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科學教育反思
孩子們真的在像科學家一樣探索嗎?------對當前小學科學教育的幾點反思(二)發布時間:2005-11-01 點擊:2594 作者:張明翔 來源:漢博網站
二、孩子是在享受探究的樂趣嗎?
(案例2)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這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節科學課《 感覺周圍的空氣》 ,要求學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氣後用感官感覺空氣,並能夠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 從而使學生感覺到空氣就在我們身邊。在學生匯報了想對空氣作哪些了解後,進入下面的教學環節。
師: 你還有什麼方法能把空氣放到課桌上進行研究呢?
生:用塑料袋裝一些空氣。
生:拿氣球吹一些空氣。
生:我們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氣。
師:好,同學們想了這么多辦法,課本上只介紹了一種方法,還不如我們想得多。我們就用這些辦法來收集空氣,然後大家一起來玩空氣,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開始。
學生一聽到「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氣,有的往塑料袋裡吹氣,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氣,有的還在商量辦法。空氣採集到後,有的孩子在拋塑料袋, 有的相互扔來扔去, 當一個孩子用手猛按塑料袋發出很大的響聲後,教室里「啪」「 啪」的聲音不斷,此起彼伏,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但教學再也無法延續。
(反思): 「玩」不是科學課的目的
在現在的科學課堂教學中, 我們經常聽到「 玩」這個詞。有的教師甚至把「玩」當成是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性的表現。一節課中總要玩幾次,並把觀察、實驗也全部叫做「玩」。 「玩中學」希望把孩子從沉悶的書本中解放出來,認為孩子只要通過玩就會學得更好。 但是把教學過程完全建立在學生帶有盲目性的 「玩」的基礎之上,並不是科學的。孩子們自己動手玩確實很重要,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也確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率。但這種「玩」忽略了科學探究的復雜性,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只是處於動手操作的興奮之中,而認識不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復雜性,感受不到科學發現的興奮。在「玩」 的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他們往往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希望得出與自己的期望相符合的答案,而對於那些有礙於他們研究的「障礙」,往往不會追究。 學生僅僅是在享受動手操作的 「自由」所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在感受探究所帶來的樂趣。所以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研究一個事物時,大多數學生首先會受材料的吸引,三四分鍾後新奇感逐漸消失,學生開始做小動作,甚至去捉弄別的孩子。
(對策)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才能各不相同,課堂作為一個學習載體,必須要為這些各具特色的個體提供學習活動的舞台,並讓他們盡情盡興。可這些學習個體的自控技能又不成熟,要讓課堂產生最大的效益,必須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現在我們很多教師認為,喚起孩子的學習慾望,更多的是靠學生喜歡的內容來吸引他們。但是要真正激發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參與慾望,使他們發自內心地產生觀察,實驗的動機,最重要的還是來自學生對觀察,實驗的內心需求。雖然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對表面事物和感官現象做出反映,它是瞬間的和無意識的行為,通過現有的知識和簡單的行動就能夠得到滿足。 在教學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材料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教師。只有讓我們的孩子在動手之前能對活動作縝密的設計(在活動過程中,能將自己的所做所見與所想進行對比才會有一定的收獲。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創設條件,激發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 並保證孩子的探究慾望得到滿足。
2.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怎麼寫
課後反思的方法是差不多的。
一、本課在教學過程中取了哪些成功之處,取得這些內成功之處的原因,容運用了什麼方法,得出了什麼結論,今後在哪些方面能用得上。
二、本課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為什麼有這個不足,今後怎樣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三、這種分析應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實施過程、教者方面、學生方面來考慮。
3. 新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整個單元的小結,主要內容是對整個單元的學習進行一個梳理和整理。由於前面回每一節課都答上得比較踏實,大多數學生對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寫出很多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稱,這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而且同學們能從這些植物中知道他們的相同和不同,並且准確地用維恩圖表示出來。對植物共同點的概括,我的學生基本能夠得出: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的環境中,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等;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整理已有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得出植物共同特徵。這節課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總體難度不大.
對於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為例的9張圖片,用詞語概括難度較大。像「種子」「生根」「發芽」「成長」「成熟」「結果」一類,學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葉長出」「真葉展開」這一類專業名詞就比較難接受,這也屬正常。通過探尋植物的共同特徵,學生深入地認識了生命體的基本特徵,開始關心生命的點點滴滴。
4. 求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反思
在近兩年的小學《科學》課堂教育教學中,深感《科學》科目教學的不容易,深知《科學》教育教學的艱難與困域。現對本人在《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中的體會做一梳理與反思。
一、 觀念滯後
《科學》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對學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非常有益的學科,但是現在有些教師(包括本人及學校某些領導在內),對此學科都當作傳統中的副科目對待,導致諸多教師在《科學》教育教學中都有不嚴格、不規范、不認真對待態度,也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科學》此科目的馬虎應付態度。同時也致使學校對《科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低下,從而造成學生在整體素質的缺陷,誤人子弟,殃及社會,損於國家。這是何等的嚴重問題!頗值得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及各基層的諸多教育工作者與各領導的熱切關注、支持與幫助。同時,也很值得相關的直屬管理領導的認真反思。制度是否健立健全了,制定的制度是否真正落實執行了,落實的程度如何,基層的某個角落是否存在有「被遺忘的角落」,是否有弄虛作假的行為,各學校各教師是否尚存在馬虎應付的心理,如何處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等等。這都是需要教育直屬界的領導的認真、踏實、嚴肅對待與落實的嚴峻問題,否則一切都是空話一句,一切都是假工假做假應付假態度!總之,領導、教師的新課改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徹底、徹底的改變。
二、理念欠缺
國家對各課程的改革已實施幾年,可以說國家各教育培訓部門每年都進行了相關的各學科的課程項目的有計劃的有系列的教育培訓。但效果是不是很好,想必大家心裏面都有個底。實話實說,現在我們的諸多教師都是被傳統的教育教學的舊觀念嚴重束縛著,在小學都是把語文、數學當作主科目看待,其他的都是副科目。在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培訓時,也存在著這樣的偏科嚴重心理,特別是某些學校的主管領導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偏科心理,致使在接受這樣的「副科」教育培訓時,教師馬虎應付,甚至有些學校領導明知有這樣的相關的「副科目」的教育培訓,而沒有派相關「副」科目的教師去進行相應的教育培訓,導致了教師在進行這樣的「副」科目的教育教學中,觀念難改,理念缺乏,教改無果,教育無望。譬如,某些教師在上《科學》的課時,只是把課文念一遍,學生在下面聽一下就算了事,至於其相關的實驗、活動或某種探索,一句話「學校的條件有限」就把本來是非常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事情給搪塞過去了。還有更甚者的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上課時,直接把本該是由學生課中或是課後去認真思考、探討、交流或查詢來解決的時事知識、地理基礎常識或是政治常識等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了學生,致使學生都有了不愛思考、不想探討,不善交流等的不良習慣。學生在學習上的創新性思維、獨特的思考等能力都得不到應有的培養。這樣學生就習慣了「飯來張口,衣到伸手」,於是,教師教得多「死」,學生也就學得多「死」。另外,尚有部分年級的《科學》的任教教師,對所教學科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隨便選了部分內容來教教而已,當然這也可能與學校安排的《科學》科目節數太少的原因有關(有的一周只一節),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不知「天南地北」,學生得到的只是零散的不系統的科學知識,怎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怎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怎能促進新形勢新課改「更上一層樓」,跨上新台階。
因此,可以這樣說,作為新時期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有責任認真學習新知識與新的課改理念,徹底擺脫舊的傳統教學觀念、方式的束縛,用新理念、新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素養。同時,在工作中要有認真、負責、踏實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新課改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辜負國家和人民付於我們的責任,才能對得起我們的後代的子子孫孫。
三、 資源缺乏
農村鄉鎮小學,特別是邊遠偏僻的農村小學,在各年級的《科學》教育教學中,由於教學資源的嚴重缺乏,在教學中有許多都涉及到實驗、活動或需要上網查詢才能解決的各種問題,教師只能照書讀書,把「復雜」的問題簡單的一筆帶過,把教學內容應付完畢就算「萬事大吉」了。於是都形成了領導不重視,教師不認真,學生不積極的惡的連鎖反應,造成了設了科目而又不重視科目的不良局面,浪費了課本、人才等資源,耽誤了學生的智力、能力等培養,影響了學生的一生。同時,也剝弱了教師的教學銳氣與消退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因此,本人熱切呼籲上級直屬主管領導、學校的主要領導和廣大教師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為中小學的各科目教學,特別是所謂的「副」科目的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教育教學進行的硬體環境,為我們的新課改做好步步升高的鋪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備。
總之,小學《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需要大家的共同熱切的努力與支持、配合與合作。同時,也特別需要《科學》科目的組織教學的領導與教師要努力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用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努力挖掘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與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盡可能地把《科學》科目教得更加科學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