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師校本研教案例

小學教師校本研教案例

發布時間:2021-01-28 15:13:29

⑴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報告

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
一、堅持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學實踐也是盲目的、空洞的。本學期,我教研組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在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
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扎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組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並力求常規與創新有機結合,每位教師都有嚴謹、扎實、高效的良好教風,並努力培養學生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能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能認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注重教法與學法的指導,及時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
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並依據自己的教學感受做好教學後記。教師互學互促,扎扎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每月計算題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查漏補缺,培優輔差,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三、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本學期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團體教研的優勢,加強隨堂課、互觀課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李梅燕、王艷兩位數學老師上了2節同課異構的公開課。這兩節課的課堂氣氛:雖活但亂;調空能力:因勢利導,巧妙融合,井然有序。因此,兩位老師以學生最容易理解的直觀圖形為重點突破口,先通過主題情境圖,在節日里教室的設計活動經驗,激發思維沖突,引導學生將認識找規律,這學習找規律做鋪墊。在學生初步建立表象之後,老師又組織了學生在生活里找一找,有了對規律深刻把握。鞏固練習兩位老師給了一組花,叫學生塗上有規律的顏色。兩位教者在整節課的教學中,能夠准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安排扎實、開放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主動思考、從容對話,使學生在經歷數學思維挑戰的同時,不僅扎扎實實地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還經歷了情感與態度的的潤澤和熏陶,獲得和諧的發展。

⑵ 高效課堂模式下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主題式校本研修案例

高效課堂模式下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主題式校本研修案例一、背景在市教體局和鎮中心校的正確領導和強力推進下,本學期我校全體教生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改革運動,本人結合歷史課時計劃,在充分領悟山東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和安陽殷都區主體多元雙向五環教學基本模式精髓的基礎上,初步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讀讀、做做、議議、講講、練練五步教學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發現:由於課堂時間和學生知識面的限制,學生展示往往僅限於有限的課本知識,有時內容過於平淡,導致大部分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在逐漸降低,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高效課堂模式下,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此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二、實錄案例一某天下午第四節,七二班教室,課題《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大一統的漢朝》,當二組學生講解到文景時期國庫充盈,用來穿銅錢的繩子都爛掉時,我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歷史典故。我首先問: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學過,秦始皇為實現經濟統一,曾統一了貨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什麼貨幣?十幾名學生同聲回答:圓形方孔銅錢。接著我又問:這些銅錢,如果數量很大,攜帶和存放方便嗎?有學生回答:不方便。我又追問:怎麼辦?幾個學生回答:書上不是說用繩子穿起來嗎?我說:回答的非常好。是的,為便於攜帶和存放,古人常常用麻繩將銅錢穿起來,每一千枚穿成一串,稱為一貫錢或者一弔錢,如果一個人腰纏萬貫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有學生:有錢人。我繼續追問:一千枚穿成一串叫做一弔錢,那麼五百枚呢?又有學生答道:半吊錢。我接著補充:由於半吊錢不夠滿串,所以人們常用半吊子來比喻說話、辦事不夠數的人。我接著補充:由於半吊錢不夠滿串,所以人們常用半吊子來比喻說話、辦事不夠數的人。那麼大家再想一想,二百五十枚夠不夠滿串?二百五又比喻什麼樣的人?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不夠,同樣比喻說話、辦事不夠數的人。我發現在整個問答過程中,學生普遍熱情高漲,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的語文知識。
案例二某天上午第三節,七一班教室,《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中華文化的勃興(二)》,學生展示完老子關於事物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的辯證思想後,我覺得有必要加深一下學生對這一觀點的認識,於是我設計了下面的一幕。我先問:同學們我們在小學課本曾學過老子所著《道德經》中的一篇文章,誰能說出它的題目?班裡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是《塞翁失馬》嗎?我說:不錯,那麼誰能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又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講了一下《塞翁失馬》的大致意思。我接著說:學了這么長時間還記得住,大家說這位同學記性好不好?同學們回答:好!我又提問:文章開頭,塞翁丟了一匹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壞事。我又提問:過來一段時間,這匹馬帶回了一群野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好事。我又說:這樣看來,丟了一匹馬看似壞事卻也能變成好事。我們再來看,塞翁得到一群野馬,野馬很烈,他的兒子學騎馬,結果從馬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腿,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壞事。我問:這又說明什麼?有一個學回答:塞翁得到一群野馬看似好事卻又能變成壞事。我說:回答的很好。我們繼續來分析,塞翁的兒子摔斷了腿大家都認為是一件壞事,可是不久國家要打仗大量徵兵,村裡身體健全的年輕人都被征上了戰場,結果全部戰死,唯獨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沒有被征走反而活了下來,這又說明什麼?於是幾個同學都要搶著回答,我抽了一個平時展示較少的學生回答,他說:塞翁的兒子摔斷了腿看似壞事又變成了好事。我又總結:完全正確。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能夠得出一個什麼結論?學生齊聲回答:好事和壞事能夠相互轉化。這個小插曲,通過對學生已有知識回顧拓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到很大提高。
案例三上周周三下午第二節,九三班教室,課題《世界歷史》上冊《人類邁入電氣時代》,當學生講到飛翔是人類長期的夢想時,我適時向學生提出了疑問:你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這個觀點嗎?結果全班頓時鴉雀無聲,於是我開始為大家講述我國明朝萬戶飛天的故事,當講到發射的當天,萬戶穿戴整齊,坐上座椅,手持兩個大風箏,坐上一輛捆綁著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飛車上。然後,他命令僕人們同時點燃第一排火箭。這句時大家的表情顯得十分緊張,有同學甚至急切地問,結果呢,飛起來了嗎?接著我講到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很多同學表情肅穆,深深地為萬戶的獻身感到惋惜。然後我安慰大家,在科學的道路上難免有流血和犧牲,但只要前赴後繼,不懈努力,終會取得成功。我覺得 萬戶飛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同樣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助於課堂學習的有效開展。
三、反思教育界有句老話教無定法,究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大家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絕活。我的體會是高效課堂模式下,教師應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專業素養和淵博的知識體系,把握時機,拓展遷移,力爭給每一節課一個亮點,給學生一個興趣點,讓學生始終帶著興趣學習,促進課堂學習的有效開展,把高效課堂的高效落到實處。

⑶ 教師怎樣進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必須從學校、教師的實際出發,因此,研究方向、研究內容確定之前必須對教師隊伍、學生隊伍狀況作調查分析,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在充分了解師生的需求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研究課題,並採取多種形式,提高校本教研成效。
專題講座促觀念更新
校本教研在帶給學校機遇的同時,還帶給學校及教師一個個挑戰。新理念的接受與實施會遇到很多阻力,因為它使許多教師必須否定自我,突破自我,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為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必須適時適機地舉辦各種專題報告,如學習新課程標准,了解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了解現代社會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促進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更好地開展教改科研。
案例分析促教學反思
教師成長之路應是經驗加反思,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讓教師上完課後,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問題,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專家指導促骨幹成長
校本教研面向全體教師,但同時要創造條件讓肯鑽研勇於創新的有潛力的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幹教師。可以聘專家或教研員對這些教師跟蹤指導、重點培養,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為學科帶頭人。
學術沙龍促交流溝通
定期組織輕松愉快的學術沙龍活動,讓教師針對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教學手段等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學術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促進了教師間的了解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也有利於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 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教師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科研氛圍,其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實現了科研與培訓並舉,主研與群研結合,行為與理念互動,研究與使用統一,喚醒了教師的科研主體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發生全方位的變革,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⑷ 為什麼說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是一種校本研究

我個人認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回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答么都要關注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我當年上語文課的時候,學生都喜歡聽,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止局限於課文的內容,教師的心態和語言才是引導學生興趣的利器。

⑸ 教師怎樣進行校本研修

第一 校本研修是什麼?一、概念的辨析首先,什麼是校本?按照專家的觀點,校本就是 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基於學校通俗地說就是在校本部。在學校里。那麼,校本是不是一定就是在一間學校里呢?不一定,這太狹隘,應該是就學校而論,只要是學校里那怕是校際間交流也是為了學校也可理解為校本。而不是其他科研機構開展的。研修。《辭源》上說,研,學習、遵循;著作、撰寫。修,磨、碾;研究、探討。針對學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過學校管理者、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教師的研究,提高教師教育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和困難,熟練應用已有的知識,服務於教育教學,又在教學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斷的更新自已,逐漸的構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什麼是校本研修?(一)校本研修的內涵與基本特徵三句話揭示校本研修的內涵與基本特徵。1 、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進學校、教師的發展為目的,實實在在、一點點、一步步、看得見的發展。表現在改進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2 、基於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問題。校本研修問題:是學校、教師實際中發現、思考、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由專家批示的問題,甚至是看起來很小、別人以為很膚淺,但必須研究與解決的問題。表現在學主體,學校研修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也要有促進教師發展的功能。3 、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對策。 校本研修對策:在學校(以在學校為主),由教師(以教師為主),有組織、有針對性(包括學習、培訓、進修)與教育研究(包括學科教研、教育科研)統一的工作,從目的、內容、形式、活動到管理等方面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研與修一體化,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以學校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依託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教師教育。簡單說學校和教師的問題,主要由學校和教師通過‘研修’來解決。(二)對校本研修的概念界定 1 、學術性界定。所謂校本研修,是指以學校教育、教師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切入口、著眼點,以預定目標和學校、教師的發展規劃為基本方向,以滿足學校內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為根本目的,以學校自身力量、資源優勢為主要依託,在學校、教師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在教師發展共同體(教的相互作用(影響)下,進而在教育專家的指導與專業引領下,由學校自行設計與策劃安排實施的一系列、分階段、有層次的教師教育(包括教師培養、教師培訓、教師進修、及教師繼續教育)與教育研究(包括教學研究及常規教研、教育科研)有機融合的促進學的過程與活動。核心是學校教研、科研、培訓一體化。 2 、實踐性界定 。所謂校本研修,簡單地說 : 就是以學校為基地的師資培訓或教師教育,即學校以教師互教式,與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師教育活動綜上所述,校本研修,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人的終身發展,在學校中通過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如進行同夥互助、專業和專家引領、實踐中反思等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斷的更新自已,逐漸的構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3、關於校本研修與校本教研前幾年在對校本教研談得比較多,什麼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校本研修不僅僅包括了校本教研,還包括了教師的培訓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寬,包括得內容更豐富。(三)校本研修三大要素 1 、教師個人:自我反思(實踐反思)。即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和分析過程。自我反思是建立於教學經驗基礎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動的起點,是承擔校本研修的個人責任的具體落實,教師只有在回顧基礎上提提出問題,才能在實踐中去解決問題。 2 、教師小組:同伴互助(共同發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師之間的合作基礎之上,力求通過合作互動,同伴之間相互影響,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3 、教育專家:專業引領(專業提升)。校本研修的實質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校本研修雖然基於學校,對學校問題進行研究,提升,需要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學術支持。

⑹ 教育創新的案例,老師的課堂教學很個性的案例

教學案例的特點 四個特點: 客觀性. 教學案例是寫實的,是教學實踐中具體事例的真實再現,有相對完整的教學情節.對事情發生的背景,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要客觀地描述,如實地介紹.不能對教學活動作籠統的,概括的敘述,更不能歪曲事實真相.評析要實事求是,就事論理,從事實中引出道理,不能脫離事實而空發議論. 典型性.教學案例包含的一個或幾個疑難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思考,是教師共同關注的熱點,焦點,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體現教學現象與本質,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有揭示教學內在規律的典型性,能從中總結出帶有普遍意義的結論,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創新性.基礎教育正處在轉變教學思想,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方式,推進課程改革的新時代.教學案例應具有反映課改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理念,新方法,新變化,新成果,揭示教學改革的新特點,新走向,從而啟示人們開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動課改健康, 深入地發展. 實用性. 教學案例要敘述清楚而有情節,語言朴實而又生動,內容平實而又耐人尋味,可讀性強.要具有現實意義,借鑒作用和探討價值,能激起教師效仿,學習遇到類似事情如何應對的策略,能啟發教師思考,從中吸取有益的教學思想和經驗教訓,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具有故事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典型而又獨一無二,在教學思想、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原理上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理論研究價值。 與其他文體的區別 與論文的區別 從文體和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也就是說,案例是講一個故事,是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因此,從寫作的思路和思維方式上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的區別 一般來說,與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比較容易理解.教案和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相近,它們的區別也體現了案例的特點和價值.同樣是對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 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於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了. 四.教學案例的作用 (一)促進課改深入發展. 新課程處處體現著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推動課改走向深入的關鍵."轉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尋找我們不端正的教學行為,並探求解決的途徑;二是藉助新理念來評價和發展我們的教學行為,促使教學行為的創新. 教學案例的撰寫,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外在表現形式,具有"轉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論與實踐相溝通,相融合的最優方式.其"轉化"的過程表現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選擇茫然困惑的問題,蘊含有新理念閃光的事例撰寫成教學案例,以個案分析法重新審視教師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將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課改的深入發展. (二)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學習運用理論。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於指導實踐,但不少教師總覺得理論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學一些具體方法來得實用.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憑經驗,憑感覺行事的情況並不少見,最終也影響了教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產生這種現象有主客觀各方面的原因,但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學習方式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案例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往那種單純為理論而學理論的學習方式的不足,把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經過書本學習,我們對許多理論觀點耳熟能詳,但這並不一定表明已經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過案例的形式學習運用理論,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 總結教改經驗 。有經驗的教師談起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體會,但往往局限於具體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有些做法為什麼取得了成功,有些為什麼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反思,提煉並明確有效的教育行為及其理論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今後的實踐. 案例還是教師梳理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一種可以的形式.在學校和課堂里,有許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並不適合寫成論文,也不想記成流水帳,那麼撰寫案例不失為一種選擇.案例不僅敘述了教學行為,也記錄了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它是個人的教學檔案和教育史,有獨特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教師專業的成長,如過分偏重教育原理,難免空泛;如過分依賴經驗,易致盲從.只有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路子,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既是教學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那麼,具體操作的策略是什麼呢 教學案例的研究與寫作,恰好可 以彌補上述"兩者"的缺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關課改專家所指出的"走向敘事研究——改變教師的寫作方式"."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徵是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作者對教育的解釋和理解."可見,教學案例的撰寫正是"敘事研究"的一種類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對教學過程進行理性的觀察和分析,並將教學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完整地敘述出來,體現從具體到抽象,從分析現象到認識本質的研究思路.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可以生動形象地說明一個教學理念,解讀一個問題解決的策略,有利於教師深刻,生動地掌握教學理論.因而,教師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與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學習,提高的過程.經常進行這種"敘事研究",實現教學與研究,教學與學習的一體化,必將促進教師的科研能力,寫作能力與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快速成長. (三)促進科研成果交流共享.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對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案例十分適於用來進行交流和研討,可以成為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就這些問題和想法開展交流討論,對教師提高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與撰寫論文相比,案例更適合一般教師的需要.案例的內容貼近實際,材料來源豐富,寫作形式自由,易於傳播交流,更為廣大教師喜聞樂見.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教改實際情況,確定一定階段內的討論主題,圍繞某個主題或專題收集材料,撰寫案例,交流研討,同時結合有關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使教研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中開展敘事研究,對教學中的亮點或困惑進行理性反思,使之成為教學案例.它以書面形式反映教師的教學經歷,以敘事展示理念,不僅是教師成就與成長的記錄,而且是教師敘事行動研究的產物——科研成果.由於它主題鮮明,內容具體,形式活潑,以事論理,煥發出耐人尋味的魅力,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於學習和理解,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許多學校組織教師對教學案例進行交流,討論與共享,已成為開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一種新形式.它圍繞交流的載體——某一教學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動,不僅有利於啟迪教師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學,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教學案例中的閃光點,轉化為自身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引發教學創新;而且有利於培育教師的團隊精神,形成相互探討,彼此學習的教研之風,使新見解不斷涌現,新思路不斷形成.總之,科研成果的交流與共享,定能促進廣大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的發展. 五.教學案例的寫作 (一)步驟: 立主題.寫作教學案例的目的,是為了反映一種理念,明白一個道理,理解一個概念,學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學案例也要有主題.所謂主題,就是教學事例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它直接關繫到教學案例的成敗與價值.一般而言,主題是教學事例本身所具有的豐富信息.主題的確立,是作者對教學事例中蘊含的新理念與新策略提煉的結果.由此可見,教學事例本身的價值,決定教學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選取極其重要.為此,我們要從眾多的反思日記中,篩選採用那些大家關注的熱點與焦點的問題,蘊含有新理念與新策略的,耐人尋味的事例,提煉出正確,集中,鮮明,深刻的主題. 擇類型.確立了主題後,就要進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寫作前,依據事例的數量與性質,確定選用哪種類型的教學案例.余文森教授說:"關於某一節課或某一教學片段的具體反思,使之成為一份具體的教學案例(可稱之為教學敘事)."從目前刊物上發表的教學案例看,大致有四種類型: ①單一片段型. 一般是一個具體生動的教學片段與評析,反映一個新的教學理念這類案例內容單一,短小深刻. ②對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個教學內容,兩種不同教法的教學片段與評析組成,在比較中倡導新理念,新策略.這類案例對比鮮明,發人深省. ③課時綜合型.一般是由一節課中各具特點的幾個教學亮點與評析組成,反映了一節課教學進程中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這類案例內容豐富,綜合性強. ④專題解讀型.一般是圍繞一個專題,由三四個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案例與評析組成,對某一新理念較為全面的解讀.這類案例主題突出,策略多樣.隨著教學案例寫作的興起與發展,必將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案例類型. 注意: 一.廣義的教學案例包括這里所說的教學案例,還包括教學敘事及教學課例(即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狹義的教學案例僅指該文中所說的教學案例. 二.教學敘事與狹義教學案例的區別:教學敘事偏重於故事或事件的描述;教學案例偏重於理性的升華. 定形式.教學案例的內容是多樣的.形式為內容服務,其形式也應是多樣的.然而,形式的多樣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現形式,可以說"形式無定規,大體有常規".教學案例的基本表現形式有以下四個要素:標題,背景,事例,反思與評析.從發表的教學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標題.正文,有的用黑體字標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與評析三個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體字標出反思與評析;有的用黑體字標出案例(或片段),反思與評析,背景放在敘事前交待.先看以下結構要素: 標題.標題是教學案例的眼睛,是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的揭示.一個好的標題,常常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並對教學案例內容或主題有個基本的了解.標題有單一式和復合式兩類.單一式標題.只有一句話或一個短語,表達一種理念,做出一個判斷,體現一種策略,說明一個道理,概括一種情景,提出一個問題,點明一個內容.如《在讀中感悟》.復合式標題,除主標題外,還有副標題——對正標題的內容加以說明,補充或限制.如《尊重個性 自主探究——教學片段及評析》。 背景.教學案例總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教學案例的主題,要簡潔,准確地向讀者介紹教材版本,學制,學科,冊數及課題,交代,說明教學案例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發生的. 案例.這是教學案例的主體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發生,發展的過程.核心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重點要把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怎樣在對話互動中,發現,提出問題,思考,交流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寫具體,尤其是與主題有關的細節——學生的情緒反應與教師內心的感受,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描述,成為教學實踐的真實再現.要注意的是,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圍繞主題,恰當取捨,不搞有聞必錄.同時,要求敘事的語言力求朴實,簡練,篇幅力求簡短. 評析或反思.評析的主要任務,是對案例反映的主題內容進行理性的解讀,評論其利弊得失,分析其價值意義,以揭示案例的內在規律,給人以啟示.評析要實在,從事實本身出發,實事求是,說清道理,不脫離實際地空發議論.評析要中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做到這兩點要求,評析的操作要堅持以事論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總結規律.其思路是: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審視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的發展脈絡,捕捉師生具有創造性的典型行為,評析何處成功,哪兒閃亮,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目標觀,資源觀,為什麼它是成功的,閃亮的,把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進而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理念,新策略.評析一般在案例的敘事之後評析.也有的邊敘事邊評說,語言朴實,文字簡練,用括弧或其它字體顯示.也有的既有邊敘邊評,又有總評. 積素材.掌握了教學案例撰寫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寫出好的案例.正如葉瀾所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巧婦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噴噴的米飯.因此,我們不僅要懂得案例撰寫的方法,更要注重創造,積累事例素材,善於找"米"下鍋,才能寫出優秀的教學案例. 從現實的情況看,在教學案例的撰寫中,其所以選擇典型的事例很難,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有些教帥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也確實創造了許多的教學亮點,但沒有養成寫反思日記的習慣.沒有及時記錄下來,過後忘了;寫作時想不起來;二是有些教師在公開課或有人聽課時,注意應用新理念進行教學,可平時教學仍是"老一套",無法創造出典型的教學事例,寫作時沒有素材,難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對話互動,但考慮完成教案要緊,或者不善點撥,只要學生答對了,就滿足了,馬上予以肯定,繼續照教案執教,學生發散思維得不到培養與發展,亮點無法在動態中生成. 那麼,怎樣積累教學案例的素材呢 營造生成環境.優秀的教學案例是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因此,我們要堅持把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過程與行為,為學生創設自由對話的平台:學生講錯了,沒關系,允許出錯,歡迎重答重做;提出異議,倡導爭辯,允許保留;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成功時,會得到熱情的祝賀;標新立異時,會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時,要求教師扮演"主持人","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自主探究中,善於點撥引導,做學生思維的向導.當學生不知從何著手,久思不解,思維卡殼,淺思輒止時,要靈活地啟發點撥,調整思維方向,或延緩評價,推動教學過程的深入發展.在這樣的對話環境中,學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態,他們的對話熱情就會不斷高漲,個性思維就會不斷活躍,教學亮點就會生成. 常寫反思日記.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常寫反思日記,積累實驗的第一手材料,便於保存,翻閱,研究.寫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見奇;快:快捷及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養成反思習慣,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實踐一點,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日積月累,反思日記就能為撰寫案例提供豐富的資源,同時把那些典型的,情節生動的,富有啟發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學反思,及時寫成教學案例. 善於搜尋事例.一是從反思日記中搜尋.平日養成反思習慣,有意地積累.翻翻反思日記,看看哪節課學生閃現出了智慧 的火花,獨特的見解,哪節課有什麼亮點,特別是教得順利,舒暢的地方值得回憶,思考.二是從同伴評課中搜尋.翻翻評課記錄,看看他人對自己公開課的評價,深入領會主要的優點,亮點是什麼,對具體細節盡力回想,想想有什麼好的生動事例可寫.三是從借鑒遷移中搜尋.大量閱讀有關刊物上的案例或經驗文章,多看多思,邊讀邊想,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盡可能產生聯想,即見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識地再實驗,再創造,進行聯想,遷移,重組,翻新等. (二)案例撰寫的規范 案例是一種獨特的文體,有著自身一些獨到的風格和規范要求.在西方的案例寫作中,大致形成了這樣一些公認的規范: 形式上的規范: 使用過去時態 案例用過去時編寫,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提供資料的有關學校或教師,這樣做可以防止今後某一天出現同樣事實所造成的任何影響.同時,用過去時寫的案例也可以在教學上使用更長一些時間. 盡量用表格來表示有關材料 將所有可用表格形式表示的資料均製表列出,這一來是為了行文活潑,二來是為了便於讀者明確把握有關事實. 事實反映要充分 得到的全部有關事實都應該包括進去.要注意的是,在案例中不應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如果要寫其他人的觀點和看法,應當在案例中註明其為某某人的觀點,而不得作為事實來加以報告. 必要時列出實際採取的決策 案例反映的是一個個的問題情境,在案例中列入當事人實際作出的決策常常可以增加案例的趣味,並幫助學生澄清有關思想. 註明所引用材料的出處 核對有關數據 案例中列舉出的所有數據都應該經過仔細核對,保持准確.為了便於核對,可以在案例底稿和初稿上頻繁標明資料出處,它應該比正式出版或發表的文本中標明的資料出處更為詳細. 附表和附錄 表格,圖表,其他格式化的製表或地圖都可以作為案例中的附表.這些附表應按其在案例中出現的順序依次編號.在每一附表的下面都應標明材料的出處.不屬於案例有機組成部分的材料,或因篇幅過長不宜列入正文的材料,可載於附錄之中.附錄通常以字母或數字標示,如附錄一或附錄A. 內容上的規范 第一是時間結構. 案例總是發生在特定的時間背景的,案例作者必須要對案例中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有相當明確的認識,可以依據時間先後來組織材料.雖然有的時候出於某種考慮,要打破時間順序,例如,為了提高讀者的興趣,有時會在案例 開頭先講一件實際上是後來才發生的事情,但你必須對事件發生順序和案例的時間結構非常清楚. 第二是敘述結構.對於所發生的事情,必須要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來敘述,事件從哪開始,它的前因後果等,換句話說,案例的故事要娓娓道來. 第三是說明結構.案例的寫作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把有關情景向學生講清楚.敘述結構和說明結構有時並不是同一回事情,滿足了敘述結構的要求,並不見得也能滿足說明結構的要求.相對於身臨其境的學校管理者或教師來說,對學生進行的交待就要盡可能地具體一些,以便於他們掌握事實. 第四是情節結構.為了使案例變得活靈活現,讓學生忘掉它是人為的,就必須加強戲劇性,設置懸念.曾有研究者就此談到:"許多年來,我們習慣於使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說法,即案例必須有一個爭論焦點.案例里必須有某某人應該做什麼,某某已經做了什麼,誰應該對目前的局勢負責,就具體情況而言什麼是最佳決策等內容.但是,案例不應是沒有矛盾的白開水.案例總是涉及某種類型的一個問題,你越是能夠強化這一點,越是能夠激發人們的興趣或增加思想沖突乃至人的沖突的戲劇性,你就越能使學生投身於案例之中,搞好課堂討論." (三)案例寫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作為案例的初寫者,常常易犯的錯誤有: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語言的陳述缺乏一定的序列,提供的細節太多,混淆了讀者的視線和思維,背景信息太多或太少等.此外,還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案例寫作時,每一位教師要注意正視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見.由於成長經歷與生活閱歷的不同,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有時難免會形成對一定事物或人的固定認識,這種認識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在案例寫作中,注意到這些態度,價值觀的存在,既有助於澄清問題所產生的根源,也有助於讀者把握問題涉及到的多種不同因素. 第二,案例雖然要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情感,但不能陷於感情的宣洩.案例圍繞一定的事件展開,寫作者往往是事件的當事人,這樣,他一方面選擇對自己情感有觸動的事件作為素材,另一方面有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大肆渲染這種感情,使案例的問題重心轉移到個人情感的層面上去. 為了維護案例的權威性,案例寫作者的客觀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欲盡可能地避免寫作者的偏見及陷入感情的宣洩,可使用下列技巧: ●使用從有關論著,文件或自己所作的采訪中得到的直接引語; ●註明資料來源: ●避免任何偏見和同情情緒; ●所使用的語言,既不是單調乏味的敘述,又不致激起強烈的感情; ●盡可能使用事實性材料; ●按事件發生的順序進行報道,保持前後一致; ●不僅列入所發生的事件,而且寫進當事人對這些事件的看法; ●可以在案例的開頭或結尾寫下案例作者的評論,這樣可以指明案例的基本論點或問題以便於學生分析. 第三,在案例寫作中,要理清案例問題的性質.案例問題的性質是什麼 是關於教學策略,還是學生行為,或是教育政策方面的,如此等等.這個問題看上去容易,實際做起來並不輕松.也許你自己的出發點是圍繞教學方法寫一個案例,但在寫作當中,紛至沓來的信息可能讓你意識到原有的出發點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問題的性質漸漸轉變為"教育管理"或"師生關系"之類了. (四)寫好案例的關鍵 寫文章要考慮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結構,並不等於有了好的案例.寫好個教育案例,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注意. 選擇復雜的情境 所謂復雜的情境,是指故事的發生,發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復雜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思考和想像的餘地,因而給人以更多的啟迪.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兩難問題,應該怎樣處理,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的思路和例證. 所謂復雜,也是相對的.你認為復雜,他認為不復雜;以前覺得復雜,現在覺得不復雜.因此教育情境的選擇,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選擇什麼樣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針對性.一是要符合當前教改實踐的需要,提出人們所關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問題;二是考慮案例交流的范圍,是公開發表,還是校內交流,或者僅供個人參考.總之,撰寫案例不能只顧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還要注意為什麼講,向誰講這個故事. 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育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 案例能夠深入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案例不同於教案和教學實錄的地方,好的案例應該能夠發揮這個特點和優勢. 人物心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的心理活動.由於案例一般是教師撰寫的,注意力容易偏重於教師這一方.自己怎麼想的,怎麼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來,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教學效果的看法是否與教師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計了.人們常說"備課要備兩頭":備教材,備學生.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寫好案例的重要一環. 具有獨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決定的.因為,選擇復雜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種結構要素也好,都是從一定的觀察角度出發,在一定的思想觀點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這需要一雙"慧眼".具備這樣的功力沒有什麼秘訣和捷徑,只有通過長期的磨煉去領悟和掌握. 案例能夠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學的具體過程,因而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適合於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第一線教師來寫作.要寫好案例,首先要有實踐的基礎和經驗的積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寫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勝過許多泛泛而談.說到底,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做"出來的

中小學教師如何撰寫教育經驗總結——校本研修專題之四(下)

下面進行具體闡述:(一)標題標題應簡潔、准確、新穎、醒目。題目不能過長,宜小不宜大(以寫一個側面或面上一個點為好),能反映文章中心和新穎之處,使人一看就明白所論述的內容。像《關於××的總結》、《關於××的一些體會》這類標題就有千人一面之嫌,而且也不夠生動、醒目。標題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項目,即專題經驗總結;也可以是對某一階段(如一學期、一學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顧。為確保標題盡量不落俗套,可採用以下方法:1、以「單位(或姓名) + 時間+ 內容+ 文體」作為標題這是標題中最常見的寫法。只用將單位(或姓名)名稱、時間、內容和文體四個方面列舉全面即可。如:《××中心學校××××年度××校本教研工作總結》,《××教師對於×學×年級××教學的經驗總結》。這種標題雖然比較呆板,但使人一目瞭然。2、以成功的經驗作為標題可採用「主副式」結構的標題形式,主標題簡潔、形象,副標題概括主題、文體特點,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師轉變學困生的經驗》;《給學生一把『開概括山斧』——談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這種標題往往用語生動、有活力,在眾多的呆板枯燥的標題中讓人耳目一新,極易引起讀者的興趣。3、以問題直接作為標題這種標題豁亮,直逼眼簾,顯山露水。如:《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問題的方式向讀者拋出文章的中心,不僅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引發讀者思考、共鳴。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題目形式很多,作者可根據總結的具體內容來全面衡量,靈活確定。(二)前言也叫引言。教育經驗總結的前言力求簡潔,不要長篇大論。大多數以凝練簡潔的語言交代本篇經驗總結的背景、寫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績等,使讀者一開始就判斷出有無參考價值。主要有兩種寫法:1、全面經驗總結的前言。前言中簡單介紹基本情況,如:××(教研組或學科教學)工作的全面總結、××教研組工作的總結。2、專題經驗總結的前言。在前言中說明該總結的背景和目的意義。(三)正文正文是報告的主體,占據了報告的大部分篇幅,體現了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正文必須圍繞教育經驗總結的中心論點(總觀點)組織材料進行論證,通過對教育經驗的分析和綜合,把教育經驗的重要意義體現出來。寫作時,要緊扣經驗總結的主題(中心觀點)組織材料,可在文中設小標題,但要注意所敘述的若干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經驗總結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加以理論概括,做到內容生動,有理有據,說理性強,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工作上可資借鑒。正文的寫作形式很靈活,大概有以下幾種:1、層層遞進。這類報告往往是先談實踐工作過程,從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始介紹作者所採取的方法,接著談取得的成績,然後談從中所得到的經驗體會,最後談存在的問題或今後應改進的建議。這種行文方式是按照經驗總結構成的幾部分順序依次進行的,逐步推進,深入展開。2、並列式寫法。這類報告是將整個工作過程以及經驗體會經過整理後分為若幹部分來寫,各部分之間是並列關系,若干個分部分集中說明整個文章的論點。文章除了總標題之外,每一部分也可以有一個醒目的小標題。這種寫法在經驗總結報告中也較為常見,往往在較為復雜或是較大的工作總結中使用。3、倒敘寫法。先列出所取得的成就,再介紹經驗。這種寫法也常使用。正文部分的內容,應以總結成功的先進經驗為主,這也是這類報告的最終目的之所在。即是為了推廣先進經驗,促進教學活動的發展,豐富教育理論。正文除了要充分總結成績和成功經驗外,也可以適當總結失敗的教訓或簡明地闡述尚存在的問題,便於進行更深入地研究。作者既可以把問題和建議分散在每個具體的問題上,總結成績的同時,也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或建議,也可以在全面闡述成績和經驗之後,集中談論問題和建議。前種寫法多用於當每個方面的具體工作既有成功經驗,又同時存在著明顯的問題時使用。這種寫法使得問題突出,針對性強,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後一種寫法多用於僅個別部分問題突出時使用,這樣的寫法便於集中討論問題。問題集中,建議凸現,利於深入總結和分析。(四)結尾結尾是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精髓和結晶,能反映出作者的獨到見解。通過對正文論述的進一步概括,根據典型材料的分析進行概括,形成規律性的結論。有的經驗報告總結則將上述的問題或建議部分移在此部分論述作結,這樣也未嘗不可。寫作的具體形式千變萬化,大題的思路總是一致的,關鍵在於作者去選取合適的有效的形式。總之。結尾的用語要准確、有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五)附錄和主要參考文獻嚴謹的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應有附錄。它是一些不便於寫入報告但又必須交待的重要材料,如調查問卷、研究紀錄等;主要參考文獻是指對報告的中心論點、寫作思路有重要影響的材料和論述,要註明作者、文獻標題、出處、卷期或出版時間等,以供查證。這是任何學術論文都必須的。同時,對參考文獻的羅列,也進一步向讀者展示了該經驗總結的相關背景,便於讀者進一步查證和研究。 四、報告的修改教育經驗總結的成果一般體現為經驗總結報告。正確表述經驗是總結經驗的關鍵。為此,要做到:鮮明觀點與充實材料統一,經驗描述與理性概括相統一,表述簡煉、准確、邏輯性強。經驗總結報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一是所總結的教育活動的簡要、全面的回顧;二是教育活動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引發的現象、取得的教育結果;三是對教育措施系統和教育結果系統之問因果聯系的認識和討論;四是在今後類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這類經驗、克服缺點的想法與建議。總結經驗是要給別人看的,因此,從寫作前到寫作後,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反復推敲,精益求精,並以此來不斷提高自己總結經驗的水平。修改是教育經驗總結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初稿完成後,可視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使文章更充實完整。修改應注重總體結構是否合理、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准確。修改不必急於進行,可以自己思考後動手修改,也可以向專家請教,給予更高層次的點撥,完善經驗總結報告。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⑻ 淺談教師如何進行校本研修

李昌相單位:山陽縣城區一中 郵編:726400 學校要教出好的學生,就要有好的教師。教師要成為好教師,就要從專業發展和提高綜合素質入手,通過校本研修的方式,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這樣才能育好人、教好書,促進學校的發展。教師如何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更新校本研修理念是基礎理念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會指導什麼樣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教師的立足之本。一流的質量靠一流的教師隊伍去實現,一流的教師靠不斷磨練去成長。我認為優秀教師的成長需要經歷三個不同階段,即從角色適應到經驗積累,再到專業成熟。校本研修就是要回歸學校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本體功能,通過校本研修,引領教師走出從角色適應到經驗積累階段,實現到第三階段的跨越,成為專業成熟的優秀教師,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課堂高效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校本研修中,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同伴引領、快速入軌。對新調入單位的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培訓活動,盡快熟悉學校環境和管理制度,快速完成角色適應,能站穩講台,帶好班級。第二步是自我反思、自主研修。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多動腦筋,提出自己對教材、教案的修改意見,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積累屬於自己的帶班、上課經驗,成為研究型教師。第三步是專業引領、提升水平。教師要積極參加「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各類專業培訓活動,通過他主和自主研修方式,將自己的專業從經驗總結上升到理性思考,能研究自己學科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成為獨具特色的學科教師。校本研修的形式應不拘一格,只要能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即可,教師可按照安排外出參加校外各類學習培訓,也可在校內觀看名師專家講座,參加學科課堂教學研討、做課題研究、自主研修讀書等活動,在研修活動中,從學科原創教學走向關注教法研究,再走上學科教學高地,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在學科教學中形成一定影響。成為教學風格鮮明,教學效果顯著,教學成績突出,深受同行敬重和學生、家長喜愛的優秀教師。促進課堂優質高效是關鍵校本研修要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為主,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主要靠課堂效率來體現。因此,校本研修教師要聚焦課堂,狠抓課堂教學研究,以課堂高效和提高質量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師要積極參加講研討課、匯報課、優質課和示範課等教學活動,促進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一要加強課前管理。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准備,做到「四個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研究學法。研究教材就是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從細節上解讀教材。研究學生就是熟悉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實際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及分類情況。研究教法就是通過聽、看別人的課堂教學方法,取它山之石運用到適合自己的教學之中。研究學法就是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用不同的適合自身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搞一刀切、齊步走,追求各盡所能、非同步前進。二要加強課堂研究。課堂教學教師要以「精講精練、章節過關、主動樂學、優質高效」為主要目標,採取「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三段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為:「三段」,即自主學習階段、集體研討階段、合作完善階段。具體為:自主學習階段重在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嘗試性探究學習,教師要設計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慾望,感受探究愉悅,培養學生養成質疑提問的習慣。集體研討階段主要是引導探究問題,要做到引導和牽扶,突出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習慣、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識的培養,進行合作釋疑,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基礎,從中發現學生學習的障礙點、疑難點、易錯點、興趣點,並有效的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以學定教」,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合作完善階段是實現嘗試性探究學習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歸納小結、板演展示,在展示中讓學生感受收獲。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新知識、新環節、新方法、新收獲。讓所有學生在升華中感到自身學習的提高。「五環節」,即第一環節——明確學習任務目標。教師利用每節課最後五分鍾時間布置下節課學習任務和目標,設計自主探究題目,讓學生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第二環節——自主嘗試學習。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課後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能解決的問題,自己想法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師生共同解決,並學會發現新問題。第三環節——匯報學習情況。回顧總結嘗試性探究學習情況,課堂上同學之間交流疑難點,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環節——問題研討。分組討論時,本組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再思考、再探究可採取查閱資料等形式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第五環節——合作完善。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訓練題目,歸納、總結學習方法規律,形成知識結構,最後達標測試,反饋矯正。三要加強作業輔導。課後要嚴把作業的落實關,實行分層布置、分類指導、多種方法批改。教師要對學科正式作業定期檢查、假期作業及時檢查、家庭作業隨時抽查,並對檢查的錯誤及時糾錯,針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改正,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鞏固和提高。 豐富校本研修內涵是保障教師師德和德育能力提升,也是校本研修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在師德與德育能力提高方面,應從職業認同、人格修養、情感關愛、心理品質四方面入手,教師通過學習培訓,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對事業有進取心,對工作有責任感,對學校有奉獻,對學生有愛心。教師通過職業道德修養,善於發現與體驗職業生涯的尊嚴和樂趣,自覺愛崗敬業,樂於做教師。教師通過心理研究與調試,糾正心理偏差,保持良好心態,快樂工作和生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教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首先,教師在熟練掌握多種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後教知識。如果學生連最起碼的文明禮貌、遵紀守規、社會交往都做不到,那麼學生肯定對自己沒有任何約束,更談不上課堂守紀、學好知識。因此,教師先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保護自然、喜歡做事、樂於求知的興趣,再給學生傳授知識、教會學法、提高能力,實現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之間知識的輕松傳遞。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就是在老師的引領、指導、傳授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的過程。培養學生熱愛學科學習,掌握學科特點,創建學科學法,形成學科習慣。從學生入學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讓好的習慣使學生一生受益。再次,教師要用真情去關愛不同類型的學生,課堂上堅持「按時、站立、微笑、協作、文明、優質」教學,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交流、行為示範、知識傳承、方法傳授、思想品德升華的樂園。因此,只有品德高尚、素質過硬的教師,才能更有效地推動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開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校本研教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