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思品故事
做誠實的孩子
緯三路小學 燕軍
2004年10月22日,星期五,二(3)班的品德與生活課。我剛一走進教室,岩岩就舉手要求發言。他理直氣壯地說:「老師,小華拿了我一枝最好看的鉛筆,還偏說是他的媽媽給他買的,還說2元錢一枝。根本都不是,那是我在地攤兒上買的,1元錢一枝。昨天,我把文具盒放在他的桌子上,拿回來時,這枝筆就不見了。那枝筆是我的。」班裡的同學目光齊刷刷地盯著我,都是一臉的肅穆。
我把臉轉向小華,他也在看著我,小腰板兒挺得筆直,臉上肌肉緊綳著,眼睛一眨不眨。我向他走去。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我。我在他身旁站定,輕聲說:「孩子,我想聽你說一說。」
「錢是我媽媽給的,2元。我在學校門口的小商店裡買的。」一邊說著,一邊從文具盒的下層拿出一枝白底印有藍色的小花,並有一個白色透明塑料筆套的鉛筆。
「鉛筆真漂亮。」我贊嘆道。
這時,幾名性急的同學紛紛做起了公正人——
「沒有!小商店裡沒有這樣的筆。」
「就是,沒有。」
「我在小商店裡也沒有見過這種筆。」
我認真地傾聽著孩子們的講話,觀察著每一個孩子的神態。
這時,小華沉不住氣了,搶著說:「我真的是在小商店裡買的,還碰到了小凡、濤濤和琦琦。不信你們可以問。」
我朝那三個孩子望去。只有小凡說:「老師,我在小商店裡見他了,他只買了5角錢的吃的東西。」
小華的中指在桌子上重復地做著「摳」的動作,頭略低,輕咬著嘴唇,表情復雜,像在思考著什麼,也像在為什麼事為難。
不能讓把一堂品生課變成一場審判,我想,於是用手勢止住爭論,語氣緩慢地說:「這幾天的品生課上,我們一直在講『做誠實的孩子,誠實的孩子人人誇』的道理,開展了『誠實故事會』,做『皮諾曹撒謊鼻子長長』等小表演活動。從活動中,我們懂得了犯錯誤並不可怕,敢於承認錯誤才是真正的勇敢。這樣的孩子,仍然是老師的好學生,仍然是大家的好同學,不會影響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老師不但不會批評他,而且還要表揚他,獎給他一顆誠實星。」
小華抬起頭來,眼裡閃爍著什麼。我親切地看著他,眼裡充滿了鼓勵。他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扶著桌子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我錯了,鉛筆不是我的,是我拿岩岩的。」教室有一點點騷亂,但很快又平靜了。小華接著說:「昨天,有一個文具盒放到我桌子上,我很好奇,就打開看,見裡面有一枝鉛筆很漂亮,就拿了出來。老師,我保證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我笑了笑,請小華坐下,然後語重心長地給大家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集體環境中,每一天都要做好多事情,大家都是在你做的事情中感覺你,發現你,認可你。小華今天做得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你有什麼感受?」
課堂氣氛熱烈起來,同學們爭著發言——
「我認為小華真勇敢!」
「小華有錯就改,是個好學生。」
「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他身上的優點這么多,我願意與他交朋友。」
「我們都願意與他交朋友。」
「我想,全班同學都是他的好朋友。」
「我要向小華學習,勇敢、誠實、知錯就改。」
「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真好!」
「我也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走向小華,一隻手拉著他的小手,一隻手摟著他的肩,帶他一起走上講台。我拿出一顆紅色的五角星,鄭重地對全班學生說:「小華這么勇敢,這么誠實,我和大家一樣,也很欣賞他,喜歡他,也願意做他的朋友。現在,我代表大家獎給他一顆『誠實星』,作為誠實的見證,大家說好嗎?」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我把紅色五角星端端正正地貼在小華的眉心。
令我驚喜的是,小華馬上走回自己的坐位上,拿起那枝筆,轉身來到岩岩面前,雙手遞還給他:「岩岩,還給你。」岩岩趕緊站起來,高興地說:「謝謝你小華。」小華說:「我該向你道歉的,我不該偷你的筆。」
教室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節品生課就快上完了,可我的備課內容還沒有涉及,但我不覺得失望,還有比眼前這個活生生的情節更符合「做誠實的孩子」的備課計劃嗎?更令人欣喜的是,小華的表現正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樣,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生動感人。我被小華的言行深深感動,相信全班同學也有很大觸動。在小華的感染下,有幾名同學主動承認了自己最近犯的錯誤:翻同學的課桌、偷別人的彩紙、失信於人(說去同學家玩,沒去,也沒打電話說明原因)等等。
丟東西、偷東西是小學一、二年級經常發生的事,尤其是鉛筆、橡皮等學慣用具的丟失,幾乎天天都有發生。有的是自己忘記放在哪裡了;有的是偷來偷去鬧著玩兒;有的是看了喜歡,就順手牽羊;有的是故意跟同學過不去……班主任老師整日不得安寧,經常為處理這樣的事耽擱教學進度,弄得身心疲憊。那麼,遇到此類的事,教師應怎樣處理?應注意些什麼呢?從上面這一教學故事中,我深受啟發。
1. 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告狀的學生陳述過了,也要允許被告的學生表白、申訴,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都是一樣的,犯了錯誤都會受批評,做得好的都會受表揚。老師隨時准備傾聽每一個孩子的講話,不急躁、不粗暴,態度隨和、親切。這樣,學生的心態也平和、平衡,心裡不委屈,利於問題的解決。
2. 理解、接納和鼓勵。老師要努力發現和解除學生思想中的憂慮。比如,事後我私下問過小華,為什麼一開始說是媽媽買的呢?他說怕老師批評。可見,每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他都有自己的顧慮和擔心。所以,教師要向學生表明你對他的理解和接納。鉛筆確實很漂亮,老師都喜歡,何況孩子呢?即使你犯了錯誤,老師也不批評你,你仍然是老師的好學生,同學們也不會排斥你,當犯錯學生沒有了恐懼、顧慮,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和學生的歡迎,犯錯的孩子是很容易改正錯誤的。
這個還不錯吧!
『貳』 小學二年級思品我能這樣做嗎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專教訓,進屬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叄』 我的教學小故事
我的教學小故事
講述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我想每個教師肯定有很多。 雖沒有那麼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義深長的故事情景。
面對一年級學生。他們是這么的「年幼無知」,一切行為規范,課堂常規,學習習慣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學,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樹立威信,有良好的課堂紀律,我開始板著臉孔上課,上課時只要有一個孩子說話或搞小動作,都會受到我的嚴厲批評。經過一段時間,我是能控制課堂紀律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他們也很少課後粘著我「說三道四」,我多少有些失落感,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聽話又不敬畏我呢?我開始思考。
和一些調皮孩子的家長聊過後得知孩子對批評已經習以為常,越是罵他越沒有改進的跡象,我是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的,他們愛聽表揚,喜歡被關注,「溫嚴並用」這個詞這時浮現出來,對了,我何不用表揚鼓勵的話來代替訓斥呢。
第二天課堂上我對影響課堂紀律的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的更好。」剛開使效果甚微,但在以後的課堂上我總是堅持鼓勵他們,並且設立了獎勵機制,只要舉手回答問題、遵守紀律、作業按時完成、作業工整者、知錯就改者被表揚三次的獎一朵小紅花。久而久之孩子們能夠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只要我一說鼓勵、表揚的話就能迅速專注。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嚴厲的批評,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希望他們更好,對我的態度也既敬又親。
雖然這些經歷是老調重談,但是我們老師往往是氣過了頭而忘記方法,一味用冰冷的面孔熄滅了學生心中的熱情,使課堂氣氛冰如死水。要知道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和激勵,一句鼓勵的話會成為孩子們奮發向上的動力。
班上有這樣一個小女孩,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成績還可以,而且小嘴巴能說會道,好像一隻小「百靈」。但她父母沒時間管她,年邁的爺爺、奶奶寵著她,她自己由於年齡還太小,雖有幾分聰明,但自製能力不強,且愛哭鼻子。有一次,她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出來而急得大哭。從此,我就留心地觀察她。還有一次,她和宋漩在玩投沙包,一連輸了四次,竟跑進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場,哭完了又拉著宋漩再投沙包,直到贏了才罷手。我經過再三觀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發現她愛哭正是她自尊心強的一種表現。於是把她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引導發揮到朗讀、講故事上來,同時給予她具體指導。這樣,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小女孩書讀得悅耳動聽,講起故事來有板有眼,在班上的「講故事」比賽中,被小朋友們評為「故事女王」。
我體會到:教師要做到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注意發現學生身上閃光的品質,心中隱秘的活動,臉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現的異常行為,這一切即使剛剛露出端倪,不會引起常人的注意,也應成為教師捕捉的對象。或是因勢利導,或是防微柱漸,並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來影響教育的進程,規范學生的行為.
『肆』 小學五年級上冊思品國培教學小故事題材
您問這是做什麼·· 難道要新編教材了? 現在的孩子不好糊弄了·我專們那個年代的· 被些個編屬教材的誆騙了 還要拿來當做聖經,說話,造句,寫作文,都要活學活用,甚至,我不久前才知道,牛頓被蘋果砸是沒有歷史依據的,是她侄女說的, 華盛頓也沒有砍了他爹爹的樹,列寧8歲的時候也沒有撒謊的實例出現,愛因斯坦所說的百分之99的努力與1%的靈感,後面還說了:「蛋 是這1%的靈感比那99%重要很多」.......不能再一一列舉了,雖然培養大家思想品德很重要,但是,我一個朋友的9歲女兒教我撒謊,我罵她撒謊不對,她告訴我,他們老師有教他們這門學問,我問教了些什麼,她說,學校教導處要是打電話到她家,問 「班豬任 有沒有來家訪」,就說來了,和英語老師一起來的,我問她,那麼你們老師來家訪了嗎,她說沒有.........打字太累,不寫了,不好意思這位仁兄,也不能確定你是否就是用於編寫教材就啰嗦這么多,但是,這個問題以後要是被編寫教材的人們看到, 要編寫小故事的時候嚴謹一點吧,省的像我們這樣,長大了就開始後悔讀書了
『伍』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老店鎮心學校 姚孟君 黃德石[提要]在全社會呼籲素質教育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就成了語文改革的必經之路,而德育滲透又是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在小學語文中必須體現寓德於教。培養學生的友愛思想、進取精神、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我結合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教學實踐及體會,分別就語文課文教學與作文教學中怎樣寓德於教談幾點具體做法。 [關鍵詞]寓德於教 教書育人 德育滲透 思想教育 《新課程標准》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好這門學科,獲取新知識,對於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民族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根據這一要求,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小學語文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它本身與德育有著密切地聯系,曾經在小學低年級中還有過語文與思想品德的合訂教材,所以說語文教材選取的課文,盡管體裁、題材、風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達到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尤其是以文學作品為主的教學內容更顯示德育的特殊優勢(新課程的教材特多),它以鮮明的形象,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語文課文選取了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無私、心靈崇高,剛正不阿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歌……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性。「詩言志,言為心聲」[2]這是每一部文學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傳播、宣揚的方式,都凝結著作者的苦心,執著地表現著作者的人生追求,傳達著作者的喜怒哀樂,凝聚著人類情感的各個方面。這種作用是直觀的、形象的、整體的,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學生學習了這些課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國的語言文字美,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產生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產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和道德品質形成的時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間對他進行相應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適不過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一、講讀課文中,尋找最佳「結合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講讀課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如何在講讀課文中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在語文講讀課文中,思想教育與語言文字訓練應該是融為一體的,沒有離開語言文字的思想內容,也沒有缺乏思想內容的語言文字,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所以,小學語文教材選了大量文質兼美、思想性較強的文章。這些文章運用生動的語言塑造了各種具體形象,或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就要從課文的字、詞、句入手,啟發學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詞造句的,通過這一手段,讓學生感知課文內的具體情節,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讓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從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第一段中,描寫了人們在長安街兩旁焦急等待周總理靈車的悲壯場面。「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對青年夫婦……他們擠下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互相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3]在教學這一段時,教師可以抓住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語句,加以必要點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拄著」、「背靠」、「擠下」、「探著」、「踮著腳望著,望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加推敲,讓他們想想這些語句表現了人們什麼思想,並深入領會作者的匠心所在,從人們的動作中體會人們焦急的心情,從而體會「人民總理人民愛」的思想內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發揮了課文的教育感染作用。從而使學生受到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育。再如《三人行》中「王吉文醒來的時候……」[4]這段描寫,突出了戰士高度的革命責任感和革命戰士間生死與共、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深情厚誼,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思想感情古人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討源,雖能心顯。」[5]這就是說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內容,而後才動筆寫文章,所以在文章中就一定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愛、或恨、或悲、或喜。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如《大海的歌》[6]一文中,有這么三句話:1、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藍天、白雲,碧綠的大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2、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的歌。3、咱們自己的石油鑽探船,我彷彿聽見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第一句話描寫了四樣景物,藍、白、綠、紅構成了一幅色彩鮮艷而又美麗的風景畫,可見作者的心情是多麼的愉快,所以在朗讀時要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語調讀出作者的愉悅之情;第二句是寫浪花在唱歌。浪花怎麼會唱歌呢?其實是作者看到海港繁榮的景象後,自己心裡高興地唱著歌。這里可以指導學生用歡快的語調來讀,高興得就像自己在心裡唱歌一樣;第三句中的「咱們」指的是我們中國,說以前我國沒有石油鑽探船,現在我們國家可以自己製造了。這句話就是借大海的歌來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來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這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激昂的語調來讀,把自己的自豪之情表達出來。通過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欣賞優美的語句,另一方面又自覺地接受思想教育。(三)聯系學生實際,深化思想教育在語文課上,教師要憑借教材,堅持正面啟發、誘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在領悟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從而進一步受到課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課,教師可以在課上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小蘿卜頭」進行比較。「小蘿卜頭吃的是殘羹冷飯,住的是陰暗潮濕的監獄,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寫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筆頭,那麼你呢?」[7]讓學生想想自己和小蘿卜頭一樣大的時候生活是怎麼樣的,從而對「小蘿卜頭」小小年紀在監獄里的非人生活充滿同情,激起學生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懷遠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學習的教育,並逐漸轉為自己的行動。二、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矣」[8]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古詩和閱讀教學中的任務,作為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課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視,作文教學中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習慣和能力,訓練學生運用或書面語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編織再現事物,達到一定的寫作技能。學生在經觀察、感悟、分析事物進而寫作文章的一系列過程中,必然會觸發種種思想情感,對所寫事物產生並表達出一定的見解或評價。可見作文教學也應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責任。(一)開展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激發寫作學生非常喜愛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但多半是欣賞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觀察活動過程,不注重了解人類和生態平衡的關系,這時老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的去觀察,發現事物的特點,就能寫出感人的文章來,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女不愛參加家務勞動,在家中受到長輩的寵愛和嬌慣,要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理解別人、體諒別人、尊重別人,可以以寫作訓練為表面動力有計劃開展一系列活動。如在班上組織學生包餃子等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和別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學生通過這項活動既能親身體驗做家務的辛苦和樂趣,又能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辛苦,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還可組織學生到野外觀察一年四季自己身邊景物的變化,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後把自己看到的結合自己的感受寫出來,還可組織學生表演熱愛大自然的童話故事,如表演假如我是XX X(小花、小草、小樹)遇到不愛護環境的現象我們應該怎麼做?寫出生動感人的想像作文來,讓學生通過活動寫作文,通過作文訓練受到教育,以達到育人目的。(二)通過評價滲透德育、激發寫作道德發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體提升的過程,對它的評價因此也應該關注知、情、意、行的各個方面極其和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創設道德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體驗,並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認識,把學生帶人到情境中去,將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體的喜怒哀樂、學會羞愧、同情、憐憫,陶冶善良的心靈,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斷完善與超越、如評價別人寫的文章、可以從文章的寫作順序方面去分析評價,還可從文章的結構方面、譴詞用句中去評價,讓大家從別人寫的好詞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評價分析作者的目的,如文章歌頌什麼?贊美什麼?告訴我們什麼?使學生從評價別人的好文章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可利用別人文章中的情趣來影響自己,以悲勝怒、以悲勝思、以怒勝思、以思勝恐、以忍勝喜、以喜勝悲等。實際上,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能夠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許改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師可以加以適當的指導。一篇文章無論寫得是好是壞,它總要反映作者對某件事、某個人的看法,所以,評論一篇文章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小學生道德品質的評論過程。通過互評互改,學生的心靈在相互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相互啟迪中得到升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當注意通過評改作文,讓學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強化德育效果,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總的來說,作為教育者應明白,教育的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播現成的知識,而是注重人的潛質的開掘,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教師應做到合理運用教材,獨辟蹊徑,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整合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無聲的深入學生的心田。
『陸』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
開放的教學目標,按新課程理念可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新的課程改革一大亮點就是學科教學要體現三維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而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標中最為重要的,最為核心的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要關注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下面我就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幾個小片段,談一談自己在落實德育目標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提供給各位老師一起探討研究,不足之處,敬請指教。
一、現身說法,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思想品德課程中最基礎的目標是:幫助初中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人格。而在座的各位骨幹教師的人格形成過程就是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寶貴教學資源。我們經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習過過程中,如果能夠真正實現這一點,相信離我們德育目標的落實也就不遠了。關鍵是如何做到「親其師」?我在這方面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結合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與學生一同分享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故事,也就是「現身說法」。每位老師都有過自己的中學時光,回想那時的我們,有著和學生們類似成長的快樂和煩惱,也有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那麼就將自己的這些故事、這份感悟再加上成人的理性的思考來引導我們的學生,它比起一些名人的事例,來得更加親切,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到平等、信服,。
比如在學習《生活處處有情趣》這一項目時,我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培養高雅情趣,摒棄庸俗情趣,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大部分學生此時對「什麼是情趣」,只是從資料中查來的一些抽象語言,了解得不是很透徹,更不要說德育目標的落實了。針對這一難點,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項興趣愛好——收集樹葉標本。於是就將自己這些年來收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樹葉標本以及利用這些樹葉做的卡片拿到了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講述自己在每片樹葉和卡片背後收獲到的快樂、親情和友誼。但丁說「一看見花,我就放慢了腳步」,對於美的事物大家是相通的。看著一片片普通而又美麗的葉子,聽著老師成長的故事,聰明的學生馬上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情趣」,用學生自己的話來總結,那就是:通過做這些事情,讓自己體驗到快樂。學生們的思維也就豁然開朗起來:有的學生談到了父母的生活情趣,有的學生說到了自己。在學生們的暢所欲言中,很多同學感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最令大家感觸的是,在談到庸俗生活情趣時,有一名學生勇敢地剖析自我,也來了個現身說法。他講道自己在小學四、五年級時沉迷於網路游戲,連續在網吧呆了三天,花費了兩千多元錢,身心疲憊,自己的手也變成了「滑鼠手」。在大家看著他的「滑鼠手」發出笑聲的同時,更發人深省,有些同學不自覺地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相信那一刻「摒棄庸俗情趣」的課標要求已經深入到學生的內心。
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樣的,教師用自己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去引導我們的學生,學生也會「隨」老師的。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最喜歡老師給我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老師同我們交流的是表情,是心靈,我們感到可以敞開心扉與老師平等對話,也受到了教育。」
二、課堂教學與主題班會相結合,拓展德育空間
所謂主題班會,它主要是圍繞一個專題,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主持、自己組織領導、採取各種形式,充分發揮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依靠班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開展一種生動活潑的自我教育活動。一些有著班主任經驗的老師或細心的老師會發現:很多時候,班級召開的主題班會內容和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異曲同工,甚至於有時班會內容就是我們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拓展,所達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也就是一致的。有時思品課一個項目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課堂學習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較好地完成知識能力目標,可能就對德育目標的落實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這時,與之相對應的一堂好的主題班會為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例如:「關於交往問題」「如何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是這個年齡段的中學生迫切需要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的教材設計了《友誼伴我行》這一單元,其中《讓友誼之樹常青》這一項目著重從平等、尊重、真誠、理解、寬容、關愛、幫助這七個方面來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應該說這七個方面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大有文章可做,一節課下來,感覺學生還有很多話要說,還有一些困惑沒有解決,產生情感上的迫切需要。抓住這個教育契機,一次名為「友誼之樹常情」的主題班會召開了。首先是一段詩朗誦和小品表演,學生們以自己的各種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明他們在學習生活各方面的交往中所遇到的具體困惑和煩惱;然後進入全班活動的中心環節——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大討論,針對剛才呈現出的具體問題,尋找各種解決的具體方法,由
『柒』 故事教學法的思想品德
[摘 要]故事是生活的一個影子,讓故事在課堂上說話,這是生活教育的一種積極的嘗試。故事教學有著眾多超越傳統教學的優勢,也有著不同於傳統的備課模式,課堂教學互動性更強,收效更明顯。
[關鍵詞]故事 教學 思想品德 運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離開生活,離開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稱之為教育。試問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用故事來講述生活,讓學生在故事中體驗生活、學會生活,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其實,故事就是點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選擇故事教學的依據
1.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學習需求。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或多或少地有這樣的感觸:小學課堂最具活力,中學課堂次之,大學課堂則索然無味。這是因為中小學課堂里有生動的故事,好玩的游戲,學生喜歡,大學課堂則反之。也曾有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課堂上可以給我們多講幾個故事,或者多搞一些小活動嗎?這樣我們會學得更開心的。」可見,青少年學生愛在玩中學,愛在樂中思考。灌輸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動地講述出來的,可以讓學生在故事情節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更加積極地思考,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厭舊這種習慣,老師和學生手上都拿著一本同樣的教材,我們都看過了,新鮮感早過去了,課堂上我們再照葫蘆畫瓢式的講一遍,用兩個字說「沒勁」,數一數低下了幾個腦袋就知道了。而故事是依據教材而編,將教學內容整合到故事當中,將教學重難點演變成曲折的故事情節,可以真正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歸教材」。
3.思路清晰,情節生動,互動性強。
故事都有一根發展的主線,那就是故事情節。採用故事教學,我們的教學思路也就更清晰了,課堂教學中也就不會再有疏漏。這些故事都是我們根據生活改編的,選擇的餘地比較寬泛,情節設置的自主性更強,可以增加許多互動環節,如讓學生演一演某個片段,猜一猜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體驗式教學情境創設的一種積極嘗試。
4.源自生活,回歸生活,實現「生活教育」。
故事是生活的一種形式,也是一個影子。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許多故事篩選出來,選擇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義的例子,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因為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夠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觸發他們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從而間接實現「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故事教學的實施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教材「自己的事自己干」為例,對故事教學的實施加以闡述。
1.落實「先學後教」。
之所以說故事教學超越了教材,這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是依據教材設置的,但素材的選擇已經超越了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讓學生甩開教材,而是讓學生從教材出發,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後再回歸教材,感悟與反思所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不能把學生慣出豎著兩只耳朵學習的壞習慣。課前先布置學生自學課本P34-38的內容,思考並回答以下內容:
(1)什麼是自立?
(2)自立有哪些表現?
(3)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
由於課前的預習,學生會有目的地去聽講,針對性更強,而且可以更好地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感悟會更深刻。
2.研究教材,搜集資料,構思故事情節。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在實踐中體驗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教學目標的這些要求開始搜集生活故事,搜集資料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找,可以到圖書館查找,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或者聽說的故事拿過來,不一定是全部照搬,關鍵是把搜集的資料進行恰當的整合,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何才能整合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呢?把握好這一節課的重難點是關鍵,因為故事的情節是依此來設置的。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要向學生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自立,這是一個過程,時時、處處、事事需要自立。我是這樣來進行故事構思的:
(1)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要長,要從主人公的出生開始說起,因為是人生需要自立。
(2)要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可否讓故事中有兩個主人公,一正一反,在對比中得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立的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不自立的人終將為社會所淘汰。故事中不自立的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能否讓學生去出謀劃策,達到知的內化,知與行的統一。
3.編撰故事——好的創意是好故事的開始。
首先,確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整個故事圍繞角色展開,角色的選擇最好是學生熟悉並喜歡的人物,或者有比較新奇的叫法,如「哈里波特」等,本節課中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叫大毛和小毛,剛說出名字就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
其次,要從一個吸引人的問題開始,問題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關鍵是讓學生對你所說的問題感興趣。故事的一開始,爸爸就把大毛帶到了大山上,栽了兩棵樹,對一棵樹呵護倍加,另一棵樹自成活後就不聞不問,幾年後的一天,狂風暴雨過後,父親讓大毛到山上去看看,大毛會發現什麼呢?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發言異常活躍,順利地切入故事主題「自立」。
第三,故事的情節發展要有節奏感,可以適當地誇張,必要時可以增加反面角色,反面角色的挑戰會使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故事中的小毛就是一個反面角色,因為不自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總會遇到一些尷尬事,讓學生感覺到小毛既可悲又可笑,從而不得不正視自立的重要性。
第四,故事的結局要出人意料,甚至是沒有結局,而只是一個留白,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關於大毛的故事只講到了高中,上大學以後會怎樣,我留給了學生去思考;關於小毛的故事則一直講到了大學,如果按照情節的發展,小毛肯定會被社會所淘汰,然而結果不是這樣,小毛給學生發來了求助信,希望大家幫他擬定一份自立計劃,通過學生的幫助,小毛也真正自立了,成為了一名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4.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1)故事教學不是敘事,不能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適當設置互動環節。該故事中就設置了這樣的一些互動環節,如大毛和小毛要競選「三好學生」,請全體學生投票來表決,最後請學生做班主任,給大毛和小毛寫一段期末評語,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此外,也設置了情境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自立可以鍛煉和提高個人的生活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質」。在課堂互動教學環節中,要多開展小組競賽,或男女生競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對學生的出色表現要給予口頭獎勵,甚至是加分獎勵。
(2)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情節是豐富的、形象的、生動的。教師要比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當中去,要有激情,要繪聲繪色,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必要時還要和學生一起表演。
三、關於故事教學的幾點反思
1.人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認識,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說的,在思想品德課上,我們也要講故事,但更要演故事,甚至是讓學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講故事,學生只要豎著兩只耳朵去聽,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輸教育。
2.故事教學一定是源於教材、超越教材、回歸教材,故事教學萬不可甩開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難點,故事中要以豐富的情節予以展現出來,要注意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空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教學是虛緲的。
3.故事教學只是一種嘗試,不是每節課都可實施,要區別對待。一般來說,每隔幾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沒有新意了。
4.故事教學要求教師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充知識儲備量。只有知識儲備量豐富了,故事的選材就越靈活,編寫也就更得心應手。
『捌』 小學教育—急需一篇我的教育故事
(一)讓「各路神仙」大顯神通
班幹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幹部的選拔中我採取毛遂自薦,學生推薦的方式。我先公布了班幹部應具備的三個條件:一有組織能力; 二要心地善良,胸懷開闊;三頭腦聰明,思維敏捷,有正義感。很多樂於表現的同學都躍躍欲試,自薦當班長的是桃桃同學。她的一番就職演說讓同學們心服口服。我心裡一亮:有這樣一個班長,我可能省不少心啊!果然,第一次入學勞動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條。還無私的為班級買了一些連我都沒有想到的清潔用品,像泥刀,剛擦,洗衣粉,毛巾等;自習課上,同學們也在她的指揮下井然有序......然而,正當我為有這樣的一位得力助手而得意時,同學們卻開始陸續打她的小報告了,「老師,桃桃不以身作則,上自習時她不讓別人說話,她卻說;她不讓我們吃零食她卻吃口香糖,別人指出她還不服,她想管誰就管誰,太霸道了......」我聽後火冒三丈,真想立刻叫她到辦公室殺一殺她的威風,為什麼不以身作則,枉費老師的信任?但想到她幾天來的工作熱情,其「功德」還是不可磨滅的,她畢竟還是個孩子。於是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的和她交談。她真是個聰明又能說會道的孩子,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向我保證以後一定改掉自己的不足,做個稱職的班長,我會心的笑了。在同學面前,我又樹立起她的威信。同學們又開始接納她這個班長了。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又有同學不服她了。一次早自習,我故意去的比平時早,偷偷的自愛門口觀察,我看到了桃桃口裡嚼著口香糖,與一個同學在打鬧,其他同學都在用不屑的眼神看著她。我一個箭步沖上去,厲聲喊道:「你就是這么當班長的啊?在教室吃東西,自習課隨地打鬧......」一連串的質問,讓她面紅而赤,她覺得自己自愛同學面前太沒面子了,便哭著說;「這個班長我不當還不行么!誰能當就誰當吧!」看她那服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更是火冒三丈:「你以為你還有資格當這個班長么?沒有你我們班跨了不成?」就這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我停了她大班長之職。
從那時起,她在我面前的表現就和最初給我的印象判若兩人,以前活潑開朗的她變得就像一隻受傷的小鳥,數學課上也無精打采。顯然是在和我作對。同學們私下反應她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越來越不像話了,誰管都不聽,說反正自己也不是班長了......聽了同學們的話,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的做法太過火了?像她這樣一個性格倔強的女孩,如此下去可能真的會自暴自棄。我必須得以另一種方式來教育她,而不能和她這樣硬碰硬!畢竟她還是一個孩子啊。於是我開始找班級里一些對她反應比較強烈的孩子談話,詢問他們班裡的紀律情況 ,他們也意識到了桃桃當班長還是很負責任的,只是偶爾有一些小脾氣,現在班裡的紀律不如從前了......
我暗自高興,告訴他們「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應該幫助桃桃改掉她的缺點,這樣我們的班集體才更有凝聚力!接下來我又找了幾個在班級同學心目中比較完美的優秀的學生,讓他們來評評桃桃。其中,有個叫琳琳的女孩,是我們全班同學最佩服的,這個女孩學習成績優秀,樂於助人,表達能力也很棒,是同學心目中最完美的班長形象了,但可惜這個女孩的身體不好,沒有能力主持班裡的工作。當我問到她對桃桃的看法時,她說,其實她很欣賞桃桃,因為她熱情,有正義感,雖然有些小脾氣,小個性,但她的組織能力在班裡是無人能比的。她希望桃桃還能當班長......
聽了琳琳的話我很欣慰,孩子們的心是那麼的善良,寬容。於是我有精心准備了和桃桃的又一次談話,我向她轉達了同學們對她的評價。她很驚訝,她說她原以為同學們都討厭她了,都在「整她」,可沒想到大家還這么認可她。她在我面前哭了,她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我為她擦乾眼淚,告訴她一個人難能可貴之處就是知錯就改,有勇氣證實自己的不足!於是我又精心策劃了一個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為主題的班會。讓同學們都能勇敢的剖析自己的不足,同學們都直言不諱的剖析了自己。桃桃也在我的期待中勇敢的站了起來,哦,她還精心准備了一個發言稿呢,她直言不諱的進行了自我批評,真心誠意的向大家道歉,細心的同學看到了她眼中的淚花,讀懂了她的那份真誠!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她的諒解。孩子們的這種真誠讓我感動。我問同學們可否在給桃桃一個機會,重新當我們的班長。同學們齊聲回答:「願意!」就這樣她又官復原職了,我不失時機的告訴她一定不能讓大家失望,一定要做的比以前更出色!
在我們班級我還特設了一個特殊職位------思想顧問。這個職務自然是琳琳當之無愧了,琳琳也向一個小大人一樣向大家表示她願意解決同學們的思想問題,當好思想顧問!這個班會開的太成功了,它無形當中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從那以後我發現桃桃和琳琳兩個人特別好。在期末總結的時候,琳琳以絕對優勢被同學們評為「三好學生」,桃桃也以相當的票數當選為「優秀班幹部」。
(二)小心輕放學生心
在我們班級里,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有十餘個。這些孩子要麼性格孤僻,要麼個性強烈,不愛學習,不服管。我平時特別注重對他們的特殊教育,小心的呵護他們曾經受傷的心靈。班裡有一個後轉來的男生,叫龍龍。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去了日本,父親不務正業。由奶奶從小帶大。所以這個孩子的性格比較古怪,他排斥所有的同學,還經常說臟話,上課不認真聽講,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他還在下面說風涼話,作業經常不完成,正常的值日工作她也不積極,同學們總打他的小報告,他座位的前後左右同學都討厭他,集體向我反應把他竄走。聽到這些,我頭都大了。軟著硬著都試過了,但都無濟於事。對於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是用盡了情,傷透了心!一次偶然中我發現了他的日記,上面寫到:「我恨我的爸爸,他動不動就打我,罵我。奶奶還石材在旁幫腔。有時連飯都不能讓我吃消停。班級里的同學都看不上我,老師也老找我的岔兒......我活的真沒意思,我想死,可我又沒勇氣......」看完這孩子的日記,我的心特別沉重。如此小的年齡怎麼心情如此灰暗,這太可怕了。我開始思索,他其實是一個飽嘗失敗痛苦的孩子,從小得不到關愛。他是在批評,責罵聲中長大的。親情上的缺乏,學習上的劣勢,同學們的排斥讓他對任何事都失去了信心。老師的每次批評都是他預料之中的,所以批評對他來說已毫無意義,只能加深他的自卑感。我找來了他的奶奶,讓老人看了他的日記。頭發斑白的奶奶抑制不住眼裡的淚花,她說,這個孩子性子特強,他爸爸的脾氣不好,孩子犯錯了就打就罵,加上這孩子嘴硬,從沒服過軟。作為奶奶有時心疼他,就慣著他,但有時也恨鐵不成鋼,說他幾句......唉,這沒媽的孩子不好管啊!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要想徹底改變這個孩子,談何容易啊!我一次次的找他談話,讓他多想美好的事物,多看別人的優點,接受別人的關愛,讓他知道爸爸,奶奶同樣愛他,讓他嘗試去理解年邁的奶奶從小把他帶大的辛苦......我又從同學老師對待他的態度上去改變他。我鼓勵同學們多寬容他,幫助他,用放大鏡去尋找他的每一個閃光點。漸漸的,我們發現他有所改變了,很多時候能剋制或是在努力剋制自己了,同學們也說龍龍比以前強多了。他終於開始融入班集體了!
「學生中間常常蘊涵著巨大的潛能,但在現實的教育現狀之下,這種潛能又常常因為受制於某種不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而處於沉睡或抑制狀態中。」——這是今日在某本雜志上看到的一句話,因為心中有所觸動進而提筆記錄了下來。
再三思索,忽而覺得這真是針砭時弊地道出了現今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的根本問題。 而這一問題的核心便是我們班主任。的確是很難想像,一支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向師性的學生隊伍怎能建成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優秀的班集體?因此,就筆者看來,班主任在開展各項班級管理策略之際,務必要將工作的重心定於調動學生內在思想的本位上。從調動學生根本的內需轉而調動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的外化熱情,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不斷地實現自我創新與發展。
今年接手市服中專班時。新學期里班級實到人數只有19人,而且學生的素質又都良莠不齊。我在迅速摸清學情之後,當即將如何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加快班集體建設步伐上升為自己工作中首要關注的問題。
一直鍾情於自己每項工作開展的第一次,或許也成為了自己工作中的一個習慣了。於是在新學期的第一節班會課上,當學生表情嚴肅地端坐在教室里,一言不發,似乎在等待他們這位新班主任的一番「訓導」時,我接下來的舉措卻使他們受驚不少,關鍵是在於他們並不知道新班主任在課前已經和上任的班長、副班長「串通」好並預設了本次班會的主要內容。
兩個孩子共同主持了本學期第一次的自主班會,明確了班會討論內容:一、自薦新學期班級各管理崗位;二、討論新學期同學們希望舉辦哪些比賽活動。坐在教室後排靜靜觀看的我,面對眼前或激動表述或冷靜思考的學生,心中竟然因為他們眼前如此的重視而略感欣慰。
班會課結束後,班長與副班長向我遞上了一疊厚厚的稿紙,我明白,這一疊稿紙牽動著全班同學的目光,其中必會有期待、有疑惑、有審視、有猜測……所以就在第三天後,教室後牆上醒目地貼出了兩張設計精美的小報,一張明確了本學期19人分管的各個工作管理崗位,一個班集體由19個來管理,每人都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分子。這是我的初衷,當然也是孩子們的心聲;另一張則是條分縷析地將一學期的每一周次都作了詳盡周密的安排:有班級技能操作比賽、有生日會、有各類文體活動等等。
轉眼半個學期就要過去了,現在回想起初始接班時的情景,心中還是留下了深深的感動。孩子們在小小的集體中經歷了不少,也感受到了不少,凝聚力漸漸地在各項活動之後生成。同樣的,為了我們共有的05市服,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每一個孩子也都在努力著,為之付出了不少的熱情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