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一個最讓你感動的革命先烈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壩的楊大娘是紅軍家屬。大兒子參加紅軍以後,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里里外外什麼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個傍晚,楊大娘澆完菜園,回家准備挑水做飯。她剛拿起扁擔,卻發現水缸里的水滿滿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滿,昨天水缸滿,今天水缸又滿了。這是怎麼回事?她問小兒子:「小發仔,下午你挑水了嗎?」
11歲的小發仔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我沒挑。」
楊大娘越想越覺得奇怪,就跑到田頭問代耕隊長:「我屋裡那口水缸,天天都滿滿的。是你派人給我家挑水了吧?」
「沒有啊,」代耕隊長也感到奇怪,將信將疑地問,「真有這樣的事?」
正說著,上屋的二嬸也提著菜藍子走過來搭話:「是啊,我屋裡的水缸也是幹了又會滿,滿得都快要溢出來了,不知道是誰在做好事。」
代耕隊長把斗笠往頭上一扣,笑笑說:「毛主席主張調查研究,你們該去調查調查呀!」
楊大娘和二嬸覺得這話有理,倆人商量了一陣,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楊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滿滿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幹活,早早拿起一雙鞋底,坐在門口,和二嬸你一針我一線地納起鞋底來。她倆鞋線扯得嗦嗦響,納好鞋底又上鞋幫,四隻耳朵聽動靜,兩雙眼睛觀八方,邊做針線活,邊搞起「調查」來。但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半點兒動靜,她倆心裡納悶極了。
太陽離西山只有兩竿高的時候,楊大娘忽然聽見屋裡的後門響了,接著又聽到水桶鐵鉤碰撞的聲音。她倆驚喜地互相丟了個眼色,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這回捉到了!」說著站起身就往屋裡跑。
楊大娘剛進門,差點跟一個挑著水桶的人撞個滿懷。她抬頭一看,見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紅軍制服,正沖著她和二嬸笑。望著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她覺得很面熟,但是又記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二嬸一下就認出來了:「呀,這不是毛主席嗎!」
二嬸拉著毛主席坐下,楊大娘趕忙端上一碗茶,說:「毛主席,你來沙洲壩不久,可處處愛護體貼老百姓,叫我們怎麼感謝你呀!」
毛主席喝著茶,和兩位紅軍家屬聊起家常來,問她們:生活有沒有困難?代耕隊耕的田滿意不滿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寧小學的功課好不好?一直談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滿不可。楊大娘拗不過,只好答應了。
毛主席為楊大娘和二嬸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裡傳開了。
② 小學考試了~(100分)
1.復習學過的知識,多看幾遍自己不好的那一方面,不要只想著玩,老師布置的復習作業必須完成!~不能偷懶。
2.我們現在6年級有很多門功課,建議你早上整7點起,這時候腦子清醒,可以看一下自己原來不會的數學題,如果你的數學比較好,你可以復習英語,多記一記沒背好的單詞,這樣大約學習一個半小時。可以休息一會。切記:不要休息很長時間!~之後可以復習政治和地理,大約2個小時。之後再看看別的。下午你可以看看生物。並作一些練習題,每一個題目都要盡力去做,不要放棄每一個題目。星期天一早,可以開始復習歷史了,把那些公元前幾幾年都背的滾瓜爛熟,之後,可以看一看別的。多下點力,每一門科目邊看邊做點題,把不會的題目圈起來,以便星期一去問一問老師。
3.現在初一寫人的作文應該不算多了吧,我覺得主要是寫事的(我也是6年級寫事的作文還是比較多的)我覺得我作文還是不錯的,寫事捉住重要的寫,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讓讀者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如果是寫人,可以寫一些他的性格啊,外貌啊,他/她的故事啊等等....很多的。下面幾個你看一看吧
http://..com/question/80504375.html
4.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和我的經歷差不多,我的數學也不好。那麼我來說說我的方法吧!~盡力去做每一個題,如果有一個題不明白,不要把功夫放在那個題目上,先把會做的做上。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把自己列的那個最有可能的式子寫上。我一般都這樣啦....
最後:希望我的建議能起到作用,祝你考個好成績!~~(*^__^*) ....
③ 誰給我12個英雄人物的事跡 急呀 快快
任長霞百姓心中一座豐碑
人物簡介: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在執行任務中殉職的女警官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裡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劉 翔不斷超越永不言敗
人物簡介:跨欄運動員獲得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金牌
12秒91,他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跨越,100年來的記錄成了身後的歷史,十重欄桿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因為中國有劉翔,亞洲有劉翔!這個風一樣的年輕人,他不斷超越,永不言敗,代表著一個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國旗,一躍站在世界面前。
明正彬刀尖上跳舞的人
人物簡介:雲南省寶山市公安局副局長,在緝毒戰線的最前沿經歷無數生死考驗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夠奪人心魄,是因為那是鐵與血的交響。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販子面前,他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而毒販子在他手下,過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為有他和他的戰友,我們才能享受陽光的燦爛。
袁隆平讓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
人物簡介:中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久負盛名的「雜交水稻之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徐本禹稚嫩的肩膀,扛住傾頹的教室
人物簡介: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專業1999級學生,孤身到農村支教,一篇《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的網文引來25萬多的點擊率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裡,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於他的責任。
田世國用自己的腎延長母親的生命
人物簡介:律師,將自己的一隻腎臟移植給患上尿毒症的母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梁萬俊生死八分驚天一落
人物簡介:空軍某部特級試飛員,試飛遇險保住新型戰機
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但是他卻有比鷹還要優秀的飛行技能。萬米高空之上,數險並發之際,他從容鎮靜,瞬間的選擇註定了這次飛行像彩虹一樣輝煌。生死八分,驚天一落,他創造了奇跡!為你驕傲!中國軍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孫必干遠離故土續寫使命傳奇
人物簡介:原駐伊拉克使館復館小組組長,在戰火中為祖國奔波
他於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於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004年,這個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牛玉儒讓精神穿越時代而常青
人物簡介: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感動了一座城市的好書記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負著草原人的幸福上路,這幸福是他的給養,也是他的方向。風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業業地遵循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祖訓。為官一任,他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背影,讓精神穿越時代常青。他讓活著的人肅然起敬;他讓天空成為雄鷹的故鄉!
桂希恩讓溫暖傳遞讓愛心會聚
人物簡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傳染病科主任,中國艾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
他清貧而充實,溫和而堅定。仁者的責任讓他知難而上。他讓溫暖傳遞,他讓愛心會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張開雙臂,直到角落裡的人們看到春天。他不懼怕死亡,因為他對生命有更博大的愛。
「感動」震撼心靈
幾個月前的金秋,《感動中國》在全國尋找感動過你我的人。2004年的11月底,以袁隆平為代表的20個候選人在眾多媒體和推委團的支持中形成了2004的感動輪廓……
2005年的正月初九,這是人們收拾起節日的心情開始忙碌的日子。這一天,中央電視台一套晚間黃金時間播出了《感動中國·2004年年度人物評選》的頒獎盛況。與任長霞同時入選「200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還有9名個人和1個集體。今年1月16日,中央電視台在北京航空航天學院體育館對這一活動進行了錄制。
兩個數字的震撼
「從2005年1月3日到1月15日,僅僅12天的投票期限內,網友、觀眾和讀者的總投票數達到90萬張。如今《感動中國》單一節目廣告標的金額就達到了1450萬元。這兩個數字說明了『感動中國』在人民群眾和企業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感動中國》節目的總策劃、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編朱波表示,這兩個數字讓他感到了一種震撼的力量。
據朱波介紹,最初搞活動時,群眾投票並不像如今這樣踴躍,第一年甚至主要依賴的是推委會的委員、中央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合作媒體。今年能有這么多群眾熱心於這一活動,充分說明了「感動中國」已經感動了大眾。
朱波回憶起2003年第一次評選的情況。當時活動是以「《東方時空·東方之子》特別節目」的形式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的黃金時間播出,沒有一個貼片廣告。
如今《感動中國》因為節目強大的影響力和震撼力,已經成為中央電視台最有影響力的品牌節目之一,單一節目廣告標的金額就達到了1450萬元。對於《感動中國》主創班底來說,他們實現了「不可能不感動」的最初設想。
④ 英雄人物的資料!
抗日英雄人物楊靖宇像
[編輯本段]抗日民族英雄
永遠的豐碑:楊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
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東菏澤人。1914年加入馮
玉祥的部隊,後任馮的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
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後任第132師師長。
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越過山海關,開始侵襲熱河省(今並入河
北、遼寧、內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佔了承德後,開始向長城各口
發動大舉進攻。10日,日軍逼近喜峰口。趙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軍
40華里,在日軍之前抵達喜峰口孩兒嶺,並將敵先頭部隊擊退,在孩
兒嶺及口門一線穩定了前沿。為了有效消滅進攻陣地的敵軍,趙登禹
要求部隊待敵進至百米之內,再突然出擊,以手榴彈炸,用大刀砍。
由於兩軍混雜,使敵飛機、大炮、坦克無法發揮作用。入夜,趙登禹
又利用敵軍警戒疏忽,率部從兩翼迂迴敵人側後,進行包抄襲擊,打
得敵人措手不及,死傷甚眾。戰斗中,趙登禹腿部被炸彈擊傷,但仍
裹傷出擊率部眾與敵肉搏相拼。激戰數日,敵人多次攻擊不果,銳氣
盡挫,中國軍隊取得喜峰口戰役勝利。喜峰口戰役,共殲滅日軍五六
千人,狠狠地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全面抗戰爆發後,7月下旬,日寇調集數以萬計的日軍在飛機和
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攻。擔
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入侵,守衛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軍出動40餘架飛機輪番轟炸陣地,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
發動猛烈攻擊。132師將士在趙登禹的率領下,不畏強敵,奮勇抵抗。
日軍將中國軍隊切成數段,分割包圍。部隊孤軍作戰,在敵人炮火和
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損失慘重。趙登禹率部誓死堅守陣地,拚死抗擊。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軍伏擊,壯烈殉國,犧牲
時年僅39歲。
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贊他們在執
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給
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
布命令,追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1945年後,北平市政府將北溝沿改
名為趙登禹路,以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人民政府對盧溝橋
西道口的趙登禹烈士墓進行了多次修繕。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
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
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
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
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
馬本齋,1901年出生於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
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土淪喪,
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
甲,回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庄。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
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
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
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
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
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
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
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
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
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
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
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
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
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
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
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
頸後長了毒瘡。由於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葯,未能及時治療,不久
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
為部隊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抗
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雲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
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
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
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
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雲,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
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
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
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
經組織批准倆人結為革命伴侶,志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斗爭。冷雲
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後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
導員。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
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
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
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斗。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
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已行至河邊准備渡河的婦女團的
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
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
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於河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
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
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
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斗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
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
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
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⑤ 一位抗日英雄的資料(圖片『音像等),把他(她)的故事簡要寫下來.
瓊崖華僑回鄉服務總團團長——符克
2005年09月27日04:53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符克,1915年出生於海南文昌縣一個華僑之家。1928年就讀於廣州南海中學,1933年僑居越南,在西貢當小學教師。1935年,符克回國入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春,符克赴延安陝北公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中共中央為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廣大海外華僑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抽調人員組成海外工作團,到東南亞各國開展華僑工作。符克被選入海外工作團,受黨的派遣,前往越南發動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符克利用自己在越南的親朋好友關系,深入各種工會組織,奔走於大街小巷,和華僑促膝談心,宣傳抗日救亡,在華僑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經過他的艱苦努力,越南瓊僑救國會宣告成立,符克當選為常委。救國會積極在越南華僑和青年學生中開展如火如荼的救國救鄉募捐抗日等運動,支援祖國抗戰。
1939年2月,日軍侵佔瓊崖的消息傳到越南。在符克的建議下,瓊僑救國總會於3月組織越南瓊僑回鄉服務團,委託符克任團長。服務團發動旅越華僑堅決抗日,誓死衛國,保衛家鄉。服務團的團員們放棄安定的生活,跟隨符克回到瓊崖參加抗日斗爭。
不久,在中共瓊崖特委的支持下,以「救國救鄉」為目標的「瓊崖華僑回鄉服務總團」於1940年6月19日宣布成立,符克任團長。在符克的領導下,服務總團分成若干工作隊,活躍在瓊崖的城鎮、椰林和村寨。他們積極進行戰地救護、開展宣傳抗日等工作,組織各種抗日團體,有力推動了瓊崖人民的抗日救亡斗爭。1940年春,國民黨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服務總團的抗日活動也受到國民黨頑固派的阻撓、限制和威脅。對於抗日斗爭中的危險,符克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說:「我在艱險的環境中生活,倘不敢冒險前進,尋求民族出路,祖國是不會有光明的。」「我的工作是在危險環境中進行,似隨時都有生命之虞,假如萬一遇有不幸,那也是我所負的歷史使命的完結。」1940年8月,符克被國民黨頑固派陰謀殺害,年僅26歲。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人民日報》 (2005年09月27日 第二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唐述權
⑥ 許廣平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許廣平 ,魯迅的第二任妻子,在1968年3月受「四人幫」逼害,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1961年6月6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6.6是我有歷史意義的一日。我活著,要為中國、人類做些有益的事。」——許廣平)
1968年3月3日,因受「四人幫」偷盜魯迅全部書信手稿一事的刺激,心臟病突發逝於北京 ,終年70歲。
⑦ 八年抗戰中, 中華大地涌現出無數英雄兒女 隨便選一位抗日英雄的資料 把她的故事簡要的寫下來 快快快點啊啊
趙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賓縣人。1905年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時期接受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沖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縛,走上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 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斗爭。先後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中共濱江省珠河縣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領導工人進行罷工運動,組織青年農民反日游擊隊與敵人進行斗爭。她能文能武,機智過人。為了啟發工人、婦女覺悟,她不時創作一些文藝作品在地下刊物上發表。在一首《濱江述懷》的詩中抒發了她堅定的抗日意志:「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1935年秋,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 團政治委員。11月間,第2團被日偽軍圍困於一座山間。她協助團長指揮作戰,與敵激戰竟日,連續打退敵軍6次進攻。團長讓趙一曼帶領部隊突圍。趙一曼果斷地說:「你是團長,有責任將部隊帶出去,我來掩護!」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後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被日軍發現,戰斗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用鋼針刺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嚴詞痛斥日軍侵略罪行。為了得到口供,日軍將她送進醫院監護治療。在醫院里,她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爭取看護和看守人員。1936年6月28日,在看護和看守幫助下逃出醫院。6月30日晨,被追敵再度捉捕,受到更加殘酷的刑訊。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視死如歸,從容就義。時年31歲。
為紀念她,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一曼大街。朱德、宋慶齡、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她題了詞。 抗日民族英雄
永遠的豐碑:楊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
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東菏澤人。1914年加入馮
玉祥的部隊,後任馮的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
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後任第132師師長。
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越過山海關,開始侵襲熱河省(今並入河
北、遼寧、內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佔了承德後,開始向長城各口
發動大舉進攻。10日,日軍逼近喜峰口。趙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軍
40華里,在日軍之前抵達喜峰口孩兒嶺,並將敵先頭部隊擊退,在孩
兒嶺及口門一線穩定了前沿。為了有效消滅進攻陣地的敵軍,趙登禹
要求部隊待敵進至百米之內,再突然出擊,以手榴彈炸,用大刀砍。
由於兩軍混雜,使敵飛機、大炮、坦克無法發揮作用。入夜,趙登禹
又利用敵軍警戒疏忽,率部從兩翼迂迴敵人側後,進行包抄襲擊,打
得敵人措手不及,死傷甚眾。戰斗中,趙登禹腿部被炸彈擊傷,但仍
裹傷出擊率部眾與敵肉搏相拼。激戰數日,敵人多次攻擊不果,銳氣
盡挫,中國軍隊取得喜峰口戰役勝利。喜峰口戰役,共殲滅日軍五六
千人,狠狠地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全面抗戰爆發後,7月下旬,日寇調集數以萬計的日軍在飛機和
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攻。擔
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入侵,守衛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軍出動40餘架飛機輪番轟炸陣地,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
發動猛烈攻擊。132師將士在趙登禹的率領下,不畏強敵,奮勇抵抗。
日軍將中國軍隊切成數段,分割包圍。部隊孤軍作戰,在敵人炮火和
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損失慘重。趙登禹率部誓死堅守陣地,拚死抗擊。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軍伏擊,壯烈殉國,犧牲
時年僅39歲。
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贊他們在執
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給
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
布命令,追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1945年後,北平市政府將北溝沿改
名為趙登禹路,以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人民政府對盧溝橋
西道口的趙登禹烈士墓進行了多次修繕。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
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
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
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
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
馬本齋,1901年出生於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
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土淪喪,
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
甲,回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庄。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
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
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
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
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
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
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
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
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
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
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
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
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
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
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
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
頸後長了毒瘡。由於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葯,未能及時治療,不久
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
為部隊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抗
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雲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
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
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
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
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雲,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
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
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
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
經組織批准倆人結為革命伴侶,志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斗爭。冷雲
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後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
導員。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
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
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
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斗。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
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已行至河邊准備渡河的婦女團的
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
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
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於河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
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
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
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斗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
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
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
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⑧ 紅色經典人物故事
1、劉胡蘭的故事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
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2、金色的魚鉤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趕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讓我們走在後面。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因為全連數他歲數大,對大家又特別親,大夥都叫他「老班長」。
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里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著青稞面給我們做飯。
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吃完了。飢餓威脅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這些天他比我們瘦得還厲害呢!
3、豐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道。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4、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5、百歲將軍孫毅的傳奇故事
2003年7月5日,德高望重、聲聞遐邇的老將軍孫毅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旅程。他活了整整100歲。提起孫毅,在軍界和青少年中無人不曉。年長的同僚稱他「孫鬍子」,年輕的軍人稱他「鬍子將軍」。
1920年10月,孫毅高小還沒畢業,因為家庭生活困難,就離開家鄉出去找事做。就在那個時候,他把自己原來的名字——孫俊華改成了孫毅。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取「殺敵為果,致果為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