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數學學習方式訓練教案案例

小學數學學習方式訓練教案案例

發布時間:2021-02-03 18:00:52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及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

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

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② 一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案例分析

我認為:年、月、日這部分,教師發給學生1994——2005年共十年的年歷表後,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討論:小明10歲了,只過著了2個生日,這是為什麼?或者:1、全年共有多少天?為什麼不同?2、怎樣知道哪年是平年,哪年是閏年?3、平年、閏年二月各是多少天?4、除了二月外,其餘各月有什麼特點?
這樣學生在觀察時就很少無關的信息了,很快會進入情境,隨老師把:《年、月、日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弄透了。

③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 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後的證明打下基礎。
3 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准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設出問題後,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徵,還不具備獨立系統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 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並使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6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教學方式

復習過渡
引入新知

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建立模型
探索發現

歸納總結
得出新知

鞏固運用
及其推廣

反思小結

提煉規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電腦顯示,小明畫了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畫一個三角形與他的三角形全等?我們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那麽,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對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嗎?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按照三角形「邊、角」 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1 一個條件:一角,一邊
2 兩個條件:兩角; 兩邊;一角一邊
3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兩角一邊;兩邊一角

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
作,驗證。
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
較,得出結論:
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
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將研究三個條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
為40°、60°、80°,畫出這
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
全等。
學生得出結論後,再舉例體會
一下。
舉例說明:如老師上課用的三
角尺與同學用的三角板三個角
分別對應 相等,但一個大一個
小,很顯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邊三角形,邊長不等,兩個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
4cm,5cm,7cm,畫出這個三角
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板演: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
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
邊邊」或「SSS」。

由上面的結論可知,只要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確定了。
實物演示:
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一個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狀是固定不變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舉例說明該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類比著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研究四邊形、五邊性有無穩定性

圖形的穩定性與不穩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讓學生舉例說明。

題組練習:
P140 2 ( 學生舉反例說明)
3 ( 對有能力的學生要求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推理過程。對一般學生要求口頭表達理由,並能說明每一步的根據。)

教師帶領,回顧反思本節課對知識的研究探索過程,小結方法及結論,提煉數學思想,掌握數學規律。

在教師引導下回憶前面知識,為探究新知識作好准備。

議一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受教師啟發,從最少條件開始考慮,一個條件;兩個條件;三個條件…經過學生逐步分析,各種情況漸漸明朗,進行交流予以匯總,歸納。

想一想:
對只給一個條件畫三角形,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畫一畫:
按照下面給出的兩個條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0°,50°
(2) 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個角為 30,一條邊為3cm
剪一剪:
把所畫的三角形分別剪下來。
比一比:
同一條件下作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學生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
學生總結出:三個內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學生舉例說明

學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獨立完成操作過程,通過交流,歸納得出結論。

鼓勵學生自己舉出實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那出准備好的硬紙條,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四邊形、五邊形不具穩定性。

學生練習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顧反思,歸納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師加以分析。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互動合作。
經過對各種情況得分析,歸納,總結,對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結論很顯然只需學生想像即可,z+z平台輔助直觀演示。

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實踐、自主探索、交流,獲得新知。

舉例時,電腦輔助演示讓學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穩定性及四邊形不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z+z平台顯示題組練習

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能力。

再次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體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7教學反思

(1) 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思想。教師以探究任務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營造了思維馳騁的空間,在經歷知識的發現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分類、探究、合作、歸納的能力。
(2)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盡量為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時空,不放過任何一個發展學生智力的契機,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藉助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探索新知識,擴大認知結構,發展能力,完善人格,從而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
(3) 「樂思方有思泉涌」,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營造積極的思維狀態,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造火花才會不斷閃現,個性才的以發展。

④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速求啊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十分熟悉的立體圖形,在生活中經常要求解它們的表面積,例如:計算做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魚缸需要多少材料。雖然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由於學生缺少生活實踐經驗,導致計算出來的結果不符合實際要求:多加了一個上面的面積。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學生似懂非懂:魚缸的外形是什麼樣的?長方體嗎?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是否就是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魚缸沒有哪一個面,所以實際上是計算哪幾個面的總面積?如何計算這些面的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和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對於以上幾個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在認識矛盾沖突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驅使下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解決魚缸製作的問題來開展教學。當學生經歷了探索發現的過程,就學會了如何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實踐,並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表述能力。同時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探究、發現問題和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學習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2.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里幾個面的總面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學生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回憶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那麼誰來說一說什麼叫做表面積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拿起一個正方體的模型,手摸著面)提問:正方體的面有什麼特點?正方體的表面積 是指什麼?正方體里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所以可以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3.歸納引入新課:
正方體的6個相同的正方形面的總面積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這就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
4.教學例2
提問:題目條件是什麼,讓我們求什麼?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就是求正方體的什麼?你會算嗎?
(課堂實錄:有同學提出可以用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因為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正方體,所以可以這么做。有小部份同學同意這個觀點,但是通過計算後認為方法太繁,可以用簡便方法。)
(點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是否有好的開頭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上課一開始,我首先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進行導入,先請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接著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推導,從而引出新的計算方法,使得學生愉快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強化了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對新的知識進行探索。通過教學的導入,明確了教學的目標,確定了研究方向,這時再引導學生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師: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面積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積只要用棱長乘棱長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乘6。
二、魚缸的製作問題
說明:我們已經學會了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實際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有時不需要計算6個面的餓總面積,只需要計算某幾個面的總面積。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思考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和,並思考每一個面的面積怎樣算。如例3。
1.幫助學生回憶魚缸的形狀(長方體,但是沒有上面)
2.如何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就是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要減去上面的面積)
3.教學例3
(出示長方體模型,把它看成魚缸的模型)
(1)魚缸缺少哪個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幾個面的面積和?哪幾 對面有相同的梁個?哪個面只有一個?如何計算每一個面的面積?(5個面,沒有上面,左面=寬*高前面=長*高 底面=長*寬)
(3)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點評:在教學中採用學生生活中較熟悉的物體「魚缸」啟發學生如何計算製作一個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也就是計算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這個事例在生活中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聯系實際情況進行學習。以上這一系列的活動表現了完整的探究過程,都體現讓學生經歷整個教學的探究過程。)
(4)改變題目要求,使得長方體的寬和高長度相等,觀察模型,你發現了什麼現象?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學生1: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左面和右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學生2: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前、後、上、下四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學生3:這個長方體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個面的面積,它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
說明:寬和高長度相等時,長方體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魚缸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個面的面積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積,就是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
(點評:數學是很嚴謹的,所以在學生敘述的時候要規范學生的語言,我在教學的時候還注重評價,運用語言和體態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第三位同學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揚了他在敘述數學問題時所具有的嚴謹性,同時要求全班同學在這方面要向他學習。)
書P42頁練習二的第一、二題。
(點評:要計算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關鍵是要知道如何計算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這些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而且通過指名學生口答練習,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有利於以後教學的實施)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反思:
一、積極參與,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那麼在教學中必定要注重學生經歷學生研究的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要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使得學生通過活動,根據所學的知識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測結果,同時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這種研究學習的過程,通過本身的實踐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幫助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復習鞏固,同時提出新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如何求解的?然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猜測,並且舉例證明觀點是否正確,最後由我來歸納總結。設計探究問題:1.你能根據表面積的概念說一下什麼叫做正方體的表面積嗎?2.如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還進行全班討論,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區別與聯系。通過這種研究性的探討以及對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表面積的概念而且學會了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使得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體現本身的學習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二、以事實為依據,解決問題
在製作魚缸的問題中,首先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實物,然後出示簡易模型進行教學。先問學生魚缸有沒有蓋子,接著啟發學生猜想如何計算製作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從而引出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問題上來,這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探索慾望。通過教學引導發現問題後,利用事實為依據,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一系列的探討研究過程,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同時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教室,對數學的學習保持一種新鮮感和神秘感。
三、鞏固知識,歸納要點
改變題目的要求,發現新問題,全班討論。經過多位同學敘述,他們便發現某些同學的認識是片面的,所敘述的內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結論不完全正確。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用充分的事實來說話,資料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某些典型的錯誤觀點可以進行討論,推翻,說出問題的結果和原來預測的不同點(區別),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加深印象。同時正確評估學生的觀點,通過練習,鞏固新舊知識,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大膽的進行猜測,做好記錄,最後歸納要點或者規律。新課程強調: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教學需改進之處:
教師進一步做好「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能力,掌控好學生上課時的氣氛,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典型問題,培養學生的敘述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得我們的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十」字型人才。

⑤ 急求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幾個數學教學案例的反思與啟示

程廣文1 宋乃慶2

(1. 泉州師范學院 教務處,福建 泉州 362000;2. 西南師范大學 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重慶 北碚 400715)

「案例是教學理論的故鄉。」〔1〕這個觀點從兩個方面得來:第一,教學理論應該是一種「形而下」的理論,教學理論是為教學實踐服務的,離開了這個前提的「理論」不能稱之為「教學理論」;第二,教學理論來源於教學實踐,實踐是教學理論的唯一來源,而案例則是數學教學實踐的摹寫,摹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把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教育學問題突出出來,以便更清楚地認識問題本質。不難明白,這兩個方面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結果。以下四個案例分別從上述四個方面反映了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層次上的特徵,同時也從一定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者關於這四個階段的觀點和思考。我們對它們進行反思,目的在於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舒爾曼說過,「案例並非是簡單地對一個教學事件的報告,稱其為案例是因為在於提出一項理論主張……」〔2〕四個案例中有三個是從數學課堂第一線收集來的,另一個則來自課堂實錄。這些案例雖然是個別的,但是它們所反映出的數學教學特徵在數學教學實踐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說只要走進數學課堂就可以看到案例中的情境。

一、教學主體:以教師思維代替學生思維而忘卻學生的存在

案例1:「分式」概念教學

〔開始上課之前〕

T:〔板書〕根據題目意思列出代數式:

甲2小時做x個零件,乙每小時比甲少做6個零件。

1. 乙每小時做 個零件;

2. 甲乙合作小時共做 個零件;

3. 甲用m小時可做 個零件;

4. 甲做60個零件需 小時;

5. 甲乙合作y個零件需 小時。

§ 9.1 分式

例1 x取什麼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

(1);(2)。

〔開始上課〕

T:我們看填空題。(全班一起回答。)

(1)x-6;(2);(3)mx;

(4);(5)。

T:觀察這五個答案,上述五個答案中(4)、(5)與前三個答案有什麼不一樣?

S1:(4)、(5)中有分數線。

T:中也有分數線。

S2:分母中含有字母。

T:對了,主要是分母含有字母。

T:像這樣的式子,我們叫做分式。

(板書:分式定義)。

T:在課堂本子上,舉幾個分式的例子。

S:(開始做作業)

(註:T表示教師;S表示學生;Sk表示第K個學生;S表示全班學生。)

這節課主要是對分式概念進行教學。在教學進行之前,教師精心地設計了一個工程問題為分式教學進行鋪墊。這個鋪墊對分式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鋪墊後的教學有兩個關鍵之處:第一是教師的提問,「T:觀察這五個答案,上述五個答案中(4)、(5)與前三個答案有什麼不一樣」;第二是教師對S2的回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後繼處理(教學)。而恰恰在這兩個關鍵之處教師都「忘記了學生」。例如,教師的第一個提問,試圖讓學生從「(1)x-6;(2);(3)mx;(4);
(5)」這樣五個代數式中區別出分式來,但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中已經「不由自主」地區別了,說(4)、(5)「與前三個答案有什麼不一樣」,這樣提出問題使得提問的價值大為降低。首先要求學生從形式上辨別出「分式」,並且是採取比較的方式,有比較才有鑒別,教師出發點非常好,但是作為以區別分式為出發點的比較應讓學生自己採用分類的方法區別開來。換句話說,如果教師讓學生先觀察這五個代數式然後進行分類緊接著做比較從而讓學生把分式的根本特徵概括出來,這樣分式概念的教學前的鋪墊就發揮了充分作用。把本該由學生思考的東西卻由教師代為思考了,那麼教師為誰而教?學生在哪裡?其次,在實際教學中,當S2把教師希望提的問題的答案「分母中含有字母」說出之後,教師立即給出分式的定義並在黑板上板書。一個學生知道了教師的問題的答案並不意味著大部分學生都清楚了問題所在。更何況,還不能真正清楚S2的答案是否表明S2對問題的認識,從S1的回答足以看出這一點,更不能斷定整個班級的其他60多個學生的情況了。此處,足見教師在提出問題後已經「迫不及待」等候著學生的答案了,似乎顯得教師提出問題就是為了這個答案而已,而忘記了作為教學過程的目的在於使得全班學生都達到理解和認同。

二、教學內容:數學教學中以數學操作代替數學理解

案例2:「表達式」例題教學

例:已知x=,y=3-2t,用含x的表達式表示y。

教師這樣開始教學:題目要求我們用含x的表達式表示y,那麼,第一步,我們可以從式子x=中得到(1+t)x=1-t。整理,得t(1+x)=1-x。從中求出t,得t=。第二步,將這個t=代入y=3-2t中,得y=3-2×。整理,得y=。這樣這個題目就算講解完了。

上述數學解題教學,教師是直接「講解」「數學理解的表達形式」,而不是「講解」「數學理解」本身。這種形式的教學是一種「數學操作」,是一種操作性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是具有生成意義的,沒有生成意義的教學充其量算是一種「訓練」。不可否認,數學教學首要的是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但是知識的掌握並非絕對地要通過「訓練」方式才能掌握,何況數學是思而至知的學問,它的學習和掌握需要理解,沒有理解的「訓練」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獲得數學知識。如果教師從問題的結論開始和學生一起分析,從什麼是「用含x的表達式表示y」這一問題開始,讓學生對這句話的數學語義理解了,學生就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解決思路和途徑。懂了「用含x的表達式表示y」就可以理解「x=」和「y=3-2t」,進而理解「t=」,問題也就解決了。

三、教學方式:數學課堂上出現形式化教學

案例3:「三角形中位線」課錄節選〔3〕

T:同學們,今天上第36節課——三角形的中位線(邊講邊板書,學生記在作業本上)。1. 什麼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教師板書學生記。)請同學們先看書,再齊讀。(全班齊讀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義,師在黑板上畫△ABC,如圖1)

圖1

T:請指出△ABC的中位線。

S1:在AB上找到中點D,在AC上找到中點E,連接DE。DE就是△ABC的中位線。

T:同學們,S1說得對嗎?

S(齊答):對!

T:三角形的中位線是直線,是射線,還是線段呢?請S2回答。

S2:線段。

T:是一條什麼樣的線段?

S2:是一條連接三角形兩邊的中點的線段。

T:講得好。三角形的中位線是一條線段,它的兩個端點是三角形兩邊的中點。除了DE,還有哪些線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線呢?請S3回答。

S3:有。還有BC的中點與其他任一邊上的中點的連線。

(師在圖1上作EF,DF。)

T:對了,DF、EF也是三角形的中位線。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55頁上的第一行,這里說三角形的中位線和三角形的中線不同,請問:不同在哪裡?(見S4舉手。)請S4回答。

S4:中線是連接三角形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的中點的線段。

T:對了,雖然它們都是線段,但它們連接的點不同。中位線是連接兩邊中點的線段,而中線是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的中點的線段。(邊畫圖2,邊說明。)

圖2

這是一節概念課教學。如果說概念的認知順序是先「過程」再「對象」的話,那麼在這節課中,「中位線」概念的教學順序則只有「對象」沒有「過程」。概念的認知順序需要有過程性,原因在於「概念在過程階段表現為一系列的固定步驟,具有操作性,相對直觀,容易仿效學會」。〔4〕從教學片段看,教學僅僅停留在「對象」——中位線的定義上,而缺乏「過程」。關於中位線定義,教師教學有這樣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讀」,讓學生「讀」中位線的定義,在教學中教師提出「什麼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並且「教師板書學生記」,然後「請同學們先看書,再齊讀」,「全班齊讀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義」時教師「在黑板上畫」;第二個階段是「識」,讓學生根據「讀」來識別三角形中哪條線段是中位線,在教學中教師「請S2指出△ABC的中位線」;第三個階段是「辨」,讓學生根據「讀」和「識」的結果和感受辨別中位線和中線的區別,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提出「三角形的中位線是直線,是射線,還是線段呢」和「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55頁上的第一行,這里說三角形的中位線和三角形的中線不同,請問不同在哪裡」。教學停留在中位線定義的文字上,沒有從中位線的形成著手,也沒有把中位線在幾何中的地位和作用說明清楚。三角形中位線在幾何題證明中中點的作用最大,教學中若強調中點比強調定義的文字和形式更節約時間也更能把重點突出出來,教學還更清晰。

四、教學結果:對數學理解中的自動化行為缺乏教育學反思

案例4:「有理數運算」應用題教學

例:一批麵粉10包,每包標准重量為25 kg,通過稱量,發現這10包與標准線位置的差如下表:

袋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與標准線位置差
+1
-0.5
-1.5
+0.75
-0.25
+1.5
-1
+0.5
0
+0.5

求這批麵粉的總重量。

教師的講解如下。

解:求代數和

(+1)+(-0.5)+(-1.5)+(0.75)+(-0.25)+(+1.5)+(-1)+(+0.5)+0+(+0.5)=1,我們可以求得總重量就是:

25×10+1=251(kg)。

這是一節初中一年級數學課中的一部分。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整道題的求解無懈可擊。但是在實際課堂上這里有兩個地方教師沒有向學生交代清楚:第一是例題中表格里的正負號的意義。正號表示超過標准重量的意思,(+1)就是表示超出標准重量1 kg,也就是這包麵粉的重量為26 kg;負號表示低於標准重量的意思,(-1)就表示低於標准重量1 kg,也就是這包麵粉重量為24 kg。這也能加深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的理解,並且是結合實際意義進行理解。所以,這個解釋很重要。第二是例題講解中對「25×10+1=251(kg)」中「25×10」的理解。「25×10」是一個抽象的算式,25 kg是一個觀念中的重量,因此教師應該把這一點向初一的學生講解清楚,而實際教學中教師沒有做到。本人在課堂上就抽了三個學生詢問了一下,沒有學生知道這是為什麼。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求在該學科上有一定專業化程度的人進行教學工作。教師的學科專業化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是十分明確的,沒有一定的相對於所教學的內容而言層次較高的知識做准備的教師是無法在這個層次上進行該學科的教學的,數學教學尤為如此。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越高,對數學的理解就越具有高度的自動化,從而使得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不理解,甚至不理解學生。例如,我們常常聽到一線的教師這樣說,我講得最清楚不過了,他就是聽不懂,他就是做不來題目。同一個數學問題,對教師理解起來容易,但對學生理解起來太難;在教師看來是那樣的顯而易見,但對學生來說卻很艱難。所以很多時候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好好反思一下。

注釋:

〔1〕顧泠沅:《教學任務的變革》,《教育發展研究》2001年第10期。

〔2〕Shulman,L.S. Just in case:Reflections 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In J.Colbert,K.Trimble,& P.Desberg(Eds.),The case for ecation:Contemporary approaches for using case methods,(P11). Boston:Allyn & Bacon,1996.

〔3〕宋陽、王夢榮等:《初中數學優秀教案課堂實錄選評》,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106頁。

〔4〕李士錡:《PME:數學教育心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頁。

(責任編輯:李 冰)

⑥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案例分析

課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 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後的證明打下基礎。
3 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准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設出問題後,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徵,還不具備獨立系統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 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並使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6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教學方式

復習過渡
引入新知

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建立模型
探索發現

歸納總結
得出新知

鞏固運用
及其推廣

反思小結

提煉規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電腦顯示,小明畫了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畫一個三角形與他的三角形全等?我們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那麽,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對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嗎?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按照三角形「邊、角」 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1 一個條件:一角,一邊
2 兩個條件:兩角; 兩邊;一角一邊
3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兩角一邊;兩邊一角

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
作,驗證。
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
較,得出結論:
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
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將研究三個條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
為40°、60°、80°,畫出這
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
全等。
學生得出結論後,再舉例體會
一下。
舉例說明:如老師上課用的三
角尺與同學用的三角板三個角
分別對應 相等,但一個大一個
小,很顯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邊三角形,邊長不等,兩個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
4cm,5cm,7cm,畫出這個三角
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板演: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
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
邊邊」或「SSS」。

由上面的結論可知,只要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確定了。

⑦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其中有一項是稱一稱班裡最胖和最瘦的同學的體重,為這事,我帶了家裡的台秤。當我這邊萬事具備時,領導打電話來了,說上級領導要檢查的資料很多,就不聽課了,我心裡有一絲的失落,轉念一想,就當作有領導在場,於是我精神飽滿走進課堂,前面半節課進展順利,一切按照預設進行:(一)建立1千克=1000克,我們以前學習質量單位「克」,關於克,你知道什麼?能舉例子說明嗎?我手裡的這塊磚頭大約有多重?猜測,驗證,於是引導出1000克可以用一個更大的單位1千克來表示。(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備好的1千克裝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飲料,4塊約重1千克肥皂,讓學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質量。緊接著讓學生舉例身邊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三)拓展延伸:對身邊的物品的質量能做出估計。我說:近段時間你們有稱過的體重請舉手?舉手只有兩個事先稱過的同學。(幸虧稱了兩位同學的體重,要不今天的課就唱不下去了,我心裡暗自慶幸)我們做一個猜體重的游戲。我先叫最瘦的小楊起來,讓大家猜一猜他的體重,每當一位同學說出一個數字時,小楊就做出相應的反應:輕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了他是26千克為止,學生興趣盎然。我說:現在請出我們班的重量級的人物大葉同學,大家來猜一猜他的體重。(本來,我打算以班級最重和最輕同學為參照物,然後在最後的環節讓大家猜一猜自己的體重。)誰知我的話音一落,教室里開始了騷動,一位學生就坐在自己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說,「他那麼胖,起碼有50千克」還沒等我做出反應,另一位就搶著說:「他胖得像頭豬,有3個小揚那麼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大葉的面紅耳赤,他憤怒地喊:我胖,管你們屁事。底下的同學鬨堂大笑,有的還幸災樂禍地說:快去減肥吧,……你到底吃什麼成這副德行呀……此時學生的興趣轉到了大葉的「胖」上,場面失控了。我的頭一下子大了,心裡想幸虧領導沒來,要不怎樣收場,於是我氣急敗壞在講台桌上用力地一拍,「要笑,是吧。請他上來。讓他笑個夠。」學生見我大怒,藏起了臉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繼續游戲,不過,我和學生都沒有開始時的興致,游戲草草收了場。這節課以我充滿信心開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課,我進行了反思:本來安排游戲「猜體重」,目的讓這節課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裡?想起大葉憤怒的表情,學生的鬨堂大笑,自己的勃然大怒,有兩點是我該好好反思:

一、預設不充分。課前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案,更重要的是備學生,這個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拋到腦後了。只想舉兩個典型的例子,既可以調節氣氛,又讓其他人在預設好的范圍里猜測自己的體重。可我忽略了平時有些同學經常拿肥胖嘲笑大葉的,「肥胖」已成為他的「痛」。我的無意正中他們的「有意」。如果我平時多了解學生,還會拿他做例子?還會失敗嗎?課堂猶如戰場,我作為一個每天都要上戰場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備怎能打贏戰斗呢?

二、當課堂出現意外時,我是想盡辦法引回預設的軌道,還是將錯就錯?有人說過:作為教師,應善於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育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燒起來。

事後我想:既然他們興趣已轉移,何不順水推舟。不防這樣設計:我故意深沉說:「是呀,一個人太胖或太瘦本來就不舒服,還招來別人異樣的目光,甚至是嘲笑,這些是不道德的。(我的弦外之音應該讓大部分同學明白自己的過錯。)這時,乘機說:其實一個人的體重是標準的不多,想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標准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吸引過來)首先人的體重與什麼有關?學生通過討論,選擇對象,測量有關數據。最後得出計算人的標准體重一般公式。通過上面的活動悟出:任何一種物品的質量都有一定的范圍,即它們的「標准體重」。接著出示:1、連一連

一頭牛 200千克 一個梨 9千克

小明 35千克 一個西瓜 50克

一隻雞 1千克 一袋大米 50千 克

通過上面例子讓學生比較,初步明白這些物品符合實際情況的質量范圍,為積極參與下一題競猜物品的質量提供依據。

2、誰是競猜小能手 。(事先在卡紙上畫各種食品和動物)

游戲開始,我宣布競猜規則:競猜者要說出此物品最重和最輕是多少,由老師和其他同學當裁判,優勝者拿走該物品。(卡片)

如:一個西瓜重( ),要求學生說出,最小的西瓜可能是多少千克,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千克。

這樣的設計由開始的節外生枝,到最後學生積極參與競猜物品的質量。也許可以掀起一個高潮。

想到這里,我心情不再低落了,事先稱了幾個體重比較標準的同學。預備兩種方案在第二節課(另一班)實施,結果這個班的學生根本沒有出現上面的情況,猜體重的游戲開展的熱火朝天。把我帶來台秤派上用場,用來驗證他們猜測結果。最後有的猜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的質量。正是我昨天晚上所期待的結果。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廣「動態生成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今天,課堂已不再是簡單地背教案、跟著老師走,教師要蹲下來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的愛好,知識基礎、思維能力,預設各種可能性。因為它會隨著教學環境、學習主體、學習方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教師根據的不同情況進行靈活處理,從而也呈現出不同的價值,一念之間,靈感產生了,一個好方案瞬間誕生。師生合奏一首激情彭湃的樂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煙,留下無奈和遺憾。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⑧ 怎樣撰寫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怎樣編寫小學數學教案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學習方式訓練教案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