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知識的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字「生活化」──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我們祖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將其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拿它同兒童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某一具體地方的面積對比(例如,兒童所在城市面積的多少倍),無疑比僅憑空洞的數字更能在兒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在兒童學看平面圖時,在平面圖上用長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築肯定比直接用圓點表示更適合於兒童的思維特點.同樣,我們還可以藉助兒童的想像來培養兒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們祖國的版圖想像成一隻邁著闊步的雄雞,那麼你(兒童)的家鄉在這只雄雞的什麼部位呢?」「遺憾的是,作為我們祖國這只雄雞邁出的前腳──我們的寶島台灣還沒有回歸,因此,等台灣回歸祖國以後,祖國這只雄雞是不是將在前進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子呢?」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記住祖國版圖的形狀和快速定位某個城市在祖國的什麼位置,也能培養和保持兒童的興趣和求知慾.同時,這樣還能有效地融愛國主義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實現在地理教學中育德,「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的目標. 二.有效處理和拓展教學內容 老師們在一起討論時,大家經常說新教材存在著缺乏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知識內容材料繁雜、難度偏高等問題.由於學生甚至教師都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得教材難以駕馭,教師和學生均感到無所適從. 我以為,這些問題是由於老師們仍以傳統的課程和教材觀對待新的德育課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顯,傳統的德育課程觀,是以追求對教材中的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教授為目的的.這種傳統觀念最終忽視了德育課程的經驗性,造成德育的知識化,存在諸多問題.
與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觀認為,課程和教材是兒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幫助兒童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同時「新課標要求教科書、實現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為一種『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機能──『造血機能』」「學生憑借教科書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組織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學習人類的文化成果」.即是說,教材只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它只是學生學習人類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完全可以(也應該)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如對有些超出兒童實際能力和實際生活需要的內容可適當刪減;相反,對兒童實際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沒能考慮到的地方應該適當加以豐富充實.總之,地理教學應該抓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結合兒童現實生活的實際,依據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種創造性的使用.在將到我的家鄉這一單元時,請學生回答自己的家鄉在哪裡,有何特產,有哪些和普通話不一樣的地方,大家交流,學生興趣較高,都參與進來.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宣傳家鄉,寫廣告語.這樣處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過分追求規范,而是真實展現學生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豐富的活動代替講解.大膽重組教材,重視師生互動,使自己自然融入學生之中」.同時也完全可以通過師生合作開發鄉土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開發出真正適合於自己需要而又有鄉土特點的社會地理、生活地理學習資源.三、地理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德育課程的經驗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課的地理教學能突破傳統德育課教學的課堂講授的單一模式,實現教學形式的生活化、多樣化.至少,除了課堂講授、討論外,還有如下形式可供參考:1. 游戲競賽活動是把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地理知識教學於游戲之中,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並獲得知識的過程.一般用於教學中的讀圖析圖、地理謎語競猜、地理知識競賽、地圖旅遊、政區拼圖等方面.如學習人教版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時,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解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輪廓特點,可進行拼圖比賽活動.這種游戲比賽活動可以創設一種愉悅的氛圍,既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2.參觀訪談:在「我的家鄉」的相關章節中學習有關兒童家鄉地理知識時,通過組織兒童參觀自己家鄉的風景名勝,向家鄉父老做訪談,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家鄉的自然生態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特點以及人們之間的生活關系等,而且在培養熱愛家鄉之情的同時,也培養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會調查:引導兒童親身進行社會調查活動,如引導兒童對家鄉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社會調查.這可以讓兒童對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逐漸麻木的問題有切身體會,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社會調查之後,引導兒童通過協作形成調查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或進行環保宣傳等.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兒童樹立環保意識.還有利於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精神,更有助於讓兒童明白「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而不是紙上談兵.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校開展德育決不是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只能看見美好事物的「溫室」.德育課程與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關鍵在於幫助兒童在發現生活的美好的同時,也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能培養在必要時置身事中,尋求措施解決問題的「參與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製作(如製作我們國家從東到西三級台階的地理走勢模型等,這有利於兒童理解我國的地理走勢特徵)、游戲或表演、組織兒童外出旅遊等.總之,地理教學完全應該採取多種形式靈活地進行,實現德育課教學與兒童真實生活建立聯系,育德於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跡,「育德」於無形之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取代原來的思想品德、生活、社會等課程,旨在根據德育的本質特徵,實現德育回歸生活,育德於生活之中,以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生活」.回歸生活的德育主張品德教育和社會生活常識教育在新課程中不搞「兩張皮」,而是融為一體.因此要盡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跡,避免將德育從生活中抽離出來進行純學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說教.歸結到德育課程中的地理教學上來,也就是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的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儉節約、熱愛祖國等)上靠.相反,要重視讓兒童自己從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中去體驗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資源的珍貴等),以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在教育學生節約和環保的時候,應注意利用「身教重於言傳」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其它方面應注意的問題,難以盡述.總之,作為地理題材的品社課,知識目標要求准確規范,但不求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只是機械的記住一些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總之,在課堂上,要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多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活動,力圖調動學生多感官的參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將活動過程最優化.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長期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上好地理題材的品德與社會課,需要老師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為了准確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識點,我們老師必須在課前充分的查閱資料,有時甚至要向專業人士虛心請教,只有自己鑽研透了,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不至於誤人子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❷ 試析品社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起思品課教學,無論家長還是學生都會認為它是一門枯燥、乏味的事情,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從教幾年,也知思品課教學之難,尤其難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其學習熱情上。稍不留神,便會陷入「老師上課畫條條、學生課後背條條,考試往試卷上搬條條」舊的教學模式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難以正確理解和掌握教材闡述的理論觀點,更談不上運用所學知識科學地分析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缺乏應變能力。
在思品課教學中,興趣到底有多大作用呢?通過下面格言警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才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中產生的。」前蘇聯教育學家斯卡特金認為:教育效果取決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
因此,探尋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適應開卷考試方法的重要一環。
那麼,在品社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談幾點做法:
一、藝術的開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見做任何事開個好頭十分重要。同樣,思品課開個好頭,整節課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開頭是激起求知慾和學生興趣的源泉,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前奏,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成敗,老師應注重新課開頭的藝術性和科學性,要針對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善於利用情境教學法,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渲染氣氛,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慾,使學生想聽下去,急於聽下去,這樣才能使進入最佳求知慾亢奮狀態。
在實際教學中,我通常採用復習舊課,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再導入新課的方法,但如果經常採用此種方法會顯得單調乏味不能吸引學生,所以教學的開頭部分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激情入題、音樂、故事、啟發談話、小品表演、謎語等方法導入,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寓教於愛,以情激趣。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愛是具有感染性的,學生學習的興趣常以教師的情感力轉移,師生間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先決條件。
作為思品教師,只有把愛寓於思品課教學之中,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姿態傳遞給學生,才會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馨、幸福,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信任,尊敬、愛戴。當興趣帶有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學生就會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來學習,這樣就創造了一個寬松、民主、愉快的課堂氣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一定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如耐心細致地講解學生提出的問題,對犯錯誤的學生不潮笑、不諷刺、不挖苦,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持肯定接納的態度,特別是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有信心、耐心,對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要伸出友愛之手等等。
三、創設良好學習氣氛,以文激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能使人心情愉悅、精神爽逸、思路敏捷,以及潛能與興趣得到較好的發揮。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由領導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變為平等中的首席,放下架子,與學生構建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的精神才能得到松馳,心情才能愉悅,學習的激情才能得到釋放,學習的興趣也就自然激發起來。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教材與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真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少講精講,讓學生多講多練,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潛能、創新思想才能較好地發揮。另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舉例說明原理時,盡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遠;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這樣可以克服農村學生因地域的差異、知識視野的狹窄而造成對原理、概念觀點的理解上的困難和枯燥無味。同時,使學生感到思品課上的理論知識能正確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巧妙設疑,分組討論,激發興趣。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創造疑問情境,巧設懸念,激發和喚醒學生積極思維和探索的積極心理,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生疑,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習慣和質疑意識。那麼,如何設疑呢?我的做法是: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聯系生活,巧設問題,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另外,現行的教材實例、圖片、漫畫、議一議較多,可讀性強,教學中留給學生一定的討論時間,讓學生
❸ 淺談在小四品社教學中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品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從道德思辨切入品社學科核心素養概述在《上海市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2014版)的"序言"部分,對品德與社會學科
❹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要源於現實生活,注重學生體驗。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他們健康、向上、積極的人格發展。
二、揪住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並結合教材資源,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如《平安回家》一課,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交通信號、交通標線,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調動起學習慾望,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所謂的枯燥「說教」,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習慣和操行的。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教與學是心靈、情緒、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以「孝敬父母」為例,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在時而深沉舒緩,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媽媽,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
五、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
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3.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
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在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表演。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❺ 怎樣使小學品社課堂教學更有效果
【關鍵詞】品社課 教學效果 一、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導入 導入的心理任務在於激發興趣和情感,產生學習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調和課堂氛圍。因此,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導入的方法有:故事導入法、漫畫導入法、歌曲導入法、實例導入法、小品表演、游藝活動、啟發談話、設置懸念等等。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材靈活運用。如:我在教學《美麗的生命》一課時,用了圖畫導入,先由老師在黑板上畫一條地平線,然後問同學們這單一的一條地平線美不美,怎樣能讓它變得美麗,然後找同學到黑板上來描繪,直到畫面豐富時候,再找同學說為什麼現在的畫面比剛開始的一條地平線美麗了呢?從而引導學生們說出,畫面上的這些東西都是有生命的。這樣的開始,就把學生們的注意力絕對的吸引了過來,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果。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的起點,萌發創新慾望的基礎。要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就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考慮學生已有的生活基礎,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進行創新性的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源於生活,激發情感。品德來源於社會生活,是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教育,要使其內化不是憑空想像來實現的,而是以一定的教育內容為主線。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生活,道德觀念越易被學生認同和接受。因此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真正做到不脫離新課標,不拘泥教材,讓德育走近社會生活,讓社會走進課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相關教學軟體,可以向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感性知識和大量學習材料,學生通過人機交互作用,學習他們最感興趣的知識,展開豐富的聯想,拓寬思路。如教學《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一課時,老師課前搜集大量的與課文有關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然而這些資料都是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使學生見過的,有所了解的東西。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利用相互交流學習體會的方法來使學生總結出從電視機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我們現在的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發達了。這些源於學生生活空間的、有說服力的圖片素材,喚起了孩子們原有的生活體驗,並與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聯系,與現實生活建立起了聯系。學生不僅興趣盎然,也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2、引用故事,知情明理。《品德與社會》是以提高學生道德認識水平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目的的。因此,讓學生明白「為什麼這樣做」「今後應該怎樣做」已成為這門學科的靈魂。只有聯系學生生活,才可能實現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教材中大多選有一個主體故事,而且這些故事的選取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人和事,讓學生從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中感悟高尚,從而以此作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榜樣。如:在教學《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時,首先多媒體出示教材中的信息圖片資料,並讓學生自學課本中有關他們的事跡資料。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家鄉的名人事例故事進行拓展性的講解,一下子喚起了學生求知慾,孩子爭先恐後地講出了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並道出了心理話。再針對「他們為什麼成為名人?為什麼是家鄉人的驕傲?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什麼不平凡的業績?開展討論,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學習談感想,說體會,表決心,從而達到了知情明理的目的。 3、創設情境,感動學生。人的認識是一種復雜的活動,不僅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還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不僅是理智的活動,而且是情感活動。在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學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全面通過情感陶冶,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緒愉快飽滿和精神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如在教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先創設了父母在工廠辛苦勞動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情境,讓學生分組表演,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後,我用競賽刺激法,讓學會說說幫父母做過哪些家務,並表演做家務,比一比誰為父母想的多。從而形成了以「境」促「情」,以「情」化「境」的主動參與的教學模式,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三、提問要有技巧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專家說「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因此要提高教學的高效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必須重視提問的方法和技巧。提問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提問要有目的性,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有趣味性,提問要有層次性、系統性,提問要難易適度,提問要面向全體,提問數量要適中。 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要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為宗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積極啟發學生,將情感體驗和參與滲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生活,走近社會,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內化,做到知、情、意、行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1]賈德福.小議教學中運用小黑板[J].江蘇教育.1983(14) [2]王心寬.用信息技術增強語文教學效果初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0) [5]史賢瑧.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激發數學學習興趣[J].魅力中國.2009(13) [6]陳巧妹.從課堂教學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J].凱里學院學報.2010(01) [8]周曉蘭.趣味性讓課堂充滿陽光[J].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7(06) [9]李青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10]曾月強.課堂討論要注意幾個方面[J].小學教學研究.2002(10)
❻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如何在品社課中創設情境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根據小學生現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創設相關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學生認知的內部矛盾,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長期的情境教學,我認為會有以下幾個有利於:
一、有利於激發與維持小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的動力,而最能引發這些興趣的則是外界的情境。引起興趣的情境往往能夠引起快樂,引起快樂的情境往往也能夠使小學生感興趣。在品社活動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培養興趣。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小學生表現的最多的則是無拘無束地參與和投入。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以引發興趣和維持興趣作為重中之重,讓小學生投入到教師設置的課程中去。
二、有利於激發小學生創造力
創造行為不是憑空而來的,他要藉助直觀世界的滋潤或者說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在小學生品社教學中,觀察是小學生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或者說是繪畫之母。觀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創造力。對於小學生而言,只有直接參與感知體驗,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教師可以做的是首先,明確認知目的,提高觀察的效率性。觀察目的要明確,教師的提問要言簡意賅且富有啟發性,這對於觀察活動的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明確,小學生觀察時積極性就高,對觀察對象的感知就清晰完整。反之,小學生就會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小學生認識目的性不強的特點,在組織小學生觀察時首先提明確的問題,使小學生有的放矢。其次,告之認知方式,提高觀察的准確性。小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觀察事物較盲目,整個觀察過程是漫無目的,由於注意力時間有限,所以見什麼都會分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教會小學生觀察的方法,小學生要有秩序、有始有終的觀察,提高觀察的准確性。最後,引導認知聯想,提高觀察的深度性。雖然小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很仔細並能出色的回答教師的提問,但只停留在表面,教師葯鼓勵他們觀察完後要充分聯想,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觀察是小學生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正確指導小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不斷增長認知、學習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能力,要使小學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同時,品社活動的要具有開放性、超前性,在觀察的基礎上培養小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支持和鼓勵小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小學生提供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和創作的空間。
三、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穩定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注力不穩定性是此年齡段小學生的根本特徵,教師很難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一物體上,他們會被周圍所有的事情所吸引,不斷地從一個物體一道另一物體。然而,注意力不是被無關的東西所吸引的,而是被小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所吸引的。如果,品社教學的方式一成不變、一直是老三樣,即使是一個成人也會倦怠,更何況小學生。每堂課中我的情境融入的形式都不斷的在變化、不斷的創新:故事融入、表演融入、影視融入、外出觀察,除此之外還可以是謎語或童謠融入、故事引入,只有新穎才會觸動小學生心靈,滿足小學生心理飢渴。
最後,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求異創新的環境,創造力才是小學生品社教學的關鍵所在。對於小學生的創造要適當得給於鼓勵,小學生的自信是捧出來的。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來源於教師的創新意識:首先,觀念的創新。小學生品社教學是以小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其次,教育方法的創新。教學活動中以小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協助著、合作者,教師引導、啟發小學生在游戲中探索、發現,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注重小學生個性的體現。
通過品設教學研討我感觸頗深,首先是對於鑽研教材有了更新的認識,不管是在我自己備課過程中,還是在聽的其他老師的課中,都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於教學目標的把握,以及合理的利用教材的設計思路,在很多老師的課上所產生的閃光點,仔細分析一下,都是由於老師基於教學目標的實現,所設計的課堂生成問題,也正是由於對教學目標的牢牢把握,才使得我們的課堂氣氛活躍時而不凌亂,冷靜時不沉悶。其次,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做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很多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都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體驗,創設出了很好的教學環節,這說明老師們在備課階段一方面深鑽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老師也在課前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合理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進而極大的拉進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在課堂上流暢的語言、嚴謹的思路、環節緊湊、教法簡明清晰,以及教學配套的投影、圖片、樂曲都讓我得到了啟迪。各節課中,學生通過一個個活動、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在教師的適時引領下,自悟自得獲得新知。開放的課堂讓學生敢於質疑,從中看出是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對孩子問題意識、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和上課
❼ 如何上好小學品社課(課堂隨筆)
讓學生喜歡品社這門課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農村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應面向農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說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了解社會,同時還得養成良好習慣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了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本書內容大多取自生活,都是些尋常事,且恰恰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生活實際,而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在同伴之間要進行社交。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交到更多的朋友呢?但是在交友的同時,應要分辨清楚什麼是好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外面的世界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像我校的孩子,他們還小,不怎麼懂事,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正處於摸稜兩可的階段。若在昏沉的引誘下,會導致學生不愛學習,不僅自己不學,還會影響他人,甚至逃學,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有正確地引導,關鍵是老師要起帶頭作用,做好學生的引導者,指路人。如何把學生從坑裡拉出來,重新振作精神,揚眉吐氣。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但不是叫你孤軍奮戰。因而在遇到困難或壞人的時候,及時尋找朋友或老師來幫助,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堅持到底把困難解決好。
對於這些浮於表面的現象,大多能感知到,可有些卻不知不覺地隱藏在知識的背後,雖然學生的知識豐富,頭腦中或多或少保持清醒狀態,但迷信活動依然存在,比如看風水,算命,看手相等。不過像我們有點知識頭腦的人一般不會輕易相信。可現在出現更為高級的,比如電腦算命。偶而個別學生還很重視星座。這時老師要指導學生不要踏出科學之門,用科學來揭穿這些迷信活動的真面目,不僅自己學會了,還要回家後如何跟親朋好友談科學知識來拯救那些精神迷惘的人。
在這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打架斗毆已成家常便飯,要讓學生分清黑白是非,任何一種小小的行為就是屬於欺負行為,嚴重的會導致犯罪。且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講哥們義氣,動不動一大幫人打一架,老師要引導如何處理這樁小事。首先正面面對錯誤,其次,承認錯誤,最後道歉。別小看,就因學生平時不注意才會最終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
❽ 如何增強小學思品活動課的教學實效性
認識和感悟、領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參與社會,我創設活動時,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 三,成為具有愛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自己去發現和創造;3,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在教學中,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所以。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為學生認識社會、交通標線,讓所謂的枯燥「說教」。 總之,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教與學是心靈: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體驗生活。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1。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 四,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創設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觸及他們的心靈,在有情趣的教學中,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去感受生活,教學中。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 二,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媽媽。五,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 因此,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實踐、認識和感悟,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揪住問題,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因此;2,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並結合教材資源,《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調動起學習慾望,要源於現實生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課堂教學,彌補同學的不足。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適應社會。 訓練習慣、積極的人格發展,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認知水平,強調活動性,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中。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可是。」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促進他們健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體驗生活,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情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大量活動的使用。讓學生走進社會? 一,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興趣愛好等等,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動口的廣闊空間。在學生探討活動中。在時而深沉舒緩,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激活課堂,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方法的運用,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交通信號、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平安回家》一課,注重學生體驗,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習慣和操行的、責任心、表演。以「孝敬父母」為例、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向上,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認識了解社會,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
❾ 人教版小學品生品社教學資源有哪些
一、「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設計體系
品生/品社課程標准中關於課程設計的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綜合交叉,螺旋上升」說的是,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年段中將會重復出現,但是這種重復不是簡單的重復,是螺旋的,提升的。因此,同一主題下,每個年段的教學目標不能孤立存在,目標的設定要考慮整個教材內容的編排體系,考慮學生自身的認識水平和知識經驗,針對不同年段的同一主題,要抓著力點,側重點,把握住年段目標,並在落實過程分層施教,採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教學方式,以便真正實現「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課程宗旨。
• 螺旋上升的設計理念同樣體現在一個單元各個主題的活動中
例:五(下) 《向人民英雄致敬》教學目標上也是相互聯系,逐步提升的.首先, 「勿忘國恥」 ,知道了1840年以後我國遭受的列強欺凌和所蒙受的恥辱、危害.接著, 「覺醒的中國人民」了解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尋求救國之路的豪邁氣概;再次,通過「光輝的歷程」,了解了是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才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接著,又通過「黃河在怒吼」,感受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經歷重重險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最後,通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進一步理解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含義
二、「抓住主線,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課程資源」的教學策略
課改以來,人們對課程資源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無論是文本的、非文本的,還是有形的和無形的,幾乎在所有的課堂中充斥著。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不乏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和熱情,但往往卻身陷「處處皆是課程資源」而不知如何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的情形中。課程資源的選擇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及實效性的發揮等,都影響著課程目標的達成效果。而品生/品社課程的生活性、綜合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決定了品生/品社課程資源是廣泛的、多樣的。針對豐富的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該怎樣做呢?教者要圍繞著課程的教學目標,抓住一條主線,通過課程資源,使學生主動地自主地構建一個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相互關聯的網路,形成立體的多元的思維方式,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例如在學習《從統一到鼎盛》、《秦漢一統》、《唐朝盛世》這部分主題時,學生要了解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概況,就必須廣泛地收集資料,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理解去感受我國歷史的輝煌、文化的源遠流長。這些內容多而繁雜,時代久遠,生澀抽象。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時,也往往只是羅列事例,就事論事,沒有對課程資源進行細致加工深入理解,即使利用了課程資源,也僅限於對資源的分類、匯報,在點、面中記憶、感受,而不是形成一個立體的、鮮活的、生動的情境,不是運用手中的課程資源進行思考闡述,從而做出決策和判斷。那麼這些內容的價值和意義如何呈現給學生呢?教者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把握「如何考察、評價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這一條主線,讓學生進行層層剖析。每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我們的心中都應該是栩栩如生的,都應該讓我們感覺到他與眾不同的特點。關於他的事功、學識、見地、性情、修養等,我們都要有所了解。歷史人物決不應該只是一個曾經做過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們在學習時,讀到這個人物時,就如見其人一般。以秦始皇為例,我們就要思考:他都做了哪些事情?(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等)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他如何做這些事?這些事對當時及後來有何影響?他留給我們後人怎樣的啟發?如果把這些人物、事件和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感也就形成了,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而課程資源只是為我們完成任務提供了參考和依據,幫助學生掃清了認知、理解、研究、建構等的障礙,滿足學生探究興趣和主動學習的需要。
再如,在學習《環繞地球看世界》這一主題內容時,情感、態度、體驗要達成的目標是「體驗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意識。」教學時,教師往往和學生一起收集了很多關於各個國家地理、氣候、風景、人物、產品、衣著、飲食、風俗等的資料、照片、錄像、實物等,活動過程中,學生往往就像往一個大籃子里拋物品,滿滿一大筐,種類齊全,花樣繁多,每個方面都涉及,每個內容都點到,沒有層次感,沒有梯度,沒有側重點。教學內容泛化,課程資源成了大比拼、大雜燴。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和實施課程的條件,是屬於工具性、手段性的。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使課堂教學猶如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應當考慮:利用什麼樣的資源最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主題目標,二應當考慮:這些資源如何圍繞目標,通過一條主線來呈現,三要考慮這些資源的主次、梯度、側重點。針對這類主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自然狀況,(在這里的地理知識不要上成地理課,意思是地理要講,但不要詳細講。)然後結合這些特點闡釋它們對人類有什麼影響,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系?不同地區的人們是如何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以日本為例。物質資源方面:島國---會發展養魚和捕魚產業;雨水多——種水稻,達到自給,小麥和玉米要進口;優良港口——發展船運和造船業;多地震,多海嘯——國民危機意識、環保意識及團結意識……學生根據主線和自己的認知水平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課程資源,由近及遠、由靜到動、由局部到整體地處理好課程資源與教學目標的關系,而不是去記憶一些零碎的知識或去訓練單一的孤立技能。
又如教學《傳遞文明的紙》這類內容的教學又該如何抓住主線,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呢?我們可以圍繞紙的產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究;紙是誰發明的?在紙發明以前,人們如何記錄信息和書寫的?(甲骨文,碑文,鼎文.)紙為什麼會逐漸代替了龜甲,獸皮,絲綢,竹簡呢?它的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在探究中穿插學生的體驗活動,即了解了紙又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總之,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不能盲目、泛化,又不能千篇一律,要圍繞目標,抓住主線,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使課程資源的潛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和顯現。
三「道德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基本理念
關於「道德」,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人們的自律或一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生活,就是人們生存、活著。人的生存總離不開衣食住行,人活著,就會有喜怒哀樂,就需要滿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生活就必須與環境發生作用,這個環境不僅是自我的,也關涉到他人,這就要求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而道德是這些規則中主要的、根本的規則。如吃了蒜的人,一般不主動到公共場所去,原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考慮到會影響他人,一種是考慮到有損自己的形象。道德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面對面地談話、互相握手致敬,當我們愛與恨、思考和活動,我們的閱歷體驗,我們的價值觀念,我們的喜好與厭惡等等,無不完整地、現實地、具體地、處處地在生活的過程中體現。道德是以生活為沃土而生存的,脫離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條文和抽象的原則。比如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只注重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知識性學習,只注重正面教育,教師往往以道德權威者、真理的化身對學生進行道德說教,無視學生的各種想法、情緒或心理。如關於「孝敬」這一道德教育,以前我們總是用傳統的小故事、小事例去說服學生,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忽視學生的生活感受和體驗,學生沒有「孝」的需要和動機,找不到和書中一樣的理想的事例,覺得「孝」起來很困難、很抽象,「孝」的道德教育也就沒了生命力。有的甚至還與他們在生活中已形成的道德倫理發生沖突或「碰撞」,使學生產生種種的困惑、迷茫,迷失了「自我」。其實「孝」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只要讓學生再現親歷的典型事例,包括他們所做的、所遭遇的、所追求的、所愛的、所忍受的,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價值和自己的理解去思考,去交流,去體驗,去感受,去溝通,去自省,道德的判斷、道德的選擇、道德的行為,便會在他們的生活中逐漸地自然地清晰起來、成長起來,獲得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道德教育的價值也會得到完整地體現。在日本,小學生就留有「每天擁抱媽媽3分鍾」的家庭作業。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個月、半年、一年以後,甚至更長,我想兒童會有許多的不同的感受,「孝」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便會在內化的過程中自覺地豐富起來、升華起來。
我們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生活中,通過對學生的品德施加有目的、有方向的影響,來實現學生對自己品德的主導構建。生活本身是學生成長的「養料」和資源,也是品德教學的重要資源,同時生活又是人的生活,道德的價值就是要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並用「美好生活」的目標去引導和提升他們的真實生活。換句話說,「道德具有推進個人良好生活之功能,而不是無端干擾它。」(弗蘭克) 。為人、為人的美好生活而存在的道德,不但離不開生活,並且還要高於生活。
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是兒童生活的錘煉。
四、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1、利用模擬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托爾斯泰:"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探究知識和獲得能力的動力,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因此,教師的職責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興趣因素,想方設法採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受到上課是一種享受,願意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採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直接動機;變換導語,巧設懸念激發探究興趣;結合實際質疑問難導入等。例如教學《走近殘疾人》一課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我設計了用手語對學生說「我見到你們很高興」,在學生不懂老師手勢的情況下,讓學生體會老師當時內心的著急與苦惱,再激發學生去探究殘疾人的內心世界,導入《走近殘疾人》這一課,學生就能較快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模擬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教學中,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用學生親身的實踐去鞏固道德認識,去規范自己的言行,促進知行統一
在教學《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這節課時,我嚴格把握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滲透自我保護意識。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司機模擬演練活動。幻燈片場景為公路,不時變換交通標志,全班同學參與,手握方向盤,見到交通標志要說出標志的含義及如何行駛。學生們兩手在胸前握著方向盤感覺就像真的司機行駛。這個活動不僅讓學生認識了交通標志,而且強化開車要小心,進行了注意安全的教育。課堂上師生共同參與,其樂融融。
2、重視問題的設計
社會課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解決問題是認識社會、理解社會的核心。從既有知識與現實認識的矛盾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本課程特別提倡的。
E·R·漢密爾頓說:「教與學的全部過程貫穿著提問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恰當地選擇提出問題的時機,科學准確地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評價,就可以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過程,溝通師生知識上、情感上的交流,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所以在教學中,高質量、針對性強的提問,不僅能引起學生注意,積極的思維,而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實現,成為學習的主人。
3、重視板書的作用
板書不但是教學重點的顯現,好的板書,對學生認知的提升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精心設計板書,讓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非常重要。例如教學《走近殘疾人》一課的板書,我設計了兩個心形圖案。代表殘疾人的心形圖案中隨教學進行,寫入「困難、痛苦、堅強」等詞語,而代表我們健康人的心形圖案中,也相機寫入「同情、尊重、贊美」等詞語。在教學的總結階段,我引導學生把我們心中對殘疾人的「同情、尊重、贊美」送入殘疾人的「心」中,教師隨機把「同情、尊重、贊美」填入代表殘疾人的心形圖案中,並引導學生體會:殘疾人的內心會發生哪些變化?三年級的小學生能很自然想到「困難、痛苦、」變小了,更有學生想到「堅強」變大了。這種教學效果讓在座的老師沒有想到。
4、課內外結合,樹立「大教育」的觀念。
社會就是大課堂,要想學好《品社》這一科,不能使學生局限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上,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將教材作為一個範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挖掘教材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一方面把課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品社學科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它的內容涉及知識極為廣泛。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教材的文本比較簡約,它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種提示和引導,給教和學都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努力使自己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把社會生活中當前國情、國策、國內外局勢以及人們關心的敏感話題,把本校、本社區和本地區的相關課程資源及時地充實進來,將課外知識融入到課內教學。同時要作到讓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實踐。在課堂上,通過種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通過學生的體驗,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升和整合,凸顯教育意義,變得更加清晰,課後,教師想方設法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到課外,使這種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收獲走向生活,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的終點不是下課鈴響的那一剎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生命里,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例如:在學習第九冊《幫助殘疾人》時,課堂上讓學生談談自己打算以怎樣的行動幫助老人或殘疾人,以怎樣的行動計劃去實施,然後指導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殘疾人,伸出友愛之手幫助他們,把行動落實到實處。教學《生活中的安全》一課時,在學生了解了安全常識之後,布置學生回家與父母一起尋找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等等。
5、引導家長重視,帶動孩子學習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的慾望導致許多家長過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再加上對本學科的不了解,導致本學科被許多家長說成可學可不學的學科。為了教育家長,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方面,就要動點腦筋了,一種方法是與語文教師溝通合作,結合教學內容共同布置寫一寫的作業,如結合愛家鄉教育要求學生寫一寫「家鄉的變化」、「家鄉的特產」,結合遵守規則教學布置學生寫一寫「自學課上」、「放學路上」的觀察所得。也可以通過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調查問卷等方法進行滲透,達到教育家長,重視本學科的目的。例如學習《生活中的安全》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調查問卷: 1、在. 「健康與安全」 、「 學習成績」 、「文明守紀」 、「自理能力」4個選項中,家長認為孩子的( )最重要。理由是什麼?2、你認為孩子應知道哪些安全小常識?這些課外作業的布置讓家長了解本學科教學目的及其在孩子學習及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與教師形成合力,共同要求孩子學好本學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有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一致觀點,認為在小學所有課程中,社會學科是對社會情況和社會事件做出最敏感和最快反應的學科。對於教師而言,它一直是開放的,具有挑戰性的;對於學生而言,它既是學生梳理生活的平台,也是藉此眺望社會的窗口,是一扇走向社會的大門。
五.關於品生與品社教學活動的設計
值得關注的若干現象:
1、活動豐富、多——萬箭齊發一觸即收之感
2、問題提的大——學生發言、發問活躍,涉及面廣,問題深淺程度不一,導致教師無所適叢,無法歸納、整理
3、活動本身的妥當性,教育性——三年紀學生丟手絹;教學過程中的養成和社會性發展(為體會同學相處,故意損壞同伴的畫。)
4、課上意外的處理——例如:要求學生蒙眼體驗盲人,如果活動中發現有的學生把蒙眼布扒開縫兒,怎麼辦?
5、追求一節課的完美——1、《愛護小動物》。帶小動物到課堂,手掐著小動物的脖子,發出慘叫,漠視動物的痛苦;生打碎了魚缸,魚死了,師不在意,主題活動形同虛設2、體驗耳聾,問學生聽不見的請舉手?有沒有聽不見?3、《爸爸媽媽撫育我》安排學生給家長洗腳,讓學生說出感受,想像的成分很多,年輕的家長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學生就找不到真實道德體驗,還不如采訪大人。
如何評價教學活動
應當看:
活動的方式是否恰當,是否圍繞教學目標
活動的時間是否充分
活動的要求是否合理
活動的指導是否到位
參與活動的學生是否興奮,精力是否集中
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在設計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活動
二、活動內容要體現生活性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價值。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正是基於對課標的正確解讀,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從兒童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與學生現實生活中鮮活材料結合起來,盡力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易於兒童接受
三、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
本節課,整個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通過聽歌曲、講故事、聽故事、討論、交流、匯報、采訪、朗誦等形式
四、活動過程重視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撥動孩子們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