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視頻:什麼網站可以免費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實錄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
2.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怎樣面對煩惱》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誰都會遇到煩惱,遇到煩惱並不可怕,關鍵是敢於面對它,解決問題。
2、學習消除煩惱的方法。
3、初步形成面對煩惱的正確心態和積極調整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消除煩惱的方法。
2、形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心態。
教學方法:漫談式學習法
教學准備:采訪你身邊的人,他們的煩惱是什麼,如果消除的。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 生 互 動
設計意圖
一、聽歌曲,揭示課題
1.播放歌曲《小小少年》,學生聆聽。
2.你從歌曲中都知道了些什麼?
3.齊讀課題。
通過歌曲揭示課題,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煩惱,誰都有
1.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煩惱,全班交流;不願意說的寫在卡片上,課下與同學們交流。
2.「小記者」采訪體驗。
(一生充當小記者,采訪身邊的同學)
3.出示煩惱調查表。
4.全班交流。
引導生正視自己的煩惱,采訪體驗、調查表出示,揭示煩惱存在的普遍性。
三、煩惱來了,心態很重要
1.播放《喜羊羊的煩惱》動畫片。
2.學生幫助喜羊羊解決煩惱。
喜羊羊碰到了什麼問題呢?
3.根據視頻中的事件,引導學生辨析討論:面對煩惱,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什麼樣不同的結果?
4.如果你是喜羊羊,你會怎麼做?為什麼呢?
5.交流總結:煩惱來了,首要要敢於面對,積極解決。
通過孩子熟悉的動畫人物、生活中的實例,在談話中逐步使生初步形成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
四、煩惱來了,我會這樣做
1.話題討論:煩惱不能避免,當你遇到煩惱時如何去解決呢?
2.四人小組討論。
3.學生交流,談自己的看法,也可針對同組人的煩惱,提一些建議。
4.出示羊村長的話:
找朋友談心,別悶在心裡,這樣會使你越來越煩,相信我沒錯。
找一些開心的事情來做,重拾信心,迎接新挑戰。
煩惱不可怕,你要勇於面對。
有煩惱意味著成長,說明你長大了。
話題討論,營造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學會解決煩惱的方法,同時學會一些簡單的處理煩惱的能力
五、煩惱,我不怕
1.煩惱——我要戰勝你!
煩惱——我要戰勝你!
如果我今後再遇到___________的煩惱,我會____________。煩惱就像___________,我能(會)____________。 [後一句可以運用些修辭手法]
2.你覺得,生活中如何做,才能讓煩惱不打擾到你呢?
3.揭示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通過此項訓練,增強學生面對生活中煩惱的決心和信心。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介紹兩本好書《皮皮.長襪子》和《小鯉魚奇奇和彩虹橋》。
2.課後作業:運用我們今天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煩惱。
3. 未來出版社 小學五年級 品德與社會 我們的衣食哪裡來 課堂實錄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就要求我們教師應當促進學生去進行有意義的構建,促進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的生成,促進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使課堂變為學生參與的過程,以及學生思考的過程、學生完整生命的投入過程,以及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讓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機與活力。要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教師就應當採取以下一些教學策略:
一、開放式的教學策略
開放式教學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師要將課程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體系進行創造性的教學。開放式教學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和需求作為調整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要求教師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而是用教材教和創造性教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動態發展的,是適時變化的;二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時空的開放。過去我們將教學局限於教室,使教學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而「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場所不應當只局限於教室,應當讓學生走出教室,把學習場所從教室擴展到學生的一切生活領域,從教室擴展到學校、家庭、社區、田間、工廠及其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讓學生更多地去接觸社會和了解社會,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去進行探索和研究,並讓學生把在社會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東西帶進課堂進行討論;三是教學內容和結果上的開放,即教學內容應當是豐富多樣的,能滿足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並給學生提供一定的選擇。在學習結果上,既可得出統一認識,也可保留多種意見。如,我在教學《錢該怎樣花》一課時,就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再向父母了解家庭的錢是怎樣花的。有了這樣的基本信息,大家一起來學習《錢該怎樣花》一文時,學生腦海里的生活資源就更充實,發言的素材也就更豐富了,談得也就會非常實在,這樣教師就能針對實際,有效地引導學生的言行。再通過拓展延伸,還讓學生懂得了家裡的經濟條件再好,錢也是父母通過辛勤勞動換來的,一定要合理消費。
二、活動化的教學策略
活動化教學是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的學習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實施活動化教學有兩種形式:一是教師在課堂中模擬創設場景,比如,可模擬創設學生日常生活場景、社會活動場景等,讓學生通過參與這些場景中的活動,去進行體驗、獲得認知及情感的發展;二是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親臨其境的場景中獲得認知,求得體驗。在實施活動化教學時,有幾點要引起教師注意:第一,要看內容是否有利於開展活動化教學,對不適宜開展活動化教學的內容不強求採用這一形式;第二,活動化教學要注意考慮實際的環境與教學條件。有的活動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方的支持與配合,因此,應當根據具體的物質條件和實際環境進行選擇。第三,不能忽視。學生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有限的,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非常重要,在活動化教學中,教師的作用體現為教育的指導者、場景的創設者、活動的參與者、活動的評價者。我在教學《今天你安全嗎》時,要求學生回憶自己知道的安全事故,在小組內交流,並在老師創設的場景中,分析討論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想一想預防的辦法等等。通過探討,學生知道了如果自己處在這樣的場景中,要怎樣做才安全就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三、對話式的教學策略
對話式教學策略是指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出現,圍繞著教材提供的話題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品德與社會」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話題和範例,在教學時,教師要盡量憑借這些話題和範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認知和經驗、情感和體驗,師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自己的生活經歷,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訴學生。這一教學策略使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真理的佔用者和宣傳者,學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和老師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師生之間不再是單向的授受關系,而是朋友關系、對話關系、合作關系。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和對話的過程。如,我在教學《民主管理我們的班集體》這一課時,通過平等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對人對事要公平、公正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做一個正直的人。
課堂上,我抓住班幹部選舉這個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這個班集體中的一員,自己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也有責任和義務選好班幹部。教學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討論,充分肯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選出同學們心目中的好乾部。當我問:如果現在我們選舉班幹部,你會選誰?並說出你的理由。同學們討論熱烈:有主張選學習成績好的,有的選人緣好不得罪人的,有的選跟自己關系好的有的選愛集體有號召力的,有的選愛勞動的,等等,並各自說出了自己選擇的理由。具備單一優勢的學生總是不能讓全體同學信服,最後,大家選出了發展相對全面,且優勢明顯的同學擔任班幹部,同時,對這些同學存在的小毛病也及時指出來了,希望他們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更好地為班級同學服務。
通過以上教學策略的實施,逐步使師生在教學中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使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使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轉變,使教師由課程的忠實執行者向課程的開發者轉變,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
4. 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實錄泰山版小學四年級上冊
首頁 相冊 標簽試題(0)教案(3)心得(1)文章(6)教學管理(6)
泰山版品德與社會小學四年級上冊《春節風俗談》教案
[ 2007-12-19 15:58:00 | By: 汶水閑人 ]
常識組區域性研究集體備課(課時)
學校
羅山小學
年級
四
主備人
劉輝
時間
2007年12月15日
課題
主題十三:春節風俗談
課型
新授課
修訂完善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體味中國傳統節日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增強民主自豪感。
2、 使學生正確認識文明過春節的好處,提過學生安全、文明、節約等意識,提高節日生活質量。
3、 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家鄉風俗特點,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樹立甄別精華與糟粕的意識,提高他們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
教學准備
教師:課前收集家鄉過春節是的習俗。
學生:收集各地春節風俗習慣資料,收集中國傳統節日。
教 學 流 程
復習
導入
談話導入,激發學生感情,引導學生說一說:作為炎黃子孫,你對中國傳統節日了解多少?誰來說說你都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知
識
講
授
一初步了解民風民俗
1、展示課前收集的傳統節日。
2、讀課本「民謠」部分,看看你又增加了哪些知識?
3、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們中國人對哪一個節日最為重視?為什麼?
二感受多彩的春節
1、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我們是怎樣過春節的?
2、 全班交流匯報:引導學生了解年、守歲、拜年、賀歲及家鄉過春節時的一些習俗(如:貼福字、貼對聯等)。
3、 貼對聯:教師出示寫好的對聯,讓學生貼,引導學生貼對上下聯。
4、 教師小結。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過文明春節。
1、 教師導入:在我們歡歡喜喜過春節時也有許多不良行為,同學們看一看「59頁圖」,思考:他們做的對嗎,為什麼?
2、 小組交流。
3、 全班匯報
4、 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做?」
5、 師小結升華感情,
四,辨析。
1、 出示內容:前段時間,國家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納入國家法定節日范圍,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2、 小組交流。
3、 集體討論。
五課堂小結:今日盡小責,明天擔重任。
訓練
設計
1、製作一張賀年卡,送給你最感謝的人。
2、制定明年的春節計劃。
板書
設計
13、春節風俗談
年 守歲 拜年 賀歲
文明春節
5. 浙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家鄉特產知多少》課堂實錄及設計思想
《家鄉特產知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有哪些特產,感受祖國物產豐富。
2、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發展,激起愛家鄉的豪情。
3、培養搜集資料,處理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多種渠道地搜集家鄉特產的宣傳資料,廣泛地知道各地特產的名稱。
教學難點:能夠找到家鄉的特產和自然環境有關,與當地經濟發展有關。
教師准備:課件
學生准備:
1、調查家鄉的特產的知名度。
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家鄉的特產。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了解特產特點
1、出示圖片,圖上的產品你認識嗎?吃過嗎?
2、這些產品有什麼特點?
3、這些產品都是一個地方所特有的,因為頗具特色,所以聞名全國,這些產品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特產。(特產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產品,他不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個地方的著名產品。)
二、了解各地特產
1、你知道我國各地有哪些特產嗎?學習課文後匯報交流。根據學生說的隨機課件出示特產的圖片或資料。
2、你還知道全國各地的哪些特產?
3智力小問答:看誰的知識面最廣!(把特產與地名用線連起來。)
海南水稻
福建武夷山花蟹
台灣大鵬灣鐵觀音茶
江蘇泰州市橡膠
三、探究特產成因
1、思考:為什麼各地會有不同的特產?和各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有什麼關系嗎?(四人小組討論)調查表
特產名稱
吐魯番葡萄
調查途徑
詢問家長、上網、查閱網路全書
產地
新疆吐魯番
原因分析
絲綢之路將葡萄種子引入了中國。新疆氣候乾燥,陽光充足,適合葡萄的生長。
我的收獲
特產的形成與當地的地理環境與歷史原因有著密切的關系。
2、集體交流,交流調查表。
3、小結:特產的形成和發展,往往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歷史發展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四、交流各地特產
1、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搜集到的各地特產的圖片、包裝、宣傳畫、實物以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各地特產的特點。
2、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介紹家鄉特產
1、課前,我們分小組了解了家鄉的特產,下面分小組交流,將自己家鄉的特產向同學作一個詳細的介紹。
2、小組派代表上台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上台介紹一種特產的產地、特點、加工、歷史等。(如龍井茶、杭州絲綢、王星記扇子……)教師可以穿插著介紹相關的文字資料或播放放一些相關的圖片和影像資料。
3、小結。
二、宣傳家鄉特產
1、家鄉的特產是我們引以為榮的。但是現在家鄉的特產知名度如何呢?
2、課前我們的同學走上街頭進行了「家鄉特產知名度」的調查,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
3、出示調查表。
特產名稱
了解人數
知名度(%)
龍井茶
絲綢
西湖藕粉
張小泉剪刀
王星記扇子
……
共調查了()人
1、看了這組數據,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2、怎樣使家鄉的特產享譽全國,走向世界,為家鄉的經濟帶來更大的發展?讓我們來為家鄉的特產設計一種較為合適的宣傳方式。(小組選擇最喜歡的一種特產。老師提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a)創造性寫作:怎樣做廣告,寫創意廣告詞,宣傳優質產品,樹立品牌意識。
b)美術:為特產設計外包裝。
……
3、各小組分頭討論、准備。
三、推廣家鄉特產
1、分小組交流。
2、教師點評並小結。
四、課後延伸:課後了解更多的家鄉特產。
附板書:3、家鄉特產知多少
海南橡膠
福建武夷山鐵觀音茶
台灣大鵬灣花蟹
江蘇泰州市水稻
以上就是《家鄉特產知多少》教案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6. 科教版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我能為學校做什麼課堂實錄
我們家裡都是非常干凈的。可我們的班級卻亂的像個垃圾堆。但我想我們的教室回應該像我們家一答樣的地方。我想我能從我做起,不亂丟垃圾,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主動排齊桌椅,擦擦黑板,讓我們的教室窗明幾凈,我想這樣我們的學習興趣會更高。
在學習中,我們應該不拖拉,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一定會主動幫助別人,我想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也一定會來幫助我。我們班的同學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平時不互相嘲笑,不起鬨,上課認真聽講,不講話影響別人。
我們應該積極參加班級的活動,如:廣播操比賽,運動會,文藝活動。為我們班級爭光,爭氣。
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我們班一定會成為一個團結合作的「大家庭」,在學習,體育,勞動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
7.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我以一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 《去同學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里」.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認識到,沒有情感作為人行動的動力機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的調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過程中的本源性基礎,個體的道德人格大廈將無從矗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其本質就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使外部的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其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為良好的品格.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這一活動主題,它強調了小學生在家裡要行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義的游戲.然而現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下,養成了「小皇帝」
8. 小學品德與社會關於責任教育的講課教案或課堂實錄
小學品德與社會《要有家庭責任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認知
1、 懂得子女作為家庭成員要為家庭的幸福美滿出一份力。
2、 明確當好家庭小主人主要應做到哪些。
情感
1、 激發產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2、 願意做家庭小主人。
行為
1、 主動承擔家務。
2、 家中遇到困難,盡力分憂解難。
3、 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准六年級「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的關於「有家庭責任感」等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設置的。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課中已經進行了有關「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以自己良好的表現給父母帶來歡樂,生活上不比吃穿」等教育。這些都是從具體做法上講的,本課則是從理性認識上闡述的。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應該具有家庭責任感,自覺的對家庭負起責任來。培養學生關心家庭中發生的事,主動為家庭分憂解難,體諒父母的疾苦,這對學生全面形成負責心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課文主要從家庭的主人不分年齡大小在家庭中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每一個人在享受著家庭的溫暖的同時,也要為家庭生活的美滿幸福出一份力量等角度來闡述的。
少年兒童如何為家庭的幸福美滿出力:1、主動承擔家務。2、當家庭遇到困難時,要盡力分憂解難。3、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教法建議:
1、講本課的觀點時都要圍繞家庭責任感來闡述。不能只重復以前的教育。
2、本課的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課前應對學生作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
3、要注意給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
教學設計示例
十二 要有家庭責任感
〈教學目標〉
認知
懂得子女作為家庭成員要為家庭的幸福美滿出一份力。
明確當好家庭小主人主要應做到哪些。
情感
激發產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願意做家庭小主人。
行為
主動承擔家務。
家中遇到困難,盡力分憂解難。
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當好家庭小主人。
教學難點:強化家庭責任感的意識。
教育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大家可曾想過,自己對家庭負有責任?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不論年齡大小,對家庭都負有責任,要有家庭責任感。
板書:十二 要有家庭責任感
2、(投影)出示思考題:有的同學說:"家裡的事情是大人們管的,我只是個孩子,不用管。"這種說法對嗎?(讓學生議論片刻回答。)
小結:上面的這一說法,認為自己是個孩子就不用管家裡的事情,這是缺乏家庭責任感的表現。因此,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優秀的少年兒童,應該具有家庭責任感。
二、通過課文、 明確觀點
(一)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對家庭負責任?可結合學習課文1、2自然段。
(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家庭的主人。作為家庭的小主人,要與父母長輩一樣對家庭負責任。而且,要為家庭生活美滿出一份力。)
小結:每個家庭成員都有是家庭的主人,對家庭的事情就要關心,就要參與,就要與長輩一樣對家庭負責任。
板書:家庭的小主人,要對家庭負責任。
(二)我們如何為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出力呢?學習課文3至5自然段。
1、主動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並把這看作是自己的分內之事。
(1)你打算怎樣做?(只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都要主動去做。)
小結:現在家務勞動的內容仍然很多,如洗碗、掃地、擦桌子、整理房間……只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都要主動去做。
板書: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2)(投影)說一說:你在家裡經常做哪些家務事?你是否把做家務看成是自己份內的事?
(學生把自己的實際情告訴同學,結合課文第5自然段的學習,教師表揚做得好的學生。)
2、盡自己的最大力量為家庭分憂解難。
過渡:在正常情況下,樂於做家務是具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但每個家庭難免會發生一些令人憂愁的事情或遇到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小主人,又應該怎樣做呢?
(1)學生分小組議論、選代表在全班上發表意見。
小結:當家庭發生為難的事時,我們決不能認為這只是父母長輩的事,而應盡自己的力量為家庭分憂解難。
(2)錄音播講"老舍的故事"--課文第7自然段(教師展示課本插圖並讓同學知道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
(3)提問:聽了"老舍的故事"之後,你認為我們應學習老舍的什麼好品德?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板書)
板書: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
(4)你家裡是否發生過為難的事?你是怎樣做的?你認為你的做法合適嗎?
(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把真實情況告訴同桌及全班同學。)
小結:(肯定和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我們既要向老舍學習,也要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做一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小學生,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
3、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過渡:在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的同時,我們必須經常告誡自己,不要給父母添憂添難。
(1)(投影)查一查:你是否有過給父母添憂添難的言行?
(學生議論,自查後告訴同學。)
小結:個別同學確實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想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但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覺地為父母增添了為難的事情。個別同學往往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向父母提出了過分的要求,這也是不對的,因此,我們要為父母分憂解難,就應該時時想到家庭的經濟條件,不要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板書: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2)錄音: "劉剛的故事"--課文第9自然段。
(3)提問:劉剛很想買旱冰鞋,但為什麼卻對父母說:"不想要什麼了"?
(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具體回答。)
歸納:劉剛是個能考慮家庭經濟條件,體諒父母困難,不向父母擔過分要求的好孩子。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具有家庭責任感。可見,劉剛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投影)說一說: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劉剛一樣的同學?有什麼具體的事例?
結合課文第10自然段引導學生找身邊事例。
小結:在我們身邊,有些同學了像劉剛一樣,為了不使父母為難,從不亂花錢,不擺闊氣,不與別人攀比,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這些都是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
(三)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我們為什麼要有家庭責任感?我們怎樣為家庭生活的美滿出力?(分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
總結:有家庭責任感是優秀少年兒童必備的品質,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長大才能有社會責任感,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能有所作為。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的家庭責任感。
三、聯系實際、深化認識
(一)述說:(投影)
1.作為家庭小主人,怎樣做才算對家庭負責?
2.你在家時能當好家庭小主人嗎?做得怎樣?
學生根據板書要點回答,對照自己,自查自糾。
(二)學《新三字經》有關內容:
具有家庭責任感,也是《新三字經》要求我們應該做到的。
(投影)……家務事、樂擔承、洗碗筷、掃門庭、家愛我、我愛家……
(三)評議:
1.[投影出示第59頁"評一評"引導學生評議。
(1)劉東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孩子是家庭的小主人,應當具有家庭責任感,主動承擔家務,面不應該把家裡的活兒推給爸爸媽媽。劉東不僅不主動承擔家務,隔壁的老奶奶提醒後,仍不去做自己應做的事。這就更不應該了。
(2)李琴的決定是正確的。她能考慮到自己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是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好孩子。
(四)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和事?請你講給同學聽。也請你對沒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和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同學們,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初步懂得要做一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人的道理。一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將來必定是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小當好家庭的小主人,將來才會當好社會的主人。今天為家庭盡力,明天就會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願同學們從小做起,做一個具有家庭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注意發現家中有哪些自己可以主動做的事,自己盡力做好後,講給父母聽。
2、向媽媽表示,自己主動承擔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並請他們監督,自己做得怎樣。
3、利用一次小隊活動,調查一下有家庭責任感的同學,將她或他的事例寫成稿投給紅領巾。
廣播站。
4、收集一些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和事,講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