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30 15:54:39

1.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的研究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2.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研究成果有哪些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研究成果有哪些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3.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參考文獻有哪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課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語言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並與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與體驗。」「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學語文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朗讀教學的策略,引導學生領會文本的內涵,感受文章的韻味,體會文中的情感和語言的敏銳性。同時,朗讀對於鍛煉學生口才,促進學生記憶,豐富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增強對語言藝術的欣賞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古人早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說。朱自清先生在《朗誦與詩》一文中指出:「語言不能離開聲調,詩文是為了讀而存在的」,「只有朗讀才能體會出每一詞、每一語、每一句的義蘊, 同時吟味它們的節奏。」教育家葉聖陶就朗讀也曾說過:「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務必盡情的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當時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當時的心靈溝通。」我國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就主張: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復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可見朗讀的重要性。
讀書的過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儲備語言營養的過程。一篇好文章,不經過反復閱讀,就很難掌握其中的含義。讀得越熟悉,領會越深,作者在文中所體現的情感也能更好地被學生所理解,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以指導學生讀書為核心,要把指導學生朗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

4.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中年段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研究

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可見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朗讀訓練是否有效,是閱讀教學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目前,朗讀教學已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但實際教學效果卻並不如人意。多數學生能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但能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的學生卻是極少數。那麼,如何強化朗讀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哲學家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模仿能力極強。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對朗讀的技巧掌握還不夠,教師在課堂上聲情並茂的范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使學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斷句,如何停頓,以及語氣的變化。高年級的學生盡管掌握了一些朗讀技巧,但教師的范讀仍很必要。好的范讀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領略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該范讀時要范讀,且不可簡單使用錄音代替,失去范讀的直觀作用。實踐證明: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發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二、充分保證課堂上讀書的時間。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提高學生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提高無不要求教師以教材為根本,以課文為依託。只有讓學生有較多的時間與文本打交道,從中獲取信息,才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積累運用能力。語文課上,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多讀,充分地讀。然而,很多教師的語文課變成了一問一答的問答課。有的語文課上,教師一會兒讓學生聽錄音,一會兒又讓學生看影視,一會兒讓學生去表演,學生朗讀的時間少得可憐。還有的教師生怕學生對文本不理解,文章講不透,不厭其煩地講解,把學生朗讀的時間變成了教師的演講。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則自曉其義也。有效的朗讀勝過教師透徹的講解,所以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課堂上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朗讀。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文質兼美,可讀性強,人文性強?。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章體裁、內容的不同,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不同?。說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適用於介紹性的語氣讀,不宜進行朗讀訓練。而敘事寫人的作品,言辭優美,故事情節曲折,感情變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語言華麗,感情色彩濃厚;古詩文和現代詩歌節奏感強,含義深遠。這些題材的文章都適合進行朗讀訓練。一般說來,體現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語句,最能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教師把這些內容作為朗讀訓練的重點,更能准確地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每段內容進行朗讀訓練的目標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月光曲》最後三個自然段時,是為了啟發想像,體會意境;指導朗讀《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時,是為了領會寫作技巧及表達方法。 四、 積極創設朗讀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要使學生越讀越好,越讀越美,教師就必須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創設朗讀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有效地范讀,多媒體的使用,背景音樂的播放,以及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提示語等。我在引導學生讀《荷花》一課第四自然段時,我先聲情並茂地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學生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像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朵荷花,入情入境後,我再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想像配樂表情朗讀課文,學生立刻就陶醉在荷花的美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中。引導學生讀《兩小兒辯日》一課時,我採用煽情的「挑撥」提示語:「一兒不服曰」、「一兒扯著嗓門曰」、「一兒腳跺地曰」,讓兩組小兒的辯斗愈讀愈激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雖然學生也是在反復地讀,但讀的效果與我們平時機械的讀截然不同。 五、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齊讀、領讀、輪讀、輕聲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等。一般說來,低年級常運用輕聲讀、齊讀,分角色讀,以增強學生的讀書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年級宜採用個別讀,默讀,有利於靜思默想,潛心思考。一節課中,教師可採用幾種朗讀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種方式為主。如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適合個人朗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對話較多的課文或片段,則適合分角色朗讀,如《陶罐和鐵罐》;節奏感強,感情飽滿的課文,尤其是詩歌,則可進行集體朗讀;而詞句艱深,含義深刻的課文,則需要教師適時范讀或創設情境導讀,如朱自清的《匆匆》。 六、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 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主陣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加強對朗讀技巧的指導。訓練時引導學生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來設計重音、停頓、語氣和語速的變化。

5. 如何提高小學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朗讀是我來國傳統學習語文的方法自,朗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最重要的訓練形式,引導學生提高朗讀能力有助於課文內容的理解。《全日制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由此,可證明朗讀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朗讀未真正被老師重視,沒有真正起到朗讀的教學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朗讀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力求使朗讀教學發揮實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

6.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策略一】教師苦練內功——重視讀
課堂上能把每個同學讀課文的情況評價得清楚、准確、到位,孫老師真是游刃有餘。他能做到這樣也不僅是在課堂上即興表現突出,還要看出他在課前也用了不少功夫,看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蘊。能這么恰當評價同學們的朗讀,可想而知他對課文的解讀有多少地到位。孫老師上課一開始就強調「讀題的開始就要規范地讀好!」,說明他非常重視讀課文的質量。可是,他對待學生讀的不太好的情況,不是去生硬批評,而是耐心引導,讓學生再試一試。這樣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們一遍又一遍地試讀課文,直到他覺得「夠味」為止。這種對朗讀教學的重視,對朗讀教學的一絲不苟,為我們語文教師的內在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我們有效指導學生朗讀的基礎。語文老師要細讀文本,重視朗讀,練就過硬的朗讀基本功,才能有的放矢的組織學生進行語言感悟,才能感受文本的內蘊之美。所以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一定不要忽視自己朗讀技能技法的訓練,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保障。
【案例二】《落花生》
師:你能不能把喜歡的感情讀出來?剛才,我聽你們集體讀,有一個優點:非常整齊。但既是優點又是缺點,你們每一句都是刀削的,一茬齊。有時停頓要長一些,有時要短一點,要根據內容和感情來讀,好不好?自己讀讀,體會體會。
師:誰願意讀?把喜愛崇敬之感讀出來!
(生讀完後)
師:老師再讀一下,比較一下,看誰讀得好?誰好就向誰學習,好不好?
(師示範)
師:你們點評點評!
生1:孫老師感情很深,那位同學讀得平淡些。
師:孫老師就這個水平嗎?感情深嗎?我不要聽籠統的,你說我好在哪兒?
生2:孫老師讀出來是意味深長的。
生3:孫老師把桃子、蘋果、石榴和花生特點讀出來了,重讀了這樣形成鮮明對比。
師:哪些詞重讀了?
(師再示範)
生4:「高高地」重讀了。
生5:重讀的是「很多」和「一樣」。
師:我這個「一樣」讀得輕一點,有時突然輕下來,也引起別人注意;有時故意停頓一下,也會引起別人注意。
(師又示範)
師:讀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要好好體會它。我什麼地方該讀得慢?什麼地方該讀得快?什麼地方該用什麼語氣才能把感情表達出來?下面學著我的樣子,大聲讀剛才這段話。
【策略二】遭遇難讀語段——示範讀
以上片斷,孫老師朗讀指導扎實有效,在遇到需要激情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及時採用范讀指導,聲情並茂的朗讀讓學生學有榜樣,練有所依,真正掌握朗讀技巧。學生從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得到朗讀的暗示,悟出了表達情感的方法與技巧。在平常教學中我們總是強調學生要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而老師則是旁觀者,蜻蜓點水式的給學生點撥一下也就完事,至於學生讀的程度那就看學生的悟性了。這看來已成為常理,但真正的語文教學,同樣需要教師付出和學生一樣多的精力去讀,去感悟。因為只有教師的語言賦有美感,才會激起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因為教師動情的范讀會深深感染學生,感動學生,震撼學生,使他們全身心進入情境,這種語言的蘊涵是學生用心感悟的,用情擁抱的,這種朗讀的情境,可能會永遠留在學生的記憶里,其語言蘊含的理解是任何語言的表述都無法比擬的。也許有人會說教師是引導者,是組織者,是激勵者,但孫老師的行為更說明教師首先要做個優秀的示範者。
【案例三】《二泉映月》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心去朗讀了課文,讀得非常好。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詞。(出示詞語燈片,每行三個詞,共五行)認識嗎,誰來讀讀?
生:月光如銀雙目失明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 賣藝度日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 經歷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熱愛音樂 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嚮往光明恬靜激盪
師:你叫什麼名字?讀得很好,很認真。他是橫著讀的,你可以怎麼讀?
生:我准備豎著讀。
師:你為什麼豎著讀?
生:第一行都是講月亮的。
師:月亮、月光的。
生:第二行是講阿炳的感情的。
師:是講阿炳的生世的。
生:第三行是講二泉映月的美的。
師:是啊,講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那麼美的月光,你怎麼讀呢?
生:月光如銀、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師:第二行是講阿炳的生事的,怎麼讀呢?誰來讀?
生:(聲情並茂地讀)
師:把掌聲獻給他!
生:(鼓掌)
師:他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誰再來讀第一組?
生:(柔美舒緩地讀,掌聲再次響起。)
師: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感情把如此美麗的月光,把阿炳坎坷的身世讀出來。
(生充滿感情地讀)
【策略三】編排詞語組合——思著讀
這一案例中,孫老師另闢蹊徑,將字詞與課文重點詞語整合起來,以行列組合的方式出示,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發現詞語排列的規則,鍛煉學生對詞語的感受能力,並且以「集群發布」的形式,便於學生積累,豐富語言儲備。其實,讀詞語組合看似簡單,實則要想讀出感情,讀出意境,比讀課文難度還要大。孫老師注重引導學生對整體意境的把握,不僅讓學生讀准詞語,更讓詞語變成一首連貫優美的小詩,學生在讀中感受「美」 ,認識「人」,欣賞「曲」 ,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讀出了詞語所蘊涵的韻味。更巧妙的是三組詞語,以「月」、「人」、「曲」並列的形式,內在地揭示課文敘述的脈絡,學生在比照朗讀之中,悄悄地走進課文情境,為學生讀好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種策略的應用我們在《天鵝的故事》、《黃河的主人》、《秦兵馬俑》等課文教學中都可以去實踐嘗試。
【案例四】《二泉映月》
師:阿炳掙幾個零花錢又怎麼度日呢?請你們想像。
(播放《二泉映月》)大屏幕出示:)
場景一: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麼賣藝的呢?
場景二: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麼賣藝的呢?
場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燒到39、40度,渾身發抖,他又是怎麼賣藝的呢?選擇一個畫面,展開合理想像寫一片段。
(《二泉映月》凄苦、悲哀的旋律回盪在禮堂,所有人都沉浸其間,默默想像,有學生間或喃喃自語。)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生:……
師:凄慘的琴聲傳遍了大街小巷,阿炳坐在二泉邊他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他卻聽到了——「漸漸的」。
生:(齊)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
【策略四】創設語言情境——入境讀
葉聖陶先生所言「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一提到創設情境,老師們就會自然想到多媒體的音像效果,把靜止生硬的文字元號變成鮮活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使學生由一個讀書人變為一個當事人,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為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准備。利用多媒體的效果當然是好,學生很快進入那種符合文本的意境。但這不是創設語言情境的唯一手段。其實名師在上課時他們大都挖掘語文的東西,讓學生和文本深入地對話,如孫老師在這片斷中緊緊抓住「阿炳是怎樣賣藝度日的?」讓學生想像,讓學生去說話,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變成了一個個「阿炳」,他們在「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還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閱讀補充材料來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如孫老師在這一課快結束時補充:「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時,曾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說聽這首曲子時,應該跪下來聽……」學生再一次感受《二泉映月》二胡曲的盪氣回腸,朗讀起來入情入境。
【案例五】《林沖棒打洪教頭》
師:同學們都讀得很好。現在我們來演一演這兩個人物,誰來演林沖?林沖是精漢子,(指一身材魁梧、臉龐黝黑的男生)威武的,英俊的林沖,黑林沖。(眾笑)誰來演洪教頭?你們選,你們班誰上來演洪教頭比較合適?(學生紛紛指一男生)大家選中你了,這是你的光榮(眾笑)。想一想,洪教頭歪戴著頭巾,挺著胸脯,是怎麼走進來的。就演第七段,誰來讀旁白?(學生紛紛舉手要讀,教師指名一女生讀旁白。)要不要孫老師指導一下,你們兩個要隨著她的朗讀,做出相關的動作,怎麼把火燒天,怎麼撥草尋蛇。其他同學都是什麼?(生齊答:觀眾。)洪教頭倒地以後,你們應該怎樣?(生齊答:哈哈大笑)
生:兩男生表演第七段內容。(表演與旁白不合拍,但仍逗得學生大笑。)
師:看來表演和旁白合不到一起。這樣吧,這次不要旁白,你們兩個自己說,自己演,好嗎?開始。
生:兩男生再次表演第七段內容。
【策略五】再現文本形象——表演讀
表演讀,就是通過再造想像,創造想像,把頭腦中平時所積累的表象挑出來重新組合成文章中所描寫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位位鮮活的人物,一個個有形有色的事物,達到如睹其物,感到事物的形、色、味;如見其人,感到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點;如臨其境,感到環境的恬靜或歡騰、曠遠或險峻……以上片斷中孫老師讓學生表演文中的林沖和洪教頭,學生興趣盎然,分組合作,一次一次地邊讀邊演,樂此不疲,學生使那個場景還原出來,學生如入其境,如見其人,如經其事。這樣學生讀出了人物的感情,讀出了人物的性格,讀出了人物的形象。孫老師在執教《三顧茅廬》中也運用表演讀,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表演求賢若渴的劉備、無禮粗魯的張飛,這樣表演朗讀起來,就符合人物性格特點了,真可謂有聲有色。當然表演讀要根據具體的課文、具體的語段來,有的語段適合表演讀,有的語段不適合表演讀,老師要因文而選。教師千萬不要為了表演而表演,那就失去了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初衷了。
【案例六】《天游峰的掃路人》
師:哪一段寫遊人爬天游峰的?你讀一讀。
(一生讀)
師:你找得准,但聽你的朗讀爬天游峰悠哉悠哉的,誰能讓我聽了你的朗讀能聽出爬得累?(一生讀)
師:你聽他讀,好在哪兒?頂天立地——高,900多級,900多級,1800多級——台階真多,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也讀得好,給你打99.999分,這0.001分扣在哪兒?
生:要稍慢點。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氣喘得厲害,要慢些。
(生讀此句)
師:容易嗎?不容易。誰來挑戰?讀得比他還好。
(請班內冠軍來讀)
師:打多少分?
生:100分。
師:聽他這么讀,我心裡也癢癢的,也想讀一讀。給我打多少分?(生笑)我讀了你們也要讀。(師讀,掌聲)給我打分。
生:99.99的循環。
師:為什麼扣我一點點?
生:不知道。
師:講不出理由,我不接受。
生:省略號要停兩拍,顯示老人很累。
師:聽我讀得對不對(師讀)
生:你改的。「頂天立地」該響一點。
師:該怎麼讀,你教教我。(生讀)你還沒超過我。
生:應該不止一處重讀:「頂天立地、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倒抽了一口氣」要很輕。
師:聽你們一起讀,都讀得好,我接受。(齊讀)超過我沒有?
生:超過!
師:拜你們為師,你們都是我的小老師。你們比我還強。還要我教嗎?
【策略六】利用讀後評價——比著讀
以上片斷,孫老師充分利用讀後評價的環節。像這樣的案例還有他執教的《拉薩的天空》、《只揀兒童多處行》,他多次引導學生關注讀的效果,「能打多少分?」「要達到100分該怎麼讀?」「為什麼扣他0.5分?」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標准指導學生讀好課文,提高了朗讀指導的實效性。同時,他還要求學生給他的朗讀評分,讓學生做了一次小老師。這種換位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和激情去朗讀,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朗讀評價,盡管注意了積極性導向,但相對於學生來講仍然只是一種單調刺激。例如:「好」「讀得不差」「真有感情」等積極性評價語,這些評語是「狂轟濫炸」「屢見不鮮」,學生難以具體了解「好在哪裡」「差在哪」,評價缺乏針對性,難以有效發揮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我們應該向孫老師那樣巧用評價,激發學生朗讀興趣。採用打分式的評價。 在評價中重視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所要努力的方向,把評價貫穿於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並給予多次的評價機會。 通過准確得體、幽默風趣等技巧性、藝術性的評價語去調節課堂氣氛,激活課堂,為學生的朗讀營造出和諧愉快的美好境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孫雙金老師指導學生朗讀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所採用的策略當然也不止以上六種。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綜合性地選用一些朗讀教學指導策略,扎實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孫雙金老師在《教學三境界》一文中引用了這樣一句格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開悟。」相信你,應該知道自己怎麼做了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