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英語教學是我國義務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促進新課程改革,這是歷史賦予小學英語教師的重任,也是提高小學英語教育質量為培養英語人才的必然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就要實施教法與學法的改革。如何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有效開展教學,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呢? 目前,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等現象。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速度較慢。如「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和年齡特徵,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願意繼續學習英語。另外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三到四次,每次僅幾十分鍾,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普遍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針對以上教學現象,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待於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一個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表現出注意的傾向。特別是對生性好動,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學生來說,多媒體課件絢麗的色彩,逼真的畫面,可愛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鐵般,吸引了好動活潑的小學生。如在《we love animals》一單元時,我運用多媒體使zip這只淘氣的小松鼠人性化,提著籃子從森林深處蹦蹦跳跳來到大家面前,落落大方地向大家自我介紹:「My name is zip,What』s your name?」zip靠在大樹上,一隻身著華麗衣裳的bird答腔道:「My name is feifei 」,隨後課文的內容便在兩個可愛的卡通人物中展開,這樣的情境很吸引學生,並且第一印象也很深刻。 2、教學中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盡力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使用語言,從而進一步學習語言。平時上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大膽讓學生開口。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困難。任何時候都要鼓勵學生,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如教學《How many》一單元時,我用直觀教學法、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直觀教具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多種感官刺激的材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依據「多元智能」理論,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愛好表演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編短劇;讓美術特長的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英語單詞卡片的製作。 3、教師應該鼓勵和重視「小我」讓其不斷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因和結果。有的老師卻只知道一味批評責罵學生的缺點,這樣嚴重挫傷了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和「小我」的創造性發展。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愛護往往會轉化成為對教師所教學科的興趣和喜愛,所以教師的鼓勵就是學生學習動力的助跑器。當在課堂上大部分同學不敢提問,也羞於答問。我就告訴他們如果不提問就是沒有獨立思考,這樣就得不到老師的表揚,提問多了才是老師喜歡的好孩子。每次把提問看成好孩子的評估標准,在多次表揚下他們也適應了教師提問,更加樂於表達「自我」的想法了。 4、課堂教學中語言英語化。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而思維活動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進行的。外語教學只有盡量用外語進行思維,用外語進行教學,增加外語的實踐活動,才能培養出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因此,盡量避免用母語進行教學,是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原則之一。為了使小學生的思維盡快地與英語聯系起來,在英語課堂組織教學中做到課堂教學語言英語化,以排除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用英語組織教學,還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不僅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 5、實現課堂教學交流交際化。 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單是給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內容和思想感情交流的交際過程,學生只有在有聲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在交際中學習語言則是最佳途徑之一。首先,要抓好起始階段,養成講英語的習慣。教師在學生學習了一些日常用語後,可將日常交際用語與各單元有關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歸類,並結合學生和教材實際情況進行運用。其次,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教學要求的逐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各單元的要求,做到突出重點,有的放矢。教科書由相似內容題材穿插進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所側重,這樣既能抓住重點,又能減輕學生的負擔,並使課堂教學收到較好效果。 6、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採用書後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後會互相評比書後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局面逐漸形成。 7、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建立課外活動小組並加強對課外活動的輔導。 像學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游戲;猜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所以,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英語會話,與同學對話,與家人對話。 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
2.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有效評價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有效評價
課堂評價用語的使用猶如課堂教學改革一樣的,隨著社會對人的需要,隨著我們對學生的關注,隨著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被使用著、推廣著、普及著。大量的評價語言充斥到課堂上,給原本嚴肅的、沉悶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線的生機,使原本像貓和老鼠般的師生關系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英語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建立能夠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有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英語課堂學習評價是英語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性評價。其一,課堂學習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的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學習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我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情況:
一、常規化的評價
所謂常規,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英語課堂學習評價常規化,就是要讓英語課堂學習評價成為一種規矩,一種制度,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
要使英語課堂學習評價常規化,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立好評價的項目。在一堂英語課中,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有學習效果方面的,如聽、說、讀、寫;有學習態度方面的,如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
(二)給出評價的標准。在列出項目後,要給每一項分成A、B、C三等,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如,分別給3、2、1顆星星。記錄下評價結果,到期末根據星星數目的多少,給學生定等級,打評語。
(三)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要使評價常規化,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在第二點中,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進行評價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聽的習慣:聽別人的發言,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聽別人給出的評價,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說評價的習慣:注意發言禮貌,說話委婉,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同時對於評價的評價,也可以給出項目與標准。因此,我將以上評價內容綜合列出一個表格,並詳細給出標准。
3.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
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英語教學中,恰當運用體態語言(如手勢,眼神,面部表情,人回際距離和自答身動作等)向學生傳遞關愛的信息,對引起學生的求知慾,調節課堂氛圍,創造溫馨的學習環境等會起到積極的作用。言出於心,教師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個學生,就會創造出各種生動的,贊賞性或鼓勵性的語言
4.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改變,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一切活動都以學生為中心,他們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因此,關注學生學習,如何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牢固樹立以下有效教學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使課堂教學能更加有意義。「有效」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較好地達到三維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有趣」是指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故事教學、chant、TPR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有用」是指學習的材料,使學生感到有價值。它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經常進行行動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我認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 課堂教學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期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結果的概括性表述,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或目的)是該堂課的靈魂,它決定著整堂課的方向,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處。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示方向,引導軌跡、規定結果的重要作用。「無目的的課只能浪費時間,講到那裡算那裡」,因此,在備課時要緊緊圍繞這些目標。在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及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學目標又是教學的終點,是標准。衡量教學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就是學生達標否。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這類活動,可以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課堂上所設計的任務一般都要給一些語境(圖示或文字說明)和詞語提示,但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想像的空間,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這不僅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求同思維,更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
二、導入環節要妙趣橫生
Well begun, half done. 一個好的開頭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開頭,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因此教師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小學英語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靈活多變的加以運用。我們可以採用1.歌曲式導入,2.提問式導入,3.簡筆畫式導入,4.圖片、課件電教手段導入,5.復習式導入,6.游戲式導入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要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外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景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 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有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有關水果的詞彙時,我們可以利用apple, pear, peach, grape等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讓學生會用句型「I like apples/pears…」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在學習動物詞彙時,我們讓學生模擬動物的聲音或模仿動物的動作扮演所學小動物。這些情境的創設都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同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巴甫洛夫曾經說過:「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多種器官參加,就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多媒體計算機集圖像、動畫、圖形、音響等功能於一體,使傳統的教學媒體與現代化的教學媒體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既能准確地傳輸教學信息,又能實現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調節,逐步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DVD等多媒體軟體,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方法更新穎,手段更多樣,有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達到開發智力,能力培養,陶冶情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四、課堂教學語言應簡單易懂
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相對增加。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言有限,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母語幫助學生理解,「TPR」最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如我們在教完eye, ear, mouth, nose等有關身體部位的單詞後就可以通過游戲「Touch your eye/ear…」來鞏固。同時,學生在跟老師做肢體語言表演時,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他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強調盡量使用英語但並不排除必要時可以使用母語。因為如果學生不能准確地理解教師的語言,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無法正確運用語言,教師就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也就無法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這時如果教師用漢語把意思說出來,學生立刻就會明白該句子結構的意思,這樣也能節省出更多的教學時間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
五、要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斷,和「親近」或「不親近」的情感反應;甚至於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對教師沒有好感,也就不想學他教的課。如果教師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感興趣,表現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麼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旦學生與教師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能為力了。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學困生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激發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通過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學
5.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課程過程性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是實踐課程目標的主陣地,教學設計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證.教學設計由分析、設計和評價三部分構成,教學設計的開展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 一、需求分析任何教學都應該起於需求分析,包括學習者分析、教學資源分析和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分析包括學習者學習動機分析、學習風格分析、多元智能分析和語言基礎分析.動機、學習風格和多元智能分析一般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最好在教學之始開展,以便為整個學期的教學設計提供必要的學習者信息.語言基礎分析一般可以採用測試的方式進行,鑒於教學設計的特殊要求,應該避免目前比較流行的分級測試,採用主觀性任務,以便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基礎進行診斷. 教學資源分析在教學設計中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資源分物化資源和非物化資源,物化資源包括教材、參考書、課件、掛圖、視頻、音頻等各種服務於課堂教學的物質化資料,非物化資源主要指教師的理論儲備、教學技術和研究能力. 教學目標分析指把《課程標准》中有關聽、說、讀、寫、譯,有關語法、詞彙、情感態度、文化策略知識,有關唱、做、畫等方面的要求具體化為單元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採用可以觀察的行為動詞表述,而不是籠統的「理解」、「掌握」.另外,教學目標分析還包括目標層次的分析.根據布盧姆的教育分類學,人的認知表現為知識、理解(領會)、應用(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就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而言,不管是閱讀還是聽說,不管是文化還是策略,都應該體現認知的不同層次. 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包含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技術設計以及評價測試設計五部分. 1.教學策略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指教學設計中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如閱讀教學設計中,是採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情景閱讀教學模式、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項目閱讀教學模式還是其他,是採用顯性的教學方法、演繹的教學方法還是隱性的、歸納的教學方法等都屬於教學策略設計的范疇.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資源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小學與中學不同,中學與大學也不同;分析型學習者與綜合型學習者,體驗型學習者與視覺學習者對教學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小學階段可以多採用體驗型的教學方式,而高中和大學比較適合分析型學習方式;小學階段可以多設計游戲活動,而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設計游戲就應該特別謹慎. 2.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是一個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的問題.其實,一堂課如何導入,如何呈現任務和知識,如何訓練知識和技能,如何應用和評價所學,是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習活動錯置的現象.第一,活動難度錯置,認知要求高的活動反而被安置在認知要求低的活動之前;第二,活動目標錯置.比如,閱讀和聽力之前的詞彙教學其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後面的閱讀和聽力,為閱讀和聽力等在語言方面做准備,那麼如果是聽力前的教學,詞彙應以語音和語意之間的聯結為主;如果是閱讀前的教學,那麼詞彙就應該是文本和語意的聯結為主.但是,我們卻經常看到很多教師在閱讀前和聽力前講解單詞用法,訓練單詞,有時還設計了詞彙應用活動. 3.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一堂課由若干教學活動組成,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層次性、系統性、適應性和銜接性. 所謂活動的層次性,第一指課堂教學的活動應該是逐步遞進,逐步升級的趨勢,活動由信息辨認、語音辨認、文化和策略的識別,到信息、知識、策略的理解、應用、分析和綜合,由功能、技能的訓練到功能和策略的運用和評價.所謂活動的系統性指所有活動必須指向同一最終目標,為同一個目標服務.所謂活動的適應性指活動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生的語言基礎,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活動的銜接性是活動系統性的保證.活動的銜接性指前面的活動是後面活動的准備或前序列,後面的活動是前面活動的繼續,建立在前面活動目標之上. 4.教學技術設計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開始走進英語的課堂教學.演示文稿在給教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外語教學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教學設計中媒體的使用必須考慮到媒體與教學材料,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接受程度之間的關系,而不能盲目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5.評價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評價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總結性評價.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多為診斷性評價,一是診斷任務的達成與否,二是診斷學生是否按照預期的方式在開展活動,三是分析造成學習困難和設計難以有效實施的因素.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可以通過觀察、師生對話、問卷等方式.教學設計中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必須分析每個活動可能出現的變化,然後根據可能性變化設計各種備用活動,即每個階段教師都必須設計預案. 三、教學設計實施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需要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進行評價.教學設計不能付諸實施,其評價也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實施是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具體檢驗,更是教學設計目標達成的唯一渠道.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各種相關數據,以便對教學設計進行評價. 四、教學設計評價教學設計評價指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評價.教學設計評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收集有關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息,又要收集關於教學設計本身的信息.信息收集可以採用課堂觀察的方式,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請同事或者相關專家聽課;信息收集還可以採用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最好採用現場調查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座談了解學生的看法,可以通過專家與授課教師的座談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課堂結束時的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教學設計的各種信息. 五、完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本來就是一個過程性研究,需要一個迭代的研究循環,教學設計也因此不能是通過一次教學實踐就完結的活動.每個學校可以構建一個研究共同體,採用基於設計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行動研究方法,通過不斷地設計、實踐、完善設計,開發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 (責任編輯 池春燕) * 本文作者工作單位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外語系.
6.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綜合素質評價
隨著新課程的推廣與實施,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運用英語教學評價,著眼於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促進英語課程的快速發展和創新。新的評價體系要求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價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聽力與口語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提出對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進行的評價。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方法,正確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確定英語課程評價的重點。教師要把英語課程評價的重點放在形成性評價的有效實施上,形成性評價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自主評價能力,而自主評價能力是學生能力發展最主要的構成要素。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業表現中及時的獲得反饋信息,從而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即時學習狀況,也使教師真正了解自己教學指導的有效程度。其次,教師要發掘課堂教學多元評價的巨大潛力,即在課堂評價中,教師進行測試型評價和非測試型評價。從測試的內容上講,課堂教學測試應當更多的帶有形成性特徵,教師要根據學生和課程的情況隨時考慮學生能做什麼,更為重要的是隨時考慮學生不能做什麼,而且隨著課程的向前推進,學生學業狀況的變化,教師要隨即的決定形成性測試的一些內容。 最後,教師要設立激勵目標,採用多元化評價途徑和評價標准。針對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們應設立相對應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標准,並採用多種評價途徑,清楚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弱項和優勢。能有的放矢的幫助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前進,在各自的優勢上發展,使每位學生都在評價中進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遵循素質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綜合素質評價的形式也多種多樣。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評價」試驗,我總結了以下幾種評價的途徑和方式:一、課堂評價------活動評價的主陣地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戰場,也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主陣地,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與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積極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模擬實際的生活情景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我把課堂活動評價分為了課前預習評價和課堂小組活動兩部分,具體內容如下:1、 課前預習評價在每節新課前,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採用問答式、朗讀單詞及課文、英語小故事、游戲、報告、小表演等多種形式來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預習情況。學生以個人喜愛的形式表達對新知識的理解,然後要求學生自評、互評,最後由教師做激勵性的評價,共同找出優缺點,共同學習,提高學生聽、說、演、唱的能力。(評價標准:語音標准,表達流利,語法准確,有創新能力和獨特之處。評價等級:a 優秀b 良好c 及格)姓名時間主題 自評他評 2、 課堂小組活動評價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現自己的才能,會學、樂學,在英語課堂中安排了許多小組活動,使學生的興趣高漲,勁頭十足,除了課本中原有的pair work 、group work外,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可以按教學進度提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准備,在課本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和完善,培養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競賽、表演比賽等激活課堂,教師及時給予一定的評價,評出最好的一組,同時肯定其他組的出色表現,不斷激勵學生,促其進步。(評級等級a 優秀b 良好c 及格)姓名時間內容小組活動主題語言閃光點錯誤自評他評 二、作業評價------書面評價的主媒體我們在實施書面評價中,強調評價要立足日常生活,使評價與學生迅速見面,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媒體。一般的,由於時間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書面作業評價較簡單,評個A、B、C、D簽個日期就是了,學生很難詳細了解到自己作業的好壞之處。實施綜合評價後教師應該運用評價,對學生的作業試卷等認真翻閱,從書寫評價、語言知識正確與否及創造英語語言等幾方面來評價學生,並寫上一些中肯的建議和鼓勵的話語,用心靈和學生對話,搭建師生平台,提高學生的不學習積極性,學生從依賴教師的指導和解釋轉變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在學習中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師生情感交流。三、課外活動評價------才藝評價的主渠道針對英語學科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的重要性,課外活動主要採取了作文競賽和演講比賽兩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1、建立學生作文檔案袋評價在全年級范圍內舉行英語作文競賽,教師對每一篇作文認真批改,找出優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學生各抒己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展覽完畢後進行保存,裝入檔案袋,部分優秀作文送報刊發表,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在這一展現自我的舞台上,盡情表達,體會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2、舉行演講比賽,口試評價與筆試評價相結合以班為單位進行演講比賽或對話表演,對於筆試差而口語棒的學生是一個樹立信心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評價的積極合作者和參與者。口試評價的成績占期末筆試成績的10%,這樣避免了啞巴英語的出現,使英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擴大了英語交際的空間。四成長記錄袋------綜合素質評價的主旋律設立英語成長綜合記錄袋,每周末、月末、學期末,收集學生的英語評價資料,裝入成長記錄袋,根據所收集的評價材料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內外表現進行階段性評價,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評價採用「分數+等級+激勵評語」的形式對學生情況做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為了避免評價的單一性,成長記錄袋可包括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四個模塊,使學生全方位的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感受成功的喜悅。使教師能夠更開放的、多層面的、全面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綜上所述,評價是課程中不可缺少的調節手段,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掌握是很有幫助的,它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策略、為學生的繼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具有深遠的影響。
7. 小學英語教學中真實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多元性評價有什麼異同
大概就是「考了多少分」「有可能考到多少分」和「我看你這孩子怎麼樣」
8. 如何利用評價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課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學生因素。
我校的班容量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厭學情緒高,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被動;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興趣,沒有求知慾望;許多同學依賴性很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惰性太大,樂於動口,懶於動手,更懶於動腦,學生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及布置的練習總是漫不經心,若無其事,不肯動腦筋,更缺乏鑽研。
2、教師因素。
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對教材把握不透徹,對教學目標把握存在偏差,忽略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入鑽研;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只注重上課,缺乏對學生的個性了解;教師上課准備不足,備課不備學生。教師評價過於重結論、輕過程,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缺乏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3、家庭因素。
許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等各種各樣的原因,疏於對孩子的監管,缺少溝通和對孩子學習監督指導;大多數家長疏於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引導和培養;家長對教育存在誤區,對孩子的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導致一些學生形成錯誤的競爭心理;家長的家庭教育與學校的教師教育配合不協調,問題學生得不到長足有效管理。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策。
1、加強校風學風建設。
(1)、以師德建設為切入點,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風。
加強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師德評價、考核、激勵機制,樹立師德表率和教書育人的先進典型,加強教師教學規范引導,營造良好教研氛圍。
(2)、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方位培育優良學風。
大力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自覺規范自身行為,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得到落實;嚴格養成教育,規范日常管理。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培養學生自律意識。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育文明校風。
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育人環境建設,重視發揮校園環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多層次、多維度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2、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改水平。
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科研能力的修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課題實驗順利進行。
(1)、嚴格要求,勇壓擔子。嚴格要求青年教師,對他們勇壓擔子、加砝碼,要求青年教師把壓力變為動力,努力鑽研業務,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
(2)、加強培訓,促進群體。鼓勵教師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己,並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
3、轉變教育觀念。
一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
二要轉變學生觀。
三要轉變課堂教學觀。
四要改變學習方式,引導自主探究。
4、教師要精心鑽研教材,創造條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減少課堂教學中的無效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5、完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要使每個學生不僅關心他人在合作學習中的成就,而且還要關注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和努力程度,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是切實有效的,才是名副其實的,才是有意義的。
6、加強集體備課。
備課時我們注意到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採用個人分單元負責制,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及自己的強項,主備的某單元或章節,並在組內先說課,分析自己的備課思路,講明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再由全組共同探討,使教案漸趨完善。然後,在統一基本思路的情況下,全組教師均以此教案為藍本,進行教學活動,並及時進行教學後的反饋交流,對此教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對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典型課例,對其進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討,形成精品課,我們將這些優質典型的精品課例設計上傳至學校網站上,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7、建立學校與家長聯系溝通制度,建立校園開放日。
(1)、在不同年級分別推薦了家長代表,組成了家長委員會,根據年級的教育教學的特點與要求,以及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交流互動,使雙方的教育都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有效發揮學校、家長雙方的育人作用,建立良好的學校與家長互動信息平台,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
讓家長直觀了解學校中學生的各項活動,和學生的各項信息,向所有家長進行家庭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的指導。開設「家校互動平台」進一步加強家校間的聯系。
評價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再提高,再發展。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則是我們每個小學英語教師都要認真研討的問題。
9. 簡要分析怎樣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做好充分的教學准備活動 1.有效的備課保障有效的課堂 讀活教材內容。 新課程為我們一線教師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增加了更大的難度。新課程提倡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不能局限於教材而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而是要全面細致地了解教材的特點和編寫意圖,熟悉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的實際需要,科學而合理地重組教材,從而能深入地理解和准確地把握教材,達到靈活運用並超越教材的境界。我們要在「讀」上下功夫,要把「死」教材讀「活」,要讀出教材的深度與廣度,讀出教材的橫縱立 體框架,然後才能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准確定位目標。教學目標引領著師生的教與學,教師只有在教學前准確、全面地定位好教學目標,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落實各個目標點,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確立和表述教學目標時,知識要從技能立意,技能要從策略出發,並且目標的完成還盡量要有行為表現。准確定位教學目標,我們不僅要看到教材所顯現的認知目標,還要明確教材所含的能力目標,更要挖掘教材背後所蘊含的情感目標。這樣,課堂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學的綜合能力也隨著課堂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發展。 2.尊重學生的實際水平 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保證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性。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並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 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1. 組織有效活動 總的來說,一節有效英語課的各環節中,復習舊知要做到精練和實用,導入要有利於新知的呈現,教授新知要突出探究和創新精神,鞏固新知要注重時效。在新課程改革中,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但在設計活動時往往只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於形式,表裡不一,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因此,我們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應考慮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等多種因素,使每一個活動在目標指引下有機地聯系起來,並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很好地把所學語言用於日常的交際中,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學得非常愉快。 2.做到有效反饋與評價 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有及時有效的反饋與評價,引導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1)適時性。要根據學習內容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時機。在進行語言技能的操練時,教師反饋要及時,學生做對了立即予以肯定,可以增強其自信心、愉快感和自豪感,並有助於保持已有的知識。如果做錯了,立即告知正確答案,盡快在頭腦中消除錯誤的痕跡,建立正確的概念。 (2)啟發性。學生做不出練習或練習做錯後,反饋要有啟發性。有些錯誤是由於學生不會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而導致的,這時教師只要稍一點撥,學生便能自己改正。例如,關於any 的用法:There aren't ____... 學生剛學時,很容易把any寫成some。老師只要提醒他是肯定句,疑問句還是否定句。學生立刻就能反應過來了。 (3)激勵性。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是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課堂反饋中通過自己的表情、語言、神態等多一些熱情鼓勵,少一些懲罰。對於差生和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更應該這樣。學生做不出練習或出錯時,老師說一句:It doesn'tmatter.都會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其懷著良好的心態,繼續聽講與實踐。 (4)具體性。學生出錯時,教師對於某些錯誤應在給出正確答案後由出錯者再做一道同類型的題,給予及時強化。事實證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學最初呈現知識和隨後提供的反饋的清晰性有顯著的正相關。學生練習正確時,要簡明扼要地予以表揚,指出其具體的優點,不能只籠統地說:「Good!」「, Excellent!」這樣有利於學生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5)針對性。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與個性來評價。對差的學生、自信心弱的學生多鼓勵,多提供參與機會,對其進步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對過於自信的學生除了表揚之外,還要指出其不足之處,這樣既是褒獎,又促使學生學得更多更細些。 三、積極開展課後的反思活動 教案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和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躍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知識體系的本領,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重視自身業務素養和文化的積淀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既在於學生主體性的提升,更在於教師引領作用的發揮。一個好教師分析教材應入木三分、如數家珍,處理教材應精巧適度、推陳出新,駕馭課堂應淡定自若、收放自如,這些無不來自於理論的洗濯和實踐的歷煉。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其它科目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技能,更要了解外國的人文歷史,了解產生語言的土壤——文化的底蘊。我們可以通過自學、培訓、進修以及與同行討論、交流、參加學術活動等途徑提高和發展自身素質。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實踐,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後改進,在改進後再學習。如此地潛心鑽研與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必能更低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10.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課堂評價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英語教師要以課堂為核心,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以適應現代化英語教學的發展需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學英語,會運用英語交際是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學好英語,好的語言環境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要求學校內外處處都有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是不現實的,尤其我校正處在少數民族區域,做到這一點就更難了。所以,我們只有充分利用好課堂的四十分鍾,把握好這塊英語的主陣地,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目的在於能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優化教學過程的關鍵是優化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一、英語交際需要情景情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語言離開了情景,它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習英語只有在一定的語言情景中,才能使學生准確理解其所傳遞的信息和材料,正確表達意思。情景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情景化和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所學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充分利用和創設情景替代母語作中介進行英語知識講解和言語操練可以削弱母語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逐步減少利用母語的心譯過程。對了 我現在學的ABC天卞英語中心的老師要我明白 如果想學會英語是輕松的..必須有個好的學習空間以及熟練口語對象,這取決於外教資質,最好歐美母語 口語純正才行,保持天天口語學習 1對1針對性教學才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成效。上完課還要重復溫習錄音文檔,好鞏固知識點 然後要是真的無對象可練習 最好能去 VOA或愛思獲取課余教材研習 多說多問不知不覺的語感就提升起來,學習成效會非常最佳的 二、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優化英語交際情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各種學習英語的情景,恰當的語境能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器官進行語言材料的感知,有效地掌握語言材料,通過強化能運用語言材料進行交際活動。(一)彩色畫面吸引視覺。當情景在學生面前展現時,就成為學生感知的刺激物。在教學中,呆板的、常見的、多次重復的東西往往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只有當刺激物具備了新異、變化的特點,才能成為學生注意的對象。小學生對彩色畫面的反應特別敏感,用彩圖在屏幕上顯示出來不是更好嗎?為此可以找出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水果、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及人物活動中的圖片,重新排列,在教數字1-100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許多生活場景的對話練習,如果光看書讀讀背背,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而把這些圖片經過多媒體製作象放電影一樣顯示出來,配上聲音,清晰逼真,學生非常感興趣。用圖像再現課文情景,把課文形象化,符合學生對形象樂於接受,易於理解的認識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景。(二)優美音樂刺激聽覺。彩圖給學生的視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音樂更能通過學生的聽覺激起更大的興趣,藉助音樂來渲染情景是理想的手段,它能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出音樂的形象,把學生帶人特有的英語意境中。如果選取的音樂與教材語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達到和諧、統一,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英語歌曲中學新單詞,學句型,既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又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新知識。通過學唱「Days of the week」,學生很快記住了一周單詞的讀法。唱「Who』s wearing yellow today?」歌時,讓學生邊唱邊表演,當唱到的顏色與自己的衣服顏色一致時,馬上站起來。小孩子邊唱邊動邊記憶,興趣盎然,同時各種顏色及其英語名稱深深印入他們的腦海之中。課上適時地播放優美的音樂能烘托出良好的課堂氣氛,也能陶冶人的心情,更能使學生在美的欣賞中潛移默化地進入英語情景,掌握詞彙和語言。(三)角色表演激發交際慾望。學習語言目的是能交際語言。而英語的交際活動是一個難度大,復雜的過程。這是人的一連串錯綜復雜的生理及心理轉化過程。如果我們教師能在課堂上多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師生交流過程中盡可能地用英語交談,觸景生情,就能促使這種心理和生理的轉化過程,以利提高學生英語的交際能力。小學生天生好動,模仿力強,進角色快,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教師將角色的表演貫穿於課堂教學中,並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表演要求。一般的學生只要求將教學內容重復表演一遍。對一些優秀,愛動腦筋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將以前的學習內容加入角色表演。讓每個學生在教學實際中,把角色表演擴充為一個小節目。對於這兩類學生的表演,教師均給予鼓勵、表揚。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成功,進步的樂趣,可以促使他們對英語表演產生興趣而樂於學,樂於表演,這種學英語的愉快情緒有利於強化他們的認知興趣。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全面優化英語交際情景現代化英語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錄音機,多媒體等。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使教學由單向變成了互交式的英語學習。例如:以前教學生各種顏色的名稱,自己畫幾種顏色,上課時一一展示。時、力,效果也不好。而現在則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來參與到有關顏色的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從中找尋學習的樂趣。這樣一來,學生學得興趣濃,教師講得輕松,課堂整體效果好。教師們能輕松自如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這樣就可以使課堂內容得到直觀地體現。總之,英語教師要以課堂為核心,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英語教師除了要掌握好專業知識,更要有全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我們要全面掌握文化知識,優化交際情景,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以適應現代化英語教學的發展需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