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
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A、自願性,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
1.課外活動具有很強的自主性。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自己動手,課外活動是學生自己的活動,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主體。
2.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課外活動的內容不受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限制,它的內容深度、廣度及學習的進度、速度,是根據參加者的願望、愛好、特長和接受水平確定的。
3.科學參加課外活動的自願選擇性。課外活動基本上是個別化、個性化的,根據學生個人的愛好自願選擇、自願參加的活動
(1)小學課外教學擴展閱讀:
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雖然都是實現教育目的重要途徑,但由於課外活動在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活動方式上等又不同於課堂教學,因此,又具備了它自身的特點。
課外活動又可以分為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二者的區別在於組織指導的不同。校內活動是由學校領導,教師組織指導的活動;校外活動是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活動。這里應注意的是,校內活動並不僅僅限於學校范圍之內,也可以是在校外組織活動,它與校外活動的區別只是在組織和領導方面的不同。在這里,我們把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統稱為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具有區別於課堂教學的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作為教育途徑中一條十分重要的途徑,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 如何開展好小學生數學課外活動
一、開展數學課外活動的重要意義
數學課外活動是在課堂教學之外,以自願參加為原則,由學校和教師組成的,有關教學的活動,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首先,數學課外活動具有較強的形勢靈活多樣性,且內容豐富多彩,又能夠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更有利於一些學生形成對數學的特殊愛好。
一般人都知道,數學來源於非常具體的客觀事物,它之所以從一開始就具有很強抽象的特點,是為了研究和推廣的需要。就拿自然數來說,它是在計數具體物體個數的過程中產生的,但要形成自然數1、2、3……的概念,就得撇開計數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而單單把不同的對象的數目抽象出來。例如「3」,可以表示人數,也可以表示蘋果數或其他。事實上,任何一個數字的概念都是從大量的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所以數學的結論可以廣泛地應用到各種事物中去。
今天我們之所以建議開展這項活動,其目的是為徹底改變過去一些教師把學生牢牢控制在課堂和作業堆里,很少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從早到晚不是上課就是做作業等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不僅增加學生負擔,更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筆者認為:通過開展該項活動,能更好使學生在一天緊張學習之後,既得到調節和休息,又能使學生在這項活動中能夠得到更好的鞏固、擴大知識面,相反,由於不斷增加學生負擔,不僅學業無進步、且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數學的抽象性,嚴謹性的特點,使得學生需要而且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且由於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過渡的階段,這種抽象思維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而小學數學對培養邏輯思維的要求,只能是初步的,從上述再次證明開展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數學課外活動可以不受課堂教學的限制,又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擴大學生的數學知識面,
引導學生廣泛學習,積累知識,向學生介紹較好的課外書,引導他們看有關內容的綜藝節目,知識大賽等欄目,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還能更好的保證教學總體目標的完成。通過開展該項活動,一是加深和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二是能把實踐和應用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基本而又簡單的數學問題。三是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數學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數學技能及特長。四是數學課外活動作為學校課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陶冶情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五是激發和調動學生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六是小學生數學課外活動能更好地為班級和學校培養出有專長的學生及為全社會培育出急需的重要人才。
二、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為它不受教學計劃和教科書的限制,也不受教學班級授課時間限制,可以使學生多渠道地接受各種更多的新信息。例如:做數學游戲、進行數學競賽,舉行數學表演會或數學講座、推薦、指導閱讀數學課外讀物,交流讀書收獲,組織數學興趣小組。又如:舉辦數學牆報、設立「數學信箱」「數學醫院」等專欄,開展問題徵答、「病題」求醫等活動。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成立微機小組。
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對某一方面的特殊愛好時,一般不宜組織數學小組,可以通過講數學故事、猜數學謎語、做數學游戲、或通過舉行全班的數學表演會、數學主題中隊會等活動,著重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中高年級可以開展更為多樣的活動,除了在校外活動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商店了解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情況,收集各種數據作為計算和統計的內容,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內容可以比課堂教學更廣泛、更豐富。這些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要多方面創設活動,拓寬知識渠道
對這項活動開展的如何,關鍵是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某些內容適當予以拓展加深。如介紹一些常用的速算、估算、驗算的方法、幾何圖形的畫法等,要引導學生廣泛學習、在閱讀中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面、積累知識、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教學的需要,向學生介紹較好的課外書,最好介紹一些常用的速算、(下轉142頁)(上接140頁)估算、驗算的方法,還可以推薦適合他們的電視節目,如讓學生看有政治素材方面的電視連續劇、新聞聯播、收集國內外近期重要新聞,圖文並茂、競賽優美的電視散文,深含哲理的綜藝節目都是應該推薦的對象。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剩餘空間,制定教學廣角多方位創設知識環境,經過長期的淺程默化積累,使學生自然「見多識廣」。
(二)教師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首先要改過去教師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們死記硬背等被動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由地去學習,擴大知識,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且教師又要積累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其效果一定會更好。
(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豐富課外教學知識
誰都知道,要想做好一個老師,同樣需要有豐富的知識,更需要各方面知識的積累。這是對老師知識掌握的要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注意吸納新的知識,另外,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切有利的外在條件,但是真正學習的主人是學生、所以更要注重從學生方面必須積極提高他們的能力、主動參與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四)加深鞏固數學知識,發展學生智力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有些知識用游戲的形式,兒童很容易記憶。例如熟悉記乘法表、求積公式、計演算法則,用游戲的形式來練習比死記硬背的教學效果會更好。用找朋友的游戲,能夠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數的組成知識。
必須注意的是,數學課外活動不是課堂教學的重復,更不要把它搞成變相補課或測驗。一個學期搞哪些活動,教師應制定出計劃,安排好時間、場地,做好准備。活動中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同時還要注重使小學數學課外活動富有教育意義。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特別是要注重以下幾點:1.趣味性:在安排小學數學課外活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要知道,兒童天性就喜歡活動、喜歡新奇,因此要選擇那些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為活動課的教學內容。2.啟發性:要鼓勵學生通過主動研究探索發現規律,讓學生學會增長才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3.活動性: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剪剪、拼拼、畫畫等手段,動口、動手、動腦學好知識和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思想性:數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心理品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認真積極組織學生更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對於增長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做好班級管理和集體教育以及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也都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特別是能為國家和全社會培養和造就急需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
3. 如何進行小學生課外古詩詞教學
古詩文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多首文質兼美的古詩,其語言凝練含蓄,意境深邃優美,不僅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但傳統的古詩教學往往過於注重文字知識的本身,諸如填鴨、注入式的串講,信口開河式的問答等,充斥著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呢?
反復誦讀,引領學生深刻體會古詩文的內涵
誦讀古詩文是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多讀精背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名言充分說明了誦讀古詩的重要性。誦讀是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誦讀有兩層含義,朗讀和背誦。《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而且在課程目標中分學段提出了「背誦優秀詩文」的具體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和第二學段3、4年級,各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三學段5、6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由於小學生記憶力強,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古詩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曉暢如話,短時間內學生就能背誦,完成規定的背誦任務並不難。
由於時代久遠,古詩文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很大的語言障礙。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以教師串講為主,變為以學生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吟詠詩文,逐步形成語言的感悟能力。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才能克服障礙。讀古詩文最基本是讀准字音,明曉句意。教師要幫助學生掃清語音上的障礙,特別是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讀音。如《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讀「xiàn」而不讀「jiàn」。《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騎」讀「jì」不讀「qí」。特別指出的是,教師的范讀非常重要,讓學生在琅琅上口、優美動聽地朗讀中初步領略古詩文的語言美、意境美,讓學生產生聽覺上的愉悅感、美感,讓學生沉浸於美好的藝術享受中。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
創設情景,啟發想像感受古詩文的意境
古詩文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為兩者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幅畫。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中寫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的楓橋邊。明月已經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更增添了幾分深夜人靜的氣氛。江岸上是火紅的楓樹,江面上是漁火點點。面對此情此景,離家在外的詩人想到,秋天來了,夜已深,鳥歸巢,自己還飄泊不定,流浪異鄉,不禁秋愁滿懷難以入眠。此詩只用兩句話就寫出了詩人所見、所聞、所感並繪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羈旅圖。在學這首詩時,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再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意思,讓詩句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寫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像出來,極大地豐富畫面,使學生能感受到詩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詩的理解。
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融入詩文特定的情境氛圍中。現代心理學表明「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如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先告訴學生今天將帶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遊,感受一下滿山紅葉的美麗景色,學生頓時興致盎然。在播放圖像的同時,又用語言描述詩人描寫了什麼,詩人又抓住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把這些景物集於一幅畫面上的,然後通過精讀引發學生的聯想。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導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構成的和諧優美的山林秋色圖,進而讓學生體會石徑的曲折、山勢的高峻。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則在學生眼前呈現一幅鮮艷如火的楓葉圖,學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滿山紅葉的美,給深秋季節帶來熱烈氣氛,有感而發「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最後又浮現出有層次的畫面出來,遠處有一座寧靜的山莊,秋色正濃,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煙裊裊,近處,夕陽下的楓葉一片紅艷......學生從美麗、形象的畫面中得到美的愉悅,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興趣。
4. 如何做好課外閱讀教學
一﹑激發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活動實施與指導的關鍵
課外閱讀的數量和質量同閱讀的興趣關系極大。良好的課外閱讀興趣表現為喜歡讀,集中注意力地讀,持久地讀和有效地讀。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他們把課外閱讀當作一種渴求性的自我行為是至關重要的。
1、上好閱讀指導課。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
2、進行讀講交流。即每天拿出五分鍾讓學生「讀」課外書中的精彩片斷,「講」自己閱讀中感受最深的事情。這樣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而且通過「讀」「講」可以達到相互交流閱讀感受的目的,同時,「讀」「講」的過程也是學生相互推薦好書的過程。
3、設計具體教學情境。圍繞課外閱讀的目標設計具體的任務情景,有利於將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二﹑選擇讀物——推動課外閱讀走向現實
1﹑考慮不同年段小學生閱讀的一般特點,推薦學生喜歡讀﹑應該讀的內容。
2、結合自己的實際,編選課外閱讀。
三、教給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關鍵
1、制定具體可行的閱讀計劃。《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小學階段閱讀總量要達到145萬字。這么多閱讀的量要分到各年級、各學期。所以,每學期一開始幫學生制定一份本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是很有必要的。計劃包含閱讀總量、閱讀書籍目錄、閱讀每本書所需時間以及自己每天運用什麼時間,運用多長時間去閱讀等內容。有了這樣的一份計劃,既便於學生時刻對照計劃提醒自己要持之以恆地閱讀下去,又便於教師、家長隨時督查學生閱讀情況。
2、有針對性地指導閱讀。閱讀分精讀、略讀、瀏覽三種方式。根據不同的書籍採取不同的方法,需要精讀的書籍要心到、眼到、口到,咀嚼消化,理解欣賞。
3、養成讀書做記號的習慣。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做記號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不僅可以幫助理解文字內容,增強記憶效果,還便於今後查找、運用有關知識。至於在什麼地方做記號,可以因人因文而異,不必強求一致。但是,就每個學生而言,他所使用的符號必須前後一致,以便今後查找。
4、隨時寫讀書筆記。俗話說:厚積而薄發。學會積累,學會運用是課外閱讀的關鍵。教師要求每人准備一個筆記本,隨時把閱讀中認為好的詞句、片斷、格言、諺語等分類摘錄下來,以便今後引用和參考,高年級,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書中內容和自己的感受,寫心得體會。
5. 指導小學數學課外教學實踐活動有哪些內容
答--您想要問什麼?公立小學的課程安排都是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做的,課外活動也是嚴格按照要求來做。
6. 如何通過課外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如何讓讀書來豐富孩子的文化,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書香氣息,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當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指導學生合理的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配合、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等方面介紹了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量。關鍵詞:語文課程;課外閱讀;教學研究每個人的語文素養都是通過漫長的積累才能夠逐漸養成的。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來達到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以及表達能力的目的。一、當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學生處於小學高年級的時期,正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大多學生都有很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由於時代的發現,電視劇、動畫片的廣泛傳播,導致了電視劇和動畫片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優秀文學作品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過多的實踐來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一些時間,所閱讀的書籍也可能對孩子的成長起不到促進作用,再加上沒有人給予適當的引導,沒能夠體現出課外閱讀的精髓。同時,隨著網路的全面普及,互聯網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上網閱讀,但是網上的信息量大、對孩子來說過於繁雜,孩子普遍的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就受到網上不良讀物的影響,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起著消極的作用。因此,完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不但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極其有益的。二、指導學生合理的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小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往往隨意性比較大,學生喜歡一些新穎、有美感的書籍,閱讀時也不夠仔細,只是在表面上進行了解,特別是有些學生出現了偏愛的情況,只喜歡讀某一類的書籍,沒課外閱讀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為了有效避免學生受到不良書籍以及網路中不健康信息的影響。教師不但要積極的、經常性的對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有益書籍,還應該科學、完善的教會學生選擇適合自己並對自身身心發展有益書籍的方法,以便達到讓學生自由閱讀的目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書籍選擇之時,應該引導學生對書籍進行分類:第一種是經典書籍,如名人的著作、童話寓言、科普讀物;第二種是字典、辭海的資料型書籍,這些書籍是學生讀書的工具,學生應該對這些讀書的工具進行熟悉,並加以運用;第三種是與課內教學有相關聯系的書籍,如教材選文的原著,教材選文作者的其他書籍。對於第一種書籍應該是屬於當看之書,第二種屬於當備以資查之書,第三種則屬於當讀之書。教師在對學生指導選擇課外閱讀時,還要首先明確閱讀教材的題材和內容應該是豐富多樣,活潑並富有趣味的。正如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讀書比如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配合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育和教學過程就想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學生的成人、成才離不開書籍,而大多的課外閱讀時間是在課外進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1.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首先,當孩子回到家時,家長要以身作則,要讓孩子回到家後看到父母也在看書,而不是吵鬧的電視聲、麻將聲,通過家長熱愛讀書的行為舉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從而讓學生將讀書當成一種習慣;其次,在雙休或是假日的時候,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多去圖書館或是書店看看,書店的讀書氛圍就像是一種磁場,在不經意間就會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最後,在孩子過節的時候,父母可以為孩子送上一本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書,讓學生在書中體會到快樂,享受書給孩子帶來的樂趣。2.充分利用親子閱讀有這樣一句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但你永遠不會比我負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句話充分的體現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孩子也不會一出生就對閱讀感興趣,這就需要父母做好榜樣,首先自己喜歡閱讀,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來教會孩子道理,而不是選擇傳統的打罵。通過親子閱讀,不但言傳身教的讓孩子喜歡上了閱讀,更加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四、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自主閱讀意識,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如教會學生製作閱讀卡片,記載一些閱讀的心得或是名言名句,但是這種方法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有好的效果,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設一些口頭交流的機會,並深入的指導學生怎樣有選擇的來積累對自己有益的信息,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多動筆,在重點段落做記號,在另外的筆記本上寫一些閱讀後的感悟,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增設班級圖書角,通過引導學生將自己收藏的一些有益的書籍放在班級圖書角里,然後組織學生閱讀。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將閱讀變成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總而言之,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閱讀基礎和與之相對的閱讀感知方式,所以說學生得到的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也有所不同。學生的閱讀應該在教師和父母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的閱讀,使學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個性得到合理釋放。
7. 最新如何上好小學課外閱讀指導課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 小學語文,在語文前面加了個定語「小學」,顯而易見他與「中學語文」「大學語文」都有著不同的概念,教法。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老師,我也經常在想著這小學語文教學到底是怎麼有效,高效?我該怎麼做呢?新課程改革十年來,無數語文教師歷經滄桑.殫精竭慮,對語文教學改革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對推進語文教學改革、促進人們思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基層的語文教學工作者,我也在自己的教學過程思考著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 一、「三少三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質課堂的顯性特徵。
好的語文課堂,必然是高效的,也必然是充滿樂趣的。追求高效是我們所有語文課堂的追求目標。在一堂語文課上,有限的時間內所教學語文內容多少?學生參與學習的廣度和面以及最終學生學習的效果應該是綜合起來考慮的,而不是單純地將某一個內容拿出來突出。那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呢?我認為課堂上應該做到「三少」和「三多」。
(一)無效環節少,有效策略多。什麼意思,課堂上一些可要可不要的環節,或者說跟語文教學根本摸不著邊的環節就刪除。如不必要的討論、小組學習、拓展。如《一面五星紅旗》,沒有必要放出歌曲、播放幻燈、一起高歌、暢想未來,因為這不是音樂欣賞課。有效策略多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在幫助解決的過程中提供的方法形式多樣,新穎巧妙。如:一老師在教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文時,解釋「脊樑」,走到回答問題學生面前,評價時說:「請你挺起你的脊樑。」順勢摸到他的脊樑,再大聲對其他同學說,這就是挺直的脊樑,你們上課、做人都要挺直脊樑!我認為環節輕松,人文和工具融合在一起!
(二)無效問題少,有效訓練多。很多時候,我們喜歡問:「明白了吧?」學生會齊刷刷地回答:「明白了。」等等無效的問題,記得賈志敏老師在給我指導《南極風光》一課時,有這樣一個環節我難以忘懷:我最初設計從課題入手,先板書南極,你們知道南極在哪裡嘛?想去看嘛?„„生肯定會回答:「想。」賈老師一句話就點破了我存在問題,你是在進行自然課教學嘛?他這樣修改的:師板書「極」,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極是什麼意思嘛?」(最頂端),「那南極呢?」(地球的最南端)「那裡有什麼樣的風光呢?」幾個問題也是破題入文啊,但是意義就不一樣了,因為從開始就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了,語言文字訓練到位了,文字背後的東西自然呈現出來。因此,課堂是高效的,這樣的設計和課堂教學是精彩的。
(三)過度解讀少,適當解讀多。我們前段時間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叫做「解讀文本」,解讀文本不是將文章的人文內涵人為地過分拔高,過度誇張,就拿有的作家自己都說:看了有的老師分析自己的課文,把自己都給弄糊塗了。什麼原因呢?我想就是我們有的老師想體現課堂上的深度、廣度,而真正的深度我認為不是我們老師挖掘的,而是學生根據老師的教學而展開自己的思維,對待某些事物、道理思考地更加全面、深入、細致,表達地更加具體、細致而富有個性。比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給予樹》這樣的文章,道理很淺顯也很直接,我們就不能在課堂上將分析道理作為重點了,解讀文本要適度,分析人文要適當,教學語言要朴實。比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中,老師抓住兩個「靜靜地」來進行分析,比較其中所蘊含的不同的含義,這是可以的。那麼「靜靜地」怎麼去處理呢?這就需要我們經過一番思考了。小錢靜靜地是在等待生的希望,台灣青年靜靜地是克服困難給予別人生的希望。小錢所處的環境是「美好」的,而台灣青年所面對的是地震的餘震、家人的安慰、自己的痛苦以及生命的威脅。只有讓學生明白這點,人文內涵自然顯現,台灣青年的偉大自然躍然紙上。
二、「三進三有」,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的基本要求
語文教學是很有藝術性的,因為中國的漢語本身就是充滿誘惑力和吸引力的。作為我們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學得進步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作為
(一)要走進教材,走進文章、走進作者。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有自己的體系,有自己的規律,作為使用教材的老師,必須走進教材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駕輕就熟。也只有了解的作者寫一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個人背景才有可能了解文章真正的人文內涵。就拿杜甫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多變,不同時期寫出的詩歌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國破山河在」和「自在嬌鶯恰恰啼」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那麼作為老師就有必要做一些講解。說這么多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是公開課還是日常的教學,我們都應該有一根線在貫穿,那就是真正讓學生得到發展。發展的定義范圍很廣,但在課堂上最通俗的說法就是讓學生學到了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懂得了一個新的方式,跟以前相比有所進步,那就是發展。一位老師執教《珍珠鳥》一課,上課開始老師沒有急著上課,而是帶著學生了解了作者馮驥才的背景資料和寫作的特色。那麼這個環節對於一堂公開課來說看上去是無關緊要的,也有老師可能會說這是沒有必要。但我感覺,學習一篇文章老師應該帶領學生去「走近作者」,學完課文再「走進作者」。這個環節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自己。?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這個例子如何去處理好呢?記得上次在上海學習時,聽賈志敏老師說他指導青年教師上課先要老師背下課文,把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因為教師只有對自己所要教學的文章熟知在胸,才能在課堂上駕馭的輕松自如,我覺得很有道理。從我自身教學的經歷來看,一般我們如果是要上一節課,特別是公開課首先記得不是文章,而是教案,有的老師甚至把自己的每一句話都熟記在心。這也所謂真正的「背教案」。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因為至少在課堂上不會出現很大的差池,老師的環節很清楚,評課的老師也會說:教學環節清楚,設計簡潔等等。但是老師對於文章內容自己恐怕是浮光掠影,如果課後問老師課文的內容估計也是大概、差不多,因為我們沒有把握文章的脈搏。說到這里,我就要談談第二個問題:心中有學生。因為老師心中有教案,可能心裡的空間就少了,學生很大就裝不下了。這個問題是我們很多課堂上存在的,老師忙著把自己的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順利地上完,那就是「三招打完,收工」。孰不知學生正在雲里霧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呢。「心中沒有學生的可以分為幾類」一是旁若無人型。聽了一節《慈母情深》,課中老師在深情的朗誦「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幾近聲淚俱下了,而底下的學生在呵呵地笑。老師請同學說你有什麼感受,學生瞞天過海地說「我很感動、母親很辛苦、媽媽很勞累„„」,我不禁在想學生可真聰明啊!會配合老師說,知道老師要他們回答什麼。而老師呢正在幸福的甜蜜中回味自己的高明朗誦。二是任其發展型。再有,《掌聲》一課中,老師問:「英子走上講台的姿勢是怎養的?學生答:「醜陋的。」「對啊,是很醜,我們走路的姿勢多好看啊。」我不僅愕然,醜陋一詞能用在這里嗎?第三種就是自娛自樂型。自己想到什麼就講什麼,並不做任何的思考,並且有的時候把自己的觀點強壓給學生,說到某處自己還會會心一笑。由此我要講到心中有自己了,心中有自己不是說老師在課堂上呈現出超強的態勢,以自己為主導地位。而是時刻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是一名教師,你的一言一行要作為學生的垂範。很多時候看到有的老師在課堂上黑板上寫錯了個字就用手一塗,便草草了事了。 三、做到「四要」,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的基本策略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涉及人數最多,課時最多的一門學科。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我們母語漢語的發展與延續。這個話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一)要理清課堂任務,明確學科性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就是要學會生學會說話,學會寫作,就是學會表達。在課堂上教會了學生這些,我想就行了,六年下來任務完成好,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訓練並且能夠熟練運用了,就可以了。 無論是什麼課,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做自己的事,得自己的豆。表演也好、多媒體也好、配樂也好„„這些都是課堂的輔助教學手段,什麼時候用?用在哪裡?怎麼用?都是有講究的。用得不好,就會畫蛇添足,自找煩惱。有優美的文字,何須老師跑前跑後地點擊屏幕?有簡單的文字,何須屏幕上出現相同的痕跡?有潔白的粉筆,何須剪剪貼貼,電腦書寫?特別是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淺顯易懂,學會讀幾遍基本上就能體會到其中的人文情懷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再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美,語言的美和表達的美。
(二)要定準教學目標,定好教學重難點。目標高了,低了都不行。高了,學生吃力,很難以完成;低了,學生輕松,學生無趣。只有制定了合適的目標,課堂才會環環相扣,行雲流水,精彩紛呈。如三年級的課堂上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而六年級老師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幾字之差,層次不同。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年齡的特點。再如,一年級小朋友讓他們學著課文進行仿寫,這個可以嗎?看上去可以,但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齡都沒有達到,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儲備都沒有達到,怎麼能完成呢?即使個別優秀的學生完成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因為我們的課堂是要面向全體的。
(三)要充分預設課堂,處理生成亮點。古語說:凡事預則立。課堂上會出現什麼狀況?學生可能會提什麼問題?雖然我們無法全部猜出,但是我們可以提前謀劃。只有考慮充分了,才能在出現問題時冷靜應對。往往在課堂上出現了一些知識性錯誤,就是在課前沒有預設好,沒有充分考慮到各種情況。比如:老師在執教《呼風喚雨的世紀》時,當學生講到發現了電燈這樣的錯誤時,都沒有發現到,那豈不是老師的沒有充分預設,准備好?再由,我一次聽到《掌聲》一節課上老師板書的時候寫錯了一個筆畫,馬上自嘲地說:「哎呀,老師的這個掌啊,『手』沒有擺好,估計同學們掌聲不是很響哦。」馬上底下的學生給予老師的是熱烈的掌聲。這個掌聲不僅是給老師,更給了聽課的學生。精彩自然呈現,一切水到渠成。 (四)要學會傾聽說話,善於鼓勵評價。課堂上,學生額每一個發言,每一次朗讀,每一次活動都飽含著他的勇氣和思考,老師認真聽了,才能從中找到精華,找到亮點。也只有聽了,才能發現問題,發現不足,才能及時指導,及時糾正,明辨是非,解疑釋惑。聽了之後,對與錯老師心中清晰明了,那就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准確給予評價,鼓勵也罷,糾正也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促進學生的進步。我們又何不瀟灑大方地給學生幾頂合適的「高帽子」呢!總而言之,鼓勵性評價也好,過程性評價也好,一定是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思考基礎上的二次思維,二次進步才是最好的。
課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只有在一次次反思和否定之後,才能有更好地發展和提高。當老師這么多年來,我始終認為,課因人而精彩;課因人而靈動,而人的精彩和靈動,來自於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課堂教學是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需要不懈的追求,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
8.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
一、推薦讀物 教師和學生一起讀。
二、及時交流學生的收獲或疑惑
三、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最好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四、鼓勵學生簡單的復述、積累。
五、有能力的同學可以仿寫一些片段 達到運用的目的。
9. 談如何將小學英語教學從課內向課外延伸
英語是人類生活各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語言的學習是在自然狀態下,處於豐富的該語言環境中,無需任何外在壓力,沒有任何任務意識,自然地形成對語言的認識,進而掌握這門語言的活動,英語的學習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在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最普遍的場所是課堂,最實際的方法是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學習和練習。很少有英語習得的輕松自然的語言環境和文化環境。我們學習英語的教學模式大致只能是: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跟教師一點一滴地學習和操練英語,課堂之外的絕大部分時間里,學生接觸和使用的仍是自己的母語漢語。同時在課堂上,學生是在非自然環境下十分小心地使用英語的,盡管提倡教師盡可能地創造接近真實的英語環境,並與學生一起進行以聽說為主的活動,但由於缺乏習得的語言和文化環境,僅靠課堂上的有限接觸,是不足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 要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生活的范圍有多大,英語學習的天地就有多麼寬廣。誠然,學生周圍的語言環境是漢語,但我們完全可以創造出虛擬的"英語世界",教育學生要有隨時隨地學英語的意識,經常問問自己:這個事物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在這種場合或情景下,老外會說些什麼話?有了這種意識,學生就會發現:走到哪裡都可以學英語,一輩子都在學英語。 然而,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它必然與特定的情境相聯系,如果脫離實際運用而單純孤立地學習語言知識,勢必導致許多學生不能成功地將課堂中學習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英語教師應盡量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實踐結合起來,與校本教育資源結合起來,利用多種教育媒體開辟各種語言信息源和應用語言的情境和氛圍,擴展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深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將課堂內學習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各種活動之中。 語言學家強調,語言學習是習得,而非學習,即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英語教學途徑是以語言習得為理論基礎,以學生活動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教學目的的先進教學模式。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課程改革呼喚小學英語教師:只有更新教育觀念,認真分析、鑽研教材,注意觀察學生的各種活動,才能不斷挖掘出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的積極因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靠課堂上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靠老師在課堂內、外導出來的。1、布置作業,延伸知識 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英語教學途徑,而任務型教學途徑的特點之一是:把課內的語言學習與社會的語言活動結合。因此,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根據教學需要,充分利用電視、網路資源,布置課前或課後任務讓學生完成,以課外任務促進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 課前及課後教師要求學生到網上去查閱資料或收看電視,組織討論,解決自己在學習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如:學習The Great Wall一時,由於本課的學習與地理、歷史學科有相互聯系,上課之前,教師可安排學生查找有關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ellow River/ 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的資料.又如在學習 What’s the weather like?後,教師布置學生回家收看中央電視台九套或四套的英語天氣預報節目,下一節課向同學們介紹我國主要城市的天氣情況。這種將傳統的吸收儲存再現模式轉變為質疑探索轉化創造新的學習模式,把學以致用突出出來, 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現、創新的能力,加深和拓展了課堂教學。2、自辦板報,圓編輯夢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根據教學目標、學習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隨著學生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隨之不斷提高。我們可以根據時間如:元旦、春節、三八節、五一節、六一節、國慶節等,結合已學過的知識內容,確定主題,讓學生圍繞著主題自己編輯英語板報,圓孩子們當編輯的夢。如:快放寒假時,教師可布置學生復習已學內容,根據自己和家人的春節活動,每人自編一份以迎新年、慶春節為主題的英語手抄報,經過教師指導,選出每班較好的個人作品,由學生輪流當英語板報編輯,將個人作品張貼在年段或學校英語板報,有的學生將自己與父母在公園遊玩的情節拍攝成照片或動手繪畫,再為各圖配上小編輯的解說:Today is Spring Festival.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I are in the park. This is me. I’m flying the kite. My father is rolling the ball with me. Now we are at the zoo. My mother is pointing to the panda. Oh, how lovely the panda is!Today we are very happy. I hope everyday is Spring Festival.還有的學生將自己家人與親戚朋友在家或酒店團聚的情節拍攝下來(或動手繪畫),配上文字:Happy New Year ! We have peanuts and sweets for Spring Festival. My father and grandfather drink wine. I drink Coca-colo. ( or Cool ) My parents give me gift money. We sing Happy New Year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孩子們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小作品中。自編板報使學生的英語思維由課內向課外得到了延伸,使知識烙上了時代的印痕,還使孩子們領略到設計成功的喜悅,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為學生提供了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3、利用媒體,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課內、課外學習興趣保持一致,使學習內容向課外延伸,變課堂教學延伸的第二課堂為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可以根據本校教師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能力開辦紅領巾廣播站。這廣播節目由教師輔導,學生自編自播,播音稿件來自各班學生,內容豐富多彩,有每周一歌、每日一句;有班級或個人生活、活動報告播放給全校同學聽;學生邊聽邊議,喜形於色,有利於激發學生門的寫作和開口講好英語的慾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4.營造英語氛圍,實踐語言交際: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生活和學習在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了校園英語學習環境,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學生尊重、敬仰教師,師生之間經常用英語進行會話,見面時道一聲Good morning!分手時說一聲 Good bye!。 教師通過請同學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英語交流來了解和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如: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this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這些活動,延伸了課堂教學,實踐了語言的交際。 5、嘗試課外閱讀,發展創新思維: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英語課程標准》明確了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它指出:語言學習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不但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為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要求學生理解、盡量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而在課外,則可嘗試要求學生進行廣泛的涉獵,要不斷擴大接觸英語國家文化的范圍,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在為學生提供或推薦的閱讀材料中,要求絕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供閱讀的信息,如廣告詞、天氣報告、告示、時刻表、各種須知,甚至是一個路牌符號等,因為,這一切都有助於學生閱讀視野的開擴及閱讀能力的提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如果把課內閱讀比作前沿陣地,那麼課外閱讀無疑是主要陣地。教師將課內的知識和技能向課外教學延伸,遷移運用反饋拾遺補償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能得到培養和發展。因此課外閱讀是課內向課外延伸,提高閱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小學英語教學嘗試課內向課外延伸,面向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10.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 程,是以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以綜合為重要特徵, 與學生自身生活、社會生活和時代發展緊密聯系的一門課程.小學語 文綜合性學習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它是以生活為源泉、實踐 為根基、綜合為特徵、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的學科綜合實 踐活動.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中一 項嶄新的教學形式. 《語文課程標准》將「綜合性學習」與 「識字與 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並列,共同組成了語文學習內 、 、 、 容的五大板塊.它體現著新課改的精神,將成為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 亮點. 關鍵詞:綜合性實踐活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新課改、研究性、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 是新課改的 一個重要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中一項嶄新的教學形式.它依據 學生所學習的語文知識為基礎, 結合學生的實踐經驗和知識能力 水平,根據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以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綜合 素養為目標,指導學生圍繞某一課題積極開展社會研究性的學 習.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 》對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提 出具體的目標要求是:1 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 圖書館、網路等信息資源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2、 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 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 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 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 專題演講, 學習辨別是非善惡.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 法.那麼,如何有效地在小學高年級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 呢, 我在這里結合五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談一下我的一 些看法與認識. 五年級上冊第五組教材《遨遊漢字王國》 ,這是一種全新的 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教材對「綜合性學習」的 內容、呈現特點,及具體的目標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從過去的與 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及單元主題的整合發展到既有整合,又有 分離而獨立為一個單元組.無疑,這是對《課標》重視「綜合性 學習」的最好詮釋.對於這種新型課程,學生在進行綜合性學習 時所採取的方式必須要走出傳統的學習方式的藩籬. 但是在實踐 中, 學生往往缺乏綜合性學習的意識或者還沒建構綜合性學習的 方法;同時,教師也還沒有在綜合性學習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沒有積累相關的經驗, 所有的這些現狀都必然影響這一課程形態 的正常進行,同時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在這一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中, 教材內容和教材的編排形式 上都有許多不同於以往教材的特點,教師必須明確這些特點、充 分把握教材,做好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安排,才能實施正確的教學 策略. 這個單元主體部分包括兩個綜合性學習主題活動——「有 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 .單元的導語是全組學習的綱領, 為我們指出了漢字的三個特點: 歷史悠久 2、 1、 使用人口最多 3、 書法是獨特的藝術,又緊接著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三個任務:1、 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2、了解漢字文化 3、為純潔漢字做些實事. 完成每一個活動都要以學習閱讀資料為先導, 但閱讀資料和一般 的課文不同,在教學中不能以學習閱讀資料為主,而要把閱讀資 料作為學生搜集、查找相關材料的例子,利用閱讀資料的學習為 開展活動做一個引領. 「有趣的漢字」這個板塊的重點是讓學生 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教材建議開展的活動有:搜集和編寫字 謎,開展猜謎活動;查找利用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 聯或笑話;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 「閱讀材料」是圍繞著活 動提供的,分為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的來歷三個部分.字謎 是中國特有的文字游戲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謎範例,有文字 謎、畫謎、動作謎,學生會很有興趣.通過猜字謎,學生可以體 會到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漢字的字型往往表示一定的意 義.學生在搜集使用諧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進一步感受漢字的 有趣. 教材提供的運用諧音的傳統語文形式, 有歇後語、 笑話等. 《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介紹了漢字的來歷.學生閱讀這個傳 說,並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從中了解到漢字的歷史非常久遠,最 早的漢字是從模擬事物的形狀開始創造的.「冊」「典」「刪」 《 、 、 的來歷》是一篇有關漢字知識的短文.它告訴我們,我國歷史上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竹子和木頭上寫字, 「冊、典、刪」三個字 和這段歷史有關.從這三個字可以舉一反三:漢字是一種表意文 字,如果我們明白了一些漢字的來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義, 識記字形. 「我愛你,漢字」這個板塊,重點是讓學生會初步認識漢 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但也面臨著如何正確、規范地使用漢字的 現實問題.建議開展的活動主要有:初步了解漢字演變的歷史; 欣賞和學習漢字書法;通過搜集有關錯別字的笑話、社會用字調 查等,認識錯別字造成的危害,自覺規范地使用漢字. 「閱讀材 料」分漢字的演變、錯別字的危害、 漢字書法欣賞三個部分. 《漢 字的演變》以「日、月、車、馬」四個字為例,顯示幾千年來漢 字的演變過程.從這四個字的發展變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漢字 有著悠久的歷史,漢字的字形逐漸趨向簡約.讀讀《甲骨文的發 現》 ,我們可以知道,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是我國現存的 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 《一點值萬金》是一件真實 的事,講由於一「點」之差使價值 18 萬的塑料袋成為一堆廢品, 警示我們要防止錯別字.目前街頭招牌、廣告、電視上的錯別字 相當多, 《街頭錯別字》的照片就是一個例子.以此為例,引導 學生去調查社會用字,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出一點力. 《贊漢 字》 《書法作品欣賞》 和 分別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表現漢字之美. 《贊漢字》用凝練的四言句式,概括了篆、隸、行、楷、草等不 同的字體特點, 贊美了漢字書法藝術. 本組最後一篇閱讀材料 《我 愛你,中國的漢字》是當代作家劉湛秋的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 在作者眼裡,一個個漢字「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 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作者覺得每個字 都有不同的風韻,而它們在書法家的筆下,更能生發出無窮無盡 的變化.本文語言生動,比喻形象,通過對漢字的贊頌,表達了 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讀來令人振奮.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有感情 地朗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作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小結.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 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課程標准關於綜合性學習教學 建議指出: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 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 和研究的過程. 」所以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中既要體現綜合 性,又要凸顯學科個性.所以特別要注意: 一、開展有效活動,完善學生能力. 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雖然都是在語文學科領域的內部, 但 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通過猜字謎,搜集有漢字諧音特點的詩 詞、歇後語、對聯,調查街頭錯別字,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讓 學生充分體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 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比較廣闊的 空間,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空間,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 綜合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實現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說到 讓學生活動,我們難免會擔心:有些活動城市裡容易開展,教學 資源豐富的地區容易開展,農村和邊遠地區做起來就會有困難. 好在教材的彈性相當大,教材提示的活動,不必全部去做,可以 根據地區和學校實際選做幾項. 比如調查招牌廣告等社會用字的 活動,在農村開展起來有困難,可以改成調查自己和班上同學習 作中的錯別字.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活動的基本材料.如猜字謎、 搜集諧音歇後語等, 資料缺乏的學校可以用教材上的材料作為主 要活動內容. 二、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 動. 」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重要的差別.教材的提 示是: 「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了解漢 字……活動結束以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 「自主性」 的一個重要內涵, 就是要學會分析和判斷, 學會選擇. 這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綜合能力. 學生自由組成 小組,小組同學一起商量開展哪幾項活動,怎樣開展以及用什麼 形式呈現學習的成果等,是鍛煉自主與合作能力的極好機會.值 得注意的是,小學生畢竟年齡較小,又是初次開展時間較長的綜 合性學習,要避免放任自流.教師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就適 合開展哪些活動、 不適合開展哪些活動, 積極地向學生提出建議. 例如, 「辦一個書法展覽」 ,如果當地有書法展覽,可以組織學生 去參觀;如果學校里學生、教師、家長中有書法好的,可以請他 們提供作品,舉辦展覽;如果班上喜歡書法的同學很多,也可以 辦班級書法展.這些需要教師作通盤的考慮.教師對學生自由組 合小組的過程以及小組的活動進展,要及時了解和關注. 三、不可忽略探究過程. 從目前的教學情況開看,教師對知識形成以後的「實踐」相 當重視:設計多種練習讓學生鞏固,聯系生活實際組織活動,包 括課外實踐活動, 而對知識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卻重視得 不夠.比較多的情況是,教師匆忙導入新課,盡快得出結論,學 生沒有經歷理解、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皮亞傑的認知結 構理論認為,個體的認識起因於主體對客體的不斷同化、順應和 平衡.在皮亞傑看來, 「復制的真理只能算半個真理」 ,真正理解 一個概念和理論, 就意味著主體對它們的重新探索、 發現和創造, 而不是簡單地接受、重復和記憶.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學習方式, 在綜合性學習中更能夠得到體現. 在這個單元中, 學生接觸到的有關漢字的材料比較豐富,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 學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規律.如猜字謎,不能猜出來了就完了, 還要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麼想的,琢磨猜字謎的方法,還可以嘗 試用這些方法編字謎;讀了《 「冊」「典」「刪」的來歷》 、 、 ,知道 了漢字跟我國古代的生活,文化關系密切,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些 漢字的來歷;從《漢字的演變》表中,可以發現漢字的發展有由 繁到簡的趨勢,離實物形狀越來越遠;再如調查錯別字產生的原 因,研究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辦法等.其實,研究結果如何並不 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參與了,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培養.學生在研 究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在研究過程中真正的實踐,在研究過程中 使思維活躍,在研究過程中提高了語文素養. 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 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最為有效的途徑,老師、家長、社會 有責任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營造合適環境!作為一名語文老師, 只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本著將「活動」與「語文」有機地融為 一體的原則,就能抓住時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促進學 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