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做到有效學習,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至關重要的。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合作任務和合作時機。一般而言,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內容都要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如果是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免產生依賴。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的多樣和課堂氣氛的熱烈,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並沒有多大的實效。
數學學習中那些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內容,才是我們運用小組合作的
內容。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可以分成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完成測量;該活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幾名學生測量,其他幾個學生對測出的的結果進行記錄、計算。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測量工具的使用,記錄方法,以及面積公式的應用,以及發言時語言的組織。這樣的內容才是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容錯過的。把實踐與思維結合起來,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可組織學生合作分小棒,先把8根小棒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再把9根小棒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操作後讓學生分析思考,比較兩次分的結果並用語言敘述出來,接著要求用算式把分得的結果寫出來:8÷2=4 9÷2=4„„1。教師再揭示余數的概念,指導正確的橫式、豎式書寫,這樣每一步操作都與思維聯系起來,使動手操作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正確的組織、引導,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
(一)、及時指導:小組活動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同時在討論方式、討論思路方面給與學生恰當的指導。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並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的深入學習。A:啟動式的點撥。在有些情況下,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後,認為已經達成了目標,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B:提示式的點撥。當學生對完成學習內容有一定的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並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找到繼續學習的途徑。C:點睛式的點撥。在學生合作學習到了關鍵時刻,教師往往可以「突破」式的點撥,使得學習目標一步達成。 (二)、調控引導:.教學組織中的引導。採取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重視引導,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學習夥伴之間會存有意見沖突,要正確的引導,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並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後反思與深化發現深一層次的,或者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四、要客觀評價,激勵參與者的積極性
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小組評價包括個人自評、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
(一)、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
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改善自己的學習,而且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班中,可以試行「我來評一評」活動。具體做法是:因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的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談認識,談體會 ,談收獲,同時能夠明白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不足,明確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填寫學習過程自我評價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困難和經驗,反映自己的學習情況。使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感受自己的不 斷成長和進步。最佳組員,最佳合作獎,最佳創新獎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競賽意識,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小組評價:要重視小組評價,看小組全體成員的表現。例如:某個組員回
答不夠准確或不夠流利的時候,可以請組內其他成員及時給予補充和糾正。對於回答有誤的同學也要表揚其敢於嘗試的勇氣,激勵暫時落後的小組在下個環節中繼續努力,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團結協作的小組應是得分最高的小組。設四個獎項:⑴最佳溝通獎;⑵配合默契獎;⑶共同進步獎;⑷集體智慧獎。
(三)、教師評價:
1、對學生個人表現進行評價 要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
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教師對個人的評價包括個人參與的態度和表現的能力等。例如對於那些一向愛動腦筋,合作學習中參與熱情高、探究能力強、並善於帶領其他成員共同探究的學生,可以這樣評價他們:你在小組中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老師真為你感到驕傲!」而對於那些反應不是很靈活,對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學,可以這樣評價:你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學們的討論、探究中,老師相信你能學得更好。對於那些成績中下等,平時膽小慎微,不善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可以不失時機地提醒:老師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同學們願意給你幫助。
2、對合作狀況進行評價 各成員是否明確自己的任務,各司其職;各成員之間是否
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間有無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幫助,最終達成共識。對於合作表現優秀的小組,教師要及時表揚。樹立小組榜樣,激勵其他小組,調整自己的合作方法,完成合作任務。
3、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 對合作效果的評價,著重關注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
的參與程度。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有沒有比以前有所提高,是否達到學習要求,任務完成情況,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否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越來越受到很多教師的首肯,也越來越被學生所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流了情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讓我們的小組合作更有效!
『貳』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小學數學新課程倡導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更好的掌握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通過有效的設置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們探索數學奧秘,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更好的完成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詳細的探討,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引言:十二五繼續教育要求教師隊伍要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素質教育為教育理念,深入研究"一德四新"。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於學生主體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一般是在老師的組織安排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圍繞某些問題或任務進行討論、交流,從而達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目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營造開放熱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有利於增強學生自信,激發興趣,獲得成功體驗,也有利於教師更新觀念,轉變教學行為,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們一線教學人員孜孜不倦、為之努力的追求。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要求
由於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同學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時,必須遵守其原則,才能發揮其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要有價值
討論問題是否有價值是選擇的前提,如果老師選擇的問題缺乏討論和交流的意義,不僅浪費時間,沒有得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也會讓學生對老師失望,降低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2、要有層次
小組合作學習所討論的問題,應結合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從簡到難,逐步遞進,鞏固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研究。
3、要有挑戰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老師在設置問題時,要充分結合這一心理特點,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如果問題較為簡單,討論過程變得多此一舉,如果問題過難,又會打消同學們的積極性。因此,老師要從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主動思考,並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協作能力,全面提升整體素質。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優化成員組合,培養合作意識
一個團隊是否具有戰鬥力,其成員是關鍵。學習小組也同樣,每個成員的性格、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條件都不盡相同,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優勢和劣勢,科學分組,合理搭配,讓每一組的學生在一起都能夠互相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另外,優化成員組合,是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取得效果的關鍵,教師在學生們實際操作過程中,也要發揮其引導作用,並積極的參與討論,充分了解小組學習情況,杜絕學生出現嘮閑嗑、討論與討論問題無關的話題,並及時的給予評價。分組後,老師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每一個小組投票或比賽的形式選出小組長和記錄員,明確每一名成員的責任和義務,並採取月輪換制度,保證每一名成員都能夠體驗到其他角色的職責,充分調動起學生們對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
2、把握恰當時機,有效組織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要求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還要求教師能夠站在教學大綱的角度上,思慮周全,在恰當的時機進行合作,堅決杜絕為了走形式、看熱鬧現象的出現,要在學生討論時,關注每一組學生的交流內容,並及時的起到引導作用。
①在重難點處小組合作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講的累,學生聽的累。新課改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了新的要求,教師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將問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交流,最後選派代表進行總結,說出小組討論思路和結果。這樣,不僅確認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②在規律的探索處、動手操作時小組合作
有些規律的探索,靠學生一個人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需要學生分工合作才能達到應有的目的,有的則需要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才能完成。比如平面圖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僅憑個人的智慧是不夠的,如果小組每個成員共同動手,剪拼、平移、實驗等,不僅節省時間,而且有助於發揮小組成員的聰明智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在解題策略的發散處小組合作
有一些題解題的思路很多,解法也有多種,在學生獨立思考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同伴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而且能逐步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的習慣。
3、遵循規律特點,培養良好習慣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由於課堂時間少,知識量大,很多教師為了趕時間,很少在課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得這一方法缺少真正的意義,也無法發揮其實際的作用。首先,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應將其擺在首位,教師在選擇是否進行小組合作時,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選擇合適的問題,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達到高效。第二,對討論的結果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班級中的各個小組如有問題不統一的情況,可以選派代表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討論,讓大家各抒己見,如答案仍不一致,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引導和講解,使學生對此問題弄懂、弄透,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第三,小組合作學習後,要進行科學的評價。可以進行自我評價,也可以由小組成員互評或老師綜合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小組進行獎勵,充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共同發掘數學知識的奧秘,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總結:新課改和十二五繼續教育開展以來,對於小學數學教師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有了新的要求,素質教育作為新時期教育的核心,要明確教育目標和教育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運用,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協作精神。通過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能夠明確學生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於及時引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叄』 小學數學中合作教學法的教學環節有哪幾步
第一步:激趣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學有所疑,才會學有所思,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教師善於創設一種問題情境,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各種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之中,如,創設懸念式、矛盾式、操作式、實踐式情境,造成懸念,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
第二步:嘗試
嘗試的基本特徵是「先試後導,先練後講」。當學生有了探知的慾望,教師出示嘗試題,讓學生自主實踐。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進取精神,都能成功。學生通過自主嘗試,領略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若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了疑難,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教材,鼓勵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可從課題、教材、解法、數學與生活質疑等,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
第三步:合作
這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行為,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參與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將自己積極、主動地在自學嘗試中發現的問題在小組內合作討論,在全班合作交流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合作中體會自主探究的價值。
第四步:點撥
在學生自學嘗試、合作交流時,教師重在引導、點撥、歸納、總結,做畫龍點睛的重點講解。
第五步:深究
對所學的新知識,檢查學生是否學懂,是否完成教學目標,對重點和難點問題深入交流,讓學生掌握學法,達到由「學會」到「會學」的目的,使學生的收獲得到理性的升華。
第六步:拓展
教師要因材施教,照顧個性差異,設計綜合練習,發展練習,培養創新意識,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的力量。
『肆』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分組合作的教學
一、分組合作教學的模式
1.以學生為中心,分組合作討論
為了增強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將學生分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組,視情況而定,並注意小組學生分配時學生的安排,可以將掌握知識水平不同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相互監督和學習,使分組合作教學更加有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地位更加顯著.在學生獲得知識基礎,有直觀淺顯的認識時,展開分組合作討論,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獲得新知,得出正確的結論.
2.以主動學習為前提,分組合作練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練習是最重要的一環.教師講授新知識後,通過做題進行知識的升華,拓展和鞏固.現在我們強調分組合作的開放式練習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還可以為學生思維的拓展提供空間,讓他們在輕松的交流中就鞏固了知識.教學中,教師講授知識後,學生接受新知識快慢程度有所差異,,這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分組練習,在活動中,學生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和啟迪.當然,在剛開始執行分組練習時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合作不積極、小組內分工不明確,可以多安排一些討論的問題,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為以後更好地進行分組合作練習打好基礎.
3.以批判思維為基礎,分組合作評價
無論是在哪個學科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是最重要的,決定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找出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堅持優點,摒棄缺點.同時也需要學生進行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教師不僅要認真聆聽,總結要點和經驗,同時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幫助學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1.將數學融入生活
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沒有成熟,對事物的了解還是抽象的,很少是具象的.這就需要老師在講授知識時將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體化,將這些內容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不僅便於學生的理解,還為學生以後獨自解決實際問題打好了基礎.
2.堅持學習任務和目標不動搖
不管教師如何進行分組合作,都不能偏離這節課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和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進行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本節課的目標、內容、學習方法等等,為學生的自主活動指引方向.只有教師提供了大方向,才不至於學生在討論時像無頭蒼蠅,沒有頭緒,進而無法保證討論的有效性.
三、分組合作數學教學的策略
1.教師樹立榜樣,更新觀念
教師對課堂形式的變革要有深刻的認知和感悟,進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找准自己在課堂中的定位.在新課標的課堂中,教師越來越少地講授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自我思考,不再是課堂的領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顧問和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走到學生當中,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了解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想法和結論做出適當的指引和糾正,及時回答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回答也要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2.教師提出問題,激勵引導
教學時,教師對於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和方法和要達成的目標,要進行基本的講解.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第六冊《年月日》的講授時,就可以聯系生活,告訴學生特殊的日期有特殊的名稱和意義,讓學生學會如何看日歷,知道這個星期的每一天分別是幾號.教學的開始,給出一個謎語:有個寶寶真神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年底只剩一張皮.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對組員的想法進行組內分析,得出一個結論,進行發言,闡述原因.待學生基本闡述後,老師公布正確答案,出示事先准備好的日歷.這樣不僅突顯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習探究的興趣,還鍛煉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當中的能力.
3.學生分組,提高合作效率
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時要掌握兩個要點:一是數量適當,二是分配得當.一是指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學生的人數不宜過多,這樣進行討論時,一些學生會沒有機會參與,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宜過少,這樣不能調動氛圍,集思廣益,分組合作得出的結論和想法會過於單一.二是指學生的分配問題,小組內的學生要有差異,這樣才能取長補短.但是要堅持小組之間的無差異,這樣才可以公平競爭.最後每個組中都需要一個學生充當領頭羊,可以組織小組內的活動,分配每個成員的任務,在小組中起到組織和調和的作用.
四、師生合作交流,協同進步
比如教師在進行數學第九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節課時,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你知道了什麼?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相同、不同和聯系呢?」分組合作交流後,學生會得出「長方體有六個面,正方體的六個面都相同」,等等結論.教師對於正確的要予以肯定,錯誤的也要及時糾正,最後還要對學生沒有發現的特點進行總結.比如「告訴學生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等等.這樣既做到了學生內交流,還實現了教與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同進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分組合作模式,不僅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還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提供幫助,成為學生進步的基石,培養學生成為服務社會的多元化人才.
『伍』 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和連續性的學科,是每個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小學數學重點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基和學習,學習數學的標准就是能夠對該學籍范圍內的題目進行正確的解答.考察公式概念是小學數學重點要掌握的知識,下面這幾個學習方法帶你學好數學.
(同學們開講)
學習小學數學重點就是注重學習的方法,但是也需要學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勤學多問不恥下問是學習的良好態度,他們會把你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掌握好學習方法,你會對每一天的新知識充滿興趣.
『陸』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要體現一定的理念和思想,集中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它主要表現為:學習的主動性、互動性、實踐性、理解性和反思性。如果實現了這些特性的課堂教學,那麼這節課就可稱得上是一節有效的好課。那麼,在新課程數學課堂教學中,又該如何才能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感受。
1.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板著面孔」上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的探索熱情。寬松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只有通過游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驗數學。如在探索與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小組活動記錄表,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量三角形的三個角的角度,並在小組內交流發現規律。在發現規律後,再引導學生動手去撕紙、折紙來驗證自己的發現。在整個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去經歷操作,驗證、交流等數學活動。我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因為經歷了猜測、驗證的實踐過程,對這一知識,他們記憶深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
3.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後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至少用幾秒鍾讓學生思考,而不是急於下結論,判定學生會不會,特別是那些需要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才能解決的問題,更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
4.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與發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時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
5.一堂有效的課應當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態下的課。
一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新課程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過問題來推進學生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交流互動再生成問題。教學過程能否有效推進,師生能否有效互動,都取決於這兩方面的問題的設計質量。所以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又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一環。
這樣的問題,既強化了「有效信息」,又利用了「錯誤信息」,進而開發了學生的原始資源,實現了教學過程中的資源生成,從而形成新的、具有連續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教學呈現動態生成的創生性質。當然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注意運用教育機智,根據即時情境,有針對性地發問,絕不能生硬照搬預設的問題。
同樣,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常態下的課。不是多人、多次排練的結果,不是「課本劇」的再現。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
6.一堂有效的課應當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的學習。例如有教師在上復習課時,一共出了10道題,一道一道地講,剛講完的時候,就下課了。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人人參與,作業也設計得有坡度,但當我坐在下面和學生一起聽課時,發現這些題目只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會,但教師還要從頭到尾全班講,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所謂復習課幾乎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提出一個有效學習的針對性問題,集體浪費時間,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
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去「迎合」教師的問題,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所以,一堂有效的課也是解決學生問題的課。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柒』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捌』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學生之間合作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它不但可以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還可以緊密學生的人際關系。
一、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才能促使學習活動活躍起來。
(一)精心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必須從課堂導入開始。教師可以在授課時精心創設情境,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強烈的探究慾望,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異常興奮的狀態。
(二)善於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在教學中,把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結合,貼近學生,使學生更易理解,更加懂得學習的目的。如:在教學「小數」的認識時,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模擬售貨的場景。讓學生分別充當售貨員和客戶,買賣商品,計算銷售總額,思考多少錢可以買到幾種商品,怎樣才能買到最多商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小學生生性愛玩,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通過組織一些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很薄弱,有個別學生還處在被動狀態,特別是學困生,總認為那是優秀生的事,合作學習時只是一味地看、聽,不積極參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創造更多合作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與建議,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交流,來提高學生的整體合作意識。
(二)設計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在實際教學應用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用於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如通過合作「一起剪、拼來求梯形的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多運用激勵性評價
教師要充分利用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合作,取長補短,讓學生在合作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別人的長處充實自己。
數學教師通過創設數學活動平台,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並且感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
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首要的就是要加強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只掌握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學會傾聽
在課堂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耐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不插嘴;並善於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別人的優點與缺點,在適當的時機做出補充或提出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對小組討論合作起到應有的幫助。
(二)學會討論
在小組學習中,教師應為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並給予他們思考的空間進行討論。然後由小組長記錄並做出歸納總結。
(三)學會表達
表達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在合作中不能很好地把心裡所想表達出來,就會影響學生的探究效果。學會表達是促進學生建立並維護人際關系的重點,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的關鍵之一。
四、加強師生的有效互動
新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討論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眾所周知,「合作」是數學學習的有效途徑,學生養成合作的習慣,他們的學習興趣、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慾望自然就會被激發出來。
如教學「9的乘法口訣」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教師可以讓學生玩游戲「找朋友」,以順著找、倒著找等形式展開。教師分發給學生事先寫好的「口訣紙條」,紙條上寫著口訣的前半句或口訣的後半句,請學生找朋友。第一組按開火車形式第一個開始,拿著「二九」的同學站起來說:「我是二九,我的朋友在哪裡?」拿著「一十八」的同學馬上站起來說:「我是一十八,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後兩人齊讀:「二九一十八」……教師也參與其中,說出「我是五十四,我的朋友在哪裡?」全班同學齊聲答道:「我是六九,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後,全班一起齊讀「六九五十四」。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數學學習方式,不但使枯燥的口訣背誦變得有聲有色,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引導學生合作實踐
心理學家認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合作進行擺、剪、量、折、畫、拼等手段,調動學生動腦、動手等多種感官,在共同的操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達成共識,最終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與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的大小比較,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一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讓一二組的同學折出紙條四份;同桌兩人一個畫出1/4,另一個畫出3/4,拼在一起比較哪個大;三四組同學的同桌一個折出紙條的1/2,另一個折出紙條的1/4,然後讓他們將折好的紙條拼在一起,比較哪個大。在比較中學生很明顯可以看出3/4大於1/4,1/2大於1/4,最後討論得出「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這一結論。這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樂於合作、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只有把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首要地位,並且被廣泛應用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才能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從而培養學生養成團隊精神,這樣的數學課堂也才能更具活力。
『玖』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合作
在《數學課程標准》的前言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合作學習便成為廣大教學研究人員和教師研究的重點對象。因此,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小學一年級,我採用的是二人小組(即同桌)交流與合作。在教學中,我會經常設置同桌合作或交流的教學環節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讓孩子知道合作的意義,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完整、清楚),在同桌交流時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做到謙虛、尊敬別人),在遇到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時敢於大膽質疑。例如,在北師版的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有許多需要孩子觀圖獲取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和解答等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在引導觀圖時,我會讓孩子們「同桌小聲的說一說,你知道那些數學信息」,「如果你的同桌沒說完整,請你幫他補充出來」這樣極大的激勵孩子們完整的觀圖和完整清楚的語言表達,同時也提醒同桌的孩子認真傾聽的重要性。在解決問題時,我也會讓孩子們「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麼解決的」「或者你打算怎麼解決」「你有和他不一的解決方法嗎?」這樣極大的激發孩子積極的探索與思考,並獲得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喜悅。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幫助了學習較困難的孩子。在動手量一量等活動教學時,更是培養孩子體會合作的必要性的重要環節。如,在教學認識厘米、米、分米時,需要孩子們動手量一量桌子、黑板、操場等較長的物體時,由於孩子獨立完成較難,因此設置同桌合作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同時也讓孩子體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小組的搭配與分工。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培養學生四人小組交流與合作。在為學生安排座位時我會有意識的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綜合素質的優、良、中、差進行搭配,孩子們自由輪換擔任小組長(負責組織安排小組成員全部參與)、紀律委員(負責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維持紀律、控制說話的聲音)、記錄員(負責記錄主要內容),匯報員(負責匯報小組的意見),這樣的搭配與分工不僅讓每位小組成員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而且培養了他們擔任不同職務的能力,並養成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數學《節日廣場》時,我先通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自主觀圖,自主獲取數學信息,接著在老師的要求下,四人小組合作,「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並解決」,「比一比哪個小組提的數學問題最多」,小組成員立刻分工合作,顯得非常有序,再請個別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評價。這節課後我覺得特別輕松。小組合作不僅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體現了合作精神,還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在實施小組合作之前必須給予每個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個人獨立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合作學習。只有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與想法才能在小組中達到更好的有效的交流。
四、教師提供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明確,必須適合每位學生的參與,使學生能圍繞實質的內容有一定的探索性。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保持的強度,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相互啟發和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度》一課時,我要求每個學生都畫出任意三種不同的三角形,然後在小組內進行「度量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並完成統計表」,「思考:你們發現了什麼?」學生按照要求,通過實際動手測量和計算,發現任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都是180度。只要教師的要求明確,學生才能有目的的進行小組合作。
五、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教師以便隨時了解討論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點撥,避免學生走過多的彎路,當學生對一些問題遲遲討論不出結果時,教師要馬上調整問題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在各小組匯報發言時,老師應及時評價各小組的意見,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勇於質疑,敢於發表獨特的意見,並互相尊重,使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六、在課堂教學培養小組合作時,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合作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如,我在教學「租船」時,我聯系生活情景,輕松的引出去公園玩劃船的時租船的數學問題,「一、二大組共有21個同學去劃船,每條船限載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這個問題一出,馬上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巡視著孩子們的解決方案,他們都列出了算式「21÷4=5(條)……1(人),但是在作答的時候,有人答的是「至少要租5條船」,也有人答的是「至少要租6條船」等他們都有了各自的答案時,我在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討論一下,我參與到個別小組傾聽了他們的討論,小組各成員都進行了激烈的討論與學習,最後得出「至少需要6條船」。當我追問「為什麼呢?為什麼不是5條船呢?」這時連開始做錯的孩子都很肯定而急切的說「因為那5條船坐滿了,還剩下1人,他也要乘船,所以必需再租1條船才夠。」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孩子們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學習和討論,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他們大膽的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加深知識的理解,更加牢固的掌握了知識,我則輕輕鬆鬆的愉快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環境,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機遇,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於生生間的互動,調動中差生的積極性。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使每一個學生進一步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興趣的養成,知識形成的過程,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拾』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哪些
小組合作學習能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自主學習、在交往中共同探討,培養其動手專能力、協作的屬精神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個性發展。在大班額環境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一直是數學教師實踐、探討的問題,也是數學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實際情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互教互學、互幫互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