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師情意特徵

小學教師情意特徵

發布時間:2021-02-23 15:21:03

A. 如何加強教師專業情意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專業素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的內化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是教師個體和群體共同追求、奮斗的前進歷程。
一、「尋找基點」做一名好「教」師。
教學之初老師要找到自己教學的優勢,找尋自己的教學風格,並在教學實踐中形成自己教學的雛形。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或調整學科)的教師由於缺乏教學實踐與經驗,模仿較多,創造較少,對課堂教學的規律性、學生的學習特點還處於了解階段和認識階段。對於這樣的教師來說,模仿是必要的,並且應在模仿、借鑒他人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認真思考,消化、吸收適合自己特點的有益的「內核」
,努力發現和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教訓。以充實自己在課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教學的雛形。
二、「豐富內涵」當一名好「導」師。
教師將自己的教學特色進行深挖、發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科學素養。隨著教師的積極努力和教學工作經驗的積累,在課堂教學工作中開始擺脫模仿的束縛,逐步進入探索階段,教師開始有意識地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形式與效果,教學個性特徵開始外露。
第一,教學個性的培養要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教學中注重發揮自己個性中的優勢。有的教師感情豐富,善於表達,想像力豐富,性格外向等,那麼這個教師就要注意在教學中發揮自己個性的這些優勢,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學個性方面發展。有的教師性格深沉,理性思維占優勢,善於質疑和推理等,那他就應該向「理智型」或「科學型」教學個性方向發展。如果違背自己的個性特點,那就很難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第二,要有改革與創新精神,敢於在傳統的教學現、教學方式實現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師從教幾十年卻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創新精神,從而使自己的教學一直處在停滯不前階段,很難上一個新的台階。而有的教師勤於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善於對傳統教學的進行分析,並時刻思考和組織自己的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三,要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驗,落實到行動中。教師還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諸於實施,只有在不斷探索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檢驗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較快地進入成型階段,並使自己的教學風格更鮮明地表現出來。
三、「打造特色」當一名好「研」師。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淀,教師從中積累比較優秀的教學方法,重點打造提升,推廣宣傳,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特色。突出表現在教師改革與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探索和研究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方法及追求課堂教學的最高效教學效果,力求使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新與開拓,使教學藝術發揮明顯的效應。
隨著教育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B. 什麼是教師是專業情意它包括哪些內容

前不久,我在大連中山區參加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區的評估活動,領略了風光秀麗的中山區在教師專業發展工作上的鮮明特色。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不僅重視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提高,而且非常重視教師專業情意的培養,這使我深為感動。

我們所到學校良好的辦學條件、課改的成功經驗、優秀的學校文化都很令人欣喜,而教師對事業的熱愛和對教學創新的追求,以及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校園氛圍更讓我們興奮。在參加老師們在流光溢彩的廣場上舉辦的晚會時,那熱情謳歌區內優秀教師事跡的表演,那以奔放的激情歡歌勁舞的場面,更使我們的欣喜和興奮達到了高潮。

為了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業務部門和學校都組織了不少培訓和校本研修活動,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一般來說,在內容上,比較重視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拓展教師的專業知識,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在體制上,不少地區的培訓和研修主要依靠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來保證。而負責這方面工作的同志也常常把這項工作僅僅當成一種業務,沒有熱愛,沒有激情。結果有可能是冷冰冰的人,以冷冰冰的方式,培養冷冰冰的教師,而這樣的教師,又會以同樣冷冰冰的態度對待學生。但是,在大連中山區,我感受到教師們在有情有意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我想,這可能才是教師專業發展應當追求的境界。

「專業情意」,這是一個和我們常說的「專業態度」相近的概念,而我覺得,它比「專業態度」更人文,更內蘊,更深刻。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合,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離開大連中山區以後,我的腦子里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教師專業情意的內涵究竟應當怎樣表述?我一直想找到一種比較確切而又凝練的說法,卻總是沒有滿意的答案。

後來,我去南京參加夫子廟小學的百年校慶。60年前,我曾經在這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在這里,我遇到了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以及一批科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各界人士,他們也都是這所百年老校的校友。

當年,學校的周邊雖然攤販成群,但校園里依然書聲朗朗;雖處戰亂年代,但學校紀律嚴明、校風嚴謹;雖然學校的辦學條件很差,但老師們組織學生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校園里流淌著許多歡樂。這一切,都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現在,學校面貌一新,已成為享譽全國的一所名校。在舉行慶典的操場上,高懸壁上的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簾,那就是孔夫子的至理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豁然開朗,這不正是對教師專業情意的最好描述嗎?

「學而不厭」就是教師要努力學習而且永不滿足。這不僅是志存高遠、虛懷若谷的品質,而且是積極進取、永不停步的情懷。這個「厭」字,在古代可能更多的含義是「滿足」,但在這里,「不厭」也自然帶有由於不滿足而不厭其煩的感情色彩。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指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要學習得好,必須心情舒暢。他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把樂學作為治學的最高境界,說明孔子已經認識到學習與情感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提示我們,應當引導教師從想學到好學再到樂學。因此,我們無論是組織教師培訓還是校本教研,都不要把「學而不厭」只當成勉勵學員好好學習的壓力,還應當將其變為使教師專業發展充滿情趣的動力。

「誨人不倦」就是教師要忠誠於教育事業,不知疲倦。這是對教師崇高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孔子的「誨人不倦」告訴我們:一方面,教師應當專注於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動搖自己的專業信念;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永遠兢兢業業,追求最好的教育效果。「不倦」不僅是一種負責的態度,更是一種充實而又樂觀的精神境界。孔子從教四十餘年,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培養了一大批有才乾的學生,總結、倡導了許多寶貴的教育主張和原則,他不僅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即是「誨人不倦」的典範。因此,社會要求教師具有這種孜孜以求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但是,社會也應當為學校教育的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減少不應歸罪於教師的輿論壓力,從而減少教師可能產生的職業倦怠的外在因素,為教師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注重創造培養教師專業情意的環境,我們的教師也都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專業情意,那何愁我們的教育不走在世界的前列呢

C. 教師的愛的內涵與特點、作用與要求

自20世紀60年代「情感教育」理念被提出以來,教學關愛一直被看成是學校教學情境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經過半個世紀的實踐,強調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的研究者認為教學關愛是有意義教學的本質,是教學的核心方面,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都把熱愛學生作為重要內容,師愛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調查也顯示學生所喜歡的教師特點中,熱愛學生是其中重要的一條指標。

但教學關愛至今還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探討教師的教學關愛的涵義與作用對於提升師生關系質量、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教學關愛的涵義

對關愛的研究始於道德哲學家吉利根(Gilligan)和諾丁斯(Noddings)對倫理關愛(theethic of caring)與女性關愛(feminine caring)的重視。

吉利根的關愛一道德推理是對柯爾伯格(Kohlberg)道德發展的公正一道德推理的進一步發展。而諾丁斯認為女性關愛或倫理關愛是一種重視以女性體驗為核心的道德體驗。她在後來的研究中認為關愛並不是女性特有的現象,是所有人都存在的一種關系。她指出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數學、科學或文學感興趣,但是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會關愛他人、關心世界與關心人類。女性關愛或倫理關愛是因反對柯爾伯格公正倫理為基礎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而提出的,但隨後的研究認為倫理關愛是對柯爾伯格理論的重要補充。

1.教學關愛是一種人際關系

吉利根認為女性具有維護關系的需要與責任的特點,關愛傾向/倫理強調的是維護關系。諾丁斯在使用關愛一詞時,認為關愛描述的並不是態度或人格特質,而是一種道德關系,倫理關愛以人際關系為中心。諾丁斯還區分了兩種關愛類型:自然關愛(natural caring)與倫理關愛(ethical caring)。自然關愛是山對被關愛者的深情所驅動,而倫理關愛是山關愛者試圖增強自己的道德理想所驅動,倫理關愛要求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自然關愛並小需要主動的努力,而倫理關愛則需要個體的意志努力。兩者都是從責任感開始的—承諾去滿足被關愛者的需要;兩者都是極大的喜悅與滿意度的源泉。

哈格里大斯(Hargreaves)的觀點與諾丁斯提出的自然關愛非常一致,他認為許多教師選擇教師職業就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心,與孩子之問形成富有關愛的關系是他們職業生涯中工作滿意感的重要源泉。麥克德莫特(McDermott)認為關愛包括了有意義關系的建立、維持聯系的能力,以及非常敏感而靈活對他人作出反應的信念,具有關愛性質的課堂環境可以建立起信任的氣氛。溫澤爾(Wentzel)明確提出,教師與學生之問的關愛關系具體表現為教師對學生學業的支持與社交/情感的支持兩個方面。而學生對這兩個方面的感知成為測量教學關愛的主要指標。洛克伍德(Lockwood)和西片達(Secada)提出關愛需要教師與學生之問建立一種信任的和支持性的關系。都(D o)和斯加勒特(Schaller勸在研究課堂討論策略中發現,學生報告感知到與教師之問的關系是溫暖的、熱情的,就感到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是很舒服的、安全的。

2.教學關愛是教師主動付出的行為過程

諾丁斯所提出的關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就是一種有關愛關系的師生互動,教學的實質就是關愛的互動。每一種互動為個體提供了建立關愛關系的機會,關愛就意味著一種選擇、責任和義務,它包括了情感與意志。她還認為,接受性(receptivity)、專注(engrossment)與動機移置(motivational displacement)的過程是倫理關愛體系中的核心要索。接受性是指關愛者必須進行努力對他人感同身受,盡最大的努力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接受他人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具有二元同在性。 一旦關愛者接受被關愛者,就有義務作出一種反應;通過這種方式,接受性引發了關愛產生。動機移置是接受性的直接結果:當關愛者對被關愛者感同身受、完全接納的時候,對方的動機就變成了自己的動機。諾丁斯指出,動機移置要求「從自己的參照框架中跳出來並進入對方的參照框架」。為了加強關愛時的互動性,關愛者有必要在接受與動機移置之前就表現出專注。諾丁斯認為,教育領域中,教師的關愛可以具體化為以下二類活動:向學生展示關愛的榜樣、以民主的方式參與學生的討論以及對學生觀點采擇、對學生有良好的期望以及鼓勵學生。

科林斯(Collins)指出,關愛就是指個人化的表達、情感性關注和共情,這些都是倫理關愛的核心。羅傑斯(Rogers)和韋伯(Webb)認為,課堂教學上的關愛可以具體化為鼓勵性的對話,對學生的需要與興趣表現出敏感性,以及提供吸引人的、豐富的和有意義的材料和活動。溫澤爾提出了有愛心教師的四個主要特徵:榜樣(modeling).民主互動(democratic interaction)、基於個體差異的教學期望(expectationbased on indiviality)、培養(nurturance)等。榜樣關注的指標是教師努力教學。民主互動關注的指標是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注意傾聽、信任、提問、反饋、表揚等。而基於個體差異的教學期望關注的指標是把學生看成在學業與社交上有不同追求的個體,看成是一個在認知與情感上有差異的學習者。培養關注的指標是檢查學生的作業,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在此基礎上,溫澤爾提出了教學關愛的基本特徵,包括對學生學習的關愛和情感的關愛兩個主要方面。勞爾森(Laursen) 和伯明翰(Birmingham)通過一項人種志的研究概括出了關愛關系中的七個特徵: 【轉載】教師的教學關愛:涵義及其作用
信任(trust)、關注(atteT1t10T1)、共情(empathy).可依性(availability)、肯定(affirmation)、尊重(respect)和美德((virtue)。沃克(Walker)和享寧(HeTlTllg)調查了805名被試,對公正、勇敢與關愛進行區別研究,結果發現關愛與溫暖、宜人、教養(支持)和同情傾向存在積極相關。在聚類分析中發現,關愛最主要的內容是:愛一共情、利他性、誠實一可靠。愛一共情反映了他人本位的積極情感,表現出的反應是溫暖、關注、可依性等。利他性指的是助人性、慷慨大方、分享與無私。而誠實一可靠與真誠有關,反映了誠摯、正直等特點,最後有可能走向自我犧牲的關愛。

3.教師教學關愛的主要涵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教師的教學關愛是教師職業美德的主要成分,它既是一種關系,又是一種行動過程。具體地說,教師教學關愛是指教師通過共情、關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等行為,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與學生建立並維持的信任的、支持的關系。

而教師對學生共情、關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的行動過程,代表了教學關愛的主要特徵以及可測量的基本維度,根據其他學者的觀點與勞爾森和伯明翰的不開究結果之問的語義分析,我們對每個教學關愛特徵所代表的教師行為與信念進行了整理,結果見上頁表。

二、教師教學關愛的作用

研究表明,教學關愛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業表現都會有直接或問接的積極影響,並不像傳統觀點那樣認為教學關愛只對學生非學業領域才有積極作用;教學關愛對教師自身的工作滿意度與投入程度也有明顯的增強作用,也並不像傳統觀點那樣認為教學關愛就是一種無償付出直至情緒衰竭或「自我犧牲」。還有研究表明,教學關愛對基礎教育各個層而的學生都會有積極作用,也不像傳統觀點那樣認為教學關愛只對年幼的青少年才產生作用。教師與學生之問建立起來的關愛關系不僅可以成為學生心理彈性的保護因子,也可以成為教師應對挑戰的保護因子。

1.教學關愛是學生心理彈性的一項保護因子

心理彈性(Resiliency)是指個體在壓力事件中適應良好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過程。它能使個體從困難、挫折和不幸中很快恢復和調整過來。心理彈性由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保護因子兩個組成部分構成。所謂內在保護因子就是指個體本身具有保護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特質。而學校的保護因子是心理彈性外在保護因子的主要組成部分。

研究者們經常提到的學校保護因子有教師提供的各種支持。師生問的關愛關系、高期望和參與機會都是學生心理彈性的重要的保護性因子。勞爾森和伯明翰對23名處境小利青年進行研究發現,他們感知到與成人之問的關愛關系在他們而對困境時起了幫助作用。充滿教學關愛的教師會給子處境小利的學生更多的支持性指導,如果他們必須要批評學生時也會提供更多認知性的和情感性的訓練。研究者在高中學校教師對學生作弊行為的態度進行研究時,發現教學關愛低的教師更有可能責備學生,而教學關愛高的教師更有可能提供更安全的氛圍引導學生。在工讀學校會實施教師顧問計劃(Teacher Advisor Program, TAP)這樣一種具體化教師教學關愛的方法,從而更有可能使處境小利的青少年取得令人驚喜的成就。教師的行為以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營造受歡迎的學習氣氛的關鍵。當一個人感到歸屬於某一個團體或者在團體中感受到他人的關愛,他們在團體中就會切身感到是團體的一分子、是安全的。學生感知到來自教師的支持,與學生的親社會目標和價值觀、公民義務感、自我概念,以及尋求幫助都有積極相關。學生感知到了教師的關心,就會更加符介教師的期望,減少違反學校規定的行為,如減少輟學行為。

2.教學關愛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量

教學關愛對學生的非學習領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領域也會有顯著的作用。學生感知到教師是關愛的、公平的和尊重的,與學習動機有積極相關;學生更有可能激發內部動機;強調掌握目標。而與學習投入程度也有積極相關,這種關系鼓勵學生在學校里更加投入,當學生感到在情感上受到教師的支持,他們更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任務之中,包括更加努力。這種關系和學業成績有積極相關,促使學生更可能使用自我調整的學習策略,更有可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

許多研究都關注在課堂情境中學生與成年人、特別是與教師關系的影響。不開究者都非常重視師生關系中的關愛與親密情況。在幼兒園中,教師自我報告的與學生的親密關系可以較好地預測孩子在校成績、對學校的喜歡程度以及自我發展方向。在小學里,學生報告的與教師的關系質量也能預測他們感知的控制感、積極應對、相對自主性和在校投入程度。在較小的青少年中,他們感知到教師的支持能夠預測成績與價值觀以及在學校的努力程度、投入程度和表現。而在初中學校里,在控制了學生先前學業成績與控制感的前提下,學生報告的教學關愛能預測到在兩年多時問里動機的變化。研究認為與教師的關系和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教師同時扮演了多種角色,如一個可依戀的人、一個教學者、一個紀律維持者,以及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最終判定者。

3.教學關愛是教師職業生涯中的「精神回報」

盡管有研究認為關愛在某些教師身上顯得特別困難,但對教師教學關愛持樂觀態度的研究人員認為,具有關愛的教學關系不僅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而且也有助於教師的成長。萊維特((Leavitt)指出,有時候有許多教師感到愛心的付出卻使自己筋疲力盡。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教師一學生關愛之問固有的不平等性。山於學生對教師維持這種關愛關系不能很好理解,這可能導致教師情緒緊張、憤怒並隨後發生改變。當教師對這種方式小堪重負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關愛轉化為情感衰竭。出於強烈的關愛信念與責任,教師花費大量的時問與精力去關愛學生,教師可能會在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時產生挫折感和內疚感,進而可能極易受傷直至職業倦怠。

但是,更多的研究對教師的教學關愛持更為樂觀的態度。洛蒂(Lortie)發現小學生具有關愛關系是教師職業滿意度的顯著預測源,在教育中的關愛是職業中的一種「精神回報」。妮亞斯(Nias)和哈格里大斯都提出了充分的證據證明,教師發現自己深深地捲入到學生中去的時候會感到很滿意、很有好處;與學生相互關愛的教師就會認為「小要以為我只是一個付出的人,我知道會有一天有許多人都深深地愛著我」。哈格里大斯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許多教師選擇教師職業就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心,與孩子之問形成富有關愛的關系是他們職業生涯中工作滿意感的重要源泉。教學關愛並小隻是一種溫暖而模糊的情感,它可以使人更加善良更加可親。關愛意味著小斷追求能力的成長。一名有責任的高明的教師會用心去理解青年人在社會、情感、生理和智力等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在而對教師生涯中的各種挑戰時具有堅韌的心理彈性(自我復原力),滿腔熱情的從事教學工作。

三、啟示

盡管對教師的教學關愛有不同的聲音,許多研究者還是強調教師教學關愛的必要性。科爾((Koh 1)就指出,「一名教師有責任關愛每一名學生」。羅傑斯和為伯強調,「好教師的關愛和好的教學與具體的關愛行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教學關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成分之一,教學關愛的發展也被看成是教師生涯發展中的核心內容之一。釐清教師教學關愛的涵義與作用對加強我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

首先,將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進行結構、分層與細化。我國教師職業道德內容雖然一直強調「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具體的道德要求,但卻不能回答這些道德要求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還是奮斗目標的問題。從文獻的梳理過程中可以發現,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是以公正為基礎的,而吉利根與諾丁斯等人的道德發展強調了關愛。作為倫理道德層而的關愛和和是以公正為前提的,但無論是公正還是關愛都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所幸,我國教師職業道德內容一直是從公正與關愛兩個基本層而入手建構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內容結構,但在邏輯上需要更加明晰的表達。在此基礎上,對職業道德要求的層次可以根據社會規范結合公正與關愛的發展階段進行理論建構,區分不同的層次要求。就關愛而言,可以從師生關系與教師的行為表現,諸如共情、關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的行動過程進行分層與細化,從而在可測量、可操作的層而回答「師愛」的具體內容這個我國教師職業道德領域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

其次,將教師職業道德與教師的生涯發展聯系在一起。在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中,一直強調教師專業領域的素質要求,但對教師道德領域的素質要求並不明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認識不清,另一方面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認識不足。就教師的教學關愛而言,已有研究表明它是學生心理彈性的一項保護因子,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的投入以及學習成績的提高都具有推動作用,它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一項「精神回報」,激勵教師充滿熱情地投入教學工作,在遇到各種壓力的過程中也能自我復原。從「職業道德」向「專業道德」轉移的視角來看,教師的職業道德與生涯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可以進行操作化,從而成為職前教師培養、在職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

D. 教師的專業情意包括哪幾個方面

(1)教育思想素養。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是教師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回2)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答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它是教師道德結構中的主體部分,它在調節教師全部道德品質中起重要作用。(3)知識素養。...

E. 哪些成分構成了小學教師的教育情懷。影響教育情懷的因素有哪些

教育情懷也就意味著對教育的一種持久、特殊、難以割捨的感情,這種感情源自對教育發自內心的深沉的愛。

人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把愛看成是教育的天然元素,把擁有愛心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卻很難將愛和愛心直接轉化為教育情懷。很多教師默默耕耘、勤勉工作,從青絲到白發,教師成了一輩子的職業,卻未必能將歲月轉化為教育情懷。

有的教師專業發展迅速,榮譽獎勵接踵而至,然榮譽獎勵並不一定能「兌換」教育情懷;有的教師著書立說,威名遠播,然聲名與教育情懷並無線性相關……

影響教育情懷的因素:

1、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說到底是一種交流和溝通,而情感的交流既是起點又是歸宿。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狀態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不言而喻。(在這一點上,自以為教學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往往缺乏激情,不如青年教師)

2、教材熟練程度:要想有效地組織學生活動,教師必須熟練的把握教材,既能散得開,又能攏得起。如果教師對教材不熟,勢必影響課堂活動的展開,從而影響教學效果。(青年教師尤其注意這一點,必須加強對教材的學習與研究。)

3、課堂組織的有效性:課前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流程,預設課堂的大環節,確保環環相扣,使課堂活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情景學習、合作學習,並不意味著課堂活動可以漫無邊際,信馬由韁。

4、問題的特徵:課堂活動的效果如何取決於活動的對象與載體----問題的質量...

學生的課前准備情況: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優化課堂結構,加大課堂容量,將主要時間放在對問題的探究上。能否做到這一點,依賴於學生的課前准備情況。

如果課前准備不足,勢必影響到課堂進度,老師不得不花費時間用在非關鍵問題上。對學生個人而言,可能跟不上課堂節奏,久而久之,造成學習困難。

5、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說到底是一種交流和溝通,而情感的交流既是起點又是歸宿。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狀態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不言而喻。

(5)小學教師情意特徵擴展閱讀:

教師的專業情操包括專業理智感、專業道德感和專業美感。專業理智感是指教師在教學、科研等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索、評價教育規律時產生的主觀情感體驗。

專業道德感是教師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對自己或他人的言行、舉止、思想、意圖進行感知、比較、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專業美感是教師根據自身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標准,對教師的專業活動和教育的基本要素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F. 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A

教師良好的人格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
1人回答
專家在線解答問題
立即觀看
直播中
資深心靈咨詢師
已回答7631人問題
心靈疏導
孩子愛看手機,不和人溝通怎麼辦
教師良好的人格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
發現媳婦出軌了怎麼辦
謝謝老師,我回家就跟他說
說的很准,感恩
感謝老師指點
咨詢後心情好多了~
老師很耐心的回答問題
終於找到解決辦法了
老師說的很准
主播老師人很好
推薦大家來看
解決了我的問題,很感謝
非常感謝老師
心情很抑鬱怎麼辦
回答真的不錯
挺專業的
強烈推薦大家看看
老師回答真的不錯
最愛hj19700410
2017-03-29
知道合夥人教育行家
關注謝謝你的關注
一個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徵主要體現在情感特徵、意志特徵和領導方式等方面。
(一)教師的情感特徵
教育工作是一種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如果一個教師情感貧乏、冷若冰霜,那他就不可能做好教育工作,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優秀教師的情感特徵一般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愛崗敬業,積極進取
主要表現為教師對教育事業無限地熱愛與忠誠,在教育工作中保持積極熱情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和自豪感,並樂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崇高事業。
2.熱愛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首先,愛是教育的感情基礎。愛是人的天性,是人們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孩子出生後,最先得到的是父母之愛,進入學校後,教師成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愛」的要求也自然轉到教師身上。許多孩子對於「師愛」的反應甚至比母愛、父愛還要強烈。兒童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教師的一言一行,即使是信任的點點頭,也會給孩子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勵。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來自教師的愛更值得珍視,所以尊敬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可以說是學生的共同心理特點。外國一位教育家曾深有體會地說,最好的小學教師並不是傳授知識最多的教師,而是最熱愛自己學生的教師。教師如果沒有愛,就談不上對學生真正的教育。這一點對於小學教師來說是更重要的。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應該熱愛、尊重和了解自己的學生,因為只有熱愛他,才能關心他;尊重他,才能要求他;了解他,才能教育他。
其次,愛的交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師的工作對象不是毫無生氣、靜止不動的自然材料,而是有思想、有個性、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社會人。在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教師的要求和意見如果被學生認作是出於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則在他們的情感上就會產生肯定的傾向而被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樣的要求和意見,假如被學生認作是教師故意的作難,他們就會緊閉心靈的大門,無動於衷,嚴重的還會引起抵觸情緒和對抗行為。可見,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友愛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是很大的。教師對學生一貫而真誠的愛是師生間信任的基礎,也是使學生作出良好「反作用」的前提。同時,教師的愛是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的一個重要源泉。實踐證明,當教師主動接近學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實意時,愛的暖流就會在學生渴望著的心田裡激盪,引起「迴流」,並由此產生「交流」和「合流」。學生受到感動、感染和感化,便會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敬慕心理,從而使師生間的思想貫通,關系協調。學生對教師愈加信賴,教師的要求就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泛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愛滿天下」,就是要求教師要愛護每一個學生,無論他的家庭背景好壞,他的長相美醜,甚至他的道德品行優劣,教師都要真誠地關心和愛護他。教師對學生的愛,無疑是灑向每一個學生的道義上的泛愛。然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優秀的、乖巧的和生理上沒有缺陷的學生施之以愛是容易被教師所接受的,也是容易做到的,而對在道德上、行為上有缺陷的學生的愛卻難以做到。這種不能做到在道德上一視同仁的「愛」,不是真正的「師愛」;「愛」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泛愛,而不是偏愛。
3.情緒穩定,充滿自信
這是在所有優秀教師身上共同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特徵,也是他們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條件。特別是小學教師,他們的工作對象是活潑好動、瞬息即變的小學生,他們時常會遇到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富有情緒色彩的事件,這就需要教師保持一種穩定的情緒,充滿著自信,才能冷靜地處理好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有人調查了歐美102名優秀教師對自己的看法後發現,這些教師具有的共同的特點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確信教師工作的價值,具有樂觀、積極的自我形象,自尊而不自卑。國內也有大量研究證實,情緒穩定、充滿自信是優秀教師必備的素質。

G. 教師良好的人格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個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徵主要體現在情感特徵、意志特徵和領導方式等方面。
(一)教師的情感特徵

教育工作是一種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如果一個教師情感貧乏、冷若冰霜,那他就不可能做好教育工作,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優秀教師的情感特徵一般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愛崗敬業,積極進取

主要表現為教師對教育事業無限地熱愛與忠誠,在教育工作中保持積極熱情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和自豪感,並樂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崇高事業。

2.熱愛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首先,愛是教育的感情基礎。愛是人的天性,是人們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孩子出生後,最先得到的是父母之愛,進入學校後,教師成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愛」的要求也自然轉到教師身上。許多孩子對於「師愛」的反應甚至比母愛、父愛還要強烈。兒童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教師的一言一行,即使是信任的點點頭,也會給孩子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勵。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來自教師的愛更值得珍視,所以尊敬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可以說是學生的共同心理特點。外國一位教育家曾深有體會地說,最好的小學教師並不是傳授知識最多的教師,而是最熱愛自己學生的教師。教師如果沒有愛,就談不上對學生真正的教育。這一點對於小學教師來說是更重要的。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應該熱愛、尊重和了解自己的學生,因為只有熱愛他,才能關心他;尊重他,才能要求他;了解他,才能教育他。

其次,愛的交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師的工作對象不是毫無生氣、靜止不動的自然材料,而是有思想、有個性、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社會人。在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教師的要求和意見如果被學生認作是出於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則在他們的情感上就會產生肯定的傾向而被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樣的要求和意見,假如被學生認作是教師故意的作難,他們就會緊閉心靈的大門,無動於衷,嚴重的還會引起抵觸情緒和對抗行為。可見,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友愛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是很大的。教師對學生一貫而真誠的愛是師生間信任的基礎,也是使學生作出良好「反作用」的前提。同時,教師的愛是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的一個重要源泉。實踐證明,當教師主動接近學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實意時,愛的暖流就會在學生渴望著的心田裡激盪,引起「迴流」,並由此產生「交流」和「合流」。學生受到感動、感染和感化,便會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敬慕心理,從而使師生間的思想貫通,關系協調。學生對教師愈加信賴,教師的要求就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泛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愛滿天下」,就是要求教師要愛護每一個學生,無論他的家庭背景好壞,他的長相美醜,甚至他的道德品行優劣,教師都要真誠地關心和愛護他。教師對學生的愛,無疑是灑向每一個學生的道義上的泛愛。然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優秀的、乖巧的和生理上沒有缺陷的學生施之以愛是容易被教師所接受的,也是容易做到的,而對在道德上、行為上有缺陷的學生的愛卻難以做到。這種不能做到在道德上一視同仁的「愛」,不是真正的「師愛」;「愛」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泛愛,而不是偏愛。

3.情緒穩定,充滿自信

這是在所有優秀教師身上共同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特徵,也是他們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條件。特別是小學教師,他們的工作對象是活潑好動、瞬息即變的小學生,他們時常會遇到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富有情緒色彩的事件,這就需要教師保持一種穩定的情緒,充滿著自信,才能冷靜地處理好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有人調查了歐美102名優秀教師對自己的看法後發現,這些教師具有的共同的特點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確信教師工作的價值,具有樂觀、積極的自我形象,自尊而不自卑。國內也有大量研究證實,情緒穩定、充滿自信是優秀教師必備的素質。

(二)教師的意志特徵

小學教師的工作是復雜、瑣碎、細致而艱苦的勞動,沒有充沛的精力和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是難以勝任的。教師良好的意志品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目的明確,執著追求。教師要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努力達到目的的堅定意向。現實中,大量優秀教師在教育教學乃至科研中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正是由於他們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執著追求,才激發他們披荊斬棘,排除萬難,去獲得成功。

(2)明辨是非,堅定果斷。教師具備了這一品質,才使教師在面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和問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問題有周密的思考和分析,以利於迅速地作出抉擇。

(3)處事沉穩,自製力強。「教師的這門職業要求於一個人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條就是要求自製。」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常會為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感到苦惱,甚至產生急躁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教師沉著、自製、有耐心。教師沉著從容,處事不驚,學生自然會受到感染和觸動,心悅誠服地接受和配合。對於年幼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沉穩和自製尤其重要,因為小學生往往會因教師的耐心、和藹感到安全,也會因教師的不耐心、粗暴感到不安和害怕。因此,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與行為,對於小學教師來說極為重要。

(4)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學校工作事無巨細,樣樣有教育。小學教師在承擔啟蒙教育和全面培育學生成才的繁重任務中,要像媽媽一樣關注孩子的朝夕和點滴,如果沒有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是難以勝任其工作的。所以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的鍛煉和磨煉,以主動適應教師工作的要求。

H. 小學教師人格特徵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綜合運用)

教師的人格特徵對學生的影響盡管目前尚無法更多地確知教師各種不同的人格特徵,對學生到底有什麼不同的影響,以及影響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但是教師的人格特徵對學生的學習及人格發展的重大影響是值得肯定的.教師的人格特徵不僅關繫到教師的行為以及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效果,智力發展和品德形成都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師的人格特徵中,有兩種重要特徵對學生有顯著影響:一是教師的熱情和同情心;另一是教師富於激勵和想像的傾向性.教師情感是影響班級氣氛活躍的因素之一,對學生的情感具有較強的感染和催化作用.研究表明熱情和富於同情心,能滿足兒童的附屬內驅力動機.這一點對於小學生更重要,因為他們看待教師如同父母,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贊揚.熱情的教師易與同學打成一片,他們給學生更多情緒上的支持,同情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多採用表揚與鼓勵,少用批評.因此,熱情的教師易於受到校長,領導,學生,家長及其他人的好評.需要指出的是,當隨著兒童的年齡和年級的升高而以自我提高和以贏得地位作為主要動機時,教師這種人格特徵的作用會下降.另外,如果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認知的和自我提高的,教師的熱情和同情程度就顯得不怎麼重要.新近的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觀點的認可,對課堂學習成績有積極影響.教師表揚的次數與學業成績無關,但教師的批評,指責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呈負相關.當教師熱情並多方鼓勵時,學生較富創造精神.瑞安斯(D.G. Ryans,1960)研究表明,有激勵作用,生動活潑,富於想像並熱心於自己學科的教師,他們的教學工作較為成功.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的行為更富有建設性,因此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理智上的興奮感和內在的學習動機,對於他們取得教學工作的成功有重要影響.⑥此外,教師對待教育事業的積極態度和認真負責的精神,也是影響學生和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人格品質

I. 教師的專業情意主要表現為什麼

教師的專業情意主要表現在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

1、專業理想:

教師的專業理想是教師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專業工作者的嚮往和追求,它為教師提供奮斗目標,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並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

2、專業情操:

教師的專業情操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帶有理智性的價值評價的情感體驗,它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是構成優秀教師個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成熟的標志。

(9)小學教師情意特徵擴展閱讀:

1、教師的角色任務:

如果認為教師只是一個傳遞者的角色,那麼教師的職業角色任務就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如果認為教師是一個將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看待,全面地促進學生成長的角色,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成長。

2、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情意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