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讓小學思品教學中《品德與生活》課堂活起來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關鍵詞:課堂品德教學現實生活生活即教育課程理念課;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一、角色扮演引發共鳴;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再如教學《父母的疼愛》一課時,可以讓學生來扮演自;二、組
淺談如何讓《品德與生活》課堂活起來
邵陽市大祥區面鋪鄉中心完全小學 陳潔
摘 要: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新課程理念也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關 鍵 詞:課堂 品德教學 現實生活 生活即教育 課程理念 課程基礎 陶行知
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中。這進一步從課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動化教學是品德教育課之必需。《品德與生活》課是「活」的教育,真正讓學生「動」起來,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深入感受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 下面就我個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體會:
一、角色扮演 引發共鳴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
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課,有關星星和爸爸媽媽逛商場吵著買東西的一段情節,就可以讓學生以模擬的百貨商店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媽媽和星星,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讓學生演了後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
再如教學《父母的疼愛》一課時,可以讓學生來扮演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關愛自己的。以劇本的形式,進行親身體驗,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充分體會到父母之愛的偉大與無私,深切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從而使學生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組織辯論 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局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唇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沖突或抓住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創設道德認知沖突,為學生營造有利於開展課堂辯論的環境。例如教學《心中的110》一課時,我藉助多媒體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放學路上,從一輛汽車上走下來一個陌生人對小紅說『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帶我去見你的班主任嗎?』小紅應該跟陌生人走嗎?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回答,而是讓同意走的同學坐左邊,不同意的同學坐右邊,座位調整使課堂成為辯論會場,在對抗辯論中,使學生得到啟發,明白生活中許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著危險,不要忘了撥打心中的110,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道德思辯能力和認知水平。
再如上網,這是目前在學生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活動方式。對於它的利弊,社會上的看法眾說不一。但在家長和老師看來,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因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擱學習。那麼學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誘惑還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於屢禁不止。為此我在教學《哪些地方不能去》時,有意安排了學生辯論賽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彼此的唇槍舌戰來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進行總結和正確引導,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於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開展實踐 知行結合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
體現,促進兒童由「知」向「行」的轉化,從而知行統一。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大部分家長是只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的勞動無感激之情,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著;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再如教學《請到我的家鄉來》後我安排了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家鄉的工廠、街道、名勝古跡。通過參觀,使學生親眼目睹家鄉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激起對家鄉、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激起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而學習的積極性。
四、換位體驗 內化認識
換位體驗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而引起共鳴的一種情感體驗。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採取換位體驗方式,以促成有如親身感受的體驗,增
強學生對道德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內化為道德認識。例如在《有多少人為了我》一課中,有一組名為『你能為他們想一想嗎?』的漫畫。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還有哪些只圖自己方便,給他人添亂的事;然後讓學生設身處地想想:假如這些勞動者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態度會怎樣?假如自己是這些勞動者,會有什麼感受?從而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對勞動者的態度,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使學生懂得凡事不要只為自己著想,只圖自己痛快,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接受道德知識,進一步指導行為實踐。
再如《同學之間》一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輝的父母離婚後,王輝由爸爸撫養。他的一些同學知道後,在背後議論他是一個沒媽的孩子。教學時,我讓學生換位體驗王輝的心情,即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如果你處在這樣的情境中將會怎麼想?同學們將心比心,真正感受到離異子女已經夠痛苦了,別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戲弄,就使他更難過了。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就會自覺地去同情和幫助離異子女。這樣的換位體驗,無疑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起著積極作用。
五、結合實際,暢所欲言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知識經驗少,但是教學時如果教師能注意引導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喚起他們對生活對周圍環境的所見所聞,這時同學們的發言會特別積極,如教學《家鄉變了》這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情況,知道「三廢」污染的嚴重性,理解環境為什麼亮出了「黃牌」,這時可讓學生談一談身邊看到
㈡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課題教學研究需要哪些材料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准》中提出: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品德與生活(社會)》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其次,學校教育資源背景: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社會)」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再次,生源背景:我校地處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相對落後,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山村小學,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的阻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生家長居住農村,生活較艱苦等方面條件使學生信息來源窄,知識面小,思想涵養較差;②家庭生活環境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封建思想和歪風邪氣;③學生學習意識弱,性格較野。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課程標准》指出: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我校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與概念界定
(一)理論依據
1.本課題理論基礎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及《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的有關學科的教學理論。
2.認知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觀認為,促進教學的四個條件是主體、情境、協作、資源。
3.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
4.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二)概念界定:
1、「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2、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
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四、課題的實驗內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1.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目標針對性的研究。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活動要清晰,落腳點很明確。
2.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內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縛,研究學生生活、學校生活、周圍生活、社會環境和品德與生活(社會)大背景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的方法、手段,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
4.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評價研究。評價的目標變單一的結論性目標為過程性、體驗性、發展性與結論性的綜合目標。評價的形式為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價的成員變單一的教師為教師、家長、同學全面的組成。評價的方法是平時考查與期終考核相結合,以書面形式與綜合實踐相結合。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發展。新的課程標准指出:「教育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教學評價時,應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社會發展性評價放在社會生活大背景中進行。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更要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
5.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有效性的教學中教師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變教師的主講者為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要求教師具有廣泛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生活、地理知識、歷史知識和法律知識,以便很好地組織指導學生學習品德與生活(社會)知識。
(二)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獻法: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以現代的科學理論指導課題的實驗。
2.行為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大量的備課、上課、研討等活動,在教學研究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
3.實驗法:引導師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與學進行廣泛的實驗,總結出自主探究學習的教與學的方法。
4.調查法:引導師生對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和品德與生活(社會)環境進行廣泛的調查,開發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學資源。
5.分析比較法:針對課題實驗中的情況,進行不斷的分析、比較,積累實踐研究的經驗。
6.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課題進行不斷的修改與完善,總結出課題研究的經驗。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10年1月~2010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0年4月~2013年9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社會)》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六、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㈢ 如何進行小學思品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是指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
心理需
求,
興趣愛好,
認知能力等個體特徵,
對思品課的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系統地
設計,從而使教學過程有效發生,教學目標順利達成,教學效果如期實現。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能幫助教師的教學目標更明確,
針對性更強,
靈活
性更大,
加快教師的教學成長。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蘭達所說——教學設計
「是使
天才能夠做到的事一般人也能做到」。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最根本的驅動力是提高思品課的教學實效,
而最顯
性的成效也正是思品課教學實效的提高。
㈣ 遼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教案里的教學設計說明怎麼寫
教學目標:
1、學習愛國實業家陳嘉庚先生的事跡,激發熱愛母校,報效母校之志。
2、通過問卷調查,主題隊會等活動形式,加深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增強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
3、通過為母校發展獻計獻策、設計母校宣傳冊等活動,增強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爭做學校小主人、和學校共榮辱的責任心與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愛國實業家陳嘉庚先生的事跡,激發熱愛母校,報效母校之志。
2、通過問卷調查、主題隊會等活動形式,增強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
難點:培養學生以校為榮,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責任心和自豪感。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1、按照教科書學習要製作母校名片。
2、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收集以下資料,母校的校史、校訓、校歌和校徽,母校的名人錄,名人的母校等
3、從「辦學特色、輝煌過去、母校名師、喜看今朝」等幾方面製作母校宣傳冊。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母校給了我們知識和力量,母校給了我們榮譽和歡樂,我們能為母校做些什麼?
2、教師出示課題――「我為母校添光彩」
二、展示交流「母校名片」
學生展示自製的母校名片,講述在製作過程中的學習體會,分析母校名片上的數據給自己的啟示,教師對學習交流活動做出評價。
三、閱讀「名人和母校」
學生自學「陳嘉庚的故事」,討論「嘉庚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
四、實踐活動
學生根據教科書學習要求選擇一題進行調查、研究,數據整理,然後用小報、日記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五、解讀校園文化,組織主題隊會
1、全班根據教科書所示活動流程組織活動
2、學生交流參加活動的感想。
六、製作母校宣傳冊。
㈤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
一、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創造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但思想品德課自身較強的理論性使許多學生學起來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教師應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關鍵,是要在教師主導作用的影響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兩者關系達到和諧統一,其中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應當是在主體意識支配下的自覺行動.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畫面、富有情感的聲音,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恰當講解,能充分藉助視聽優勢,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並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能拓寬師生互動空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而其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教材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二、信息技術運用應遵循的原則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但如果思想品德教師忽視多媒體使用中的細節,很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教學效果的現象.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還應遵循相應原則.
(一)適度原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各種注意的發生和保持,均以一定的興趣為條件,而興趣對保持有意注意,提高學生主動性具有支持作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能引起並保持學生興趣,然而多媒體的使用也不能過度.因為即使是感興趣的東西,如果長時間刺激,也容易使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或轉入抑制狀態,造成疲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讓多媒體與其他教學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證學生注意力的穩定.
㈥ 談談怎樣教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導讀]當學生離開情境同樣可以有效地學習時,就沒有必要給學生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了。崔繼方 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五完小 016000 在小學階段開展思想品德課,是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著奠基作用。然而,由於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論教育,對於小學生來講,內容顯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一、提高認識,學校與家庭共同參與 每個小學生最先接觸的是自己的家庭,作為小學生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德育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基礎方面,特別是在早期教育中起著學校和社會教育難以起到的作用,是學校德育的必要補充和助手。學校德育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在培養人才方面起主導作用。因此,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家庭理性的呵護與教育。 二、教師要充分把握,設定相應的教學要求 小學生年齡小,沒有相應的學習目標。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把握住教材的中心觀點以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識,對教材不僅懂得,而且要熟悉,運用自如,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溶為一體。達到這個境界,才能真正掌握教材。教學時必須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拓寬延伸,選用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證,使小學生的認識結構和教學結構融為一體,幫助學生走出低谷。要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方處於最佳狀態,處理好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教學效率。對於難點教材要採取前有孕伏、減緩坡度、螺旋上升的辦法,既重視直接感知,又注意從已知推出未知,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 三、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做好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靈活應用,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做好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 1.發揮民主,讓學生自己討論。 這種方法是講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圍繞本課的主題進行討論,從而完成「激情——明理——導行」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在設計、引導討論時,要掌握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層次性原則;要注意引導學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則事理不明;要注重貫穿「激情——明理——導行」的全過程,堅持知行合一觀;要充分發揮教學民主,讓學生各抒己見,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錯誤的意見也要讓他們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民主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2.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要根據課本,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情理交融,從而加深對道德觀念的理解。運用這一方法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師生的特點選擇情境類型,如畫面再現、音樂渲染、實物演示、生活顯示、語言描述等等。設計情境要有新穎性,使學生喜聞樂見或引發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當學生離開情境同樣可以有效地學習時,就沒有必要給學生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了。 3.樹立榜樣法。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模仿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根據教學目標,以領袖人物和英雄模範或者周邊的朋友同學為典型,分析他們所具有的高貴品質和產生高貴品質的原因,通過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觀念具體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學生感到可親、可信、可學。運用典型分析法必須注意選擇典型,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選擇什麼樣的典型,也就是說要注意典型選擇的針對性和突出性。學習典型的目的在於見行動,引導學生的踐行。如學習邱少雲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上完課之後要經常讓學生檢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覺遵守紀律,這樣才能收到實效。 四、強化社會實踐,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所以,教師應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充滿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小學生在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可以組織學生掃烈士墓,聽英雄事跡,以此來培養同學們為國爭光、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他們的鬥志,使他們從小就樹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遠大的理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既要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思想、觀點和行為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還要指出今後應怎樣用學習的道理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既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道理、觀點去聯系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析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小學生進一步全面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㈦ 如何實現小學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學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也即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活動,在這中生活活動中,人與人發生各種關系,也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為協調各種關系,解決各種矛盾,才有道德的產生。最初道德表現為與生活融合一體的風俗習慣,在風俗習慣中人們感受到好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生活來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來規范人的行為,而不是道德的說教,灌輸道德的戒律。我們的課程理念是: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它們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們憑空構架,製造出來的,它們都是處於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我們的教學應該從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現實,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問題、困惑出發。下面我就自己平時的實際教學,關於新課程的生活化方面談幾點淺顯的看法。
一、優化教學關系,讓學生投入生活。
現代生活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真正成為生活和自我發展的主體。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發展,首先決定於教學關系。
要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會主動和學生交朋友。要充分相信他們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潛能和積極性;要學會容納一些缺點、錯誤的孩子,善於與他們交朋友;要深入孩子的心靈,感悟和學生們交往中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把自己當作是孩子中的一員,在和學生們共同地討論、實踐、操練中形成凝聚出師生認同一致的觀念。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並虛心地接受學生們提出的一些富有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的見解,實事求是地分析教材本身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通過這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環節,來促進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和建立。
要有交流協作的生生關系。學生間良好的合作與交流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節,而這種關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與協調。首先,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其次,要注意引導大家從小就懂得關心他人,學會在學習、思維、實踐中體會和理解別人、尊重和欣賞別人,能有利於學生間相互協作的人際關系的形成,也直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積極影響。
二、優化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生活。
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改變以課本為中心和唯一教學內容的陳舊的傳統做法,建立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中介,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開放的教學內容。利用思品教材,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知識。從學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決實際問題。關注學生的需求,以此作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義。
結合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自覺增加或補充與小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或對小學生人格形成有積極促進作用的內容,例如教學《新學期,你好》這一單元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寒假生活交流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暢談自己在寒假裡的故事,說一說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裡學到的本領。在活動中,我注意收集從學生那裡反饋過來的信息並將它們進行分類如:快樂、煩惱、有趣、得意等,並根據這些信息深入展開討論,讓學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種體驗,幫助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對新學期滿懷希望。
三、優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創造生活。
有了較好的教學內容後,實施教學活動就成了關鍵。生活化的小學思品課課堂教學可分為生活指導式的教學和生活實踐式的教學方式。生活指導式的教學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體驗,把生活的知識、做人的道理等寓於其中,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念、生活態度。生活實踐式的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實踐,提高生活的技能,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也可把生活指導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堂課中使用。例如教學《春天在哪裡》這一活動時,我首先帶領學生親自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過學生親自體驗春天、觀察春天,讓學生了解春天不僅美而且是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樂趣。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尋找、觀察、感受體驗到的春天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內心深處就有了一種想去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又例如教學《和春風一起玩》這一活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就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力小玩具親身參與各種春天的游戲活動。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同時他們也發現了風和風箏、風車、紙飛機等的關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風的力量,這就是學生感悟後的創造。可見,體驗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只有強化重視體驗,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四、優化教學評價,讓學生熱愛生活。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
小學思品課課堂教學中,必定涉及到對學生的評價問題。評價的內容主要包含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即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及學習結果(即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三方面。這種評價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和正確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觀。主要應採用定性的評價方法,通過競賽、組織活動、同學間互評、自評、個人成果展示等進行評價,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上好思品課,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注重個性化人格的塑造。
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清晰的知道我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必須做到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注重讓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課上展示、交流信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並結合游戲、情景表演等形式豐富兒童的感知世界。強化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轉變教學觀念,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
1.教學內容生活化,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
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內容豐富、生動,尤其是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首都特色。但是,教材有著共性,但缺乏個性,同時還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教學中要把鮮活的生活呈現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生活中需要道德,從而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
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我愛爸爸媽媽》、《老師 您好》、《讓爺爺奶奶高興》等敬師長的內容,教材內容已經很豐富,與學生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已經有這方面的體驗,然而對於為什麼要尊敬師長的道德意義學生還不十分明白的現狀,在教學時,教師嘗試讓家長參與到課堂中來,請他們把自己撫養孩子的艱辛講給學生聽,尤其是家長講到孩子生病了家長的焦急,講到孩子長大了家長的心喜時,讓學生們說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沒想到我一個人病了,全家人都那麼著急,尤其是媽媽整夜地看護著我,我真感謝媽媽。有的說:其實我把作業寫認真些也沒覺得怎樣,沒想到爸爸媽媽竟然那麼高興。是呀,一個又一個「沒想到」像一顆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中,立刻激起了學生的道德良知。
生活就是一個個平凡的鏡頭,學生在生活化的內容中感受到了親人的關懷。在情感共鳴中,家長聽到了孩子最真實的感受,孩子們體會到了親情,也喚起了孩子要為家人著想,要為家人付出的願望。孩子理解了家長,在理解的基礎上,尊敬父母長輩的道德行為將自然地展現出來。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教育內容都可以嘗試生活化,通過生活的真實感受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2.教學情境生活化,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
四十分鍾的課堂學習是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作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道德形成規律,在教學時注重採用多種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一段。小學生上課是在過生活,作為教師不應該和學生過不去,尤其是對於學生常見的道德問題,教師不應該揪住學生的問題不放,而是應該以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感受,通過「移情」使學生有所體驗和感悟,這樣更利於學生澄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鏡頭A在《說話有禮貌》一課的課堂上,教師戴著老牛的頭飾,與學生共同表演「小牛問路」的故事。當小牛有禮貌地問到:「老牛伯伯您好,請問小鹿家在哪兒?」時,教師扮演的小牛卻嚴肅生硬地說:「順著這條路走就到了!」「老牛」的話音剛落,學生的小手就紛紛舉了起來,說:「老師,您剛才說話太橫了,那樣說多沒禮貌呀?」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請學生再來表演,通過對比,通過教師不露聲色的引導,學生自然感受到了「對人說話有禮貌,不僅要說禮貌用語,還要注意態度要和氣」。
這一教學環節是在師生共同學習的情境中,學生自主得出了行為要求。教材設計為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間,課堂上教師成為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在教學情境中與學生一起感受生活,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摒棄了傳統的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納的局面,這樣的課堂是師生雙邊活動的較好體現。
現在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體現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能夠從學生學的角度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通過教師的暗示,結合自己的體驗,感悟出道理,學生整個的學習過程是身心的全面參與,這樣的教學利於學生內化所學的道德知識及行為要求。
鏡頭B在教學《不亂放東西》一課時,教師嘗試了這樣的設計:
(1) 現場活動得出體驗:試試:找出教室里常用的東西。
(2) 初步感受不亂放東西的好處:說說:這些東西為什麼好找?
(3) 自主創編故事:小組活動:編《小芳亂放東西的故事》。
(4) 動腦動口動手,助人實現自助:看課件:收拾屋子(討論、操作)
(5) 課件設疑,自悟「放回原處」的要求:演示「收拾好過幾天又亂了」
(6) 現場實踐,自我評價:小競賽:整理學慣用品
(7) 習慣養成,多方配合:課後要求:堅持做(自評,家長寫評語)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他們在活動、在體驗、在感悟、在自我評價,無論是亂放東西的害處還是不亂放東西的好處,都不是教師灌輸的,而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真心參加活動後得出的結論。
現代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整合,使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更活躍了,效果更實在了。我區在進行「課改」時,同時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學科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因此,教師抓住這一契機,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中來,設計出情境生動、畫面清晰、目的明確、便於交互的課件,較好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鏡頭C⑴創設探究的情境
在講《保持環境衛生》一課時,教師在導入環節設計了這樣的課件:出示對比照片,並配有不同風格的音樂,一張環境優美的畫面配上輕柔美妙的音樂,一張遍地垃圾的照片配上刺耳的噪音,學生通過滑鼠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並說出為什麼?課件設計得情境直觀生動,易於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⑵創設交互的情境
在講《不亂放東西》一課時,課件設計方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較為真實的感受。學生自己在屏幕上拖動滑鼠幫助小主人公收拾屋子,在人機交互中動手、動腦、動口,自覺得出正確的行為要求,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充滿新意,現代教育技術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教學情境生活化,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道德體驗,提高了解決道德問題的針對性。
3.教學任務生活化,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
英國學者邁克菲爾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課程如果局限於教室里,不指向社會現實,實質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囿於小課堂一隅,是思想品德教育長期的一個缺陷。陶行知指出「社會即學校」,要求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強調活動的多樣性,強調走向社會的實踐活動,注重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系,講究實際效果。課堂是提升學生道德認知的舞台,課後的真實生活是促進學生道德實踐的真正天地,是檢驗德育實效的試金石。因此,我們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停留於課堂上的講授和模擬實踐,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課後的生活,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從封閉性轉向實施開放性教學,與社會鮮活的現實緊密聯系起來。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學生應該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為品德課有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課前進行調查,教師應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深入生活,搜集相關的材料。例如:《節約每一滴水》一課,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水的用途、水資源現狀及人們用水的情況」。上課時學生交流資料,可以產生很好的觸動作用。再如:《我愛首都北京》通過學生進行資料搜集,帶著任務進行課前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對於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通過研究感受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課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生活,他們將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例如:讓學生參與向社會獻愛心的活動,讓學生行動起來做合格的小公民,讓學生真正幫助小區中有困難的老人,讓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父母,用自己的行動溫暖同學……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到「愛和責任無處不在」。相信學生,他們在社會實踐的浪潮中摸爬滾打,才能經受住風浪,才能使課上學到的、悟到的道德行為規范落實到行動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
㈧ 如何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未來的教育將是「人腦+電腦+網路」,要求「以人機之結合,集智慧之大成」。在信息化時代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倡導新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注入激情,激發興趣,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然而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一部分,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需要,我們利用常用的Power point、Flash、Photoshop圖象處理等技術,即利用優美的課件甚至是以教學網頁的形式展示知識點,給學生直觀的感覺,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學習慾望;也利用計算機加工信息,讓學生對信息進行重整、加工和再應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從而培養信息加工能力和流暢的表達能力,達到對大量知識的內化,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教學服務。但是在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啊!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工作的實踐者, 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談談我對多媒體教學優勢與不足的淺薄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在思品課中運用的優勢
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偏重灌輸,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成了接收器,被動地學習,無法適應世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挑戰。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直觀形象、具體生動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因素,讓他們在愉悅的心態下,激發興趣,學習知識,明白道理,升華道德情感,讓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真正起到思想品德內化的目的,切實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
1、 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政治教學採用空洞的說教,枯燥無味,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活化教材,生動、形象、逼真,還能把人們在文字教材中見不到的場面、情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生動活潑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如:教學七年級下冊《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課時,在課的開始我請同學們看了一段2010年王蒙等短道速滑隊在溫哥華冬奧會中勇奪金牌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感受自尊與國家尊嚴,從而興趣盎然地導入新課學習。可見,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化灌輸為感悟,升華道德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種特定場合中被激發出來,這就是「觸景生情」。利用現代多媒體就可以創設出和諧的、動態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形象具體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發學生的動情點,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並進入角色,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如教學《身邊的誘惑》一課時,當我講到毒品的誘惑時,先出示一些吸毒者的圖片,再播放影像片段,通過展示觸目驚心的實例,啟發學生思考:難道這些人生來就是這樣糊塗嗎?那麼他們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呢?當學生的情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引導他們各抒己見,從而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將道理融入到學生的真情實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說服力,在情感共鳴中升華了道德認識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生機與活力。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針對性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脫離實際的思想品德課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機。因此,教師要准確把握時代脈搏,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使思想品德課永遠充滿時代氣息。教學中可選用當今熱門社會事例,運用多媒體技術,使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結合,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對他們用知識指導行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我在講《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一課時,在學生匯報完自己的調查資料後,我適時播放我國近幾年來經濟、科技、體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畫面,學生看到三峽工程、神六飛天、青藏鐵路通車、中國北京奧運會、世博會等資料,內心充滿了自豪的情感。幾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思想品德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將現實生活、報刊雜志、電視節目中蘊含了豐富的、具有鮮明時代感的教育資源,我們應隨時注意收集。把它們融入到思想品德課中去,教材的說服力和時代感就能明顯增強。
㈨ 淺談如何創新小學思想品德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小學學校教育中,思想品德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家長的重視。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理論灌輸的方式,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
一、加強師生互動,實現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
在傳統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由於對思想品德學科的不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的灌輸,不考慮學生是否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使課堂教學成為形式化的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道德認知和興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思考。在積極的師生互動中,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他們能深刻的理解教材內容,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作用,認真思考學習內容,深入探究教材內容,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中逐步深入,實現真正以學生為主的教學。
二、開展問題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要把他們放到課堂學習的主體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重點內容設計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思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要考慮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還要注重學生的興趣,是問題提出來之後,能讓學生快速的集中精力,積極的探究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提出問題後,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使他們能運用已經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獲得自己獨特的理解。在問題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始終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有利於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效的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結合游戲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小學生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在游戲環節,學生的興趣高漲,每個人都能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時,教師要教學內容設計成游戲,使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道德認知。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讓學生玩過獨木橋的小游戲,讓學生從獨木橋的兩端走上橋,在橋的中間相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如何過橋。一些學生選擇讓路,一些學生互不相讓,都想先過橋,因此發生爭執。針對過獨木橋的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教學,讓學生分析什麼情況下能順利過橋,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沖突。通過對游戲環節的分析,使學生理解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謙讓,和平共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通過游戲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加深認識和體會,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加深學生的體會
隨著創新教學的進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問題還可以組織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討論,加深他們的體會,使他們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內容,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根據重點內容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他們通過深入探究學習內容,在討論環節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學生的討論,他們掌握了從不同角度對學習內容的分析方法,拓寬了思維面,有利於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換個角度想一想》時,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一幅有無數個小圓點組成的畫,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說一說這副畫的內容。通過對畫進行觀察,有的學生說這幅畫是一個花瓶,有的學生說這是天上的雲,還有的學生說這是一本書。這時教師針對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我們得到的結果也不相同。然後給出學生一個問題:上美術課時,自己忘記帶畫筆了,想借好朋友的畫筆用一用,但是她不情願。針對這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說:好朋友還不借給我畫筆,以後我再也不把她當好朋友了;還有的學生說:好朋友不借給我畫筆,是為了讓我在下次課時記住帶上畫筆。通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問題,使他們獲得了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學會遇到問題時換一個角度考慮,避免和學生之間的沖突,學會愛護他人、幫助他人,使學生之間產生濃厚的友誼,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五、結合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保持高度一致,促進他們道德綜合素質的發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例如,在教學《我和規則交朋友》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交通規則,可以設計結合生活中的交通事故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的交通事故,讓他們深刻的理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進行學習,使學習更生動直觀,能讓學生快速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認識,使他們真正踐行學到的思想品德知識,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總之,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新穎有趣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在積極的師生互動中高效進行。在創新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結合生活實踐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提高道德素質,並在生活中使道德認識與行為保持一致,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實現高效的創新教學。
㈩ 小學思品教學目標應注意的一些什麼問題
小學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是隨教學目標分類學的研究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它以美國心理學家布魯 姆關於「為掌握而學習」、「為發展而學習」的理論為基礎,強調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有強烈的目標意 識,圍繞著教材的總目標,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和採取教學手段,並按「總目標(揭示)--分目標 (感知、論證、鞏固)--總目標(強化)」的過程,把圍繞總目標而分解出來的分目標附於課堂教學的各個 環節之中,從而克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筆者在思品課教學中,圍繞著思品課一般的課堂結構,採用「目標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一、在激趣引課中,揭示總目標
這一環節是實施目標的開端。它要求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處 於心理上的最佳狀態,然後揭示出總目標。例如:《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一課目標的揭示就可以分以下步 驟:1、讓學生聽自讀課文《誰勇敢》的錄音故事。2、當學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情節之後,提出思考題:① 「小松敢捅馬蜂窩,人們為什麼不稱贊他勇敢?」②「小勇不敢捅馬蜂窩,並且被馬蜂蜇了以後還哭了,而人 們為什麼稱他最勇敢?」3、讓學生充分討論並發表意見之後,教師順勢揭示目標:以上這些問題,就是我們 今天要學的內容--《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懂得判斷勇敢行為的方法,還 要能夠判斷我們以前所做的事哪些是真正的勇敢行為,哪些不是。
這樣不但很好地引出了課題,並且揭示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總的教學目標),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 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為分目標的實施打下了基礎。
二、在學習課文中,感知分目標
思想品德課課文一般都以故事蘊含基本的道德觀點,學生是在以事寓理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對道德形象、 道德行為、道德動機、道德效果及道德評價的具體感知,而逐步樹立起道德觀點的,因此,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感知分目標,是實施總目標的關鍵,是目標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例如:《愛惜糧食》一課,總目標 是教育學生愛惜糧食,從小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課文也正是圍繞著總目標,以8幅圖和課後習題來分解 目標並實現總目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內容 分目標 總目標 圖1 一家人吃飯 揭示 總述 → 所以 圖2-7 糧食的生產過程-糧食來得不容易 → 要 圖8 糧食的用途--糧食是個寶 → 愛惜
習題二:看圖說說--節約糧食作用大 → 糧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
在學生對目標有所感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知識和有了道德認識之後,如何對已學的知識進一步論證 和鞏固,並通過對各種事物的評價使教學目標得到鞏固?這就需要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如《學會全面看 問題》,在學生初步掌握了「為什麼要全面看問題?」和「怎麼樣學會全面看問題?」這兩個分目標之後,通 過聯系「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全面看問題?哪些不是全面看問題?並得到怎樣的結果?」的討論、比 較,學生用剛剛學到的觀念來判斷、評價,使各個目標活學活用,同時教師從學生討論、評價當中獲得反饋的 信息,了解學生目標的達成情況,及時地根據目標來進行評價和矯正,促使學生實現由目標的感知到目標的鞏 固。
四、在總結導行中,強化總目標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總結全課教學;表揚激勵,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巧妙延伸,促使學生從「 知」落實到具體的「行」。這是目標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目標的強化階段。例如:第七冊《關心體貼父 母》一課,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懂得關心體貼父母要落實在平時具體的行為上。有的教師往往只在讓學生「為 父母做點事」或「為父母做好事」上進行導行。如果能讓學生認識到「不讓父母為我操心,就是關心體貼父母 的最好表現」,想想「自己哪些事,哪一種習慣,最讓父母操心」,「打算如何改正」,展開討論,這樣的目 標教學效果好,目標實在,能真正在學生的心靈上有所觸動。然後通過建立家校聯系,定期反饋等課外延伸, 達成並強化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