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小學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在通盤考慮《英語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一個單元,整體組織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方法,整體安排教學時間,整體設計單元主題作業。單元整體教學有利於教師實現多樣化教學方式的統一;整合時間資源,使有限的課時產生乘法的效益;有利於學生合理認知組塊的建構,促進學生知識的記憶、保持和提取,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
⑵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是以主題為核心,以單元為備課的基本單位系統的設計教學,整體處理單元教學內容,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縱向以語言知識為主線
⑶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如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將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自己的主題,然後圍繞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劃,挖掘單元主線,擬定總教學目標、找准教學重難點,為單元中各版塊做到整體教學創造條件。
一、緊扣課程標准,研讀教材深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強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單元整體教學就是依據新課標而提出的新教材觀、新學生觀和新教學觀,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教材、課堂和學生,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課程的執行能力。
二、熟悉教學對象,促進整體發展
小學英語的教學對象是3~6年級的小學生,由此教師應該考慮到以下三點:
(一)年齡特點
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其獨有的、鮮明的特點,如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們能積極舉手發言,勇於展現自我,此外他們對於唱歌、游戲等活躍性的教學活動樂此不疲。而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但此時他們已趨於理性思維,因擔心出錯而會謹慎發言。
(二)群體特點
在學校中,以班級為單位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群體,而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所形成的群體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比如,在筆者所教的三年級的兩個班級,一個班的學生更好動一些,課堂上總是靜不下來;而另一個班的學生相對靜一些。這里所提到的「靜」,更多的是指一種思考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給一個班更多的「冷處理」,而另一個班則會多安排活躍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從而做到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三)知識分化的特點
即便同在一個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也是大相徑庭的,好的究竟有多好,薄弱的究竟有多弱,教師都是應該了解的,以便於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更好地體現層次教學。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應服務於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必須完全掌握學生的信息,這是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的前提保證。
⑷ 小學英語如何圍繞單元主題進行任務教學設計
乍聽到「課例打磨」、「課例研究」這樣的字眼,大家也許跟我有相同的感受:不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教研活動嗎?以前我們的教研活動主要限於校內校際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主題研討。由於缺少高層次的專業引領和教師自身深刻的過程反思,教師之間的橫向互助常常囿於同等水平的反復。因此學校的教研狀況和學科教學水平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我們教師如果只滿足於現有授課水平,只是一名「經驗型教師」而不想成為「反思型」甚至「研究型」教師,那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們的教師素質,我們的學生能力又談何發展? 正當我們陷入困惑和思索之時,遠程研修為我們指明了學習和實踐的方向,那就是以「課例研究」為模式,進行學科教學的不斷改進。通過遠程研修學習了課例研究的方法及各位省專家的案例後,我們心中深深的震撼,頓時豁然開朗。當老師們以「課例」為載體,表達課程實施中困惑與成功,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時,藉此引發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反思、探討與教育教學實踐有關的問題,提升教師的專業判斷和教學的實踐智慧,那該是一個多美妙的過程啊。我想這也是課例打磨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打磨計劃和研究主題確立後,我把新標准英語第十一冊第九模塊第一單元作為研究課題,進行了基於個人經驗和以往模式的第一次備課。首先我進行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並完成了詳細的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這次設計是根據我區小學英語「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模式和我在遠程研修中學到「任務型教學法」和「真實情境」等先進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流程分為「激趣熱身,初設任務;聽讀課文,整體感知;拓展延伸,實際運用;練習反饋,自我檢測;情感升華,總結深化;布置作業,課後延伸」六部分。接下來群組成員共同進行教材分析和集體備課,並對我的第一次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看到各位老師不吝賜教、真誠地提出許多修改意見,真的很感動,也激勵著我更熱情地投身於這次課例打磨中去。通過反思同伴們的修改意見,我看到了集體智慧的強大,也認識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我對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進行了修改,使得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更加細化,讓各種學習任務更加真實明了,更具有可操作性,學生的活動才會更有目的性。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保證。 然後我綜合各位老師的意見和自己的反思,進行了基於同伴互助的教學設計,形成了教學設計的第二稿,並進行了第一次授課。在課後評議會上,老師們積極發言,從「教師設計的活動是否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否能夠盡快進入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 是否創設適當的語境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語言」、「 是否很好完成任務型教學」等不同的維度進行了恰當切實中肯的評議。但第一次授課沒能達到預想的目標。通過分析老師們的分工觀課報告,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時進行了第一次授課反思。並將課型各流程做了相應的修改,導入環節用老師的照片創設更真實的情境,增加了學生展示的環節,加強小老師導學的培訓,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在各位群組老師的幫助下,最終形成了第三次備課:基於實踐反思的教學設計。 這次磨課過程不是循環反復的,而是呈循環上升的趨勢。是對他人經驗分析、整合、吸收為自己經驗的過程,是將外部教育理論與學科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知識結構的過程,是教師把對教育、教學的深入思考自覺地轉化為課堂上教育實踐智慧的過程。從學生的能力發展來看,在每個環節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各種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比如在Free talk和最後的拓展讓學生編對話環節,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小組共同完成學課文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英語閱讀能力也得到提高。小老師導學則使優等生口語更棒,更自信。 通過這次「群組磨課」活動,我認識到課例打磨的目的是使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時效性,使學生最終受益。再好的課堂教學也會有遺憾,老師們只有不斷發現自己課堂上的不足、問題,並反思、研究,再改進,這樣才能使問題越來越少,課堂效果越來越好。具體來說,一是可以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提高解決問題與研究課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關鍵教學事件展開教學研討,分析教學行為所體現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人際關系與溝通表達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學問題研究制訂整改措施,改進教學策略、方法和組織形式,提高創新思維與完善實踐的能力;四是通過觀課、議課,既反思教學預設與實際教學的差距,又可以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提高判斷反思與不斷學習的能力。 課例打磨作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種研究形式,她的價值並不是讓我們去探尋普遍規律的教育認識,而是在此過程中生成的教育智慧,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優化。而且,她讓我們慢慢養成一些研究型教師的專業素養:悉心觀察、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勤於反思。「課例打磨」盡管現在做起來在時間和精力方面要付出地多一些,但長遠來看,正是這樣的打磨,才可以讓我們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廣。 明代思想家李贄說過:「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讓我們不再做理論的聆聽著,而成為教育的實踐者,真正走進「遠程研修」「課例打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在不斷的打磨中散發迷人的光彩!
⑸ 如何進行小學牛津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是以主題為核心,以單元為備課的基本單位系統的設計教學,整體處版理單元權教學內容,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縱向以語言知識為主線,橫向則以圍繞主題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為依據,各課時之間有緊密的邏輯關系,各個課時任務的完成正好構成了一個單元任務,每一課時任務是單元任務的一個部分或一個環節。
「單元教學目標必須是通過該單元的四節課或五節課來實現的,而每節課的目標應該是體現層次,有所側重。比如有的老師設計第一節課的教學就是要求學生能掌握該單元的詞彙或句型,這樣的課就不是特別現實 」
因此,單元目標的落實是分布在不同的35分鍾里,在不同的三十五分鍾內以子目標為核心各有側重,或以單詞學習為主,或語法學習為主,或以語篇學習為主;或以聽說能力培養為主,或以讀寫綜合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主題單元整體設計兼顧了知識、技能和語境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助於學習策略等長期教學目標的達成。
⑹ 如何通過整體教學實踐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一、小學英語整體教學原則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廣,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我們不但要考慮到語言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規律,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這就需要通過整體教學的三大優勢「模型化、層次化、生活化」,通過模型化的試例讓學生切入英語知識學習;然後通過層層引導,讓同學們拾級而上,舉一反三,遷移知識,生成能力;生活化的練習讓知識切近生活,讓英語練習和運用無處不在,可以隨時隨地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考慮到語言形成的基本規律:從初期的模仿,到深入探究,再到練習實踐,進行逐步完善,不僅要實現語言知識的傳授,還要通過語言技能的練習,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為以後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整體教學三大優勢在小學英語中的發揮與應用
1.從模型開始,找准切入點
模仿是學習的基本手段,嬰兒的語言就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培養語感之始,這個階段我們就要以教材為藍本,找到契合學生英語認知的模型也就是切入點,這樣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比如,學習譯林版牛津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1時,我們就要找到學生的興趣切入點,讓大家圍繞「football match」展開討論,然後用英語分享出來;找到知識模型進行學習探索,同學們在分享過程中要注意運用新學的詞彙和句型進行交流嘗試。
實際上,語言學習初期的句式模型切入比較重要,需要我們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對知識點進行相關問題的設計和分析,這樣才能把握重點,將教材的知識點融入其中。
2.分層次漸進,理清教學順序
整體教學也要有合理有效的教學順序,基本來講內容如下:第一步,創設語言情境。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理清文章的主要脈絡。如聽課文錄音,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進入一個真實地道的語境,建立聲音與意義的聯系;第二步,整體把握「整體教學法」主張在語篇教學中,教師就應先引導學生去把握語篇這個整體,如課文細節、詞彙等;同時,教師應圍繞語篇這個整體來同時展開聽、說、讀、寫相互結合的教學活動;第三步,要進行問題探究,當然這種探究是整體性提出的,解決可以分步驟解決,要保證問題的漸進性。例如:牛津小學英語4B Let』s go by taxi.對第一幅圖片的歸納,老師指著圖片設問:「Who?(Nancy and David).Where are they going?(go to the theatre) . How to get there?(By bus)」
如此設置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給足學生自信和進步的階梯,逐漸完善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語言能力。
3.貼近生活練習,遷移語言能力
常言道:知識來源於生活。語言與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彌補生活中英語環境的缺失,我們必須強調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練習,這樣才能實現隨時隨地提升語言能力,有效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如:教學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時,筆者就針對「birthday」進行了切近生活的語言練習鼓勵,讓同學們通過相互問答「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s on...「Do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來掌握相關對話模式,然後倡導大家在課下進行積極的口語實踐與練習,鼓勵大家抓住生活契機隨時隨地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