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確定小學語文教學重點,難點心得體會
買一些練習卷做
或者買《一點通》什麼的
推薦你本練習冊,《倍速訓練法》
挺好的
2. 如何提高小學思品課有效課堂教學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新課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現在我們面前,新課程更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兒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教學中課堂面貌和教學形式雖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源於教師本身的理念和行為的問題,導致了課程教學的「低效」甚至是「無效」。下面著重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立足教材,落實課程理念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具有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是新課程標准對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性質的定義。我們通過對教材的研究,結合新課標精神,發現這個學科具有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如何積極利用好教材,引導兒童開展品德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在活動中獲得能力的發展。品德與生活要重視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的心態,教師要抓住學生童年生活的價值,將德育活動滲透到兒童的生活中,實現教材與生活的有效結合,從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模型,促進能力的發展。
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我們發現品德與生活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背景,通過各類和兒童生活相關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會有親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單一的利用教材,而應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將實際生活中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設計成活動教學的內容,通過搭建平台,將教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從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發展。
二、活用對話教學策略,創設有效情境
對話教學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學中、尊重信任的氛圍中,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相互對話,在師生經驗共享中創造知識和教學意義,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形態。因此,對話是師生通過平等溝通,主動而富有個性精神地認識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動。在對話中,學生被充分地視為具有獨立生活見解的個體,教學則成為真正構建道德認知的過程。這樣,學生對生活的討論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他們因此而由衷地、現實地認識生活,並提高道德認識和行為能力。
1、搭建平台,實施對話
「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搭建開放互動的對話平台,會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發散,胸襟列加寬廣,創意更加涌動,參與意識也更加強烈。可以組織辯論,也可以進行模擬演練等為學生搭建對話平台。
2、抓住生成,組織對話
課前預設與課中生成是師生其同完成的創造性活動,課前預設必須有很強的情景性和開放性,教師需要根據掌握的學情,加上自己的經驗進行構思。課中的「生成」不是沒有導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靈活實施預案來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的對話互動,從而構建新的認識,新的經驗,新的情感的過程。
3、解讀文本,關注對話
文本具有不確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從某種意義說,文本的意義只有通過讀者才能充分建構。因此,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品德與生活」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生面對文本,不是單方面吸收文本所負載的信息,而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真誠面對,相互滲透。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滲入了讀者的意義;讀者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接納了文本的意義,擴大了原來的視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個新我。因此,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視教材為「新的活體」,引領學生親歷閱讀過程,與課文直接對話。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本語言的深處,體驗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與文的「對話」與碰撞中生成帶有個性的色彩的思想與言語。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1、「生活化」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這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課程,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需要用大多數學生熟知並具有濃厚興趣且貼近生活,價值觀正確的主題作為課程的著力點。由此就需要教師們在組織思想品德和生活(社會)課教學的同時,抓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喜歡並且認同課程,才會有更多的積極性與創新精神去參與到課程中去。這種將知識引入生活,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必然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樹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素質。因此,在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所有牽涉社會熱點問題、學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時,老師應該盡量減少自身的理論灌輸,做到立足教學的內容開設學生喜愛的活動,利用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精神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經過實踐驗證,參與到這種開放的、創新的課程中,可以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調動他們的創新能力,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3.多媒體教學法
在授課中,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授《生活中的快樂》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來進行教學,立足於社會實踐,把快樂的場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通過對生活中出現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由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板書轉變成信息化時代的多媒體技術,通過更加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讓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滿勃勃生機。
總之,兒童生活的現實性,決定了品德與社會教學應該關注和反映兒童生活的真實性。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緊扣教學目標,想方設法去創造符合兒童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自主探究,合作發現,培養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準,做適合於現代社會需要的小主人。
3.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進行後進生轉化之我見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如何盡快有效地實現素質教育「兩全」,即「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已成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課題。其中,在中學思品教學中如何實現後進生的有效轉化,使後進生同樣得到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是當前每位教師渴求解決的一大難題。對此,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切實研究後進生的表現,分析後進生的形成原因,進而探索教育轉化後進生的辦法,使中優生隊伍不斷壯大。
1、後進生的表現
所謂後進生(也有稱差生、學習困難生),一般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較差,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不良,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邏輯能力弱,其綜合反應為成績低劣的學生。以下就思品教學中的各種表現進行研究。
(1)對思品不感興趣,視學習為負擔。隨著年級的升高,對社會、生活、學習的認識的不斷變化,興趣逐步消失,對思品的內容就產生枯燥感。從而會繼而對學習缺乏信心,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習的方法不當,產生厭學和應付心理,一直處於落後消極狀態。
(2)注意力不集中。認知水平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與非智力因素有關。後進生常常表現出容易分心,抗干擾的能力比較差,往往被某些與上課無關的事物打擾,影響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圍小,抓不住學習的重點。
(3)理解記憶水平低。一般後進生記憶方法死板,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一直沿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偏向於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他們的理解記憶和抽象記憶的能力明顯偏差,如背過了物理的概念,但沒有理解概念的物理意義,在做題時就經常出錯,甚至不會做。
(4)情感和意志的缺陷。他們存在自卑感,不能正確分析和評價自己,自己對自己錯誤定位,認為自己永遠學不好思品。意志的薄弱造成他們的散漫怠惰,懶於思考,有放棄學思品的想法,對學思品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思品教師有對立情緒。
2. 後進生的成因
(1)教師在教學要求上實行「平均主義」、「一刀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個智能、知識基礎和性格各異的學生,按理教師應因材施教,但有些教師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學要求上發出的是用一個指令,很少考慮到高中低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致使一部分學生「吃不飽」,另一部分學生「吃不了」。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導致後進生的出現。
(2)教學內容上攀高求難。有些教師認為,中考,是選拔性的考試,不是義務教育中的形成性測試,考上高中的學生人數是自己教學水平的唯一體現,是上級領導、學生家長核定自己業績的唯一標准,況且思品考試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因而在教學內容上攀高求難,他們熱衷於給學生講那些高難的問題,但卻忽視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歸納,忽視了對基本定義,概念的理解,闡述和運用。這樣就使得原來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很難跟上要求,而且每況愈下,與基礎好的學生距離越來越大。
(3)教學進度過快。有的教師為了保證在考試前有充足的時間安排復習,往往把教學進度安排過快,甚至有意識地壓縮新課講授課的時間,過早地結束新課,以便「深化」復習。這樣無疑會導致學生對新學知識囫圇吞棗,消化不良,而學生在學習新課時基礎沒打好,深化復習也就沒有根基,在復習時又必然如墜煙海。實際上教學進度過快既對學生整體水平的穩步提高不利,也必將促進學生超前分化。
(4)教學採用「填鴨式」的方法。目前,仍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一講到底,滿堂灌,學生只好靜心「聽」。其思維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中,缺乏積極參與的意識和機會。因此,學生在學習思品知識、思考思品問題中的缺陷不易被教師發現。同時,也易使學生滿足於一知半解,對知識難以融會貫通。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違背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致使一些在知識理解、規律運用上存在偏差的學生,因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指點逐漸分化成後進生。
(5)考試次數過多,試題難度過大。有的教師認為:「要想考試好,多考是法寶。」因而教學中考試安排越來越多,試題編制越來越難,這樣做的結果,使得一些學生考試經常不及格。一次又一次考試的失敗,給他們帶來一次又一次學習上的失望,久而久之,他們對思品學習便產生畏懼,苦惱厭倦的心理甚至反感。使他們喪失了學習思品的興趣和信心,並可能逐漸淪為學習上和紀律上的後進生。
3. 後進生的轉化
前面以對在思品教學中後進生的表現和成因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那麼,在此基礎上,思品教師究竟要如何轉化後進生呢?從教師和教學的角度看,本人認為轉化後進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思品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作一個優秀的思品教師應具備以下品質和能力:一是要有較高的心理成熟度,熱愛教學工作,熱愛全體學生,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二是除了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外,還應具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能運用教育理論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並有所創新。三是正確指導學生的學習,能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因此,教師要不斷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使所有學生都穩步提高。
(2)轉變教育觀念,厚待後進生。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無條件地關心和照顧學生,給學生以信心、勇氣。要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居高臨下,不是逼迫學生學習,而是幫助他們學習,要相信任何學生都有好學上進的方面,尤其是後進生,決不能把他們當作工作上的包袱來對待,應該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甚至要厚待、「偏愛」後進生。
(3)重視後進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後進生形成的因素雖然復雜,但一切的客觀因素都要通過學生本身的主觀因素而起作用,學生本身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方面,而非智力因素則包括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作為一名優秀的思品教師,應當全面了解,細致分析形成後進生的原因,並善於利用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多種方法來促進後進生的轉化,包括加強與後進生的談心,與其家長的聯系,與其他授課教師、班主任轉變後進生工作的協作等。在平時教學中要全方位培養後進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後進生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促進學生思品情趣感的形成和發展。
(4)加強教師期望的積極效應。教師應對學生作全面了解,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寄予適當的期望,並盡可能使期望水平高於個各學生現有的水平。對後進生,要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體會到只要勤奮努力,一定能學好,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當他們達到教師的期望時,要及時對其表揚鼓勵,讓其充分體驗成功,有了成就下一成功的強烈願望和決心。正如教育家蓋滋所說:「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學習上的成功是一種積極的體驗,從而能產生進一步追求成功的需要,一次成功又可能推動第二次成功。
(5)在教學要求上,變「平均主義」、「一刀切」為「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立足於中等生,堅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爭取在課堂內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達到畢業會考要求,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向中考要求靠攏。在課堂提問、課堂訓練、課外作業布置上,根據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要求。在課外輔導上,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應注意開拓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對於後進生,則應著力於幫助他們理解和歸納基礎知識,指點他們基本的學習方法,這樣做,能使好的學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逐步提高。
(6)在教學內容上,變「攀高求難」為「扎實基礎,滾動提高」。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幫助學生建立思品知識體系的結構,在適當降低教學內容難度的前提下,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在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適當提高要求,增加難度,在這里「扎實基礎」是轉化後進生的立足點,「滾動提高」是轉化後進生的努力目標,故在教學中兩者應兼顧。
(7)在教學進度上變求快為合理安排。一般來說,應當根據大綱要求,保證新課講授時間。在後進生面積較大的班級,則應適當增加新課講授時間,減少復習時間和復習輪次。學生只有在學習新知識時打好基礎,注重思維能力的開拓和理解技能的培養,復習時才能如魚得水,深化才有根基,否則,必定事倍功半,欲速不達。
(8)在教學方法上,變「填鴨式」為「目標教學」、「啟發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中等生為依託,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原則。確立好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採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促進教學目標實施成功。及時鞏固練習,引導知識的歸納小結,搞好目標測試和矯正。注意發揮好學生的學習優勢,調動他們排難解疑的積極性,帶動全班。對後進生則應多鼓勵,多提問,多板演,多檢查,多個別輔導,多當面批改作業。只有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後進生才會逐漸轉化思品教學質量才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
思品教學中轉化後進生的工作是重要而艱巨的,這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著乃至全社會的重視和努力。首先,要從理論上真正揭示和清楚闡明後進生的本質及成因;再著力研究有效的後進生轉化工作的科學依據和科學方法;最後,切實地全方位地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那樣,後進生都在上進中,逐漸變為中等生或優生,繼而走向成功。
4. 如何進行小學思品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一、什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二、為什麼要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怎樣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下面我以六(下)《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只有一個地球 教材分析: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資源匱乏,他們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讓小學生從小就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重要性,保護好共同生活的空間——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通過搜集和調查,讓學生了解資源污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懂得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初步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2.關心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能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獻計獻策.3.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樹立節約資源的環保觀念.難點:培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過程預設:活動一:感受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1.引出地球2.了解地球:你都了解了地球媽媽的哪些呀?3.感受美麗:(1)學生說(2)看課件: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家園(3)說感受4.小結活動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的浪費現象1.師:是啊,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傷心、難過的時候……(出示哭泣的地球)2.是什麼讓我們的地球媽媽落淚了呢?3.學生說(環境污染,資源驟減等情況),教師著重引導讓學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4.師小結:活動三、了解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一回小調查員,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發現由於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帶來的種種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況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好嗎?好了同學們,咱們先交流到這兒,好嗎?誰願意先來匯報一下你的發現?(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2、教師著重引導學生明白水資源的有限,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有限的資源.3、小結:活動四:設計節能宣傳語 環保好辦法1.節能措施,環保好辦法2.設計宣傳語,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4.總結:教學設計說明:1.巧用媒體,激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小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的起點,萌發創新慾望的基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能激發孩子無盡的想像力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優美的如詩如畫的課件讓學生折服於地球的美,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又為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著破壞埋下伏筆.2.注重調查,拉近生活距離《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作用來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與真實的社會生活接觸,在生活中學習道德.而品德課前的調查,能為品德課的教學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時也拉近了品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因而,課前,我先讓學生圍繞課程內容,走進社會中去做實實在在的調查,去體驗地球資源的有限.3.注重活動體驗,形成道德習慣「活動,體驗」是《品德與社會》課重要的教學策略.在課中,我盡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地球資源的有限,現在還正遭受著破壞.由此,引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資源真的緊缺嗎?浪費資源真的那麼可怕嗎?」也許孩子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孩子的生活很幸福.於是,讓學生通過搜集一些數據,圖片,實例,旨在讓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確實有人,有城市已經因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
5. 淺談如何讓學生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體驗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的課程,如何讓生活能真實地走入品德與社會課程,凝聚著多少老師的智慧和關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新課程理念也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在生活中感受、體驗。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樣的「課堂」,是靈動的、美麗的。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多樣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情感,感悟道理。體驗式學習像生活中的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引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通過有趣的活動親身體驗、感悟道理。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式:一、給予關注,注重學生的生命成長源於學生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感動,觸動心靈,所以教師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們的品社課堂,引入生活之水,為他們搭建生活平台,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網路資源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力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易於學生接受,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人間自有真情在》一課時,並沒有按照教材中給出的唐山地震圖片和事例進行教學,而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教材中1976年發生的唐山地震的內容換成學生親身體驗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個鮮活的教學資源。對於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對1976年唐山地震距離較遠,感情淡漠。巧用資源,選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們都親身經歷了募捐活動,有體驗,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發孩子們的共鳴。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段影片、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張照片,一段感人的視頻,由總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兒童,由國內到國際層層滲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不讓同學們感悟到大災有大難,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人間有大愛,體驗真情。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品德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活動, 使之散發德育魅力,綻放成長足跡。二、獲取經驗,提高學習實效性在四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災難》、《當災害來臨時》、《人間自有真情在》、《災難後的思考》等章節,在學生積累了一定自救自護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層地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培育對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負責的意識,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進一步落實了課程標准中的「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適應社會的能力。」 從以上分析不難得出,一堂生動並且有實效的品德與社會的主題教育課,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好錄像、投影、錄音等電教媒體,上活品德與社會課,積極引導學生對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體而真實的感知,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規范,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鳥的世界是樹林,教育的世界是整個社會生活。"所以,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善於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多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斷力。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我們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珍視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強調體驗式、探究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嘗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於教材倡導的教學活動,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
6. 如何增強小學思品活動課的教學實效性
認識和感悟、領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參與社會,我創設活動時,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 三,成為具有愛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自己去發現和創造;3,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在教學中,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所以。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為學生認識社會、交通標線,讓所謂的枯燥「說教」。 總之,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教與學是心靈: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體驗生活。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1。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 四,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創設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觸及他們的心靈,在有情趣的教學中,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去感受生活,教學中。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 二,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媽媽。五,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 因此,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實踐、認識和感悟,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揪住問題,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因此;2,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並結合教材資源,《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調動起學習慾望,要源於現實生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課堂教學,彌補同學的不足。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適應社會。 訓練習慣、積極的人格發展,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認知水平,強調活動性,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中。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可是。」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促進他們健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體驗生活,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情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大量活動的使用。讓學生走進社會? 一,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興趣愛好等等,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動口的廣闊空間。在學生探討活動中。在時而深沉舒緩,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激活課堂,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方法的運用,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交通信號、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平安回家》一課,注重學生體驗,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習慣和操行的、責任心、表演。以「孝敬父母」為例、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向上,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認識了解社會,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
7. 小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心得體會小學生寫不少於400字
又一來個學期即將過去,今天自,在這美好而又彌足珍貴的時光里,我很樂意和大家談談我的學習和經驗。
提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前預習要鞏固舊知識,標出聽課的重點。課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並參與問答,隨時記錄重難點,充分利用課堂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做好作業,及時總結。做作業前,先回顧一下老師所講的內容,看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把新知識都理解以後,再完成作業。每單元結束後,用你自己便於記憶的方法來歸納和總結這部分的內容,比如,簡圖、表格、提綱,用這種簡易明白的形式總結知識,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果。
科學訓練,舉一反三。訓練要有針對性,即要重數量,更要重質量。練習中習題解答的准確性是第一位的,速度是在熟練中逐漸形成的,不要捨本逐末。
這就是我一學期以來的心得體會,不當之處,不吝賜教。
追問
easdgafjglfgdsaghdfsgh
8.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一、貼近生活、注重體驗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幫助學生參與社會、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
二、走進社會、學會實踐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去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社會實踐能力。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設計,如教學《購物有學問》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裡,讓學生在觀察中切實感受價格的秘密,親身體驗購物的學問。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育時,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討論、學會交流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在品德與社會課上的討論,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防止形式上的討論。
品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9. 讀完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感
通過學習《品德與生活》 新課標, 加深了 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 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學習過程中, 我也收獲頗多, 倍受鼓舞。
現在的《品德與社會》 最大的改革是把學生良好品德、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培養目標切切實實地放在兒童的生活中去培養。 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 以生為主」的發展性戰略計劃; 真正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 密切聯系兒童生活,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 在發展中生活。 當我們翻開《品德與社會》 這本教科書時, 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門全新的課程。 它是伴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開設的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 它通過游戲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題活動, 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 科學的、 生活的啟蒙教育, 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品德與社會》 課程倡導「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 體驗和感悟, 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
我們的《品德與社會》 教學不應該局限於課堂, 脫離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 局限於書本的世界, 迴避紛雜的現實生活, 只 是沒有生活的空談, 這樣往往造成學生的思想跟行為截然不同, 口是心非, 德育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品德與社會》 教學必須走出小課堂進入大社會,回歸兒童的世界, 回歸生活的世界, 回歸現實的世界。 唯有如此, 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 才會使《品德與社會》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
《品德與生活》 的核心理念就是讓品德回歸生活,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注意觀察生活, 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 捕捉生活中的點滴信息對學生進行三維目標的教育。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更懂得珍惜兒童生活的價值, 尊重兒童的權利, 引導兒童熱愛生活、 學習做人; 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中引發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重視兒童在真實生活中感受、 體驗、領悟, 突出活動, 讓學生自主地、 能動創造性活動, 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