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小學教育論文一篇!沒有發表過的 4000-8000字
朋友,沒有發表過的原創4000字以上的文章是要收費的。
B. 誰有免費小學1~3年級語文拼音寫字的教學網址啊最好是視頻什麼的他重來都沒上過學想學主要為
學拼音的話用一個軟體叫「佳佳兒童樂園」,裡面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有動畫,有帶讀
學漢字的用軟體「伊凡少兒識字好幫手」,裡面有讀音和一筆一畫的筆順,教你寫
聲明一下我不是推銷軟體的,那兩個軟體都是免費可以下載到
另外:學習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暑假教掃盲班,學員很多都是四五十歲的爺爺奶奶,學得還很認真呢!
C. 「小學一類字」和「二類字」的教學要求是什麼
一類字教學要求是:會注音、會書寫、會展筆順、會組詞、會造句、會應用於口語和書面用語中等等;
二類字教學要求是:會注音,再現時會讀。
在家中和孩子復習時,一類字可以擴詞(至少會組3個詞)、抄寫、聽寫,聽寫時一般要求組成常見詞語來聽寫,以後會寫的字多了,盡量用學過的會寫的字組成詞語來抄寫和聽寫。
二類字一般是用注音和擴詞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和記憶。
(3)沒字小學教學擴展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課後的生字表(一)為二類字,共400字;生字表(二)為一類字,共100字。這是每個學生必須會的,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新課標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頂」,讓每個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對詞語的理解把握是理解句子意思,乃至課文意思的關鍵。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有的詞語利用學生的已知幫助遷移,如「收拾」要求學生換一個詞意思不變。
D. 漢字的筆順為什麼現在的小學課本沒有明確的寫法,是我們以前的老師教的不對,還是現在的寫法變了
過去,漢字的筆順不統一,為字典編纂和教學帶來了不便。1997年4月7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統一了漢字的筆順。具體內容請參閱:
http://wenku..com/view/4f48ad42a8956bec0975e3b7.html
E.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一課時一般多少字
這個沒有定數。寫教學設計沒有考慮字數的,只考慮設計的教案能夠在順利實施的同時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圍繞這些來設計,經過反復推敲直到自己滿意。有多少字就是多少字了。「設計」質量如何沒有人用字數來衡量。
F. 如何抓好小學語文字詞教學
如何抓好小學語文字詞教學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內容,讓學生有效地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有時候抓住課文中的一兩個關鍵的詞語,往往可以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然而審視當前的詞語教學,我們的語文老師總是竭力迴避或者「滑過」,或者教得一絲不苟,從字音到字形到字義進行科學准確地詮釋,一些教師甚至要求學生照搬、照抄、照背參考書或字典對詞語的解釋,顯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那麼,怎樣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呢?
一、朗讀,讓詞語教學「有情」
常言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於幫助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加深對詞語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並且在情感體驗上得到一個升華,對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盤古開天地》詞語教學片段:
師:這個詞誰會念?
生:滋潤。
師:字音讀准了,能讀出感覺,讀出意思嗎?
(生茫然,這樣的「詞語教學」對他們來說也許是頭一次。)
師:大家看,這兩個字都是什麼偏旁?
生:三點水。
師:對啊,水分多了,乾燥的秋季變得滋潤起來,萬物滋潤了,人滋潤了,感覺就舒服了!那該怎麼讀?
生:(齊)滋潤。(有進步,但還不到「位」,還不夠「味」。)
師:聲音柔軟點,再舒服點。
生:滋潤。(聲音柔柔的,感覺很舒服的樣子。)
盡管學生可以通過工具書知曉「滋潤」的意思,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就使學生不但真正記住這個詞語的意思,而且懂得這個詞語的感情色彩,知道這個詞應該在什麼樣的語境中運用。此時,「滋潤」在他們眼裡不再是一個平面單調的詞彙,它有著充沛的水分,它象徵著萬物復甦,它更帶著人們舒服的感覺。這樣,抽象的語言符號化為具體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語言文字的距離,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於學生深刻理解和「學以致用」。
二、表演,讓詞語教學「有趣」
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演員。」的確,小學生特別喜歡模仿和表演。因此,藉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通過形象的動作神態理解抽象的詞語含義,這較簡單的「說教」或藉助工具書會有更深刻、靈動的效果,而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的心靈得到放飛,想像得到展現,創造力得到開發。
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這里的「拎」字表達了小村莊的村民非常隨意砍伐樹木的心態。如何讓小學生感受到「拎」字背後的隨意,作者的惋惜與譴責呢?我們可以創設情境,請孩子們分別演一演村民「拎著斧頭上山砍樹」與「拿著斧頭上山砍樹」,通過動作的對比,他們一定會切身感受到當時小村莊人們的那份隨意與無知。
三、演示,讓詞語教學「有味」
詞語理解最直觀最便捷也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是演示法。例如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一句中的「漸漸地」,教師可通過演示使學生理解詞義。教師把事先准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悟到「漸漸地」的意思。除了教師演示,學生也可以自己「演示」。如教學二年級的《從現在開始》的「輪流」時,教師出示詞語卡片:「現在,請這一豎行的同學,開炮念這個詞?」學生念完後,教師啟發說:「剛才,你們一個接一個,怎麼讀了這個詞?」教師指著詞語卡片,學生心領神會地答道:「輪流。」
四、多媒體,讓詞語教學「有景」
使用現代化電教媒體,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觀地再現在學生眼前,可以起到變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形象,便於他們准確生動地理解。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教學這一段時,可以適時出現「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美麗的菊花……」,孩子們驚喜的目光、張大的嘴巴、嘖嘖的贊嘆聲,不正告訴我們:他們已經知道「五彩繽紛」是什麼意思了。這時,你只要叫他們認真想一想:這么美的景色,這么多的顏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哪個詞呢?在孩子們不約而同喊出的詞里一定會有「五彩繽紛」。
又如象形字的教學,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其演變過程簡單明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教學「日」時,屏幕上首先出現一個火紅的圓圓的太陽,隨著滑鼠的控制,那圓圓的紅太陽就演變成了一個色彩鮮艷的「日」字。學生的識字興趣被激發了,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變化,使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可感。而會意字教學,利用課件提供豐富的圖景,學生只需看看畫面,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如教「筆」字,屏幕上先出現一支毛筆,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筆毫,學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變成「竹」,筆毫變成了「毛」字,他們明白了為什麼「筆」是竹字頭和毛字組成,並牢牢記住了「筆」的字形。
五、游戲,讓詞語教學「有思」
「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在詞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當運用有效的游戲,一定能激發孩子們的識字學詞的興趣,不但能增強識字學詞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如一位教師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操場上》的教學中,在教學完六個新詞後,設計了「詞語歸類游戲」。
教學准備:「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詞語卡片,同桌兩人一份。
教學方法:
1.同桌兩人分別把詞語讀正確。
2.把這些詞語中同類的擺在一起,然後說一說為什麼這樣擺。
3.歸類方法可以任選一種。
生組1:與「手」動作有關的為一類(打球、拔河、拍皮球),與「腳」動作有關的為一類(跳高、跑步、踢足球)。
生組2: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打球、拔河、跳高、跑步),由3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拍皮球、踢足球)。
生組3:屬於球類運動的為一類(打球、拍皮球、踢足球),其他的為一類(拔河、跳高、跑步)。
這一「游戲」環節不但復習鞏固了六個新詞,還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正確給詞語歸類,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當然,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的方法還很多,不過,我們更要透過表面看到方法背後滲透著的設計理念。
彰顯人文性,是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的關鍵所在。傳統的字詞教學中只突出它的工具性一面,而未能凸顯它的人文性,因而顯得嚴謹有餘而溫情不足。字詞教學不但可以教得一絲不苟,還可以教出濃濃的人文關懷,讓孩子在生字新詞教學過程中培養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和諧發展。
早在半個世紀前,斯霞老師教學《我們愛老師》(一年級)一課中,是這樣引導兒童讀懂「祖國」一詞的:
師:你們可知道「祖國」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祖國」?
生:祖國就是南京。(好多學生笑了,知道祖國不是南京。)
師:不要笑。祖國就是南京嗎?不對!南京是我們祖國的一個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樣。大家再想想,什麼叫祖國?
生: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這個學生對「祖國」理解得比較擴大了一些,但還不對。)
師:噢!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對嗎?
生:不對!(答聲中也有說對的。)
師:美國是一個國家,日本也是一個國家,我們能說美國、日本是我們的祖國嗎?(因為常有美國、日本朋友到我校來友好訪問,所以學生對這兩個國家比較熟悉。)
生:不能!
師:那麼什麼叫祖國呢?誰能再說一說?
生: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經一再啟發,學生逐漸理解了。)
師:施尉寧講得對,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個國家叫祖國。(強調一下,使學生加深印象。)
那麼,我們的祖國叫什麼名稱呢?
生:我們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師:對了,我們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大家都熱愛我們的——
生:(齊)祖國。
美學教育家朱光潛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斯老師在教語文(建立詞的准確概念),在教思維(層層深入,十分嚴密),也是在教做人(滲透愛國的情感),真正做到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訓練、情感熏陶的融合,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這樣,既有助於學生對字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強化,還促進了學生其他能力與素養的形成,開拓了思維,培養了語感,激發了興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化的燦爛,從而讓字詞教學顯得情趣盎然。
G.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小學生識字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
(7)沒字小學教學擴展閱讀:
識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í zì,意思是認識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腦中與抽象化的文字聯系起來。識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隨文識字法等等。
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不過在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也是一種圖形,所以說現代文字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他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H. 我家孩子念小學了,但沒認幾個字,如何辦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建國以來,漢字的自身發展經歷了風風雨雨,對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狀況始終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現在,語文課程改革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情況,還是不盡如人意。最近到課程改革實驗區聽課,教研員和許多教師普遍反映,不知道怎樣進行識字教學。教師產生困惑的原因有幾個:
1.教師不知道怎樣運用《語文課程標准》中的理念。
2.絕大多數的年輕教師,不清楚應該運用哪些方法和策略進行識字教學。
3.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雖然是在進行母語教學,但對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卻知之甚少,在識字教學中有畏懼心理,不知如何教是好。
4.進入課程改革的實驗教師在如何把課程理念轉變為教學行為方面的培訓沒有跟上,加之培訓者的素質良莠不齊,有些培訓者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有偏差,導致了識字教學現在的局面。
如何扭轉當前的局面,真正解決識字教學的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一、課程改革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准》中對識字教學的要求,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對識字的規定歸納為「四會」,即會讀、會講、會寫、會用。這個規定有兩個弊病:第一,違背了兒童的認知水平。「四會」的識字要求偏難,兒童識字感到吃力,加重了兒童的學習負擔。第二,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律。兒童第一次接觸的字詞就要求會運用,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
《語文課程標准》第一學段(1~2年級)中對識字的規定是「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識字和寫字分步走,不同步進行。這個規定有兩個突出的優勢:第一,關注了兒童的認知水平,分散了識字的難點,減輕了兒童的學習負擔,使兒童對學習漢字產生了興趣。第二,關注了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課程標准中提倡的「多認字少寫字」,給兒童提供了廣闊的識字空間,兒童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生活經驗及早地認識大量的漢字,為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
二、識字和寫字分步走怎樣理解?認字和寫字的概念是什麼?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都把生字分為兩類,即認字和寫字。什麼是認字?認識的字應該做到: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根據字形了解字義。一字多義是漢字的特點之一,但對低年級兒童應將重點放在該字在課文中所表示的意思。
什麼是寫字?教材中「田字格」里的字,是在認字的基礎上要求會寫。會寫的標准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田字格」內寫得正確工整就可以了。課程改革之前對兒童寫字的要求過高,甚至在「田字格」中筆畫稍微不規范一點,就作為錯誤扣分,嚴重地挫傷了兒童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只有對低年級的兒童降低寫字的要求,才能在不增加兒童學習負擔情況下,擴大識字量。
三、認字和寫字分步進行,為什麼教師無法操作?
經過到實驗區調查和聽課,發現問題的症結在於評價。期末一張試卷的評價方式,嚴重地阻礙了課程改革向前發展。由於不考認字,教師把教學的重點完全放在了「田字格」里的字。這種做法的弊端,一是重復學習,浪費了兒童寶貴的學習時間。「田字格」里的字是在認字的基礎上書寫,但現在有許多學校的教師把「田字格」里的字當作新的生字來教,進行變相「四會」字教學;二是只關注「田字格」里的字,識字量減少,完不成課程標准規定的識字總量,比課程改革之前的識字教學還有所退步;三是嚴重地違背了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語文的規律。語文課程標准中倡導的多認字少寫字的理念,吸收了多年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改革的成果,是一條完全符合兒童語文學習規律的成功經驗;四是完全不顧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識字評價的建議,人為地提高要求。因此要把《語文課程標准》新的理念轉變為教學行為,當務之急是必須改變評價的形式、方法和內容。
筆者以為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的評價形式應該分為口試和筆試(包括過程性評價),一年級重點應該放在口試上。可以這樣進行:
1.口試內容
(1)朗讀、背誦課文。可以採用抽簽式自選的方式。
(2)認識生字。可以把認字表中的拼音去掉,考查兒童認識多少字,應該允許有遺忘或適當給與提示;可以用常用字表檢測,圈出所學的生字;除了通過課本認的字以外,主動認識課外的生字、認字多的兒童要在全班表揚並給與獎勵,鼓勵兒童主動地認字;還可以找一篇課外讀物檢測兒童認字的情況,但此方法操作起來比較困難。
2.筆試內容
(1)漢語拼音只考兒童的拼讀能力,如果能正確拼讀音節,說明漢語拼音的聲母和韻母己經掌握了。可以出一些聲母和韻母字形相似的音節,這樣既考查了拼音字母的區別,又考查了兒童的拼讀能力,答案應該是:只要寫的是這個音節的字,都視為正確,例如出「路」字的音節,填「陸、鹿、錄」都對,因為考的是拼讀能力,而不是在考寫字。
(2)認識的字做簡單的偏旁部首歸類和找朋友,方法可以用畫筆塗不同的顏色或畫符號。
3.筆試中的過程性評價
寫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寫字促進識字,對培養兒童意志和審美情趣都起到重要作用。寫字應納入評價內容,可以作為過程性評價。方法是:一看寫字本紙面是否清潔干凈,二看平時寫字姿勢是否正確,三看字寫得是否工整、正確。最後教師寫出評語,記入期末學習成績中。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關注了兒童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有利於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關注過程性評價,避免了突擊式學習,減輕了兒童的學習負擔;三是兒童對學習的緊張、焦慮的心理得到釋放,有利於兒童的身心發展;四是真正地關注了兒童的全面發展,打破幾十年來低年級考試98分為及格的不正確標准。
低年級的考試,尤其是一年級,應嚴格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各級教研部門和學校都無權人為地提高標准,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一年級不適合考兒童使用標點符號和寫話的內容,寫話應在二年級開始,兒童在不斷地語文實踐過程中,逐步做到會用字用詞,會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四、有哪些識字方法適合兒童學習漢字?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單一的識字方法很難完成識字任務,多種識字方法並用,才是完成識字教學任務的根本途徑。識字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字理識字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表意文字,絕大多數的漢字是有規律可循的,尤其是占漢字數量90%以上的形聲字。按照漢字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教學,容易被兒童接受,並且產生濃厚的興趣。各個版本教材中選了許多象形字,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貼近兒童生活,在教學時經常讓兒童畫一畫表示這些象形字的圖形,讓兒童把識字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兒童會學得輕松愉快。有的教材設計了《漢字家園》,根據漢字中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的特點,進行小集中識字,形式活潑生動。隨課文識字時,可把兒童易接受的字理知識作為識字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學習「煩」字,教師先告訴兒童,「頁」字在古代是腦袋的意思,加個「火」字就組成了「煩」字,人在什麼情況下比較煩躁?為什麼要加個「火」字?兒童發言極其踴躍,爭相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學習知道了「火」表示熱,腦袋發燒時很熱,人在得病時心情煩躁,「煩」字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這樣一來兒童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不僅發展了思維,發展了語言,還了解了祖國文字的無窮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目前一些高校研究漢字的學者,不主張在小學使用字理識字方法。我想主要原因是,小學語文教師對漢字知識了解甚少,經常傳授錯誤的知識,與其講錯了還不如不講。但如果還按照傳統的識字方法,數筆畫、分析結構,用寫字的方法代替識字教學,識字教學的效率仍然不會提高。教師應該盡早採用各種辦法補上漢字理論這一課,以便更好地適應語文課程改革的需要。
2.利用韻語識字教材識字
在教學時把生字挑出來認識,然後再把生字還原回詩歌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朗讀,使兒童感受到韻文的抑揚頓挫,體會到漢字的音韻美。在朗讀過程中,兒童對所學生字產生定位聯想,通過定位聯想來加深記憶。
3.利用工具書識字
利用《新華字典》學習漢字是非常好的識字方法。在識字教學中,經常讓學生翻翻字典:找一找帶「木」的字,哪些我們認識了,哪些我們還不認識;帶「艹」的字都是表示什麼植物的;看看帶「扌」的字中,哪些字與手的動作有關……這些做法不就是兒童最初的研究性學習嗎?兒童在教師經常的指導和鼓勵下,不僅對查字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查字典的習慣,而且還認識了許多課本中沒有出現的漢字,擴大了識字量,逐漸地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4.猜字謎識字
猜字謎,在我國古代就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游戲,同時還是一種有益的智力活動,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出一些字謎給學生猜,例如「大一點」(太),「六十天」(朋),還可以鼓勵兒童自己編字謎。編的字謎,有的可按漢字的意思,有的是按漢字的結構,只要有利於兒童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兒童學習漢字,都是可行的。
5.寫字促識字
漢字是一種獨特的方塊字。在書寫方面有其特殊的規律。每個字的筆畫、筆順、框架結構都有嚴格的規定,字的筆畫多少,筆順的先後,字的框架,都是根據漢字的字義構形的,因此兒童寫字的過程,也是進一步認識漢字的過程。例如寫「高」字,在「田字格」中呈梯形狀,這是由字形決定的,字形又是由構字的特點決定的。「高」是個象形字,表示高台,一層搭一層,所以底座較寬。如「上、下」兩字,在「田字格」中呈正三角形和反三角形,這也是由字形決定的。「上、下」兩個字都是指示字,以橫線為准,在橫線上面的符號表示在上,在橫線下面的符號表示在下,所以字形也是根據字義決定的。
6.玩中識字
語文課程改革提倡改變傳統的單一授課方式。教師要積極發揮創造精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多設計一些兒童喜歡的游戲活動。例如設計一個棋盤,每一步上面標上漢字,讀錯一個倒退幾步,讀對的前進幾步,誰先到達終點為勝利。用橡皮做個小色子,兒童樂此不疲,下課後同桌的兩個人還在那玩兒,並且邊玩兒嘴裡還邊叨咕著。在游戲活動中,兒童沒有心理壓力,能充分釋放他們的好奇心,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始終處於興奮狀態中,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除上述六種識字方法外,還有如「電腦識字」「注音識字」等等許多識字方法,還有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創造的新方法。無論是何種方法,只要堅持一個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符合兒童學習漢字的規律,就是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只要我們認清了識字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就一定能夠開啟識字教學這把金鎖。
I. 現在幼兒園的教學為何沒有寫字教學了,孩子讀小學能適應嗎
這與能否適應小學教育無關,並不建議幼兒園進行讀寫算的教育,幼兒的基本活動為游戲,而非寫字,情不要適得其反,幼兒的身心發展存在一定的規律性,順序性,過早進行寫字教學違反幼兒發展規律,所以,放心把,不會影響,孩子的任何發展都有一個最佳時期,而沒有確切研究證明寫字最佳時期在幼兒期,所以不會影響。
J. 小學的識字教學有哪些方法
小學的識字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藉助實物、圖畫和動作表演識字。
圖畫、實物形象直觀,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識字教學過程中,凡是可以利用實物、圖畫(簡筆畫)、直觀教具展示的,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的生字,都可以運用此法。例如在《字與畫》單元教學中,我運用了這種方法,學生很快學會了「瓜、雲、雨、羊、牛、蟲、耳、網」等字。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表示動作的生字時,讓學生運用身體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進行識字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學習「搖、推、擺、掛、找「等字時,我引導學生創造合適的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記住了這些字。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記得牢,而且加深了對漢字的含義的理解,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一種識字方法。
二、歸類識字。
從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教學時,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對學生提高識字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例如:在學習《識字一 2》中,要認識的「樹、松、柏、楊、梨、枝、材」等字都是形聲字,都帶有「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系」。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的字,然後進行了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了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一課要認識的字中,我把「燈、廳、打」這三個生字一起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識記,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的回答還真的很出彩。有的學生說:「這三個生字都帶有『丁』,帶『火』的是『燈』,帶『廠』的是『廳』,帶『扌』的是『打』」。有的學生說:「因為有『火』才能點『燈』,用手才能『打』」。這樣把一些帶有共同點的字進行人為的歸類,通過比較,提高了識字的效果,也有利於學生區分形近字。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於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於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另外,歸類是識字教學中鞏固生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在識字教學中要及時進行偏旁歸類(打、搖、擺、推、找、掛);稱謂歸類(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地名歸類(北京、山東、濟南、路鎮);人名歸類(丁丁、冬冬、明明)以及其他如動物、水果、蔬菜、物品等等的歸類。通過這樣分類,學生一目瞭然,加深了對生字的印象,並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聯系生活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於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生字「顏」時,由於學生還不認識「彥」和「頁」,在識字時,遇到了困難。這時,我適時引導「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舉著一雙雙小手,這個說:「我知道,這個『顏』是顏色的『顏』」。「五顏六色的顏也是這樣寫的」。那個說:「我也知道,這個『顏』是水彩顏料的『顏』」。„„學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來,生活的資源果然是無窮的,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於識字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游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也不錯。也可以將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比如學習「去」字,就是「丟」字掉了一筆就變成了「去」,「家」沒有了房蓋就成了「豕」。學習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熟識的語言因素或者聯系課文來幫助識字,同時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對於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四、通過游戲活動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好動,容易分心,很難長時間專注於某一事物,但對游戲情有獨鍾。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在識字教學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始終處於一種愉快的心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識字教學中採用的游戲方式有:開火車、歡樂對對碰、猜謎語、走迷宮、找朋友、巧配對、給字娃娃找家、送信、摘果子、闖關、壘房子、跨欄等,同時鼓勵學生自編句子、兒歌、謎語、故事等方式識字。例如:學習「拔」字,學生編出了小故事:幾位小朋友手握繩子拔河,「友」上邊的點就是小朋友頭上出的汗。多麼富有想像力的傑作啊!再如,學習「畫」字,學生編出了謎語「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學習「春」字時,編出了謎語「三人看日落」;學習「金」字時,編出了謎語「一個人,他姓王,兜里裝著兩塊糖」。在學習《識字 1》中,在鞏固階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讓學生同桌進行「歡樂對對碰」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把部件和漢字組成新的漢字,同桌互相拍手邊拍邊說「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學生也還可以自己進行拓展,比如「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門』一碰,們。」藉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樂趣和識記效果。又如開火車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聲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五、隨文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隨文識字,採取放錄音、范讀、領讀、指讀、默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多進行聽、看、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的有意識識記與無意識識記相結合,從而掌握漢字的讀寫,也為課外識字積累了材料,奠定了基礎。
六、學用結合識字。
識了字,就用來說,用來寫。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以達到識字的根本目的。如在學完漢語拼音後,我設立了「每日一句」活動。老師每日在黑板上寫上一句,讓學生去認、去說。隨著識字量的增加,讓學生寫一句,教師寫一句。學生在與老師的溝通、交流中進行識字。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寫通知、寫作業,組織學生送名片、搜集資料圖片、找錯字等活動。利用上網、看電視、游覽、外出等機會積極識字,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識記習慣。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自主識字。
總之,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巧妙的採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樂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才會更加熱愛語言文字,並能逐步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為以後的語言文字知識、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