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與措施有哪些
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與措施:
一、加快美術課程資源開發,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將美術課程資源分為若干種,從大方面來看,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物力資源主要是指校內物力資源、校外物力資源、材料資源、網路資源等。當然,物力資源要靠上層領導者與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共同提供,這類資源包括美術課程標准、美術教材、美術教室與裝備、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民間美術資源,等等。
在物力資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資源,這是為美術課程開設和教師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提供的最基本的保證。包括繪畫材料工具、工藝製作的材料工具,也包括了可以利用的廢舊材料。材料資源的使用因人而異,因時間而異,它的可變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中國的美術材料資源仍然是欠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自行購置。
二、運用最新的教學方法,創設美術教學情境
小學生很容易受到課堂氣氛的感染而進行各種學習活動,針對這一點,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相對寬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利用最新的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它改變了傳統教材過於枯燥、單一的現象。
多媒體教學方式集合了圖片、聲音、視頻等等方式,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增添了不少樂趣,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利用多媒體講述美術知識,需要教師精心地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注意力從別處轉移到美術學習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創造出無限的課堂價值。
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仔細推敲創設教學情境所能夠引起的教學價值,不能單純的為了謀和新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都要設置教學情境。首先,在課堂導入上。教師在開始一節課之前,用影像或者視頻的方式導入課堂材料,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課堂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美術作品分析,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像,勇敢說出自己對作品的看法,鼓勵學生對作品所包含的思想進行研究。
三、靈活整合運用美術教材
新課程理念打破了傳統的「唯教材」論,只是將教材看做教學資源的一種形式。教學活動不應是對美術教材的復述和講授,而應將教材作為一種參考,同時融合當地的美術資源,讓美術教學和社會文化及學生的生活相聯系。
因此,美術教師首先要有一雙慧眼,善於觀察和發現生活中的「美」,通過日常積累整理,收集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源,然後根據當地條件,對搜集到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相應的整合,最後運用到美術教學中,不斷豐富和充實現有教材的不足。這些措施能很好地服務於美術教學活動,增加和提升美術課的容量和質量,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拓展思維
兒童喜歡形象思維,教師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進行直觀教學對學生完成優秀作品有輔助作用。有的學生平時觀察得少,見得少,腦海里的形象少,創造力較弱,所以,在講授每一課時多准備有關教學的圖片,至少展示兩件實例作為參考。
範例的使用越得當,學生作品的完成效果越好。範例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避免他們對範例盲目模仿。同時,對實例進行探索分析,從而吸取優秀的元素來完成自己的作品。
五、積極地進行第二課堂嘗試,使其能夠提高課堂興趣
第一,可以通過積極組織辦黑板報,並且將主動權交到學生自己手裡,努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以及能力,給學生一個實踐的舞台,讓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並對自身的欣賞能力進行強化。
第二,積極組織開展一些美術作品鑒賞活動,同時也應該組織學生集中展示個人作品,積極地尋找機會,從而使學生之間能夠進行自主評價,提升自身的素養。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
2. 如何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多樣性
一、教學模式多樣化
小學美術教材就像一座風景優美的大山,教師應該是一名出色的導游,帶領學生跋涉攀登,而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會使學生感到學習美術是一種享受,當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時,就會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知識的開端必須永遠來自感官。」因此。除常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外,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引導學生大膽、細心觀察,以具體的「看」來代替憑空的「想」,使學生用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表現事物。這種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感知中發現、在發現中感悟、在感悟中進發激情、在激情中大膽表現的方法,不失為一種巧妙的教學模式。另外。將范畫臨摹、出去寫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進行優化組合,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美術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與生活有關,由此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為載體,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背景,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靈活地掌握新知識是大有裨益的。一次美術創作課上,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環境衛生,從我做起」,要求學生自由創作,可以是弘揚正面的表揚。也可以用幽默的畫面、詼諧的語言對生活中的不良行為進行批評。學生雖然在構圖以及人物形象方面畫得不到位,但想像力是那麼的豐富,剖析問題是那麼的透徹。因此,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美術創作的內容,從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藝術涵養,滋養自身的藝術靈氣,學會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是至關重要的。
三、教學過程趣味化
教師藉助於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展示作畫過程,不僅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還可以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紙卷魔術」時,先播放碟片《動物世界》讓學生欣賞,再播放課前製作的電腦課件「動物謎語」讓學生猜謎,此時學生興趣倍增,爭著回答。待學生猜出後,教師出示該動物的紙卷造型讓學生觀察,進一步演示紙卷動物的製作方法,再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模仿范物製作,或自己設計造型。實踐證明,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有趣的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好美術的熱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內外結合全面化
由於美術課有其特殊的一面,許多知識需要延伸到課外來提高,如果在教學中只注意課堂教學,而忽視課外的作用,那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就會淡化。因此,我們可用以下方法來作為對課堂教學的補充:1.舉辦畫展。2.開辟教師畫室。3.組織興趣小組。另外,還有課外寫生、美術知識講座等。通過以E方法,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了學生的繪畫素質。
五、難易程度遞進化
只有畫得好,學生才有興趣。要保持學生學習過程中興趣的持久性,一定要讓學生具有自信心,為此,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有一個緩慢的遞進過程。如教學「近大遠小」時,我們知道,「近大遠小」是表現畫面空間感的透視規律,而「透視」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繪畫語言,但是直接向四年級學生講解復雜的「透視」這一詞語,他們一定會茫然不解。為解決這一難題,應從簡單的生活現象人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近大遠小」的規律,進而弄清「透視」這一概念,並引導學生運用「透視」的規律進行創作。在學生完成多條命題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要求他們將幾條命題的內容巧妙地融入同一幅畫中,也可以讓學生獨立創作「近大遠小」的畫面內容。這樣。在美術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六、作品評價成功化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勵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的興趣。」成功感會對學生興趣的產生和保持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作品。運用評價來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我們可以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全體講評等形式,對符合要求且質量好的作品給予表揚,並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在繪畫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對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師更應給予大力鼓勵和表彰,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深化,而對學生作品中的缺點盡可能巧妙地在表揚中提出修改意見。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要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讓全體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
3. 如何調節小學美術教學的課堂氣氛
新標准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能有效地傳承文化,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課程標准能充分調
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性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具有指向性、協調性和績效性。它包括認識的活躍、情感的興奮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種心理成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動機目標的推動、引導下產生的。當人的需要具有確實的目標並呈現出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目標期望時,需要便轉變成動機推動人積極行動。在這一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起著不可忽視的控制和調節作用。
課堂教學氛圍,是具有審美潛能的師生與具有美的潛因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相互作用後,產生的一種能引起師生心靈愉快的和諧狀態。學生和教學客體的和諧、教師與教學客體的和諧。這二者之間再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它是教師創造性教學並引導學生積極活動的結果。
美術課堂教學本身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潛在的精妙之處,如果教師能細心尋求,深入鑽研,精心設計,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到美的環境,插上美的翅膀,實現美的創造,那麼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將是必然的結果。
一、巧設情境之美。
課堂情境是對師生雙方的一種刺激模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創設適宜的課堂環境氛圍和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加深理解課堂教學理論,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隨著情境的推進,於自然中進入角色,體驗情境,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的慾望,同時讓學生在有意、無意間感受情境之美。
1、巧設課堂環境,營造教學氛圍
濃郁、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種體驗,當你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院內特有的醫葯氣味,醫療器械的撞擊聲音,醫生、護士們的白大褂,以及人們的面部表情都會使你有種莫名其妙的緊張與不安。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特定的情境會強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緒,使人產生極大的想做這件事的慾望和動力,利用這一點,我在美術教學時,注意對教學環境的布置。比如把美術專用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博物館,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繪畫、工藝、雕塑和學生自己的作品。有時會根據課的內容突出重點。如在工藝課上,適當多擺點工藝作品,掛些工藝製作示意圖等。對於桌、椅的擺放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是列隊式的,有時是作坊式的,有時是長龍式的……讓學生時常有新鮮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後牆上方,分別寫上「愛、情、悟、創」和「心悅、和諧、效率、創造」的標語、有了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可以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藝術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2、巧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一堂美術課是一首優美的童話詩,一段悠揚的音樂,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是,因為這是老師創設的美麗情境。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撥動學生的心弦,加深認識,在情境中感知、認識、理解、訓練,利於導行。所以我常在美術課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一些情境,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常用的有游戲情境、音樂情境、謎語情境、故事情境、競賽情境等。
二、追求語言之美。
語言是人們傳達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優美生動的語言,可以把人帶進夢一般的迷人境界,異端忠懇鼓勵的語言,可以增加人無限的動力。在教學課堂中,語言是架起「教」與「學」的橋梁。教師的遺言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事實也證明,教師美的語言能使學生「耳醉其,心醉其情」,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們神遊在美的課堂教學中。因此,我在美術課堂中,注意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追求語言的「精」與「情」。
1、追求語言的「精」。
語言的「精」是指語言邏輯嚴謹,簡潔明了。墨子也曾對他的學生子禽說:「多餘的廢話就像池塘的蛙聲,樹上的蟬鳴一樣,人們或者不理會它,或者討厭它,而雄雞啼曉,寥寥幾聲,卻能引人注意。」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用最少的話說明最多的問題。例如,在教學《紙條工藝》這一課時,當折完紙條後,提問:「現在我們的紙條漂亮了嗎?為什麼不漂亮?該怎麼辦?」通過簡單的三個問題,達到了課從折形到裝飾的過渡,也讓學生思維得到了訓練。當然不僅問題的設計語言要精練,課堂的小結和總結等也貴在「精」字。
2、追求語言的「情」。
語言的「情」是指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充滿激情,具有優美的節奏感,富有感情色彩,能使學生感到親切、興奮,從而吸引學生專心聽課,聚精會神地理解間題,全神貫注地回答問題,達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效果。另外,教師語言的「情」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表揚、鼓勵、肯定上,老師表揚、鼓勵的話是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也是教學的最有效方法。我在教學中正努力嘗試著,設計形象生動富有情趣的語言,運用巧妙的表揚,鼓勵語言,達到「以情動人」。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常用無聲的語言—體態語表情達意。一方面注意自己的教態和藹可親,舉止適度,衣著得體等,讓學生感覺親切;另一方面用體態語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為語言增加生動感。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比劃就能增進彼此間的交流,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無聲的美吧。
總之,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設計出符合美術課特點的,精練、生動,富有情感而又美的語言,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三、展現創造之美。
創造是人類自由的產物和表現,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使客觀的規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統一,從而按照自己的意願和需要改變世界的活動,因此,創造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近代,許多教育科目都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納入自己的目標體系中,這在美術教育中體現尤為明顯,而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已成為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在美術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力落實到每堂課,並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
1、激發創造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的推動力,也是創造的基礎。日本有一位兒童教育家說得好:「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以順利發展,就會成為天才。」我在教學中,根據課的內容,學生的特點,採用游戲、音樂、故事等來激發創造的興趣。
2、啟發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 出大量的變異見解,它是創造的關鍵。根據這一特徵,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促使學生開展 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操作,以求更好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各種各樣的玩具》課上,設計一個拼圖游戲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幾何形紙拼出一輛車,要求與眾不同。最後,每位學生都拼出了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有的學生拼出了幾輛造 型各異的汽車。對於創造思維的訓練方法很多,有時我也會通過「一題多畫,一畫多變」等形式,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從聯想中求異,從觀察中求異,從欣賞中求異;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3、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
學生創造的過程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一個智慧閃爍的過程。自由的空間和適宜的氛圍將有助於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創造,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注意給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使其盡情的發揮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立體設計》課時,通過觀察、欣賞了解了立體造型特點後,送給學生三個字「新、奇、美」,然後讓學生自由想像,大膽創造。這樣不給學生過多的限制和約束,使其各顯神通。最後,創作了許多新穎、別致的作品。有機器人、汽車、人物等。另一方面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創作氛圍。例如,教學《天山南北好風光》這課時,根據學生剛去鄉村遠足這一情況,在學生創作時,以貝多芬的《田園》作為伴奏,那「來到大自然所喚起的快感」、「綠色的草原」、「溫馨的農舍」等,激起學生的回憶,並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情緒愉快,思維活躍,創作熱情高漲,我則輕輕地在教室中巡視,對創作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作些點撥,對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加以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的創作過程,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創作效果也很好。
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造,學生在課的學習中是一個喜歡創造,學會創造和實現創造的過程,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那麼創造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
四、用演示之美。
我們都知道,美術這一視覺藝術的特性已進一步確定了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梅洛·龐蒂認為:「藝術創造是一種運用物質媒體進行創造性知覺的活動,媒體的運用,帶來了知覺的形式話,從而使知覺的意義得以擴展和豐富化的表現。因此,媒體是藝術創造和表現的重要環節。」面對現代教育媒體的復雜性,多樣性,如傳統教學媒體中的黑板、掛圖、實物等,現代教學媒體中的幻燈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電腦等,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出大量的變異見解,它是創造的關鍵。根據這一特徵,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促使學生開展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操作,以求更好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3、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
學生創造的過程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一個智慧閃爍的過程。自由的空間和適宜的氛圍將有助於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創造,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注意給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使其盡情的發揮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立體設計》課時,通過觀察、欣賞了解了立體造型特點後,送給學生三個字「新、奇、美」,然後讓學生自由想像,大膽創造。這樣不給學生過多的限制和約束,使其各顯神通。最後,創作了許多新穎、別致的作品。有機器人、汽車、人物等。另一方面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創作氛圍。例如,教學(天山南北好風光》這課時,根據學生剛去鄉村遠足這一情況,在學生創作時,以貝多芬的《田園》作為伴奏,那「來到大自然所喚起的快感」、「綠色的草原」、「溫馨的農舍」等,激起學生的回憶,並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情緒愉快,思維活躍,創作熱情高漲,我則輕輕地在教室中巡視,對創作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作些點撥,對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加以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的創作過程,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創作效果也很好。
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造,學生在課的學習中是一個喜歡創造,學會創造和實現創造的過程,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那麼創造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
四、用演示之美。
我們都知道,美術這一視覺藝術的特性已進一步確定了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梅洛·龐蒂認為:「藝術創造是一種運用物質媒體進行創造性知覺的活動,媒體的運用,帶來了知覺的形式話,從而使知覺的意義得以擴展和豐富化的表現。因此,媒體是藝術創造和表現的重要環節。」面對現代教育媒體的復雜性,多樣性,如傳統教學媒體中的黑板、掛圖、實物等,現代教學媒體中的幻燈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電腦等,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圍繞重點、難點,多層面精心選擇使用媒體,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也顯示出課堂教學中運用演示之美。
美術教學作為直觀性很強的教學,教師的演示,能使學生倍感親切,在演示中教師熟練的運用各種美術技巧,能使許多語言難以表達的東西一目瞭然,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也得到美的陶冶,在我的美術課堂中,媒體是好幫手。例如,利用錄象多方位,多視角展示版畫的「製版」細節,將復雜冗長的版畫製作過程變得步驟清晰,生動有趣;利用幻燈機和明膠片展示剪紙手法,讓剪紙的一刀一劃一清二楚,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作業展評,採用放大,特寫將學生作業通過電視屏幕展示給全體學生,克服學生作業畫面過小而無法組織學生同時欣賞,品評的缺憾;利用黑板簡明扼要的演示課的主題,重點、難點,給學生指明本堂課的學習的方向。
在教學中,媒體的使用也要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用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餘地和增加學生參與使用媒體機會,這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畫畫自己的手》這一課時,請學生在幻燈機前表演手影游戲,同學們覺得很新奇,很好玩,爭著上來演示,通過游戲,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一個個有趣的頭像等魔術般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整個教室沸騰了。這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手的神奇,藝術的魅力,以及演示的美。
當然,媒體在教學使用時,教師除了使用熟練,關鍵在於運用適當,千萬不可濫用,如果媒體的作用純粹是為用而用,那麼也將難以體現演示的美。所以,我們在教學媒體的使用方面,應慎重考慮,精心安排,用在刀刃上。
當前,學校都在如火如茶的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對於美術課的教學改革,我覺得,在探索教學新模式,尋找教學新方法的基礎上,不妨再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方面作些思考,下些功夫,讓藝術的教學在藝術化的教學中達到最美,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 小學美術教學三維目標是什麼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舉,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5. 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環保意識
環境教育也是美術學科教育的任務之一,環保問題是關系著每個人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應在教育教學中滲透一些環保內容,潛移默化地建立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在學習各種學科的同時,就受到良好的環境教育,在日常的美術教學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他們也能自覺地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環境美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喜歡描繪的重要內容。在現新美術教材中許多內容都能使學生畫出美好的環境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我把學生當作主體,自己盡可能的少講,引導學生自由發揮,鼓勵他們自主嘗試、自主創新等。經過啟發,引導等方式,讓學生傾注了一個個美好的願望,同時增強了環保意識。
在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社區和日常生活環境,激發學生以美術的方式改善、美化環境的願望,並付諸行動,達到體會美術與環境關系的目的。引領學生走出教室,步入校園和日常生活環境,學生通過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問題、動腦思考解決問題、動手呈現解決方案的過程,做到了環境教育與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展示創造個性的同時也提高了環境意識。
在手工製作方面滲透環保教育,小學美術製作課往往需要學生在課前准備中收集許多製作材料,而新教材中的內容更是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能靈活運用各種材料和手段,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環境。我想:與其每節課前匆忙布置,不如讓學生養成主動收集材料的良好習慣。於是,在每學期一開始我就有意識地向各個年級的學生展示介紹一些由藝術大師們創造的「廢品藝術品」和學哥學姐們的變廢為寶的作品,告訴他們:有些廢棄物通過構思再創造和加工,其實可以變成精美的藝術品,而且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每節手工課的製作要求和材料需求,由此來引導學生注意收集身邊一切可利用的工具材料,尤其是一些還可再利用的「生活垃圾」,將它們存放好。並且強調在找到一種材料的同時,根據其外形及顏色進行造型聯想:它可以成為什麼物體的一部分?給它進行怎樣的添加和裝飾後又可以變成什麼?……漸漸地,這些廢棄物變為「寶貝」。
第四冊美術《紙片插接》、《點、線、面》、《鮮艷的包裝紙》、《得獎了》,我看到學生用廢礦泉水瓶、飲料瓶、舊綵帶、各種包裝盒、廢舊掛歷紙、各色毛線、小布塊等做成了漂亮的紙片插接及包裝紙、美觀的拼貼圖形和五彩繽紛的獎杯;在第八冊《千變萬化的帽子》中,我看到大小不一的廢紙盒、包裝紙、廢報紙、掛歷紙經過拆拼剪貼裝飾,搖身一變成了各種型號、款式、色彩不同的帽子。學生在「變廢為寶」的再創造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他們眼裡,這些「廢品」已經不再無用,不再醜陋,它們是一件件珍貴的「藝術零件」。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使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節約資源的環境意識,更可以體會到變廢為寶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不但注意引導學生了解設計藝術的形式美感,讓學生感受材料本身的質地美。同時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人人動手,身體力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保護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論何時何地都應堅持。因此,我在每一節美術課下課前都要求學生整理用具材料,保持教室環境衛生;在課外,我也經常提醒學生「從我做起」,配合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盡自己的一分力保護環境。如「伸伸手、彎彎腰」活動,看到地上的紙屑、果皮要主動拾起,看到可以利用的落葉枯枝就收藏起來。結合學校的每日常規檢查,導護在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各班將美術課上用剩的可回收材料如廢卡紙、彩紙、破瓶子等集中到班上的回收箱變賣。將美術與環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從感性的認識和自身活動中積極、輕松、自然地接受環保教育,並將其變為自覺行動,從小就確立環保意識,養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總之,我認為不管是在什麼學科的教學中,都要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讓他們明白:愛護地球、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我們應該從小增強環保意識,學習、宣傳環保知識,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做污染環境的事,愛護綠化,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小公民。
6.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 日常教學的質量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調動一切現代化教學手段,內容題材什麼都有。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多媒體教育,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意境的創造、鑒別美的能力。讓學生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在常規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使學生樂於接受,營造一個愉快,提高學生感受美、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最活躍的因素,滿足學生好奇,而是在畫室舉一個小型畫展,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剖析理論的問題。三、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鑽研教材、求新的心理,情緒就會振奮,而應根據實際情況,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從而引發求知,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探究,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有效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很是枯燥。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甚至有些問題,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有效地加強了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聯系生活實際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貴任感。」緊扣新課標,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因此,拓展美術教育視野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一、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如在講圖案設計時。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知識。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促使和諧的教學氣氛的形成,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但不是孤立的學科,既增長了學生見識,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滲透著美的教育,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讓學生走出課堂。綜上所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作為美術教師、各種工具的使用,又學到了知識。二,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創造力的,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對這一教學形式,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欣賞美,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教師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備好課。此外,發揮潛能,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想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首先教學內容、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給學生以希望。藝術源於生活:「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現代美術的基礎教育中。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是打開學生心扉。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氣氛的內容,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健康的審美觀。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包括教師作品,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教好課,盡可能把握好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審美的良好教學氣氛和藝術氛圍
7. 如何進行小學美術創新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8. 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如何走出困境
當前正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的新課程改革,給學校各學科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素質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實也創造了新契機.一直以來處於學校教學之薄弱環節的美術學科教學,應該抓住這次新課改契機,以新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使美術教學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回歸它本來的地位,為提高學生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健康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此筆者就當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實施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當前學校美術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由於我國歷史上千年封建時代科舉制度對人們思維習慣的影響和當前高考制度的現實存在,應試教育思想還深入人心,並且仍作用於當前普通中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素質教育仍然始終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和口頭上而未能成為教育的主導思想.考試成績仍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衡量教育質量的不二法寶.在這種教育體制的籠罩下,各學科自然以其與高考的親疏遠近關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貴賤,美術學科也必然難逃邊緣化的命運.美術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學校普遍重視不夠,師資缺乏,教學設備缺少投入;美術課為主課讓路,成了自習課或機動課,教師教學缺少熱情,學生學得乏味;教學方法陳舊簡單,內容單調枯燥,重技法輕素養,缺少人文關懷;美術課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裝飾品,表面上豐富多彩,實質上空虛蒼白,以個別掩蓋整體,遠未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新課改下美術課教學應採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術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質教育就要從美術課教育抓起,改變當前美術課教學的薄弱勢頭.這需要全社會提高認識,各級領導重視,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實效.我這里只就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對傳統美術教學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進行改革談一些個人見解.
1.美術教學應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現代社會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與人的生活緊密相結合.美術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生活處處有美術,美術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開放學生美術學習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美術、走進美術世界,讓美術豐富學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義,才能真正熱愛美術,並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首先,美術課堂學習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新課程標准指出,美術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樂趣.因此在美術課教學時,不應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在題材、形式的選擇表現上要留給學生自由空間.例如在設計製作課單元,可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做起,如:給自己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或電視片畫一張宣傳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後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一下,重新設計並畫下來;為自己的親友同學製作新年賀卡,並鼓勵用刮色、塗蠟、撒鹽、吹色、壓印等各種新技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自由創作,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積極性.此外,美術課還可以將當地鄉土民間美術搬進課堂,如蛋殼畫、葫蘆雕、剪紙等,以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讓美術教育走進學生生活,變生活為美術學習的大課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脫離了生活,美術教學就失去創造的活力.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把公園、田野、村莊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的紅、黃、藍.寫生課不妨帶學生去野外果園、農貿市場、山麓湖畔,描繪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觀察生活中千姿百態的鳥獸人物.手工製作課不妨帶學生去放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綵帶、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環境,做到學以致用.結合欣賞課,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畫展,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美術課上所學的知識指導欣賞活動.
2.美術教學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傾向性,尊重學生的選擇
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徵,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美術課與其它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的表現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制定整齊劃一的學習標准,學習內容和要求不能規定的過死.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怎麼畫,而現代美術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師幫助學生將他們想要展現的事物畫得更好,是老師幫學生怎麼畫.美術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審美感受力作為教學的中心目標,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各自的審美表現,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成長.不同學生由於個人性格、氣質、生活環境的不同,往往有著不同的藝術傾向和趣味,有的喜愛工筆,有的偏向寫意,有的追求厚實,有的欣賞飄逸,教師要尊重學生藝術趣味的多樣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對學生表現枉加評判.
美術學科還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創造性很強的學科,要創造,有成功就有失敗,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失敗,讓學生在多次嘗試與失敗中自我進步.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更新穎、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在《百變團花》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把剪紙和紙貼畫混淆在一起,因此,學生的作業中有剪紙,也有紙貼畫,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只有通過展示一些個性鮮明的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和區分紙的這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認學生的作業,要幫助受挫的學生樹立自信,否則,學生的表現受到老師的指責,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喪失,從此可能對學美術失去興趣.而對美術學習來說,興趣要比學到一些知識技法重要千萬倍!
9.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拉到野外畫野外真實的景象,當然野外的環境要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不和諧景象。
如果單純的課堂教學,就用PPT展示環境受到破壞的圖片
10. 如何加強小學美術教學薄弱環節建設
內容摘要: 多年來美術教學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慘淡經營,氣氛沉悶,以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理念的新課程改革給各學科教學帶來重新整合的機遇,美術課怎樣才能走出過去的泥沼,恢復它應有的面目?需要我們用素質教育的眼光尺度對傳統美術課教學重新審視,糾其偏失,對新時期美術課程的目的任務及教學模式進行新的定位,用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措施手段改革傳統美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讓美術教育煥發出新活力,發揮其基礎性作用。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改革美術教學
正文: 當前正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的新課程改革,給學校各學科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素質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實也創造了新契機。一直以來處於學校教學之薄弱環節的美術學科教學,應該抓住這次新課改契機,以新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使美術教學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回歸它本來的地位,為提高學生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健康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此筆者就當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實施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當前學校美術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由於我國歷史上千年封建時代科舉制度對人們思維習慣的影響和當前高考制度的現實存在,應試教育思想還深入人心,並且仍作用於當前普通中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素質教育仍然始終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和口頭上而未能成為教育的主導思想。考試成績仍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衡量教育質量的不二法寶。在這種教育體制的籠罩下,各學科自然以其與高考的親疏遠近關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貴賤,美術學科也必然難逃邊緣化的命運。美術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學校普遍重視不夠,師資缺乏,教學設備缺少投入;美術課為主課讓路,成了自習課或機動課,教師教學缺少熱情,學生學得乏味;教學方法陳舊簡單,內容單調枯燥,重技法輕素養,缺少人文關懷;美術課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裝飾品,表面上豐富多彩,實質上空虛蒼白,以個別掩蓋整體,遠未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新課改下美術課教學應採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術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質教育就要從美術課教育抓起,改變當前美術課教學的薄弱勢頭。這需要全社會提高認識,各級領導重視,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實效。我這里只就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對傳統美術教學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進行改革談一些個人見解。
1.美術教學應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現代社會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與人的生活緊密相結合。美術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生活處處有美術,美術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開放學生美術學習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美術、走進美術世界,讓美術豐富學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義,才能真正熱愛美術,並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首先,美術課堂學習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新課程標准指出,美術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樂趣。因此在美術課教學時,不應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在題材、形式的選擇表現上要留給學生自由空間。例如在設計製作課單元,可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做起,如:給自己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或電視片畫一張宣傳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後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一下,重新設計並畫下來;為自己的親友同學製作新年賀卡,並鼓勵用刮色、塗蠟、撒鹽、吹色、壓印等各種新技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自由創作,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積極性。此外,美術課還可以將當地鄉土民間美術搬進課堂,如蛋殼畫、葫蘆雕、剪紙等,以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讓美術教育走進學生生活,變生活為美術學習的大課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脫離了生活,美術教學就失去創造的活力。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把公園、田野、村莊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的紅、黃、藍。寫生課不妨帶學生去野外果園、農貿市場、山麓湖畔,描繪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觀察生活中千姿百態的鳥獸人物。手工製作課不妨帶學生去放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綵帶、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環境,做到學以致用。結合欣賞課,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畫展,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美術課上所學的知識指導欣賞活動。
2.美術教學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傾向性,尊重學生的選擇
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徵,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美術課與其它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的表現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制定整齊劃一的學習標准,學習內容和要求不能規定的過死。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怎麼畫,而現代美術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師幫助學生將他們想要展現的事物畫得更好,是老師幫學生怎麼畫。美術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審美感受力作為教學的中心目標,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各自的審美表現,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成長。不同學生由於個人性格、氣質、生活環境的不同,往往有著不同的藝術傾向和趣味,有的喜愛工筆,有的偏向寫意,有的追求厚實,有的欣賞飄逸,教師要尊重學生藝術趣味的多樣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對學生表現枉加評判。
美術學科還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創造性很強的學科,要創造,有成功就有失敗,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失敗,讓學生在多次嘗試與失敗中自我進步。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更新穎、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在《百變團花》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把剪紙和紙貼畫混淆在一起,因此,學生的作業中有剪紙,也有紙貼畫,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只有通過展示一些個性鮮明的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和區分紙的這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認學生的作業,要幫助受挫的學生樹立自信,否則,學生的表現受到老師的指責,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喪失,從此可能對學美術失去興趣。而對美術學習來說,興趣要比學到一些知識技法重要千萬倍!
zz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