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品社教學問題

小學品社教學問題

發布時間:2021-02-03 03:47:23

Ⅰ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知識的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字「生活化」──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我們祖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將其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拿它同兒童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某一具體地方的面積對比(例如,兒童所在城市面積的多少倍),無疑比僅憑空洞的數字更能在兒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在兒童學看平面圖時,在平面圖上用長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築肯定比直接用圓點表示更適合於兒童的思維特點.同樣,我們還可以藉助兒童的想像來培養兒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們祖國的版圖想像成一隻邁著闊步的雄雞,那麼你(兒童)的家鄉在這只雄雞的什麼部位呢?」「遺憾的是,作為我們祖國這只雄雞邁出的前腳──我們的寶島台灣還沒有回歸,因此,等台灣回歸祖國以後,祖國這只雄雞是不是將在前進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子呢?」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記住祖國版圖的形狀和快速定位某個城市在祖國的什麼位置,也能培養和保持兒童的興趣和求知慾.同時,這樣還能有效地融愛國主義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實現在地理教學中育德,「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的目標. 二.有效處理和拓展教學內容 老師們在一起討論時,大家經常說新教材存在著缺乏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知識內容材料繁雜、難度偏高等問題.由於學生甚至教師都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得教材難以駕馭,教師和學生均感到無所適從. 我以為,這些問題是由於老師們仍以傳統的課程和教材觀對待新的德育課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顯,傳統的德育課程觀,是以追求對教材中的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教授為目的的.這種傳統觀念最終忽視了德育課程的經驗性,造成德育的知識化,存在諸多問題.
與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觀認為,課程和教材是兒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幫助兒童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同時「新課標要求教科書、實現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為一種『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機能──『造血機能』」「學生憑借教科書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組織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學習人類的文化成果」.即是說,教材只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它只是學生學習人類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完全可以(也應該)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如對有些超出兒童實際能力和實際生活需要的內容可適當刪減;相反,對兒童實際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沒能考慮到的地方應該適當加以豐富充實.總之,地理教學應該抓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結合兒童現實生活的實際,依據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種創造性的使用.在將到我的家鄉這一單元時,請學生回答自己的家鄉在哪裡,有何特產,有哪些和普通話不一樣的地方,大家交流,學生興趣較高,都參與進來.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宣傳家鄉,寫廣告語.這樣處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過分追求規范,而是真實展現學生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豐富的活動代替講解.大膽重組教材,重視師生互動,使自己自然融入學生之中」.同時也完全可以通過師生合作開發鄉土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開發出真正適合於自己需要而又有鄉土特點的社會地理、生活地理學習資源.三、地理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德育課程的經驗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課的地理教學能突破傳統德育課教學的課堂講授的單一模式,實現教學形式的生活化、多樣化.至少,除了課堂講授、討論外,還有如下形式可供參考:1. 游戲競賽活動是把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地理知識教學於游戲之中,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並獲得知識的過程.一般用於教學中的讀圖析圖、地理謎語競猜、地理知識競賽、地圖旅遊、政區拼圖等方面.如學習人教版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時,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解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輪廓特點,可進行拼圖比賽活動.這種游戲比賽活動可以創設一種愉悅的氛圍,既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2.參觀訪談:在「我的家鄉」的相關章節中學習有關兒童家鄉地理知識時,通過組織兒童參觀自己家鄉的風景名勝,向家鄉父老做訪談,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家鄉的自然生態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特點以及人們之間的生活關系等,而且在培養熱愛家鄉之情的同時,也培養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會調查:引導兒童親身進行社會調查活動,如引導兒童對家鄉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社會調查.這可以讓兒童對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逐漸麻木的問題有切身體會,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社會調查之後,引導兒童通過協作形成調查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或進行環保宣傳等.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兒童樹立環保意識.還有利於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精神,更有助於讓兒童明白「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而不是紙上談兵.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校開展德育決不是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只能看見美好事物的「溫室」.德育課程與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關鍵在於幫助兒童在發現生活的美好的同時,也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能培養在必要時置身事中,尋求措施解決問題的「參與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製作(如製作我們國家從東到西三級台階的地理走勢模型等,這有利於兒童理解我國的地理走勢特徵)、游戲或表演、組織兒童外出旅遊等.總之,地理教學完全應該採取多種形式靈活地進行,實現德育課教學與兒童真實生活建立聯系,育德於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跡,「育德」於無形之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取代原來的思想品德、生活、社會等課程,旨在根據德育的本質特徵,實現德育回歸生活,育德於生活之中,以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生活」.回歸生活的德育主張品德教育和社會生活常識教育在新課程中不搞「兩張皮」,而是融為一體.因此要盡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跡,避免將德育從生活中抽離出來進行純學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說教.歸結到德育課程中的地理教學上來,也就是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的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儉節約、熱愛祖國等)上靠.相反,要重視讓兒童自己從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中去體驗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資源的珍貴等),以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在教育學生節約和環保的時候,應注意利用「身教重於言傳」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其它方面應注意的問題,難以盡述.總之,作為地理題材的品社課,知識目標要求准確規范,但不求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只是機械的記住一些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總之,在課堂上,要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多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活動,力圖調動學生多感官的參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將活動過程最優化.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長期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上好地理題材的品德與社會課,需要老師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為了准確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識點,我們老師必須在課前充分的查閱資料,有時甚至要向專業人士虛心請教,只有自己鑽研透了,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不至於誤人子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Ⅱ 小學思品教學目標應注意的一些什麼問題

小學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是隨教學目標分類學的研究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它以美國心理學家布魯 姆關於「為掌握而學習」、「為發展而學習」的理論為基礎,強調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有強烈的目標意 識,圍繞著教材的總目標,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和採取教學手段,並按「總目標(揭示)--分目標 (感知、論證、鞏固)--總目標(強化)」的過程,把圍繞總目標而分解出來的分目標附於課堂教學的各個 環節之中,從而克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筆者在思品課教學中,圍繞著思品課一般的課堂結構,採用「目標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一、在激趣引課中,揭示總目標
這一環節是實施目標的開端。它要求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處 於心理上的最佳狀態,然後揭示出總目標。例如:《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一課目標的揭示就可以分以下步 驟:1、讓學生聽自讀課文《誰勇敢》的錄音故事。2、當學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情節之後,提出思考題:① 「小松敢捅馬蜂窩,人們為什麼不稱贊他勇敢?」②「小勇不敢捅馬蜂窩,並且被馬蜂蜇了以後還哭了,而人 們為什麼稱他最勇敢?」3、讓學生充分討論並發表意見之後,教師順勢揭示目標:以上這些問題,就是我們 今天要學的內容--《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懂得判斷勇敢行為的方法,還 要能夠判斷我們以前所做的事哪些是真正的勇敢行為,哪些不是。
這樣不但很好地引出了課題,並且揭示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總的教學目標),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 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為分目標的實施打下了基礎。
二、在學習課文中,感知分目標
思想品德課課文一般都以故事蘊含基本的道德觀點,學生是在以事寓理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對道德形象、 道德行為、道德動機、道德效果及道德評價的具體感知,而逐步樹立起道德觀點的,因此,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感知分目標,是實施總目標的關鍵,是目標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例如:《愛惜糧食》一課,總目標 是教育學生愛惜糧食,從小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課文也正是圍繞著總目標,以8幅圖和課後習題來分解 目標並實現總目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內容 分目標 總目標 圖1 一家人吃飯 揭示 總述 → 所以 圖2-7 糧食的生產過程-糧食來得不容易 → 要 圖8 糧食的用途--糧食是個寶 → 愛惜
習題二:看圖說說--節約糧食作用大 → 糧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
在學生對目標有所感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知識和有了道德認識之後,如何對已學的知識進一步論證 和鞏固,並通過對各種事物的評價使教學目標得到鞏固?這就需要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如《學會全面看 問題》,在學生初步掌握了「為什麼要全面看問題?」和「怎麼樣學會全面看問題?」這兩個分目標之後,通 過聯系「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全面看問題?哪些不是全面看問題?並得到怎樣的結果?」的討論、比 較,學生用剛剛學到的觀念來判斷、評價,使各個目標活學活用,同時教師從學生討論、評價當中獲得反饋的 信息,了解學生目標的達成情況,及時地根據目標來進行評價和矯正,促使學生實現由目標的感知到目標的鞏 固。
四、在總結導行中,強化總目標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總結全課教學;表揚激勵,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巧妙延伸,促使學生從「 知」落實到具體的「行」。這是目標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目標的強化階段。例如:第七冊《關心體貼父 母》一課,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懂得關心體貼父母要落實在平時具體的行為上。有的教師往往只在讓學生「為 父母做點事」或「為父母做好事」上進行導行。如果能讓學生認識到「不讓父母為我操心,就是關心體貼父母 的最好表現」,想想「自己哪些事,哪一種習慣,最讓父母操心」,「打算如何改正」,展開討論,這樣的目 標教學效果好,目標實在,能真正在學生的心靈上有所觸動。然後通過建立家校聯系,定期反饋等課外延伸, 達成並強化教學目標

Ⅲ 小學品社評課堂教學反思應注意什麼

小學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這兩本書,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學校、家庭、班級、個人、國家、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態環保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通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和參加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有很多感悟和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收獲頗多,現作如下反思。
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標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Ⅳ 談如何讓問題教學融入品社課堂教學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新的綜合課程,有著較強的綜合性、思想性、開放性、社會性和實踐性。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而情感是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支柱,興趣則是人的學習動力,要想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愛學、樂學,就必須千方百計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品德與社會》課明理是基礎,導行是關鍵,要使學生在行動上受到感染和熏陶,達到情理交融,知行統一的目的。因此,根據小學生好說好動,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要選擇喜聞樂見的形式創設教學情境。從其課程性質引伸出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大基本特徵。由於其基本特徵,落實到教學中,需要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動情中明理」的效果。學生明理後,情感就會升華,心裡的閘門就會打開,在情感體驗中受到教育,心靈的思想火花就會迸發出來,達到育人教書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千方百計創新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使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實踐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從而逐步提高他們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此,兩年多來,我在課堂中教學合理地運用了現代教學技術,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情境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學生在學中有樂,樂中有得,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下面我就略談自己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進行的一些探索,幾點淺薄之見,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古語講「興起於思,源於疑。」在品社課教學中,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再是教師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只是一味的記憶知識。當代的教育教學新理念要求我們,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又能對所學知識有所創新。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特點,精心鑽研教材,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探究,去和小夥伴合作交流,最終分析出問題的實質。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分辨能力。例如六年級上冊《生活萬花筒》一課,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我們中國人見面常用什麼禮節?我們的鄰邦日本、韓國人見面呢?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喜歡用什麼方式問候呢?在這些和孩子生活或已有生活經驗非常貼近的話題中,學生根據世界各國人「見面時的問候方式」展開了交流和討論,通過討論明白「入國問禁,入鄉隨俗」,我們在生活中要尊重這些習俗,要學會在世界大家庭中共同生活。當然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一定要切記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與針對性和啟發性。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問題情境取材要接近於學生生活經驗和體驗,問題情境材料與學生生活經驗在統一、融合、碰撞中,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達到教學目標。
二、用語言描述情境
課堂教學藝術也是語言的藝術,教師有聲有色、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繪,是課堂教學達到理想效果的關鍵,也是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力求做到入情入理、聲情並茂的描繪,把學生帶到既定的教學情境中去,讓學生在課堂上強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與真實,激發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情感。
三、用音樂渲染情境
品德與社會教材著重於對學生的道德培養,教材本身蘊藏著許多豐富的情境內容,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施直觀教學,創設教學情境。音樂能調動人的情感,觸動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在教學中恰當地選用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歌曲來教學,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創設了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從優美的聲音中,表現情境內容,產生情感效應。在唱歌過程中,感悟歌曲內容,觸動自己的情感之弦。唱後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在說唱中,學生會消除學習疲勞,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六年級下冊《春天的故事》一課,教學時為了使學生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開始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迎來了「春天」,激發他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一上課我便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並與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唱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一說歌曲歌頌的是哪一位老人?你知道他對我國有過哪些貢獻?在說唱體驗中,不知不覺中觸動了學生「是改革開放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感之弦,從而在內心中擁護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堅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信念。設身處地把學生帶入這種激昂的氛圍中,學生就成為體驗的對象,並從中領悟和把握品德知識,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國確實讓中國人站立起來的自豪感的正確道德情感就進入學生的心靈。以說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
四、用圖片再現情境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尤其是對於小學生來說,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使學生身臨其境,從形象感知達到抽象理性的頓悟。所以,真實的、精美的圖片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展示很容易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激發其內在的情感。還是剛才提到的《春天的故事》一課,當學生了解了改革開放的大致進程以後,我出示了「昔日深圳」與「當今現代化的深圳」、「昔日落後的上海浦東」與「今日浦東新貌」對比的兩組圖片,讓學生在相片中進行觀察對比,從中看出改革開放前後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著我又相機出示了一組就家庭生活方面,重大工程建設方面,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具體感受祖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我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認識國家富強與國家威望,形成了愛國的道德情感。
五、利用表演創設情境,讓學生實現多重體驗
建構理論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被動的記憶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我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藉助教材中的插圖,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進行現場表演、講故事比賽、小小辯論會等。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通過觀察、體驗、角色換位,進而討論分析領悟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為角色的新異性和親切感,會很自然地引發學生進入角色、體驗角色、評價角色的心理歷程,這樣學生便可進入一種沸騰的狀態,從而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實現。這種情景的運用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表演的過程就是他們陶冶情操的過程,也是他們自我教育的過程。角色表演也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動口、動手、動身、動腦等全方位訓練,不但鍛煉了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又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表演技能。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才能改變膽怯、沉默、拘謹的氣氛,使每一個學生敢於表演,善於表演,充分表現自己。這樣,學生實踐能力就能在表演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六、採用開放性教學 煥發課堂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品社教材的特點已突出地呈現了以生活化為主題的教學內容,課堂上學生所學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了解的更多,視野更加開闊,就要求我們由課內走向課外。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及思想實際,來選擇生活中的事例,組織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有關社會現象,比如上個學期 6月16日18時37分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以及神九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成功這一重大事件,在學習《地球給人類敲響警鍾》一文調查家鄉周邊環境被污染的原因、了解家鄉現在和過去的變化等等。通過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翻閱圖書、調查走訪、收看電視、收聽廣播、網上查找等途徑,採集相關信息,整理有關數據和資料,並形成成果。讓他們把自己組內搜集到的成果在課上展示出來。毋庸置疑,學生在活動中的分工合作、分享快樂、經驗交流、成果收獲、展示匯報等活動,既讓學生走進了課堂,又讓學生邁向了社會這個大課堂。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孩子們感到自己在進步、在發展、在成長。在活動中學會了明辨是非,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創造,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學會了熱愛生活。
七、與家庭社會配合,實現教學多元化
要真正發揮品社的功能,品社課還要堅持課內外結合,要和家庭、社會教育互相結合。教學中我會利用重大節日邀請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結合六年級下冊《用法律保護自己》給學生們講有關青少年的法律知識,並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廣泛與社會接觸,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記得在進行《祖國,我為您驕傲》社會實踐活動時,我精心組織,讓學生們利用下午放學,或周末雙休日以小組的形式,走進家庭、機關、單位,走訪各行各業,如教育、醫療、金融、煤炭、農機、電力乃至普通家庭等,從不同領域來了解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變化,並做了詳細的采訪記錄。我感覺那次活動很成功,不僅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之情,同時在活動中同學們又培養了學生們團隊合作的意識,鍛煉了他們與家長的交流、溝通能力和采訪、編撰的能力。
八、利用網路優勢,搜集生活素材,並服務於課堂教學。
陶行知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強調教育與生活的連接,要求教育活動既關心兒童未來的生活,也要關心兒童的現實生活。我本著這一教育原則,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網路優勢搜集各種生活素材,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孩子走進生活,再現生活,發現生活中的人和事,從而引發道德評價,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孩子們的課堂豐富多彩。
兩年多來,我就是這樣以創設情境來架設師生交流的橋梁,以交流促成師生合作的形成,以合作構建起師生共同感悟的載體。總之,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想方設法去創設情境,並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合作、探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Ⅳ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實效性

1.貼近生活、注重體驗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幫助學生參與社會、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 2.走進社會、學會實踐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去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社會實踐能力。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設計,如教學《購物有學問》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裡,讓學生在觀察中切實感受價格的秘密,親身體驗購物的學問。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育時,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3.組織討論、學會交流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在品德與社會課上的討論,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防止形式上的討論。 品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二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 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說教。 反饋信息,及時整理活動安排。在活動教學的探究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況。及時調整,是積極的應變方式。分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數學生的共同問題,那一定是我的教學組織中有什麼失誤,如果是個別學生的情況,我要從其活動過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問題,還是哪個環節的問題。而且,我希望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暴露問題,能交給學生們自己去解決是最好的途徑。 4.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 在該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三活」。即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內容貼近生活,教學途徑多樣靈活。 4.1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事業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學生稱老師為「恩師」,把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老師譽為「良師益友」。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本原則,而師生關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同時它也是教育活動得以良好實施的前提和保證。 4.2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偏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①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③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設計活動。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多具直觀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動貫穿教學過程,是有效的組織方法,如游戲活動、動手操作、小競賽等。 4.3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實效性。活動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學具就成為玩具,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訴說,表演,甚至會損壞東西,互相責怪。 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探討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電化教學手段已悄然走進課堂教學,給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小學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強化了教育效果。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這種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受時間、地點、形式、內容所約束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也應該百花齊放。教師也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

Ⅵ 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將如何改進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能開設,但課時數不足。根據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要求,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每周三課時,但個別學校只開二節課。品德課被「挪用」的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只有75%的教師是完全按照課表上課的,其中36%還經常上不全,老師常會留些時間給他們做其他學科作業。學校對品德課堂教學情況、教師備課情況、作業批改、學業評價等常規管理明顯不到位。

Ⅶ 淺談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

Ⅷ 怎樣提高小學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怎樣提高小學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要有好的導入
導入的心理任務在於激發興趣和情感,產生學習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調和課堂氛圍。因此,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導入的方法有:故事導入法、漫畫導入法、歌曲導入法、實例導入法、小品表演、游藝活動、啟發談話、設置懸念等等。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材靈活運用。在教學《我的家鄉》一課時,用了歌曲導入法。如在教學《集體的事誰說了算》一課時,用實例導入法,我們學校有個班的班長老師不在時他什麼事情都說了算。比如他做主讓誰寫多少作業就寫多少作業,大家都得聽他的。對此你有哪些看法,進而引出新課。這就變單純的說教為中心的指導,變知識的傳授為思維的訓練,增強學生自我修養、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
二、要讓課堂更加有序
課堂教學組織是一項融科學性、藝術性和創造性於一體的工作。在新課改中,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養成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同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可見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只有教師具備了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每次安排活動之前都會提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留意全體同學的表現,同時採用許多組織教學的方法。如:手語提示法,聲音控製法,情感暗示法,設疑吸引法、競賽刺激法等等。
三、提問要有技巧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啟迪思維適度提問,追問釋問以升華提問,從而提高品德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專家說「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因此要提高教學的高效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必須重視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啟迪思維適度提問,追問釋問以升華提問,從而提高品德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四、要有好的評價機制
評價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評價具有指導學習方向、在教學過程中給與激勵的作用,它們幫助學生定義「什麼是高質量的學習」。由此可見,評價是我們進一步改進教學完善課程的依據,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們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引入評價機制,可以評出方向、評出動力。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層都具有得到別人賞識和表揚的願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從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表揚里感受成功。」教師在評價時要做到激勵為主,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這樣才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Ⅸ 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教學

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著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課程資源不限於傳統課程資源的利用應該做到位教學服務,不求花樣繁多,但求切合實際。

Ⅹ 小學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答--您想要問什麼?學校的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都要要切合實際的教育,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社教學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