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進行散文閱讀教學
散文是通過對具體形象的敘述來直抒胸臆、明理言志的一種文體,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權,閱讀散文並不是隨意而為,而應該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新課程標准也強調,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者建構知識具有重要價值
② 如何進行《現代散文選讀》教學
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豐富的教學內容,採用傳統的單篇教學方式是不可能版實現的。這權6個專題稍顯宏觀,在具體教學中還必須確定細化的、可操作的專題目標。從教學策略而言,可以聯手突圍,化被動為主動:教師示範,學生效仿;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突破;教師畫龍點睛,學生奮跡雲霄。教師重點篇目教學突破,示範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平台交流;師生聯手,展示探索結果
③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做閱讀理解的兩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說說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揚,為什麼贊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④ 老師應該怎麼給小學生上散文課
將抽象化為形象,可以用一些比喻,重要是慢慢引導他們得出散文主題,還有注意把控時間,掌握節奏。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發展最快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個性開始形成,價值觀逐步確立,對小學生來講,閱讀的重要性不單是獲取知識經驗,更重要的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為將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方面應注重各個環節,抓住語文知識的每一個方面。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在新的課程標准下,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引領學生暢游書海,無疑是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能力、親歷閱讀過程、提高語文基本知識和素養的有效途徑。閱讀,是提取、加工和運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也是體驗情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方法。 現今的閱讀教學可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種,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只重視課內閱讀,封閉在課本之中,忽視了課外閱讀在培養學生能力、促進發展方面的特殊作用。因此,關注學生成長需要的閱讀教學,應該重視課內與課外閱讀的緊密結合。在閱讀教學中,課內閱讀是准備,課外閱讀是應用。閱讀能力的培養,單靠課內閱讀很難完成。不管課內閱讀的效率有多高,沒有課外的閱讀,都不可能獲得十足的成效。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進行多種方式的閱讀指導,才能培養熟練的閱讀技巧和較強的閱讀能力。學生在閱讀中往往受其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教師則可以通過課內閱讀來啟迪、引導學生提高文章鑒賞力和審美情趣。課文是教師在課內閱讀教學中指導如何進行閱讀的例子,也是教師引發課外閱讀的重要途徑。
通過課外閱讀,學生會驚喜地發現作品的精彩、豐富。他們身上的文化趣味性會增強,能夠自主選擇文本,閱讀文本。語文閱讀能力將得到很快提高。事實證明,只有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密切結合,才能使閱讀能力的培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拓展閱讀思維
「興趣是認識的內驅動力」,只要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了興趣,開展課外閱讀、拓展思維就會成為可能。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穩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社會以及學校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以課堂教學為契機,激發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當我們以檢查作業的形式去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時,會發現有很多筆記是應付了事,詢問起來,學生會告訴你他對老師推薦的書沒興趣。這就不能不引發我們對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思考。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讓學生主動去閱讀。那就是教師首先具備豐富的閱讀經驗與知識積累,再以恰當的方式點撥學生。試想,將所有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書籍擺放在學生面前時,冰冷的鉛字、厚重的版本,會讓他們望而生畏。如果作為教師,能以自己的閱讀經驗,講述書中某一動人的情景,告訴學生有關作者的趣聞、佚事,精選某人的代表作朗讀、背誦或講述,那麼學生或許就從此知道了魯迅、冰心、林語堂……聽說了王朔、劉墉、李敖……再捧起那些厚厚的書,也就不再那麼陌生了。
此外,故事會、朗讀比賽、出牆報、開展讀報活動等,都是交流閱讀成果的好方法。使學生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時,激發更大的閱讀興趣。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厚積而薄發,注重閱讀積累
教育界把一個人生平的積累概括為三個方面:情感的積累、生活的積累和閱讀的積累。對於小學生來說,積累閱讀材料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小學一、二年級開始,就應當讓學生大量的背誦兒歌、淺顯的詩歌,記憶一些童話故事和一些優美的散文。這樣,小學生的說話能力,表達能力就會提高,頭腦中積累的詞彙越來越多,不僅促進了思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促進了閱讀材料的更多積累,並且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小學生的思想單純,懂的知識少,理解力不夠,但機械記憶力特別強。最適合輸入大量的信息和強行訓練。因此,閱讀訓練的重要方法就是多讀。一是次數多,反復讀。從一開始就要引導學生對字詞句段和文章反復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第二個就是要數量多。新教材增添了課文的篇數,增添了口語交際內容,本意就是讓學生多讀多拼。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每日向學生推薦1-2首古詩詞,讓學生背誦,使學生在大量的積累中感悟運用。
四、讀寫結合,發展個性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讀錯音、寫錯字的現象較為普遍,用詞不當、語言匱乏的現象也很嚴重。而這些問題光靠我們的課堂教學是難以解決的。因此,就有賴於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由於自製力差,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是看熱鬧,不會自覺積累。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正確地引導。有效的方法就是讀寫結合,即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抄寫、仿寫。
讓學生抄寫一些優秀片段、好詞佳句,寫景狀物、人物外貌、內心活動、行動語言等。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有了一定的閱讀量,才能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的感情,才能使學生產生自己的領會,才談得上小學生個性化閱讀。
要促進閱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還要讓學生平時依照閱讀材料寫片段,鼓勵學生多作仿寫小習作。例如記錄難忘的人、事物或景色;堅持寫日記;寫一些散文、讀後感等等。在閱讀仿寫的過程中,自讀自思、自我感悟。這樣,學生在不斷的仿寫過程中,語言會越來越豐富,最終創造出自己的語言和獨特的閱讀方式。
總之,課外閱讀應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主動發展為主旨,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閱讀書籍,以促進語文改革的步伐,提高學生認知水平。而學生也會隨著讀和悟的步步推進而由量變到質變,從而使身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求採納~~~~
⑤ 散文教學到底有哪些獨特的規律
【摘要】:散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它選材范圍廣、注重文質兼美、題型穩中求新和考查重點突出,也是近幾年來成為備受高考命題者青睞的一種文體。作為語文教學,教師應從內容上(即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和形式上(即以個人抒情為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為一爐;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像力;行文自由,結構靈活)讓學生能夠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規律,組織和引導其閱讀、理解、把握、鑒賞語言和賞析散文內在的蘊涵,培養學生研究命題者的意圖,領會作品內涵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 情感 意境 語言美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語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和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特別是在散文教學中,因為它選材范圍廣、注重文質兼美、題型穩中求新和考查重點突出,也是近幾年來成為備受高考命題者青睞的一種文體,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積極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語言文字是文章表情、達意、載道的工具。學了基本的語言知識後應該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審美教育的內容。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其健全人格。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啟迪他們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
散文教學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不僅是學習語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語言工具去認識和反映現實,正確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過程中應做到:
⑥ 散文教學教什麼
專業閱讀 筆記
——《散文教學教什麼》(王榮生 主編)
一、中小學散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一)背景常識
1.散文是中小學閱讀教學的主導文類。教材所選課文,絕大部分是「文學性的散文」。
2.廣義的散文——(語文教學界)文學性的散文——狹義的散文
語文教學界的「文學性的散文」含義:包括故事、寓言、特寫、傳記、游記、雜文、(生動的)說明文、(生動的)議論文(社論、報告、演講)、科學小品等。
3.文學性散文在人教版教材中所點比例
教材
語體文
散文
第一冊
25
24
第二冊
25
22
第三冊
20
17
第四冊
20
19
第五冊
8個單元
3個單元
第六冊
4.語文教學,絕大部分課時用於閱讀教學,而散文是閱讀教學的主體。自然,閱讀教學的問題,自然聚焦在散文教學中。妥善地解決散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的問題,無疑是改善課文課堂、提高語文教學的關鍵。
5.解決散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的問題,關鍵是合理的文本解讀。而合理的文本解讀,基於文學理論和文章學的研究。而散文解讀理論,遠遠落伍。這就是教師散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二)對散文閱讀教學的幾點認識
1.散文閱讀教學,要建立學生與「這一篇」課文的鏈接。
(1)其他學科教學,「課文」僅是學習材料(途徑、媒介),而不是學習對象;散文閱讀中的「這一篇」,既是學校材料,又是學習對象。
(2)「這一篇」是獨特的文本,學生面臨的任務,是理解、感受「這一篇」文本所傳遞的作者的認知情感,是理解、感受「這一篇」中與作者獨特認知情感融為一體的語句章法、語文知識。
2.散文閱讀教學,始終都在「這一篇」散文里。
(1)散文有「外在的、可指認的言說對象」,這是其與「詩歌、小說、戲劇」(純文學作品)的區別。
(2)散文文學特性是在「語言所營造的世界」,散文不尚虛構,但散文的寫實,也不是「客觀的」寫實,而是「這一位」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所過濾的人、事、景、物。其所感所思,也極具個人色彩。
(3)文學性散文高度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和言說方式,是與論文報告、新聞通訊的區別。我們閱讀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體認作者的所感所思。後者是需要公認的。散文不需要公認。
(4)散文閱讀,始終在「散文里」,其外在的言說對象,不在散文「閱讀」和散文教學的視野里,與外在對象的關聯,是在閱讀之後才發生的事。
3.我們通過作者的散文,感受、體驗、分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沒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經歷和經驗。即,我們散文閱讀教學,是引導學生往「作者的獨特經驗」里走,也就是往「這一篇」散文之語句章法所表達的豐富甚至復雜、細膩甚至細微處走。
學生已有經驗(語文經驗)+(人生經驗)——不同的
作者獨特經驗(語文經驗)+(人生經驗)——不可能相同的
(三)問題:散文閱讀「兩個外跑」或「走到……之外」。
1.脫離文本,是散文教學的積弊,原因有兩個:一是忽視學生對作者所抒發的感受的體認;二是漠視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品味。 體認作者感受,恰恰需要對文本語言進行細讀品味。
2.把文本當作跳板,從散文里的「個人化的言說對象」,跑到「外在的言說對象」。
作者的言語表達(語句)(文字)
所指(作者見聞/人/事/景/物)(外跑)
外在言說對象(客觀存在的/人/事/景/物)(外跑)
3.從散文里的「獨特的情感認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作者的言語表達(語句)(文字)
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抒情議論)
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言說對象具有的/學生應該具有的)(走到……之外)
4.教師課堂里額外地講東西,或抒情化地講述由此生發的感想、感觸、感嘆,或指示學生講,講一些似乎是老師願意聽的大話(課結尾環節的「拓展延伸」,是最常做的事)。「走到課文之外」,「走出作者之外」,實際是丟棄語文經驗,抽空人生經驗。——上成了「非語文課」。
語文課(散文教學)應該是兩者的整合:
「語文經驗」——獨具心機的章法、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流露心扉的語句
「人生經驗」——個人化的言說對象、獨特的認知情感
5.散文教學,兩個統一的目標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講,一是體認作者在散文中所傳達的獨特經驗,進而豐厚自己的人生經驗(人文性目標);二是通過學習散文,提升自己閱讀散文的知識和能力,即提升自己的語文經驗(工具性目標)。
學習思考:我們常說,閱讀教學要「緊扣文本」,或「不脫離文本」,如何理解?
(四)解決散文教學問題的對策
1.文學體裁的「四分法」:小說、詩歌、戲劇和散文,即「除去小說、詩歌、戲劇之處,都是散文」,王榮生認為此分法欠妥,應該調整發下:
「純文學(小說、詩歌、戲劇)」+「文學性散文」+「實用性文章」
2.凡是體裁和文體特徵認識比較清楚、已形成相應讀法的文章,宜從「散文」中分化出來而專門對待,如新聞、通訊、報刊文章、報刊文章、傳記、回憶錄、科普小品、演講辭、審議、童話等。
3.關注散文文類特徵,形成與「散文」相匹配的解讀方式,或散文解讀的基本取向,形成散文文本解讀的思路。文本解讀的方法與思路,目前沒有系統的理論,只能藉助名家教學實錄,在典型課例研究中總結歸納。
二、散文閱讀教學設計的原理
(一)散文的文類特徵
1.散文文類特徵是「無特徵」。
(1)散文「被剩餘」,散文非嚴格意義上的文體概念,是約定俗成的概念,是用「排除法」得來的,即文體上說不清,道不明的,都入「散文」的框里。中國古代,駢文之外,便是「散文」,韻文之外,都是「散文」。中小學稱為「文言文」。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散文」特指「現代散文」。
(2)散文「無規范」,散文「題材廣泛多樣」,內容豐富無邊。散文形式上「寫法自由和體式不拘」。現代散文張揚個性,「帶有敘傳的色彩」。散文第一要素,是「表現自我的真情實感 」,(梁實秋)「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絕無掩飾的可能,提起筆便把作者的整個性格纖毫畢露的表現出來。」
(二)「文學性散文」的著眼點
1.散文介於文學與實用性文章之間。
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其寫實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說對象」;有文學的特性,在「語言所營造的世界」里,作者的見聞感想是個人化的,散文對現象的闡釋和問題的談論,也不是「客觀的」言說。《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的「荷塘」。
2.文學性散文的「主體」和「客體」。
作者眼裡的主觀的人、事、景、物,在散文中是記敘、描寫的客體。散文關鍵點,不在所記敘、描寫的客體,而在記敘、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體的思想感情。《背影》的關鍵點,是「父親的愛」,還是「體認到父愛的那又眼」?《老王》的關鍵點,是「老王的善良」,還是「作者發現老王善良的那副心腸」? 閱讀散文,不僅僅是為了知道作者所寫的人、事、景、物,而是通過這些人、事、景、物,觸摸寫散文的那個人,他的心眼、心腸、心境、心靈、心懷,觸摸作者的情思,體認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3.文學性散文的日常與獨特。
散文是用常態的心境敘寫日常生活,所以,讀來有親近感,會喚起我們相關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經驗,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經驗,去過濾、同化甚至頂替散文中作者的經驗,乃至忘記了去體察作者獨特的情感認知。
4.文學性散文的言和意。
意,是散文表現的內容,即作者獨特的人生經驗(言說對象和思想感悟)。
美的散文,無不追求精準的語言表達,「文字就是思想」(朱自清),思想存在語匯、字句、篇章、聲調里,中學生讀書,只取思想,忽視語言文字,是不足取的。
文學性散文的「著眼點」——
獨特的情感認知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
個人化的言說對象
個性化的言語表達精準的言語表達
⑦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⑧ 如何運用多媒體初中散文教學方法
一、多媒體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1.多媒體有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於接受。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在朗誦中配上音樂,運用投影,將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結合起來使用,使課件變得圖文精美、形象生動,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創設出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帶來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這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和維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運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實施審美教育
語文學科包羅萬象,是一盤大雜燴,它蘊含著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美育教育,這種優勢決定著語文學科必然成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較高的審美屬性然而,學生由於受條件的限制、閱歷的限制,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自身的情感與作品本身的情感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為此,我們不論在多媒體語文課件的製作上,還是在多媒體語文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調控的靈活優勢,將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兼備、圖文並茂的立體動畫,有聲和無聲相結合的圖畫,以造成特有的情境、意境,觸及學生靈魂,引起審美共鳴。並且,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變成動態,打破了課堂四十分鍾的時空限制,創造一片嶄新的審美時空。
3.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加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習效率
多媒體教學,其主要特點就是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傳統模式的教學,教師為了使學生多理解內容,多掌握知識,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在板書上花費的時間更長。如今運用多媒體,足以把一些零散的各課的基礎知識,通過系統歸納展示給學生,形成龐大的知識網路,這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既美觀整潔,又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力。可以把一篇文章、一個單元、一本書中的所有知識點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再者,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將內容反復播放,直至學生掌握為止。一節課四十分鍾,看似容量很大,但學生並不因容量大而感到壓力,反而覺得非常輕松。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對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消極影響
1.課件內容華而不實
現如今的網路很方便,各種免費課件俯拾即是,只要上網查查,就可以隨便下載到,而且不用老師的自行設計就完全可以拿去應付教學,更有甚者還可以不斷重復使用。這種做法,是以課件為主導的。它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完全依賴於多媒體課件應用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思維特點,不能對學生採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還不如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曾經聽過很多年輕教師的多媒體公開課,發現有這樣的現象:教師為了上好公開課,把所有能夠在多媒體教學中展示的內容都製作成軟體,在課堂上一一播放給學生,老師自己卻站在計算機中控台前只顧操控程序,沒有很好地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忽視學生與文本的交流,結果一節課下來,學生因圖片展示多而對所學內容了解甚少,面對課本上的問題似懂非懂。有些同學,甚至一整堂課下來,幾乎沒顧上翻課本。其實大多數學生,他們的學習需要老師的指導,在學習方法上需要老師的點撥,在思維方向上需要教師的引導,對學習信息的反饋需要得到及時的回應。因此,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最好把傳統手段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依照大綱要求、學生的個性特點,准確定位,而不是一味地牽強附會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2.多媒體成為公開課的專用品
在有些公開課上,教師們為了追求時髦,在嘗到了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的甜頭後,便對此刻意強求,一堂課甚至從頭至尾都想著用多媒體來教學。這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課件替代小黑板、教學掛圖等教具。這種追求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是好的,他們的目的也是好的,但是還沒有認識到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為了一節公開課,多名教師竟然煞費苦心,挑燈夜戰,最終製作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課件。但是,在平日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可能每一節課都做課件,搞教學,這使得多媒體教學成為示範課、公開課的專用工具。
總之,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其積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運用不當,它的弊端也會使我們的教學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只有綜合利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兩種手段,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並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的教學工作才會取得滿意的成績。
⑨ 小學散文如何教學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你可以先找一些類似的比較幽默一點的散文給學生看/讀,接下來你照我說的來做:
你:回同學們,答剛剛的文章就是我們俗稱的散文。這篇文章屬於比較幽默的風格,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同樣屬於散文但風格不同的文章。請翻開書本第x頁
明天我還會給你提幾個方案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⑩ 淺談如何進行散文教學
散文在初中教材里佔有一定量的篇幅,教好這類文章,提高課堂效果,是語文教師不能迴避的話題。面對一篇散文,老師要怎麼處理才算到位,學生要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學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知道,散文難教,但教散文過癮。教散文最能展現教師的才情,最易與學生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最易與作者同喜同悲。若教學藝術發揮到了極致,走出課堂,有不可言說的愉悅。長期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尋求散文的這種教學境界,試圖建構自己課堂教學的理論,最終找到一條出路既符合新課標要求,又能經得起應試的檢驗,同時還具有操作性。三者有沒有契合點呢? 散文屬於文學作品,教學上,應按照文學作品的鑒賞來處理。文學作品的鑒賞,首要的任務是要完成對作品形象的理解,其次是要完成對作者情感的把握,再次是要完成文本語言和藝術手法的分析。一般情況下,就某一篇文章來說,散文的教學無外乎這三個方面的教學目的;就單元教學目的來說,應該通過某篇範文的教學,教給學生此類文章的閱讀方法,掌握該種文體的基本特徵,培養閱讀散文的興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另外,初中學生,感知語言的能力相對較差,教學中要加強朗讀,先讀通順,再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感悟。積累也不容忽視,名家名篇最好能夠熟讀成誦。 說起來,這是教學外的功夫。要教好散文,首先要掌握散文的文體特徵。散文的特點是題材廣泛,感情真摯;形式自由,寫法靈活;語言洗練,樸素自然;短小精悍,形散神聚。其次要掌握散文教學的基本套路。由於散文常以第一人稱娓娓告白,把我的思想情感、內心世界、情緒變化、心理體驗表現得形象生動,因此散文教學要抓線索,抓文眼,注意文中鮮明的自我和個性,注意形象與精神情感的結合。第三,要教好散文還得要具有入情入境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的過硬本領。教師較高水平的范讀,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於感染學生調動學生。 舉凡操作性的東西,總得講究個方式方法和先後順序。散文教學,我以為得有序地唱好三部曲: 1、感知形象。散文,不管是敘事散文、抒情散文還是說理散文,一般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景、物、人、事)的記述來抒情寫意、明理言志。通過閱讀文本,弄清文章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徵,這是閱讀散文的第一步。如楊絳的散文《老王》(初中八年級(上)第二單元),通過閱讀梳理可以發現,前半部主要寫他生活的艱苦和精神的凄苦,作者從老王蹬三輪的職業、殘疾的身體、簡陋的居住環境等方面著筆;後半部以時間為序,回顧作者與老王交往的四個片段(A、願意給我們送冰塊,車費減半。B、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C、文革時期,他的生計越來越困難。D、去世前一天硬撐著身子給我送香油、雞蛋。),寫老王的為人,著重突出其善良的品質。 2、把握情感。感知形象只是對文本內容的形式感知,接著要深入解剖,通過聯系背景、捕捉動情點、連接感悟線,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讀《老王》,通過對作者所寫的與老王交往的幾個片段的細心揣摩和分析,聯系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文革期間受迫害,在幹校勞動改造),結合我的友善言行和愧疚的心理活動,就不難理解作者要表達關愛弱者與不幸者的主題。一般情況下,在歸納出散文的主題後,要順勢進行拓展,圍繞人文性做點文章,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比如《老王》一課,要在理解主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關心現實生活中像老王一樣處境的老李、老張,與人為善,同情關愛身邊的弱者。 3、賞析語言。散文的精妙或體現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體現在其謀篇布局的匠心獨運,或體現在表現手法的多姿多彩,或體現在遣詞造句的精煉生動。散文的教學難得面面俱到,在對文章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了宏觀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語言的表達應用方面細心揣摩咀嚼,說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處,那麼就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揣摩咀嚼的過程有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讀《老王》可以思考:作者為什麼在老王送雞蛋一事上要濃墨重彩地刻畫老王的外貌?為什麼要著意表現他的弱不禁風?文章是這樣寫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屍,骷髏上綳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作者為什麼要調用多種修辭手法來描繪他的外貌和形態呢?這是很值得去咀嚼的。獲得答案的過程,既是對文章的反芻,也是對自己思維的開發。揣摩咀嚼還可以藉助聯想,圍繞文章內涵作發散思維。這樣的品賞,也可以說是讀者自身思想性情陶冶的過程。 當然,在依次研討形象、情感、語言的過程中,朗讀這一最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能疏忽的,是要貫穿始終的。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助於學生熟悉課文,有益於煥發課堂的生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散文尤其要讀,只有多讀,方能品出蘊藏在字里行間的韻味與真情實感,才能體會文章的精妙。優美的篇章與文段若能熟讀成誦,對於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提高寫作水平也將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散文教學還是有路徑的。但是,教學的追求,難得臻於圓滿,教學的藝術總是遺憾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