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解決鄉村小學教學考核評估機制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矛盾
心理學中把使個體產生緊張狀態的刺激稱為壓力。認真分析一下造成教師職業壓力的主要因素有:升學考試、工作負擔、角色職責、工作聘任、職業聲望、學歷職稱、學生家長和人際關系八個方面。其中排在前三位依次是升學考試壓力、工作負擔壓力和角色職責壓力。多年來應試教育的陰影以及教育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升學考試仍然是各個學校競爭的王牌,廣大學生家長越來越關心孩子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學,並將希望寄託在教師身上。現在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甚至仍將考試排名和升學率與教師晉級、獎金等直接掛鉤,因而教師的考試壓力絕不亞於那些面臨升學考試的學子們,而且學生的考試成績還關繫到教師的榮譽和面子問題。
在我國,教師工作負擔沉重是眾所周知的。對於教師來說,每天並不是8小時工作制,尤其是中小學教師,每日除了繁重的上課任務外,還要精心備課,給學生批改作業,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等等,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甚至更長,用一些教師的話來說就是「兩眼一眼,忙到熄燈」。
從教師職業這一角度來說,角色壓力可以說是教師行業特有的壓力源。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人際活動的過程,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這一特點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教師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另一方面又要給學生樹立為人師表的榜樣。另外,在科技、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主體意識都得到極大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已受到嚴峻挑戰,傳統的教師角色和教師地位在當代中小學生心中已不復存在,所以教師在角色職責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重。
我國正處於社會變革期,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對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沖擊很大。20世紀90年代初,教師職業還具有相對穩定性,但經過近十幾年來的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已發展壯大,教師從數量上來說已出現相對過剩的現象,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了不合格教師的待聘、下崗等人事制度改革,教師們聊以自慰的職業穩定性已不復存在。因此,伴隨當前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師隊伍數量的相對飽和,許多教師產生了生存危機,尤其是聘任制的實行使教師的壓力不斷增大。
另外,教師自我發展需要是隨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而產生的新的壓力源。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層出不窮,作為以傳播人類文化知識為職責的教師,理當走在知識海洋的前沿。人們對以「傳道、授業、解惑」為職責的教師的知識結構、學歷層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感到自身發展方面的壓力。廣大教師必須克服時間、經濟、身體及精力等方面的諸多困難,盡最大努力豐富和發展自己,這既是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師敬業樂教,更好地開展工作的內部動機的驅使。但由於各種條件所限,只有極少數教師才有進修學習的機會,大多數教師的職業發展需要得不到滿足,因此存在很大的心理壓力;另外由於工作聘任、職稱評定和進修機會等在教師之間會引起競爭,如果處理不好,也容易引起教師之間關系緊張,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教師的職業壓力。
種種因素表明,我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壓力既來源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有我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現狀的影響,同時還表現出當前教師壓力發展變化的新趨勢,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最終導致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壓力問題日益嚴重。
2、沉重職業壓力對教師造成的危害
心理學研究表明,過多、過重的職業壓力是人們產生身心疾病和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過重的職業壓力會對教師自身產生消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心理、行為及生理等幾方面。
過重壓力對人心理方面的影響是極大的,最常見的心理反應有:焦慮,這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其主要特徵是恐懼、緊張、憂慮、抑鬱,它會妨礙人的智力的發揮,降低人的適應和應付能力;情緒爆發,指人過分激動、憤怒,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和攻擊他人或事物;習得性失助,主要表現為軟弱、消極被動、無可奈何、無所適從和無所作為;認知功能障礙,強烈壓力下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即人不能對環境因素作出客觀的評價和判斷,從而影響人正確的決策;自我評價下降,一個人的自我評價直接影響其動機和行為,自我評價下降會使人喪失進取的信心和勇氣,在沉重的壓力狀態下,人的自我評價降低,焦慮水平提高。職業壓力給教師造成的沉重心理負擔往往又會導致教師的行為失常,表現為易怒、行為沖動不顧後果、情感失常等等。
在生理方面,教師職業壓力會引起教師心理、情感和行為方面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也會引起教師生理方面的問題。長期處於沉重壓力的狀況下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神經性頭疼、頭暈等生理症狀。這種生理上的不良狀況又導致教師心理和行為方面的種種不適,造成循環惡化,對教師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教師的職業壓力還會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身心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教師的職業壓力與教師的職業滿意度和職業承諾呈負相關關系,壓力越大的教師對教學工作和學校越容易懷有不滿情緒,教師帶著沉重壓力和這種不滿情緒走進課堂,易表現出心情不好、喪失幽默感、對學生失去愛心和耐心、容易發怒、處罰學生等行為。教師在壓力下表現出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對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也會造成間接的影響,甚至對學生一生的發展留下陰霾,嚴重的還會對整個學校的教學造成不良影響。
解決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的應對策略
1、教師自身有意識地減輕職業壓力
很多研究表明,使用有效的應對策略有助於減輕教師的職業壓力和倦怠。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在面臨壓力時能夠有意識地採取一些策略來解決。但是,有些教師卻是採取消極應對或是迴避壓力的方法,鑒於此,教師應當主動學習適當的壓力應對方法,在面臨壓力時能夠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控,盡量採取主動的、積極的應對方式來緩解壓力。如通過積極計劃來解除壓力,安排合理、有條不紊的教學活動有助於取得良好的成績,也會減輕教師的壓力感。面臨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時,教師應該學會一些積極的情緒調節策略,如鍛煉身體以發泄不良情緒,也可以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傾訴,尋求支持,聽取別人的勸告和安慰,這些都是疏導不良情緒的良好辦法。教師要注意的是不能總是採取迴避的方式,把不良情緒悶在心裡,這樣日積月累,會給自身的心理、生理以及日常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2、學校應為教師構造和諧的心理時空
抓住「優勢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洛斯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人在某一個時期往往有一種佔主導地位的「優勢需要」。這一理論啟發我們:在學校管理中,領導要善於抓住不同年齡教師的「優勢需要」。如青年教師的發展需要。青年一般都有很高的工作熱情,他們渴望被認可、被贊揚、被發現、被重視,領導者應充分滿足每一位青年教師的發展需要,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業務進修,善於為他們搭檯子、鋪路子,讓每一位青年人都有嶄露頭角、嘗試成功的機會和顯露身手的空間;中年教師的成就需要。中年教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的主導需要就是成就需要。領導者應積極為中年教師創造條件,支持他們從事教研、教改活動,支持他們外出學習、交流經驗,給他們提供充分施展能力的機會;老年教師的尊重需要。老年教師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應該得到學校的尊重,領導者要認真聽取老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領導者若能抓住不同年齡教師的「優勢需要」,則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
發揮「雅量」效應。「雅量」是一種瀟灑,一種豁達。它具有化干戈為玉帛、化沖突為祥和的作用。作為學校管理者,「雅量」不可無。教師中有心直口快、鋒芒畢露的,有謹言慎語、藏而不露的;有「帶刺梅」、「猛張飛」、「小諸葛」等等。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難免會在某些方面與領導者發生矛盾沖突,作為領導者要有容人的雅量,善於諒解對方,以德報怨,化解矛盾。而對自己則要有錯必糾,對教師提出的意見要認真分析,正確之言,虛心接受;逆耳之言,聽而不怒;不妥之言,解釋疏導。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教師的工作效率會有所提高。
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能充實教師生活、調整教師的心態。因此,學校要適時開展豐富的活動,活躍教師身心,緩解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壓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領導者要把握好教師的心理特點,了解教師心願、抱負和能力,順應教師身心發展規律,為教師構建和諧的心理時空,使教師以飽滿的精神、良好的狀態走進課堂。
3、社會應為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做些努力
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也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營造全社會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的社會氛圍,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
改革教育體制,為教師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教師壓力和心理不健康—大誘因是教育體制帶來的。長期以來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效果和工資獎勵的制度給教師帶來了很大壓力,不但使教師只以提高學習成績為教育目標,而且易導致教師和同事之間的關系緊張,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立,與領導之間的矛盾激化,使教師長期處於一種不和諧的氣氛之中,這種教育體制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對教師本身也帶來了巨大傷害。
提高教師待遇,解除教師後顧之憂。近年來,教師待遇雖有較大提高,但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學校教師地位不高、物質生活水平較低。據《市場經濟報》的一項調查表明,教師職業排位第九,屬於第三層級的職業。這與教師社會地位偏低、經濟收入較低有一定關系。只有當付出與所得的回報相平衡時,教師才能沒有顧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
② 鄉村小學主要內容
《鄉村小學是》徐匡的作品。著力刻畫教室之外的環境,如陽光下的白牆、斗笠、花草、木窗,充分體現鄉村小學的教育內容和生活方式,美麗的畫面很自然地把讀者帶進一個真實、簡朴、親切而又陌生的世界。
③ 現在一所鄉村小學一般有多少位教師有報道稱只有9位,可信嗎
我覺得可信的,現在一所鄉村小學一般也就5-10位,多的話可能會有20位左右,因為鄉村的學生可能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且鄉村留不住教師。
④ 要如何把各鄉村小學的監控接到教育局去
一般來說會通過相應的網路,比如說通過網路可以進入到教育局裡面去。
⑤ 怎樣提高農村偏遠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國運興衰系於教育,只有辦一流教育,才會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國家。在整個教育事業中,中小學教育至關重要,它處在人生的文化啟蒙和知識准備階段,是教育體系的基礎,是每個人終身發展的基礎,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小學教育是國家發展基礎的基礎。農村教育尤為重要。我國13億人口超過半數生活在農村,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也在農村。要提高我國整體教育水平,必須加強農村教育這個薄弱環節。針對目前農村的這種現狀,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勢在必行,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農村教學質量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應該大力支持農村教育,給予經費支持。
實現教育資源在城鄉間、不同學校間的公平配置,迅速扭轉當前農村教育面臨的困難局面,切實做到「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行」。農村教育經費應該實行相對集中的以中央政府為主、地方政府為輔的教育財政投資體制,適當加大教育資金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做好學校預算編制工作,加強管理,提高改革資金的使用效益和規范化管理程度。
二、改善教學條件。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第一,以加強危房改造為重點,加快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危房要進行改造或拆除重建,加強對危改項目工程的全程監管,加大督查力度,確保資金安全、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建設規范
第二,建好寄宿制學校。寄宿制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理想家園。寄宿制學校已成為農村教育的亮點。。
第三,大力推進「農遠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要做到覆蓋農村所有中小學校。構建農村現代信息技術平台,在經濟發展不充分的情況下,能夠實現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便捷措施是通過在農村學校配備衛星接收系統、網路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及教學光碟播放器等設備,接入中國教育衛星寬頻網,實現「校校通」。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把國內外的教育資源輸送到農村學校,讓農村學校享有豐富而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使農村學生接受城市最優秀教師的教學課程,做到名師資源共享;實現遠程教師培訓,大面積提高農村學校的師資水平;讓農村青少年盡早接觸和學習最新的信息科學技術,從小就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
第四,積極做好幫扶工作。堅持用非義務教育階段收的15%用於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把教育費附加向薄弱學校傾斜,「義保」節余資金重點用於薄弱學校建設。可以開展互結聯誼學校活動,向農村中小學捐助資金、課桌凳、圖書等,開展城鄉學校「一幫一」活動,向薄弱學校捐款、捐儀器設備等。以加強學校管理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五,開展學校規范管理年活動,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堅持就近劃片入學制度,嚴控大班額,並把治理大班額與公用經費撥付、校長績效考核掛鉤,取消重點校、重點班,鼓勵學校辦出特色。嚴格規范學校收費,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通過「行風熱線」反映教育收費電話舉報。依法規范公辦改制學校。對全市民辦學校進行全面檢查評估。要加強農村學校編制管理。農村學校編制應按照適當高於城市教師編制數量的原則,依據片區學校分布和學校規模,由省級政府統一核定,編制確定後,學校不得超編聘用,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違反規定佔用或變相佔用學校教職工編制。
第六,配齊配強學校校長。加強校長培訓和經驗交流,名校和薄弱學校互派校長掛職鍛煉以提高薄弱學校管理水平。
第七,加強對義務教育質量督查評估和監測。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督導力度,組織教研人員和城區骨幹教師深入農村中小學校聽課、評課、上展示課。組織全體農村中小學教師集體備課,加強經驗交流,促使廣大教師積極主動地投身於課改實踐。
三、加強師資力量
農村中小學教師外流現象嚴重。基於城鄉老師待遇、教學條件的巨大反差,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都傾向於到城市工作,導致不少優秀老師的外流。而在鄉村學校中,由於教師的缺乏,一個教師要教很多課,甚至不少教師得跨級、跨學科教學,導致教師教學壓力增大,這樣既不利於學校的教學,又導致不少教師因不堪重負而選擇轉校。教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教師隊伍,就沒有穩定的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優質的教育過程主要取決於教師的素質。
首先,要鼓勵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建立城鎮教師到鄉村或落後學校任教服務制度,要求城鎮教師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時應有一年以上任教鄉村或薄弱學校的經歷。同時,可以建立城鄉教師校校定期交流制度,讓城市教師定期到農村學校進行一對一崗位交換,使農村教師獲得城市優質教育的教學經驗和親身體驗;使更多的城市教師在農村發揮帶動作用,並接受農村教育的鍛煉。開展對口支教工作。開展城鄉教師互動,做好支教工作。城市教師下鄉,鄉鎮中心校教師到鄉鎮邊遠村小支教,提高薄弱學校師資水平。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安排骨幹教師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幫助農村教師用課改理念,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教師合理流動的制度化,促進人才資源合理配製和充分利用,緩解農村邊遠地區教師不足的矛盾。
其次,加強貧困大學畢業生農村支教計劃、實施大學畢業生支援農村教育志願者計劃和大學生頂崗支教實習計劃。開始組織貧困大學畢業生農村支教工作,建議政策制定中依據國家政策增加支教五年後可以免試免費接受教育碩士教育等優惠條款,並加大宣傳力度;還可以附帶更多的優惠條件,以便盡快吸引到優秀人才。
第三,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制定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劃,大力表彰了在師德建設中涌現的師德標兵和師德建設先進單位,處理違規違紀教師,進一步規范教師從教行為。要切實做好對長期在艱苦貧困地區鄉村工作的優秀教師的表彰獎勵工作,試行農村優秀教師免試免費接受繼續教育制度,認真落實好國家、省對農村邊遠和貧困地區教師的津貼、補貼政策。
第四, 啟動建立教師補充機制,解決有編難補問題。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考擇優選聘教師,充實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師資力量。加強對教師資源的統籌管理,做好中小學編制重新核定工作。推進建立教師補充機制和流動機制,開展評選市級「十佳校長」「優秀班主任」活動。加強農村課程改革師資、資源建設,促進農村課程改革均衡發展,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和學歷提高工作。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在電大、教師進修學校對全市小學英語、音樂、美術、計算機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實施「學歷工程」「名師工程」等,促進教師參加培訓提高素質。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專業知識水平測試,調動教師加強業務學習的積極性。
四、關注留守兒童教育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城鄉間人口流動的限制被打破,大量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現象十分普遍。此間,農民工子女由於種種條件限制,不能伴隨著農民工進城,而留在原籍入學接受教育,這部分兒童被稱為留守兒童。據國家統計局估計,目前全國約有1000萬左右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而且種種跡象表明留守兒童數量有逐年增加之勢,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多。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方法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勞動技能和創業能力,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消化,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但是,在目前陝北農村引資設廠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還需要通過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教育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受教育水平。
從溫總理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重視。國家興衰系於教育,教育興衰系於教師,重視農村教育,關注農村教師,才能更好的發展農村教育。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農村的基礎教育教學設施已在不斷完善,農村師資力量也在不斷地從多方面多角度加以提高。溫總理的話如一股暖流滲入心間,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為農村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⑥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簡報
1、預習。抄預習既是學襲習方法問題,也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預習的內容很多,如:課前要預習生詞、課文和語法內容
2、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聽課效率高的學生往往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教師講授的大部分內容
3復習與總結。課後要進一步理解課上所學的內容,如整理筆記、復習重點和難點;熟讀或背誦重要句子
4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
5學習分類 - 對於已學過的知識就應該掌握好並適時的做好復習,知識越多也就越不好分開,記憶遺忘的速度會很快,應該分類。把兩大類分開就好,一是不易掌握的知識,要想完全掌握就一定要理解和不厭其煩的復習;二是完全靠自己的的記憶而掌握的
⑦ 鄉村教育的現身很沉重,39歲男子重讀小學,如今鄉村教育的實際情況如何
有一些比較先進地區的鄉鎮教育,雖然落後於城市資源,但基本不會相回差太多,也都能答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有極少部分大山裡或者封閉地區的村民,接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有的只有幾年級的小學水平,甚至達不到小學畢業。
⑧ 學雷鋒送溫暖獻愛心捐款督察簡報怎麼寫
由我校大隊部發出倡議,學校統一部署,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心捐款活動在校園內開展起來,同學們紛紛掏出自己的零用錢:10元.、50元、100元..... 將捐款投進捐款箱。老師們更是慷慨解囊、愛心相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師生共捐款7853.6元,其中,學生捐款4703.6元,教職員工捐款3150元。
在本次活動中,全校師生再度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體驗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我們滿心期待,我們的愛能讓這個脆弱的生命重新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