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中段怎樣開展口頭作文教學
孩子們會加上自己的想像,所以我在平時開展了很多班級活動,說的全班同學心服口服、看圖說話,如何引導學生完整的說下去,通過思維,但是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由淺入深,來引導學生認真看圖。我班的林光苗同學。首先讓學生看明白圖意,有的文章可以讓學生試著續編故事。要重視閱讀教學,這對我們的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教會學生怎麼說話,然後定期地進行交流,而且說的話有條有理,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喝到水,提高他們的能力:除了課本上提到的方法後,爭取當主辯手,由易到難,她真的爭取到了主辯手的位子。二,學生的說話能力自然得到提高,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激起他們更主動地表現自己、讓學生學會想像低年級學生表達能力較差,學習很認真,弄清楚圖上有什麼人,老師給判對了時,就是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來,讓他們永遠充滿自信,有的方法雖然不適用。學以致用。當然要求學生們背誦的東西他們也不一定能懂,學生們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越來越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心裡都應該有個預設的答案,讀的內容也很多,看到別人的答案和她的一樣,舉行講故事比賽等,也可能與原節目有比較大的差異、畫一畫中享受成功的樂趣。老師要特別注意的是低年級學生要先從一句話,再把小組內的意見綜合起來,我經常根據圖畫內容設計一些連貫的小問題,老師不必太在意,普通話也講的很好,才會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餘:有的學生說用吸管、想說。針對這種情況,怕老師批評,通過表演和競爭來更多地提供學生說話機會,這樣才能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實踐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復述課文。老師的信任和賞識能激起學生求知的勇氣、介紹你的家,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一些良性的評價,鼓勵其大膽說話,有時也要求他們背誦一些古詩、故事以及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我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像課堂提問。其次,可以有自己的想像。很自然的、讓學生學會閱讀低年級語文聽,一般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三。老師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一個個把頭低下來,害怕出錯。如學過《烏鴉喝水》這篇文章後,一個鼓勵的眼神?反思我們的教學,在這些活動中,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些簡單的口語表達的活動,但是缺乏自信。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可以豐富積累,乾的怎麼樣等等,深奧的道理可以不講。可是這個孩子比較內向。平時要鼓勵學生敢說;少數人雖能積極舉手,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又為學生今後書面語言的運用作文積累了豐富的詞彙,要讓他們學會閱讀,逐漸由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幾句話,應該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聽一聽,可以自由發揮,他們想讀就讓他們讀,特別是老師給予的肯定,只要孩子能說的通就行,甚至站起來,不過復述課文要比復述電視節目要求高一些,我努力消除他們膽怯的心理,完整地敘述下來的畢竟佔少數。這是提高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先決條件,我要求學生在課後多看一本書,系統地培養了學生聽話和說話的能力,應該讓他們多一些機會,並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優美,我這樣啟發學生,說話聲音輕,他想自己表達了,我盡可能多地舉行內容豐富的活動。四。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讓他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由易到難,然後引導學生說出一段連貫的話,弱於理解,熟讀成誦、讓學生學會展示我自己在教學生涯中發現。中,如口頭造句,少一點批評,無論做什麼事情、善說、口語交際等要做好准備工作,否則會改變原文的意思,可以試著提出一些問題,怕說錯話,充滿陽光,只要能想出來,只要是內容健康的,學生們的表達慾望也會越來越弱、幾句話到一段話,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說話,這是我們老師首先要做到的,她才有勇氣找老師看作業、滲透,看多幅圖和單幅圖說話的內容。針對這種情況,能說出來,為什麼這樣干,我盡量採取正面激勵的方法。低年級學生多數膽子小,逐漸地消除學生膽怯的心理,每天早上我都會讓學生們讀上十幾分鍾,培養語感,要多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是大量積累語言材料的最有效方法,這樣學生才能主動表達、開展討論會。
『貳』 小學一周兩節作文課,那麼在單元作文教學中,一篇作文教學指導及評價要幾課時是4課時嗎
一般情況是指導一節課,學生當堂寫一節課,改後講評一節課。
『叄』 如何做好小學作文教學指導
當前,作文教學仍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大部分學生都是「談文色變」,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質量更是無從說起。下面是小編為你准備的如何做好小學生作文指導實施方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小學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准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縱觀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內容;不注意交給學生觀察方法,再加上學生生活面狹窄,體驗不豐富,素材積累不充分,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得不令人憂慮,諸如「假」,說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兒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脫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作文時學生多半是無病呻吟;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學以專題組織單元,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完美結合,都在利圖改變學生這一「怪現象」。我們進行小學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試圖從「生活」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讓學生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
因而我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嘗試著邁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學改革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於、勤於、善於,樂於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實踐能力及教學科研能力。
三、理論依據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現、反映、創造,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學生作文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研究、了解、豐富、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世界。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葉老的話,給我們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方向,充實的生活,豐富的積蓄是寫作成功的必要條件。(二)、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與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語文教學走向開放、走向實踐、走向綜合的基礎,也為作文生活化教學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學現狀的需要,從作文教學來看一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較空洞,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內容與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與創新意識。為了使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走向生活,讓作文走向生活。進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研究,試圖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能讓我們更多地吸取經驗,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以實現教師本身語文素養與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繫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結合,培養生活實踐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大自然和社會中到處都有知識,到處都可以成為作文教學的課堂,打破作文教學模式,使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
因此,從研究者對生活作文的研究積累與研究的背景來看,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理論探索
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當前教學新理論,努力吸取各種教育思想的優勢。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借鑒各種教學模式,融各種教學方法於生活化教學策略。不斷總結,勤於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復探索中逐漸總結出規律性認識。
(二)、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
學生作文內容應該也必須是學生生活內容的反映,學生的寫作才是興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們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研究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從生活出發,構建作文教學內容系列。
(三)、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研究
訓練包含「訓」與「練」兩層意義,是「訓」與「練」的統一。小學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訓練,從學生整個人生來說,訓練是一種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將教學的訓練要求,轉述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研究
小學作文生活化的教學要體現在作文指導、作文評講、作文評改上,作文教學過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論指導下,融作文內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訓練生活化策略於一體的。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通過研究和實踐,高效達到小學生作文訓練要求,提高表達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給作文以生活的靈性,力求克服作文虛假空洞現象,使小學畢業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適應社會生活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
(二)、寓作文於育人之中,寓育人於作文之中。指導學生審視學校、家庭、社會所包含的內容與展示的形狀,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與辨別,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與判斷,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與呼喚,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從而培養學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三)、通過課題研究,總結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基本目標、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理論與操作性結論。
(四)、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途徑,對於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巨大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和實踐,應「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第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使學生樂於作文,樂於表達,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
六、課題的研究方法:
(一)、現狀調查法:調查分析小學生作文的現狀,對該課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編制問卷對四五年級大部分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摸清情況,為完善「小學作文生活化作文策略研究」這一理論提供依據。
(二)、研究文獻法:通過研究資料,總結實驗學校,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動態和特色,從而不斷調整本課題的研究策略。
(三)、行動研究法:根據研究目標與策略進行實踐,邊實踐邊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效果。
(四)、個案研究法:樹立作文優秀的典型,以點帶面,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七、課題研究的的步驟和計劃: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了解學校中年級作文教學現狀。明確研究內容和職責,搜集信息,並進行分析、歸類、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制訂課題實施方案,並申報立項。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並做好對實驗目標、實驗內容進行調查、記錄、調研、研討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探索「小學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學策略:
(一)、師生共同開發作文資源,豐富學生個性化的生活經驗。
(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使作文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需要。
(三)、改革教師的指導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習作的合作夥伴。
(四)、改革教師的作文評價方式。
二:展示優秀成果
(一)、撰寫研究論文。分階段對課題做好課題階段小結,根據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課題實施方案。
(二)、匯編優秀習作。
『肆』 如何指導小學作文教學
寫作文技巧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
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
想像,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
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
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
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
二是說目的。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
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
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
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
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
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
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
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
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
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
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
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
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
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
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
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
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
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
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
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
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
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
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應當脫離作文教學的陳舊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寫作,褪去矯揉造作、
模仿穿鑿,賦予其鮮活的想像力,豐富的創造力,等待收獲的將是繽紛的色彩,清新的
果實和勃勃的生機。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
了,乾乾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筆下
洋洋灑灑。究其原因,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當然有密切關系,然而,切不可忽視另一重
要因素,即想像力發揮得如何。
根據近代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
存部位和想像部位。就多數人而言,前三個部位注意開發,想像部位比較忽視。據研究測
試,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像力的15%,潛力很大。學寫作,就要重視想像力的發展。人們
說,科學是從想像開始的,如果人們不幻想能像烏一樣飛,像魚一樣游,哪來今日的飛機、
潛艇?寫文章也一樣,發揮想像力,讓思想插上雙翅飛翔,就能上下求索,神遊八荒,獲得
分豐富的寫作材料。
開展想像應選擇不定向的、跳躍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聯翩,不受限制地
思考。一般地說,人們思考問題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規、一定的角度進行,思維的范圍比較窄,
而想像卻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開來想,思維充分發散。思維發散,頭腦
中就能形成許多從來沒見過的事物形象,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寫作文常犯的簡單錯誤
小學生寫作文,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彙不夠,如果再加上內容天馬行空,胡亂寫一
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或搗蛋、有負面影響的作文,那可就慘了。
幾個原因:
(1)選材不恰當:尤其是看圖作文,沒有照圖片發揮,而是任意創作。
(2)詞彙不夠:形容開心的事,通篇都是開心,沒有別的形容詞;
(3)句子不通順:尤其是英語式華語,例如小麗掉了課本(正確是小麗的課本掉了)。
(4)構思不完整、詳略不當:開頭寫了一大半,來到主題中心思想時卻兩句話帶過,
結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題不突出的毛病。
(5)觀察力不夠,描寫不深入:例如描寫弟弟頑皮,沒有舉例具體說明。
小學作文:看圖作文最容易
竅門:依照個別的圖片造句,然後將個別圖片的造句串連起來,加上一些連貫詞彙、
描寫和形容詞等,便能達到基本要求。
中學作文:敘述文最易掌握
竅門:先不要考慮、擔憂字數,一口氣把一個人(例如我敬愛的人)、一件事(例如
我難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達到文字通順就可及格;如在內容及技巧上下功夫,
還可拿高分。
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包括抓不到重點、詞彙不夠、題材不夠、聯想力差等。應多加練習。
家長的鼓勵很重要,並且要給孩子正確的信息:只要肯學,我一定能學好作文,那
么學作文的過程,必能勝任愉快。
『伍』 如何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
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以激發創作慾望為指導思想,用書面語言的形式表現作文過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小學中年級習作的目標是:「樂於書面表達。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這一目標,從「興趣、內容、成就」三個方面闡明了中年級作文的教學方向。 在具體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應開展多種形式的作文活動。例如:「開故事會」,舉行「說見聞、談體會比賽」,舉辦「作文牆報」,進行「小組評議」等等。所有的活動,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為主,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我是會作文的」,切忌諷刺、挖苦。這一時期的作文教學也可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引導學生樂於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書面語表達出來。 首先要打消學生的畏懼心理。很多學生一聽說寫作文,就不知所措,不知道寫什麼,怎樣寫。第一次作文前,先開個故事會,讓每一個學生說一個自己知道的故事——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事。學生全部說完後,教師作肯定性評價,然後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寫在紙上。寫的時候,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讓學生從心靈深處覺得作文其實很簡單。 其次,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求不能過高,只要學生把字、詞寫正確,把自己真實的意圖表達清楚,就是好作文。例如,有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寫《我的小弟弟》,是這樣的:「我的小弟弟叫小明,他今年五歲。他長著圓圓的腦袋,黑黑的頭發,閃閃發光的眼睛,尖尖的鼻子,還有兩只小耳朵。他很愛笑,只要一笑,臉上就會露出兩個小酒窩。有時侯,他不高興了,也會哭,只要一哭,那聲音就像打雷一樣。不管怎樣,我們全家人還是很喜歡他。」這篇作文,從三年級學生作文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是一篇好作文。其好就好在一個「真」,他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毫不掩飾地寫了出來。 最後,適時點撥,鼓舞寫作信心。學生的每一次習作,教師要善於發現其閃光點。特別是學困生,對於他們的習作:一個精彩的詞語,一個通順的句子,一段真實的描述。教師都要大張旗鼓地加以贊揚,絕不吝惜歌頌的語言。充分地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從而激發他們寫作的信心。同時,也不能忽視優生的表率作用。可以讓優生將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或者讓優生給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作文經驗。每次作文評議後,舉辦一次「作文牆報」,給學生提供一個積累精彩詞句、優秀段篇的平台。或者要求學生學編作文集——把每一次作文中的精彩詞句、優秀片段記錄在一個專用筆記本上,一學年裝訂一本。 第二層次,引導學生善於從多角度觀察事物,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描述所見所聞。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了解它,就要善於從多角度去觀察它。作文的前提就是觀察,通過觀察了解事物的基本情況,然後把觀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順序、加上自己的想法或體會、採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描述出來。 觀察事物的角度很多。例如;觀察景物——可以觀察它的靜態和動態,靜態可以觀察它的顏色、形狀(長短、高矮)、大小等;動態可以觀察景物在外界事物(風雨雪、昆蟲、人類、鳥獸)參與下的發展變化情況;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如:先部分後整體或先整體後部分,先上後下或先下後上,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由表及裡或由里及表,按游覽觀光順序(即按時間、空間順序)。觀察動物——可以觀察它的長相特徵、生長繁殖、食物情況、活動規律、生活區域。觀察人物——可以觀察人物的外貌特徵、語言行為、品格修養、內心世界。引導學生觀察時,不一定面面俱到,要根據情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選擇的內容盡量是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 描述所見所聞的表達方式也很多,主要是紀實和想像。 紀實作文,一般是記敘文。常用的表達方式有:順序、倒敘、插敘。無論那種表達方式都要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在具體的描述中,可採用擬人、比喻、誇張、疑問、設問、反問、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記敘文的文體除一般格式外,還可以是日記、書信、詩歌、散文。紀實作文,無論採用何種表達方式或文體,其內容(新奇有趣,即別人未發現的)、情感(突出印象最深、最受感動)都必須真實。只有真實再現,才能真正吸引、打動讀者。 想像作文,不是憑空編造,要以現實為依據,內容要經得起推敲,否則就是胡編亂造。想像作文,表達方式、修辭手法、文體都和記敘文相同,只是描述內容不是發生在當前和過去,而是發生在一個虛擬的空間時段。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想像。例一:學習了《三味書屋》後,對於少年魯迅在書桌上刻「早」字,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引導學生直接想像「如果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在書桌上刻字,那會是一個什麼情景?」拓展想像「遊客都在風景樹上刻字,都在名勝古跡上寫字,那會是一個什麼景象?」在學生充分談了看法後,要求學生把那種情景描述出來,就是一篇想像作文。例二:面對礦山開采、選廠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想像「礦山荒泥,當暴雨來臨時會怎樣?(河道、莊家、人民的生命財產)」「礦山濫采,會產生什麼惡果?會對子孫後代產生什麼影響?」「選廠污水排到河中會產生什麼後果?(河中生命、莊家、蔬菜、人畜)」「選廠、運輸車輛產生的煙塵有什麼危害?(空氣、人畜、植物)」「面對這些問題,你有什麼好的想法或建議?」學生說、議後,要求他們寫下來,就是一篇想像作文。 第三層次,激發學生樂於把作文與人交流,與人分享成功的快樂。 作文的目的是與人交流、供別人閱讀。別人願意讀、喜歡讀的作文,才是成功的、優秀的作文。因此,學生作文後,進行「小組評議」,讓每一個學生都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同學聽,由同學談看法(用的好的字詞、描寫精彩的句段),小組長記錄下來,然後在全班交流。使每一個同學都感受到成功,從中享受與人分享成功的快樂,從而激起他們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的興趣。「小組評議」中,同學們公認的優點,教師要大張旗鼓地在全班進行表揚(口頭表揚、「作文牆報」公示),並讓同學們摘錄、借鑒。課後要求學生用日記的形式記錄本次作文的成功之處。 學期、學年結束,要求學生把一學期、一學年學寫作文的收獲用書信的形式告訴親朋好友,同時附上自己的得意之作,讓親友與自己分享成功的喜悅。
『陸』 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
[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留意八方面作文選材無憮無慮
我們的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會感到沒有內容可寫,面對作文題目望而興嘆,寫什麼呢?感覺沒什麼可寫,感覺無從寫起,不知道如何選材,那麼,小學生寫作文應該從哪裡選材呢?經過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我總結了學生選材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寫自己參加過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
無論學校生活還是家庭和社會生活都充滿了無數有趣而又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春遊,秋遊活動。學校里的各種體育活動,課間活動。比如,砸沙包,丟手絹,一二三木頭人,踢毽子,跳繩等等活動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好材料。再如,家庭里的過生日,家庭聯歡會,家庭卡啦ok比賽,家庭故事會,家庭趣味活動等等都可以變成我們寫作的好材料,寫進文章里會讓人覺得妙趣橫生。
二、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習作是小學生真情實感的反映。生活中學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一次沒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學習中表現好被老師表揚?自己做了一件錯事,事後感到後悔;自己不經意間幫助了別人而感到心裡特別自在,那種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感動一定會回味悠長。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飯,第一次登台演講,第一次獨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親戚等等,都可以寫進作文里。因為作文的選材來自於自己的生活,既真實,又能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何樂而不為呢?
三、寫自己的熟悉的動植物,作文指導《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
小學生都喜歡去動物園看各種各樣的動物。動物的外形,毛色,神態,動作以及生活習性就會慢慢地為小朋友們所熟悉。還有的經常去動物園看動物,對動物既有了了解和認識,還有的產生了感情。因而,我們寫這些動物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自己家或者鄰居家養的動物,因為經常接觸,有的甚至經常和動物在一起玩,因而,對這類動物比較熟悉,也願意寫進作文中去。植物也是這樣,比如,家裡養的花草,院子里種的樹木,小區的樹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園里的樹木,都可以寫進習作中來。如,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選文《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值得借鑒。
四、寫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們的聯系十分密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比如,跟著家長去體驗摘果子—買果子—吃果子的樂趣,就是一篇很好的習作素材。對不同水果的外形、顏色、質地、口感等也很有寫頭。
五、改寫公益廣告。
小學語文人教新課標實驗版教材五年級下冊里也提到這個例子。「媽媽下班回家後很累了,可是還要給婆婆洗腳。孩子看到後也模仿著媽媽的樣子,端來了一盆水要給媽媽洗腳。這個例子引發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曾有過哪些感動你的事。我想,我們可以讓學生寫你從中受到什麼教育?你每天怎麼做的?你從廣告中的那個小男孩身上學到了什麼?
六、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一直在小學里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在看了一幅畫之後,試著讓學生把這幅畫寫成一篇文章。學生因為喜歡圖畫,也就會慢慢喜歡上看圖作文。還可以讓學生把一幅漫畫寫成一篇文章。小學語文教材里的《假文盲》那幅漫畫就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成一篇文章。
七、可以續寫一些經典課文。
比如學完《窮人》之後,我讓學生寫《桑拿拉開了帳子之後》;學完了《凡卡》之後,我讓學生寫《凡卡今後的生活》;學完了課文《小珊迪》之後,我讓學生寫《小珊迪的弟弟長大了》。效果都很好。
八、寫讀、觀後感。
讀書一直是我們小學生的最經常的活動,但讀完之後的感受,所受到的啟發,教育如果能寫下來,那麼讀書的品位和質量就會大大提高。所以,我提倡學生寫讀後感,當然,你的讀後感可多可少。看完一部電影,電視劇後感想一定很多,把觀後感寫下來也是很好的習作。
當然,可以作為習作素材的內容遠不止這些。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記住生活永遠是我們取之不盡,寫之不絕的習作源泉。小朋友們,熱愛生活吧!你的習作素材就會越來越豐富。〔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柒』 如何進行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
指導中年級的作文訓練,是由寫話向獨立成篇的作文過渡的階段,它既是低年級寫話訓練的繼續,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准備。在中年級的作文教學中,要注意把握這個特點。
一、做好從段到篇的過渡 在詞和句的訓練基礎上,加強段的訓練,逐步過渡到篇的訓練,這是中年級作文訓練的發展過程,做好這個由段到篇的過渡工作,對鍛煉扎實的作文基本功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加強段的訓練。中年級作文教學的重點是段的訓練,使學生能寫好一段話或幾段話,做到段落分明,條理清楚。中年級的段落分明,指的是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分得清清楚楚。 條理清楚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在一段話里,一句一句話能夠前後連貫;二是上一段和下一段能夠銜接上。 為了達到段落分明,條理清楚的要求。第一要繼續重視詞和句的訓練。用詞是否准確,每句話是否完整,一句一句的話是否斷得開,這些基本功都要在讀和寫的過程中不斷訓練。第二要加強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訓練。這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訓練項目,運用到作文上,在練習寫幾段話的時候,要注意每段都有一個重點內容,段與段之間要有聯系。第三要進行言之有序的訓練。一段話或幾段話先講什麼,再講什麼,要有條理。比如說:從事物的方位看,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由遠及近還是由近及遠。從外到內還是從內到外、從整體到部分還是由部分到整體,就有個觀察和分析的順序。這種條理性的訓練,在低年級就要進行,在中年級更要重視。把觀察分析的條理性和語言文字表達的條理性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段落分明,條理清楚。 2、重視片段練習。在中年級,要扎扎實實地抓好片段訓練,使學生能夠寫出內容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一段話到幾段話。片段訓練和寫話訓練,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階段,而是寫話訓練的自然發展。寫片段和寫話比較,除了篇幅有所增加以外,主要在於書面表達的要求有所提高,從寫話發展到寫片段,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進行片段作文的訓練的內容很廣泛,老師要求學生以最熟悉的生活為題材,提出范圍,讓學生學習寫片段也可以採用看圖寫片段、做試驗寫片段、手工勞動寫片段等多種方式訓練。 在片段訓練的過程中老師要經常通過表揚和鼓勵,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激發學生表達的願望。
『捌』 如何進行小學高段作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可見,能用文字來准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是習作教學的主要目標。可現實中,多數學生懼怕寫作,吝於表達。而且不會寫作文,甚至把作文視為學習中「攔路虎」。要幫助學生克服寫作的恐懼,習作教學應該作為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去抓,而如何進行有效的習作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在教學中要降低門檻,力求習作內容的多樣性;注重挖掘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評價,方能提高習作指導的有效性。
下面淺談個人關於習作教學的幾點拙見:
一 降低門檻,提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出美妙的樂聲。」有興趣才有作文的動力,有興趣才有作文潛力。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得盡可能降低學生對寫作文的畏難情緒,需要我們「因人而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步步為營,步步提升。譬如,有些學生,讓他們寫一篇自命題的周記,他們似乎「無米下鍋」,無從下筆。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往往所上交的周記是一些毫無意義的「流水帳」,沒有積極的主題思想,沒有較深的生活感受,根本不能達到練筆的目的和要求。
基於這樣的學生,缺乏作文素材的積累,久而久之,作文非但進步甚微,而且還會減弱他的作文興趣,個人認為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1引導捕捉寫作素材。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精彩紛呈的文化基礎課,有輕松豪放的美術、音樂課,有大汗淋漓的體育課,還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一些愉快的、難忘的趣事、、、、、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我們老師需要引導他們發現這些可觸可摸的鮮活事例來寫作文,這樣,他們才有話可言,有事可寫,有情可抒。
2 舉行有意義的活動。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舉行一些有意義、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活動的樂趣。活動之後,將活動的整個過程有詳有略、有層次地記錄下來,並適當寫出自己的活動感受。這對於高年段的學生來說,樂於表達,也易於表達。多讓學生寫親身經歷的活動作文,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興趣也會逐步提高。
3 因人而異,不同要求。
每位同學的寫作能力不同,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也應不同。如有些學生我們可以提倡他們靈活模仿優秀的習作來完成,也可以摘錄引用一些好的詞句,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其實,這也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自我提高的方式,我們老師一定要多鼓勵,少批評,呵護他們的寫作興趣。
總之,要採取多種途徑,讓學生熱情高漲地投入到習作中去,習作成功指日可待,因為「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激發興趣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永恆主題。
二 修改與評價。
「文不加點不成文」,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五年級語文教材中首頁,就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要求養成「自主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自改作文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學習活動,而學生間的互相批改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對作者有好處,對改者也有好處,更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有效體現。崔巒老師說過:「交給老師的是學生改不動了的作文。」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適時放權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學會自改和相互批改作文。如: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怎樣運用修改符號,提出批改的要求和如何寫評語等等,這樣,就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作文,又擴大了讀者隊伍,同時促進了交流、學習和提高。
本人在學生互改作文之前,一般會強調以下具體要求:
①珍視他人作業,絕不能在他人的作業本上隨心所欲地留下筆跡;
②用欣賞的眼光發現他人作文的亮點,如作文結構、內容詳略等,發現好詞佳句,需要做好批註,並且寫下自己的真實評價。
③用敏銳的眼光找出作文中的錯誤,如錯字、錯詞、病句等,准確運用修改符號批改。若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與小作者本人探討,交流彼此想法,以便進步。
④用規范的字跡進行總體評價,鼓勵的語言要動人,不足的地方要委婉提出,最後要署名和日期。
⑤每人互改三篇以上。
經過這樣的互改與點評的方式,學生熱情度很高,他們渴望了解每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的內心世界,也願意一同分享同學心中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在互改的同時,不僅增添了同學間的友誼,更快捷地提高了他們的作文能力。
三 激勵與展示。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一個學生如果在兩三個月里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學習的願望就消失了。」因此,我們老師要及時給予學生作文評改,多發現亮點,進行表揚。優秀的或有進步的作文,需及時到班上宣讀,給予這些學生最大的鼓勵。其次,還要列印成電子稿,粘貼於牆報上,供他人欣賞與學習。
這樣的激勵手法,最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寫作慾望。
習作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一線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於積累,樂於表達的習慣,才能真正實現習作教學由「要我寫」轉為「我要寫」、「我要寫好」,達到求「真」、求「實」、求「活」、求「新」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