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隨筆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隨筆

發布時間:2021-02-21 00:46:28

『壹』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21世紀是現代教育信息化時代。小學語文教學正踏著時代的腳步前行,而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作文教學,一直占據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特別是小學三、四年級學生正處於作文的起步階段,往往在作文中存在著「寫什麼」、「怎麼寫」的困惑。因為筆者既擔任過語文教學,又擔任過信息教學,在學科整合中,我深深體會到:如果能讓信息技術走進作文,在作文教學中將作文指導與信息技術巧妙結合起來,不但能讓學生興趣濃厚,而且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提高寫作水平的效果,呈現出作文教學的正能量。
多年來,傳統的作文教學效率低,學生作文能力弱,老師怵作文,學生厭作文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作文教學。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班班通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作文教學的網路化也初見端倪。資源共享的網路將為廣大學生的作文學習提供一個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就能使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作文教學網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網路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引進廣闊真實的寫作對象,提供更多豐富的寫作資源,實現全程性的思考與交流,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以彌補實體寫作環境的「先天不足」。
一、利用網路自身信息,充實作文素材
計算機互聯網的強大信息量為學生展現了大量的信息素材,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更廣泛的天地,學生學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每天面對「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總是難以找到寫作的材料,每次一到寫作文的時候,不是咬著筆頭發呆,就是胡亂抄襲作文書。而多媒體網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聲像資料,引發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並入情入境,真所謂「坐在家中看世界」。滑鼠輕點,大千世界盡在眼前。寫景可點擊「自然風光」,敘事可點擊「時事新聞」,寫動物可搜索「動物世界」……還可根據課文內容延伸,嘗試寫作。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喚醒和鼓舞」。網路是學生鍾愛的事物,很多學生還是上網的高手,雖然他們可能只把網路作為娛樂的手段。一旦教師把網路作為作文教學的手段,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去感受網路帶給他獲取知識的快樂。網路的無限連通性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學習環境,網路信息的五彩斑斕又構成了學生快樂的元素。教師只要精心准備,認真構思,引導學生搜尋那些最能撞擊其心扉的材料,就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和沖動。與在黑板上乾巴巴地寫上一個題目幾行提示相比,網路上的感性材料無疑更生動,更對學生的胃口。根據學生喜歡電腦,愛用電腦的特點,我曾因勢利導,讓學生出寫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當《我為QQ取昵稱》、《我的QQ》、《我的QQ農場》等作文題目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完全沒有了怕寫作文的意識,他們在習作中滔滔不絕,傾訴著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知不覺中,習作水平大大提高。也許,這就是真正的「我手寫我口,我口言我心」吧。為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我還給學生播放《捉泥鰍》的兒歌fiash,讓學生根據畫面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優美的音樂,精彩的動畫,讓學生展開了無窮的想像,一篇篇佳作應用而生。
要寫出好作文必須注重書面語言和日常生活的積累。我還讓學生在班級網站上建立自己的個人主頁,引導他們在主頁上開辟「寫作素材庫」專欄,一方面把網上閱讀到的優美詞句、精彩段落「粘貼」到素材庫;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見聞感受記入「隨筆素材庫」,並定期將「粘貼」的素材和生活素材進行分類、選擇、整理。每兩周利用專題課進行寫作素材交流,相互補充,去偽存真。這樣,作文就不再成為「無米之炊」。
當信息技術走進作文,學生還用得著為寫作素材的貧乏而絞盡腦汁嗎?只要我們上網搜索,寫作素材取之不竭,應有盡有。學生上網閱讀各種課外書籍,加強語言積累,日積月累,必定能提高習作水平。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創設」作文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可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創設」真實的情境。根據不同的寫作內容和寫作要求,設計並利用不同的多媒體教學軟體,把音頻、視頻、圖像、文字等媒體信息有機集成,將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情景呈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利用多媒體軟體的交互界面和超文本鏈接,教師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展示的內容、設置的情景進行細致觀察,抓住所展示畫面、場景、情境的主要內容,明確寫作目的。網路環境的創設,能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使作文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更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它不僅實現了教學時空的開放,也實現了信息資源的開放:網路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自由選擇、處理習作材料的平台。在上習作課《誇誇咱家鄉》時,考慮到學生由於年齡及閱歷的不夠,學生不一定對家鄉的風景名勝及旅遊景點很熟悉,因此,我將家鄉的風景名勝及旅遊景點黃鶴橋、野三河、代成溝等景色做成PPT,配上家鄉的小調播放,學生邊看邊驚嘆,對平時雖熟悉卻並不完全了解的家鄉充滿了深深的眷念之情。接下來的作文中,他們用文字盡情表達著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製作的素材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充實了他們的思想,因此這堂作文課在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發的基礎上,學生不知不覺完成了習作,效果甚佳。當前,囿於安全,學生很少能有機會走出戶外去春遊,當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觀察和描寫春天時,我提前自己去春遊了,我來到家鄉的朝陽觀、大寨山,用攝像機、照相機記錄下春天的點點滴滴,再次做成漂亮的PPT,再配上優美的音樂,在作文課上讓學生欣賞。當春天的美景一一在學生面前閃過時,學生陶醉其中。看畢,他們輕松拿筆:《美麗的春天》、《春之韻》……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僅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多媒體網路教學,而網路化的作文教學的迅猛發展,更給作文教壇帶來了活力與生機。人機互動、機機互動、師生互動的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課堂結構,營造出「愉快學作文」的輕松氛圍。
三、網路的交互性,方便了作文評改。
新課程標准強調,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可見,學生評價和修改習作也是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傳統的作文評改中,教師台上讀,學生台下聽,「耳聽為虛」,學生聽得支離破碎,評改效果不明顯。依託網路引導學生評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通過網路瀏覽學生習作,從中選出具有典型代表的習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詞句可以用不同的字體顯示,精彩之處可顯紅色,不妥之處可以閃爍。學生圍繞習作要求,字、詞、句、標點等部分集體評議,方便地實現增、刪、變、換等修改。通過集體評改,學生對習作的要求更加明確,能從範例中取長補短,對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參照範例進行自主修改、小組互改。這樣的評改,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集體的智慧,使學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
當然,當信息技術走進作文時,我也發現,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搜索一切寫作資源,但同時也有極少數學生喜歡抄襲網路,而現實生活也是寫作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學生不能完全脫離生活談寫作,個人對生活的真切感受是網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們既要引導學生用好網路資源,養成健康的網路習慣,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讓作文教學既要現代化,也要生活化。當信息技術巧妙地走進作文時,我們的作文教學必將煥發新的活力,呈現出真正的正能量。

『貳』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隨筆

由於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所致,他們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而這往往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在一上課就抓住學生的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都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信息技術的使用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信息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學生十分感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為小學生增設疑問和懸念,激發小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創設出利於他們開發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環境。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有效性。
比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時,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的課件:一條線段慢慢圍成一個長方形,此時長方形的四條邊閃動,表示是周長,然後出示一個長方形,閃動的是整個長方形,表示是面積。又如教學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對比時也可以這樣進行直觀的比較,讓學生自己就能得出結論。此時教師無需更多言語,只需藉助多媒體,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學生十分感興趣,自然學得好,記得牢。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導入新課更是能在一上課就抓住學生的眼球,從而讓他一節課興趣高漲,也更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叄』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隨筆

一、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興趣使數學教學趣味化
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如在復習整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 以一個秋遊的見聞貫穿整節課。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並聲情並茂地說:「現在是秋天,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青翠的松樹……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發現很多美景。今天,在這里進行一個特殊的秋遊活動。」這樣美的畫面和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學生們的審美感,歡悅的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開,他們饒有興趣地進入了求知境界。然後在不同的畫面中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1)畫面上原來有13隻黃蝴蝶,又飛來的4隻花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2)小明跑過來捉蝴蝶,嚇跑了9隻蝴蝶,還剩下多少只蝴蝶?(3)坐車時,班上42個同學上車後,還有8個空位,這輛車有多少個座位?(4)原來岸上有18隻鴨子,後來有4隻到水裡游泳,現在岸上還有多少只鴨子?……讓學生融情入景,在不同的情景中,發現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並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恰當借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課程內容擴大學生知識面
應用多媒體手段,適當拓展課程內容,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能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最優化,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全面、和諧、愉悅、高效地發展。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人民幣的認識》時,在完成教學目標後,設計了這樣一個「了解人民幣的歷史」環節,讓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知道中國貨幣歷史久遠,夏商時代以海貝為幣;金屬幣始於商代晚期的青銅貝,距今已有3000餘年。春秋戰國時代,貨幣文化有很大發展,金屬鑄幣後先後有布幣、刀幣、有文銅幣、金版及有孔圓錢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貨幣文化。以及發展到現在的第五套人民幣,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再現,真實演繹人民幣的發展歷史,讓低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科整合滲透數學美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節課時,正逢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發行。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利用這一熱點新聞通過視頻轉播「福娃」宣傳片導入,畫面最後定格在五個「福娃」身上,同學們一下子就喊出了「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呢呢」五個「福娃」的名字,教師相機引導交談,營造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然後又讓學生欣賞判斷世界各國的國旗,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知識面,又通過設計的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練習的設計中老師有意識地進行開放性的訓練,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來學習新知,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在學生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後,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想更加體現數學生活化,讓學生真實感受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在生活中處處都藏著數學知識,只要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就會發現數學就在身邊。老師又精心設計了一組圖畫讓學生欣賞,通過欣賞中國的建築、中國的民間藝術品如剪紙、京劇臉譜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對稱的美,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這節數學課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感受過程,使數學教學體驗化
(一)化「單一」為「豐富」
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課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圖:楓葉、蜻蜓和天平,素材單調,索然無味,難以與學生已有經驗產生聯系。小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感興趣,於是老師創編教材,把高年級學生親手製作的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呈現前設問:「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然後結合音樂、旁白呈現畫面,在優美的音樂中,旁白富有激情地介紹:「自由自在的魚群,展翅飛翔的小鳥,翩翩起舞的蝴蝶!」優美音樂、動聽介紹、精美畫面烘托的氛圍把學生帶入了聲、光、色三位一體的美的境界,他們陶醉了,神情專注,完全被融入到了情境中。學生邊欣賞、邊思考,感覺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享受數學中的美,思維很容易就激活了,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二)化「呆板」為「生動」
教材只是一個文本,怎樣讓文本活起來呢?除了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設計,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年級《10的分與合》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掌握10的分與合,為後面10以內的加減法作鋪墊。如何讓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10的分與合練習呢?課件解決了這一問題。老師把10的分與合設計成下面火車形狀:課件首先呈現兩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地開著火車出來了,火車「嗚嗚」地叫著,火車頭上方冒著蒸汽,學生的情緒馬上被調動起來:「書上的火車活了!」老師趁機問:「小朋友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送糧食,每節車廂裝10噸,第二節車廂下面裝7噸,上面應該裝幾噸呢?其他的車廂呢?」學生早就按耐不住了,紛紛舉手發言,學生答完後,只要用滑鼠點擊答案,如果答案正確,電腦中的掌聲也隨即響起,學生得到電腦的肯定,學習熱情更高了,隨即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中去。多媒體技術化「呆板」為「生動」的魅力,讓學生樂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
(三)化「靜」位「動」
在教學一年級《加法的初步認識》的時候,通過學生來校園里澆花和小鳥兩幅動畫來體現:畫面上有三個小朋友在澆花,又跑來兩個小朋友;樹上有一隻小鳥,飛來兩只,使學生知道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義。對於減法,通過動畫顯示小朋友澆完花走了,一隻小鳥飛走了,還可利用將減法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後逐漸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從而很好地說明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新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了廣闊的天空。堅信,只要大家共同為之努力,去開發、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肆』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隨筆

何克抗教授在《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提出:「信息化時代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發揮在情景創設、信息資源提供、合作學習的組織和探究性學習的指導以及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等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小孩子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便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新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我聽了本校老師上的《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她利用課件播放了一段「啊凡提分金條」的動畫故事,先把一金條平均分成2份,讓啊凡提取1份,但啊凡提不要,他覺得拿1份太少了:又把金條平均分成4份,啊凡提還是不要;最後,把金條平均分成12份,這一次啊凡提開心的拿了6份。啊……學生大笑了。老師問:啊凡提現在為什麼這樣開心?……像這樣,播放一段精彩的故事,引入課題,就會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不僅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注意力,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吸引著,輕松愉快,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
多媒體與網路技術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拼茂的特點。所以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這一重難點,我利用課件形象生動的剪、拼動畫,把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後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從視覺上體會到把一個圓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再讓學生自己親手剪拼,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引導學生觀察,怎樣才能使這個圓轉化成最近似的長方形?然後再以剪拼動畫32份、64份……形像生動的活動過程展現眼前。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調整學習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
心理學表明,小學生課堂上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般在8---10分鍾時間,加上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如教「比的意義」一課,電教室的屏幕上出現一面鮮艷的紅旗,長3米,寬2米。通過兩種量的比較,同學們都學會什麼叫做「比」了,並掌握了比的各部分名稱很快就學會求比值,如果進行反復的練習,學生好象有點厭倦了。這時,我馬上打開「天安門的國旗」的網頁,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飄揚。這是一面特種型號的國旗,誰能找出它的長和寬是多少米?同學們一聽,興趣來了,爭著上網查閱……。最後讓學生查出長5米,寬3.33米。這時,學生好奇極了,有的學生在說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有的求出長和寬的比的比值,有的在議論和比較我們學校的國旗……。下課了,還在議論。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
數學本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並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例如,我聽了一節五年級 「數學活動課」,錄像播放師游「廣州東方樂園」的情景。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有980人,教師38人。門票價格為成人票每張10元,學生票每張5元,30人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團體票每張6元。請你設計一種最為省錢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創設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例如,我聽過一年級教師在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總之,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發揮其主導作用,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伍』 求: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課題〕第1課 信息與信息技術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現象,認識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過程與方法:掌握信息活動的一般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信息對生活與學習的作用,產生學習與使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行為與創新:能夠養成積極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表達等;信息及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感受信息及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過程。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使用了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游戲學習等教學方法,通過學生個人、小組、集體的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活動。

〔教學准備〕

相關圖片、課件、猜詞游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一個信息社會里,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信息。那什麼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課題:信息與信息技術)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課件圖片1)

師問:從這張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課件圖片2-4)

分別問:通過觀看以上圖片,你能得到什麼信息呢?

(生分別回答)

師問:你還能說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們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中都離不開信息。

(閱讀「知識屋」)

二、信息的獲取

師問:那信息是如何獲取的呢?

(出示課件圖片)

(生答)

但是有些信息我們用自己的感覺器官無法獲取到,比如說,我想看清對面大樓上是一隻什麼鳥?

(生回答)

師:其實很多工具都能幫助我們獲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嗎?試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傳遞

獲取信息後,我們要將它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進行信息的傳遞。

(出示課件圖片)

科技的發展讓信息的傳遞有了更多的方式,但並不意味著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討論坊」的內容。

四、信息的處理

人類獲取、傳遞了信息後,對信息進行一些處理,會產生更有價值的信息。

(出示課件圖片)

計算機被發明後,人們就把信息處理的大量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計算機也叫信息處理機。

五、信息技術

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過程中涉及到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跟我們的生活學習密切相關。

(出示課件圖片)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使用到信息技術嗎?

(生討論)

游戲:猜詞游戲

通過這個游戲,大家可以知道相同的信息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表達方式等,信息有它自己的特點,信息是千變萬化的,信息沒有統一的標准來衡量。

(三)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信息和信息技術知識,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術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分辨信息的真假。

『陸』 求一篇申請小學高級教師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本人於1994年畢業於常熟高等專科學校,96年8月分配到東萊中學,98年調到慶東小學,99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經×××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99年1月,參加×××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2000年11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2002年5月,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2002年10月參加了×××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於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2003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並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准大會交流,並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03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並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准大會交流,並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並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准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於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路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

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路化學習的平台,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2年被評為×××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相處,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三人行必有我師」,積極向每一位老師學習,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同事製作多媒體課件,在製作過程中吸收他們好的教學理念,力求做到技術與思想的完美結合。在學校教研活動中,能夠積極指導季冬老師的信息技術課和黃珍老師的數學課,就如何上好課經常和他們進行坦誠的交流。我始終相信,在課堂教學中,沒有什麼論資排輩,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我還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2002年,朱思穎同學在×××市小學生電子報刊比賽中獲三等獎,今年黃曉春同學獲二等獎。當然比賽結果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而是要讓比賽帶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
我還年輕,在教育的?

『柒』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教學隨筆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
數學閱讀是一個包括諸多認知因素的心理活動過程,是對所學內容的體驗理解過程.前蘇聯著名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新課程標准也強調: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學生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的閱讀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會更好地、更主動地去閱讀、理解.同時,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克服學習中的依賴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出的「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的目標.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小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徵,卡通、漫畫、童話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對孩子們來說動畫的《西遊記》比有名演員主演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見,創設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徵的閱讀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提高閱讀效果.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表述單調、抽象,不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知識點於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而創設問題情景時,問題要精闢而具體,要有針對性,新而有趣,要有適當難度,有啟發性.通過向學生提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和具體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走進數學閱讀的殿堂.

二、掌握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閱讀經驗的積累,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他們往往不能自覺的使用合適的方法來提高閱讀效果,也不能針對數學教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符合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閱讀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給予科學的、清晰的指導.
數學閱讀不僅僅是讀的過程,更是眼、口、手、腦等器官有機結合、統一協調的過程.閱讀小說快速瀏覽便知故事情節,故事結局已經確定,讀後的感想被情節結局所左右,具有被動性.數學的概念、公式、性質、定理等知識必須反復咀嚼,咬文嚼字,反復思考才會明白,它更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質疑.因此,更具有主動性.例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教材在出示例題「計算1/2+1/3」後有一段啟發性文字:它們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才能計算.學生閱讀後,對 「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含義並不理解.為此,引導學生聯系已學過的整、小數加減的計演算法則進行思考:整數的加減法中「數位對齊」是什麼含義?小數加減法中「小數點對齊」的含義又是什麼?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的實質都是指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這樣不僅能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增強了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實現從機械閱讀到意義閱讀的轉化,真正提高閱讀效果.

『捌』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的整合教學隨筆

新課改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工具和學習的方式,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將變「傳授型」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方式,變「單一式」教學為「綜合性」學習方式,變「教師主導」為「互動式」學習方式,變「封閉式」課堂為「開放式」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較,更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要求教師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動「教」和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學」,要對學生「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體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
二、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在「浮力」一節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先出現一個浸入水中的物體,繼而出現兩個力:「重力」和「浮力」,並閃爍兩次。在老師的分析和講解之後,當這兩個力的大小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物體在水中的運動情況也隨之發生變化,出現上浮、下沉、懸浮三種情況。
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物體的沉浮條件,感受到物體是浮還是沉,取決於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這樣的對比演示,不僅使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還很形象的看到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沖突,進而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例如:關於「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有多種方法。教師事先設計好題目,啟發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後自己的理解動手做.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所以有的學生會想出一種做法,有的會想出幾種做法。這時,利用電腦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來。每一位學生看過以後都會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沒有想到的。而沒有想到的解法,學生會注重去看,產生求知慾望。這種多媒體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了學習,而且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層次的練習,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說,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解決重、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

『玖』 信息技術給小學數學帶來了什麼 讀書筆記

帶來了更多的知識

閱讀全文

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隨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