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故事教學一思品文獻

小學故事教學一思品文獻

發布時間:2021-02-15 07:39:25

1. 小學數學學科里怎樣滲透德育教育參考文獻

提到德育教育,人們普遍認為「德育是在思想品德課、語文課的教學中進行的,或是在班會課,少先隊隊課中進行的。而數學是自然科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於二,跟德育一點邊也不沾」。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深深被數學學科所蘊含著的巨大魅力所折服,它包羅萬象的內容,本身就是一門德育課。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我們除了應使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重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外,還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數學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聯系,以及它在社會實踐中有著廣泛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的學習能訓練人的思維方法,完善人的個性品格。而且小學數學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那麼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呢?
一、 充分發揮教師示範導行的作用,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和真情實感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淵博的學識、厚重的文化底蘊透射出的高雅氣質,整潔的儀表,與人交流時得體的言行舉止,以及在教學工作中規范認真的態度等,都能從不同的側面展現出教師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是巨大而深遠的,必將對學生起到終生的榜樣作用。在教學中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學得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因此在課堂內外,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要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要求孩子們作業字跡要工整、計算列豎式用尺子畫線,那麼我在板書時就會把字寫得漂漂亮亮,列豎式時會規規矩矩用尺子比齊。孩子的模仿力強,我上課從不遲到早退,學生起立問好後,我會鞠躬還禮問好,讓學生感覺到和教師是平等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發自內心的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講桌上的教案、學具我總是擺放整齊有序,觀察能力較強的孩子們注意到教師的做法,並開始照老師的樣子做,我適時對這部分孩子提出表揚,其他孩子紛紛開始效仿,一學期不到,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已初見端倪。再如課後輔導「後進生」時,要耐心、細致,不粗暴、不歧視,這樣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會產生排除情緒,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對學習的責任感,這樣對他們後續的學習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和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課的內容表面看似乎較為枯燥,除了一些單調的符號就是一些直觀的數字,教師和學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牽制到如何去解決那些數學難題上,往往忽略了題目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
1.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數學課本中有多處涉及數學史料,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方法、數學趣聞、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古代的演算法……等方面的內容,以習題、註解、附錄、你知道嗎、小知識等小欄目出現,這些內容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使學生受到廣泛的教育。這些內容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目的教育的生動素材。我們可以適時結合教材,利用這些材料,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的重大貢獻,了解我國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中所佔的重要位置,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創造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滲透德育教育。還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向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奮斗史、介紹我國數學發展歷史中的輝煌成就、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從而從小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例如,在學習了圓周率後,可向學生介紹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求得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十七世紀的荷蘭人安托尼茲還早一千一百多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學習了質數的知識後,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數學家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又如五年級教學統計時有這樣一道題目:「我國運動員在第24——26這三屆奧運會上各獲得獎牌18塊、54塊、50塊。製成獲獎牌的統計表。」對於這道題,讓學生先仔細讀題,讓學生說說想到了什麼,好多學生都想到了我國的體育成績進了一大步,然後我就對學生介紹我國的體育事業飛速發展史及在國際上巨大影響力,運動健兒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應該努力學習,像運動員那樣為祖國爭光。結果,學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2. 小學品德與生活中講故事的教學形式有什麼特點實施時應注意什麼

小學品德理論性、故事性強
生活中肯定是現實了,而且教育意義更強!

3. 想撰寫一篇小學語文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滲透的論文,哪有思品教育論文的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第一學段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 2011(38)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學語文的德育滲透 -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 2010(1)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 新一代(下半月) - 2010(4) 大陸與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道德教育要素比較研究 - 2007 中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的德育途徑 -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 2009(3) 春風化雨潤童心——淺談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點滴體會 - 科教導刊 - 2010(21) 語文教學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淺談 -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 2011, 25(4) 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語文教學中 - 中華少年(教學版) - 2010(12) 有教無痕——小學語文德育"滲透"藝術解析 -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 2010(26) 淺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 中華少年(教學版) - 2011(3)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 2010(9) 如何發掘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育人因子 - 文教資料 - 2010(35)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 2011(45)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 -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 2008(10)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 - 廣東教育(教研版) - 2008(2) 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的反思 - 青年文學家 - 2009(14)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無痕滲透 - 教育教學論壇 - 2010(34) 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方面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 學園 - 2010(2) 讓語文教學揚起思想品德教育的風帆 - 大眾文藝 - 2009(15)內隱性·情感性·形象性--論語文德育的學科個性 - 語文學刊(高教版) - 2005(7)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與語文德育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06, 11(4) 試論語文德育的人性化建構 - 2004 簡論戰爭題材的課文與語文德育 - 四川三峽學院學報 - 2000, 16(1) 讓語文融入德育的天空 - 文教資料 - 2008(14)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語文德育的特點 -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8, 29(1)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德育的思考與實踐 - 2010 潛心悟其神,入境始與親——中國傳統文化視閾下的現代語文德育 - 當代教育論壇 - 2008(15)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也談語文與德育 - 考試周刊 - 2007(32) 小學低年級語文德育的重要作用和實施途徑 - 文教資料 - 2010(31)淺談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 都市家教(下半月) - 2010(6)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 2010(9) 如何發掘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育人因子 - 文教資料 - 2010(35) www.lunwen36524.com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 -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 2008(10)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 - 廣東教育(教研版) - 2008(2) 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的反思 - 青年文學家 - 2009(14) 把思想品德教育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 - 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 2011(8)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無痕滲透 - 教育教學論壇 - 2010(34) 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方面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 學園 - 2010(2) 讓語文教學揚起思想品德教育的風帆 - 大眾文藝 - 2009(15)侯冬梅.劉艷芳 淺析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思想滲透教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7) 王愛娟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6)

4. 誰能給我幾篇關於故事教學的參考文獻啊,急啊

關於故事教學的參考文獻
我提供給你資料

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你會遇到滯礙。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順利解決。但是過於追求完美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你發現所寫的不是你開始想寫的,寫下粗稿,以後再修補。寫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漸漸進入狀態。如果寫不出全部內容,就寫綱要,在容易寫具體的內容時再補充。如果寫不出來,就把想到的東西全部寫出來,即使你覺得是垃圾。當你寫出足夠的內容,再編輯它們,轉化成有意義的東西。
另一個原因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有序的寫出來(in order)。你可能要從正文寫起,最後在你知道你寫的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再寫簡介。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時候一天只能寫上一頁。追求完美也可能導致對已經完美的文章無休止的修改潤飾。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把寫作當作和人說話就行了。無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內容也是常犯的錯誤。要避免這種情況。
從每一段到整個文章都應該把最引人入勝的東西放在前面。讓讀者容易看到你寫的東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處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確定(be sure)說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麼。確定你自己知道這個思想是什麼,然後想想怎麼用幾句話寫出來。大篇的摘要說明文章是寫什麼的,說明有一個想法但沒有說到底是什麼。不要大肆誇耀你自己做的事情。你經常會發現自己寫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麼修補。這是因為你自己進入了死胡同。你必須回去重寫。這會隨著你的練習減少。確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說清楚為什麼,不僅僅是怎麼樣。 為人而寫,不要為了機器而寫。不僅僅需要正確,還需要易讀。讀者應該只做最明顯簡單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後,刪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幾句話。你會發現這些話其實對主旨沒有影響。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後才開始寫,就會失去很多好處(benefit)。一旦開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養成寫不正式文章的習慣,每隔幾個月(every few months)記下最新的和你剛學的東西。從你的研究筆記開始比較好。用兩天時間來寫,如果太長的話就說明你太追求完美了。這不是要進行判斷的東西,而是與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說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貝很多份,給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包括導師。這種做法對以後寫正式的論文很有好處。

5.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優秀教學論文論文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志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情為學生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1.角色扮演 引發共鳴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課,有關星星和爸爸媽媽逛商場吵著買東西的一段情節,就可以讓學生以模擬的百貨商店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媽媽和星星,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讓學生演了後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

2.組織辯論 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局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唇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沖突或抓住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3.開展實踐 知行結合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大部分家長是只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的勞動無感激之情,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著;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6. 故事教學法的思想品德

[摘 要]故事是生活的一個影子,讓故事在課堂上說話,這是生活教育的一種積極的嘗試。故事教學有著眾多超越傳統教學的優勢,也有著不同於傳統的備課模式,課堂教學互動性更強,收效更明顯。
[關鍵詞]故事 教學 思想品德 運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離開生活,離開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稱之為教育。試問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用故事來講述生活,讓學生在故事中體驗生活、學會生活,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其實,故事就是點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選擇故事教學的依據
1.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學習需求。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或多或少地有這樣的感觸:小學課堂最具活力,中學課堂次之,大學課堂則索然無味。這是因為中小學課堂里有生動的故事,好玩的游戲,學生喜歡,大學課堂則反之。也曾有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課堂上可以給我們多講幾個故事,或者多搞一些小活動嗎?這樣我們會學得更開心的。」可見,青少年學生愛在玩中學,愛在樂中思考。灌輸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動地講述出來的,可以讓學生在故事情節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更加積極地思考,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厭舊這種習慣,老師和學生手上都拿著一本同樣的教材,我們都看過了,新鮮感早過去了,課堂上我們再照葫蘆畫瓢式的講一遍,用兩個字說「沒勁」,數一數低下了幾個腦袋就知道了。而故事是依據教材而編,將教學內容整合到故事當中,將教學重難點演變成曲折的故事情節,可以真正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歸教材」。
3.思路清晰,情節生動,互動性強。
故事都有一根發展的主線,那就是故事情節。採用故事教學,我們的教學思路也就更清晰了,課堂教學中也就不會再有疏漏。這些故事都是我們根據生活改編的,選擇的餘地比較寬泛,情節設置的自主性更強,可以增加許多互動環節,如讓學生演一演某個片段,猜一猜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體驗式教學情境創設的一種積極嘗試。
4.源自生活,回歸生活,實現「生活教育」。
故事是生活的一種形式,也是一個影子。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許多故事篩選出來,選擇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義的例子,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因為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夠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觸發他們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從而間接實現「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故事教學的實施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教材「自己的事自己干」為例,對故事教學的實施加以闡述。
1.落實「先學後教」。
之所以說故事教學超越了教材,這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是依據教材設置的,但素材的選擇已經超越了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讓學生甩開教材,而是讓學生從教材出發,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後再回歸教材,感悟與反思所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不能把學生慣出豎著兩只耳朵學習的壞習慣。課前先布置學生自學課本P34-38的內容,思考並回答以下內容:
(1)什麼是自立?
(2)自立有哪些表現?
(3)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
由於課前的預習,學生會有目的地去聽講,針對性更強,而且可以更好地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感悟會更深刻。
2.研究教材,搜集資料,構思故事情節。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在實踐中體驗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教學目標的這些要求開始搜集生活故事,搜集資料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找,可以到圖書館查找,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或者聽說的故事拿過來,不一定是全部照搬,關鍵是把搜集的資料進行恰當的整合,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何才能整合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呢?把握好這一節課的重難點是關鍵,因為故事的情節是依此來設置的。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要向學生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自立,這是一個過程,時時、處處、事事需要自立。我是這樣來進行故事構思的:
(1)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要長,要從主人公的出生開始說起,因為是人生需要自立。
(2)要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可否讓故事中有兩個主人公,一正一反,在對比中得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立的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不自立的人終將為社會所淘汰。故事中不自立的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能否讓學生去出謀劃策,達到知的內化,知與行的統一。
3.編撰故事——好的創意是好故事的開始。
首先,確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整個故事圍繞角色展開,角色的選擇最好是學生熟悉並喜歡的人物,或者有比較新奇的叫法,如「哈里波特」等,本節課中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叫大毛和小毛,剛說出名字就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
其次,要從一個吸引人的問題開始,問題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關鍵是讓學生對你所說的問題感興趣。故事的一開始,爸爸就把大毛帶到了大山上,栽了兩棵樹,對一棵樹呵護倍加,另一棵樹自成活後就不聞不問,幾年後的一天,狂風暴雨過後,父親讓大毛到山上去看看,大毛會發現什麼呢?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發言異常活躍,順利地切入故事主題「自立」。
第三,故事的情節發展要有節奏感,可以適當地誇張,必要時可以增加反面角色,反面角色的挑戰會使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故事中的小毛就是一個反面角色,因為不自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總會遇到一些尷尬事,讓學生感覺到小毛既可悲又可笑,從而不得不正視自立的重要性。
第四,故事的結局要出人意料,甚至是沒有結局,而只是一個留白,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關於大毛的故事只講到了高中,上大學以後會怎樣,我留給了學生去思考;關於小毛的故事則一直講到了大學,如果按照情節的發展,小毛肯定會被社會所淘汰,然而結果不是這樣,小毛給學生發來了求助信,希望大家幫他擬定一份自立計劃,通過學生的幫助,小毛也真正自立了,成為了一名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4.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1)故事教學不是敘事,不能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適當設置互動環節。該故事中就設置了這樣的一些互動環節,如大毛和小毛要競選「三好學生」,請全體學生投票來表決,最後請學生做班主任,給大毛和小毛寫一段期末評語,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此外,也設置了情境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自立可以鍛煉和提高個人的生活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質」。在課堂互動教學環節中,要多開展小組競賽,或男女生競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對學生的出色表現要給予口頭獎勵,甚至是加分獎勵。
(2)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情節是豐富的、形象的、生動的。教師要比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當中去,要有激情,要繪聲繪色,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必要時還要和學生一起表演。
三、關於故事教學的幾點反思
1.人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認識,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說的,在思想品德課上,我們也要講故事,但更要演故事,甚至是讓學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講故事,學生只要豎著兩只耳朵去聽,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輸教育。
2.故事教學一定是源於教材、超越教材、回歸教材,故事教學萬不可甩開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難點,故事中要以豐富的情節予以展現出來,要注意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空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教學是虛緲的。
3.故事教學只是一種嘗試,不是每節課都可實施,要區別對待。一般來說,每隔幾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沒有新意了。
4.故事教學要求教師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充知識儲備量。只有知識儲備量豐富了,故事的選材就越靈活,編寫也就更得心應手。

7. 關與小學生寫作教學研究的文獻有什麼

小桔燈 教學目的: 1.理解「小桔燈」對烘托小姑娘的精神作用。 2.認識小姑娘生活在反動統治下的黑暗的社會,學習她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3.揣摩修飾詞語對增強語言表達力的作用。 教學重點: 1.小桔燈對表現小姑娘性格的作用。 2.恰當的使用修飾詞語。 3.復述。 教學方法:第一課時精講全文,分析人物形象,提示中心,使學生有個整體認識,第二課時以練為主,討論寫作特點,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都同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著,社會生活是個更廣闊的領域,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描繪了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刻畫了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小桔燈》故事發生在解放前的重慶,讀了這個故事,你會喜愛和敬佩那個鎮定、勇敢、樂觀的小姑娘。 默讀課文,正音解詞: 仄(zè)挪(nuó)掀(xiān) 唇(chún) 聊(liáo) 髻(jì)揉(róu) 捏(niē)叩(kòu) 愣(lèng) 瓤(ráng) 瓣(bàn) 盞(zhǎn) ①仄仄:形容狹窄。②無聊:此處是由於清閑而煩悶之意。 ③越發:更加。④朦朧:月光不明,這里指小桔燈不亮。 ⑤光景:表示對數量(時間)的估計。⑥靈巧:靈活而巧妙。 ⑦鎮定: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不亂⑧樂觀: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跟「悲觀」相對) ⑨迷茫:廣闊而看不清的樣子。 再讀課文理出文章結構層次 (一)1—4段,點明時間,寫初遇小姑娘。 (二)5—10段,寫探望小姑娘母女的經過,側重表現小姑娘的樂觀精神。 (三)11—13段,小姑娘的樂觀和信心,十二年後得以證實。 預習提示,作者介紹。 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這一句獨立成段(倒敘) 提問:「這」指代什麼?這句話有何作用?(有關小桔燈的事,點明故事的時間) 1.第二段寫了什麼內容?(故事發生的時期「黎明前的黑暗」時期) (交待了具體時間、地點,朋友住處的環境、格局布置等) 2.找出描寫朋友住處環境格局布置的句子,說說其描寫方法和作用。 (第2段第三句話,這里用像電影鏡頭移動一樣的方法「走上……進到……再進去……」鏡頭隨著「我」的視線的變化而改變。這樣寫具體形象,如臨其境。「樓梯」「竹凳」「電話機」「布簾」等物,為下文寫小姑娘登場做了准備,埋下伏筆。) 3.作者是如何描寫小姑娘的?作用如何? (板書) 作用:飢寒交迫,加上母親病重,這樣的境遇即使是對一個成年人來說,也是要有很大勇氣才能應付的,可見小姑娘不尋常的,也是下文「我」去探訪小姑娘的原因。 4.「我」幫小姑娘查電話,用了「趕緊」;電話打通後,她謝了我就走,「我」拉住她,表現了「我」怎樣的感情? 趕緊:出於憐愛,也有欽佩。 拉住:喜愛之情。 第二部分 政治環境 1.作者描寫「天色越發陰沉了」「窗外是一片迷茫的濃霧」有何用意? (把這陰沉的景色與小姑娘的不幸聯系起來,表現一種壓抑感,也暗示當時重慶政治環境,氣候的黑暗陰沉。) 2.5段「忽然想去」,是「我」因為無聊之極才產生的想法嗎? (不是,並不突然,雖只見過一面,小姑娘的形象已印在心中) 讀第6、7、8節,9、10節 3.作者怎樣描寫小姑娘的家境及言行的?表現出她怎樣性格? (板書) 4.第8段,小姑娘制小桔燈送「我」,帶有兒童情趣,用「我」送的大桔子製成小桔燈送「我」,這是在困苦歲月中一個懂事的小姑娘表示一種心意的特殊方式,也正是這盞小桔燈賦予這個故事一種特殊的象徵意義。 這一段有兩個詞用得好①「極其敏捷地」既說明小姑娘怕耽誤我趕路,又表現了她的靈巧②「相對地」把怎麼穿說明白了。 5.第9段,送別時「我不知說什麼好」,把「我」的話一概省去,把筆墨集中於小姑娘一人身上,使她形象更鮮明突出。 6段用了「安慰我似的說」,第9段又寫「又像安慰我似的」表現了小姑娘心理上怎樣的特點?(稚氣,早熟) 6.第10段△這一段寫了什麼?(「我」提著小桔燈走在山路上的感受) △作者在這里把什麼和什麼作對比描寫? (黑暗和朦朧的桔紅的光) 燈光呈朦朧,但能照亮黑暗的山路,也正是在黑暗的映襯下,這一點朦朧的桔紅的光,越發顯得鮮艷突出。 △作者在文章中以小桔燈象徵什麼?(小姑娘鎮定、勇敢、樂觀精神正是黑暗中的一線光明,美好的心靈的象徵揭示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必將被消滅,一個光明的新中國必將誕生。主題得以深刻的開拓。) 第三部分「驚異」:瘋狂鎮壓,白色恐怖,反襯小姑娘鎮定、勇敢、樂觀精神。 1.文章結尾補充交待了小姑娘的爸爸,目的是什麼? (敵人瘋狂鎮壓,白色恐怖,反襯小姑娘鎮定、勇敢、樂觀精神的可敬) 2.「再也沒聽見」在文中有何作用?(想念為下文「每逢……就想起……」做鋪墊) 3.結尾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思念之情)—抒情 (關於結尾的含義和作用,作者指出:「說明這小姑娘的樂觀和信心,在12年之後早已得到證實) 〔作業〕①書後習題一二三五②背誦第10段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課內容,檢查字詞復習情況 寫作特點: 1.以「小桔燈」為中心組織全文,以小見大。 本文重點在寫人們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精神,這種精神形象地體現在小桔燈上。(板書見後) 2.抒情與敘事交融。 敘事展開的過程,也正是作者感情深化的過程。 3.語言簡潔精當。 檢查第10段背誦。 做書後練習。 (放在第二部分最後)小姑娘製作小桔燈的過程。也正是「我」越深入了解她美好心靈的過程,送行是情節發展的高潮,小桔燈是作者激情的凝聚點,用它象徵小姑娘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供它抒發自己受到的教導。 (第二課時板書) 語法·形容詞 1.定義:形容詞是表示事物形狀、性質或狀態的詞。 2.分類: A.表示形狀 大、小;扁、矮;長、短;粗、細;曲、直;方、圓;高大、矮小。 B.表示性質(抽象) 優秀、偉大、鎮定、勇敢、樂觀、漂亮。 C.表示狀態 愉快、慌張、急躁、迅速、緩慢。 3.如何判定形容詞。

求採納

8. 如何讓小學《思品與社會》課融入學生生活

《思品與社會》這門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生活化,也就是說兒童品德的形成應該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感悟。只有來自於孩子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並讓學生參與其中。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讓小學《思品與社會》課融入學生生活。
1.立足生活需要,確定教學目標
《思品與社會》課標指出:「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的密切聯系。」所以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握教材觀點,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起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動態生成教學目標、情感目標、行為與習慣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也就是說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指導兒童的實際生活,解決兒童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提升兒童的生活能力。比如我在教學《平安回家》一課時,考慮到我所在的學校地處農村,學校里也基本上都是當地的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相比,他們對城市交通法規缺少了解,在實際的生活中接觸交通標志的機會相對較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很容易發生危險。雖然學校、老師也經常就此問題進行教育,但對於接觸不到這些知識的孩子來說則收獲甚微。藉助這節課,我認為從細微之處入手,讓學生學會常見的交通標志,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指導他們認識常見的交通手勢,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所以這堂課不僅要立足於學生的現實生活,補充更多交通知識,更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生活,讓他們在頭腦中時常緊綳「安全」這根弦,為今後的生活做好鋪墊。並要努力讓行為規范從生活中來,在經過修正後再回到生活中去。
2.把學生的現實生活作為課程資源
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在《思品與社會》教學中,要盡力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如教學《家長關愛我成長》一課時:課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學生嬰兒時、幼兒園時、小學時的三張照片做成課件,再讓學生准備一些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及與之相關的故事。上課時,我用課件展示三張照片,請照片中的學生談談成長的感受,讓鮮活的生活現實與教科書結合成一體,引出教學主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分別介紹一件自己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並講一講有關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學生帶了大大小小十多件毛衣,都是他媽媽一針一線親手織出來的,這位疼愛孩子的母親打動了很多人的心。從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中學生體會到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從而油然產生對家長的愛。
3.選取素材要來源於生活
現在的新課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圖片等課程資源,但不管怎麼說展現在學生面前的還是一些無聲無息的材料,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是喜歡讓圖中人物、文中的內容變得有血有肉。這就要求教師做有心人,探尋學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點,設計成類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景劇);把一些小故事拍成錄像;一些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做成flash動畫等,供學生探討、解決,使學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體驗、感悟、成長。
4.思品課堂教學活動要生活化
《思品與社會》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如教學《平安回家》時,我採用視頻的方法帶領學生認識藏有交通標志的漫畫,仔細觀察交通圖標,聯系交通路線說說自己的發現,將認識交通標志與實際交通狀況聯系在一起進行學習、指引,使學生很快明白這些交通標志的實際含義和應注意事項。
5.圍繞課程內容,指導學生發現生活、體驗生活
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生活,體驗他人的奮斗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如我在教學《愛惜糧食》時,先讓學生去了解家長種糧的過程,其作用最多是在學生腦中思考這個過程和一個結論――糧食來得不容易,並沒有真正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因為學生沒有親自去體驗。怎樣讓學生去體驗這份辛苦呢?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模擬插秧活動,讓學生抓一把雞毛鍵子,彎下腰,右手把這些鍵子一行擺六個,人倒退著走,十分鍾後交流這一活動的感受。有了這腰酸腿痛的真切體驗,再來談種糧的過程,學生就彷彿是自己參與了種糧。有了勞動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就深深地烙進了學生的腦海。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故事教學一思品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