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存在問題

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2021-02-10 17:18:17

⑴ 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中有哪些問題

古詩詞中的譴詞造句,有很多是為了追求韻律美,形之式美不得不為之的。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知其然即可。在學生明詩意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注意讓學生用現代白話來翻譯詩詞的意思。讓學生描述大體的意思。怎麼說都可以,倒也並不需要像釋字環節般的字字落實。讓學生爭論或保留自己的觀點都比落實了更好。有時,古詩詞字義的淺出,還可讓學生領會到意境的深入。
作為一名教師,要把握好自己學生的特點,選擇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完成古詩詞的學習。

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中,仍有不少的教師將古詩詞的教學等同於詞版語解釋權,甚至逐字逐句地將古詩詞翻譯為白話文,過分重視串講工作,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感性教育。在這個背景下,研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⑶ 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古詩詞時中國具有特色的文化遺產,通過古詩詞的學習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也是中華名族優良文化的傳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蝕下,更應注重古詩詞的教學,使學生對古典和傳統有所理解,為其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以此進行相關探討。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誦讀引導不充分
古詩詞飽含詩人的情緒,用詩詞充分表達作者的情懷,在教學過程中一般只注重古詩詞的內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對古詩詞中隱含的美麗意境和濃厚情感通常要通過誦讀來感受,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誦讀引導不充分,難以挖掘出古詩詞作品中豐富的美育資源。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自古就有「三分詩七分讀」的說法。很多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採用灌輸法,拆分每個字詞的意思,只注重引導詩詞大意,停留在簡單的情感層面,很多學生甚至連正確的斷字斷句都無法完成,更不用說讓學生自己欣賞古詩,品悟古詩詞里的深層含義了,這樣的教學設計無法真正的幫助學生學習古詩詞。
2.重視知識點學習,忽略情景體會
古詩詞的學習與現代文不同,不是單純講解詩人的歷史背景,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詩詞的主題思想,分析詞句,理解主要知識點和詩詞大意。有些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依舊採用現代文教學方法,將古詩詞詩情畫意的感覺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詩詞,講評內容,沒有創設教學情境。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用於字詞的解釋與理解,忽略了意會過程,使學生無法體會到詩詞所描述的詩情畫意,但這一環節卻是詩詞的內涵與魅力所在。
3.過度剖析而影響整體感悟
小學生在理解能力上還有所欠缺,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過程中,多會將詩詞分割為幾個部分,逐句的進行理解,逐句的引導想像,這類方式表面上使得學生對詩詞的了解更快,能獲得較好的情境體驗,但是學生的感受只停留在意象層面,整首古詩詞學習完後的其理解僅限於詩詞所描述的事情和景物,意境還有所欠缺,體驗感悟有所不足。古詩詞融合了靈性和內涵,協調了情感之美,單個句子絕不能完整體現,這類拒絕餵食的方式實質上是教師對學生的不信任,應多讓學生放手讀,鼓勵其發展創造性思維,構建起自身的詩意課堂。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師的古詩詞基本功不足
對教師隊伍的古詩詞素養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多數教師的水平不高,對於古詩詞的了解多停留在教學范圍內或是學生時代接觸到的古詩詞,甚至有的教師掌握的古詩詞篇目僅略多於學生。
2.學校對古詩詞教學不夠重視
教師對於古詩詞沒有濃厚的興趣也是教學過程中不重視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快餐文化、網路文化的沖擊,多數教師的心態收其影響而變得輕浮,無法靜心來寫作和思考,古詩詞的備課多為照本宣科,教學中也不能進行方式和思維的創新,缺乏另行和詩意,這對提升學生文化素養毫無促進作用。
3.教師未能全面把握古詩詞教學目標
從新課程標准對於古詩詞教學的建議和要求來看,古詩詞的教學目標要緊密結合人文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審美教育以及語言教育幾個方面。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缺乏對學生的引導,無法提升其學習興趣,無法做到人文精神的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教學目標全面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道德情操和語文素養。
4.對古詩詞評價缺少人文性,方式過於單一
古詩詞學習完後的檢測以及相關考試中,側重的多是詩人的情感、名詞名句的背誦等幾個方面,考察的重點多停留在記憶里和古詩詞的知識層面,使得檢驗方式過於單一,多數學校只是在單元測試、期中和期末考試中涉及,在制定題目方面受到多方面限制。這就是因過於注重古詩詞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背誦個別名句無法體會到整體意境的優美,詩人情感的理解無法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更不能陶冶其情操、提升其學習素材的應用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更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剝奪,學生從考試的重點出發,通過反復背誦來記住作者和古詩詞內容,課堂上不去細細賞析和品位,只是劃重點、做標記,確保考試不丟分,如此本末倒置的方式不利於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
三、改善古詩詞教學的相關措施
1.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古詩詞結構獨特、意境美、修辭精妙、涵義深刻,讀者在解讀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古詩詞素養來體會,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詩詞修養。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一方面,語文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經驗總結和反思,以應對不斷更新的語文教育需求和全球化發展的社會文化。反思的重點要集中在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思維發展之間是否匹配,是否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個方面,對自己的教學習慣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教學態度、內容以及過程進行剖析,敢於創新,勤於獨立思考,保持教學水平和觀念的先進性和時效性。
2.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主要是從有效指導誦讀、情境教學、把握整體感悟這三個方面入手。
高效地指導誦讀要重視范讀作用、強調引導誦讀和背誦。在范讀方面,小學生在模仿能力方面較強,教師可發揮此特點,通過自身的背誦來發揮示範作用,供學生模範的同時也可營造氛圍來提升學生的興趣,也可通過錄音和視頻播放來讓學生感受聽覺和視覺沖擊,同時感受范讀。在誦讀上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使學生有目的的誦讀,注重整體感知,誦讀要保證讀得准確、讀懂詩意、讀出韻律、讀出詩情,以此來全面、准確的體會到古詩詞所描述的意境,產生情感共鳴。
情境教學是從古詩詞的自身特性出發,通過對應的場景、色彩、情緒以及形象等具體形態表現出來,以此方法來讓學生更直觀、深入的了解所學知識,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提升其課堂學習中的主觀性,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具體的情境教學中主要是從音樂渲染、畫面呈現、詞句品析、化詩為文、角色扮演等方面入手。音樂渲染可藉助與場景對應的音樂作品來表達如離別、歡聚之類的憂傷和喜悅,讓學生能在音樂的引導下更快不如詩人所描述的意境。畫面呈現是通過圖畫來將詩詞的意境形象化和具體化,可通過多媒體、掛圖和幻燈片等工具進行直觀展示。詞句品析是通過重點的句子、詞語和字的品析,以此作為突破點來引導學生進入到詩歌,感受到詩人當時的情感。化詩為文是對詩歌進行改造,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來展開想像,寫出學習過程中的所想、所悟。角色扮演可通過戲劇等表演形式來讓學生置身於詩歌所描述的場景中,教師在此環節主要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古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來表現美的情感和意境,其多元性也形成了整體的美,在教學過程中不必拘泥於逐字逐句的分析和推敲,避免詩詞的和諧美妙意境被硬性拆分後而破壞。這就需要在引導學生的反復誦讀之後,對詩詞的點睛之筆進行挖掘,捕捉到詩人所要表達的重點。詩詞教學要引導學生尋找詩眼,從此處出發來進行反復誦讀,構建畫面,品位詞句間的情感,抓住主旨來提升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金旭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王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D].雲南師范大學,2015.endprint

⑷ 古詩教學中的不足

當前古詩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把握不好古詩詞朗讀教學的比重;三是教學設計程式化;四是教學重點不突出。

【期刊名稱】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年(卷),期】2015(029)004

【總頁數】3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問題;重視程度;朗讀比重;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重點

有人說,詩歌像一杯醇香的老酒,要耐心的品讀才能品出其中的醇香。古詩詞簡短的文字濃縮著我們母語的精華,以其特有的節奏感、意境美、凝練美以及形式上的整齊美深深地迷醉著我們的心。「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雎》中所展現出來的意境讓人浮想聯翩,難以忘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代表了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凄苦難言之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安慰了多少相愛卻不得相見的親人們惆悵凄楚的相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摯愛著的情人間誓死方休的愛情宣言,這至死不渝的海誓山盟,成為人們心目中一曲悲壯凄美的千古絕唱。中華經典中的古詩詞浩如煙海,不勝枚舉,它們如同璀璨的珍珠,在人類文學的寶庫中熠熠生輝,也如同精神的甘泉和食糧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讀詩詞能夠豐富詞彙儲備,培養文言語感,讀詩詞能夠陶冶情操,純化性情,讀詩詞能夠開闊視野,培養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愫。

但是,有不少教師對古詩詞的理解不夠,重視程度不夠,在古詩詞教學中尚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教材編寫者安排詩詞教學內容的初衷,當然也就無法達到學好它,內化它,讓它來豐富學生文化素養的目的。

當前古詩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應試意識作祟,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教師,特別是新任教師感覺古詩詞內容簡短,學生很容易能背誦下來,不必花太大的氣力。2014年之前(2014年有了課外的古詩詞賞析題)的中考試卷中,古詩詞的部分都是只出默寫性的題,如果學生背得熟練,再把字形寫對,課文注釋里有一些詞的解釋,看看就懂整個詩文的大致意思,所以理解性默寫倒也丟不了多少分。由於課時緊,中考還要保證分數,所以有的教師對古詩詞的教學就草草應付,只以背、寫為要點,沒有重視其它。

繼續閱讀

⑸ 小學古詩意象教學存在問題

古詩文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多首文質兼美的古詩,其語言凝練含蓄,意境深邃優美,不僅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但傳統的古詩教學往往過於注重文字知識的本身,諸如填鴨、注入式的串講,信口開河式的問答等,充斥著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呢?
反復誦讀,引領學生深刻體會古詩文的內涵
誦讀古詩文是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多讀精背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名言充分說明了誦讀古詩的重要性.誦讀是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誦讀有兩層含義,朗讀和背誦.《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而且在課程目標中分學段提出了「背誦優秀詩文」的具體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和第二學段3、4年級,各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三學段5、6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由於小學生記憶力強,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古詩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曉暢如話,短時間內學生就能背誦,完成規定的背誦任務並不難.
由於時代久遠,古詩文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很大的語言障礙.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以教師串講為主,變為以學生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吟詠詩文,逐步形成語言的感悟能力.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才能克服障礙.讀古詩文最基本是讀准字音,明曉句意.教師要幫助學生掃清語音上的障礙,特別是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讀音.如《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讀「xiàn」而不讀「jiàn」.《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騎」讀「jì」不讀「qí」.特別指出的是,教師的范讀非常重要,讓學生在琅琅上口、優美動聽地朗讀中初步領略古詩文的語言美、意境美,讓學生產生聽覺上的愉悅感、美感,讓學生沉浸於美好的藝術享受中.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
創設情景,啟發想像感受古詩文的意境
古詩文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為兩者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幅畫.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中寫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的楓橋邊.明月已經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更增添了幾分深夜人靜的氣氛.江岸上是火紅的楓樹,江面上是漁火點點.面對此情此景,離家在外的詩人想到,秋天來了,夜已深,鳥歸巢,自己還飄泊不定,流浪異鄉,不禁秋愁滿懷難以入眠.此詩只用兩句話就寫出了詩人所見、所聞、所感並繪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羈旅圖.在學這首詩時,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再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意思,讓詩句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寫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像出來,極大地豐富畫面,使學生能感受到詩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詩的理解.
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融入詩文特定的情境氛圍中.現代心理學表明「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如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先告訴學生今天將帶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遊,感受一下滿山紅葉的美麗景色,學生頓時興致盎然.在播放圖像的同時,又用語言描述詩人描寫了什麼,詩人又抓住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把這些景物集於一幅畫面上的,然後通過精讀引發學生的聯想.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導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構成的和諧優美的山林秋色圖,進而讓學生體會石徑的曲折、山勢的高峻.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則在學生眼前呈現一幅鮮艷如火的楓葉圖,學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滿山紅葉的美,給深秋季節帶來熱烈氣氛,有感而發「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⑹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要注意引導學生抓詩眼,把握詩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鮮明的,回有深刻含義的詞語答,反復推敲,進入詩的意境。如「香爐」就一語雙關,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爐,表示山極高。「紫煙」看起來簡單,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導學生細細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幾種賞析詩的語言:
咀嚼字詞,理解意境。教學「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讓學生理解「生」的本義是「產生」,而在此詩句中「生」 既有「產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進一步追問:是什麼東西產生並升起來了?「是香爐峰的雲霧、水氣產生並升起」。讓學生展開想像:從「生」字你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讓學生欣賞詩的意境後,再提出一個問題:詩人為什麼不用「升」而用「生」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升」僅僅能看到煙霧升起,一會兒就散了,沒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爐峰的雲霧源源不斷地升騰這個畫面,也能看到香爐峰雲霧繚繞的畫面,從而看出詩人寫詩用詞之精當。

⑺ 教學論文《關於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

古詩詞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如何進行古詩詞教學,筆者有一些體會。
一、 激情導入,激發詩趣
1. 朗讀導入。朗讀不僅能培養人的語感,也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它是一種心靈與文本的溝通,也是情與詩意的完美交融。如果在上課之初,以美的朗誦開場,首先給學生一種獨特的審美感受,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隨著詩詞的情感波動而心動,隨著朗誦語調的抑揚而情涌。學生只有在欣賞和陶醉中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朗讀內容可以是學過的古詩詞,也可以是與要學內容相關的古詩詞。描繪春景的,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表達愛國熱情的,寫花的,寫草的,寫月的……小學生能吟誦許多首,教者只要引導及時到位,就能收到效果。如教學《江南春》時,可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讓學生背誦《春曉》,當一首首優美的詩句從學生口中流出,他們也融入春天的美景中了。
2. 畫面導入。蘇軾曾評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古詩詞時,可以用圖畫導入新課,增強直觀感。小學教材編者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每首詩篇中都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都能抓住詩中情景,引發學生聯想。教學前展示這些插圖,讓學生從插圖中產生學習興趣,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如古詩《村居》的教學,插圖是一幅美麗的春色圖,畫中孩子們放風箏的天真爛漫情趣尤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從而引發學詩興趣,順利地進入古詩的學習中。
3. 詩詞導入。即以熟悉的古詩詞句導入新篇學習。每位小學生頭腦中都儲存有一定的古詩詞,有些學生在一年級時就能背誦許多古詩句,雖然他們對背誦的古詩詞內容並不太理解,但潛意識中總有一種或模糊或粗淺的認識,這種認識在學習相關篇目時就會不自覺地涌現出來。如在教學張志和《漁歌子》這首詞時,請學生背誦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進行對比,都是講釣魚的,但張志和的釣魚與小兒的釣魚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同樣寫釣魚,風格差異較大,由小兒的天真引出張志和的失意,強烈的落差能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4. 故事導入。古詩詞雖然來源於生活,但是學生離古詩詞作者的生活非常遙遠,要想讓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古人的世界是不可能的。而故事導入應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方法,因為沒有哪位小學生會抵觸新奇有趣的故事。其實只要教師用心,每首古詩詞都蘊含一個生動的故事。如果用古詩詞的故事導入,就能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進去。如《石灰吟》《春曉》《清平樂・村居》等古詩詞,或本身就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或在作者的背後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只要給學生充分的預習准備,讓他們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充分的交流,學生說不定就會對新學的詩詞有獨到的見解,對詩詞背景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二、 吟出韻律,吟出深情
1. 吟出韻律。押韻好的詩詞,讀起來鏗鏘有力,產生一種回環往復的感覺,這就是韻律美。不同的詩詞作品,有不同的押韻,會形成不同的氣氛,傳達出不同的情感。我們朗讀詩詞,也應將詩詞獨有的韻律美傳達出來。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現一般古詩詞都有明顯的韻味。如《清平樂・村居》中的「草」「媼」「好」,都押「ǎo」韻,讀起來順暢自然。這樣的例子很多。如今許多古詩詞已被譜成優美的歌曲,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吟唱。學生在吟唱過程中會產生特別的美感,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習興趣和記憶能力。只要教師善於設計,用心組織,詩詞的教學其實也能達到詩情畫意般的音樂境界。
2. 吟出深情。詩詞是一種最適宜朗讀的文學形式。它的基本特點就是有強烈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深邃的意境、優美的韻律。因此,我們朗讀時,就應該通過豐富的想像,再現詩人詞人的感情。詩詞是抒情藝術,無論是抒情詩詞,還是敘事詩詞,甚至哲理詩詞,只要是成功的作品,裡面必定奔涌著作者澎湃的激情,蘊含著作者的縷縷情思。無論是思念家鄉、親人的《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是表達朋友情深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抑或是托物言志的《石灰吟》《墨梅》等,都深藏豐富的情感。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走進作者心境,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脈搏,讓自己的思想和詩人、詞人的思想融為一體。這樣,朗讀者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 明白詩理,升華詩意
1. 找詩趣。學習散文我們喜歡引導學生找出「文眼」,其實古詩詞也有「眼睛」,只要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它,就能順利把握情感基調,悟出作者的思想精髓。「眼睛」是詩詞的中心,是詩人要表達的「詩理」。「理」其實是和「趣」相連的。有時我們在引導學生進入詩詞意境時,會讓他們無形中享受到一種樂趣。在詩人營造的趣味中習得其意,進得其境,顯得順暢自然。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一詞,向我們描繪了富有鄉村田園氣息的情景。詞中的一戶人家二老融洽,孩子孝順,老有所養,少有所事。這首詞只要細細玩味,我們就會發現「趣味」無窮。「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的親切與溫馨,「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的可愛活潑,都融於一個「醉」字中,「醉」字就是「詞眼」,字里行間也無不讓人感覺到詞人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這樣的生活里,有鄉村美,也有鄉村趣,更有鄉村樂。
2. 融詩情。詩是以文字體現情感,沒有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就不可能產生動人心弦的詩詞。如陸游經過長期戰亂流離生活的體驗,凝聚起深切的愛國激情,從而寫出飽含血淚和期望的《示兒》一詩。又如李白經歷了十五個月的流放生活後重獲自由,懷著難以自禁的喜悅,寫下了《早發白帝城》一詩。再如,李白觀賞了陽光照耀下的廬山瀑布凌空直下的壯麗景觀,心中勃發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限熱愛,寫下了《望廬山瀑布》一詩。可見詩詞歌賦都是作者「情動而辭發」之產物。
3. 悟詩理。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也留下許多至深哲理,讓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在吟誦詩詞歌賦時不斷成長成熟。語文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提高對古詩詞的感悟力。如葉紹翁《游園不值》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朱熹《觀書有感》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過躬行」。還有,李白《將進酒》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這些深含哲理的詩詞都是教師教學時必須讓學生理解的,學生只有理解了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閱讀全文

與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存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