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思路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思路

發布時間:2021-02-02 02:08:57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界定怎麼寫

教輔資料有效利用研究 13、學生課堂發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32、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即時評價的行為研究 48、「課本劇」的編演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 47、科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 9、思想認識等、學生座位調換的研究 26。參考前同事或朋友要些資料,多感受、課堂教學效應的研究 16、學生「數學日記」操作策略研究 36、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對話 17、提高後進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1、不同類群學生的心理分析 21、如何管理班級活躍分子 19,對學生的情緒、提高教師課堂評價有效性之研究 45、流動書吧對學生發展作用的研究 41、提高小學中、從讀中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20、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研究 29、學生錯題集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業的研究 4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板書的功效性研究 27、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錯別字的研究 22、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 28、新課導入方法的研究 35、小學低段數學如何有效運用學具的研究 24、提高小學生預習效率的途徑的研究 42、如何創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 25、小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 8、小練筆在課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 38、身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的研究與實踐 最好找幾個適合自己的作參考、課堂懸念設置的研究 44、高年級學生預習能力的方法 31、提高學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33、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39、教學體制、通過學生自寫評語以提高寫作能力的研究 18、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37、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的策略的研究 14、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 46、性格與情感要多接觸、教師的行為表現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與實踐 49,如學生的生活條件、藝體特長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研究 6、小學德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12、小學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3、課堂中有效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研究 34、在小學數學、班級精神文化構建策略研究 15、多給表現機會培養後進生自信心的實踐研究 30、特殊學生過錯行為矯正研究 10、學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輻射的實踐與研究 4、農村留守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43、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7、運用試卷分析策略提高學困生學習實效的探索研究 23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研究 2

❷ 如何進行語文教學研究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工作

學校教研工作必須同學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超前進行,為教學工作服務,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筆者認為教研工作應從五個方面展開。
1、整體認識、客觀把握
教師要搞好教研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首要問題是必須對課程標准和各年級的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認識不明確,教學方向就把握不準,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和落實。只能是盲目的干,被動的教。只有認識上去了,整體把握住了,才能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明確方向,做到綱舉目張。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象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這是馬克思非常欣賞的一句話。這句話說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決定著行動。因此,教師對所學科的整體認識,決定著教師教學思想是否得當,教學工作是否有成效。
教師要對所教學科做到整體認識,宏觀把握,就必須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開展全面鑽研、仔細分析。經過「由薄變厚」到「由厚變薄」這樣一個教研過程,總結出最本質、最核心的整體認識來指導具體教學工作。如對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整體認識,我總結為十六個字。這就是:「書寫規范,發音準確,學好字詞、練說寫話」。具體教學時,就要始終如一,用這十六個字來規范自己的教學工作。小學作文教學如何在宏觀上把握,我總結為四句話。這就是:「三年級學寫作文,四年級學會作文,五年級會寫作文,六年級寫好作文。」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作文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把這種認識貫徹在小學作文教學工作中,就是做到了整體認識、宏觀把握。
2、確定課題,重點突破
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課題,給予鑽研和攻破。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所在。我在教小學語文課時,始終將作文教學確定為教研課題,並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研討。一是對作文教學涉及到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全面研討,寫出了《作文教學須正確處理的十二種關系》;二是提出了《破單一命題作文,實行多種練習形式並舉》的作文訓練形式;三是在學生作文能力訓練方面,依據寫作與思維的關系,提出了「想作文」的教學思路,將作文寫作過程確定為「想---說---寫---改」這樣一個鏈狀結構序列,採用「先想後說,先想後作,以想帶寫」的作文訓練形式培養作文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使作文教學這一教學難題,得以重點突破。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教學難點和具體問題,這就需要進行破題。破題是開展教學研究、抓具體問題解決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如看圖學文是小學語文課的一種常見形式。它是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畫和具體文字的對照,表達對某一客觀事物的反映和認識。這種特殊的課文形式怎麼教?這就需要我們破題。我從圖畫與課文的關系、看圖學問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看圖學問的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對看圖學問怎麼教進行了教學定位,寫出了《小學看圖作文教學新探》在《甘肅教育》發表。同時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下定論的詞義、讀音,為此也要認真鑽研。老舍先生的名作《貓》一文中的「枝折花落」,「折」是讀「zhé」還是讀「shé」。原來的課本和教參中沒有定論,我經過鑽研認為應讀「shé」因為對多音、多義的字和詞,我們應該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為它們選取正確的讀音和意義。折(zhé)是弄斷的意思,如攀折花枝,表示動作正在進行著。折(shé)是斷了的意思,如樹枝折(shé)了,表示動作進行的結果,而且這種結果已經形成。聯系《貓》文,我們知道,小貓抱著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這就是說「枝折花落」是小貓玩過之後已經形成的結果,因而正確的讀音應該是讀(shé)。
4、學習借鑒、吸取精華
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家的論著和特級教師的文章飽含著他們對教育事業畢生的心血和智慧,凝結著他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是他們奮斗幾十年甚至畢生精力和生命鑄就的理性思維的成果,閃爍著教育理想和教育科學的光芒,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經典。作為教師要學會博採眾家,吸收借鑒,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適應現代化教育和符合中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及研究70餘年,他把最大的精力獻於語文教學的改進,積累了豐富教學研究經驗,在作文教學思想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特殊的貢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作文教學思想體系。《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對葉老的作文教育思想進行了全面地探討,從中挖掘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吸收到了許多有益的精華。我經過學習借鑒,吸取精華,先後寫出了學習葉聖陶作文教學思想的系列體會文章《葉聖陶論作文要道》、《葉聖陶談筆記和日記》、《葉聖陶談作文批改》、《葉聖陶談作文訓練方式》、《學習葉聖陶作文教學的體會》等發表在《西北師大學報》、《少年文史報》上,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❸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幾點建議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往往專被當作衡量其屬語文水平高低的標准之一。以三到六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整個寫作教學的關鍵階段,是從寫話到寫作的過渡階段。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從理論到實踐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是許多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通過調查也發現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其中有的是陳年痼疾,有的卻是新環境下產生的新問題。 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內涵、目標和基本要求入手,結合國內外習作教學的研究現狀,通過分析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尋問題背後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論文共分為六個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問題提出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第一部分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進行概述。主要說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內涵、目標和要求。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國內外作文教學的研究現狀。概括出國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理念,並從教學理念、教學實踐及教學理論三個方面分析國內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研究狀況。

❹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事實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根據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我們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的積極性,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及時發現抓住學生作文的「閃光點」放大。「閃光點」,,同時指出應該修改的地方,及如何改。通過面批,增強學生信心,興發興趣。
2、把學生的優秀作文裝訂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被工整的裝訂在了一起,配上美麗的插圖,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如果在班會課上組織大家互相傳閱、交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定會空前高漲。
3、有計劃的設計游戲,編導小品,組織外出參觀等活動。學生親自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會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自然會興趣盎然,學生有了寫作的慾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兩句的流水賬」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於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特點。記得在《一次的小實驗》的習作指導中,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平時最感興趣的小實驗,按一定的順序把過程寫清楚,並寫出實驗時人物的心情,但這次習作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夠理想,這顯然與平時生活觀察不仔細,實驗做的少有關系,於是我聯系科學老師帶著大家做了幾個實驗,這次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性很強,通過學生的認真仔細觀察後,再次習作時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根據教材內容採取指向觀察訓練、自由觀察訓練和聯系實例觀察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訓練。
三、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與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裡研究也表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這種不不平衡性表現在語言方面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能使聽、說、讀、寫收到較好的效果。在進行《我最喜愛的小動物》作文指導時,我提前就讓學生去觀察,回憶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課堂上的相互交流中發言的同學絡繹不絕,講的同學很認真,講到有趣的地方還會哈哈地笑起來,聽的同學很專注,能與講的同學融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去,在讓學生充分的進行口頭表達能力之後,我便趁熱打鐵,讓學生將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然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從低年級開始,抓住課內插圖和看圖說話,採用個人自說,同桌對說,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還要注意合理的想像,這樣既豐富了語言又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歐陽修在回答「如何寫好文章」時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且多為之,自工。」所謂「勞於讀書,逸於作文」便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凈精神、拓視野、活思想,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詞彙,習作時才能游刃有餘,左右逢源。那麼如何積累素材呢?我認為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
1、閱讀中積累。在閱讀教學中,有很多課文的課後習中都會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現實中,優秀習作舉不勝舉,學生可以把課內、外積累帶的好詞佳句、片段,分門別類地摘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並在後面寫上一點感想或是模仿一個小片段,時時去翻閱,這樣時間久了,用的多了,就會熟記於心。最終把積累來的東西變成自己頭腦中的東西。
2、從生活中積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師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
五、注重學生的評價
小學生的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

❺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論文7千字

碼7千字回答你一個問題,你有報酬呢

❻ 大專寫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研究需要看什麼書

大專寫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❼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快速作文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首先應轉變師生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掃除畏難的心理障礙;其次,再通過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賞析優點記錄感悟;傳授學生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自信;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等等方法,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作文課堂。
一、轉變師生思想觀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
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寫起作文來都是「腳踩西瓜皮」「現場直播」,作文像記流水賬,作文內容假、大、空,使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對此,筆者從語文教學實踐中看到它的主要症結所在:一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較少,總是沿襲老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觀命題,難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體驗,這使學生處於被動寫作的地位,抑制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二是學生思想理念陳舊,思維局限於單調的生活經歷和狹窄的閱讀積累,限制了他們作文的選材和書面語言的表達,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了畏難的思想情緒和心理障礙。
怎樣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消除學生作文時的畏難心理?教學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更新作文思想理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為寫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1、要作文,先構思。
「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構思是寫好文章的前提和關鍵。寫作文就像蓋樓房,必須先要拿出樓房設計圖紙,然後按圖施工,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建造出漂亮的房子。作文提綱就像樓房的圖紙,作文題目、主旨、文體、脈絡結構、各部分大意以及要採用的表達手法等等都應在提綱里一一列出來,然後再「按圖施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起碼不跑題,不偏題,能夠做到立意正確,層次合理清晰,中心主旨明確,稍加修改潤色就能達到二類作文的要求。若缺少構思,直接進入寫作狀態,對於學生來說,往往顯得顧此失彼,丟頭忘尾,漏洞百出。
而我們很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忽略了對作文提綱寫作的要求,學生也怕麻煩圖省事,乾脆不構思提筆就寫,殊不知這樣為了完成任務而寫的四類五類作文還不如不寫作文,把時間省下來學點別的知識。所以在作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訓練學生快速構思、快速寫出作文提綱的習慣和能力,45分鍾的作文課,要訓練學生在5分鍾內寫出簡要作文提綱,長期這樣訓練,學生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2、變寫「我」為寫「他」。
從小學到中學,我們的語文老師大多在教學生作文時,一再強調一定要寫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而學生大多都是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認識能力、社會經歷、情感體驗都十分有限,要求學生寫出各種題材的作文,的確有些勉為其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學生難免陷入假、大、空的窠臼。
我們在教學「我能」的話題作文時,學生遲遲不能動筆。的確,「我能幹些什麼呢?」寫小事覺得不值一提,寫大事吧又有些浮誇,所以學生在選材上覺得捉襟見肘。於是我們借鑒範文《堅信我能》的提綱「……司馬遷因為堅信『我能』,而繼續著夢想完成前人所不能、後人為之稱道的《史記》……;……哥白尼因為堅信『我能』,終於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霍金因為堅信『我能』,堅持與病魔作斗爭,創下了『黑洞』理論……」①,教學生變寫「我」為寫「他」。 更新了學生的寫作理念,這樣很快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匣子,拓展了學生思維角度,學生們很快就寫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
3、學以致用。
怎樣改變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素材可寫的的現狀?學生作文素材來源於親身生活經歷,更主要來源於課外閱讀和課本。如滿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中,一位學生這樣寫「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給予了我力量……;諸葛孔明,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傳遞了感恩的忠耿……;越王勾踐,我想握住你的手!……你如一盞明燈……」②巧妙地選擇了三位古代名人李白、孔明、勾踐作為寫作素材,通過對三個課本學過的古代名人故事進行賞析,寫出名人的精神品質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完成了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在學生生活經歷相對單調,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閱讀量較少的情況下,挖掘課本素材資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徑。語文課本、歷史課本、地理課本、生物課本,甚至數學課本里的人物簡介,安全教育讀本里的知識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選材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更何況寫作時運用課本知識,也是對課本的加深理解和記憶,二者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我們要更新學生寫作的思想理念,告訴學生作文並不難,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里所寫的那樣,把作文分解成構思、擬提綱、打草稿、修改幾個步驟,然後一步一步逐個落實完成,就能完成一篇高質量的作文。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畏難的情緒,鼓起學生寫作的信心,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長期沿襲下來的「封閉式」作文教學,總是讓學生「閉門造車」,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興趣索然。教師要不拘泥於每周2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社會、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召開演講會、辯論會,舉行廣播稿寫作、口頭作文、小報設計等比賽,組織學生參觀然後寫游記等多種形式的作文寫作,從多渠道、多方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熱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如我們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布置「今天我當家」的作文,讓學生在家裡和父母換一天崗,然後把經歷感受寫進作文里。學生一個個興趣高漲,接過父母給的錢,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寫起作文來洋洋灑灑,情真意切。大多數學生感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勞累,既是一次作文訓練,又是一次思想教育。每星期我們都要開展一兩次形式豐富的寫作活動,或演講必賽,或小報設計比賽,或參觀游記,或廣播稿寫作比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大大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率和作文能力水平。
三、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
學生害怕寫作文,有的是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無話可說;有的是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知識混在一起雜亂無章,要用時「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有的是不善於語言的組織表達,好材料做不出「好菜」來。怎樣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能力?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平時的積累,並將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的知識歸類記憶,以方便寫作時取用。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素材的積累。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素材的積累包括:優美詞句的積累,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的積累,名人名言的積累,古詩文千古佳句的積累,名人故事的積累,論點論據的積累等等。這些都要靠平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積累任務,一點一點地消化吸收,不能「平時不燒香」,等到作文時「臨時抱佛腳」。
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把積累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名人名言、古詩文千古佳句等等用卡片整理下來,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整理得最好,內容最多。對於製作的卡片上積累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並運用於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長期堅持這樣做,卡片越集越多,腦子里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積累興趣。廣開素材積累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❽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國內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現狀淺析
目前我們使用的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可以說是解放後最好的一套教材,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它的特點是以閱讀訓練作為主線,將教材分為四類課文(講讀課文、半獨立閱讀課文、獨立閱讀課文、習作例文),它把閱讀分成若干個重點訓練項目,使教學既有重點,又適當反復,呈現\"螺旋式\"遞進。這樣的編排能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培養他們的獨立閱讀能力,但是這套教材訓練的要求比較籠統,伸縮性較大,序列不夠清楚,練習次數又比較少。因此,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開始活躍起來。大家都把作文教學的規律和作文訓練的序列作為研究的課題,紛紛編出各自的作文教材來彌補部編教材的不足。這種研究已經出現百花齊放,爭奇斗妍的局面。通過研究和實驗已經自成體系。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的作文教學流派主要有下述四個:
一、作文分步訓練
過去有不少同志認為小學作文應該分三步訓練,即一年級進行口語訓練(基本形式是看圖說話),二年級進行寫話訓練(基本形式是看圖寫話),三-六年級進行命題作文。可是山東省煙台市的馬昌斌、馬兆銘等同志認為,這\"第三步\"訓練橫跨三、四、五、六-四個年級,階段性不明確,也體現不出三年級訓練的特殊性。三年級是由一、二年級說話、寫話訓練向高年級作文訓練過渡的年級,以段的訓練為主,應單獨作為一個訓練階段,可以叫做\"片斷訓練\"(或叫\"過渡訓練\")這樣,\"三步走\"就成為\"四步走\"了。
煙台市的同志認為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相結合,既是小學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小學作文訓練的中心環節。按其過程來說,可分為四步走,即說話訓練、寫話訓練、片斷訓練、篇章訓練,這就是作文訓練的階段。各個階段有各個不相同的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的具體任務。例如一、二年級,學生思維的發展還處於感性認識階段,通過看圖和觀察,培養學生捕捉事物現象的能力。這個階段的語言發展,重點是說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切不可提出過高的要求。到了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就進入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聯想能力;而語言方面則以段的訓練為重點。四、五、六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進入理性認識階段,著重培養發現事物本質和特點的能力;而語言訓練則以篇章結構為重點,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相結合,按其渠道來說,主要有三條:觀察、閱讀、寫作。觀察側重於發展思維,做到\"言之有物\",閱讀側重於發展語言,做到\"言之有序\",作文是兩者的綜合運用,即\"有物\"和\"有序\"的有機結合。這樣,他們對於小學作文訓練序列的設想可概括成\"一個中心兩條線\"。一個中心是:發展思維與發展語言相結合。兩條線是:一條縱線--四步走(前邊所講的四步走),一條橫線--觀察、閱讀、作文三結合。這兩條線圍繞一個中心穿插結合,交識成網,形成一個作文訓練\"流程圖\"。根據上述設想,從一九七九年起,煙台市的同志用六年時間在全市范圍進行大面積的實驗,既訂出了各年級作文訓練計劃,編寫了教材,又進行了理論的總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二、作文素描訓練
上海市的吳立崗、賈志敏等同志認為,小學作文\"四步訓練\"相對\"三步訓練\"來說是個進步。可是經過三年級的片斷訓練,立即讓四年級學生獨立地寫命題作文,值得商榷。因為四年級開始進行簡短記敘文的篇章訓練,而要學生掌握簡短記敘文的基本結構,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中心明確,還必須由老師\"扶著\"走一段路。也就是說,四年級(至少是上學期)也應該單獨作為一個訓練階段,可取名為\"半獨立的篇章訓練\"。因此,比較科學的說,小學作文應該分成五步走,即一年級,口語訓練、二年級寫話訓練,三年級片斷訓練,四年級半獨立的篇章訓練,五、六年級獨立的命題作文訓練。其中三年級和四年級是兩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可等閑視之。
經過調查,上海的同志發現三、四年級學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內容空洞、言之無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學生不會觀察,不會想像,即形象思維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常用詞彙十分貧乏。據此,他們借鑒美術教學的經驗而創造了一種適合於三、四年級的作文教學形式--素描。所謂素描,乃是以觀察實物、實景作為途徑,以片斷和簡單的篇章作為形式,將描寫和敘述結合起來(即運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周圍生活的記敘文訓練。什麼叫素描訓練呢?請看一個以觀察實景為途徑的素描課例。
\"叮鈴鈴--\"上課了。這是一堂三年級的作文課。只見一位女教師走上講台,親切地對同學說:\"今天,我們繼續進行\'動作素描\'。我當\'演員\',\'演出\'的內容是尋找鋼筆准備點名。請你們仔細地觀察我的每一個動作和神態,然後把這個動作片斷寫下來\"。接著,教師兩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設計的動作。
\"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嗎?\"
\"都看清楚了\"。
一問一答之後,教室里立即響起了一片沙沙的寫字聲。不到二十分鍾,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表示自己已經寫完。教師指定幾位同學朗讀了各自的作文。對同一過程,有的善於觀察,有的富於想像。寫法各異,琳琅滿目。試舉兩例說明:
1、一陣清脆的鈴聲響過以後,語文教師緩步走上講台。她打開點名冊,一張一張地翻閱著,終於找到了她所需要的那一頁。現在可以點名了,可是一摸胸前的口袋。鋼筆不翼而飛。咦,怎麼搞的?老師把上衣和褲袋裡的東西全部掏出來,仍然不見鋼筆的影蹤。她莫名其妙地搔搔後腦勺,凝神思索起來……\"對了,一定在講義夾里!\"她提著講義夾,輕輕地抖動一下。\"拍\"的一聲,一支\"英雄\"金筆滑到講台上。老師的雙眉舒展開了,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她捏住鋼筆,先看看點名冊,又看看全班學生,然後開始點名。
2、語文課開始了,老師不緊不慢地走到講台前,用親切的目光環視了全班同學,然後打開點名冊,仔細地翻閱著,找到了寫著\"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那一頁。她習慣地用手到胸前去掏鋼筆,可是真糟糕:鋼筆不見了。看著講台上,沒有;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仍然沒有。老師用手輕輕地拍打著腦袋。\"辦事一向很仔細的語文老師今天怎麼做出丟三拉四的事情?\"我注視她的一舉一動,焦急著心好象要從嘴裡跳出來……忽然老師的眼睛一亮,她把講義夾輕輕地一抖,一支綠色的鋼筆\"拍\"的一下掉在講台上,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研究》。老師拿起鋼筆,微微地笑了一笑,彷彿對我們說:\"真對不起,由於我的粗心,浪費了你們兩分鍾\"
素描訓練,具有下述優點:
第一,素描的內容可以由簡到繁地進行設計。三年級搞片斷素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片斷的各種基本結構以及相應的寫作技能。四年級搞敘事素描,又可以使學生掌握簡短記敘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和基本結構(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學會正確的確定和表現中心思想。因此,素描可以為高年級進行獨立的命題作文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矗
第二,素描以靜物、動物、自然景物、房間陳設以及師生日常生活片斷的演示作為內容,可以幫助兒童逐步積累生活知識和常用詞語。這些內容又反映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們引進課堂,可以創設誘人的情境,使兒童有話想說,有情想抒,並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素描不僅幫助兒童解決文字表達的問題,同時也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和提高思想覺悟。
第三,觀察作文的形式很多(如參觀訪問記、觀察日記等),而素描可以在教室里或校園里進行,簡單易行,便於教學。而且它的內容比較單一,易於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想像、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等能力。
第四,素描可以當堂作文,當堂評講。既使學生受到獨立寫作、獨立修改的訓練,又可以減輕師生的負擔。因此,它有助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的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從一九七九年起素描教學先在上海部分學校試驗,後來很快推廣到浙江、江蘇、廣東,現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學校採用素描方法進行作文訓練。
三、作文分格訓練
小學作文分格訓練是從常青同志的中學作文分格教學中移植過來的一種作文訓練的方法。分格訓練所謂的\"格\"則是單一的基本訓練單位,具體地說是把說話、寫話、片斷訓練到篇章訓練,從寫人記事到寫景狀物,從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到開頭結尾,從培養觀察能力到發展語言、思維能力,把眾多的作文難點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訓練的基本單位——\"格\"。
例如,把一年級的說話訓練分成兩大格若干小格。兩大格:第一大格,說一句完整的話;第二大格,說幾句連貫的話。把\"說一句完整的話\"又分成五個小格:即第一格:敢說;第二格:說順;第三格:說實;第四格:說活;第五格:說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級的作文教學要求分解成若干個具體小要求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為命題作文綜合訓練准備好\"預製件\"。對每一格訓練都提出了要求,說明了道理。例如一年級說話訓練,第一格敢說,這是說話訓練開始時的要求。旨在鼓勵小學生大膽地、輕松地、無所顧慮地說話,消除學生在大眾面前說話的畏懼心理,以逐步培養他們的說話習慣;第二格說順,等到學生喜歡講話以後,就要逐步引導他們把話講通順了,講通順一般有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要把話講得流利連貫,要符合一定的口語規則,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第二個要求是每一句話都要講得完整,不要講沒頭沒腦的話。教師要針對這個階段的要求給予指導;把話說\"實\"就是要把話說得具體,要言之有物,不要說得太空洞,太抽象;把話說\"活\"就是把話說得娓娓動聽,引人入勝;把話說\"准\",就是在講得通順、具體的基礎上,還努力要求把話講得貼切准確,沒有差錯,正確表達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
丁有寬同志曾根據小學一百三十多篇課文,歸納出構成一般記敘文的三十個\"格\",他稱為\"三十法\",這三十法分別是:敘事四法(按時間順序敘事、按地點轉換敘事、按事件經過敘事、按事件經過結合時間順序、地點轉換交錯敘事);狀物三法,寫人八法,開頭五法、結尾四法、篇章結構六法。他以\"三十法\"為線索,訂出一個讀寫結合的規則。這個讀寫規則,按照先練敘事、狀物、後寫人;先從記敘一件簡單的事表現人到記敘較復雜的一件事表現人;從記敘一件事表現人到記敘幾件事表現人;從明意扣題開篇、結尾點題結篇,到其他較復雜的開篇、結篇,這樣的順序來編排,在教學時,逐個教,逐個練,循環反復,螺旋上升。
東北農墾總局的同志曾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原大綱)對作文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編寫了各年級的作文分格訓練教材,其中《語言表達分格訓練》上冊。供一年級使用,下冊供二年級使用,《記敘文基本技能分格訓練》供三年級使用,《觀察描寫分格訓練》供四年級使用,《記敘文綜合訓練》供五年級使用,五冊教材共包括三百二十五個格。
四、讀寫結合,先放後收的作文訓練
北京景山學校劉曼華等同志認為集中識字促進小學生作文提早起步。近幾年來,該校的同志著重研究了集中識字教學中對所學漢字的靈活認讀,靈活運用問題,加強了閱讀訓練,使二年級學生識二千二百至二千四百個漢字,掌握六千個常用詞語,讀完一、二年級共一百八十篇課文和大量課外讀物,此外,還通過抄書、造句、聽寫句子與段落,看圖寫話、寫片斷、寫日記等練習,使絕大多數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能在教師輔導下寫出三四百字的短文。這樣,就為三年級學生的作文打下比較好的基矗
那麼從三年級起作文訓練該如何進行?景山學校的同志並不主張從局部到整體的分步訓練或者分格訓練,而是主張\"先放後收\",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訓練。他們認為三年級是作文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一是要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解決一個\"作文難\"的問題,二是要充分發展學生連貫語言的能力,讓他們把文章寫\"開\",把筆頭寫\"順\",三是引導學生寫真情實感,不抄襲,不假編,不瞎套、不硬擠,一開步就把路子走正。因此,應該運用\"放膽文\"的形式進行訓練,即讓學生放開膽子去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三年級是鼓勵學生把文章寫開,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到四、五年級就要教會他們對文章\"剪裁\"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具體地說,四年級是掌握規律、嚴格作文訓練的階段,應教會學生如何寫人、敘事、狀物。五年級是運用規律,提高作文水平階段,應該使學生寫出夾敘、夾議、夾抒情的富有兒童情趣的作文。
此外,北京的王有聲、江蘇南通的李吉林、湖北的張開勤、遼寧的夏廷林、廣西的馬作文、天津的陳文彰、南京的袁浩、陝西的查振坤等同志,他們的研究成果,對各地也有不小的影響。
從縱向看,大家繼續對作文訓練的序列進行研究。一方面研究作文能力結構各個組成部分自身的系統;另一方面,又研究這些組成部分相互之間所構成的系統,以便將各個訓練體系綜合成一個總的訓練體系,科學地研究小學各年級作文訓練要求、重點和方式方法。從橫向看,科學地確定小學各年級與各科教學之間的科際聯系,努力使小學生的作文成為加深理解各學科教學內容,發展兒童創造能力的手段,可以預料,在今後的二、三年裡,我國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將會出現一個更加令人振奮的新局面。〔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❾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採用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學生們一談到寫作文,他們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願意寫作、樂於寫作呢?這正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難題。
作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培養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和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學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個最主要原因---他們感到沒有素材可寫,或者有了素材但由於平時好詞好句積累的量較少而感到無話可寫。出現這種現象關鍵在於他們不善於捕捉素材,對於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對於自己譴詞造句的能力培養更是不重視。作文是一項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然而,要教好學生的作文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構、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容一一教給學生,並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雖然我們語文教師花費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學生獨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同時目前的作文教學,一篇作文從指導到學生習作,再到老師批改,最後到老師講評,歷經兩周才能完成,這樣不僅戰線拉得過長,而且反饋信息慢,學生受到的效果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總是由教師單方面完成幾乎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很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老師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標准」來要求學生,常常求全責備,使學生很少能在寫作過程中體驗愉悅和成功,所以很多學生談「作」色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於教師的「指導」、課外作文選的參考和自己的憑空想像,東拼西湊,亂寫一通,寫出來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達」意,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過程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也就是說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那麼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現狀呢?我將從以下四方面談談我對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的研究。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願望,那麼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根據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台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2)我還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開學不到一個月,班級已有兩位同學在《作文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作文。當這兩位學生拿著刊登著自己作文的書的時候,我大力地表揚了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同學:他能發表,你們也能一定行!這不僅調動了發表優秀作文小作者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其他同學的寫作積極性。(3)?第三個做法是:列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列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慾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於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備課要有創意?
備課要有創意也就是說作文備課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學語文教育大綱指出「作文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但是,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等方面幾乎全是教師單方面的勞動:上作文課,在老師精心簡短的講解之後,立即讓學生動筆,這時學生即沒有心理准備,也沒有內容准備,大部分學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義的內容拋在一邊,去根據老師的要求湊合成文。這是作文教學費時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在明確習作內容及訓練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習作的有創意、有創新的部分,並把有創意、創新的思維作為激發點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重點,詳細地設計好每一步教學步驟。例如,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s版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作文習作《同學之間》,其習作要求是:①根據題意寫一件在同學之間的事,要寫出真情實感。②內容要真實,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語句通順、連貫。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要使學生把作文寫好,必須把創意性、創新性作為備課的主思路激發學生的思維,那麼,首先應該把(1)選材立意和(2)材料組織作為著手點,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四個問題:①「同學」你是怎樣理解的?②同學和同學發生過很多事情,那麼你能說給大家聽一聽嗎?③在這些事情中,哪件事情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有新意?④這件事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從這些教學設計中可以看出,第一個設計的目的在於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其實,同學的范圍是很廣的:既指現在的同學也可指過去的同學;還可以包括校內同學和校外的同學,如在少年宮興趣小組一起學習的同學等等。這樣選材范圍不是擴大了嗎?第二個設計的目的也在於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說得越多,越有利於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作文有內容可寫;第三個設計是在第二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集中思維,目的是讓學生從眾多的事件中選擇真實的,而且又比較新穎的材料,第四個設計是在前兩個設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所選材料對文章中心的確定和挖掘。為了達到組織好材料的目標,我在教學中又分別設計了三個問題,即①你打算怎樣安排選定的作文材料?②除了這種寫作方式外,還可以怎樣安排你的材料?③你覺得採用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突出你所表達的中心?不難看出,前兩個問題,可以較好地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發展,第三個問題則是在學生集中思維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中選優。可以說這種備課始終圍繞著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等思維規律,我認為這樣的作文教學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因此,這種備課充分表現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創意和獨具匠心。
三、指導要從細處入手、點滴抓起?
小學生從家庭到學校,所見所聞是有限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觀察是認識客觀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平時就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然而,由於小學生受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觀察不細致,認識不深刻,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提高認識。平時,如果我們很注意教給學生仔細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人物的衣著、神情以及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等方面的特點細致觀察......要求學生善於思考,勤於積累,平時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節目,或者在生活中見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時記下來,每天利用晨會和午會時間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講講「所見所聞」,學生學會了觀察,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思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