理解詩人見到別人團圓而自已隻影形單的寂寞了。
(2)抓詞語
:例如,同是寫送別的詩《芙蓉樓送辛漸》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就能體會到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樓送辛漸》寫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充滿了傷感與凄涼,到底送別的辛漸是何人呢?為何這樣悲痛呢?一定與詩人的親友有關。
(3)抓詩句
: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抓詩題
:有些詩,從它的題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詩到底寫的什麼內容。例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風景?賦詩?)碰到了開頭是晴朗的,後來下雨了這樣的景象。又例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如果不看題目,一讀而知是寫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結合詩題細讀全詩,你就會發現作者是借物抒情,寫下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
四、誦詩想像,品詩悟情。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凝煉含蓄。有著音樂、建築、繪畫、意境等在內的巨大美學價值。詩的情感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欣賞來體會。因此,在學生理解了全詩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體驗後,教師要趁熱打鐵,通過現代教學媒體的輔助,讓學生根據詩意想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點讀、評讀、范讀、誦讀,演讀使學生能讀出詩的重音和節奏,知道應該如何把握詩的輕重緩急,加深對詩人情感地體驗,體味出詩人賦於詩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古詩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像,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地朗讀。在初讀過程中,僅以讀准字音,讀通詩句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就要有感情表現的要求。在理解詩歌意境後的朗讀就要求能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地朗誦。
五、創設情境,引入詩境。
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進入詩境就是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為之動情。怎樣讓學生進入到這種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呢?教師不要孤立地指導朗讀或單純地創設情境,而是將創設情境與感情朗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創設情境作為學生感情朗讀的基礎和鋪墊。同時又通過讀來引導學生領悟詩情,進入詩境。我有時採取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此情此景;我有時通過看錄像將學生帶入到詩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現一次比一次豐富,學生的朗讀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終,讓學生通過讀與詩人的情感達到共思、共憂、共吟的境界。實際上這一環節就是前一環節的升華和展示。
六、拓展延伸,創作詩詞。
課程標准指出:小學階段應要求學生誦讀古詩文,以利於學生的積累、體驗和培養語感。整個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古詩量並不是很多,所以在結束了一首詩的教學後,並不結束這堂課的教學,而以詩帶詩,以點帶面,將課堂延伸到同一類型的古詩教學上,有意識地加大學習古詩的量。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大量的古詩,了解到詩人更多的優秀的詩作。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讓學生表演,再現詩的意境;中高段可通過課件的出示和音樂的渲染,創設適宜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課堂環境。通過這個語言實踐過程,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及興趣,讓他們能學以致用,真正起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七、板書設計,簡單明了
教學板書是藝術,藝術是講究創造的,是需要教師花心血進行構思、提煉、創新的。每一幅新穎別致、獨具個性、富有美感的藝術板書的出現,都是教師創造性思維的結晶。我們提倡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板書,更提倡教學板書的新設計和新創意。板書設計做到,圍繞詩詞中心,抓住關鍵詞,簡單明了,有創新。

7. 如何創新教學策略,激活古詩詞課堂

面臨中考的莘莘學子,學習負擔沉重,「時間+汗水」、「日光+燈光」、「書山」、「題海」形成了中學校園文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國家教育部曾多次提出「減負」的要求,但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多重壓力下,學生的負擔卻是越來越重。面對新課標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我們又該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呢?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譬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語文是基礎教育學科中的一門基礎課,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創新能力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指導下,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局限在教會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而是把語文課堂作為一個豐富多彩的舞台,一個生活的濃縮片段,一個理想展翅的天空,努力使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想像力,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這才是教育的關鍵。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將從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創新能力等方面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一、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取決於他們的主觀努力和能動作用。教育者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怎麼學,都是為了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主動學。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務必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上下功夫,培養學生興趣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又是提高效率好方法。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一)、從「喜歡學科教師」到「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與學生是有隔閡的。這種隔閡往往會嚴重影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現在的課堂,教師應從神聖的講台上走下來,充分融入到學生中間,消除教師與學生的隔閡,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事實證明,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情境,課堂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首先,教師必須用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與學生一起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相互的。假如說一個教師和學生只是簡單的教和學的關系的話,那這個教師肯定是個不成功的教師。師生關系涉及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還是學習和生活。曾經聽到過學生這樣的言談:「我不喜歡某老師,他不關心我們的學習,上完課就走了。我喜歡某老師,他上課時耐心地指導我,下課有時間盡量幫我解答難題,他很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上學生的這些話,就是指師生之間有了情感交流。可以想到,後者上課的課堂效率會高於前者。因為他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假如你在上課時能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或許是你一個贊許的動作,一句表揚的話,一個會心的微笑,甚至不經意的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在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還有就是課後和學生加強交流,也會間接影響課堂效率。因為我覺得一個教師在平時如果注意和學生加強交流,使學生感到這位教師很關心學生,那麼這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就具有親和力,師生關系融洽了,他上課時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這位教師,更容易積極參與這堂課的教學。多年來,我感覺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善於交流的老師,都喜歡上這樣的課。正因為有了平時這些情感交流作為基礎,此時課堂的氛圍一定會很融洽,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很濃,熱情會很高,注意力怎會不高度集中呢?這樣的教師上課,學生能不願聽嗎?這樣的課堂效率又怎麼會不高呢?(二)、優化教學策略,激活課堂情趣。課堂上經常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激勵和鞭策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於激發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競賽可以採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競爭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採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班與班、組與組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運用策略,學生實現目標。具體實施的方法有: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詩歌朗誦、課本劇等形式,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製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並張揚個性。(三)、要善於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5分鍾的內容在35~40分鍾內就可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教學重難點,提高講解的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調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於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時,便於梳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牛頓說:「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於別的,而只是由於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自主學習能力則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善於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積極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一)、授之以法,得之以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教師是外因,要通過學生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主動地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僅僅教師有「學生是主體」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主體」。教師要授之以法,教會學生怎樣聽課、復習和作業,怎樣思考、發言和合作探究,養成良好的習慣,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教師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學生不斷明白:自己還要做什麼,還有什麼也是自己的事。這樣學生彩能得之以效,不斷增強自己的獨立性。(二)、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建立起來的。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運用肢體語言、動作和神態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要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激勵學生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生產生興奮和愉快感。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多鼓勵: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並讓學生說說是從何想起、怎麼想的,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並通過學生自己來解答疑問。營造這樣的氛圍,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濃了,也可多讓學生思考、提問,多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三)、精心設計,確定目標。學生的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出來的。因此,精心設計學習過程尤為重要。教師要從「學什麼、為什麼要學、怎樣學」的角度,依據「學是以教為主導的主體,教是以學為主體的主導」的原則,要在強化舊知的前提下,確定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運用知識的正遷移,完成認知沖突,順利掌握新知。【溫故知新:復習舊知,引向新知;質疑解惑:形成認識沖突,刺激求知慾望;合作探究:通過自學、討論及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完成認知沖突,掌握新知;當堂檢測:對掌握的新知進行鞏固練習,並不斷提高、拓展。】(四)、明確要求,指導學法。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和保證,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身示範,明確要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學習方法。教師還要注意進行學法交流,解答一個問題,理解一句話,分析一段內容,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讓學生自學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能力 (一)、利用學案,提倡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學習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好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至始至終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和導演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基本操作程序為:導學案---課前預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評價、總結---當堂檢測。 1、導學案:教師對本節課自學的范圍、重難點和要解決的問題都展示在導學案上。2、預習: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師巡視,及時解決學生的個別性問題。教師備課室應能把握住學生的薄弱點,然後通過小組匯總學生質疑的問題,准備在成果展示時學生集體合作探究、教師進行啟發、點撥,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共同釋疑解惑。3、展示:小組根據分配的任務,板書---展示---點評。將小組討論的結果書寫在黑板上,然後由主講的同學上台展示,可以隨時向他人提問、抽查、挑戰,有遺漏的地方或不足之處本小組和其餘各組也可進行補充;在這個主題上,更有互動性和挑戰性。接著由小組的組長和成員組成評委組進行點評。這是學生展示的一節課,更是能力和才藝的展示。而教師擔任的只是導演的角色,對學生展示的結果及時評價,並根據反饋信息採取鞏固或補充性教學,以確保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最後由教師做本節課的綜合分析總結。(二)、從「一成不變」到「靈活多變社會在不斷進步,同樣學生也是在不斷進步和變化的。如果我們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學模式,那麼作為教師就會跟不上形式,教學勢必要落後。在我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喜歡用這樣一句話「我們讀書的時候,怎麼樣、怎麼樣。」雖然原來也有好的學習方法,但是一味地強調過去,就會落後了。結果我有時在這樣處理問題時也出現了一些矛盾。而這種方法也是我聽原來我老師這樣教我們的。所以,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上課,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因為學生只是在很被動地接受知識,就像完成某項任務一樣,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嗎?那課堂效率怎麼能提高呢?所以作為教師只有認清形勢,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在上課中體現「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的地位。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方法當然還要先進的、正確的教學理論來指導,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不斷地學習、補充這方面的知識。平時我學習了江蘇洋思經驗、山東杜郎口中學、北京大成智慧教育以及我校「六字教學模式」等一系列教學理論和經驗,從中也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的缺乏。在這方面洋思經驗值得一提,它所提出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找到了一條新路。在這種模式指導下,學生能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完全處於主動,自然而然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就隨之提高了。所以,先進的、正確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從「一成不變」到「靈活多變」的這種教學模式。
(三)、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發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個性發展不斷地到完善。互改作業,重新認識。作業批改過去由教師一手包辦,學生的參與性不夠。其實我們應重視動員學生之間作業批改,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組中的批改往往特別認真負責,要求特別嚴格,對於分歧的地方還會爭論得面紅耳赤,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作了再一次的認識,並逐步鍛煉了學生的評判能力,提高了認識水平,使課堂學習顯得更加豐滿和完善。當然,組織學生批改,內容要選擇,如果是開放性題目,會更有價值。當然教師要加強批改指導,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具體做法是:先布置作業,學生獨立完成,然後教師批改各小組長的作業,並作具體指導,再有小組長對各組成員進行批改,教師可以隨機抽查祖業完成效果。【或由生對生之間互批】四、有效指導學生的練習能力判斷一堂課是否有效,我們的標準是不僅有質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師一節課講了很多,而學生一點都不會,就不會是好的課堂。如果一節課只讓學生學習、討論一個小問題,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也不能算是好課。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有既定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師要優化課堂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聯系教材。其次,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題量。對學生來說,練習的目的應該是發現掌握知識和能力的差距,簡單重復學生已經熟悉的知識和技能,只能是浪費時間,倒不如引導學生針對錯題進行查缺補漏,或者由老師直接提供「變式」訓練,更能使學生有收獲感和效率。最後,有效的練習必須是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持續發展。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過程,從初次接觸教材到中考,要經歷從形成性的練習到終結性的檢測過程,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應該為下一層次的學習做好鋪墊,讓每一個學生能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戰性,避免再能力層次上的簡單重復。語文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在合作創新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把語文知識緊緊的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才能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努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習新知,鞏固舊知,拓展未知,學生才能不斷獨立創新,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從學生出發,尊重學生個性的教育,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張揚個性,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語文教學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8. 如何讓小學古詩詞教學高效有趣

古詩文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多首文質兼美的古詩,其語言凝練含蓄,意境深邃優美,不僅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

9. 小學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學習古詩詞的意義
古詩與《三字經》《百家姓》,自古以來作為幼兒時期啟蒙的基礎,比如明專代就將屬《唐詩三百首》列為私塾、書院等的教材。古詩可以讓孩子初步接觸到一些修辭手法,初步了解古詩的背景歷史,學習詩人表達情感的方式等。詩詞與詩歌是古代人記錄自身所思所感的方式,更貼近於生活與實事。了解和學習部分古詩,可以讓孩子們對於我國古代的文明有一些畫面感和概念,可以培養孩子們對古代文學的最基礎的興趣。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為他們將來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打好基礎。詩詞中有很多抒發家國情懷,摧人奮進,或者表達人生態度的正能量內容。因此,孩子們在接觸好的詩詞的時候,既能學習到知識,又能很好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培養孩子們孝敬父母,熱愛祖國,真誠待人,重視友誼,重視承諾,報效國家等優良的道德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僅僅學到知識,更應引導他們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正能量,讓他們理解這些積極向上的內容。

10. 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與技巧

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為教學開展提供前提
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提出,教學理念發生了一系列的轉變,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轉化為以生為本的理念,旨在烘托小學生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只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才能為後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前提。
在此項問題上,教師應給予高度關注,不可為了讓學生記住古詩詞而開展教學,應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文化素質與文學素養,鍛煉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若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及時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新時期,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而多媒體技術則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重要代表,是提高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
小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認知度較高,對網路、計算機技術等的興趣高,教師可藉助多媒體平台中的圖片、影像資料等方式來開展教學,能烘托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贈汪倫》時,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對一些關鍵的元素進行解讀,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古詩詞的情境進行動畫展示,以增強學生對本首古詩意蘊的把握,藉助動畫的形式來烘托送友人的情境與氛圍,利用「桃花潭水」來表達作者與汪倫間的深厚友情,讓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從中了解到作者內心的思想情感。
3.創設趣味性情境,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相較於白話文而言,古詩詞教學難度在不斷加大,屬於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小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大。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創設趣味性的情境,將古詩詞知識點與情境相互融合,進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從情境之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與情感美,便於從中感受古詩詞教學的魅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古詩教學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