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語文橋情感教學

小學語文橋情感教學

發布時間:2021-02-13 01:51:55

① 如何在語文課堂激發學生思維和進行情感教學

一、 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有很強的指向性,引入環節位於一節課的開頭。引入環節設計的好,就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上
課時,根據學生情況以及課文內容,或講一個笑話,或講一個故事,或提一個問題,設計一個懸念,或講一則奇聞趣事,或展示一幅畫面,或做一個演示……總之,力求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例如:講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就先放錄音,讓學生欣賞《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學生進入新的教學境界。通過「境」來表現「情」,再通過「情」來深化「境」,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又如,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採用了以舊帶新法和直觀演示法。把初中學過朱自清的《春》與《背影》聯系起來,再用多媒體演示「荷塘月色」的優美畫面。通過復習舊知識,從而巧妙地引入新課的學習內容。這種導入,既復習鞏固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基鋪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便於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系,便於學生頭腦中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直觀演示,能把教學主要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引起學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感性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的積極性,為學生架起了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這種以舊帶新法與直觀演示法,同樣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於漪老師說:「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實踐證明:精心地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採用恰當的方法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發掘教材的意蘊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心地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採用各種激發興趣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確實能收到很好效果。然而語文課篇目繁多,語文知識紛繁龐雜,豈可每課如此,方法雷同。激發學生興趣的長期、最好的方法,還是認真鑽研教材,發掘課文深含的意蘊魅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以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如講 魯迅小說《祥林嫂》一課,對於祥林嫂的死:有人說,祥林嫂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有人說,祥林嫂是被魯四老爺之流逼迫死的;也有人說是柳媽這一類人害死了。那麼,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由於我注意發掘課文深含的意蘊,又精心地巧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掘豐富的想像,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提高了教學實效。
三、 用富於情感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教師注意語言表達藝術,語言生動、形象、富於情感,往往能感染學生,給學生以強大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例如講授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時,我飽含深情地朗讀了幾個片斷,學生們被我的情緒感染著,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很好地掌握了課文的重點。一般情況下,學生總認為文言文枯燥無味且難學,盡是「之乎者也」,還要背誦,一提到上文言文內容,他們便「怕」,字當頭。針對這些情況,我注重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蘇洵的《六國論》,我先把六國滅亡的前前後後,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進行了講述,從而調動了他們的興趣。教學中用濃厚的富於情感的語言組織教學,對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同樣有效。
四、 鼓勵學生「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話是人類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說」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顯得尤為重要。同學們終究要走向社會,以學得本領為社會服務,我們不但要通過閱讀來認識社會,而且還要運用語言反映社會,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種種看法。我們教的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心理素質大多不太好。脆弱、怕羞、膽小,課堂上不善於發言,缺乏自信心。這些現象在他們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要學生們養成自覺地「說」,如果不採取一定的手段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開始我硬性規定每個學生都要到講台上進行1-5分鍾的發言。最初允許學生頭天做准備,第二天開始表演,從復述故事開始,直到學生掃除了心理障礙,之後便加大難度,提高要求,我當堂出題,由學生即興發表觀點、看法。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學生由當初被逼上講台到後來爭著、盼著,自覺地、坦然地上講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不能不說是一種對語文發生興趣的最好表現。正如魏書生老師說:「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飛行器,基本可以靠慣性自行運轉了。」

② 語文課堂如何進行情感教學

摘要:培養學生良好情感是新課程賦予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使命。要完成好這內一使命,就要從引導學生品味容文本中的情感、啟發學生進行多維度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情感等幾方面入手。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感教學 途徑《初中課程標准》與傳統語文教學比較,一個重大的突破是重視基礎功能的人文性,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高尚的美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情感教學

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鎮中心校 劉江麗 【摘要】 語文課是一門極具思想與情感內涵的工具。課文是語文教學中情感信息的主要來源。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育,是由語文課的本質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情感教學風格,促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從而達到提高文學修養,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 所謂情感教育,即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優教,用積極、高尚的情感去開發、激活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以積極、高尚的情感為主線,影響、改變、整合受教育者的態度、興趣、動機、心理、意志力和智力等,以滿足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受教育者成為既有豐富情感,又有高深智慧的情商並茂的現代人才。情感教育既以情感為出發點,又以情感為歸宿;既以情感為施教的手段和途徑,又以情感為施教內容和目標。情感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前提的,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是對「應試教育」的挑戰和否定。 情感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有了較豐富的情感體驗後,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寫出有感情的文章。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重要課程。任何一堂語文課,無不自始至終貫穿、滲透著「情」的教育,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把單一的文字化為優美的意境,把死板的記憶化為主動的想像,把頻頻的說教變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悅誠服的形象,使學生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美的享受,當作充實自己的需要。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處理,探究能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使學生情感處於流動狀態,實現教學目標。 「情感」本質上是一種態度的體驗,即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其功能主要是動力作用,體現在對意向的調節、維持和定向上,它與認識一起,從不同角度對教學過程施加重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語文教學融美育、德育、智育於一體,其中有激情的迸發、靈光的閃動,智慧的碰撞,而這一切都以情感因素為基礎。尤其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挖掘教材豐富的情感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感氛圍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德育的升華、智育的鞏固,構建一套適合情感教學的模式,讓語文課充滿激情,實為最佳選擇。從教以來,一直在學習與摸索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通過觀摩名師課堂、閱讀教學書籍,加上自己的親身實踐,我覺得自己比較適合情感式教學。因此,我結合本班學生實際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特色研修項目,努力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雙方互相走進對方精神、情感和整個心靈世界,並以此建樹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礎上,使教學能聽之順耳,理之達心,知之入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高效、愉快、有序的課堂情境中快樂學習、高效學習。 人的全部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伴隨.情感猶如強大的驅動力,是人類從事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內部力量,是一個人主觀世界的具體表現形式.人是多種感情的融合體,缺少感情營養的滋養,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長.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特點,是語文教育的生命之源.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更強調情感教育.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應善於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動人,融情於事,寓情於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動中,學生的道德認識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成為他自己的觀點,並在他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現出來,從而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為。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於強調人的智商,卻忽視非智力因素,即情意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技能、情感、心理和身體等全面素質的降低。這就迫切需要著情感教育的雨露去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當一次次面對學生空洞的說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偉大,卻沒有真情的流露時,我感到相當的蒼白和困惑。 語文學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都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重視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幫助學生在日常的情感體驗中培養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能夠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地、合理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們學好語文,也能夠更好地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憾學生的依然是情。可以這么說,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吸引人的教學。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出發,把情感、態度、價值觀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更可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第一,尊重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樹立起師生平等的觀念,做到尊重小學生的內心感受和他們的自我表達,從而使情感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第二,情境體驗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學會創設情境並充分掌握,以便於在課堂上創設出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讓小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從內心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情感得以升華,以達到提高語文情感教育的水平;第三,互啟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僅要用飽滿的情感和高度的熱情來培養小學生們的語文素養,而且還應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啟性作用。 二、找准情感點,引起共鳴 教材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上,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美麗的景色、生動的人物、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操的情操。《七顆鑽石》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從教學的角度分析,這篇文章中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入戲」點:其一,乾旱帶來危機,女孩出門尋水暈倒,體現出找水極其不易,凸顯水彌足珍貴;其二,女孩拿著水罐回家,母親寧願犧牲自己也要讓水給女兒,母愛感動天地,水壺變為黃金;其三,口渴難耐的女兒接過水,但又讓給了素不相識的討水路人,文章立意提升到「博愛」、「大愛」的高度,於是天地動容,水如泉涌,7顆鑽石從水中躍然而出並變為天空的星星。要想讓學生體會到「愛」從小到大的過程和「讓水」這一看似簡單動作背後的深意,就必須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背景——「旱」與「渴」。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我是這樣設計學習過程的:先問學生體會什麼是口渴、極其的口渴(口渴)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學生很快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詞)?接著引導學生從「再也忍不住」體會到隱藏於文字深處的情感:那小姑娘忍了多久呀!學生結合上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找水時忍著,有了一罐水後為了給媽媽喝忍著,給小狗喝水時忍著,到家後遞給媽媽水時還是忍著……這忍需要多大的忍耐力,而這忍耐力是靠她那心中的「愛」支撐著。學生還從「咽了一口唾沫」感受到小姑娘已「渴到了極點」「渴得受不了」「再不喝水就要死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要把水給過路人喝。體會到這里,我和孩子們都被那無私、博大的愛震撼了。最後孩子們噙著眼淚讀完了這段話的。由此我感悟到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找准了能激發學生情感的「點」,帶著他們走進文本里去,當他們內心受到觸動,心靈受到撞擊,情便由感而發。 當然,迅速找出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能夠理解、容易接受的課文情感的切入點對教師也是一個考驗,在此我拋磚引玉提出一個自己領悟的辦法,即備課時首先弄明白文章的中心(主題)是什麼?然後找出最能表現中心的語句,接著研讀一些關鍵的詞語。教學時抓住這些內容去讀、去思、去品味,例如課文《一面五星紅旗》,我抓住「五星紅旗」這一關鍵詞,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這個詞語的7個句子並細細品讀,這幾個句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蘊涵其中,且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學生讀完以後被深深的愛國之情強烈地震撼著。我用這種方法還教學了課文《賣木雕的少年》、《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收效都較好。 三、探究情感教學法運用的有效途徑、策略、方法等。 1.「導語激情」策略。教材中的每篇課文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語文學科的特性決定了教師情感的豐富性和外顯性,教師的情感是一種「催化劑」。教師通過動情的導語和過渡語,對學生進行情感渲染,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之中,從而打動學生的心弦,從而激發學生情感,達到師生共鳴。 2.「以境染情」教學法。「情感的情境觸發規律」告訴我們,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作用。現代教育設施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現代教育手段,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以其聲像並茂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發掘課文特點,恰當有效地運用多種手段,適度渲染課堂氣氛,創造濃郁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投影儀等),展示優美畫面,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氛圍中,能見其形,聞其聲,感知到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以達到引起共鳴並激發學習熱情的效果。假如配以相應的樂曲來推波助瀾,再加之教師以優美的語言渲染點睛,定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中大受感染。 3.「品讀激情」策略。語文教學離不開讀。朗讀是一種語言藝術的再創作活動,是一種語言環境中的美感體驗。教授課文時,教師要遵循朗讀過程中情感伴隨規律,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細心品味情感內蘊,然後再通過抑揚頓挫的聲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快慢強弱的節奏,把情感充分表達出來。讀出神韻,以聲傳情,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波瀾。 4.「生活化教學」策略。生活是語文的本源,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通過採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等途徑,促使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心靈相通。在生活中尋找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與語文教材接壤,在生活中生成語文教學,通過聯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語文教學的內容、形式與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體驗實踐的機會,增強情感體驗。 5、由表及裡,體會深意。 葉聖陶先生說:「文字是一道橋梁。橋的這邊宛如站著讀者,橋的那邊宛如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老師應努力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積極思維、反復品味,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動情點上合理想像,恰如其分的把激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掀起他們的情感波瀾。例如教學古詩《嫦娥奔月》(整首詩為: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初步體會整首詩的基礎上,我追了一句:「詩中難道只有嫦娥感到孤獨寂寞嗎?」學生馬上答道:「還有詩人!」「從『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可體會到的。」我又問:「哪些詞最能體會到詩人那寂寞孤獨的心? 「深」;「我從『深』字體會到詩人孤零零地坐到了深夜。」;「我從『深』體會到那時那景非常凄涼。」;「我還從『深』體會到一種深深的寒意。」 ……多深入的體會,多豐富的想像。學生們很快就體會到詩人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意。我不禁感嘆道:「原來詩人有著與嫦娥同樣的心情,聰明的詩人是在借嫦娥抒發自己寂寞的心情。」接著學生朗讀了全詩,情自然而然產生了。 知其然應深究其所以然,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詩人為何會有這般感嘆?適當引入詩詞產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身世、履歷,可以讓學生對於詩詞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知識面也大大拓寬。如帶領孩子們學習古詩《游山西村》,我先抓住題目《游山西村》中的「游」讓學生說說通過讀詩,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面的意思。接著進一步介紹陸游寫這首詩的背景: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一年前,陸游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同樣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罷官歸里。再接著讓學生想像此時的陸游是怎樣的心境。最後引導學生體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表現出的詩人對人生的探索,報國無門時表現出的樂觀但並不輕松的心情。從而感受到這位著名陸游偉大的愛國情懷。 6、活用課件,拓展視野 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豐富附加資料為學生帶來的聽覺、視覺沖擊,會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讓學生心底里沉澱的情感發酵釋放。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製作了相關的課件展示了頤和園長廊形式多樣的彩畫。有人物故事、山水樹鳥、花卉翎毛、建築風景四大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二百多幅包袱彩畫,它包括古典文學古著、歷史人物傳奇、民間傳說、神化故事、戲曲片段等。學生看後驚嘆畫的精美與種類繁多,體會到「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的深意,同時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超凡的智慧。 總之, 語文最具情感,語文充滿靈性,因此語文課堂應洋溢生機,真情流淌,成為師生的「情場」。課堂上,教師懷揣一顆關愛學生的火熱之心,演繹文本的悲歡離合,傳遞人間的喜怒哀樂,學生在教師愛的陽光照耀下,溶於文本作者和教師的情感之中,感受世間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種子,點燃情感的火把,在師生情感的互動中,讓語文課堂成為情感流動的磁場。 [2]靳艷琴。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1(23)。

④ 急需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橋》一課的案及評析,謝謝!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後照應。課文先寫老漢將一個小夥子從隊伍里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後;又寫小夥子讓老漢先走,而老漢把小夥子推上了橋,但就在這時木橋塌了,他們二人被洪水吞沒了;最後寫洪水退了以後,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兩個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直到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這雖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聯系前文仔細想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構,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如,課文開篇就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了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的來勢兇猛,為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再如,課文最後寫「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這里每句話都單獨成段,語言極為洗練,卻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如,「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他像一座山。」「老漢凶得像只豹子。」這幾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里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急情景,也為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2)對詞語的理解。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課文是指洪水來勢兇猛,奔騰呼嘯。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課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勢不可擋。

獰笑:凶惡地笑。本課是形容洪水的兇猛、可憎。

擁戴:擁護推戴。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本課是指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下發出的響聲。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勢不可擋:來勢迅猛,不可阻擋。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可以由課題入手,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教師上課伊始,可先板書課題,然後回憶以前曾經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有哪些,並簡要說一說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如,《蘭蘭過橋》寫的是新奇的潛水橋和塑料橋;《趙州橋》介紹的是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寫的是海峽兩岸人民用愛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陸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這篇課文僅用一個字「橋」做題目,作者會寫些什麼呢?這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可以讓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地預測文意,然後再去讀課文。這樣做,既能夠通過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助於培養學生根據題目揣測課文內容的能力。

2.要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談一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然後圍繞「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之後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

課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因而,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後,要讓學生畫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談一談原因,然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自己的感動,從而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著、鎮定。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老漢的理解,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是教學本課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後再次就題目展開討論,說一說課文為什麼以「橋」做題目,從而深刻體會「橋」所蘊含的深意。之後,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贊美老漢,並盡量使用上「橋」字,如,「老支書,你是村民們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你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永遠不會坍塌的橋」。

4.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後,還應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教師可以藉助課後思考第3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5.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6個,會寫的字有14個,應注意「肆」的聲母是平舌音,「攙、呻」的韻母是翹舌音,「瘋、獰、淌、瞪、膛」的韻母是後鼻音,「呻、攙、奠」的韻母是前鼻音。要求會寫的字,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後分析、再仿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重點指導,引導學生把字讀正確、寫美觀。

四、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請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以前我們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都有哪幾篇?簡要地說一說這幾篇課文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

(3)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又會寫些什麼內容呢?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

2.初讀課文,驗證猜測。

(1)快速讀課文,看一看你剛才的想法與作者所寫的內容有沒有吻合或者相似之處?

(2)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3)我們平時在讀文章的時候,要養成一個習慣,看見題目後先想一想這篇文章可能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樣寫。如果能夠堅持這樣做,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會提高得更快。

(4)再次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見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決,也可以向學習夥伴請教。

(5)檢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對存在問題予以指導。

3.細讀課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上批註。

(2)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互相補充完善。

(3)組織全班交流。你認為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

(4)課文在寫「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時,「老漢似乎要喊什麼」,想一想:老漢要喊什麼呢?

4.布置作業:抄寫生字詞。

第 二 課 時

1.聽寫詞語。

2.感情讀文,升華感受。

(1)課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畫出有關語句,並在旁邊寫上你感動的原因。試著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先說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動,為什麼感動,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並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讀。組織學生共同評議。

(4)指名有感情朗讀全文。

3.研讀課文,學習寫法。

(1)這篇課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內容的原因外,還因為作者在表達方法上的獨具匠心。請同學們再來認真讀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在表達上都有哪些特點,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2)小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組的發現多。

(3)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新發現」,教師可以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歸納總結。

探究問題1作者為什麼要到結尾才點明「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你認為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好處?

探究問題2文中多處描寫了大雨和洪水,把這些語句找出來,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探究問題3這篇課文很多句子很有特點,你發現了什麼,這樣寫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4.交流收獲,總結提高。

學習課文之後,你有哪些收獲?可以從思想內容上談,也可以從表達方法上談。

5.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

⑤ 談談怎樣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

一、形成情感氛圍
素質教育是通過學科教育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成長的教育思想,這就要求通過師生情感滲透,形成情感氛圍,讓學生的情感水平、認知、審美、創造等能力達到最佳狀態。
1.教師傾注全部愛心是形成情感氛圍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學生的引路人,他們是學生品質形成、興趣養成的關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懷著一顆愛心全身心投入到學生身上,認真鼓勵他們,用愛流去滋潤他們的心田,從而獲得迴流,建立師生友好的橋梁。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更好地培養具有高素質的一代新人。
2.在教學中教師有效地支配情感是形成情感氛圍的關鍵。
教師不僅要有愛學生的情感,還要善於控制、支配和調動自己的情感,根據一定目的、具體環境和情況來決定情感方式、分寸,以便更有效地感染學生,從而形成良好的氛圍。
比如,有學生在語文課進行說話訓練中,說了一些使老師生氣的話,如果老師不控制情緒而不理智地把學生逐出課堂,這就會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壓力而害怕出錯不敢再發言,這樣的教育怎能要?這樣的課怎會有好效果?所以教師根據自身特點,更要好好地注意形象,調整好身心的情感,減少師生之間矛盾,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3.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行育人是形成情感氛圍的核心。
教師在教學中,會遇到各種情況,各種學生。光有愛心是不夠的,必須注意身教勝於言教。自己身體力行,做好榜樣,公平處理各種事件問題,不偏心,不歧視學生,理解他們,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形成更好的情感氛圍。
二、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
人與人在交往中,大都是在心理上給自己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間,由此便產生了心理距離。教師和學生之間當然也不例外。但教師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盡力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因為只有學生同教師之間在感情上親近了,才願意接受教師的教導。
1.樹立威信,做學生的朋友。
教師怎樣樹立威信?有些教師習慣用行政權力和傳統方式的管束方法來樹立權威形象。其結果,學生表面上可能老老實實,唯師是聽,在心理上卻同教師疏遠。
人,都有讓人理解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小學生也是如此。他們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和穩定,尤其需要教師的理解、尊重、體貼和愛護。他們希望老師首先是朋友,其次才是老師,所以教師要想在學生中享有較高的威信,重要之點是放下權威心理把自己融於學生之中,傾聽他們的心聲,發現埋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思想隱秘,適時、恰當地予以解決,這樣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信任和尊敬。
2.寬容對待學生,少懲罰。
由於小學生比較幼稚,常常犯錯誤,有的自己還意識不到。針對這樣情形,就需要教師的理解和開導,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流思想,增進情感的機會。教師這時幫助學生認識危害,記取教訓,學生就能夠在心理上向教師靠近,容易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
一位教育家說得好:「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要比懲罰更強烈。」懲罰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使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拉遠,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如果這樣,反倒給語文教學帶來難度。
3.克服偏心、面向全體。
在現實生活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學生的個性品質,思想意識,智力水平,健康狀況,處理方法都不可能一樣,都存在很大差異。例如,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少言寡語,不願意接近老師;有的學生怕做錯事挨老師批評,偏偏總是出錯;有的學生善於表現自己,會討老師喜歡,做錯事能變通……但無論哪種學生,都願成功,都希望得到表揚,無論教師偏向了誰,學生們都會反對。
因此,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珍視每一份情感,愛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無論哪一個學生獲得了成功,都應從心底表示高興,不偏不倚,縮短師生心理距離,實現情感教育目的,從而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正確分析學生心理,對症下葯
教師的主要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學生。他們有思想,有創造力。要想縮短師生心靈距離,更好地促進教學,就必須從分析他們的心裡所思、所想、所念下手,才能師生心靈相通。獲得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
1.捕捉閃光點,表揚鼓勵。
捕捉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瞬即逝的也要給予鼓勵表揚,這樣會使他們增加信心和勇氣,認為自己行,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成為好學生。
2.尊重他人,進行自我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這種尊重並不是無原則的遷就,不是放之任之,是持之有度。要採用適當方法,如暗示、肯定、榜樣等方法,處處把學生當成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要教育學生尊重老師、家長、同伴,養成融洽與人相處的良好氛圍,不是處處以「我」為中心的獨立世界,他們才能健康發展,才能更利於教學。

⑥ 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

作者簡介:王永紅,任教於甘肅省鎮原縣翟池中學。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培養審美情感、鑄造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這些話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諦。我們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凈化學生的情感,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應的情感因素,運用情感的語言,去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讓學生讀書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樂之」。 因此,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必須由於它的重要地位而邁出新步。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產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同時又具有豐富、生動的特點,但並不是依靠教室的理性說教,而是感染作用的充分發揮。所以,我覺得,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陶冶顯得猶為重要。 一、設置導語,引入感情氛圍 導語就好像一台戲前的序曲,導語的設置為課堂教學定下了情感基調,所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就是寫的導語切入的效果。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設置的導語是:「同學們,你知道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是什麼嗎?你又曾仔細的觀察過你的父親的背影嗎?今天我們將學習著名學者朱自清的親清散文《背影》,來感受朱自清筆下的父親對兒子的那份親情。」開篇導語定下了飽含深情的基調,以喚起學生的深情回憶,打下了閱讀課文的感情基礎。 二、加強學習主題的情感體驗 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所以,筆者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啟動情感的閘門,才能引起學生理性的思考,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從教學過程來看,它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是學生對概念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由於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性格的個體,他們的價值、情感、意志和審美等評價標准不同,而這些因素對認識過程起著始動、維持、調節的作用,所以,學生得到的感染也是各不相同的。所謂「知之越深,則愛之越切」,而「愛之越切,則知之越深」。所以,筆者認為,要注意從教材和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環節的組合,使教學的每一步驟都利於學生經理情感過程,並由於教育活動的積極後果產生愉快的體驗,促使學習情感逐步豐富,而且得到多方面的陶冶。 以《桂林山水》為例。筆者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小問題:「你們去過桂林、欣賞過那兒的山水美景嗎?或是在電視里看到過桂林山水的美景嗎?想去看看嗎?」於是,筆者就像一名導游,把學生引到享有美景甲天下的桂林,暢游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學生欣賞了桂林山水的錄象,還欣喜地交流了初步的感受,就這樣,學生愉快地開始了對課文的學習和探索。結合對這節課的欣賞和朗讀,促使學生產生了豐富的聯想,使學生和作者一樣因為桂林山水秀麗的風景而驚喜、激動,陶醉在其中。 1.准確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語文教材提供了豐富的情感因素。文章是一個承載多種情感信息的載體。教師就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細心地體味感情,必須吃透教材。教師要把知識和感情傳授給學生,必須在備課時首先增強自身對課文的真切感受,應擁有豐富的知識和飽滿的思想感情,然後將這種情感融入到教學當中,引發學生的共鳴,使教學情境進入最佳狀態。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能以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的導入語,或是有意識地創設一些能引起學生精神活躍的問題,把學生帶入新鮮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預先設計一些與教材有關,同時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環節,創設能激發學生表現慾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從朗讀中體會情感 許多優秀文學作品都蘊含著美的情感,給讀者賞心悅目的美感。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范讀課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讀,可直接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它會將無聲的語句變為有聲的語言,通過對文字信息的再創造,把課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師的朗讀中進入角色,不僅彷彿置身於萬物復甦、爭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將從這篇散文的形象美、繪畫美、音樂美中受到強烈的感染熏陶。正確、動情的朗讀是連接教師、教材、學生三者感情的橋梁。它會讓語文課變得朗朗有聲,情趣盎然。 4.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過程。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地位和極大認識潛能的實踐者,因而要把教學過程組織成學生動腦學習、積極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和才幹、陶冶情操的過程。作為教師來說,不能心存偏見,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用淵博的知識、用博愛之心,仁愛之情去陶冶學生,理解、尊重、親近和關心學生,以熱烈的情緒、真摯的感情、和藹的態度、生動的語言來吸引學生,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啟迪。這樣,語文教學才會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語文課才會獲得學生的青睞。 四、言傳身教,體會情感 德國偉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麼能鼓舞人心?」教師的精神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它可以使學生產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系的情感,所以,教師應以飽滿、真摯的熱情進行教學,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機地溶進講課之中,做到言為心聲,言之有情,盛情並茂,使學生體驗到教師同樣的感情,從而使師生雙方情感共振,課堂沉浸在美好的情感激盪之中。此情此景,學生就不僅僅是用耳朵聆聽教師的講授,更是用整個心靈接受教師的影響。 總之,如果我們既能注意發揮學習主體情感體驗的積極性,又能發揮教師情感傳導的主導作用,那麼語文教學將會邁出可喜的一步。 作者單位:甘肅省鎮原縣翟池中學

⑦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16課《橋》的課文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後照應。課文先寫老漢將一個小夥子從隊伍里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後;又寫小夥子讓老漢先走,而老漢把小夥子推上了橋,但就在這時木橋塌了,他們二人被洪水吞沒了;最後寫洪水退了以後,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兩個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直到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這雖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聯系前文仔細想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構,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如,課文開篇就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了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的來勢兇猛,為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再如,課文最後寫「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這里每句話都單獨成段,語言極為洗練,卻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如,「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他像一座山。」「老漢凶得像只豹子。」這幾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里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急情景,也為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2)對詞語的理解。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課文是指洪水來勢兇猛,奔騰呼嘯。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課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勢不可擋。

獰笑:凶惡地笑。本課是形容洪水的兇猛、可憎。

擁戴:擁護推戴。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本課是指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下發出的響聲。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勢不可擋:來勢迅猛,不可阻擋。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可以由課題入手,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教師上課伊始,可先板書課題,然後回憶以前曾經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有哪些,並簡要說一說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如,《蘭蘭過橋》寫的是新奇的潛水橋和塑料橋;《趙州橋》介紹的是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寫的是海峽兩岸人民用愛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陸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這篇課文僅用一個字「橋」做題目,作者會寫些什麼呢?這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可以讓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地預測文意,然後再去讀課文。這樣做,既能夠通過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助於培養學生根據題目揣測課文內容的能力。

2.要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談一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然後圍繞「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之後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

課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因而,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後,要讓學生畫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談一談原因,然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自己的感動,從而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著、鎮定。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老漢的理解,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是教學本課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後再次就題目展開討論,說一說課文為什麼以「橋」做題目,從而深刻體會「橋」所蘊含的深意。之後,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贊美老漢,並盡量使用上「橋」字,如,「老支書,你是村民們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你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永遠不會坍塌的橋」。

4.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後,還應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教師可以藉助課後思考第3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5.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6個,會寫的字有14個,應注意「肆」的聲母是平舌音,「攙、呻」的韻母是翹舌音,「瘋、獰、淌、瞪、膛」的韻母是後鼻音,「呻、攙、奠」的韻母是前鼻音。要求會寫的字,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後分析、再仿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重點指導,引導學生把字讀正確、寫美觀。

四、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請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以前我們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都有哪幾篇?簡要地說一說這幾篇課文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

(3)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又會寫些什麼內容呢?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

2.初讀課文,驗證猜測。

(1)快速讀課文,看一看你剛才的想法與作者所寫的內容有沒有吻合或者相似之處?

(2)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3)我們平時在讀文章的時候,要養成一個習慣,看見題目後先想一想這篇文章可能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樣寫。如果能夠堅持這樣做,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會提高得更快。

(4)再次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見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決,也可以向學習夥伴請教。

(5)檢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對存在問題予以指導。

3.細讀課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上批註。

(2)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互相補充完善。

(3)組織全班交流。你認為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

(4)課文在寫「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時,「老漢似乎要喊什麼」,想一想:老漢要喊什麼呢?

4.布置作業:抄寫生字詞。

第 二 課 時

1.聽寫詞語。

2.感情讀文,升華感受。

(1)課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畫出有關語句,並在旁邊寫上你感動的原因。試著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先說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動,為什麼感動,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並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讀。組織學生共同評議。

(4)指名有感情朗讀全文。

3.研讀課文,學習寫法。

(1)這篇課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內容的原因外,還因為作者在表達方法上的獨具匠心。請同學們再來認真讀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在表達上都有哪些特點,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2)小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組的發現多。

(3)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新發現」,教師可以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歸納總結。

探究問題1作者為什麼要到結尾才點明「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你認為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好處?

探究問題2文中多處描寫了大雨和洪水,把這些語句找出來,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探究問題3這篇課文很多句子很有特點,你發現了什麼,這樣寫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4.交流收獲,總結提高。

學習課文之後,你有哪些收獲?可以從思想內容上談,也可以從表達方法上談。

5.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

⑧ 小學語文橋的教案怎麼寫

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高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2、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學過有關「橋」的課文,但這篇課文僅用一個「橋」做題目,與以前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一樣嗎?
作者會寫些什麼呢?這又是一做什麼樣的橋呢?讓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地預測文章,然後再去讀課文。
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學生根據題目揣測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2、積淀情感,讓學生在塑造的情境與氛圍中感情朗讀課文,得到語感的有效提升。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
【教學理念】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領悟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突出對比,營造氛圍。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聊天
1、說說表示很高興的成語。
2、說說表示很害怕的成語。
二、營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課件(帶聲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或想到了什麼?
2、假如這樣的情景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請五名同學,按順序,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糾正讀錯的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
4、本文的主人翁是誰,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四、初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
2、思考、討論:
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講的是什麼。
五、學習課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與人們的恐慌
1、自由讀文,把文讀通,把文中能帶給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讀幾遍。
2、隨機交流:哪處讓你最害怕,就讀那一處。(隨機詢問:你干嗎害怕?)
點拔語(可隨機改變):
⑴ 第一句:像潑,像倒,大雨滂沱,能讀得這么輕嗎?
⑵ 第二句:洪水已經追著你的屁股了,還能這樣無動於衷嗎?
⑶ 第三句:一會兒工夫,從腳,到膝蓋,到大腿,洪水真是肆無忌憚,把你看到的洪水讀出來。
⑷ 第四句:此時此刻,洪水像什麼?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樣露著猙獰面目的洪水讀出來。
3、洪水中的人們是怎樣的反應,從哪裡體會到?
4、想像一下:你擁我擠、跌跌撞撞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折回來,會是怎樣的表現?
5、人們就是這樣被逼入了危險的絕境,讀一讀。
(出示──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橋情感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