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信息技術課有哪些不足
1.教的東西完全已經會了,沒這個必要,說實話,我們學校已經很多人的電腦回技術超過了老師。答
2.從來不連接網線的,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3.非要佔用40分鍾一節棵的20分鍾教,剩下20分鍾做該教的電腦作業,很無聊耶。
4.教的東西都很無聊,全部都是打字、做課程(分明逼我們當老師)、畫畫,很簡單啊
②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當前,不少小學也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然而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③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遇到哪些問題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是時代迅猛發展的標志,在人們生活與工作中,早就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了。在小學階段順利實施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今後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最先進最便利的「工具」。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因為一些主觀與客觀因素的影響,使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④ 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會存在哪些問題
信息技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到實處,關鍵在於是否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隨著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術教師經常抱怨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喜歡上網、打游戲,喜歡上QQ等等問題。信息技術課堂為什麼會存在這些問題?根據我多年教學實踐及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信息技術課堂活動中學生常見的一些問題,從教材、學生心理、教學方式、教師評價等方面進行分析,並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更有效的提高。
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是成功開展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可見,是否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決定著教學的成敗和教學質量的高低。由於信息技術學科自身的學科特點以及教學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好的問題,導致他們不願主動參與到教師安排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從而使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下降。
一、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操作水平的兩極分化現象
好像很多班級都存在這種現象,具體表現為:好的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很快就完成了,之後無所事事,久而久之養成懶散的習慣;差的學生認為老師的進度太快了,跟不上,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越學越差。
2、玩游戲現象屢禁不止
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有學生趁老師不注意而偷偷摸摸地玩游戲,把老師布置的課堂任務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只顧自己自娛自樂。而且這個問題就像流行感冒,會影響周圍自製力較差的學生,也無心上機操作,甘願冒著被老師批評的風險而「過把癮」。
3、千方百計上網瀏覽網頁、聊天
部分學生只要一進機房,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是否能上網,如果網路是通的那簡直比考100分還興奮。在課堂上不管老師的講課內容,只顧上網聊天,瀏覽諸如明星、游戲等網站,根本不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當然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還有其它的的問題,但以上三點可能是在學生中較普遍存在的,具有典型性。造成在學生當中普遍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有教學內容方面的,有學生本身方面的,也有教師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上的。針對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們怎樣才能盡量讓學生克服這些問題,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長久地保持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信息技術教師的共同願望。如何實現這一願望,在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找到了一些相關的解決辦法,現把個人想法寫下來。
一、利用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其學習動機
小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熱情發生著動態變化,往往在開課之初學習熱情高,隨後就逐漸產生分化。分析其原因,開初的學習熱情,一是來源於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計算機與現實生活、學習緊密相連;二是來源於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神秘感;三是來源於學生對新學科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新學科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發展。但是,小學生正處於對各類知識的積累期,他們對學習還缺乏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其學習熱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極易減退。隨著時間推移,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其學習熱情隨之降低,學生動機就會減弱。
根據上述特點,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其一,要充分抓住信息技術學的學科特點,重視信息技術實際操作與應用,認識到自己的生活需要信息技術技能,將來的工作需要信息技術的知識。其二,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操作習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個過程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課本上的信息技術知識是基礎,要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就必需要要掌握這些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其三,要重視學生對學習有獲得成功的期望。課堂教學以任務為驅動,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給學生充分的上機操作時間。對學生的作品,要及時評價,使學生有成功感,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措施將鞏固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把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從而激發其學習的內在動機。
二、教學內容情境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如果我們花點心思在教材處理上,將課程目標要求的、學生需要並能夠掌握的知識內容蘊含在一定學習情境中,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情境的引領下,通過探究活動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和不斷的自我發展,亦能實現激情飛揚的課堂氛圍。所以在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習者帶著真實的感受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直觀性和形象化。再者,老師也要積極創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這樣利於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探索學習,發現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如果開頭精彩別致,就能迅速地吸引住觀眾,讓我們產生一種非往下看不可的強烈慾望;在聽一首好歌時,只要美妙的前奏一響,就可以撥動聽眾的心弦。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教師如果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為整堂課的和諧自然發展打下基礎。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級信息技術課《神奇的小畫家》時是這樣引入的:先讓學生欣賞一段電影《獅子王》中百獸歡騰的動畫,然後再同學生進行交流。
師:「同學們,森林裡的動物馬上就要開聯歡會了,可是森林太大,需要提前到各處張貼海報才能召齊所有的動物來參加,現在想請你們設計這張海報。老師已經用《金山畫王》設計了一張,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出示範例)。你發現了哪些動物?」
生答……
師:大家說得好極了,森林裡的動物們都盼望著這次聯歡會,你想不想親手為他們設計一張宣傳海報呢?
學生齊答:想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慣用《金山畫王》設計宣傳海報。
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全被吸引和調動起來了,課堂充滿了快樂的氛圍。
其實無論小孩還是成年人,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對於感興趣的內容或事情,就會比較投入地去學、去做。所以當教材上的內容不能引起學生興趣時,我們就要考慮選用適合教材的載體來指導學生學習,想辦法使學生感興趣。通常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興趣愛好等,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學習,達到激發學習動機的目的。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的關鍵在於提供好的學習誘因,所謂誘因就是指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對小學生而言,最好的學習誘因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教學手段及方法的藝術性是激勵學學習動機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研大綱、教材、學生。把大綱、教材變活,提高教學技巧,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使自己的教學成為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正誘因,起到激發學生外在學習動機的作用。例如,文字處理軟體中的「替換」操作,是個可以大大提高編輯效率的操作,適用於對內容的有規則修改。作為新授內容,可以先設計一篇比較長的文章,其中某一詞語在全文出現的次數多達幾十處,但都用錯了,要求學生將其無一遺漏地改成另一詞語,並對操作進行計時。可先放手讓學生去操作,一般情況下,學生都會運用以前所掌握的編輯操作進行修改,待到學生們累了,覺得枯燥了的時候,教師適時提問學生:是否有更為省事、更為高效的操作呢?這一問,正好問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學生的精神頓時為之一爽,思維隨即啟動,對「替換」操作的學習及體會也就變得更深刻。在課堂上,學生並不需要教師告訴學生「你要怎麼做」,而應進行適時的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間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將進一步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水平,教學方法及手段的多樣、靈活,用自己的教學藝術去吸引學生,不斷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和好奇,避免教學方法的單一。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設施,採用切實有效地教學方法及手段,這樣不僅使自己的教學能滿足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需要,引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濃厚興趣,而且為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形成提供正誘因,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四、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激發學習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估計沒有哪個學科在體現學生的差異方面有信息技術課這樣明顯。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採取了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平時上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程,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同時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秩序自然也就了好起來。
五、巧妙的導入和恰當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成功機會,激勵其學習動機
引入新課要生動活潑、清晰流暢,每節課的開始,教師的開場白——「導」是很關鍵的,既要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經常」引發學生好奇心和產生興趣的導語或材料導入新課,來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引導學生樂學。導課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學習《指法》這一教學內容,如果教師講授不得法,學生學習時肯定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指法》這一教學內容時,課堂的導入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就採取游戲引入的方法,首先我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不光你們喜歡,老師也非常喜歡。接著我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游戲,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了,我向學生宣布游戲的規則,然後打開打字游戲中的「警察抓小偷」游戲軟體,老師做「警察」,請一學生做「小偷」,然後進行打字比賽,由於「警察」的打字速度快,很快的把「小偷」給抓住了,最後,還有很多學生來接受挑戰,但都一一敗下陣來……於是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明白老師厲害的原因是因為有快速准確的指法操作,並且鼓勵學生好好練習,以後我們再來比賽。課堂上由於老師重視了導入的教學方法,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快樂。這樣導入,不但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還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任務,並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實踐嘗試,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原本那些在學生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更加有主動性,並且能持久保持這種參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真正把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始終對信息技術學充滿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⑤ 如何有效解決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三大"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顯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它已越來越多的滲透到當今社會的各種領域,已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基本工具。城市小學的信息技術課已發展了有一段時間,開展的如火如荼並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起步較晚,信息技術課堂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本文簡單探究一下目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解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 信息技術 教學方法 課堂困難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素養已成為科學素養的基礎,掌握和熟練使用信息技術將成為勞動者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為了適應這種需要,當務之急是全面深入地開展對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主持召開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並在該會議上做出決定:從2001年起5到10年左右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發展。教育部為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在全國中小學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了信息技術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但是目前農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新課標的任務完成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本文淺顯探究一下如何利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解決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計算機的認知水平存在差異性。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畢竟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有的孩子僅僅看到過,有的沒有見過,只有少數孩子親手觸摸過。我所在的學校,家裡有電腦的學生僅佔全校人數的5%左右,大多數孩子對電腦的認識僅僅是在親
戚家或者電視上看過,況且農村孩子知識面窄,特別是高科技知識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盲區,少數學生家裡經濟條件較好,父母親素質較高,這些孩子在家裡操作電腦的次數較頻繁,因而對電腦操作比較熟練,上述情況必然導致了學生對電腦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層次差異明顯,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2.家長、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新課標中強調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長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了解不夠,特別是在農村,農村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信息較為閉塞,學生家長的素質較低,對前沿科學尚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家長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孩子用電腦玩玩游戲,課程上與不上無所謂,甚至有的家長不希望子女花時間在這樣的課程上,認為信息技術課應該讓位給語文、數學。另外,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沒有明確的評價體系,在農村小學還仍然將語文、數學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這就導致了學生自然而然將信息技術作為副科來學習,我帶的班級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讓他們玩游戲,在高年級由於學習負擔重些,有的學生甚至會提出想留在班級寫作業,不去電腦教室上課等情況。這些都是因為家長和學生對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的。
3.學校的硬體設施匱乏
由於受經濟條件和認識的影響,農村小學普遍計算機配置少,無法滿足一人一台計算機,人數較多的高年級甚至達到四、五個學生共用一台電腦,多數學生站著「看電腦」。這樣大大減少了學生的操作時間,減少了學習內容,降低了學習效果。每周的一課時上機時間其實都沒達到,除開教師的講課時間,學生真正的上機時間每周不到二分之一課時。而信息技術課的技能性強,它是一門重理論更重實際操作的學科,要求學生多操作,以掌握技能。同時,還帶來一個課堂紀律上的問題,一些學生整堂課都在爭電腦,不專心上課。操作時,上機的同學興趣勃勃,沒上機的學生上課沒興趣,垂頭喪氣,提不起精神,有些學生相互之間講話以及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影響了整個課堂氣氛。
二、利用適當教學方法解決課堂困難
針對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在平時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解決這些困難,盡可能的讓孩子們多學點內容。
1.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最基本工具是計算機,農村小學學生對計算機的認知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學生起點低,在教學中我既要依據教材上的內容,也要照顧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起點難確定。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我在教學三年級「認識鍵盤」時,考慮到學生對鍵盤很陌生的情況,我先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麼特徵?」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元,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篩除游標前面的字母,相當於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種方法將抽象的按鍵轉換為形象直觀的符號來記憶,讓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對鍵盤不熟悉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其作用。
2.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
針對有的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夠重視的情況,我在教學中運用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孩子們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綱要(試行)》指出:小學應以操作技能的訓練和益智教學游戲為重點,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及思維能力,開發學生智力。因而我在教學中盡量多用些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同時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也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新課內容。例如:我在教三年級學生學習滑鼠的操作時,為了讓學生掌握滑鼠器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等基本操作,我不僅利用電腦自帶的「紙牌」、「空當接龍」游戲來讓他們熟練滑鼠操作,還從網上下載了多種練習滑鼠操作的小游戲。這樣,在游戲中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智力的鍛煉,也提高了靈活操作滑鼠的能力,完成了教學任務。
⑥ 信息技術課上,有哪些適合小學生玩的游戲(課堂教學
我們這里一般就是先講一些教學內容,學生完成相關練習後,老師就留出一點時間給學生玩,主要是讓他們自由上網。
⑦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有哪些
信息技術學科作為小學教育開設的一門新興學科,其設置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與社會發展的關聯性,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意識及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讓計算機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和實踐創造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日後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課,因其特有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深受小學生的喜愛,但因信息技術教育特殊的教學環境及特別的學生群體,造成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在課堂教學中碰到的具體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優化課堂環境,對成功開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從多年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日常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了信息技術課堂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並嘗試了解決此類問題的一些對策。
一、學生好動,課堂難以管理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一到機房,課堂秩序很難平靜下來,低年級學生東摸西瞧,左顧右盼,對一切都很新鮮,高年級學生,先進機房的趁其他學生啟動電腦之機,先忙著檢查能否上網,如果網路通暢,只顧瀏覽諸如明星、游戲等網站,而將課堂教學拋於腦後。
對策:先行導入,激發興趣
出現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學生對電腦的神秘感及好奇心,如果將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和動手的積極性轉化為學習的原動力,教學組織難管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進行flash軟體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過程,首先利用網路廣播讓學生欣賞一些已下載的網路flash動畫作品,學生看後,一個個發出驚嘆的嘖嘖聲。我便抓住時機,因勢導入。師:這些作品都是由flash軟體製作出來的,只要你們開動大腦,發揮想像,也能夠作出這樣精彩的動畫作品來,於是學生都將注意力馬上集中了起來,迫不急待地動起手來,輕松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二、上機時間短,間隔周期長,教學內容難鞏固
我們學校有兩個計算機教室,每個教室有26台計算機,而學生人數遠遠超過了機數的2倍甚至更多,根本達不到人均一台,兩人甚至三人共用一台,加之一周只安排一課時,這就大大減少了學生個體的上機時間,對於先前的教學內容也難以鞏固了,這種現象在農村小學尤為普遍,而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重點在於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有效的上機操作是學好這一學科的前提。
對策:小組合作,以強帶弱
根據以上實際情況,在每學期初,以各種方式調查了解各班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情況,把學生分成優差兩類。然後找亂原有座位排列,根據優差一桌,重新組合,兼顧小組平衡。優差搭配時,適當考慮自願,並強化同學互助精神,安排兩名或三名學生共用一台計算機。讓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小組活動中指導協助其他同學完成操作實踐內容,使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受到激勵和幫助。不但使每位學生能夠均衡發展,而且對於好的學生來說,提供了多以以住的自主學習機會,對於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多了一個小老師,輔導的及時性大為提高。當然,對各小組所提出的共同難點,整合後再進行必要的重點講解,盡量將有限的教學及操作時間發揮到極致。
三、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就每個教學班而言,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個體之間往往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經常接觸計算機的同學在操作過程中相對熟練,也能大膽嘗試操作,一些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操作能力差,在操作過程中畏首畏尾,對遇到的困難常常是茫然不知所措。
對策: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針對上述情況,我採取的措施為: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將示範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設計了層次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任務,如:在四年級《金山畫王》軟體「我的畫筆我做主」一課,通過授課對學生潛質較好、繪畫想像力豐富、操作熟練的學生讓他們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進行繪畫創作,而對於一部分操作水平相對低的學生讓其利用金山圖庫中的卡通畫進行貼紙操作練習,再逐步提升練習,並且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我以和藹的態度進行多次示範,結合提示,耐心輔導,直到掌握為止。
四、教學內容枯燥,學生精力易分散
1、雖說信息技術學科重在操作實踐,但理論課的教學不可或缺,在教授理論課時,學生經常會出現厭倦心理,精力不集中,部分學生還會出現搞小動作,甚至搔擾周圍學生的現象。
對策:結合實際,理論知識生活化
將深奧的理論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教學,就是將理論中學生難理解的內容可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易感知的事例進行打比方,比擬教學。如在教學文件(夾)與快捷方式之間的關系時,講了很多遍學生就是理解不了,難以接受。後來我採用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進行理解的方法,先問學生平時在家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如果要換頻道,一般採用什麼辦法?學生馬上說遙控器。接著我就引導他們,其實電視機與遙控器的關系就跟我們現在學的文件(夾)與快捷方式的關系是差不多的。學生恍然大悟,概念就不難理解了。
2、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弱,尤其是低年級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對很多教學內容都覺得十分抽象,難以理解,操作過程中也往往顧此失彼,經常會影響到課時內的教學任務的完成。
對策:結合實踐,枯燥理論娛樂學
對此可採取抽象內容形象化,盡量利用身邊的實例作具體模擬演示教學,如在學習「復制」、「粘貼」教學時,學生往往分不清前後順序,可舉例進行,先讓學生選中復制內容,教師一邊用復印機將選中的內容復制出一份復件,而後教師一邊將復件貼於黑板的某個區域內,一邊讓學生在計算機中點擊選擇,尋找粘貼位置將復制的內容「粘貼」於需要的地方,這樣就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生不但樂於接受,而且更容易理解掌握。
以上幾方面的嘗試在我的教學中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課堂紀律也大為改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並且能樂於融於教學活動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⑧ 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游戲都有哪些
看你們的電腦了
我們小學是windows 98的系統,裡面有許多自帶的小游戲(比如金山打字王,雷電,芭月道館之類的)
然後中學是vista的系統,游戲還沒有小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