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科學教學語言

小學科學教學語言

發布時間:2021-02-03 21:51:20

『壹』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語言課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專生的同教學屬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貳』 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哪四種

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 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 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叄』 小學科學課教師的語言需要注意什麼

具有趣味性、邏輯性、科學性,要有準備,不要給學生錯誤的科學信息,豐富的知識是小學科學教師基本的應該具備的,學生提問的你所不知道的千萬不要信口開河的去解釋。

『肆』 如何把小學科學課上好

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如何讓學生學得主動、認真、愉快,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四有」的社會主義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我們以《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為指導,結合教材特點和當地自然和社會環境以及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些嘗試。現在寫出來與各位同仁共享。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予以批評指正。
一、要更新教育觀念,確立正確的課程理念:
1..主動學習 :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了解科學知識的功能與價值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自主開發的過程,是疑問、困難、障礙、矛盾的暴露過程和心智、個性、成果、喜悅的展示過程的統一。 2.、我們應更多的關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生 最主要、最經常、最大量地獲得教育的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對於師生猶如戰場對於將士。向課堂40分鍾要高效益,是科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學生心往神馳的境界。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深刻領悟:「學科學對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3.定準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教互學、主動開發、共同提高的科學課的雙向互動的創造性過程。 4.面向全體:以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為本,兼顧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創設良好的科學教學氛圍,讓科學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情趣和智慧。
二、要有強烈的新課程所要求的目標意識。
教學目標有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有直接目標和間接目標。至於原來我們特別關注的知識,它只是用來整理的其中一個目標,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或主要目標。如:科學三上年級的《我的大樹》一課教學中不是追求學生對大樹的知識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導學生如何確定觀察內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讓學生通過活動體會和領悟「什麼是觀察」「觀察和看有什麼不同」,學會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匯報交流等等。學生在活動中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體驗;用測量的方法知道大樹的粗細、高矮等有關信息;用文字、圖畫、採集標本等方法記錄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語言和動作向大家描述大樹……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對自己觀察的大樹有了直接的認識,對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的興趣,科學素養也就在這樣的活動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學課堂上要有強烈的新課程所要求的目標意識,沒有目標意識或目標偏失的課就是沒有質量的課。
三、要優化教育資源,整合具體的操作過程,並要重視教學設計在實施中的合理性。
小學科學是一門具有活動性特點的比較綜合的新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活動化的處理,把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個有關聯的活動組合。上課時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活動組織和指導工作,根據探究價值的大小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活動,並在多向互動中培養學生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素養。 科學新課程標准中指出:在小學階段,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過高,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涉及科學探究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也可以是全過程。因此,科學課堂教學是一項靈活性比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學內容就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環節。
四、要體現學生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雙主體」
針對新課程標准所提出的科學課要體現學生主體與教師指導、活動的趣味性與探究性、活動的量和質這三對關系是否和諧。學生主體與教師指導的關系的具體表現之一是: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和教師控制教學進程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孩子做出的回答、選擇以及結果、結論,而學生的活動往往非教師所能控制,因此任意性的學生主體作用將直接影響後續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必須把課堂教學引向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因此教師的引領必不可少。但引得多了,學生主體就淡化了,引得少了,學習效率就下降了。本人認為:教師在處理這對關系時要承認學生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雙主體」,即教師是在學生主體活動中發揮著主體作用,及時介入、及時提煉,做到心中有譜;活動的趣味性與探究性的關系表現在:趣味性的活動不一定具有探究性,而探究性的活動也不一定具有趣味性,兩者往往不可兼得。本人認為:教師在處理這對關系時要從學生的特點、生活和學習基礎等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考慮,允許學生探究生成性的大家都興趣的又有價值的問題。至於事先考慮好的問題,教師應根據需要有機地穿插在教學過程中,在不影響教學目標達成的前提下,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由探究。另外,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把課內的多種有價值的探究性問題延伸到課外,做到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統一;活動的量和質的關系主要表現在活動的結構及內涵的研究上。科學課就是有一個個有關聯的活動組成的,這些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結構性,好的結構不但能使活動達到好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五、要充分利用現代電化教學手段。 《課程標准》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展為主線」的現代教學理念。因此,我們根據目標和內容,結合小學生對新奇事物具有好探究的心理特徵,運用音響、幻燈、電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們有意指導學生看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致富經》等電視欄目,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人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在教學有關植物的根、莖、葉和動物方面的一些內容時,又把這方面的內容製成幻燈片,學生的學習由原來書中的抽象講解,變得栩栩如生,一目瞭然。學生掌握起來也輕松、愉快。
六、要重實驗操作、讓學生主動發展。在教學中,我們強化演示實驗,提高教學效果。實驗具有直觀性、趣味性、知識性。做好一個演示實驗會比抽象籠統講解更具體、更有吸引力,學生觀察實驗操作時都精力集中,甚至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如《浮力》的教學,我們准備了一個裝滿水的水槽,手中拿一木塊,問學生:將木塊放入水中,會是什麼樣呢?學生有不同的說法,都紛紛說出自己的結論。當我們演示時,學生聚精會神地觀察,證實自己的結論是對或錯,這樣學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讓幾個學生上來演示,用手向下按木塊,說說手有什麼感覺,這時我們告訴學生這種向上推的力就是浮力。再讓學生想想,如果把鐵塊放在水中又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沉下水底)是不是下沉的鐵塊就沒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學生思考後,我們再演示。用測力計先測出鉤碼的重量,記錄下數據,然後將鉤碼放入水中,再看此時測力計的數據有什麼變化, 得出數據,既真實、又可信。最後,師生共同分析,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由於學生參與其中,記憶深刻,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七、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求知慾是對新事物進行探究的心理傾向,是激發創造活動的「誘發劑」, 是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原動力。好奇心則是求知的大門。為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教學中,我們從學生感興趣的材料著手,有效地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一開始就處於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的位置上,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尊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如教學《物體的熱脹冷縮》時,課前,我們有意把一個乒乓球弄癟,課堂上,我們向學生求教:「老師剛才打球時,不小心把球弄癟了,誰能幫老師修復一下。」這時有幾個同學說:「老師,你把球放在杯子里,再倒點熱水,球就會鼓起來。」有的同學說會不會喲?這時,我就找個同學按他說的方法做。等球鼓起來,教室里一片歡呼聲。我們就抓住時機問:這是什麼原理呢?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好嗎?學生一下子都活躍起來了。對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老師要加以保護,不能因學生的想法幼稚而嘲笑、斥責。教學中,無論學生思維成就的大小,都要給予鼓勵。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科特點,根據教學實際充分挖掘科學的教育功能,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切實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質。

『伍』 小學課堂教學語言是以( )為特定的教學對象,以( )目標、要求為宗旨,以( )為特

小學課堂教學語言是以( 小學生)為特定的教學對象,以( 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目標、要求以科學知識為本,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以(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重點

『陸』 小學科學教師課堂常用的評價語言

1、能思考、善發言是你給老師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科學課上你總是能最積極的投入到實驗中,總能很細心地觀察實驗現象,交流中你總能把手舉的高高,發表見解時你總是說得有理有據,在參加科技比賽活動中,你用自己的智慧讓飛機在空中滯留時間大大延長,為自己、為班級、為學校爭取了榮譽,真不簡單那。老師希望你能在科學的天地里更扎實的學習,研究,取得讓你爸爸、媽媽引以為自豪的成績,加油……

2、認真聽講的坐姿,積極舉手的身影,清楚端正的字跡……這些都是你留給老師的好印象。在科學課中,你總能積極准備各種實驗材料,你總能靜靜地觀察、認真地思考,然後舉起你的手發表著你的意見,這一切都是老師非常欣賞的,老師希望更加努力,不斷追求更大地成績。

3、聰明、文靜、善思是你給老師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最欣賞你做模型時那專注的神情和思考問題時那仰頭思索的神態,還有那積極舉手的表現。專心、仔細、認真是你的學習良伴,你能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和發現,這是你善思好學的回報。你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在短短時間內在高手如林的紙模比賽中取得市三等獎和全國三等獎真是不容易那,這一切足讓老師以你為榮。假如你能在各方面表現得更積極些、主動些,我想你會有更大的收獲,期待著你更出色地表現。

4、善思、善問是你科學學習的特點,積極主動、樂於合作是你參加科技興趣小組的表現。你熱愛科學,總能積極准備各種實驗材料,你總能靜靜地觀察、認真地思考,然後舉起你的手發表你的意見,這一切都是老師非常欣賞的。科技組的活動中也留下了你那活潑的身影,爽朗的聲音,你用你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班級、學校爭取了市級榮譽,這讓老師感到由衷的欣慰。老師希望你能更加努力,多留心觀察,多交流討論,不斷追求更大地成績。

5、善於開動腦筋思考的你在科學課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你能在觀察中有著新發現,你能在交流中有著新體會,你能在生活中有著新思考,這些都是讓老師為你感到自豪的優點。還清楚記得你認真參加市建築模型比賽,和同學一起創新設計、專心製作,為自己和班級、學校爭取了市級榮譽。希望你能在思維活躍的時候能提高學習的注意力,更好地遵守課堂記錄,踏實些、專心些,老師堅信你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柒』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1、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和積極思考:小學生的一個行為特點是喜歡問「為什麼」,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加以思考。

2、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實踐探索:探究活動是觀察、分析、思考與總結的過程,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問題,很多學生並不是不喜歡動腦,而是缺少正確的引導與指導。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究時間與空間,關注學生們提出的科學現象,並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

3、將教育環境科學化:學校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學生在學校學習和成長,校園環境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教師應改變嚴肅的教育環境,設計一些具有豐富意義的文化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並體驗科學知識帶來的樂趣

4、教學與活動服務於科學教育需求:小學生個性活潑好動,很多教師苦惱於怎麼讓小學生端端正正坐在課堂中學習,與其這樣,不如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天性,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與思考中自主探索知識,這種方式所得出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會更加有效。同時,教學活動不應僅僅局限在課堂上,科學教育更多的應該是走進自然,走出課堂,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神奇。

5、在生活中讓學習成果得到鞏固: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貫徹,新課標在小學教學中的施行,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理論與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與興趣,增強科學意識,探索科學奧秘,用知識解釋周圍的科學現象。

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鞏固學習成果,並將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對於孩子好奇的問題,例如:下雨打雷不要站在樹下,冬天濕衣服晾在室外結冰後仍然可以晾乾,從冰箱拿出的汽水冒白氣等等,這些日常生活現象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科學知識。

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交流對於知識的鞏固與記憶有很好的效果,教師應注重日常與學生的交流,鼓勵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生活現象與常識,鼓勵與引導孩子們深入探索,鞏固課堂知識。

『捌』 小學數學的教學語言表達的科學性應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不妨從小學數學科的特點來闡述,小學數學課的特點是:1、應用的廣泛性;2、高度的抽象性;3、嚴密的邏輯性。
應用的廣泛性
這一點好理解,小到買菜做飯,大到精密科研,處處用到數學。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充分利用新課導入時,進行學習目的、理想前途的教育,鼓勵學生學好數學。

高度的抽象性。
舉個例子,1,它可以表示一個人、一個蘋果、一本書......,還可以表示一群羊、一打鋼筆、一片深林......。還有上、中、下,大、小,多、少,都是相對的。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還有計算公式、法則都是從一些實例概括抽象出來的,也很抽象。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開始逐步走向抽象性。這就與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產生了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這就要求教師教學的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還要有啟發性,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同類事物的同類屬性,比如教乘法交換律,先讓學生做,讓他們發現兩個數相乘,交換被乘數和乘數的位置,積不變的的規律,然後推廣到三個數相乘、四個數相乘...,最後讓學生自己總結他們的發現的規律並用文字表述出來。然後問學生,今天我們發現了這個規律叫做乘法交換律,那麼這個規律有什麼用呢?這樣又回歸到應用的廣泛性,又趁此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並開始簡便運算的練習。這樣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自己發現規律,自己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嚴密的邏輯性
小學數學並不復雜,但處處可見其邏輯性的嚴密。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在引導學生概括這一性質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表述上邏輯性不夠嚴密的特點,舉一些反面的例子。要是改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或除以一個數,分數的不變。」行嗎?比如我分子乘以2,分母乘以3,行嗎?你說要同一個數,我分子乘以2,分母除以2,行嗎?好,我都同時乘以或者除以0,行嗎?4/8變成1/2,分子和分母都變了,能說分數不變嗎?通過教師一系列的反問,逐步糾正學生表述上邏輯不嚴密的毛病,學生理解也更深刻。最後還要給出一組帶分數讓學生討論帶分數的整數部分怎麼辦?

我自己感覺自己好像不是在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也不能三言兩語能說清楚。不過我想說明,科不科學要看教學效果,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否提高,學習熱情、求知慾望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敏捷,數學能力是否提高。教師教學語言除了對學生親切、信任,富於啟發性、誘導性外,講課時語言也要簡明扼,不能模菱兩可,含糊不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身體力行,學生也會受潛移默化。

上面所說的只是與你切磋,請你斧正。

『玖』 新課標下小學科學教學

新課程 新角色 新要求

摘要:目前,小學英語正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專家們本著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
本的思想設計了英語新課標。但能否實現預期的效果,關鍵在於新課程的實施者——教
師。在此,結合新課標,通過構思新課程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探索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
新要求,旨在於同仁探究,更好地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關鍵詞:新課標、角色、素質
隨著我國加入WTO,現代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全球化都使英語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英語作為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最廣泛的語言。因此教育部把英語課程改革作為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教育專家們本著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設計了英語新課標。而新課程真正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根據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觀願望實施新課程。由此可見,新課程設計得再理想,如果教師不能按要求去實施,那麼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可以這樣說,這次課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參與是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新的要求。小學是英語的啟蒙階段,小學英語課程改革成功與否將決定中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成敗。基於此,對小學英語教師角色的科學定位,對他們素質的新要求進行探究,在新課改的浪潮中,猶如鎮舟之石,其意義是重大的。

一. 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
1. 教材的照搬者轉向課程資源的利用者與開發者

《標准》特別注重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英語課程來說,語言環境的創設,語言運用的真實性和語言材料是否豐富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有力保證。《標准》要求教師要合理地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針對本地區的條件,積極和有創造性地利用多種資源,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提高課程實施的效果。有位老師在教Book 5 Unit 6 Nature Park 時,當地正好有一個自然公園,學生對它非常熟悉,教師用照片展示了其中的一些景物,如mountains, lake, river, flowers, grass, cloud, sky, 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教學效果很好。這位老師充分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豐富了課程資源,提高了課程實施的效果。

2. 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轉變,教師要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面對他們的工作。《標准》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筆者在教PEP Book 6 Unit 6 My Favourite Season B Let』s Talk 時,有一個重點句型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Why ? 筆者除了有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小組訓練外,還設計了一個學生感興趣的任務。當時正直春遊之際,學生們忙著選景點。筆者要求學生查找資料,找出景區:如北京香山、哈爾濱、海南三亞、杭州西湖的最佳旅遊季節,並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課後翻閱資料,網上查找,課上各述理由,把學過的英語進行活用。對各別因為知識欠缺未能表達的情況,老師則給予幫助。這時老師不是把已有的知識照搬給學生,而是把問題拋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從旁協助。這時老師豐富了角色,不光是傳授者,同時也是促進者。

3. 評價的權威者轉向評價的參與者之一
《標准》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為了全面、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倡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因此教師只是眾多評價者之中的一員,對學生評價時,不要把自己的評價意見強加給其他人,而要客觀地結合學生本人自評、同伴互評以及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學生公平、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於學生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為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使之語調能夠豐富我搞了一個「朗讀大擂台」。就是抽取課本中的一篇文章,讓一些學生來朗讀。所有的學生都是評委,以課本配套磁帶為准對選手進行點評。公認模仿得象或進步很大的同學,可以English corner 里貼上照片。每個月定期舉行。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加強了他們的聽力。他們有時甚至比老師聽得更全面,更細致,對一些細微的變化也能留心。而且通過學生間的點評,培養了他們的互助意識。

4. 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者
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必然導致師生關系的改變,使教師長期以來高高在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發生變化,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和平對話。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方案)的過程,而且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人性化的創造過程。

二. 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的新要求
1. 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當今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從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既重視英才教育,又重視提高國民素質,多層次、多規格地培養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已成為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基礎教育不能僅僅著眼於培養少數「英才」,而且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為社會培養各種層次、素質優良的人才。我們要承認並尊重學生發展存在的差異性,不搞「填平補齊」、「分數排隊」,淡化學生人際間的比較。要知道差異是一種財富,它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2. 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隱喻強調的是教師知識和能力的必要儲備,對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當前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教師除了知識和能力的必要儲備處,還要及時更新自己,不然那桶水恐怕不但沒有用,而且要腐爛發臭了。如隨著新生事物的誕生,一些新生詞如 e-mail, e-commerce, fax, multimedia, Aids, SARS, PC等應運而生,我們要不斷地吸取這些新知識,充實我們的知識儲備,擁有更加精練的、具有豐富營養的、高質量的「水」。

3. 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我們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讓學生掌握這門語言,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准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語言教學的規律,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4. 學會反思,做研究型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研究的起點很多,如我們要改善一個困境,解決一個問題,彌補一個缺失,或想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起點找至後,然後與他人對話,與文本對話,與自我對話,即通過教育經驗的表達與分享,理論的指導和實踐反思,使自己的研究不斷提高,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教師應極早認清未來教育中,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轉變。這將有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確保課程改
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1.《小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
2.《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教育科學出版社
3.《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林少安著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教學語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