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小學數學論文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小學數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09 09:32:23

⑴ 數學教學中怎樣做到「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論,用陶先生自己的話解釋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陶先生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這樣陶先生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對今天新課程標准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仍然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種要素相結合體現「以教導學」、「以教促學」
在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數學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製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採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依據課程標准,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校本資源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發展空間,切實做到以教導學、以教促學。
二、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新教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體現「教」與「學」同「做」相結合新教材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更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前預習,也有利教師於展開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能力,因此教師要圍繞以下幾點認真做好教學工作。
1.應用實際問題引入,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新教材突出了數學與實際問題的聯系,意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教材編排上:章前圖的設計為了說明數學來源於實際;章前引言從實際問題導出;閱讀材料很多是介紹數學模型及應用方法;習題也適當地增加了聯系實際的題目,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創設聯系實際問題的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2.認真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在預習中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新教材是一個綜合編排的知識體系,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前預習。而一個善於提前閱讀教材、自我探索知識的學生,通過閱讀,對知識有了一定的理性認識,逐步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前預習、閱讀教材,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抓住新教材的這一特徵,每節課都拿出10~15 分鍾的時間給學生閱讀教材,讓其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設置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強烈的求知慾去閱讀;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觀點;對於有爭議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嘗試在小組中得出答案,即使錯了,也要給予積極的肯定。課堂閱讀時,積極鼓勵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超前預習、閱讀教材,把尚未講過的問題作為一種興趣、樂趣,甚至同學之間進行相互競爭,從而實現了數學學習的良性循環。 3.適當創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創設
適當的問題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產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強烈願望,進而轉化為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從教學的角度講,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走捷徑」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背誦條文,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這實際上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個性的摧殘。強調過程,就是強調學生探索知識的經歷和獲得知識的體驗。它不但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了各種能力,而且也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牢固。探索這個「做」的過程,是一個人的學習、發展、創新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需要,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期效應」,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說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4.利用「實習作業」、「研究性課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
「實習作業」和「研究性課題」是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而設置的,它是我國教材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是高中數學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教」與「學」同「做」相結合的有力體現,但由於受功利主義的影響,也是最容易被教師遺忘的角落。
在教學過程中,這一部分內容可採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學生的星期天、寒暑假,鼓勵學生在學習相關內容時,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學習計劃,並安排課時進行交流,論證計劃的可實施性。節假日進行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走向社會。
綜上所述,課程改革不應只是停留形式上,而應該深入到教學工作的實際中,真正做到通過課程改革引發實際教育教學中思想、觀念、方法的改變,把「教」與「學」同「做」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充分體現出來。學習內容應著重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實現課程生活化的目的。

⑵ 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新課程標准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1]為生活教育。他認為,教育起源於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如何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利用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知。使學生有興趣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或熟悉的故事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更重要的是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比如,在教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化時,我抓住學生喜歡看《西遊記》,喜歡其中的人物形象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知道裡面的主要人物都有誰嗎?學生的興趣馬上高漲起來,一個個面帶笑容,眼睛睜得圓圓的,爭先恐後地脫口而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白骨精……學生如數家珍地報出許多人物的名字。我微笑著點點頭說: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感到十分睏乏,師傅唐僧說:''八戒,你去前面化些齋飯來。''豬八戒答到:''遵命。''就去找吃的,不一會兒,豬八戒回來了,只見他手裡拿著三個一樣大的餅,嘴裡還不停的嘟囔著:''三個餅,我們四個人吃,這可怎麼分啊?''同學們,你們能幫豬八戒解決這個難題嗎?能同學們齊聲回答。請拿出事先做好的三個同樣大的圓形紙片代替三個餅,動手分一分,說一說,他們師徒四人各得幾塊餅?如果是9個餅呢?學生紛紛動起手來,……這樣的導入就是利用學生喜聞樂見、感興趣的故事,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一節課中,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狀態中,我自己也感覺到從未有的輕松。再如,在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我們的校園非常美麗,道路兩旁擺放著許多盆花,你知道每邊有多少盆花嗎?今天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坐在教室里,你知道我們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嗎?全校共有多少人嗎?我想同學們對這些問題都想知道答案,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大家有信心學好它嗎?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數學的學習之中。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和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學習的一開始就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新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對於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於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的乘法應用題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學生在實際的觀察了解中,體會到日常生活離不開小數,小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我們時時刻刻運用小數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藉助這些觀察,我就讓他們算一算: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結果,這節課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學習困難生王瑞也對新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輕松的接受了新知。試分析,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與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出示: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讓學生憑空想像的計算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前者學生感興趣,他們經常買東西,在平時買東西時有意無意的已經在用小數的乘法來解決生活問題了,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學習,容易接受新知。而後者學生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他們總覺得這是書本上的題目,枯燥、乏味、抽象難以理解。其次,前者是在動態的、需要的情況下主動地接受新知,而後者是靜止的、被動地灌輸知識,學起來很不情願。

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以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後,我就引導學生算一算:如果給一個圓柱形水池表面貼磁磚,算一算

⑶ 關於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小學美術的開題報告書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⑷ 教育學畢業論文範文:陶行知教學思想管窺

陶行知教學思想——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訓,我們學校的基礎就是立在這五個字上,再也沒有一件事比明了這五個字還重要了。說來倒很奇怪,我 在本校從來沒有演講過這個題目,同志們也從沒有一個人對這五個字發生過疑問,大家都好像覺得這是我們曉庄的家常便飯,用不著多嘴饒舌了。可是我近來遇了兩件事,使我覺得同志中實在還有不明了了校訓的意義的。一是看見一位指導員的教學做草案裡面把活動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學的方面,做的方面。這是教學做分家,不是教學做合一。二是看見一位同學在《鄉教叢刊》上發表一篇關於曉庄小學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他說:「曉庄小學的課外作業就是農事教學做。」在教學做合一的學校的辭典里並沒有「課外作業」。課外作業是生活與課程離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學做離婚的宣言。今年春天洪深先生創辦電影演員養成所,招生廣告上有採用「教」「學」「做」辦法字樣,當時我一見這張廣告,就覺得洪先生沒有十分了解教學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寫「教學做」辦法,決不會寫作「教」「學」「做」辦法。他的誤解和我上述的兩個誤解是相類的。我接受了兩次刺激,覺得非徹底的、原原本本的和大家討論明白,怕要鬧出絕大的誤解。思想上發生誤解則實行上必定要引起矛盾。所以把這個題目來演講一次是萬不可少的。我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里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有改革之必要。這種情形以大學為最壞。導師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稱教授為榮。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識來賑濟人的。我當時主張以教學法來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務會議席上辯論二小時,不能通過,我也因此不接受教育專修科主任為名義。八年,應《時報·教育新思潮》主幹蔣夢麟先生之徵,撰《教學做合一》一文,主張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此時蘇州師范學校首先贊成採用教學法。繼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師范同事無暇堅持,我就把全部課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為教學法。這是實現教學合一的起源,後來新學制頒布,我進一步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但是教學做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現。前年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我仍用教學做合一之題,張伯苓行政管理擬改為學做合一。我於是豁然費通,直稱為教學做合一。去年我撰《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時,即將教學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統之敘述。我現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組織起來作進一步之敘述。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從廣義的教育觀點看,先生與學生並沒有嚴格的分別。實際上,如果破除成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因為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比如種田這件事是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裡做的事,便須在水裡學,在水裡教。再進一步說,關於種稻的講解,不是為講解而講解,乃是為種稻而講解;關於種稻而看書,不是為看書而看書,乃是為種稻而看書;想把種稻教得好,要講什麼話就講什麼話,要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我們不能說種稻是做,看書是學,講解是教。為種稻而講解,講解敢是做,為種稻而看書,看書也是做。這是種稻的教學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學做都要如此,方為一貫。否則教自教,學自學,連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學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寶山縣立師范學校竟把教學做合一改為做學教合一,這是格外有意思的。

創新教育需要「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論。「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身體力行予以倡導的新的教學法,他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教學做合一」正確地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其基本精神是手腦並用,學用結合。只有「在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即「勞力上勞心」,才有可能進行創造和發明。
這就啟示我們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應做到:(1)把發展學生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變嚴格守紀的課堂氣氛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法;(2)鼓勵創造性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人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習中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不斷提高創造能力;(3)重視學法指導,加強學生學習自控能力的培養;(4)重視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⑸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對教學設計的啟示

到別的網站查詢,有答案的。

⑹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觀點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專說是做,對屬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閱讀全文

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小學數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