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研討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研討

發布時間:2021-01-28 18:59:50

㈠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對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來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給學生創設各種讓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其探究興趣的有效途徑。「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學課的開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組織好學生開展有效的實驗探究。那麼如何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呢?筆者認為: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創設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術、游戲、實物、懸念等),就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磁鐵有磁性》一課中,有位教師是通過游戲創設學習情境的。這位教師拿出一個「釣魚玩具」,請四位學生上講台比賽「釣魚」,一下子學生都搶著上去了,學生的興趣都上來了。當四位學生完成「釣魚」比賽後,給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用「魚竿」能把「魚」掉上來呢?學生很快就在下面議論開了,有的說是魚鉤,有的說是磁鐵……,甚至有學生說拿來研究一下。學生們的探究興趣都被這個游戲激發了,這樣後面的實驗探究都能有效的開展了。
創設學習情境方法有很多種,只要是能激發探究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均可運用。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合理,有效的創設情境方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材,靈活選擇,運用,並潛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導課真正成為一節課成功的一半。
二、選擇合適材料,方便實驗操作
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科學規律,光靠一張嘴巴、兩根粉筆是遠遠不夠的。要完成科學探究的目標勢必要藉助各種形式的科學實驗,而實驗材料是開展科學實驗的前提。合理的選擇實驗材料有助於學生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創新精神。
選取的材料要貼近生活,最好是隨時可得,隨處可見的,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有助於教師的教學順利開展。如研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一課中「土電話」的製作,教材選用一次性杯子和棉線,取材方便、效果很好。
在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時,所選材料是否具有引導性,能否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深入探究。如在《比較水的多少》一課教學中,教材中出示了三個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瓶子作為學生的研究材料,然後在三個瓶中裝入不同的水進行比較。實際上僅靠這樣的材料設計並不適合我們的學生,研究起來無從下手,也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和直接經驗,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對此,我又增加了一個瓶子,利用這個瓶子來對比衡量水的多少。學生在運用直接生活經驗時發現探究障礙,從而能更好地科學探究。這里增加的這個瓶子體現了知識建構的引導性,更有助於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
只有根據學生和課程的實際來設計、選取合理的有結構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由材料引發經歷,由經歷形成科學認識,方便實驗探究活動的是順利開展,最終發展和豐富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選擇合適方法,引導實驗開展
實驗探究在小學科學課的學習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常常能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激活學生的創新潛能。它對於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選擇合適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探究,是最為重要的。
如在《磁鐵有磁性》一課中,探究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引。教師應該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是有效科學探究的保證。因為這個實驗的過程非常簡單,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去指導,把時間留給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去發現問題,並通過交流,收獲知識。學生會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加上認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師適度和合理的指導,學生的科學探究就會變得目標不明確,偏離方向。因此,教師要在設計教學計劃時,選擇合適的策略,引導實驗探究,確保實驗探究有效開展

㈡ 《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課例研討

一、以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到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比如在上《浮與沉》這課時,我首先出示兩個一樣的水槽,裝看起來一樣的水,再拿兩個一樣大小的馬鈴薯,問:「如果老師把這兩個馬鈴薯分別放進兩個水槽里,它們會發生怎樣的現象?」全班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它們都會沉下去」!我進一步反問:「真的都會沉下去嗎?」學生齊聲說:「是」於是我將兩個馬鈴薯慢慢放進水槽里,同學們都驚奇地發現:一個馬鈴薯浮了起來,另一個卻沉下去了。帶著這樣的興趣和問題,同學們很愉快地進入了實驗課的教學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動手操作。
在實驗教學中我常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體現「樂學」的宗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促進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得到優化整合,從而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很好的養成,動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比如在教學《熱脹冷縮》時,我演示「童子尿」的實驗,將「童子」放在盤里,用熱水澆在「童子」的身上,一會兒,「童子」便撒出「尿」來,我演示完畢後,要求學生想一想,「童子」為什麼會撒「尿」?學生看了實驗感到十分新奇,迫切要求知道這是什麼原理,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情況下,再進行實驗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種有趣的實驗,誘導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並鞏固和發展這種興趣,使之成為前進的「導火線」,入門的「向導」,才能探求到打開動手操作的「金鑰匙」,同時,也是實驗教學的突破口。
二、巧用生活材料,挖掘學生動手操作的潛能
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用創新的眼光看待科學實驗,用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待科學探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材料積極開展課後探究活動。
例如:在教學《熱傳導》後,我給學生布置了課外任務,讓他們自選材料、自行設計實驗驗證熱傳導現象。結果學生在課後設計了許多種新異而且簡便易行的實驗方法。有的學生加熱鐵絲的一端,同時拿蠟燭接觸鐵絲的另一端,一段時間後,蠟燭接觸鐵絲的部分就會慢慢融化;有的學生在鐵絲的不同位置各滴上幾滴蠟油,當加熱鐵絲的一端時,就會發現離加熱點越近的蠟油越先融化;還有的學生把書中的鐵絲粘火柴棍的實驗換成小鋸條比鐵絲吸熱快,實驗效果更明顯……學生在課外自選生活材料設計的這些實驗,進一步驗證了熱可以由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加深了學生對熱傳導概念的理解,而老師對學生各種方法的充分肯定,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學生靈活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親自動手實驗,主動地對許多科學問題進行了課外探究,挖掘他們動手的潛能,從而展示他們動手的能力,養成動手的好習慣。比如用布頭、棉線和水彩筆芯驗證毛細現象;用兩個吸盤掛鉤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用一次性注射器體驗壓縮空氣的彈性;用蠟作密封劑和粘接劑;用塑料包裝繩做摩擦起電的實驗等等。
三、加強動手實踐,強化實驗操作能力
1、積極開展手工製作活動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創新與右腦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只有大腦左右半腦的功能得到平衡發展,兩個半腦的活動密切配合,人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發展,「手腦並用,才會有創造」。中國傳統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基本上都是「左腦化」,而往往忽視學生動手動腦、實際操作的訓練。手工製作活動正是讓學生在「做」中學,使學生保持濃厚的科學學習興趣,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科學教學中,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布置學生回家做一項小製作:如在學習《熱氣球》後,讓學生自製簡易熱氣球,到課堂外去飛一飛;在學習《壓縮空氣》後,讓學生做一支空氣槍;學習《鏡子》後製作一個潛望鏡。通過製作活動,學生體會到製作過程的艱辛,從而也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在這些自製活動中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當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到學校來時,我都是非常非常高興地一個一個向同學們展示,有好的,有差的,我都會表揚,並鼓勵他們,告訴做得差的同學:一次次的失敗將成為他們的一級台階,將來會拾級而上獲得成功,當你轉頭回望,才發現每次失敗乃成功之母,都是成功的一步,成功帶給他們的是短暫的興奮和喜悅,失敗往往給他們帶來長時間的思考,促使他們獲得更大成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我們應該說,成功是喜,失敗是福!
2、充分做好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分組實驗
每次實驗教學前,我都會為學生准備好演示實驗,以及各種器材,並且總是提前試做,以保證課堂實驗的成功。不僅自己做演示實驗,還有意請學生上台演示實驗,以加深對實驗方法的掌握,練習效果更佳。在實驗中,我總是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由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會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在演示實驗時應盡力做到規范,標准,嚴禁違規操作,養成規范操作的良好習慣。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是天生的,是經過不斷的練習才形成的。同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還要進

㈢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

懸念復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制案的 「緊張與期待的心情」,它是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來源。我們在教學中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識規律,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實驗願望。在三年級科學《金魚》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觀察了金魚的外形、運動和吃食後,問:金魚魚鰓一分鍾開合幾次,金魚不斷地喝水,會脹破肚子嗎?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奧秘,並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於是學生便對金魚如何呼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強烈的探究慾望。

㈣ 如何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37

淺談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教學
學習科學課的過程,是從觀察現象,動手實驗出發,經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成概念、規律,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進行檢驗和運用,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實驗是學科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小學生通過動手做實驗可以激發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養他們對科學實驗的探究慾望。怎樣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呢?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農村小學目前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特點,我認為認為開展農村小學科學實踐活動,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確定實驗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實驗目的
做實驗前,只有給學生提出做該實驗的目的是什麼,任務是什麼,才能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們深入細致地去觀察去做。因此,確定實驗的目的對於學生上好實驗課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學生明白該實驗是為了研究什麼而設臵的。
(2)理解實驗操作過程
每個學生理解能力不一樣,實驗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學生對實驗中的重點、難點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做實驗每個學生都喜歡,但由於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觀察事物時常是雜亂無章的,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觀察時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有時常常偏離觀察的主要目標。他們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盲目亂動,做了這一步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麼,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所以在實驗前就要理解操作過程。如教學《簡單的電路》這課時,我們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用一個燈泡、一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要怎樣連接起來才能組成電路。設計操作過程,
然後匯報,其餘學生討論補充。還可以把影響實驗的關鍵步驟和注意點先寫在黑板上,作為實驗的操作規程或注意事項,從而避免實驗的盲目性。
(3)布臵實驗觀察任務
只有讓學生明確了實驗前的觀察任務,才能在實驗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和感知。運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覺器官去觀察和感知實驗過程中形態、特徵和聲、光、色、味、溫度等變化情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和感知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個細小的變化。以《觀察植物的種子》為例,課前要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植物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各不相同。如:黃豆和豌豆極其相似,但細看會發現:豌豆形狀較黃豆圓一些。
(4)推測實驗結果的運用
從現象到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是一個以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是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只有完成了這個飛躍,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識。如《磁鐵》單元,首先讓學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種特殊的力,和電一樣,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的,可是它的影響力卻處處可見。當我們看到磁鐵能把帶鐵的東西吸起來,我們就知道磁鐵有吸引鐵的性質,所以我們就把磁鐵的這種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強弱,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我們把磁鐵用細線懸掛起來,等到它靜止時,磁極分別指向南方和北方,我們把指北的磁極叫北極,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然後提示:古代的指南針就是根據磁鐵的這一特性發明的。磁鐵很容易被製造,用途也相當廣泛。那麼通過學習誰還想到了磁鐵的其他用途呢?比如,我們大部分學生都用過的畫寫板筆頭部分最易掉下來,掉下來的兩只筆頭如果把它們筆尖對筆尖,拿在手裡一個朝上,一個朝下也不會掉到地上是什麼原因呢?通過推測實驗結果,學生知道了是因為筆尖部分的磁鐵互相吸引。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推測實驗結果,增強了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科學技術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學習運用科學原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想方設法拓展實驗時空
(1)因地制宜開拓實驗場地
小學科學實踐課的實驗場所不局限於學校的實驗室,實驗教師應該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把實驗場所搬出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搬到學生自己的家裡、搬到商店、搬到社區、搬到兒童娛樂場所等。如在教學《我們周圍的材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在逛街的時候注意一下服裝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裝商品的材料、娛樂場所活動器材材料、家居裝修材料等。學生通過自己親自選材,親自觀察,並把每次的親歷親為過程都記錄下來,從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稱和使用方法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使學生獲得學習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有力數據。
(2)「本山取土」選取實驗原材料
學校周圍有豐富的課程資源,根據實驗科目的需要,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山取土」進行實驗原材料的選擇。如我在做《拓印樹皮》時,實驗材料需要紙、筆和樹木,於是我就安排學生上課時去學校內的美化樹身上獲取實驗素材,同時還安排學生觀察樹上的螞蟻、蝸牛、蜘蛛等小動物的活動情況。
三、讓學生親臨科學實驗的樂境
科學實驗興趣的培養,一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典型活動:如《空中跳動的乒乓球》實驗,首先讓學生思考:吹風機朝上方,對著乒乓球吹風,你認為乒乓球會被吹走嗎?學生各抒己見。然後我讓他們看實驗演示:我用一隻手握住吹風機,另一隻手將球放在吹風機的上方。開動冷風和熱風分別吹動乒乓球。結果乒乓球,沒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動。最後說明:無論開動冷風和熱風吹風機朝上對著乒乓球吹,由於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會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動。學生發現實驗這么有趣,學習興趣自然會逐日加深。
二是要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科學實驗應該讓學生充分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實驗教師既要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器材,又要充分發揮環境在小學科學教學方面的優勢。
(1)寓安全和玩樂於學習實踐中
要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如在《觀察金魚的身體》、《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設計製作一個雨量器》等這些具有小製作、小實驗性質的實驗課時,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在無危險時,盡情地實驗,痛快地玩耍,學中玩,玩中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讓學生在生存環境中積累知識
我們的學生生活的環境,既有實驗的劣勢——實驗器材不足,也有實驗的優勢——天然教學資源。學校的周圍有豐富的資源,能為學生科學學習提供很好的學習資源;農村學生的家庭周圍一般比較開闊,能為養殖動物、種植植物提供合適的場所;農村的空氣清新、天空清朗,能為學生觀察天文和氣象學習提供很好的條件;農村學校的周圍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隨時帶領學生到野外觀察各種動植物、地貌等。讓學生們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學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學知識。城市學生的家庭周圍也有一些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原理的課程資源,如:手機、電話能為學生學習聲音的傳播等提供條件;禮品店能為學生科學小製作激發創意;游樂場可讓學生觀察和體驗到科學原理的真實應用和科學就在身邊的真理;等等。
四、盡心盡力造就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從而獲得科學知識。科學教材中實驗部分大多為探究性實驗,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實驗中應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探究。如在上《紙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這一課,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隻小紙船,分別放到盆子里,學生開始自主探究活動後會陸續發現:紙船起先都飄浮在水面上。但過上一段時間後,紙吸足了水後,因為皺紋紙的吸水性強,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會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紙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誰吸水吸得快,誰就沉得快。又如在教如《斜面》一課,首先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提出自己的
問題,然後確定研究的問題是:斜面有什麼作用?學生設計出對比實驗,把豎直提起的物體用的力與沿斜面拉起物體用的力進行比較,證明用斜面省力。實驗中學生還發現雖然每一小組物體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學生對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設:有的學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與提升的高度有關系;有的學生提出,與斜面的長度有關系;有的學生說,與斜面的坡度大小有關系。同學們根據假設確定不同的實驗目的和方法。通過實驗學生認識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是一種積累,需要教師的引導,需要學生的合作,更需要師生的合作。只要實驗老師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把解決實驗教學難點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相結合,實驗課教學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

㈤ 如何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優化師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探究氛圍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的教與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情感才能共融,才能引起思維的共鳴。因此,教師就要用愛心、***、真心去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用人格魅力去感化他們。同時,教師要有豐富的多學科知識,讓他們身感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從而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我首先對全班學生作了一次全面的了解,把認為不愛做作業的、上課不聽講的、貪玩好耍的等不良表現的同學,進行了一次單獨的真心的溝通,了解其情況,最後分別給他們安排了小組長、科代表、紀律委員等職務,並給予肯定和鼓勵,他們的自尊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營造了濃濃的學習探究氛圍。
二、重視演示實驗操作,體驗探究的過程
對於科學課,教師應十分重視演示實驗的操作,並且應化大量時間准備實驗器材,讓學生感覺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並不陌生,遙不可及,也讓科學課不枯燥。然而學生卻對做實驗最感興趣,而這種興趣往往是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興趣。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助於實現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讓他們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效果一目瞭然地得出結論,這比教師講十遍八遍好得多。這樣不僅理解得深,記得牢,並且也訓練了動手操作的技能,使眼、耳、口、腦都得到了訓練。如教《液體的膨脹》一課,由於水使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在實驗中不易被看清楚,而加點紅或藍墨水,通過加熱,效果就不一樣。通過透明親身實踐、主動探究事物的過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合作交流意識,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悅
學習小學學課內容涵蓋了諸多學科知識,要想掌握好這些知識,就必須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其結果。由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
- 2 -
導者、合作者,應當為其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因此,我在科學課中,非常重視分組實驗的操作,讓每小組的同學都要准備***器材,親自動手操作、討論、質疑,寫實驗報告,課外拓展等內容來完成實驗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既能培養同學之間合作與交流能力,還能讓他們聽取與分析不同的意見;而且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要勇於改變證據的觀點,有將證據的結果公開與別人交流與分享,也培養了主動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共同的作用下,各自發揮各自的特長,實驗才能順利完成。當他們在探究這一實驗過程中獲得成功喜悅時,知識也掌握了。
四、養成觀擦思考習慣,提高探究能力
科學課很多知識、內容都是與都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聯的,小學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一顆好奇心,總想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等,因此教師就要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一些思考的問題,讓他們親自去觀察、去思考,最後得出結論,從而培養他們從小探究未知的能力。如我在教學《動物》一課時,讓同學們觀察螞蟻在天氣變化時的搬家情況怎樣?在教《植物》一課時觀察樹葉落地的情況怎樣?那些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因此只有不斷地讓他們在生活中去觀察、去思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查找資料,弄清問題的真相,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不斷地提高探究的能力。

㈥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一、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小學科學注重學生的實驗探究,而小組合作學習又是實驗探究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是否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學生實驗探究的有效開展。如何才能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呢?首先,教師要了解學校實驗室的數量,每個實驗室內實驗桌的數量,每個實驗桌最多能容納學生的數量,以此確定每班學生應該進入哪間實驗室,每個實驗桌學生的數量,並使每個實驗桌的人員按照序號固定下來,避免學生因找不到實驗室和實驗室內自己的位置而出現混亂現象。其次,教師給學生分組要注意考慮成員間的搭配。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不提倡學生自願組合,學生的個人意願只能作為參考。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徵、知識基礎、性別差異、興趣愛好等進行分組,這樣做有利於小組成員間相互幫助和促進。最後,在合作學習小組建立後,教師還要給每個小組進行合理的人員職責分工。一般情況下,每個小組都要設立組長、操作員、記錄員、匯報員、整理員等角色。這些角色可以由小組成員每人承擔一樣,也可以身兼數職,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角色分工不要長期固定,組內成員要輪流擔任,使每個成員的綜合能力通過這種角色的輪換都得到提高。
二、精心篩選,優化實驗材料
1.做好課前檢查工作
實驗器材是實驗的基礎,課前檢查實驗器材的好壞十分必要,特別是一些易壞器材更應該作為重點檢查的對象。如滴管的橡皮囊是否有破損,磁鐵的磁性是否消失或減弱,溫度計的玻璃泡是否破裂,小燈泡是否能點亮,電池盒、開關、燈座上的螺絲是否旋緊,各接觸點是否生銹等。對於損壞的實驗器材要及時更換,以保證課堂上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2.精心篩選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是學生實驗的基礎,實驗材料選擇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效果。如講授《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時,我先出示兩個裝有無色透明液體的燒杯(1號杯裝自來水,2號杯裝的是濃鹽水),然後把一個干凈的馬鈴薯放在1號杯中,這時學生觀察到馬鈴薯沉到杯底;再把這個馬鈴薯從1號杯中取出來擦乾凈放到2號杯中,這時學生觀察到馬鈴薯浮在液體中。我引導學生思考馬鈴薯沉浮的原因,大多學生都猜測到馬鈴薯的沉浮和杯子里的液體有關——兩個杯子裝著不同的液體。為了讓學生驗證他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我為學生提供了這兩種液體,學生用加熱的方法進行了驗證。實驗結果出來後學生很難下結論,因為兩種液體加熱後在鐵片上均留下白色的痕跡,這是什麼原因呢?課後通過查閱資料我發現,1號杯中的自來水裡因含有大量雜質導致加熱後也出現了白色的痕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把1號杯中的自來水換成純凈水,實驗現象就非常明顯了,很容易就驗證了學生的猜想。
3.科學組合實驗材料
科學組合實驗材料指的是教師把需要的眾多材料按照形狀、材質、顏色等特點進行分類,讓每個實驗組都有不同類型的材料進行實驗探究。如《磁鐵的兩極》的教學,我准備了環形磁鐵、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等多種形狀的磁鐵,根據形狀給每個組分配磁鐵去探究,這樣做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總結出各種磁鐵雖然形狀不同,但兩極間的磁性具有相同的性質: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又如在進行《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教學時,我把學生收集到的食物外包裝材料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後根據材料的材質和食物種類給每個組的學生分配材料進行探究,這樣既保證每組探究材料的豐富性,又能使每個組的探究更加深入。
三、關注實驗教學中的細節
實驗中一些細節的關注對實驗教學來說十分重要,它不僅決定著實驗的成敗,還可能會造成實驗器材的損壞,甚至對實驗者造成身體的傷害。如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要給學生強調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量的液體,眼睛要平視液柱,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等細節,這些都會影響學生測量的結果。又如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時,要先對被測物的重量進行估測,使被測物體的重量小於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否則會對測力計造成損壞;使用滴管時,要提醒學生先把橡膠囊里的空氣擠出再放入液體中吸取,這樣避免污染整瓶液體,另外滴管要正放,不要倒置,使裡面的液體流到橡膠囊里,以免腐蝕橡膠囊。再如加熱白糖的實驗,要提醒學生注意把加熱後的金屬匙放在瓷磚上,不要放在實驗桌上,更不要碰到小組成員的身體上,以免損壞實驗桌或燙傷人員。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研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