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教師資格證,小學的,綜合素質怎麼學,要背誦哪一些
要按照筆試大綱的要求,把那些應該「掌握」「理解」的內容自己拉出提綱,記住其中主要的內容。
㈡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怎麼過
查看教師資格國考《綜合素質》(小學)筆試大綱,了解考核范圍。
1)職業理念:回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
2)教育法答律法規: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教師權利和義務、學生權利保護
3)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行為、
4)文化素養
5)基本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寫作能力
具體考試目標、考試內容以該考試大綱為准。
備考建議
1)首先參考綜合素質考試大綱,夯實基礎知識,整理重點復習內容。
2)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不斷深入地復習,強化薄弱知識點,並根據復習進度調整復習計劃。
3)考前全真模擬,嚴格按照考試時間進行考試訓練,提升答題效率。
㈢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材料分析題有什麼秘訣嗎
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材料分析題共三道,每道14分,共計42分。所以在整個試卷中分值佔比例較大,應該給予重視。那我們在做材料分析題目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那我們現在就來講一講材料分析這一板塊。
一、了解考試結構: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科目一綜合素質的材料題命題趨於穩定,這道題的出題角度有四個方面:學生觀、教師觀、教育觀、教師職業理念。
二、運用審題技巧:
首先,當你看到材料分析題時,應該先看問題,只有清楚了問題,才能知道要從哪個知識點切入,如果先通讀材料的話,再回過頭讀題目,可能又會再一次返回材料,提取知識點,有些浪費時間。所以,一般選擇先看題目,然後第二步,聯系相關知識點。再次就是結合材料分析把你准備的知識點呈現出來。同時要注意你答題胡邏輯順序,把最有把握的寫在最前面,盡可能把知識點寫全面。
三、熟悉答題套路:
總的來說,材料分析題的答案結構要按總—分—總胡結構來呈現,表明你的觀點,說明老師胡做法到底合不合理。第二段:(分)這一段就是要詳細說,材料中的哪些地方遵循了或者違背了相應的觀點。知識點+材料解析。第三段:(總)簡單總結一兩句即可。
四、掌握答題「萬金油」:
1.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2.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教師應該是社區型開放的教師
3.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關繫上,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強調合作
4.教育觀: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5.教師職業理念: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㈣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小學知識點
第一章素質教育
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的定義、概念
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均衡發展。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三,素質教育的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簡稱。新課改」的具體目標,第八次改革,2001年開始)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核心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情感)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並作為必修課)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收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知*識*點*新課改倡導的新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哪三種)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制度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知★識★點★,新的評價和考試制度核心價值的取向是什麼,三點)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學生觀
一,人的全面發展
1,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淵源古而有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馬克思注意對人的全面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勞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注意: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不是勞動)
2,全面發展的基本內涵
所謂的全面發展教育,是對含有各方面素質培養功能的整體教育的一種概況,是對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發展而實施的培養多種素質的教育活動的總成。
(★知★識★點★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是什麼,四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通常被當做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
關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的、相互統一二,學生的本質特徵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另一個主體,是相對於教師而言的。1,學生以系統學習間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直接經驗)
2,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即學生在教學中具有主觀能動性。★★★3,學生具有明顯的發展特徵(身體、心理)——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三,以人為本★★★★★1,內涵、定義
A,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學生
B,在教育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為了學生的一切C,堅持以人為本,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為了一切學生2,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A,學生是發展的人——身心發展B,學生是獨特的人——差異性
C,學生是具體獨立意義的人——教師切勿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3,以人為本,公正對待每個學生★★★★★
A,公正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權利(中職訪談)B,要公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愛無差等)
C,要公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班集體(恰當的評價)D,要公正客觀的處理學生中的各類矛盾沖突(法官)4,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注意:因材施教並非是要減少學生的差異
學生觀的簡答題答題思路:
在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1,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材料中教師根據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程度和要求,適時調整教學計劃,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教師與學生應建立一種民主、平等與合作的關系,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聽取、採納學生的意見。3,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做到因材施教,不一刀切,詢問其他學生的意見。注意:理論+從材料中哪句話看出來的,稍作分析。
教師觀
一、教師職業
所謂的「教師觀」,就是關於教師職業的基本觀念,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看法和期望的反映。A,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性的職業《教師法》第三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B,教師職業是以教書育人為職責的創造性(教育教學方法、理念等)職業。
有目的的培養人才是教育區別於其他社會領域的根本特徵。富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性的學生。二,教師勞動的特點
1,復雜性、創造性(教無定法)2,連續性、廣延性(時間、空間)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範性
三,現代教師觀教師角色的轉變:(單一到多元轉變)1,從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國、地、校)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四、教師專業發展1,基本內涵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專門的培養機構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專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2,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A,職前教育
B,新教師入職輔導C,在職培訓
D,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E,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知★識★點★什麼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
教育觀
一,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1,教育法的內涵
廣義的教育法是指由國家權利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護實施的教育行為規范體系及其實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關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總和。狹義的教育法則專指由國家權利機關制定的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點A,主體的復雜性
教育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學校和幾乎每個家庭公民都是教育法調整的對象。B,調整范圍的廣泛性
調整的對象;調整的關系;教育領域的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二,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的解讀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解讀立法基礎:
A,理論基礎——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注意理論B,立法依據——《憲法》
C,實踐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立法宗旨(目的)
㈤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小學知識點具體有哪些
一、教育觀
1、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3、依據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
二、學生觀
1、理解「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為本」的含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
3、運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學生。
4、能夠設計或選擇豐富多樣、適當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教師觀
1、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2、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
3、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段和方式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4、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和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和決心。
四、教師權利和義務
1、理解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2、熟悉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所規范的教師教育行為,依法從教。
3、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五、學生權利保護
1、了解有關學生權利保護的教育法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2、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權利的保護等實際問題。
六、教師職業行為
1、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
2、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活動中運用行為規范恰當地處理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3、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七、科學常識
1、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學常識,熟悉常見的科普讀物。
八、文學常識
1、了解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
2、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九、藝術常識
1、了解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
2、了解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並能有效地運用於教育教學活動。
十、閱讀理解能力
1、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3、篩選並整合圖表、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
4、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5、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㈥ 小學教師資格證的綜合素質主要考什麼
《綜合素質》中共有五個章節
第一章是:職業理念,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第四章:文化素養
第五章:教師基本能力
這五個章節都是主要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