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所有學科的追求,我們的品德與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小學課程中佔有重要位置,它即與幼兒園課程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打下基礎。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有效性,為兒童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那怎樣才能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備,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課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課前的精心准備是前提。 1 、深入鑽研教材,嫻熟駕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從而嫻熟地駕馭教材。 研究課程標准、教科書。教師首先要把握課程標准,了解教材體系和內容編排,明白本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內容範圍和教學方法上的要求,必須了解教材的內部聯系,要把全套、全冊以至每一課看作一個個不同層次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此基礎上,反復鑽研、透徹的掌握教科書的全部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輯意圖、組織結構、以及各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了解本課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認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教師不僅要把握教材,還要通過課間談心、個別談話、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觸學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1)研究本學段學生的普遍身心特點、認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及他們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個別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徵、智力水平,為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3、全面制定目標,聚焦重點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結果,是對教學活動效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結束教學活動之後期望學生達到的一種狀態和水平,它是我們教學的靈魂和統帥。要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點。 (1)依據課程標准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的基本特徵是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是課程的性質。課標還就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准等做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只有正確解讀課標,才能根據課標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2)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 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們無法實現;定得太低了達不到教材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3)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不僅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強調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大多屬於隱含的經驗類知識。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長期」目標,而不是一節課的「短期」目標,因此要分清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4)聚焦重點 一節課僅40分鍾,時間非常有限,教學的著力點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設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在研究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的基礎上,將教學活動聚焦在有限的目標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克服難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根據需要,正確選擇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豐富多彩,它不僅包括教科書,還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兒童自身的興趣、經驗和活動中的發現、體驗也是教學資源。我們要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的大地媽媽》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課,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養成保護水、節約水的好習慣,我充分利用學生家中的資源,讓學生在家中收集自來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帶到學校來觀察。再讓學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個透明的容器中,讓學生思考:這時的水發生了什麼變化?原來可以飲用的自來水還能被我們使用嗎?怎樣才能讓那瓶自來水不臟?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的過程,讓學生明白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資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臟、被污染。如果我們不小心弄臟或污染了水,我們的健康就會被破壞。所以我們要保護水源,節約用水。 就這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據新課程標准要求編寫的人教版《品德與生活》教材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源泉,要求在使用時把教材作為學生活動憑借的範例。該教材為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間。教師在每節課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確定上,要注意依據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設計意圖及其承載的價值和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活用」教材,用學生的真實生活來豐富、充實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待人寬容」這一主題時,為了使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教師可以創設「實話實說」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師生討論解決。這樣,拓展豐富了教材內容,使教學走進了學生的真實生活,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在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時,要做到五個有利於:一要有利於縮短教材體系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距離,易於建立「最近發展區」;二要有利於激發學生情感,能引導學生有興趣地學,能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慾望,能滿足學生對知識「懂」的需要和「會」的需要;三要有利於學生運用智力,積極思維,有利於學生認真聽課,深刻領會;四要有利於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技能及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連接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徵,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中,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發展道德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喜歡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做中學、模仿中學、體驗中學、在自由、寬松中不受拘束地學習,更能得到真實的道德體驗。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討論、操作、實踐、講故事、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做游戲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鍛煉表達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時,在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及動物圖片後,我讓學生模仿表演,講述自己了解的動物習性、特徵以及和人之間發生的趣事。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五、合理評價,激發學習願望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品德教育是一種對話。如果學生在揣摩教師要的答案,無意間就封閉了自己的心靈,那是虛假而非真實的,表面而非內心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應是一種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而不要再充當一個純粹的說教者,也不要再用統一的標准去評價學生,輕易地就去否定學生的某一獨特體驗。總之,要改變現行德育中缺乏「學生主體的全面而積極的參與」的現象,改變課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狀況,建立起開放的、活動的、民主的、對話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從方法上植根於生活世界。 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學而合理的評價,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奮發進取,實現自我的信心,也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和擴大道德經驗,加速對道德意義的理解的內化,從而產生道德行為的意念和願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評價這一杠桿,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採取積極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就會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歡樂的海洋,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B. 如何上好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
所以,品德與生活課要讓低年級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環境。我認為上好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認真鑽研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流程 有些教師認為,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內容簡單,道理淺顯,容易說得清楚,於是,不願花精力去考慮教學方案、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結果教學收效甚微。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確道理,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就要認真地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如何備課?首先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課的教學目標,然後設計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比如教《我上學了》一課中的我將在這可愛的學校里學習、活動一句,成人看來簡單,但對不到七歲的低年級學生來講,上學是生活的轉折點,是一件大事。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帶有疑問。 1、如在教學《你真棒》這一課時,教師開頭就拿出一個毛茸茸的玩具對小朋友說:從現在開始我不是老師,我叫棒棒,是棒棒攝像師,大家叫我什麼?這一下子,學生的興趣立刻被調動了起來。然後,教師一邊手裡拿著玩具,一邊童趣地說:今天,棒棒攝像館要招聘幾位攝像師,由我棒棒來當主考官,通過考驗的人才有資格被聘用。話音剛落,學生的好勝心也油然而升,加上教師在後面教學當中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游戲,不僅完成了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而且始終牢牢地掌握著學生的注意力。 2、兒童對於活動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強烈。作為一門活動型課程,《品德與生活》以低年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形作為場景,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三個方面,為學生融入生活、體驗內化構築了寬泛的平台。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努力沖破先藉助虛構的生活故事的演繹(激情、學文本)來闡釋某一道德觀念或價值規范(明理),後聯系實際並通過虛擬的場景和情形來調節並考察行為效應(導行)的傳統的思品課教學模式,以真實性、多元化的生活實踐活動為紐帶,十分順暢地將空乏的道德價值、生活常識等的說教和訓誡融化為低年級學生自主的、內在的親歷習得。 二、寓教於樂,形象地講清觀點 形象生動地講清觀點,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而關 1、開心俱樂部在快樂中內化 所謂的開心俱樂部,指的是通過引導學生講故事、唱歌、跳舞、畫畫、吟誦詩文、編演小品劇等,使他們的親身所得在快樂中內化。如:在《我換牙了》一課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組編演牙齒的故事,加固學生對牙齒的認識,加深保護牙齒方法的了解;在《春天來了》一課找春天實踐活動後,我設計了用自己的筆畫春天、用悅耳的歌聲唱春天、用美妙的語言吟誦春天、用自己的雙手裝扮春天的自主化活動,既深化了學生對春天、對生活的情感,又展現、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2、愛心金點子在愛心中收獲 所謂的愛心金點子,指的是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舒展的思維和愛心,進行行為與價值的判斷,在道德法官與愛心使者的角色體驗中促進知與情的升華、知與行的統一。如:在《我自己會整理》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小兔貝貝的引薦下幫助小朋友解決怎樣整理書包的難題,讓學生到圖書室,給管理圖書的老師設計最佳的整理方案;在《我為家人添歡樂》一課組織學生聊天後,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暢想節日里,我們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學生在金點子中捧出了顆顆愛心,在顆顆愛心的實現中怎能沒有片片親情收獲! 3、相信我能行在自信中超越 所謂的相信我能行,是指通過拓展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自信中超越。如在《我為家人添歡樂》一課的尾聲部分,我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給花瓣塗色彩活動,激勵他們幫家人做事情、給親人添歡樂;在《我換牙了》一課教學後,我讓學生記錄自己的刷牙情況每天早晚,做到一次畫一個☆,每個周都進行評比。學生優良的行為在激勵中實踐著,良好的習慣在自信中堅持著,健康的道德價值在過程中形成著。 總而言之,生活中的學生是一星星需要點燃的火種,是一顆顆需要激活的芽苞;在低年級《品德與生活》我們一定要從真實的生活源頭出發,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感官去認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體驗;一定要以活動為紐帶,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思維去碰撞、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讓他們在建構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成功的《品德與生活》教學。 三、加強行為訓練,促進知行統一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品德與生活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而且還必須重視道德行為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低年級學生是培養和形成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我們根據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的原則,在課堂上堅持行為規范的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每節課進行道德行為的評論,強化道德觀念。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內容進行道德行為的評論,即進行課堂行為分析。學生的評論雖幼稚簡單,但通過這樣一評,表揚了先進,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學生明白了是與非。根據低年級小學生分辨能力低的特點,經常向他們講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學校中的好人好事,讓他們學有榜樣,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就能加強學生自我行為訓練,達到了品德與生活課動情、曉理、導行的目的。 在教學《做個小玩意》這一單元主題時恰逢三八婦女節,我就組織學生開展為媽媽獻愛心活動。在小組討論中,小朋友們情緒高漲,紛紛獻計獻策,有的組決定為媽媽獻上一份精美的賀卡,有的組決定折幾朵小花最後,大家還提議今後每天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使愛媽媽這一行動不只停留在那一堂課中,而是落實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品德與生活課中,提高學生明理能力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科學地把握和運用,就能夠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C. 如何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所有學科的追求,我們的品德與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小學課程中佔有重要位置,它即與幼兒園課程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打下基礎。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有效性,為兒童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那怎樣才能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備,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課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課前的精心准備是前提。
1 、深入鑽研教材,嫻熟駕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從而嫻熟地駕馭教材。
研究課程標准、教科書。教師首先要把握課程標准,了解教材體系和內容編排,明白本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內容範圍和教學方法上的要求,必須了解教材的內部聯系,要把全套、全冊以至每一課看作一個個不同層次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此基礎上,反復鑽研、透徹的掌握教科書的全部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輯意圖、組織結構、以及各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了解本課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認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教師不僅要把握教材,還要通過課間談心、個別談話、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觸學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1)研究本學段學生的普遍身心特點、認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及他們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個別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徵、智力水平,為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3、全面制定目標,聚焦重點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結果,是對教學活動效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結束教學活動之後期望學生達到的一種狀態和水平,它是我們教學的靈魂和統帥。要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點。
(1)依據課程標准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的基本特徵是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是課程的性質。課標還就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准等做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只有正確解讀課標,才能根據課標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2)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
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們無法實現;定得太低了達不到教材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3)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不僅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強調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大多屬於隱含的經驗類知識。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長期」目標,而不是一節課的「短期」目標,因此要分清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4)聚焦重點
一節課僅40分鍾,時間非常有限,教學的著力點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設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在研究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的基礎上,將教學活動聚焦在有限的目標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克服難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根據需要,正確選擇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豐富多彩,它不僅包括教科書,還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兒童自身的興趣、經驗和活動中的發現、體驗也是教學資源。我們要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的大地媽媽》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課,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養成保護水、節約水的好習慣,我充分利用學生家中的資源,讓學生在家中收集自來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帶到學校來觀察。再讓學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個透明的容器中,讓學生思考:這時的水發生了什麼變化?原來可以飲用的自來水還能被我們使用嗎?怎樣才能讓那瓶自來水不臟?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的過程,讓學生明白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資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臟、被污染。如果我們不小心弄臟或污染了水,我們的健康就會被破壞。所以我們要保護水源,節約用水。
就這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據新課程標准要求編寫的人教版《品德與生活》教材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源泉,要求在使用時把教材作為學生活動憑借的範例。該教材為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間。教師在每節課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確定上,要注意依據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設計意圖及其承載的價值和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活用」教材,用學生的真實生活來豐富、充實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待人寬容」這一主題時,為了使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教師可以創設「實話實說」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師生討論解決。這樣,拓展豐富了教材內容,使教學走進了學生的真實生活,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在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時,要做到五個有利於:一要有利於縮短教材體系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距離,易於建立「最近發展區」;二要有利於激發學生情感,能引導學生有興趣地學,能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慾望,能滿足學生對知識「懂」的需要和「會」的需要;三要有利於學生運用智力,積極思維,有利於學生認真聽課,深刻領會;四要有利於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技能及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連接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徵,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中,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發展道德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喜歡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做中學、模仿中學、體驗中學、在自由、寬松中不受拘束地學習,更能得到真實的道德體驗。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討論、操作、實踐、講故事、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做游戲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鍛煉表達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時,在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及動物圖片後,我讓學生模仿表演,講述自己了解的動物習性、特徵以及和人之間發生的趣事。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五、合理評價,激發學習願望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品德教育是一種對話。如果學生在揣摩教師要的答案,無意間就封閉了自己的心靈,那是虛假而非真實的,表面而非內心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應是一種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而不要再充當一個純粹的說教者,也不要再用統一的標准去評價學生,輕易地就去否定學生的某一獨特體驗。總之,要改變現行德育中缺乏「學生主體的全面而積極的參與」的現象,改變課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狀況,建立起開放的、活動的、民主的、對話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從方法上植根於生活世界。
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學而合理的評價,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奮發進取,實現自我的信心,也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和擴大道德經驗,加速對道德意義的理解的內化,從而產生道德行為的意念和願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評價這一杠桿,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採取積極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就會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歡樂的海洋,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D.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知識的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字「生活化」──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我們祖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將其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拿它同兒童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某一具體地方的面積對比(例如,兒童所在城市面積的多少倍),無疑比僅憑空洞的數字更能在兒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在兒童學看平面圖時,在平面圖上用長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築肯定比直接用圓點表示更適合於兒童的思維特點.同樣,我們還可以藉助兒童的想像來培養兒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們祖國的版圖想像成一隻邁著闊步的雄雞,那麼你(兒童)的家鄉在這只雄雞的什麼部位呢?」「遺憾的是,作為我們祖國這只雄雞邁出的前腳──我們的寶島台灣還沒有回歸,因此,等台灣回歸祖國以後,祖國這只雄雞是不是將在前進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子呢?」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記住祖國版圖的形狀和快速定位某個城市在祖國的什麼位置,也能培養和保持兒童的興趣和求知慾.同時,這樣還能有效地融愛國主義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實現在地理教學中育德,「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的目標. 二.有效處理和拓展教學內容 老師們在一起討論時,大家經常說新教材存在著缺乏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知識內容材料繁雜、難度偏高等問題.由於學生甚至教師都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得教材難以駕馭,教師和學生均感到無所適從. 我以為,這些問題是由於老師們仍以傳統的課程和教材觀對待新的德育課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顯,傳統的德育課程觀,是以追求對教材中的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教授為目的的.這種傳統觀念最終忽視了德育課程的經驗性,造成德育的知識化,存在諸多問題.
與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觀認為,課程和教材是兒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幫助兒童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同時「新課標要求教科書、實現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為一種『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機能──『造血機能』」「學生憑借教科書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組織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學習人類的文化成果」.即是說,教材只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它只是學生學習人類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完全可以(也應該)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如對有些超出兒童實際能力和實際生活需要的內容可適當刪減;相反,對兒童實際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沒能考慮到的地方應該適當加以豐富充實.總之,地理教學應該抓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結合兒童現實生活的實際,依據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種創造性的使用.在將到我的家鄉這一單元時,請學生回答自己的家鄉在哪裡,有何特產,有哪些和普通話不一樣的地方,大家交流,學生興趣較高,都參與進來.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宣傳家鄉,寫廣告語.這樣處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過分追求規范,而是真實展現學生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豐富的活動代替講解.大膽重組教材,重視師生互動,使自己自然融入學生之中」.同時也完全可以通過師生合作開發鄉土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開發出真正適合於自己需要而又有鄉土特點的社會地理、生活地理學習資源.三、地理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德育課程的經驗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課的地理教學能突破傳統德育課教學的課堂講授的單一模式,實現教學形式的生活化、多樣化.至少,除了課堂講授、討論外,還有如下形式可供參考:1. 游戲競賽活動是把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地理知識教學於游戲之中,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並獲得知識的過程.一般用於教學中的讀圖析圖、地理謎語競猜、地理知識競賽、地圖旅遊、政區拼圖等方面.如學習人教版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時,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解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輪廓特點,可進行拼圖比賽活動.這種游戲比賽活動可以創設一種愉悅的氛圍,既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2.參觀訪談:在「我的家鄉」的相關章節中學習有關兒童家鄉地理知識時,通過組織兒童參觀自己家鄉的風景名勝,向家鄉父老做訪談,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家鄉的自然生態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特點以及人們之間的生活關系等,而且在培養熱愛家鄉之情的同時,也培養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會調查:引導兒童親身進行社會調查活動,如引導兒童對家鄉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社會調查.這可以讓兒童對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逐漸麻木的問題有切身體會,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社會調查之後,引導兒童通過協作形成調查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或進行環保宣傳等.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兒童樹立環保意識.還有利於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精神,更有助於讓兒童明白「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而不是紙上談兵.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校開展德育決不是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只能看見美好事物的「溫室」.德育課程與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關鍵在於幫助兒童在發現生活的美好的同時,也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能培養在必要時置身事中,尋求措施解決問題的「參與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製作(如製作我們國家從東到西三級台階的地理走勢模型等,這有利於兒童理解我國的地理走勢特徵)、游戲或表演、組織兒童外出旅遊等.總之,地理教學完全應該採取多種形式靈活地進行,實現德育課教學與兒童真實生活建立聯系,育德於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跡,「育德」於無形之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取代原來的思想品德、生活、社會等課程,旨在根據德育的本質特徵,實現德育回歸生活,育德於生活之中,以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生活」.回歸生活的德育主張品德教育和社會生活常識教育在新課程中不搞「兩張皮」,而是融為一體.因此要盡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跡,避免將德育從生活中抽離出來進行純學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說教.歸結到德育課程中的地理教學上來,也就是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的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儉節約、熱愛祖國等)上靠.相反,要重視讓兒童自己從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中去體驗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資源的珍貴等),以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在教育學生節約和環保的時候,應注意利用「身教重於言傳」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其它方面應注意的問題,難以盡述.總之,作為地理題材的品社課,知識目標要求准確規范,但不求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只是機械的記住一些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總之,在課堂上,要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多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活動,力圖調動學生多感官的參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將活動過程最優化.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長期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上好地理題材的品德與社會課,需要老師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為了准確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識點,我們老師必須在課前充分的查閱資料,有時甚至要向專業人士虛心請教,只有自己鑽研透了,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不至於誤人子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E. 品德課堂教學中怎樣提高活動有效性的困惑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新課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現在我們面前,新課程更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兒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教學中課堂面貌和教學形式雖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源於教師本身的理念和行為的問題,導致了課程教學的「低效」甚至是「無效」。下面著重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立足教材,落實課程理念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具有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是新課程標准對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性質的定義。我們通過對教材的研究,結合新課標精神,發現這個學科具有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如何積極利用好教材,引導兒童開展品德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在活動中獲得能力的發展。品德與生活要重視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的心態,教師要抓住學生童年生活的價值,將德育活動滲透到兒童的生活中,實現教材與生活的有效結合,從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模型,促進能力的發展。
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我們發現品德與生活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背景,通過各類和兒童生活相關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會有親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單一的利用教材,而應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將實際生活中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設計成活動教學的內容,通過搭建平台,將教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從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發展。
二、活用對話教學策略,創設有效情境
對話教學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學中、尊重信任的氛圍中,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相互對話,在師生經驗共享中創造知識和教學意義,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形態。因此,對話是師生通過平等溝通,主動而富有個性精神地認識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動。在對話中,學生被充分地視為具有獨立生活見解的個體,教學則成為真正構建道德認知的過程。這樣,學生對生活的討論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他們因此而由衷地、現實地認識生活,並提高道德認識和行為能力。
1、搭建平台,實施對話
「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搭建開放互動的對話平台,會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發散,胸襟列加寬廣,創意更加涌動,參與意識也更加強烈。可以組織辯論,也可以進行模擬演練等為學生搭建對話平台。
2、抓住生成,組織對話
課前預設與課中生成是師生其同完成的創造性活動,課前預設必須有很強的情景性和開放性,教師需要根據掌握的學情,加上自己的經驗進行構思。課中的「生成」不是沒有導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靈活實施預案來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的對話互動,從而構建新的認識,新的經驗,新的情感的過程。
3、解讀文本,關注對話
文本具有不確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從某種意義說,文本的意義只有通過讀者才能充分建構。因此,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品德與生活」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生面對文本,不是單方面吸收文本所負載的信息,而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真誠面對,相互滲透。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滲入了讀者的意義;讀者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接納了文本的意義,擴大了原來的視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個新我。因此,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視教材為「新的活體」,引領學生親歷閱讀過程,與課文直接對話。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本語言的深處,體驗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與文的「對話」與碰撞中生成帶有個性的色彩的思想與言語。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1、「生活化」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這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課程,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需要用大多數學生熟知並具有濃厚興趣且貼近生活,價值觀正確的主題作為課程的著力點。由此就需要教師們在組織思想品德和生活(社會)課教學的同時,抓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喜歡並且認同課程,才會有更多的積極性與創新精神去參與到課程中去。這種將知識引入生活,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必然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樹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素質。因此,在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所有牽涉社會熱點問題、學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時,老師應該盡量減少自身的理論灌輸,做到立足教學的內容開設學生喜愛的活動,利用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精神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經過實踐驗證,參與到這種開放的、
F. 淺談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
G. 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中論題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准,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系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朴,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H. 一年級小學生品德與生活課它課後反思們用什麼做的
上學去》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我上學了"第一單元主題下設的三個活動主題之一。上小學是每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嚮往,但對於初入小學的兒童來說,雖然對上學嚮往已久,但也心存疑慮。他們對全新的小學生活既充滿了好奇,又不免膽怯和緊張。針對孩子的種種心理,本課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幫助他們解除困惑,體會上學的快樂,激勵他們愉快地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這是本課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學情分析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上小學是孩子們的希望,他們憧憬著學校給他帶來嶄新的一切,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神秘感,但上學時那種興奮的心情和坎坷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本教材特地從分享自己上學第一天的感受,初步感受學校生活等方面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在交流中讓學生把那種坎坷不安的心理給消除掉。
對於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不懂得正確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這就要教師設計一些台階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表達。因此,我從兒歌入手並盡量設計一些比較輕松愉悅的活動,以圖文為載體讓學生說說自己上學時的心情。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和同學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感受。
2、體會角色的變化,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3、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憧憬學校生活,體驗愉悅情緒。
4、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敘述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學難點]
2、讓學生動手製作課程表。
教學過程
一、以情境為開端,激發學習興趣。唱《上學歌》
二、以圖文為載體,展示學校生活。 (課件展示小明上學的各個情境圖)
1、 畫面上定格在上學前的准備圖。2、畫面定格在上學的路上的情境圖。
(有的小朋友和小明一樣高興,可有的小朋友也會遇到煩惱。請從桌上的心情臉譜中找一個貼在你胸前,然後跟大家說一說,你為什麼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不開心。(生發表意見,對那些說出自己有點不適應的同學,老師可以鼓勵,如: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等等))3、畫面定格在學校門口的情境圖上。(這時師要鼓勵生大膽暢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上導學生對小學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三、以介紹為途徑,形容我多快樂。
1、點擊課件:出示兒歌:《大家一起玩更快樂》
2、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歡一起玩、一起學習吧!讓我們一起跟隨著大屏幕上的音樂唱唱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樂》好嗎?(大家可以站起來,用動作隨意比劃,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製作為契機,培養創造思維。
1、怎樣愛護新書呢?
點擊課件出示兩副圖:一幅是同學愛惜書的情境;一幅是好幾個同學圍在一破壞書的兩個情境。在學生一翻討論後引導學生感受新書。
(1)摸一摸:光滑細膩;
(2)聞一聞:紙墨清香;
五、以小結為課尾,升華活動主題。
1、說一說。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了解了學校里的生活。那麼,上學了,你最想干什麼?
2、請小朋友們把我們熟悉的上學歌再唱一遍。
3、貼一貼。
師:孩子們,今天是我們上學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品德與生活》的第一節課你覺得自己開開心嗎?誰來說說?(老師就把事先准備好的笑臉貼那些敘述自己是如何開心的那些同學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