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一名小學老師心得分享
從剛參加教師工作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在這教學的講台上從業了三十年。從剛開始選擇了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開始,到如今的年近退休,如何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老師一直是我教師生涯前進的目標與追求。俗語說:熟能生巧,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也讓我在教學路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帶出成績、家長滿意的教師,我想我還是具有一定的經驗可以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以下是我從每一堂課的教學分析,每一本作業批改,每一次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領悟到的心得體會: 一、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用愛心呼喚學生的真情。 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我的心是快樂的,我熟悉了他們的聲音、看慣了他們的眼神。對學生的愛已深深根植在我心裡,他們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願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幸福著他們的幸福。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教師的愛應該如同春天雨露適時地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賞識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發大他們的優點,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 二、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做同事佩服的老師。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干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擁有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懷有強烈的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緊分分秒秒學習充電,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提升師德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用腦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教師。 三、及時聯系,有效溝通,做家長滿意的老師。 孩子是一棵剛剛出土的嫩芽,需要我們老師的澆灌與呵護,因此我們要心地善一點,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他們。說話語氣輕柔,讓孩子感到老師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可親可愛。都說孩子小,對有的事情還不明了,調皮或做錯事情那也許是常有的事情,每當此時,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脾氣小一點,耐心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喜歡看到老師慈祥的笑臉,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真誠的微笑,讓孩子感到老師的溫暖。 家長是我們共同的教育者,我們要把家長當成是自己朋友,以一顆坦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家長,及時地向他們反饋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與他們共同交流教育的經驗。平時要通過聯系本、家長會、網路平台等,多渠道與他們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幫助家長對現代教育觀念的認識,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 我想我們教師不僅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教育者,還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學習者,當成家長的合作者,才能博得家長的滿意。這種質量第一,服務第一,師生安全大於天,責任意識重於山的負責態度和辦學思想是社會所期望的,也是家長最看中的。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
㈡ 小學教師讀《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
在同事的推薦下,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繫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怎樣當老師》讀後感.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
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讀後感《《今天怎樣當老師》讀後感》.教師也是普通人,整天把「愛」掛在嘴邊,到底愛孩子的覆面有多大,愛到什麼程度?我們的教師行為是否與說的相一致?
那教師對學生的愛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又該如何來理解呢?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是呀!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范圍擴大.在這些語詞,讓我感受到了清新與自然,誠懇與真實,科學的思維方式下「愛」的理解.
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為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有私人的情感選擇傾向,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都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愛,這就是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的職業的愛.
㈢ 小學教師《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書心得
很高興,一開學上級就配發了這么多的好書。拿到這本書,真想一口氣讀完。但因裡面值得研究的知識太多,不得不細嚼慢咽。真是一本值得老師認真學習的好書。
因為我們不僅教育學生,而且也是家長,更直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從中獲得有益的方法。
該書序言中說,「最好的教育是『無為』的教育:它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著人心靈的教育。」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應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但在我們的班級制授課的教育體制下,又是很難針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去解決這對矛盾。
「無為」教育,需要我們教師親身垂範;需要我們用心傾聽、寬容、尊重與理解;需要我們智慧激勵;需要我們有效引導學生親歷體驗,更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身體力行。
俗話說,「做人難,育人更難」,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最終目標。我認為,培養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可能是比較難於實現的,但我們卻要努力去培養每一個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應該是我們孜孜以求的。
教育的靈魂,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民族、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不僅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教給學生分析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才是好的教育目標。
書中還說,獲得成功的第一秘訣是勤奮,然而現實中,一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能取得進步,並不是因為智力因素,其最終原因就是不勤奮,沒付出,因此我們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取得進步,但是這並非對所有的學生都起作用,對於部分學生,我們有這樣的主觀願望,而無實際效用,因為他們沒有學習的願望。
成功源自腳踏實地,而我們的一些學生,就是缺乏這樣的精神,因此我們的說教,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這是客觀事實,我們無法改變,但作為教師,我們明知不可為卻更要努力去改變現狀,力求更大范圍地去影響學生的發展。
尊重別人,受人尊重。尊重是人際關系的起點,我們要努力營造一種讓學生知道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別人的學習氛圍,讓所有的學生共同進步。
培養學生感念師恩。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甚至是步入社會功成名就的人,除了感謝父母和朋友,對於那些教育過自己的老師,都應該有發自內心的感謝,但現實社會是紛繁蕪雜的,我們又能如何呢?
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好沖突,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具備了這種修養與能力,我們努力營造的和諧社會也就不遠了。
教育是一種心靈的溝通,這需要有良好的契機,機不可失,我們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努力把握那稍縱即逝的機會,力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讓學生獲得進步。
總之,我覺得,我們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父母家長,因此無論是對於教育、教學工作,還是對於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人及發展來說,這本書對我們來說,是很值得認真研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