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涉外禮儀包括哪些方面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
不卑不亢:(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目中無人)。
求同存異:(各國禮儀習俗存在著差異,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評判是非,鑒定優劣,握手禮通行各國)。
入鄉隨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對象,首先就必須尊重對方所獨有的風俗習慣。當自己身為東道主時,通常講究「主隨客便」;而當自己充當客人時,則又講究「客隨主便」)。
信守約定:(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約會必須要如約而至。在一切有關時間方面的正式約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熱情適度;內外有別(不僅待人要熱情友好,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願違,過猶不及,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要分清內外,注意保密)。
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
日常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
涉外禮儀
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日常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日常禮儀如下: 衣的禮儀:①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正確方法:
穿西裝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在穿西裝之前,務必要將位於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標、純羊毛標志等等,先和行拆除,它們並非與西裝的檔次、身價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坐著的進候,可將西裝上衣衣扣解開;站起來之後,尤其是需要面對他人之時,則應當將西裝上衣的衣扣繫上。西裝上衣的衣扣有一定的系法:雙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全部繫上。單排兩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只繫上邊的那粒衣扣。單排三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則應當繫上的兩粒衣扣,或都單系中間的那粒衣扣。穿西裝背心時,最下邊的那粒衣扣,一般可以不系。穿西裝時,最好不要內穿。萬一非穿不可時,則只允許穿一件單色薄型的"V"領羊毛衫。不要在西裝裡面穿開領的、花哨的羊毛衫,特別是不要一下子同時穿上了多件羊毛衫。
穿長袖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下擺在正式場合一一要束在褲腰或裙腰之內。袖管不僅不可以挽起來,而且袖扣還一定要繫上。不穿西裝上衣,或是穿上衣未打領帶時,領扣則通常可以不系。
打領帶時,其位置大致是在七粒扣襯衫向上有處自上而下數的第四、第五粒衣扣之間。
②是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搭配技巧:
在國外,對於男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有必須遵守「三色原則」的要求。所謂「三色原則」,是指全身上下的衣著,應當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對於女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的評價,人們往往關注於一個細節,即她是否了解不應該使自己的襪口暴露在外。不僅在站立之時襪口外露不合適,就是在行走或就座時襪口外露也不合適。穿裙裝的女士,最好穿連褲襪或長筒襪。
食的禮儀:以來賓的身份涉外宴請時,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大致上包括宴請的類型、付
涉外禮儀
費的法、點菜的規矩、用餐的餐序、就餐的舉止、進餐的技巧等。 宴請的類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宴會:它是一種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請,可在早、中、晚舉行,並以晚宴檔次最高。舉辦宴會時,要提前發出請柬,屆時,不僅賓主要發表講話,樂隊要演奏音樂,就連餐具、酒水、菜餚道數、餐廳陳設、用餐者的裝束、侍者的儀態等,都要詳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宴會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等四種具體形式。
招待會:一種常為表示隆重或正式歡迎的社交集會。
工作餐:工作時的便餐。
付費的方法: 付費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A.是不必付費。
B.是定額付費。
C.是各自付費。需要付小費時,應注意兩條。
其一,是應該付多少。
其二,是應該如何付給。
第三,點菜規矩。
其一,是告訴對方,自己完全「客隨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從命,但是,只點一道即可。
用餐的餐序:
需要大家掌握的正規的餐序主要有: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上正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開胃菜、湯、海鮮、主菜、甜品、水果、紅茶或咖啡等等幾道菜式。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餐便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頭盆(開胃菜)、湯、主菜和甜品等幾道菜式。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規菜序。享用自助餐時,其正規的用餐順序,依次應當為:冷盤、湯、熱菜、點心、甜品和水果。四是酒水與菜餚的常規搭配方式。在國外,西式宴會上的主角是酒水。五是就餐的舉止。舉止文明、禮貌、規范。
就餐舉止十忌:其一,是在用餐時口中或體內發出巨大的聲響。其二,是在用餐時整理自己的衣飾,或是化妝、補妝。其三,是在用餐期間吸煙。其四,是再三勸說別人飲酒,甚至起身向別人灌酒。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其六,是亂挑、翻揀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七,是用餐具對著別人指指點點,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鏗鏘作響。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九,是豪無遮掩地當眾剔牙。其十,是隨口亂吐嘴裡的不宜下咽之物。
迎賓儀式是指接待方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重視,在迎賓地點舉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
涉外禮儀
儀式,也稱歡迎儀式。迎賓禮儀是指在迎賓過程中形成和遵循的禮儀規范。
迎賓前的禮儀准備:(一)確定邀請規格。向外賓發出正式邀請時,要講究雙方規格對等。(二)排定禮賓次序。接待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外賓,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本國的常規做法,排定先後順序。一般採取以下做法:一是依照來賓的地位高低排列。二是依照來賓所在國家或地區名稱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三是依照來賓抵達的先後順序排列。四是不排列。(三)必須慎重懸掛國旗。為維護本國的國家尊嚴,任何主權國家均不允許在本國國境之內隨意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除國際法規定外,我國目前允許五種場合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其一、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正式到訪;其二、外國貴賓訪問期間我國舉行重要的禮儀活動;其三、國際會議在我國舉行;其四、重大的國際活動在我國舉行;其五、為在我國進行的國際經濟重要項目而舉行的慶典或儀式。懸掛或擺放中、外國旗的常規是:如並排升掛兩面國旗,應以國旗自身面向為准,一般將外國國旗懸掛在右側,我國國旗懸掛在左側。並排升掛三面以上國旗時,應按禮賓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掛。通常,東道國國旗居於末尾。但舉行國際會議時,東道國國旗不必居後。我國規定,在中國境內懸掛外國國旗時,必須同時升掛中國國旗,其高度要相等,面積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相互平等。國旗象徵著國家,在涉外交往中升掛國旗時,絕不容許將任何一方的國旗弄錯或掛錯。(四)擬定接待計劃。接待外賓之前,應當認真擬定一份周詳的接待計劃,以使工作減少周折,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擬定接待計劃前,要充分了解外賓有無特殊習慣、要求,本著互助互利、交往對等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滿足其正當而合理的要求,並列入接待計劃中。一份外事接待計劃,就是接待工作的指南和行動綱領。應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會見會談、參觀訪問、文娛活動、異地游覽、新聞報道、安全保衛、突發事件、禮品准備、人員配備、經費預算等基本內容。正式的接待計劃一經擬定,應盡快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此後,報、送與接待工作有關的部門並通報給外方。(五)掌握人員狀況。要作好外事接待工作就必須掌握好外方與我方有關人員的狀況。一方面,應對主要來訪者的基本情況、風俗習慣及主要禁忌盡可能地了解。若對方曾來華訪問過,最好借鑒當時我方的接待規格和接待方案。另一方面,選擇我方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確定專門負責此事的陪同人員、翻譯、工作人員及司機。接待人員要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對其進行必要的外事紀律和國際禮儀等方面的教育。
迎賓時的禮儀操作:迎接外賓的禮儀操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機場(車站)迎接。接待方陪同人員前往其抵達的機場、車站迎接對方,並陪同外賓前往下榻之處。重要外賓可獻花。其二、舉辦歡迎宴會。按照國際慣例,為外賓舉辦的宴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外賓抵達後舉行,稱歡迎宴會。另一種則在外賓離開之前舉行,稱送別宴會。我國為簡化外事禮儀,一般只安排歡迎宴會。舉辦宴會前,要提前發出請柬、准備菜單、排好座次,安排好我方出席宴會的陪同人員。宴會的具體程序主要有:宴會開始前,主人及東道主一方重要人員,在宴會廳門口列隊迎接客人。宴會開始時,應由主人先致歡迎詞,然後再請主賓致詞。宴會結束時,主賓向主人贈送禮品,主人應向客人回贈禮品。主賓告辭,主人應陪同其走出門外,與之握手道別。其他人員依次列隊在門口與客人握手話別。其三、送別外賓。陪同人員應專程陪同外賓乘車前往機場、車站,為外賓送行,與外賓一一握手道別,並預祝對方旅途愉快。
風俗禮儀是指各國或不同地區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韓國的風俗禮儀: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
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
日本的風俗禮儀:日本有送禮的癖好,在送禮時往往採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日本人忌諱荷花。日本人忌諱「四」。因為日語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醫院里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日本從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學校綠化日、荒山綠化日、交通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日本人抽煙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爺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龍蝦日本人認為龍蝦長須,彎腰象個老人,因此喜歡在元旦這天用龍蝦作為裝飾品,象徵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與商務有關的文化習俗:其一、鞠躬,在日本人之間,鞠躬仍是見面和分手時的必行之禮;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日本人已逐漸習慣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過,你仍可能會受到90度彎腰之禮。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一般說來,點一下頭或稍微彎一彎腰並同時將手伸向對方,就可以了。日本貿易界對外國人能否規范地鞠躬似乎並不在意。其二、恭維話,日本人說恭維話的方式也與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會對你個人在貿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贊賞,而日本人卻常常兜著圈子說。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稱贊你的修養,他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而是對你辦公室的裝飾發表些議論,即所謂「借題發揮」。其三、社交活動,即便在商務活動中,歐美人也常常邀請談判對手到家裡做客或參加雞尾酒會。但在日本,這樣的社交活動是不常見的。日本人喜歡邀請客人到飯店或餐館吃飯,然後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戶作為影響客戶的一個手段。日語中出現了「NOMINICATION」這一日英復合詞。「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則來源於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際)。由此可見,日本人是很重視吃喝這類交際活動的。
⑵ 涉外交際禮儀中應如何體現女士優先
在涉外交際禮儀當中,如何體現女士優先,首先就必須尊重女性的旅行握手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紳士的態度的女性那椅子,然後叫人家拿飲品。
⑶ 什麼是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就是對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人們在對外交往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向交往專對象表屬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其基本內容就是國際交往慣例,指的是參加國際交往時必須認真了解並遵守的常規通行的做法。概括而言,就是國際通則。
⑷ 什麼叫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復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制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禮,是知禮、講禮、明禮,尊敬別人。儀,是儀容、儀表、儀式,表現形式。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⑸ 在涉外交際中,日常交際禮儀需注意哪些方面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
不卑不亢:(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目中無人)。
求同存異:(各國禮儀習俗存在著差異,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評判是非,鑒定優劣,握手禮通行各國)。
入鄉隨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對象,首先就必須尊重對方所獨有的風俗習慣。當自己身為東道主時,通常講究「主隨客便」;而當自己充當客人時,則又講究「客隨主便」)。
信守約定:(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約會必須要如約而至。在一切有關時間方面的正式約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熱情適度;內外有別(不僅待人要熱情友好,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願違,過猶不及,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要分清內外,注意保密)。
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
日常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
涉外禮儀
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日常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日常禮儀如下: 衣的禮儀:①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正確方法:
穿西裝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在穿西裝之前,務必要將位於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標、純羊毛標志等等,先和行拆除,它們並非與西裝的檔次、身價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坐著的進候,可將西裝上衣衣扣解開;站起來之後,尤其是需要面對他人之時,則應當將西裝上衣的衣扣繫上。西裝上衣的衣扣有一定的系法:雙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全部繫上。單排兩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只繫上邊的那粒衣扣。單排三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則應當繫上的兩粒衣扣,或都單系中間的那粒衣扣。穿西裝背心時,最下邊的那粒衣扣,一般可以不系。穿西裝時,最好不要內穿。萬一非穿不可時,則只允許穿一件單色薄型的"V"領羊毛衫。不要在西裝裡面穿開領的、花哨的羊毛衫,特別是不要一下子同時穿上了多件羊毛衫。
穿長袖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下擺在正式場合一一要束在褲腰或裙腰之內。袖管不僅不可以挽起來,而且袖扣還一定要繫上。不穿西裝上衣,或是穿上衣未打領帶時,領扣則通常可以不系。
打領帶時,其位置大致是在七粒扣襯衫向上有處自上而下數的第四、第五粒衣扣之間。
②是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搭配技巧:
在國外,對於男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有必須遵守「三色原則」的要求。所謂「三色原則」,是指全身上下的衣著,應當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對於女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的評價,人們往往關注於一個細節,即她是否了解不應該使自己的襪口暴露在外。不僅在站立之時襪口外露不合適,就是在行走或就座時襪口外露也不合適。穿裙裝的女士,最好穿連褲襪或長筒襪。
食的禮儀:以來賓的身份涉外宴請時,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大致上包括宴請的類型、付
涉外禮儀
費的法、點菜的規矩、用餐的餐序、就餐的舉止、進餐的技巧等。 宴請的類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宴會:它是一種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請,可在早、中、晚舉行,並以晚宴檔次最高。舉辦宴會時,要提前發出請柬,屆時,不僅賓主要發表講話,樂隊要演奏音樂,就連餐具、酒水、菜餚道數、餐廳陳設、用餐者的裝束、侍者的儀態等,都要詳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宴會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等四種具體形式。
招待會:一種常為表示隆重或正式歡迎的社交集會。
工作餐:工作時的便餐。
付費的方法: 付費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A.是不必付費。
B.是定額付費。
C.是各自付費。需要付小費時,應注意兩條。
其一,是應該付多少。
其二,是應該如何付給。
第三,點菜規矩。
其一,是告訴對方,自己完全「客隨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從命,但是,只點一道即可。
用餐的餐序:
需要大家掌握的正規的餐序主要有: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上正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開胃菜、湯、海鮮、主菜、甜品、水果、紅茶或咖啡等等幾道菜式。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餐便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頭盆(開胃菜)、湯、主菜和甜品等幾道菜式。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規菜序。享用自助餐時,其正規的用餐順序,依次應當為:冷盤、湯、熱菜、點心、甜品和水果。四是酒水與菜餚的常規搭配方式。在國外,西式宴會上的主角是酒水。五是就餐的舉止。舉止文明、禮貌、規范。
就餐舉止十忌:其一,是在用餐時口中或體內發出巨大的聲響。其二,是在用餐時整理自己的衣飾,或是化妝、補妝。其三,是在用餐期間吸煙。其四,是再三勸說別人飲酒,甚至起身向別人灌酒。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其六,是亂挑、翻揀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七,是用餐具對著別人指指點點,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鏗鏘作響。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九,是豪無遮掩地當眾剔牙。其十,是隨口亂吐嘴裡的不宜下咽之物。
迎賓儀式是指接待方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重視,在迎賓地點舉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
涉外禮儀
儀式,也稱歡迎儀式。迎賓禮儀是指在迎賓過程中形成和遵循的禮儀規范。
迎賓前的禮儀准備:(一)確定邀請規格。向外賓發出正式邀請時,要講究雙方規格對等。(二)排定禮賓次序。接待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外賓,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本國的常規做法,排定先後順序。一般採取以下做法:一是依照來賓的地位高低排列。二是依照來賓所在國家或地區名稱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三是依照來賓抵達的先後順序排列。四是不排列。(三)必須慎重懸掛國旗。為維護本國的國家尊嚴,任何主權國家均不允許在本國國境之內隨意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除國際法規定外,我國目前允許五種場合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其一、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正式到訪;其二、外國貴賓訪問期間我國舉行重要的禮儀活動;其三、國際會議在我國舉行;其四、重大的國際活動在我國舉行;其五、為在我國進行的國際經濟重要項目而舉行的慶典或儀式。懸掛或擺放中、外國旗的常規是:如並排升掛兩面國旗,應以國旗自身面向為准,一般將外國國旗懸掛在右側,我國國旗懸掛在左側。並排升掛三面以上國旗時,應按禮賓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掛。通常,東道國國旗居於末尾。但舉行國際會議時,東道國國旗不必居後。我國規定,在中國境內懸掛外國國旗時,必須同時升掛中國國旗,其高度要相等,面積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相互平等。國旗象徵著國家,在涉外交往中升掛國旗時,絕不容許將任何一方的國旗弄錯或掛錯。(四)擬定接待計劃。接待外賓之前,應當認真擬定一份周詳的接待計劃,以使工作減少周折,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擬定接待計劃前,要充分了解外賓有無特殊習慣、要求,本著互助互利、交往對等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滿足其正當而合理的要求,並列入接待計劃中。一份外事接待計劃,就是接待工作的指南和行動綱領。應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會見會談、參觀訪問、文娛活動、異地游覽、新聞報道、安全保衛、突發事件、禮品准備、人員配備、經費預算等基本內容。正式的接待計劃一經擬定,應盡快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此後,報、送與接待工作有關的部門並通報給外方。(五)掌握人員狀況。要作好外事接待工作就必須掌握好外方與我方有關人員的狀況。一方面,應對主要來訪者的基本情況、風俗習慣及主要禁忌盡可能地了解。若對方曾來華訪問過,最好借鑒當時我方的接待規格和接待方案。另一方面,選擇我方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確定專門負責此事的陪同人員、翻譯、工作人員及司機。接待人員要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對其進行必要的外事紀律和國際禮儀等方面的教育。
迎賓時的禮儀操作:迎接外賓的禮儀操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機場(車站)迎接。接待方陪同人員前往其抵達的機場、車站迎接對方,並陪同外賓前往下榻之處。重要外賓可獻花。其二、舉辦歡迎宴會。按照國際慣例,為外賓舉辦的宴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外賓抵達後舉行,稱歡迎宴會。另一種則在外賓離開之前舉行,稱送別宴會。我國為簡化外事禮儀,一般只安排歡迎宴會。舉辦宴會前,要提前發出請柬、准備菜單、排好座次,安排好我方出席宴會的陪同人員。宴會的具體程序主要有:宴會開始前,主人及東道主一方重要人員,在宴會廳門口列隊迎接客人。宴會開始時,應由主人先致歡迎詞,然後再請主賓致詞。宴會結束時,主賓向主人贈送禮品,主人應向客人回贈禮品。主賓告辭,主人應陪同其走出門外,與之握手道別。其他人員依次列隊在門口與客人握手話別。其三、送別外賓。陪同人員應專程陪同外賓乘車前往機場、車站,為外賓送行,與外賓一一握手道別,並預祝對方旅途愉快。
⑹ 小學生交際禮儀和待客禮儀1到2分鍾劇本(4人)
個人原創,不足之處,請自行修改。
背景設定:同學到你家做客,恰好你和父母正准備吃飯。
同學敲門三聲,問:」請問有人在家嗎?「你答:」是的,請問是誰?「說著你便放下碗,去開門。打開門,正是某某某同學,你微笑著打招呼,並將同學迎進門,用手做請的動作,引至客廳,關好門後,你和你的同學走到飯桌前,同學先問候長輩:「叔叔阿姨好,我是某某某,突然來訪,還請二位見諒。」微笑並點頭示意。這時,父母應當放下碗筷並起立,與你的同學打招呼並邀請他一起共進晚餐,說道:「你好,我們聽某(你)常提起你,還沒吃飯呢吧,快來一起吃。」同學聽後,微笑著說:」謝謝,叔叔阿姨,那就打擾了。「與此同時,你將同學引至洗手間,洗過手後,再將其引至椅子前,將椅子拉出合適位置,並微笑示意其坐到自己的旁邊,等同學坐好後,你去廚房拿出一副碗筷,並盛好飯,輕輕放在同學面前適當位置,筷子橫放在碗上。然後你就坐,父母招呼客人可以吃飯了,同學點頭示意,動筷子,四個人開始吃飯。
望採納。
⑺ 涉外交際禮儀你如何理解今天中西方禮儀的碰撞與交融
此外 究竟離你如果理解今天中午西方你都碰撞和交融 美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響應的力氣 尊重別人國家的重視 自己國家的
⑻ 什麼是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是抄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基本要求: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凈。男子的頭發、胡須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與指尖等長,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
在參與涉外交往活動時,應時刻意識到在外國人眼裡,自己是國家、民族、單位組織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
自己的言行應當端莊得體,堂堂正正,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應表現得既謹慎又不拘謹,既主動又不盲動,既注意慎獨自律又不是手足無措、無所事事。
⑼ 什麼是涉外禮儀他有哪些基本原則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 (1)基本要求 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凈。男子的頭發、胡須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一般與指尖等長,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禮服、領帶或領花應結好,佩戴端正,並備潔凈手絹與梳子。皮鞋應擦亮。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摳鼻、掏耳、剪指甲、搔癢等不雅的小動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懶腰、打噴嚏、擦鼻涕、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餐巾紙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響。 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守約遵時。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准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並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2)禮貌用語 禮貌用語是禮儀的表現形式,能傳達愛心與禮節,使說話人更被人敬重。「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在國際交往中要經常使用: 「請」。幾乎任何需要麻煩他人的事情,都應該說「請」。 「謝謝」。只要別人為你做了什麼,都應該說聲「謝謝」,包括家人或關系密切的朋友。 「對不起」。凡是不小心妨礙或干擾了別人,都要說「對不起」。 「再見」。「再見」不僅是同事、朋友、家人之間相互告辭時的禮貌用語,也是陌生人之間接觸後相互告辭時的禮貌用語。 (3)尊重隱私 在國際交往中,尊重隱私也是重要的禮儀規范。 尊重隱私,要堅持以個人為交往對象的禮儀原則。如:給一家人中的某個人幫了忙或送了一份禮物,這行為本身也僅是對某個人而言才有意義,除受惠人會表示感謝外,其他家人一般不會因此而致謝,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尊重隱私,不能侵犯屬於個人的空間與領域。一家人同住一棟房子里,各個房間便是每個家庭成員自己的天地,不敲門,不經允許,便不能突然闖入。拜訪他人家庭、前往他人家庭、前往他人辦公室洽談,都須預先約定。 尊重隱私,在交談中應迴避涉及個人隱私的任何話題。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五不問」:一不問年齡;二不問婚否;三不問去向;四不問收入;五不問住址。 (4)女士優先 「Ladies first」即女士第一或女士優先,這是國際禮儀中很重要性的原則。 女士優先的核心 是要求男士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要在行動上從各個方面尊重、照顧、幫助、保護婦女。在社交場合遵從女士第一的原則,可以顯示男子氣質與紳士風度。 男女同行時,男子應走靠外的一側。不能並行時,男士應讓女士先行一步。在開門、下車、上樓或進入無人領路的場所、遇到障礙和危險時,男士應走在女士前面。乘坐計程車或其他轎車時,應讓女士先上車;下車一般是男士先下,然後照顧女士下車。在門口、樓梯口、電梯口及通道走廊遇到女士,男士應側身站立一旁,讓其先行。在需要開門的場合,男士應為女士開門。 在社交聚會場合,男士看到女士進門,應起身以示禮貌;當客人見到男女主人時,應先與女主人打招呼。 就餐時,進入餐廳入座的順序是,侍者引道,女士隨後,男士「壓陣」。一旦坐下,女士就不必再起身與別人打招呼,而男士則需起身與他人打招呼。點菜時,應先把菜單遞給女士。女士在接受男士的禮讓時,不能過分靦腆與羞怯應面帶笑容道謝。 (5)不卑不亢 國際交往中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應是平等的關系。中國人與外國人交往時不卑不亢,這也是國際禮儀的重要原則。國際禮儀中的不卑不亢原則,最重要的是保持人格平等,因為「卑」和「亢」都是置對方或置自身於不平等位置上的交往態度。「卑」有損自身人格甚至國格;「亢」則顯得虛張聲勢,也有傷對方的自尊。要做到「不卑不亢」,應注意: 不能對對方有金錢與物質利益上的希望和企圖。「心底無私天地寬」,雙方的人格就平等互利了。我方無所企求而心地坦然,對對方無需戒備則輕松自如,這樣的交往自然分不出尊卑。如果一味希望對方擔保子女出國或獲得其他物質上的好處等,就很難堅持此項原則。 要有為國家和民族爭氣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涉外交往中尤其重要。 實事求是,不過謙,不說過頭話。以宴請為例,中國人請客,即使是相當豐盛的一桌,主人也會對客人說:「今天沒什麼好菜,請隨便吃點 」。西方人則相反,不管飯菜質量如何,主人都要自我誇贊:「這是本地最好的飯店」,「這是我的拿手好菜」,目的在於表示誠意。同樣,中國人到別人家作客經常客氣有餘,主人問客人是否再添飯,客人說不用不用,實際上也許並未吃飽。西方人作為賓客赴宴,說不吃不喝時則是真的,絕不是客氣。所以,在國際交往中,客氣與謙虛都不能過分。 (6)入鄉隨俗 入鄉隨俗,是國際交往中的一條很重要的禮儀原則。出國或在國內接觸外賓,都要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與禮節。由於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差異,文化習俗有別,思維方式與理解角度也往往差別較大。因此,每到一個國家或接待來自某一國的客人,都要事先了解該國的禮俗,即使相當熟悉的友人,也應注意基本禮儀。在交往中相互尊重,謹慎從事不能不拘小節或超過限度。如美國人有三大忌:一是忌有人問他年齡;二是忌問他所買東西的價錢;三是忌在見面時說:「你長胖了」。這是因為:前兩忌是個人私事,不喜歡他人干涉,後一忌是美國有「瘦富胖窮」的觀念。 涉外迎送的禮賓規范 在涉外活動中,迎接和送別一向受到重視。中國人強調,凡事應善始善終。迎接與送別,實際上就是涉外接待工作的始和終,它們在涉外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迎接外賓,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均應事先確定接待規格。應按照國際慣例,派遣同外賓或外國團體負責人身份相當的我方人士,負責迎候外賓的工作。只有與我方關系極為密切者,才允許破格接待。 迎候人員應准確掌握外賓抵達的時間,提前到達機場、碼頭或車站的站台,以示對來賓的尊重。對外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方領導人的來訪,通常將安排盛大的歡介紹。一般由禮賓人員或我方迎候人員中身份最高者,率先將我方迎候人員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客人,然後再由客人中身份最高者,將客人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主人。若賓主早已相識,則不必介紹,雙方直接行見面禮即可。 若迎候地點人聲嘈雜,或客人甚多,可事先預備好一塊牌子,上書「歡迎光臨」也可以准備一些小旗子這樣可以使客人一目瞭然,便於尋找主人。 如來賓系貴賓,可安排獻花儀式。賓主相互介紹後,可進入機場、港口、車站的貴賓接待室,請貴賓稍事休息。也可以直接請來賓乘坐事先安排好的交通工具,前往住宿處。 若來賓系一般身份,主人可主動幫助客人提取行李,但是不要主動要求幫助男賓拿公文包、幫助女賓拿手提包。 通常迎候人員應陪同來賓一同前往住宿處。到達後,不要馬上就安排其他活動。要給外賓留下充足的洗澡、更衣、休息的時間。 迎候人員可暫時離去,走前應告訴外賓下一步的活動計劃,並求得其同意。應當為外賓留下主人的電話號碼,以便為之提供及時的幫助。 在迎接外賓的整個過程中,迎候人員應始終面帶微笑,以表示歡迎之意。不要故作矜持,一語不發。 送別外賓亦應考慮周全,大體上要依照迎候的規格來確定送別的規格,主要迎候人應參加送別活動。送行人員可前往外賓住宿處,陪同外賓一同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亦可直接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恭候外賓必要時可在貴賓室與外賓稍敘友誼,或舉行專門的歡送儀式。 在外賓臨上飛機、輪船或火車之前,送行人員應按一定順序同外賓一一握手話別。飛機起飛或輪船、火車開動之後,送行人員應向外賓揮手致意。直至飛機、輪船或火車在視野里消失,送行人員方可離去。 不去機場、碼頭或車站送行,或客人抵達後才匆忙趕到,對外賓都是失禮的。外賓一登上飛機、輪船或火車,送行人員立即離去,也是不應當的。盡管只是幾分鍾的小事情,卻很可能因小失大。
⑽ 涉外禮儀的原則有哪些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范,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范性、對象性、技巧性。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如下:
1、維護國家利益
在參與涉外交往活動時,應時刻意識到在外國人眼裡,自己是國家、民族、單位組織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自己的言行應當端莊得體,堂堂正正。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應表現得既謹慎又不拘謹,既主動又不盲動,既注意慎獨自律又不是手足無措、無所事事。
2、基本要求:儀表
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凈。男子的頭發、胡須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一般與指尖等長,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禮服、領帶或領花應結好,佩戴端正,並備潔凈手絹與梳子。皮鞋應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摳鼻、掏耳、剪指甲、搔癢等不雅的小動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懶腰、打噴嚏、擦鼻涕、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餐巾紙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響。
3、行為舉止
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4、說話語氣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5、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6、守約遵時
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准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並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7、信守約定
當前,在國際交往活動中,人們將尊重對方,即將對交往對象的重視、恭敬、友好作為涉外禮儀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要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