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數學概念課教學模式的探究

小學數學概念課教學模式的探究

發布時間:2021-02-26 01:51:13

Ⅰ 急!!!小學數學概念課教學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分別是什麼

我有!不過是一年級的

Ⅱ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

態度:
鼓勵並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不可扼殺學習的樂趣

教學環境:
1、安靜、不受雜音及人們進出干擾的空間
2、空曠無其它視覺干擾的空間
3、教導者不要穿花衣服,也不要頭飾花俏

教導時機:
必須用最愉快的心情玩數學,如果心情不佳,必須調整

練習時間:
每次練習的時間不能太長,剛開始時,原則上是一天三次,每一次只進行
幾秒鍾。並且要在孩子意猶未盡時結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

教學方法:
1、老師的教學熱忱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2、練習速度越快、新教材越多、心情越愉快、效果越好
3、每天堅持不斷的練習,勝過好過鶩遠卻斷斷續續
4、用心教導孩子,但不要考試

准備教具卡:
1、將白色的硬紙卡裁成28cm*28cm的正方形
2、每張卡分別貼上1到100個直徑1.9cm的紅色圓點
3、正面是圓點,後面4個角寫上數字,便於老師查看
4、不要把圓點貼成幾何圖形
5、從中間開始,以不規則的方式貼上圓點,不要互相重疊
6、卡片四周留一些空白位置,手指捏卡片時,才不會遮住圓點
7、數學零,就不用貼圓點

學習時間安排及方法:
一、認識字點數卡,10天時間可以由1點教到第20個點數卡(1-10天)
首先讓寶寶學習的是認識數量,而不是抽象的數字。不可以按順序讀卡,不可以要求孩子重復你告訴他的數字。
1、第一天五張卡(1-5),拿出第一張卡告訴他(不要排序),這是1,第二張卡告訴他,這是3,以此類推。5張卡看完之後,以最熱烈的方式擁抱並親吻孩子,贊美他可愛聰明,你非常樂於教他數學。第一天,共進行三次,間次至少間隔30分鍾。以後,都是第天進行3次。
2、第二天加入新的五張卡片(6-10),共有兩組卡。把十張卡片隨意混合,再分成兩組。這樣是使教學游戲新鮮有趣。
3、持續5天,從第六天開始要換新的卡片,舊的卡片就不用了。第天抽掉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加入兩張新的卡片。第一次抽掉的是1和2,加入兩張新的是11和12.
4、每天都教10張卡片,分成兩組,每組5張,每天增加兩張新的卡片,每組各一張,同時讓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退休

二、點數練習加上加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13點教到48點(11-24天)
當寶寶學會1到20之後,我們就開始把這些數量放在一起,看看總數會變成多少,這就是加法
1、把1、2及3三張卡片放在膝蓋上,拿起1的卡片說1,放下去,然後說」加」,再拿起2的卡片說2,放下卡片,說」等於」,拿起3的卡片,再說3
2、第一個算式只進行幾秒鍾的時間,不要解釋」加」和」等於」的意思
3、每次練習只做3個算式,並且時間要非常短。每一次所作的算式都不要重復,每天作三次練習,總共作9個不同的算式
4、每天做9個不同的算式,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開始教減法了,否則寶寶會逐漸失去注意力和興趣

三、點數練習加上減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41點教到76點(25-38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四、點數練習加上乘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69點教到100點(39-52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五、點數練習加上除法的練習,14天復習點數卡0-100點(53-66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每日課程進度:第二天到第10天
第天的進度:兩組卡片
每次練習 :一組(五張卡片)
次數 :每天每組卡各練習三次
時間 :每次3-5秒鍾
新卡片 :每天增加兩張(每組各一張)
舊卡片 :每天抽換兩張(點數最少的兩張)
每張卡壽命:每天練習3次*5天=共15次
原則 :在寶寶意猶未盡時結束

每日課程進度:第11天到第66天
每天進行六次,每次間至少間隔35分鍾以上
第1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2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3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4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5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6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2歲之後,這種方法的效果要慢慢下降,所以盡快地實施,至少先要認點數卡
它可以很輕松地教會一個1歲以下的孩子加減乘除運算,並且3、4歲以內都可以。為了保證方法的正確無誤,適合中國的孩子,我特地打了國際長途請教了台灣的早期教育專家!這個方法非常好,專家說可以百分之百的成功!這個方法實在來之不易,我花了半年的時候去找人幫我買,因為大陸沒有賣的!買到之後,我用了2天時間整理出來一套詳細的方案!

Ⅲ 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的基本步驟

小學數學基本教學模式
一、計算題教學模式
1.建立遷移的心向,打下遷移基礎
教師應從本節內容出發,指導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准備與心理准備。小學計算題課型的教學中知識准備有兩種: ①口算:根據課題的內容,教師准備形式多樣的口算訓練 可採取搶答、自答、互答,可全班進行,也可小組或個人進行,但應注意全面,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 ②提問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定義,規律,計演算法則 心理准備,就是明確地告訴學生要用准備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給學生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知識的順利遷移打下基礎。
2.利用遷移規律,總結計演算法則
①指導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正遷移的形成。首先取決於知識間的共同因素,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啟發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相同點,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②抓住新舊知識的本質進行比較,區別。當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後,教師應將兩者放在一起,引導學生對此分析,抓住本質進行區別,防止負遷移的發生。 ③計演算法則的概括 這是一個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由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踴躍說出計算規律,一個人說不完整,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在這個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正確的計演算法則。
3.嘗試計演算法則,加深知識理解。
授課之後,教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多種形式的習題,讓學生嘗試計演算法則的運用,通過練習,發現錯誤,教師及時指導,矯正補缺。 4.鞏固計演算法則,教師評估小結
緊扣教學內容,教師把難易適中的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時准備難度較大的思考題給掌握較快的學生做。通過集體批改,對普遍性錯誤及時矯正講評提出要求。
二、應用題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模式程序一般為「復習導入,理解新知,練習鞏固,檢測反饋,矯正總結。」 ①復習導入 這是教學的起始環節,教師可針對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關鍵性舊知識,重點技能技巧,組織學生學習,為學習新知掃清障礙,創設情境,把學生能動推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上。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 ②理解新知 這一環節,按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計算,驗算與答案四個步驟進行。 a.理解題意 要教會學生讀題:一讀明白事理。讓學生知道題目中說了一件什麼事,並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問題。二讀復述題意,要求學生能說出題目大意,把注意力集中到數量關繫上,為分析數量關系做好准備。 b.分析數量關系 在分析數量關系時,由於思維過程不同,可分為綜合法和分析法,前者由條件推向問題,即「由因導果」,後者由問題推向條件,即「由果索因」,對於內容簡單,數量關系直接的應用題、通常用綜合法分析。對數量關系復雜的應用題,通常用分析法分析。當然,在很多的情況下,對復合應用題的分析採取「分析法、綜合法」並用的方法,教學時要通過分析找出已知數和未知數之間的相依關系,確定運算的先後順序。 c.列式計算 在明確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根據四則運算概念判斷出每一步的計算方法,列成算式。選擇演算法,確立算式是解應用題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步驟。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抓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基本訓練,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分析解法,並且尋找思維過程簡捷,運用簡便的方法。 d.驗算與答案 驗算方法,一種是根據題意,對算式的意義和計算過程進行全面復查。另一種方法是把計算出的得數當作條件,把一個條件當作問題,改編成一道新應用題,解答後看計算出的結果是否與原來數量相符,在確保整個列式和計算過程全部正確的情況下寫出合理的答案。 ③練習鞏固 授課之後,再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習題讓學生練習,設計的習題要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 ④檢測反饋 問題的擬定,要緊扣本節教材要求,難度適宜,不超教材,注意覆蓋面,同時要為學習較好的學生准備具有一定難度的思考題,體現因材施教。 ⑤矯正總結 矯正採用多種方法。一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評定,互教互學,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二是教師講評,針對重點問題和帶有共性的問題;三是對個別學生出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指導,總之,要及時矯正補缺,達到「當堂清」。
三、「概念」教學模式
基本程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發展 1.概念的引入 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①從實際引入概念,即從小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概念。 ②在舊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當新舊概念聯系十分緊密時,不需要從新概念的本義講起,而只需從學生已學過的與其有關聯的概念入手加以引申,指導得出新的概念。 ③通過計算引入新概念
2.概念的形式 在概念引入的基礎上要以足量的感性材料為依據,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活動,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形成概念。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作為形成概念的物質基礎 ②引導學生加以抽象概括找出全體材料共同的本質屬性 ③要提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3.概念的鞏固 教學概念一旦形成,就要注意在實踐中的應用,即鞏固、概念的應用,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①在應用中鞏固概念 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引導學生鞏固概念。 練習的類型有:a.應用新概念的練習 b.關鍵問題重點練 c.對此練習 d.判斷性練習 e.改錯練習 ②以新帶舊,體現練習的綜合性 注意既藉助綜合性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引導學習、復習、鞏固舊概念。
4.概念的發展 學生掌握某一概念後,並不等於概念教學的結束,要用發展的眼光教概念。 ①不失時機地擴展延伸概念的含義,一個概念總是嵌在一些概念的群體之中,它們之間有縱橫交錯的內在聯系,必須提示清楚。 ②在一定階段形成一定的認識,抽象概念不要超越教材要求,否則會超越學生的承受能力。
四、定律(性質)教學模式
1.引導觀察 一切知覺都有選擇性,學生觀察事物的選擇性受到教師提出的觀察任務的制約。學生要在觀察前就明確觀察任務,這樣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比較完整、清晰的表象。便於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
2.比較分析 通過練習觀察,學生已獲得較為清晰的表象,然後進一步提高要求,先按具體的數說式子,再用簡練的話說出定律(性質)這既是一個理解教學關系的過程,也是一個訓練概括的過程,兩個過程互相促進。 3.歸納概括 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再有前面觀察的感知作基礎,學生對例題稍加比較分析,既可概括出定律(性質),收到點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
4.鞏固練習 ①基本練習 學生通過對例題的觀察比較,掌握定律(性質),然後趁熱打鐵,再針對定律(性質)設計一些基本練習,綜合練習等進一步鞏固,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形成技能技巧。 ②變式練習 學生通過基本練習和綜合練習的訓練,掌握了定律(性質) 要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掌握定律(性質)的規律,說出運算的依據,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變通的教學效果。
5.檢測矯正 ①緊扣教材,擬定難易適度,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檢測題進行與測驗,以小組為單位集體評卷。 ②教師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矯正和課堂總結。

五、幾何求積計算教學模式
首先交待目標,培養情感,檢查學具,板書課題,然後按六步進行授課。 1.直觀認識,形成表象。 直觀認識一般指實物直觀,圖像和模型直觀,形象化語言直觀三種。在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動手摸一摸,教一教,擺一擺,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做一做等等。讓學生的眼、腦、手、耳多種感管,積極參與,使學生帶著好奇和興趣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
2.識圖作圖,掌握本質 圖解是直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具體與抽象橋梁,同時也要求積計算的基礎前提,因此,要求學生學會識圖,作圖,或根據圖形敘述相應題意進而掌握不同形體的本質屬性,並能達到圖物對號之要求,為看圖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推導公式,解答例題 要使學生對公式掌握好,記憶牢,運用准,就要讓學生親自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公式的推導並廣泛敘說公式的由來,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強調重點,使學生真正弄懂各形體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公式解答例題,得心應手,接著進一步看書鞏固或提出疑問。
4.練習鞏固,分別指導 當堂練習內容應緊扣例題知識點,注意形式多樣,要有梯度,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
5.考查測試,獨立完成當堂測試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新知的達成度,以便有的放矢地跟蹤補缺。測試內容不超過教材,題量以中等學生能做完為宜,優等生增設思考題,差生也可只列式不計算,教師巡迴了解情況,學生獨立完成。
6.反饋矯正,評估總結。 教師公布答案,讓學生交換對批試卷,對個別有錯的同學教師當堂指導糾正。或自習課另外給予輔導。然後對本節知識掌握情況作一概括和總結給予鼓勵,提出希望與要求。
六、法則教學模式
1.定向思維 ①知識定向 教師根據所學法則,抓住法則之間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編制復習題,為學習新知做好知識鋪墊。 ②思維定向 緊扣新知實質,給學生明確思考范圍,思維定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a.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結定向。 b.創設疑問定向 c.利用法則的遷移定向 ③目標定向: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探究新知 ①提示課題:激發學生探討新知的慾望 ②研究算理 a.給學生提供足夠數量的素材,引導學生逐個加以分析研究。 b.在分析研究過程中,教師應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絡點,思維的轉折點,引導學生自己測算理。 c.概括法則 在分析研究完所有的素材並講完算理以後,應讓學生聯系實際計算來總結概括法則。 a.強化記憶 教師在學生語言概括完後,出示法則條文,強化學生記憶
3.形成技能 掌握計算的技能與技巧必須通過練習來實現,練習形式可採用如下幾種。 a.單式練習,以突破法則的重點為主。 b.模仿式練習:題目與例題相仿。 c.反例練習:出示錯題讓學生判斷、糾正、講理。 d.對比練習 把一些有聯系的法則進行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e.定時練習: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習題
4.小結 對本節學習內容作概括總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評價,對學生提出希望與要求。

Ⅳ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課教學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

Ⅳ 什麼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概念教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

畢業論文題目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請問這篇論文應該以一個什麼思路來寫呢,大致應該分為哪幾個部分呢,需要闡述哪些問題,大體的格式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大家多多幫助! 但這個論文重點不是數學教學那麼寬泛的范圍,而是集中在概念教學上面想一想你們是否重視數學,喜歡數學。然後再想應該怎麼提升數學成績,提高對數學的重視。然後再寫你對數學的看法與觀點。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思維具有很廣泛的內容。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條規定是很正確的。下面試從兩方面進行一些分析。首先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的體系,這些判斷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數學語句來表達的。並且藉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一些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組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再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里所說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指形式邏輯思維。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綱》中的規定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和足夠的重視。一個時期內,大家談創造思維很多,而談邏輯思維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義上說,邏輯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就多數學生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因此如何貫徹《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值得重視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並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正在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形象思維並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學高年級,有些數學內容如質數、合數等概念的教學,通過實際操作或教具演示,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會繼續得到發展。又例如,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雖然不能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但是在教學與舊知識有密切聯系的新知識時,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習題時,如果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可以對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起到促進作用。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加以重視。至於辯證思維,從思維科學的理論上說,它屬於抽象邏輯思維的高級階段;從個體的思維發展過程來說,它遲於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據初步研究,小學生在10歲左右開始萌發辨證思維。因此在小學不宜過早地把發展辯證思維作為一項教學目的,但是可以結合某些數學內容的教學滲透一些辯證觀點的因素,為發展辯證思維積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冊出現,可以使學生初步地直觀地知道第二個加數變化了,得數也隨著變化了。到中年級課本中還出現一些表格,讓學生說一說被乘數(或被除數)變化,積(或商)是怎樣跟著變化的。這就為以後認識事物是相互聯系、變化的思想積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怎樣體現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明確各年級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從一年級一開始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加以培養。例如,開始認識大小、長短、多少,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比較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10以內的數和加、減計算,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數的組成就有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逐步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從一開始就有可能不自覺地把學生引向死記數的組成,機械地背誦加、減法得數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級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不論是開始的復習,教學新知識,組織學生練習,都要注意結合具體的內容有意識地進行培養。例如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有經驗的教師給出式題以後,不僅讓學生說出得數,還要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是當學生出現計算錯誤時,說一說計算過程有助於加深理解「湊十」的計算方法,學會類推,而且有效地消滅錯誤。經過一段訓練後,引導學生簡縮思維過程,想一想怎樣能很快地算出得數,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教學新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告知結論或計演算法則,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推理,最後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計演算法則。例如,教學兩位數乘法,關鍵是通過直觀引導學生把它分解為用一位數乘和用整十數乘,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清整十數乘所得的部分積寫在什麼位置,最後概括出用兩位數乘的步驟。學生懂得算理,自己從直觀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計算方法,不僅印象深刻,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在教學中看到,有的老師也注意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但不是貫穿在一節課的始終,而是在一節課最後出一兩道稍難的題目來作為訓練思維的活動,或者專上一節思維訓練課。這種把培養思維能力只局限在某一節課內或者一節課的某個環節內,是值得研究的。當然,在教學全過程始終注意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下,為了掌握某一特殊內容或特殊方法進行這種特殊的思維訓練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來代替教學全過程發展思維的任務。

(三)培養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這就是說,在教學數學概念、計演算法則、解答應用題或操作技能(如測量、畫圖等)時,都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因此教學每一個概念時,要注意通過多種實物或事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揭示其本質特徵,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例如,教學長方形概念時,不宜直接畫一個長方形,告訴學生這就叫做長方形。而應先讓學生觀察具有長方形的各種實物,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邊和角各有什麼共同特點,然後抽象出圖形,並對長方形的特徵作出概括。教學計演算法則和規律性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例如,教學加法結合律,不宜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就作出結論。最好舉兩三個例子,每舉一個例子,引導學生作出個別判斷〔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與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結果相同〕。然後引導學生對幾個例子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即等號左端都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而等號右端都是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結果不變。最後作出一般的結論。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加法結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學到不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然後再把得到的一般結論應用到具體的計算(如57+28+12)中去並能說出根據什麼可以使計算簡便。這樣又學到演繹的推理方法至於解應用題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這里不再贅述。

三 設計好練習題對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系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地說,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於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或補充。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例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斷對錯或選擇正確答案的練習題。舉個具體例子:「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 )」如要作出正確判斷,學生就要分析偶數裡面有沒有質數。而要弄清這一點,要明確什麼叫做偶數,什麼叫做質數,然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數裡面有沒有一個數,它的約數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數又是質數,這樣就可以斷定上面的判斷是錯誤的。

Ⅵ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方法課題研究保障方法

英盛觀察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中應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對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逐步加深理解。通過良好的數學概念學習促進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培養數學能力;通過有效的概念教學,使學生順利地獲取有關概念。在新課程標准下,優化數學概念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都有極其重要作用。

本課題組成員結合近幾年來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調查,發現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中目前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比較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比較忽視概念間的聯系,許多本來是有聯系的概念,卻分散、孤立不成系統,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比較忽視概念的靈活應用。因此本課題組希望通過研究探究出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索出對概念教學的教材處理方法,達到對概念教學的教學設計有效性,提高概念教學教、學方式與方法運用的有效性。

在確定了課題後,本課題組成員從網上和教育教學雜志中對概念學習的文本資料進行收集和學習。如:《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策略》《數學課程標准教師讀本》等關於概念教學的書籍及文章,並將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意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與原來的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對概念的編排更加淡化,但教材中特別強化在情境中認識、理解概念,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形式自主探究概念的意義。比如在李順琴老師這次執教的《什麼是周長》中,就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動來鞏固認識周長。

通過課題組的成員間相互學習、共同探索,對概念教學探索出這樣一種基本模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應用"。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和研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探究,選擇各種有效的形式,在課堂中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喚醒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以最佳狀態參與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概念課教學模式的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