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人教版小學語文 二年級上冊識字7教案,說課,課件,麻煩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7》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准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3、有保護動物的意願。
二、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熟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培養保護動物的意願。
四、教具准備
1、貼畫:一棵大樹,十片生字樹葉,八隻小動物(老虎、黃鸝、老鷹、百靈、熊貓、大雁、孔雀、錦雞)、課題。
2、CAI 課件。
3、各種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五、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導語:好,小朋友,我看誰最精神。老師想對你們說兩句話,你覺得老師說的對,就鼓鼓掌。老師說的不對,就搖搖頭。
師:第一句。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掌聲)
第二句。你們是我的好朋友。(掌聲)
師:老師真高興,一下子有這么多好朋友,我還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國人,從小生活在非洲,有許多非洲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CAI 課件展示蒂皮和各種動物的合影。)
問:你們想不想成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對我說,誰喜歡動物誰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一些動物吧!
二、我會認。
師:(貼課題:識字七)在這首兒歌里就藏著幾只動物,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把這些動物找出來,碰到不認識的字就去請教一下課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樹葉」。
師:美麗的大森林一下子來了這么多小動物,多熱鬧啊!森林裡還有一棵神奇的樹,樹上的葉子里藏著一個秘密,我想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翻開這些樹葉,看看有什麼秘密?
師:動物們想檢查一下小朋友剛才是不是認真讀課文,讀生字了,誰會認?(指名認讀)
師:現在,動物們要把生字上的音節蒙起來了,看看還有誰認識它們,把認識的字讀給同桌的小夥伴聽,不會讀的去請教一下小夥伴。(師巡視)
三、我會說。
問:誰願意說一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認識這些字的?誰會說?(指名說)
師小結:小朋友會換部首,加部首,做動作,猜謎語的方法來認識生字,你們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會寫。
師:我出兩個字謎,你們猜一猜,兩個人走在獨木橋上。(生:叢)
房頂上拴了一頭牛。(生:牢)
問:你們會寫這兩個字嗎?誰會寫?
師:我發現有兩個小朋友的字寫的特別棒,我們欣賞一下。
(展示作業,師評價,並給予表揚)
五、我會讀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樹葉生字,動物們可有點寂寞了,它們要帶著這些樹葉生字回到兒歌里去了。我們能讓他們走嗎?
師: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留住他們。
(生讀課文,師巡視)
師:喜歡哪種動物,就去讀一讀文中相關的句子,讀出喜愛的感情。然後讀給周圍的小朋友聽,讓別人也喜歡它。
(四人小組讀課文,師個別輔導)
師:動物們想聽聽小朋友們讀的怎麼樣了。
(指名讀,師生共評)
問:老師也喜歡一些動物,我想讀一讀,可以嗎?
問:還有誰願意讀?
(多請教幾位同學讀,師生共評)
問:除了這些動物,你還喜歡其他的動物嗎?為什麼?
(讓學生自述,暢所欲言。)
師:小朋友都把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好夥伴,好朋友。把你們喜歡的動物頭飾戴起來,一起來讀課文的最後三句。(生齊讀。)
師:為小朋友們鼓鼓掌。(生鼓掌)
六、我會演。
師:掌聲真好聽。那我們邊鼓掌拍手邊讀兒歌。看誰的掌聲最熱烈!(生邊拍手邊讀兒歌。)
師:我發現有些同學不僅拍手讀兒歌,而且還加上了動作,表演的真好,其他小朋友想演一演嗎?
師:去找小夥伴,大家一起演一演。
(生互相拍手錶演,自由發揮。)
七、全文總結
師:你們演的真好,森林裡的動物們想邀請你們做客了,我們一起輕輕的,靜靜的走入它們的家。(CAI
課件展示動物們在大自然自由生活的畫面。)
生看錄像,師話外音,將學生帶入一種意境: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綠綠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聰明的小朋友在這幅畫里生活、學習;可愛的小動物們在這幅圖畫里唱歌、嬉戲。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師:小朋友們,領著你們的動物夥伴一起出去玩吧!
(學生戴著動物頭飾走出教室。)
Ⅱ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夠不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大面額的人民幣,並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能正確進行換算.
2.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通過參加數學學習活動,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
教材中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感性認識基礎之上的.教材通過設計一系列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並能夠解決與人民幣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本節課是在前面的「買文具」,認識了小面值的人民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進一步認識較大面額的人民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得十分緊密.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通過買衣服、找錢、換錢等一系列學生相當熟悉的場景,在師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動中,使學生不僅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而且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節課是在我區中心地帶的一所普通學校的一年級執教的.人民幣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加之前面一節課「買文具」中學生已經更進一步認識了小面額的人民幣,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具備了一些參加活動的經驗.但是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大面額的人民幣相對生疏一些,這種經驗的積累正是本節課要讓學生經歷的.購物的活動學生非常熟悉,學起來會有一種親切感,會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去.
〖課堂實錄〗
(一)引入
師: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學生一聽,一下子高興起來,一個個睜大眼睛,躍躍欲試.課件出示服裝店的場景,畫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裝和價錢:上衣59元,褲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連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褲32元.)
(評析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把活動置於服裝店,並且把教材上的內容擴充,使其更加豐富.)
師:瞧,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這家商店的售貨員,怎樣介紹你的商品呢?誰來試一試?
(教師的話音剛落,眼前已經是小手林立,幾位「小售貨員」介紹之後,本節課的學習活動開始了.)
(二)活動一:認一認
師: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
生:(異口同聲)付錢!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
生:行是行,可是太麻煩了!
師:那麼,大家還見過什麼樣的人民幣呢?
(幾個學生馬上回答說:我見過100元的;我見過20元的;我見過50元的……)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人民幣.
(教師在教具中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錢你認識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評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認一認活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觀察,從直觀上感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可以在組內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為正確認識、區分這些紙幣打下基礎.)
(學生各自選一張教具,翻過來掉過去地看著,時而和組里的夥伴交頭接耳,一起分享著他們的發現.)
師: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
生1:每張上都有數字,你只要看數字就知道了.
(這倒提醒了大家,幾個學生馬上在紙幣上找到了數字.)
生2:這些錢的顏色不一樣,100元是紅色的,50元是綠色的,20元是棕色的,10元是藍色的.
師:那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嗎?
生3:咦,他們都有一個毛主席像.
(這時,教師拿出了一張舊版的100元.)
師:我這里有一張人民幣,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嗎?
生:(異口同聲)100元!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生:那有一個數——100.
師:這是舊版的100元,和大家剛才看到的不一樣,但它們的面值是一樣的.大家還見過其他的50元嗎?
(教師邊說邊把舊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給大家,並交流一些辨別的方法.
師:你知道10元錢能幹什麼嗎?
生1:打車用10元錢.
生2:10元錢可以買一個漢堡.
生3:我的文具盒用10元錢.
師:10元錢如果合理使用的話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的事.大家課下可以再調查50元可以干什麼.
(由於學生年齡所限,對於50元這樣大面額的人民幣使用機會不多,因此把它留在課下.)
(評析出示新舊不同版的人民幣,擴大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等,幫助學生加深感性的認識.)
(三)活動二:買衣服
師:這些人民幣我們都認識了,現在我們可以用它們買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學生有的睜大眼睛在精挑細選自己喜愛的衣服,有的若有所思.)
生1:我想買一條褲子41元,我拿4張10元,一張1元的.
師:(不失時機地)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拿法嗎?
另一個男孩子靈機一動說:可以拿兩張20元的,一張1元的.
(評析提示學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生2:我想買一條裙子36元,可以拿一張20元、一張10元、一張5元和一張1元的.
她剛要坐下,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馬上接著說:還可以拿3張10元的,3張2元的,然後滿意地坐下了.
生3:我想買一件上衣59元,拿一張50元的和一張10元的,再讓售貨員找回1元.
(這個想法得到了老師和同學贊同的掌聲.)
師: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衣服,老師也想挑選,我想買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我有100元,大家幫我估計一下,這些錢夠不夠呢?我應該怎樣付
錢呢?
生4:100元夠,還得找回20元,因為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共80元.
(許多學生也滿意地點點頭.)
師:謝謝這位同學幫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將來成為一名售貨員,會很出色的.現在,請大家再為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好朋友選一件衣服,加上剛才你選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你打算怎樣付錢?
(學生一下子高興起來,一邊指指劃劃,一邊嘴裡念念有詞.)
師:現在把學具中的錢准備好.
(這里教師有意安排了一個困難,學具里並沒有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想准備出正好的錢比較困難,這樣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個環節.)
師:遇到困難了嗎?
(學生都爭著說沒有零錢.)
師: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剛才那位同學已經幫我們找到了辦法.
(這個暗示很有效,學生立刻想到了找錢.)
師:現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來買剛才挑選的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兩人一組,有說有笑.)
生1:我想買一件上衣和一頂帽子,給你80元.
生2:一共是73元,找你7元.
……
(教室里喧鬧了一會兒,漸漸安靜下來,學生帶著微笑回到座位上.)
(評析通過兩個由淺入深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動中練習使用人民幣,在活動中深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四)活動三:換錢
師:剛才大家當售貨員都很成功,不過,為了買東西方便,通常大家會把錢換一換,這里有一張100元,如果想換成10元的,怎麼辦?
(這個問題立刻得到回應.)
生:10張10元的.
師:如果不只是換成10元的,還有別的換法嗎?
(這下學生的熱情被點燃了.)
生1:換成2張50元的.
生2:換成5張20元的.
生3:換成1張50元的和5張10元的.
生4:換成4張20元的和2張10元的.
……
師: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不一會,多種答案出現了:5張10元;2張20元和1張10元;1張20元和3張10元……)
師:為了方便,把10元的也換一換吧.
(有了前面的基礎,加之上節課的基礎,活動進行得比較順利.)
(評析換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里不僅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而且幫助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下課鈴響了.)
師:請大家把本節課的收獲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下次再去購物時,你可以幫著算錢,而且記在日記中.
〖教學反思〗
1.數學學習回歸生活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非常熟悉,教師把數學學習置於一個現實的背景之中.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學習活動的組織上,教師都注重回歸生活,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引入部分並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學習的內容.本節課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一個親切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2.活動豐富,循序漸進
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學習.本節課在一個情境中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活動,由淺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兩件衣服,然後提出找錢、換錢的問題,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以這種學生非常樂於參與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習熱情,同時不斷提高活動的要求,由獨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認識了人民幣,同時練習了如何使用人民幣.「換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安排在最後,學生在經過大量的活動經驗積累之後,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再進行這個活動就不會感到困難.教師還把活動延伸到課下,讓學生記錄購物的錢數,使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鍛煉了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點評〗
教材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體會不同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系.在這節課中,教師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適合學生的購物活動,沒有把人民幣的認識單純作為知識來進行傳授.課上教師重視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我們所提倡的.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生認知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
Ⅲ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能按筆順規則,在田字格中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災、害、黑、專器4個生字屬。並通過觀察與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同時在老師的提醒下,自覺糾正不當的寫字姿勢,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藉助圖片、動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水的神奇。
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對於目標1,可通過觀察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學生在課本上書寫的生字、巡視學生寫生字的情況等方式來評價寫字目標落實情況。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與良好的寫字習慣應達95%以上。
對於目標2,可採取傾聽、觀察、品讀等手段,通過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小組讀,動作演示、創設情景讀等方式來評價。最終落實目標的應達95%以上。
對於目標3,在學生讀懂句子,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通過指名說、以及傾聽學生的讀書聲落實情況,目標達成度應95%以上。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學准備:字卡、多媒體課件。
Ⅳ 如何開展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
能利用這次機會與大家探討「如何提高二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我感到很榮幸,下面我就拋磚引玉,談談我對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課堂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要有效。
1、教學目標要正確。這要求我們老師在設計課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出內在的思想、意義,正確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在立足教材備課的同時,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備課的過程中,要與作者的思路盡量吻合,正如葉老先生所說:作者思有路,知路識其真!
2、目標的設置要恰當。不僅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正確的把握,還要對學生的現狀也有準確的把握,設置的目標不僅要難易適中,還要有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人各有體,針對學生要教師心中要有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一以概之」,要做好充分的學情調研。
二、教學策略要有效。
1、教學環節要有效。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都要有一個明確的訓練點和一個要達到的具體的目標,如果不知道這個環節為何而設。一定不能讓它佔取我們的課堂時間。每一節課,我們一定要結合目標抓住一個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展開具體的學習,這樣,既能使課堂簡潔,也能使課堂更有效。如生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教給學生認識生字的方法,讓學生回答(說明)自己認識生字是怎麼認識的,怎樣記住的,像難認的「贏」,有的採取拆字的方式去熟記「亡、口、月、貝、凡」。
2、問題的設置要有效。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問題的設置既要有挑戰性,要能夠起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像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蘋果理論:枝頭的蘋果要是讓摘的人感覺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勁跳了,還是連夠都夠不著的話,那那個蘋果再鮮艷,再誘人他也可能不會感興趣了。同樣,如果是一個已經蔫了的甚至是爛掉的蘋果的話,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摘到,但誰會稀罕呢?(2)問題的設置要靈活。有些問題,換一種問法,達到的目的是一樣,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如:在教學《歡慶》這篇課文中,我配樂范讀完課文,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從老師的朗讀聲中知道了什麼?學生頓時鴉雀無聲,一片茫然,面對學生的卡殼。頓悟的我把問題換了一種說法:聽完老師的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呢?這時課堂氣氛馬上活躍了,同學們都紛紛匯報:「我彷彿看到田野上金黃的果實」「我彷彿聽到大海奏起了歡樂的樂曲」……,使我們的教學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3、教師的語言要有效。(1)語言要准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解說,是引導,是總結,還是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如:老師說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那你接下來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游戲規則、游戲要求的游戲,而不能說,我隨口說出了「游戲」二字,哄哄學生,激起他們的興趣,可接下來卻是「分組朗讀課文」,這能叫做游戲嗎?如: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一篇課文中的左右結構的生字時,說「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請問,左右結構的字中,「割」「形」「到」「都」……也是左窄右寬嗎?這不僅是語言的不準確,而且是知識性的錯誤啊。(2)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太多的廢話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勵學生來說吧,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足夠了,但要是老師再來一些問答:「同學們,這個同學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揚他一下呀?」「想。」「那咱們就來表揚表揚他吧。」然後再是學生整整齊齊,拖長聲調的「****你真棒」,這樣,表揚一次學生就浪費掉了多少時間啊!還談何有效呢!再比如,在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一文中,有「跟頭」一詞,如果老師忍不住拓展開了:「你們會翻跟頭嗎?」學生興致來了,紛紛嚷著想要展示自己翻跟頭的本領呢。師再接著說道:「是啊,尤其是一走到那些草坪上,我們呀,就忍不住去翻上幾個跟頭,老師小時候也很喜歡翻跟頭的。」這時,課堂氣氛好像是挺熱鬧的,但仔細一想,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點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們說它幹嘛呢!如果是教學生掌握翻跟頭的方法或讓學生以「翻跟頭」進行口語交際或說話,教師可以依學生的想法去做。
所以,我認為,課堂的精彩在於有效,如果沒有實效,再熱鬧,再花哨的課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們知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難集中,上課之初,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停留在上一節課或課間活動的有趣對象上,這時我們可以採取一定的教學手段,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
1、巧設懸念,提出問題。「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小學低年級學生尤其「好奇」。教師在上課時若能抓住學生好奇的特點,立刻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上課伊始的巧設懸念能把學生從剛才窗外好玩的游戲中吸引過來。
2、巧用教具,創設情景。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雙邊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巧置活動變化的刺激物往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特別是製作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具,如奧特曼、喜羊羊等充滿靈性的教具,既可激起學生的興致,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進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是快樂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常用優美的音樂,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謎語或者腦筋急轉彎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很快地平復下課時的興奮狀態,迅速進入課堂氣氛。
3、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師教,學生聽。這種教學的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缺少參與的主動性。教師辛辛苦苦的教了40分鍾,他很可能在底下玩了40分鍾。雖然這種教學也有「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環節。但這種回答只能是少數人的參與。對於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他完全可以是游離課堂之外的。
4、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作為一個好老師他能夠用自己特有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麼教師的魅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自己語言的親和力。上課時,除了要有洪亮的聲音以外,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採取較通俗的、充滿關愛的語言,讓學生更多的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從而願意與老師相處,形成對老師的信任,這樣他們也就會在上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教師同時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輔之以適度的態勢語,讓學生能感受到枯燥的語言中也充滿「靈動」。另外,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學生所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只靠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每當在課堂中涉及到一些課外的小知識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加倍地集中。這就是要求教師能以科學的態度,以挖掘文本之外的精神,「無中生有」的將學生想知道的知識,合乎時令的予以引入。如:學習《秋天的圖畫》一文時,在關注周圍景色的變化時可以引入人的外表變化,並教給學生一些「養生」知識。
其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特別是低年級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特別低,需要教師時刻地提醒。當學生的思維游離課堂學習之外時,教師就應給予適當的提醒。一開始,教師可以用目光告訴他上課要專心了。有的學生較能察言觀色,他能讀懂教師目光中的含義,就能自覺聽課了。如果學生對你的目光熟視無睹,或者根本沒有接觸到你的目光。這時你就需要用肢體語言,敲敲他的桌子或者碰碰他的肩膀。也可以樹立榜樣,比如表揚當時坐得最好,聽得最牢的那個學生。除了對沒有認真聽講的學生需要關注之外,正在認真聽講的學生也需要你的關注。比如你做一個贊許的動作,說一句表揚的話,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給於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在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這在無形中就吸引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課堂效率也就高了。
最後,學生注意力出現分散時,適當進行調整,由於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只有10——15分鍾,所以當教學內容長時間的處於同一種狀態時,就會出現注意力集體分散的現象。這時,僅靠教師的個別提醒和關注是遠遠不夠了。學生的學習已經缺少興奮點,他們需要一點新鮮的東西來刺激感官。比如可以用課中操的方法。這種操花費的時間短,而且簡單易學,往往只是拍拍手,或者扭扭脖子,動動腿。雖然簡單,但卻讓學生有一個放鬆的機會。在課中操後,學生往往能重新集中注意,投入學習內容。除了課中操,簡單的游戲,學唱與課文有關的歌曲,都是調整學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我想,要使低年級學生時刻保持十二分的注意力是很難,但是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時刻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有限的注意時間。如果課堂上我們能充分關注學生注意力,那麼課堂效率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語文是一門基礎科學,但這並不意味教學時可以一味地採取填鴨式、灌輸式的辦法。因為教學不僅僅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在教學的同時,調動學生積極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學習潛力,促進智慧更加有效地發展。
總之,教師對教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成功的教學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和終生學習的過程。怎樣實現有效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它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我們研究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提高教學效能感能力,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的途徑,完善有效教學的能力。
Ⅳ [轉載]如何打造低年級活潑有序的課堂(聽陳老師課有感)
有幸學習了陳老師的一堂漢語拼音課,有「聽陳老師一堂課,勝閉門造車十年」的感覺。這堂課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差距,也明白了今後努力的方向,獲益匪淺。 雖然一年級的孩子入學才一個多月,但陳老師的課堂,孩子們活潑有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聽得趣味盎然,學得生動有趣,教學效果顯著。下面主要談談陳老師在課堂紀律調控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幾個地方。1、 恰當的體態語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這是我聽這堂課感受最深的一點。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陳老師在課中多次恰當運用了體態語。 課一開始,陳老師就讓學生看老師的嘴型猜已經學過的前鼻韻母,孩子們屏住呼吸,專心地看著,馬上就進入了狀態。課中陳老師又多次讓學生做「小啞巴」,只擺嘴型,在心裡讀而不發聲,孩子們覺得新奇有趣,個個專心致志,興致勃勃。還有一個細節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陳老師出示卡片後,不是馬上讓學生讀,而是提示學生在老師把卡片往前一送後再讀。同樣是讀卡片,陳老師還富於變化。後面陳老師一手拿卡片,一手在卡片下平放,提醒孩子們等老師手拱起來再讀。這樣給孩子們充足的准備時間,他們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卡片和老師的手,齊讀整齊有力。孩子們的注意力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調動起來了,學得興致勃勃,生動有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乏味。 回顧我們的課堂,體態語這一點一直是被我們忽視的。我們忽視了這種外在的、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式的、簡單的體態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一味依靠枯燥的語言教學,乏味的組織教學,或者是公式化的課間操,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很少給孩子們靜思默想的時間和空間。這一招很高,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在平時的課堂中也應設計一些恰當的體態語來減少學生的浮躁,培養學生的定力與耐心,調動學生的注意力。2、 活潑多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陳老師的課堂中,游戲活潑多樣。有「小啞巴」游戲、「火眼金睛」、「找朋友」和「猜字游戲」等。特別是「猜字游戲」,平時我們一般都是一個人猜的,而陳老師卻讓兩個人猜,這樣一創新,效果不言而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孩子們的勁頭也越大。讓我們耳目一新。3、 及時的表揚指引學生努力的方向 在課堂教學中,陳老師一直在觀察學生並且及時表揚在各方面做得好的學生。比如:XXX坐得很端正,XXX翻書沒聲音,XXX回答問題聲音變大了,XXX聽得很認真。這種表揚,不光對表揚到的學生是一種鼓勵,更重要的是給其他學生也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當老師表揚到「XXX坐得很端正」時,一大批學生便挺直了腰桿。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表揚,還要隨時給他們翹起大拇指,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進步的快樂,從而激發起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4、 注重常規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上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就開始背誦兒歌和古詩,我發現他們背得很整齊且有一定的速度。而我們呢,孩子們比較懶散,不提醒他們就背得慢騰騰的、陰陽怪氣。這說明陳老師一定對孩子們經過了扎實的訓練。 課堂上,孩子們翻書、讀書、寫字、包括開火車都顯得整齊劃一,訓練有素。這都說明陳老師平時一定非常注重這些常規的訓練,慢慢幫助孩子們養成好習慣。 因此「注重課堂常規的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也是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的目標。
Ⅵ 前滾翻教學設計要詳細的
先喊123快站好,先示範一遍,然後讓他們在軟墊子上自己練習,發現不對的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