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科學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准下的科學課堂教學形成了新的預設與生成關系,一方面生成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對一定的生成(結果)來說,一定的預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師核驗反饋信息和促進學生下一步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
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預設為主的,但有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生成問題。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是置之不理呢還是隨之改變教學策略?我覺得只要課前功夫到,准備充分,加上教師的教學機智,課前的預設可以為課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一、課前要精心預設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我在執教《比較水的多少》時,為了能靈活應對生成問題,我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探究。如何比較水的多少,我試教了好幾次。第一次我是請學生說了兩種常見的方法,請學生選其中的一種進行實驗,這樣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第二次我是請學生把所有的方法都說出來,然後比較那一種最簡單,讓全班同學用同一種方法來實驗,這樣扼殺了學生的意願,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第三種我請學生把各種方法都說出來,為了讓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又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就請學生選取最喜歡的一種進行探究。可想而之,第三次的教學效果最佳。
二、尊重學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則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就是磨滅,這樣的學生培養顯然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也是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是留到課余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在研究。比如有個同學說比較水的多少可以用稱來稱,我沒有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學生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我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學生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的吐露出來。
三、及時調整預設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而且說得有板有眼。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根據教學進程和學生需要的實際,不斷地進行調整,從而使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真實的精彩的動態生成。
⑵ 三年級科學《比較水的多少》的教學設計與反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水多水少的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測量」的探究過程,培養其自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比較活動中激發學生不斷質疑、精益求精的科學探索精神。
3.引導學生感受到標准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知道量筒就是一種標准化的測量工具,並了解量筒的特點,知道毫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液體容量單位。
【教學重難點】
親歷量筒再發明、再創造的過程,感受標准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教學用具】
學生:量筒(100ml)若干、一次性塑料杯若干、玻璃杯若干、漏斗若干、黑色記號筆若干、天平、裝有不同水量的兩杯水若干、實驗記錄表若干。
教師:一瓶可樂、一盒牛奶、茶杯、、實驗記錄單總表、課件(電腦、視展台、液晶投影儀配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大膽猜測
出示裝有不同水量的兩杯水。(這兩個杯的大小和形狀都不一樣)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這兩杯水和你們桌上的兩杯水是一樣的,你們猜一猜:哪杯水多呢?為什麼?
二、討論方法,驗證猜想
1、師:剛才同學們做了各種各樣的猜測,你們想不想證實你們的猜想?那接下來我們就來比較水的多少!(板書:比較水的多少)
2、提活動要求。
師:在活動之前,老師先提點小要求:小組先討論你們打算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這兩杯水的多少,討論好後向老師示意,然後材料員到「材料超市」選材料做一做。
3、學生到「材料超市」選材料進行操作活動。
4、匯報交流。
師:下面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說一說你們小組怎樣做的,你們的結論是什麼?
預設學生的方案如下:
方案(1)、倒入兩個相同的杯子進行比較。師:為什麼要倒入相同的杯子?(板書:比較方法:倒入兩個相同杯比較)
方案(2)、倒入一個杯中做記號。(板書:倒入一個杯中,做記號。)
方案(3)、倒入兩個相同的杯中放在天平上,比重量。(板書:比重量)
方案(4)、拿一個與1號相同的杯,把2號杯中的水倒進去,進行比較。(板書:拿一個相同杯比較)……
5、優化方法。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了這么多好方法,那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呢?說說你的理由!
三、用自製刻度線測量水的多少
1、提出問題:「多多少?」
師:剛才同學們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比較,都得出了「1號杯里的水比2號杯里的水多」這一結論。那你想不想知道多多少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預設學生的方法:
方法(1)、用尺子量。師:為什麼用尺子可以量出來?(尺子上有刻度)
方法(2)、可以用有條碼的杯量。師:條碼是怎樣的,為什麼可以用有條碼的杯量出?(杯上有刻度)
方法(3)、可以用量杯量。師:量杯是怎樣的?為什麼可以用量杯直接量出?(杯上有刻度)
2、用自製刻度線測量水的多少
師:那好吧!老師這正好為你們每個小組准備了一個貼有紙條的杯子,你們能不能在上面畫上刻度線製作一個自己的量杯,再測量水的多少呢?下面就請材料員上來領材料,記錄員拿出記錄單一準備做記錄。
3、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學生自製量杯出現的情況預設如下:
(1)畫的刻度線不均勻;(2)畫刻度線的起點不一樣;(3)格子大小不一樣;(4)測量時用的單位不一樣……
4、匯報交流。
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有選擇的選取上述四種情況的學生匯報並展示他們的杯子上的刻度線及測量結果。
師:現在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老師給你們相同編號杯中的水是一樣多的,你們再觀察一下剛才這幾個小組測量的結果,相同嗎?有哪些不同呢?(單位不一樣,數據不一樣)
師:那麼為什麼各組測出的結果會出現不同呢?展示剛才這幾個同學的杯子,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預設學生的回答:(1)、格子的大小不一樣;(2)、刻度線不均勻;(3)刻度線的起點不一樣……
5、小結,感受統一標準的必要性。
師:剛才,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思考與反思,發現了:由於大家畫的刻度線起點不一樣、格子的大小不一樣、單位不一樣……導致結果不一樣。這樣看來就要統一一個標准,需要一個專門的工具來來幫助我們了,請看這是什麼?(板書:量筒)
四、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
1、觀察量筒。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量筒嗎?下面就請每個小組的材料員領一個量筒先觀察一下,看看你們能觀察到什麼?
2、學生匯報。(板書:ml、毫升、刻度。)
3、出示課件,介紹量筒的特點。(採用卡通形式介紹)
4、比較自製量筒與標准量筒。
師:請你們比較一下量筒的刻度與你們自製量杯上的刻度有什麼不一樣?
5、出示課件,介紹量筒使用時要注意的地方。(動畫介紹)
6、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
師: 同學們想不想用量筒也來量一量這兩瓶水分別有多少毫升。由於量筒的口比較小,防止倒水漏到外面去了,老師還為同學們准備了漏斗,下面就請材料員拿出漏斗,記錄員拿出記錄單二准備做記錄。
7、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8、匯報交流。
師:現在你們想不想知道1號杯和2號杯中的水各是多少嗎?(1號杯中水是90毫升,2號杯中的水是70毫升。)
展示測量結果不一樣的小組記錄單。師:剛才我們用量筒測量的,你們看這幾個小組測量的數據,為什麼還有差別呢?
9、比較用自製量杯和量筒測量的結果。
用總表展示各小組兩次測量的結果。師:剛才我們進行了兩次測量,你們認為用什麼測量比較精確呢?
五、聯系生活,運用實踐
1、猜一猜。
(1)、猜一盒牛奶的體積。
師:1號杯中的水是90毫升,那你猜猜這瓶牛奶有多少毫升呢?(讀數驗證)
(2)、猜一瓶純凈水的體積。
師:這瓶純凈水有多少毫升呢?(讀數驗證)
(3)、猜一瓶可口可樂的體積。
師:這瓶可口可樂有多少?(板書:1.25升)這個升你們見過嗎?它是一個更大體積單位,1.25升=?毫升
2、解決生活問題。
(1)、醫生告訴我們說,人每天喝水的量不能少於1500ml。(出示一個水杯)師:我昨天用這水杯喝了大約兩杯水,你說夠不夠?怎樣才知道?
(2)、回家量一量你爸爸、媽媽喝水的杯能裝多少水,了解他們每天喝水的量夠不夠1500ml?
⑶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7篇
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該說比以前更加的科學,探版究的味道更權加的濃厚。從猜想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身的刻度杯丈量,最後認識量筒丈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身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雖然這個活動是對同學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但估計液體體積對同學的協助也很重要,況且結合教學實際,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35分鍾的課堂展開充沛,難度也是非常的大的,因為還有作業。假如能夠用充沛的時間展開,那是好事,也是我所期待的。
⑷ 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比較水的多少》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課題 《比較水的多少》是科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課 作者及工作單位 北海市合浦縣廉州小學 莫逢禮 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地球上一切生物也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約用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針對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2、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3、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出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法,並通過實驗驗證、合作交流等方法正確地比較水的多少。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利用所掌握的液體特性知識,設計方案並通過實驗證明來比較水的多少。
⑸ 小學三年級科學:《比較水的多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科學思維的培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並積極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任務.
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後進行對比觀察,並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你知道嗎?並簡單說說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麼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局限於一種方法.並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匯報:你們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麼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才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都可以來比較水的多少,下面就請大家自主選擇一種辦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時,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保證比較的准確度,把你們的比較結果記錄下來.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很多靈感或習慣都是在點滴的記錄中逐步培養的.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比較出來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麼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樣來描述呢?學生匯報.為了精確地測量水的多少,需要藉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麼?(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你們認為在讀數據時,視線應怎樣?出示:(讀數示意圖)視線應與量筒上的刻度與液面相平.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想馬上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多少了,現在就請各小組用量筒分別測出三個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測量的結果寫在探究記錄紙上.各組匯報測量結果.
自評:科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儀器,儀器的介入增加了驗證的准確性,正確使用儀器有利於思維空間的拓展.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就怎樣比較水的多少進行了研究,大家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新的問題嗎?在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材料上都標有具體多少毫升的數據,請大家注意觀察.
⑹ 小學科學《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回該說比以前更加答的科學,探究的味道更加的濃厚。從猜測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最後認識量筒測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己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
⑺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科學思維的培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並積極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任務。 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後進行對比觀察,並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你知道嗎?並簡單說說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麼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局限於一種方法。並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匯報:你們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麼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才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都可以來比較水的多少,下面就請大家自主選擇一種辦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時,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保證比較的准確度,把你們的比較結果記錄下來。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很多靈感或習慣都是在點滴的記錄中逐步培養的。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比較出來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麼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樣來描述呢?學生匯報。為了精確地測量水的多少,需要藉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麼?(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你們認為在讀數據時,視線應怎樣?出示:(讀數示意圖)視線應與量筒上的刻度與液面相平。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想馬上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多少了,現在就請各小組用量筒分別測出三個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測量的結果寫在探究記錄紙上。各組匯報測量結果。 自評:科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儀器,儀器的介入增加了驗證的准確性,正確使用儀器有利於思維空間的拓展。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就怎樣比較水的多少進行了研究,大家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新的問題嗎?在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材料上都標有具體多少毫升的數據,請大家注意觀察。
⑻ 科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比較水的多少優秀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能夠提出問題,並通過思維設計方案。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溶液的多少,並明確必須使用同一標准。認識並學會使用量筒。
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事實,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培養自信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在探究時,能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
准備材料:每組大小不同的瓶子一套四個、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廣口瓶、量筒、天平、觀察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猜想。
1、出示課件,師:今天這節課啊,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兩個老朋友,看他們是誰?他們怎麼了?哦,是八戒遇到了難題,同學們能幫幫他嗎?
2、你認為哪瓶水多呢?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二、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師:有時候光用眼觀察是無法得出准確答案的,那這時該怎麼辦呢?
2、小組討論:你們能用什麼方法來比較水的多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吧,我們比一比哪個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匯報交流:比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適時地對量筒的使用做介紹,並認識毫升這個計量單位。
4、你們覺得哪個組設計的最好?哪個組使用的器材最簡單?哪個組的實驗步驟最少?以激勵學生繼續尋找新的方法。
三、實驗探究
1、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小組商量一下,你們打算用哪種方法來比較,需要什麼器材,然後小組長上來領取所需的器材。
2、學生實驗,記錄結果。教師巡視,做好實驗的安全指導。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四、嘗試估算水的多少
1、師:剛才同學通過實驗知道了哪個瓶的水最多,現在你還想做進一步的探究嗎? 想怎麼探究呢?
2、學生實驗,作好記錄。
3、匯報實驗結果。
五、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呢?
2、其實啊,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多多思考,就能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再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者跟小夥伴一起探究,你就會發現科學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
用身邊的材料(如飲料瓶等)製作一個能裝500毫升水的桶;一個能裝400毫升水的桶。用這兩只桶怎樣才能夠得到300毫升的水。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該說比以前更加的科學,探究的味道更加的濃厚。從猜測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最後認識量筒測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己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雖然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但估計液體體積對學生的幫助也很重要,況且結合教學實際,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也是非常的大的。假如能夠用充分的時間展開,那是好事,也是我所期待的。
實際教學中,前一個活動我依舊是按照老教材的編排展開的教學,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並對這些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是簡便的、有效的。對後面的兩個活動:自己製作刻度杯測量和認識量筒 ,由於課堂時間感覺很緊張。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我還是省略掉了自己再畫刻度杯測量的這個環節。其實,去掉這個環節後,課堂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對於三年級的孩子,認識量筒這一新事物,花費的時間需要很多,要實際測量時間就更多了。在估計液體體積方面我也進行了充分的設計,花了幾分鍾時間來幫助學生估計液體的體積,我想這有利於讓孩子建立毫升這個體積單位。我覺得把「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放在課外小組活動中進行也不錯。
⑼ 教科版科學三上《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第四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潛能。下面談談自己的執教體會。
一、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經歷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在這一課中,我能較好地體現以上精神。首先,教學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力求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研究方案」——「實驗探究」——「整理分析」——「獲取探究結論」的全過程。其次,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親歷「探究」。在引導學生經歷探究過程中,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訓練學生觀察、記錄、分析等基本技能,學生經歷了這個過程,使學生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二、努力落實學生探究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經驗和發現。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說出已有的經驗和感知,如學生對2瓶水的多少的推測,預設1是瓶子相同,水位不同;預設2是水位相同,瓶子不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容易進行判斷。接著,教師出示了不同瓶子和不同水位的兩個瓶子,這時,學生就沒有統一的判斷標准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紛紛作出推測,並設計了實驗的方案。總之,我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順著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發展的路徑來實施課堂教學。
三、在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我注意傾聽和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使課堂充滿寬容的、民主的、和諧的氣氛,保證了探究活動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中有效進行。本課也把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蘊藏於教學之中,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受了節水的教育。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本節課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如三年級的孩子動手能力較差,自控能力較差。在實驗過程前,教師要先對實驗方法進行適當的指導,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學生的分組實驗就會完成得更加順利,動手操作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再比如,學生想出了多種比較水的多少的實驗方法,限於器材有限,學生只能實施了一種,在今後的教學中,課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預設與准備,這樣,在課堂上才能生成得更加精彩,教師的教學才能更加游刃有餘。
⑽ 94《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課堂抄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襲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而且說得有板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