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設計

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7 01:52:16

❶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設計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內施來完善常規教容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❷ 小學的教學設計題怎麼做

1、深入了解學生,找准教學的起點
我們要把學生帶到哪裡,我們首先應知道學生現在在哪裡。這生動地說明了教師只有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預設出更有效的教學設計。學習起點主要有邏輯起點和現實起點,學習的邏輯起點是指學生按照教材學習進度應具有的知識基礎。現實起點是指學生在多種學習資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識基礎。在信息迅速發達的今天,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寬了,在某些方面學生對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師更快、更多。他們的學習准備狀態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像,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有的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的現實起點往往高於學生的邏輯起點,教師與學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補的,教師事先所設定的教學起點不一定是真實起點。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教師把學生拉回來「跟著重復」的現象,這都是重視現實起點不夠造成的。所以在備課前,我們更應該客觀地了解學生,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背景,並不時地把自己換位成學生,從孩子的視角去看教材,思考問題,猜測他們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充分預設,這樣會使自己備課更有針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准確地把握學生的現實起點,我認為教師可利用各種途徑進行分析:
首先應分析他們的生活經驗。對於小學生來說,「數學現實」也許就是他們的「生活經驗」。但是我們清晰的看到,並不是所有的生活經驗都對學習者起著促進數學學習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正確地加以分析,才能准確地把握住學生的學習 「起點」。(確定位置,數對 第幾組 第幾個 排 列)
預測學生的學習起點,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前調查而獲得。課前調查是指在上課前運用訪談或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找准教學的起點。學生已經清楚的知識,不需要重復講;學生較模糊、有爭議的認識和未知的內容則需重點研究、討論解決。
例如在執教《圓的認識》新課前,可以對學生做一些這樣的調查:
(1)你畫過圓嗎?
(2)如果你已經畫過圓,用什麼工具畫圓的?
(3)你知道或者聽說過「半徑」、「直徑」、「圓心」這些名詞嗎?
(4)請在右邊圓上畫一條直徑和半徑。
通過課前調查我們會發現學生對「圓」的認識並不是「空白」的,許多學生有過畫圓的經歷,因此教師一改把畫圓作為課堂教學重難點的傳統做法,直接從畫圓導入新課。
這種課前探底的教學策略,使教師較准確地把握學生的思維起點。
新課伊始的「導入」環節也是進行教學探底較好的時機。我們清楚地知道在每一節課之前進行調查不很現實,所以在上課伊始創設情景,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找准教學的起點。例如我們在教學《年月日》時,「同學們,你們了解哪些關於年月日的知識呢?」此時的學生躍躍欲試,教師則可以藉此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找准教學的起點,有了全體學生的實質性的參與才能真正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
2.客觀分析教學內容,領悟並用活教材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強、邏輯嚴密的學科,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因此,我們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節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就是要細致研究知識間的種種聯系,把握知識的貫通和延伸。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各種聯系,把知識貫穿起來,使它們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以便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材處理中,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反思能力,對教材的編排多問幾個為什麼:例題為什麼這樣設計?習題為什麼這樣編排?結論為什麼這樣引出?等。經過這樣一番思考之後,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准確的定位,既要有知識技能的目標,又應有發展性的目標,整體把握教學重、難點,著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需要在教學中「濃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以「淡化處理」,只需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稍作點撥即可。
【案例】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是約分和通分的基礎,而約分、通分又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因此,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顯得尤為重要。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變的規律與這部分知識緊密聯系,是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基礎。
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關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觀察和發現,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規律。教材安排了兩個學習活動讓學生尋找相等的分數,通過兩個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分數的大小相等關系,為觀察、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組相等的分數,尋找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並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那麼,根據教材的編排,本節課教學重點就應放在性質的探索過程以及用語言清晰地表示性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可能會有一定難度,因此還要引導學生聯系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溝通知識間的聯系
3、正確處理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的關系,准確定位教學目標
在充分理解課標、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如何進行准確的目標定位是教學設計的關鍵。一直以來,很多老師一直把「順利地上完一節課,學生表現出色」作為一節公開課的目標,往往忽視了在表象後的更深層元素,即學生到底有多大的收獲?他們的思維是否得到了實質上的提升?他們是否有學習的積極態度?因此,教師在制定目標時也往往滿足於最基本的要求,停留在一個較淺的層次。像《有餘數除法》一課,不少老師將教學目標僅著眼於「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包括有餘數除法)橫豎式的讀寫法、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這些知識技能目標,忽視「經歷、體驗、探索」等過程性目標。這樣教學設計帶來的結果是:學生獲得的僅僅只是知識而不是智慧,僅僅是知道而沒有感悟。
因而在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中,我們的著眼點是不僅要使學生學會這些知識點,更要突出「過程性目標」。如對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應該這樣定位:藉助「擺一擺」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有餘數除法的產生過程,理解余數的意義;再者,對於「余數比除數小」這一特點,要引導學生經歷「擺一擺—觀察—猜測—歸納」的「數學化」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余數的特點。(三維目標不能只成擺設,備課一始要首先關注,一定要注意糾正只關注知識性目標而忽略過程性目標,至於情感態度價值觀,蘊含在過程之中。

❸ 小學生在課下如何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談 自 主 學 習 能 力 的 培 養 傳統的教學片面強調教師怎樣教,把重點放在教「懂」、教「會」上,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採用「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等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於學生主體意識以及學習能力的形成。而「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正好彌補其中的不足這之處,它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通過有價值的提問(主要指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思考,自主領悟新知;通過指導多種訓練,促使學生動起來。 一、「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特點 「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其顯著特點是:樹立「三主意識」,培養「三自能力」。 1、「三主意識」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由於年齡、情感、意志、興趣和能力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課堂教學實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不能一刀切,應該有不同的階段要求。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強,中高年級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習自主性有了發展,依賴性逐漸減弱,初步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施教時要視年級的不同,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主從關系。盡管學生學習有有依賴性,但絕不能包辦代替,要盡可能讓他們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為以後的獨立學習作好鋪墊。同時,「主導」和「主體」又要具體落實到訓練這條「主線」上,離開這條主線,「主導」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就會偏離教學目標。因此,每節課都要求教師依據大綱、教材以及學生實際來確定課時訓練目標,重視訓練設計、訓練時間,有效地增強訓練效果。 2、「三自能力」即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通過讀書,自己能提出問題或疑問,自己能分析問題,自己能解決問題。在「學」中「習」,在「學」中「悟」;在「習」中「學」,在「習」中「悟」;在「悟」中「學」,在「悟」中「學」,在「悟」中「習」。「學」要深思,「習」要三思,「悟」要反思。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 1、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動力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情感具有一種內驅力,積極的情感能調動學生的激情。小學生天真、單純、幼稚、自尊心強,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差生,總擔心自己問得太簡單或是問錯了被同學、老師取笑。因此,課堂上教師必須創設一種互相尊重、理解、寬容和諧的學習氣氛,把微笑帶進課堂,用真誠親切的微笑,和藹可親的教態,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不斷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善於使用鼓勵性語言,善於發現閃光點,對於學生的提問,只要有一點可取之處,就應該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如教學《太陽》一課時,一個平時默默無語的學生居然破天荒地舉起了手,想知道太陽有哪些特點。於是我就熱情洋溢地給予表揚,並請同學幫助她解答。見自己提出的問題能被老師首肯,表揚,學生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自信的風帆高高揚起,從此提問的熱情也更高了。 2、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識的注入者。」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上。 因此,首先要有活的教學內容。要從對教科書權威的迷信中真正解放出來,教科書只是落實大綱要求的一種載體。因此對現有教材內容的適度補充、調整、重新組合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這樣才能使教學真正有活的內容,使知識與創新、認知與實踐同步發展。 其次要有活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以教案為劇本、以教師為導演兼主演、以少數學生為配角、以多數學生為群眾演員的課堂劇演出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創造過程。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向教師質疑,質疑問難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反映,是學生思維參與的標志。學生能提出一些問題,有的可能有價值,有的可能很離奇,甚至可笑,但學生敢於提出,說明他們是積極參與思維的。如教學《鳥的天堂》引導學生領悟「天堂」動景前,我先用多媒體播放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錄像,並要求學生認真看,注意聽,想想有什麼問題想問的。當學生認真欣賞完錄像後,我趁機引導:多麼熱鬧的畫面啊!此時此刻,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這樣,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話匣子就打開了,提出了一個個問題:為什麼大榕樹上會有那麼多的鳥?為什麼我們的掌聲嚇走了畫眉鳥,而它又那麼興奮,還站在樹上唱歌?那隻畫眉要把歌唱給誰聽?唱的是什麼內容?等等。 再者要有活的教學評價。評價的主導關系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倡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間能相互啟發幫助,實現共同進步。 3、提供自主學習的形式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作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參與學習是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參與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做到五個讓:特徵讓學生觀察,規律讓學生發現,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推導,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學習全過程,參與形式多樣化,如:在教學《游園不值》一文時我就充分運用多種參與方式:首先理解詩句可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實際、大膽猜想、字字揣摩的方式;然後在理解整首詩時,採用言語描述,生動講演的方式;在理解意境時,則採用動手作畫的方式:一幅是一位老先生站在柴門前,眼露掃興的神色,正在輕輕地敲打那柴門;另一幅則突出了一枝伸出牆頭的紅杏以及高高的圍牆,這時的詩人欣喜萬分。由於,在「動口動腦」的基礎上強調了「動手作畫」,把古詩的高遠意境變換成具體的字畫,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想像力。也由於變換了參與方式,就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自然也就容易把握作者由失望到驚喜的情感變化,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如在《草船借箭》一文教學時,我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巧妙之處,更充分地感受人物形象,就可採用變換角色的辦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主動參與的動力因素。我是這樣引發學生的:「諸葛亮能夠借箭成功,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可能,這值得好好總結一下。如果你是諸葛亮,你向大家介紹借箭成功的原因;如果你是曹操,你跟大家談談為何會上當受騙?並鼓勵學生敢於扮演二個不同的角色,敢於發表對此事不同的看法。由此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能力的舞台。因為這樣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故而利於學生的發揮,容易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鍛煉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提供知識延伸的機會 學生在課堂上和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課文延伸到博大的知識領域里,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這樣學生求知的慾望就更加強烈了,於是也就更樂學、樂問了。如教學《太陽》,當學到太陽的三大特點遠、大、熱時,一個學生就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太陽的溫度為什麼那麼高?我就引導學生課後自己去查閱有關資料。到了第二節課,他們競相上講台把從《少兒網路全書》、《十萬個為什麼》等書中查閱到的有關資料,跟同學們做了生動、有趣、全面的交流。這樣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的求知慾得到了滿足,同時也讓學生獲得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識。

❹ 小學英語自主課堂教學設計從哪幾方面入手

1、備教材,研究教材內容,清楚教材內容的走向;
2、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狀況,學生能達到什麼水平;
3、備課堂,要充分預測課堂會出現的問題,能掌控課堂。
最重要是體現和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教師知識作引導,要放手學生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

❺ 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注重對學生情況的研究與分析,是有效引導學生學習的前提。
分析學生是進行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前提。分析學生的一般特徵,如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年齡特徵;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學生學習的興趣、習慣和方式等;分析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諸如個性差別、知識水平差異、不同的學習態度等;分析學生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研究學生的發展需要:學業、人際交往(交往障礙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職業傾向(自我設計,自我態度是學習態度的核心)。
二、科學准確地制定教學目標
第一,全面設計教學目標,不能只注重某一領域的目標,而忽視其他領域的目標。教學目標是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的,課程目標應貫穿和體現於教學目標之中,因此,教學目標的內容範圍與課程目標應該是一致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領域。確定教學目標的內容範圍時,一定要全面考慮三個領域,不可有所偏廢,而在具體的每節課中,教學目標又要有不同的側重點。
第二,不能以課程的具體內容標准代替教學目標,不能以課程目標、單元目標替代課時教學目標。課程的具體內容標準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但它不是詳細、具體的教學目標,因此,不能以具體內容標准來直接代替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准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
第三,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有層次性。一節完整的課是綜合的,但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注意層次性和針對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過程,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也才有針對性。因此,在確定目標時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知識基礎等,同時還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本身,要站在單元或主題更高的角度分析,這樣才能准確、合理、有效。
第四,要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一方面,但教學目標是否能真正通過課堂的40分鍾有效實現,老師還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課堂教學不同活動或環節的目標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二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
三、教學資源的選擇與運用要注重針對性和典型性
信息時代,資源極其豐富。但海量的資源和信息怎樣真正成為教學和課堂中的資源,能夠真正為教學、學習服務?尤其是對於品德與社會這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而言,內容更加豐富龐雜,如何選擇有效的資源進行教學,就成為很多新任教師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在課前教學資源的選擇上,教師需要做大量的准備工作。有些資源來源於書本,有的來源於廣播、網路;在種類上,包括圖片、錄音、新聞、文字等;在范圍上,有的可能就來源於學生本身;有的來源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資源;有的則離學生生活相對較遠。這說明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方面出發選擇適合課堂的教學資源。二是選擇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的資源。教師在課堂中,則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對資源進行整合利用,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但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幾點:第一是要注意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資源。第二是要因地制宜,貼近生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用教學資源。第三是教學資源要反映時代的特徵和發展(社會需要)。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意識。
《標准(2011年版)》強調教師要通過創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一般而言,老師們可以藉助實物或圖片、照片創設情境、可以藉助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可以藉助新舊知識的關系創設情境、可以藉助有創意的活動創設情境、可以藉助熱點、焦點或有挑戰性的問題創設情境。無論你採用什麼方式,都應該使教學情境具有直觀性、真實性、開放性等特點,盡可能使情境具有感染力和現實感。再有,就是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必須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要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提升和豐富他們的經驗,並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去。
五、由問題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活動中,我們有時候會看到學生似乎也積極參與活動,但卻似乎只是游離於表層,究其原因是學生只是行為參與,思維和意識並沒有真正的參與。應該說,好問題,比說明一個好道理更重要。它有幾個基本要求:一是老師精心設計問題情境,二是教學中給學生足
六、營造民主的課堂環境,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
一是民主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課堂氛圍一旦形成,就成為一種課堂文化對課堂教學行為產生作用,將課堂價值觀、意義符號和規范統攝在這種氛圍中,作為一個整體對課堂教學行為施加影響。有研究表明,在民主、放任、控制三種不同課堂氛圍下,學生自主性得到最好發揮的就是民主的課堂氛圍。民主、合作的課堂管理方式能夠逐步養成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自律,有助於激勵學生潛能的釋放,引導學生從事積極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多地依靠自己來管理自己的學習。
二是根據需要恰當地變換教學組織形式,有利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主動交往。比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包括改變教室環境,創設便於活動和交流的空間,開展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使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而且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接納,培養具有對於社會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

❻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家長學校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家長學校授課,讓家長明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從而配合學校作好對孩子的教育 2、經過家長學習授課,使家長能夠正確界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很好地監督孩子的成長。 3、教給家長一些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的策略,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協調一致。 難點: 使家長能夠正確界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很好地監督孩子的成長。 教學內容: 一、導入 尊敬的各位家長,你們好。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美國教育學家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近年來習慣的教育意義逐漸被大家所認識,並且在教育工作中越來越被重視起來。習慣和興趣一樣,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說過,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來談一談。 二、明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是非意識行為,也可以說是不自覺的行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多次重復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能有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益,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因素。學校教育自然是習慣養成的主陣地,往往主導著學習習慣的培養內容,即從哪幾個方面來培養。但對年幼的學生來說,更需要外部的引導和強化。而這個「外部」主要指的就是學生成長的另一個環境——家庭。因此,讓家庭了解學習習慣的內容,明確共同培養哪些學習習慣,必然能在各個方面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學校和家庭兩者在教育指導思想、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校教育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陣地。它所具備的場所特殊性、教育者和教材的規范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主導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的特殊影響,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機配合,學校的教育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很重。所以,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的積極參與和有利教育是舉足輕重的。 三、正確界定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更好地達到家校培養的一致性,我們應讓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一)、良好的課堂習慣: 1、課前預習的習慣。(通讀課文,完成預習作業)這一習慣大多在家完成。 2、課前准備的習慣。(音樂響,進教室,擺書本,閉嘴吧,端正坐,手背後。) 3、出聲早讀的習慣。(按時到,做早讀,出聲音,用心記。) 4、認真上課的習慣。(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勤做筆記。) 5、勤學好問的習慣。(刻苦用功,不懂就問。今天是今天做。) (二)、良好的作業習慣: 1、獨立作業的習慣。(到校先首交作業,獨立完成按時交;口頭作業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師的評價,及時訂正錯誤) 2、書寫工整的習慣。(字跡清楚,字體工整,作業整潔,格式正確) 3、認真審題的習慣。(作業、考試審題認真、仔細;作答通順、詳盡。) 4、學習分析的習慣。(每次出現錯誤後,都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總結,找出缺漏的原因並提出改進的方法,以防錯誤的反復出現。) 5、講究效率的習慣。(按時學習;學習有計劃,學時不貪玩,注意提高學習效率) (三)、良好的家庭學習習慣: 1、課後復習的習慣。(讀課文,復習生字詞,記住要點,當天功課當天復習掌握。) 2、晚上讀書的習慣。(也不管有沒有作業,每天晚上都要認真讀書半小時以上。可超前學習或復習舊知識或閱讀課外有益讀物。) 3、整理書包的習慣。(每天睡覺前要把明天要交的作業及要帶的學慣用品整理好放進書包,防止早上遺忘。) 4、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常用工具書,隨身帶,它們是我們的小老師。) 5、閱讀書報的習慣。(課余時間,讀書看報。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四、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的策略 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僅憑學校來完成的,是需要家庭教育的參與的。只要學校和家庭協調好,統一好思想,找對合作方法,一定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1、處理好教師—學生—家長的關系,不僅是養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更是平時教育教學工作成功的關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友善,就可以使得學生更加信服老師的教導,保證了習慣獲取渠道的主動性。而家長與教師的關系融洽,則可以使習慣培養在鞏固階段得到更加有利的保障,自覺主動的配合使學習習慣教育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家長與學生關系的平等,能夠促進學生與家長的交流,使家庭更准確的掌握學生現在的狀況,增強學生與家長溝通的主動性。這樣,學生就能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並能從小建立起尊敬父母的良好習慣。因此,平等的親子關系決定是習慣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 2、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主動性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❼ 小學心裡健康教案自主學習更快樂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回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答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❽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訓練教學設計

興趣同、舉行演講比賽拓寬視野減輕壓力、提供閱讀資料、培養興趣知識競答等結合現行社同行業著名演講等選擇性;二建議課外培養興趣;三
感覺提問主意不是很清晰
建議查下資料哦

閱讀全文

與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