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
自新課改實施來以來,合作學習源已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結合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徵來探討一下合作學習開展的策略與方法。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之一。同時,合作學習也是新課改學習方式變革中的重要標志。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實現教學目的的策略,更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此,筆者談一下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一、搭建情境,.....
②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指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以及創新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活動。就中學生而言,創新並不是指驚世駭俗的大發明和大創造。我們認為,只要是教材中尚未講到的,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由學生自己探索發現的,對學生來說有價值的東西,就應該看作是一種創新,這樣的活動就應該視為創新教育活動。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從內容上說,主要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通俗地說,就是要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
一、創新教育活動要通過多環節、採用多形式,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創新熱情和創新意識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決在於興趣。」教師在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各環節中應注意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去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熱情,並以此去吸引學生積極地思考、探索和創造,進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意識。
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時常注意把教材內容的講授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失時機地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一次,我在講授《經濟常識》第一課「怎樣對待貨幣」這一問題時,在指出「貨幣是財富的象徵,是每一個人生存發展所必不可少的」這一觀點之後,啟發學生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去獲取自己的財富,增加社會的財富?學生思考並回答道:必須生產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產品。經過這樣的啟發和引導,學生不僅懂得了創新的重要性,同時,也使他們在思考和議論中,使自己的創新興趣和熱情得以激發,這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無疑是有益的。
二、創新教育活動要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造的創新精神
創新需要有敢於懷疑、敢於批判的精神,需要有挑戰權威、質疑前人定論的勇氣。青少年天性好奇和求異,凡事喜歡問個究竟和另闢蹊徑,這一特點正好符合創新的要求。對此,教師絕對不能壓抑,而應該正確引導和積極地鼓勵。教師要讓學生懂得不唯書、不唯師、不盲從,鼓勵學生去懷疑、去超越和創新,去做具有獨創精神和創造型的人才。
三、創新離不開必要的知識、團結協作的精神、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創新能力的大小取決於基礎知識的厚實程度。思想政治課教材中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是學生觀察世界、分析現象、揭示本質、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創新的基礎。因此,在創新教育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在未來的創新活動中,許多問題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必須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積極培養學生互相支持、彼此幫助、通力協作、共同進步的集體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啟發、引導,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其質疑問難的水平和能力。此外,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多提一些發散型問題。因為這類問題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解決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生靈活掌握基礎知識,而且對促使學生思維多向化、較快地提高其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有極大益處。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政治課教學必須藉助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使教學活動成為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活動過程。同時,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包括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走進自然,走向社會。
思想政治課教學滲透創新教育,教師必須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民主的教學觀。即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以及各自獨特的個性,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民主的教學觀有助於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的思想壓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進而培養和激發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平等的師生觀。一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格和地位平等;二是指全體學生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一律平等。只有樹立平等的師生觀,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挖掘所有學生的潛能,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進而真正實現創新教育。
3、科學的評價觀。即以創新教育為主旨,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而言,首先要摒棄單純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模式;其次要反對重分數、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態度、輕方法,重現狀、輕發展。
創新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一門綜合藝術。教師在創新教育中,不僅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和開拓精神,而且還要掌握創造心理學、教育學等教育理論,探索創新教育的最佳途徑,這樣創新教育才能開出鮮艷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③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質量
: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我們應該讓孩子在課堂上學到更加扎實的理論知識,也應該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學到生活中應該用到的本領,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
④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論文
網路文庫,sina愛問 裡面可能有,你自己找找看。
你沒有懸賞分我都懶的回答了,何況別人?
⑤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課堂中進行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承擔三(4)班和三(5)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在學期初制定了教學計劃,並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學生各方面的品質得到了培養和提高,我重點做了一下工作:
一、 聽從領導安排,上好視導課。 課前精心設計教案,自製課件與教具,課堂上輕松愉悅的教學,學生學得很開心,也得到了領導的好評。
把握課程目標,培養學生能力。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二、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積極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努力做好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其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並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我深深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體現的道德對兒童的發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會把知識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機滲透,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從小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使他們努力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⑥ 小學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
2011年一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到了新文這個大集體,擔任了了一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在這一學年中,在教育教學任務中,自己失職盡責。依照大綱請求制定並施行教育教學工作方案。做到開學有方案,學期末有總結。
教學中論題研究教材,探究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時深思積聚經歷,尋覓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果良好,進步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窗華誕常生活嚴密聯絡起來,協助學生控制正確的是非評價規范,懂得何謂善、惡、美、丑,進步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氣的盲目性和平安認識,構成安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品德與生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構成和社會開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順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義務心、良好的行為習氣和個性質量。品德與生活課程目的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分離的統一體。經過多種教學活動,協助學生取得豐厚的情感體驗、構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氣、進步順應和參與社會的才能,控制必備的根底學問。
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員的力氣協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形成的嚴重結果,從而校正本人的言行。平常注重培育他們養成簡朴,文化禮貌,尊老愛幼,遵紀違法,維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氣,個性心理方面培育學生構成安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全班46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9人,他們是一群聰明生動的孩子。大局部學生都承受過幼兒教育,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中央,不同的家庭,個體差別比擬大。有些學生學習根底好,行為習氣好。如孔奕欣、李子喻、聶華陽、邱湘等。可有些學生紀律鬆懈,習氣不好,如羅錦陽、張賢俊等。還有一局部同窗由於不順應寄宿生活,經常哭鬧,無心學習,如沈茜、周彥君等。因而,各種才能、各種習氣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培育學生順應學校生活的才能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氣應該擺在首位。要引導根底好的孩子不自豪,嚴厲請求本人,學習成果暫時落後的同窗樹立自信心。我努力把工作做精做細,一年級的小朋友一定能夠均衡開展
總之,經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進步,到達了預期的效果。
⑦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中進行感恩教育的心得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專教育者實施的識恩、屬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具有很大的優勢。我們思品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使感恩成為學生自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並以此作為個人的品德與修養立足於社會而恆久地存在。
⑧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案例、反思及教育敘事
他是一名中學生,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因為一次的錯誤,而誤入歧途!開始吸煙,打假,酗酒,對什麼事也不再像以前那麼上心了,成績開始直線下降,為此老師還的了電話給孩子家長,但家長得知後不是耐心的教導,反而以前更加漠視孩子的存在,當老師在帶給孩子的家長時,孩子家長的電話已經再也打不通了!過了幾天,那孩子再也沒來學校了,老師為此特地去問了校長,說那孩子已經辦理了退學手續因為他的父母說那孩子上了也白上,盡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