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設計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課文教學目標
教案結構。很多考生不知道怎麼寫教案,其實更多的是不知道教案寫什麼內容。所以,在寫教案之前我們要知道教案的結構,教案包括什麼內容。因此,在撰寫教案之前,我們要熟知教案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其中教學目標又分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學過程四部曲:導入、講授新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
如何下手撰寫教案。首先,是教學目標的撰寫。很多考生在拿到一個題目之後都不知道他所教內容要達到什麼教學目標,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教學目標撰寫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書寫規則。由於我們現在新課改和課程標准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書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注意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第二,行為動詞的選擇。如圖1所示。第三,書寫技巧。如知識與技巧,即課本主要知識與本節課需要運用的技能。其實,就是當你拿到題目之後,從內容中提取出所要給學生講授的知識點經過加工以及動詞的選用就可以變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如學習過程:小組討論式、發現式、分組競賽式等;探究能力:獲取、分析信息能力,提出問題、假設的能力,交流與表達,團隊協作能力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總的來說就是,你在帶領學生學習這個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當中經歷了什麼過程、又學會了哪些方法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比如培養了學生某種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求知慾、道德情操等等。
② 小學語文盲人摸象教案怎麼寫教學目標
「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說的是四個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齒、腿和尾巴為依據,說大象的形狀像牆,像棍子,像柱子和繩子等,他們都自以為是,爭個不休。這則寓言使人們在忍俊不禁之時,得到啟示:識物、知人,應當力戒「以偏概全」。以後經常用「盲人摸象」來諷諭主觀片面的人。這個成語經常為人引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本課的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內涵。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誦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2. 展開小組討論,對故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之後再下結論。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就妄下結論,要全面觀察,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重難點分析:
1. 學會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盲人摸象」這個成語的意思。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能不能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
2. 課件展示大象的圖片。
3.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 過渡:可是有幾位盲人,他們沒見過大象,也很想知道大象長得什麼樣?於是,他們就用手去摸大象,他們摸到的大象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教師出示學習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認識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盲人們摸到的大象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3)和同學交流你讀文後得到的啟示。
2. 認讀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一讀,再集體朗讀,教師要強調要點。
(2)同桌互讀,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 指名分段讀文,檢查學生讀通、讀准課文的情況。
4. 學生互相評議。
5. 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
一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原來像一堵牆。」一個盲人摸著了象的牙齒,就說:「象跟又圓又光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腿,就說:「你們倆說得多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後一個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跟繩子一個樣!」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6. 出示課件,用「與小象交朋友」的方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
在本環節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件播放課文范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把四個盲人認為象的樣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畫出來。
2. 朗讀第二自然段
(1)填表:課件展示表格
人物摸的部位得出結論
第一個盲人
第二個盲人
第三個盲人
第四個盲人
(2)練慣用「大象的……像……」來說話。
3. 課件展示學習提示。
小組讀第三自然段。
畫出牽象人說的話,讀一讀。
討論、交流:盲人說的對不對?為什麼?他們錯在哪兒里?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哲理。
4. 配樂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練習
如果你面對那幾個盲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出示課件。
五、課下練習表演課本劇。
在學生練習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學生編演。
第二課時
一、表演課本劇。
要求:課前充分准備,有角色分工,能補充部分台詞,表情生動,形象。最好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個人理解,加入自己再創作的內容。
1. 在小組中進行分工,練習合作表演。
2. 以小組在班上進行表演。
3. 同學互評。
對於這一環節,教師要關注前期准備,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好充分的准備,既要有故事情節,又要表現出人物特點,突出人物性格,進而彰顯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不要讓表演泛化,流於形式。
二、指導生字書寫。
本課生字筆畫較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在書寫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形、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試說筆畫筆順。重點指導「象」的第六筆撇;「錯」的金字旁;「爭」的哪一筆最長。
2. 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 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未來書法家」。
教師要關注學生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及時進行修改。
4. 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5. 練習:邊讀邊寫。
三、總結:學完這課讓我們明白了,(出示課件)——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要只片面了解,
就輕易的下結論。
第1周
第一單元
識字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 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觀察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地朗讀詞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地朗讀詞語。
教學過程:
一、切入舉偶
1.談話: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今天就讓我們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2.演示:播放課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呈現三組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談感受。
對話平台
二、自讀。
1.憑借插圖和拼音引導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找學習夥伴互助讀詞語,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自主認讀。
三、指讀
1.教師范讀。邊演示課件邊范讀,學生邊聽邊欣賞。
2.分組練讀,引導學生正確讀詞。(讓學生注意讀准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
3.多種形式匯報讀。
4.交流識字方法。
四、朗讀。
1.學生自由練讀。要讀得正確、讀出美感。
2.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配上鋼琴曲,引導學生體會意境,談感受。
3.小組練讀,點評。
4.匯報讀。看誰讀得最美、最有感情。
五、寫字
1.出示「宜、實、色、華、谷」生字,引導學生認讀。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點評。注意指導各部件的占格位置。
4.學生臨寫。同伴互相點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地朗讀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讀課本的詞語,引入新課。)
1.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比讀。看誰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4.互相賞讀。自由讀給喜歡的小夥伴聽。
5.全班齊讀。
二、練習
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
1.分小組輪讀。
2.找朋友游戲:出示「我會讀」中的生字。
3.再讀。採用多種方式讀。
(採用活潑的方式進行朗讀與組詞,激發學習興趣,促進了鞏固與積累。)
三、寫字
1.出示「金、盡、層、豐、壯」生字,引導學生認讀。
2.觀察「我會寫」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3.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4.教師范寫,學生評說。
5.學生練習。夥伴互評。
四、拓展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學習夥伴說好收集了一些關於秋天的詞語,你們也來展示一下吧!
1.組內交流,加以整理。
2.全班展示。小組選出代表,把組內收集到的有關秋天的詞語展示出來。
3.評出「優秀小組」
板書設計:
金秋時節 景色宜人
層林盡染 疊翠流金
天高雲淡 大雁南歸
識字1 秋高氣爽 山河壯美
五穀豐登 瓜果飄香
秋收冬藏 春華秋實
1秋天的圖畫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喜歡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過程與方法:
圖文結合,觀察,朗讀,感悟,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會寫會寫「波」、「浪」、「打」、「作」、「字」、「蘋」、「麗」、「勞」八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2.教學難點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熟讀課文,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同學能背誦課文。
2.會認課文「蘋果」中的「圖」、「梨」、「籠」、「頰」、「浪」、「梁」、「燃」、「勤」、「勞」八個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熟讀課文,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二、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出示「我會認」的詞語,自由認讀(可以下位置找夥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示: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教師檢查讀書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
3.自讀、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的圖畫是怎樣的。
四、再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像秋天的圖畫。
3.點撥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描寫的美景。
4.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5.學生選讀。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來讀,並說說為什麼喜歡。
6.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集中識字
1.展示「蘋果」卡片,讓學生自由讀,自我檢查。
2.展示自我認讀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熟練地背誦課文。
2.能正確端正地書寫八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會寫會寫「波」、「浪」、「打」、「作」、「字」、「蘋」、「麗」、「勞」八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2.教學難點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朗讀感悟
1.比一比,看誰讀得既正確又有感情,讀出秋天的美麗。
2.互相展示讀,你讀我聽,我讀你聽,互相學習。
3.說說秋天的美麗。
二、朗讀成誦
展示朗讀、背誦
三、學習生字、生詞
1.請學生自己站起來讀讀已經認識的生字。
2.摘蘋果」游戲,讓學生把自己認識的生字讀一讀,然後摘下來放在籮筐里。看誰摘得又快又多。
3.向全班小朋友匯報自己收獲。
四、根據本課內容,創編一個秋天的童話。
「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穀阿姨和高梁伯伯一起趕來布置晚會會場……
五、寫字指導
1.分析「波浪」二字(自主分析),偏旁、筆順、字的間架結構。
2.寫寫(在田字格中寫)
學生邊寫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自己的發現。(輕輕地說)
六、資料袋
大雁
大雁是一種候鳥。隨著季節的變更而遷徙。秋天,大雁南飛;春天,大雁北去。它們排成整齊的「一」字或「人」字,掠過長空,激起人們無盡的遐想。
板書設計:
1 秋天的圖畫
抓特點 有順序 有想像
④ 語文說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船長》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船長》一文講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了深淵,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內容,能夠簡單復述故事情節。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通過朗讀和感悟課文片段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通過朗讀和感悟課文片段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精神。
四、課時安排
本節課我安排了兩課時,第一課時中我安排多讀:一是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掃除字詞障礙。二是檢查讀,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其間,重點指導讀好幾個多音字、形近字,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初步理解「肇禍、屹立」等詞語的意思。三是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四讀理解第一邏輯大段的內容,體會出當時情況的緊急,並指導學生朗讀這段內容。第二課時安排進一步理解哈爾威船長危難之中沉著自救的過程和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指導學生寫好字。
五、說教學內容:
(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場面的危急。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諾曼底」號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撞的?當時的情形怎樣?通過問題的出示,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很快動手畫出了相關的語句。我又引導學生經過品讀,理解了當時場面的危急,指導學生朗讀,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二)品詞析句,體會精神
感受哈威爾船長的精神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以學生概括的詞語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透過字里行間感悟船長的崇高品質。接著,組織集體交流,重點討論以下語句
1、 哈爾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引導學生聯系前後文,緊緊抓住「吼」字指導學生感悟,讀懂當時的危機和慌亂,體會船長在大難臨頭時的沉著與鎮定。通過剖析哈爾威的吼聲,使學生進一步豐滿船長捨己救人的精神。
2、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森可怖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這組句子的教學,圍繞為什麼人們安全獲救而船長卻沒有逃生徐徐沉入大海而展開,努力營造一種悲壯的、凄慘的美,進而感悟船長捨己救人的光輝形象。
⑤ 小學語文教案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里可以寫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有感情的
教學目標:
★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初步了解課文按不同地點連段成篇的方法。
★增強學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初步感受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具准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審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題目你想到什麼?
二、讀中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畫出生字。
3、小組內讀課文:互查讀音。
三、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
1、教師重點強調生字讀音。
指名讀句子:注意讀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師輔導講解。
2、藉助熟字識記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師幫助識記。
四、寫字指導。
1、觀察分析字的結構。
2、講解字的主筆。
3、教師范寫。(邊寫邊講)
五、自由讀課文。
讀准字音,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寫了哪些地方的歡樂場面?
2、學生討論得出:天安門廣場和中華世紀壇。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通過讀,了解課文按不同地點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
2、還記得這情景嗎?誰知道是什麼時間?
3、說一說: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自由讀課文:
課文中介紹的和你看到的畫面一樣嗎?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你從老師的范讀中聽出什麼?
2、學生自由讀:讀出激動自豪的語氣。
3、小組內開火車讀。
4、指名朗讀,教師點評。
5、師生讀課文。
6、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
⑥ 小學語文教案兩課時怎麼寫教學目標
我認為可以這樣抄確定教學目襲標:
課時1:掃除閱讀障礙(如,生字新詞的認讀),能讀通課文(應多讀幾遍課文,盡量做到讀流利);了解課文的大意(根據年級的教學要求,理清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去概括。
課時2:根據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去理解、感悟重點段落;學習文中的一些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中、高年級);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段落)(這要根據課後的要求去定)
⑦ 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三種表述方式
如果說,教學內容決定「教什麼、學什麼」,那麼教學目標則規定「教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水平」。 一般來說,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思想內容、語言表達、寫作方式等方面都可以作為學習的樣板。 因此,每一次閱讀教學很有必要對每一篇課文的重點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所選擇和設計。
( 一) 緊扣課標,抓住中心
《安塞腰鼓》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藝術 散文,具有一種奪人魂魄的美。教學這一課,有人認 為可以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體味語言之情感; 有人認為這一課的構思很奇特,「好一個安塞腰鼓」在課文中出現多次,應引導學生品味構思之精當; 有人認為 這篇文章有深刻的寓意,應該探究意蘊之深遠; 有人認為課文想像奇特,應該創設情境填補空白,展示想 象之瑰麗; 有人認為這篇文章就是王榮生先生所說 的「定篇」,應該理解透徹,上述內容都要涉及……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每一種說法都能找到依據,都能說出道理。究竟應該教什麼? 打開課標,我們不難發現,第三學段重點目標之一是 : 「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根據課標的規定,結合文本內容,我們很快撥開了「雲霧」 : 這篇課文的重點目標應界定在「體會情感與表達形式的關系」上。
(二)研透文本,突出重點
教材價值從實質上規定了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面對課文我們應該立足在一個閱讀者的立場來思考。一個真正的閱讀者,為了要掌握文本的內容,在閱讀前會做些准備來幫助自己更容易 地理解將要閱讀的文本; 閱讀時,恰當地運用策略掌握文本的內涵,對文本進行賞析,或是以自己的觀點 回應文本; 閱讀後,反思自己運用的閱讀策略。小學語文教材在選編課文時已經對文章的內容、文體、語言表達等有所分析和考慮,在單元說明或課後習題中也對文章的教學內容重點有所提示。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前,一定要把握課 文思想內容 對讀者產生的精神影響、價值引領等,體現教材的人文性; 諳熟課文言語表達形式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 習得言語規律、發展語文能力、獲得言語智慧等方面 有獨特功能,體現出語文的工具性。因此,教師必須 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並從思想內容、言語形式、學 習方法等多個視角去發掘教材課文的教學價值。教學目標必須契合並體現一篇課文實質上的教學價 值,否則就會讓教學偏離方向、失去意義。
(三)立足學生,指向有效
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 趣,利用教材這個例子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引 導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 逐漸形成語文能力。現有的課程文化和教科書編寫 者都主張充分發揮語文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希望教 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狀況來確定具 體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但華東師范大學博導崔允漷先生提醒我們,「目標指向是學生通過學習之後的預期結果,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 目標陳述是為了便 於後續評價,行為動詞必須清晰、可把握。」
⑧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歸納、總結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面實施「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製訂本教學模式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1、「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2、「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自讀—交流—積累(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這是小學精讀課文教學的一種常用流程。該流程可以用一課時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課時完成,具體講: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優美的文章可用一課時完成(一課時即能體現出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篇幅較長又難懂的課文可用二至三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但原則上以兩課時為主,在兩課時的教學中基本式的後兩個流程可以有機地分散到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中,為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最後一個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課時中體現,這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激趣導課,揭示課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細讀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1、激趣導課,揭示課題。
導課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導課,二是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預習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畫面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疑問導入法等等。前六種導入法其導入要和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游戲導入法可以和教學內容無關,目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快樂學習的境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說明:教學中採用哪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初讀課文,暢談收獲」環節,初讀的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讀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環節:
(1)讀課文,找生字,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2)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3)談收獲,提問題,初步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
說明:第一,(1)環節中要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藉助拼音、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正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還要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第二,(2)環節要體現出「過程性和指導性」地有機結合,教師在檢查學生讀書時不能停留在學生讀完全文後糾正「字音對錯和通順不通順」上,應讓學生按自然段去讀,在學生讀地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應注意傾聽讀者的讀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長句子教師要通過范讀指導學生將句子讀通順流利。第三,(3)環節主要是驗證學生讀書的效果。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積極談收獲,敢於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的收獲,可以是對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感悟等:低年級學生談收獲可以讓學生說說認識的生字新詞,並且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了解的,對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讓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級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級可交流對詞句的正確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要點及主要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可以是對內容的困惑等等。學生的收獲如果能觸及到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及時進行提煉板書;學生的問題如果非常簡單可當時解決,如果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則要板書出以待後續解決;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以便順學而導,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此外才該環節還要注意年級特點: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四,(1)、(2)、(3)三環節還可以進行整體教學,即,讀書——識字——感知內容一體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識字隨文感知內容。第五,低年級暫不安排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進入中高年級後,對(1)、(2)兩項要求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及課堂反饋予以落實。
3、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讀文本」環節,細讀理解的目的是在學生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章節,進一步品讀語言文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梳理初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找准「切入點」。
(2)師生合作探究,理解重點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品讀語言文字,體驗思想情感,積累語言材料。
說明:第一,(1)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導入細讀理解階段的切入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順承第二階段中的第(3)環節,要在第(3)環節的基礎上梳理學生讀書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梳理出導入學習重點章節的切入點。第二,(2)環節是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要突出重點句段的學習;三是要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項目,達到文意兼得;四是要採取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段,譬如,可採取讀議法、讀畫法、表演法、以問促讀法、理解感悟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重點句段,進一步掌握課文的要點、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指導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由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六是在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度補充教學內容,擴充教學資源。第三,第(3)環節是對第(2)環節的效果驗證,看學生是否能通過朗讀,感悟品味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讀重點段落,反之可讀全文,感情比較濃厚的課文可以配以音樂進行烘托渲染,朗讀要達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環節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文本和年級特點,將默讀、小聲讀、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讀、速讀、略讀、瀏覽等讀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讓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二是要根據讀書的主體及文本內容,將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起讀、師生領讀、范讀等讀的不同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環節在低年級教學中不必突出重點段落的學習,也不要安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說明: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歸納總結,教學時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第三階段(3)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低年級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中高年級可安排一些閱讀拓展活動。第二,要做好歸納總結。一是進一步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重在表揚激勵;二是進一步梳理學習內容,提升主題;三是布置作業,明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復習導入,明確內容——領悟表達,積累運用——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復習導入,明確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主要是起到一個承接上課時連接下課時的過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環節: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明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學生的讀書背誦情況;三是提問上節課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檢查上節課所布置的作業。導入時要選取一至兩個方面作為導入的內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據第一課時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2、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本階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階段的繼續和補充,是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要點、主要內容及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並形成語言積累。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學習表達,鞏固積累。
(2)適度拓展閱讀,擴大學生視野。
(3)進行綜合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在熟讀(背誦)課文形成積累的基礎上,梳理學習內容,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旨,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二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句段,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達主題思想的。第二,(2)環節中閱讀的材料可以是學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師搜集的,無論是誰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學內容有關,通過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第三,(3)環節中的綜合練習和實踐活動以遷移運用為主,該環節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寫字練習、讀寫結合的片段練習以及辯論、表演等活動。第四,在該階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級段的特點:低年級以了解詞句的意思和感受課文內容為主;中年級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為主;高年級主要從文體、表達順序、關鍵詞句去體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達的方式和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3、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說明:該階段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一是就學生對正篇文章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優點,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實踐性活動,向課外延伸(即,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譬如,搜集閱讀和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編演課本劇等)。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還可採用若干個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教學模式(變式),如自主選擇式、質疑解疑式、重點閱讀式、自測互評式等。提倡用一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
基本式: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即先由學生充分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或交流自讀體會,或就課文的內容、寫法展開討論;最後視課文的特點安排積累、擴展、延伸方面的練習或實踐活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使略讀課文的教學達到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
自讀階段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我們對略讀課文理解的要求不宜過高,但對默讀速度的培養應予以重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略讀、瀏覽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重在交流自讀的收獲,討論自學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從中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又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積累、擴展階段既可以側重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又可側重向課外擴展、延伸。側重什麼,應視文章內容和特點而定。由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對積累或擴展延伸的內容應有所選擇,不宜貪多求全。
變式一:自主選擇式
即在自讀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方法,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閱讀思考,然後交流。其基本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閱讀思考。
3.交流學習收獲。
4.視課文特點安排積累練習或向外擴展延伸。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若干內容屬於並列關系的課文,可以多角度體會、理解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切實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第三,該模式適用於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變式二:質疑解惑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解決。其基本的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而定)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含有難理解的句段的課文,學生初讀後易產生疑問的課文。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質疑解疑水平。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質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決的疑難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多的佔用教學時間。
變式三:重點閱讀式
即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內容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3.圍繞重點合作學習,匯報收獲。
4.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安排)。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重點內容比較明確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對如何抓課文重點進行指導。第三,明確重點內容後,應就重點內容提出一兩項比較明確的學習任務。如:了解重點內容的意思,圍繞重點向課外延伸,體會寫法等。
變式四:自測互評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後習題或教學是設計的習題自讀思考、做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並解決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出示自測題,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的帶領下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4.解決閱讀中的其他問題。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內容比較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全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課文。第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測試題。要把握好測試題的難易度,題量也不易過多,一般多數學生在15分鍾內能夠獨立完成為宜。第三,在訂正自測題時,不能局限於答案是否正確,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第四,此種模式不宜頻繁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進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學後分組表演課文或課文的一部分)、欣賞評價式(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或從某個角度評價課文寫得好不好)等變式的教學。
在使用閱讀教學的基本式時,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精心設計過渡語,要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課堂教學才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藝術殿堂中,獲得知識,增長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變通方法
課堂教學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動,俗話說「教無定法,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我們要依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靈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隨學生年級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學自悟表達和質疑、討論的獨立性。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選擇或增加有關的字、詞、句以及看圖、觀察、朗讀、說話、表演等教學操作內容;中年級著重選擇和增加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復述、深入理解、讀寫結合、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有序表達等項目;高年級則著力於較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把握結構,領悟中心,體會情感,認識事物,質疑爭辯,美讀鑒賞等教學操作內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還可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目的進行調節、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語句內涵、朗讀欣賞、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認識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系、表現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要增加認識段、篇層次關系、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技巧、體會表達效果、讀後寫練等練習。 第三,特殊類型的課文,可以進行較大的改動或調整,甚至打破三個階段的布局。
教師在使用教學的基本式時,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讀課文、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披文以入情,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⑨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第三單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豐收的快樂。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心中的秋天。本組由四篇課文組成。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裡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裡活動的快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
一本組教材的的特點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本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導語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筆,描繪我們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單元學習的 內容,點明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提出了學習的准備。
2、聯系單元專題,加強了精度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
本組單元圍繞「心中的秋天」這一專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3、 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組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二是,在課後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引導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後列出詞語表,體現對積累詞語的重視。
4、 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適時安排「小練筆」。
二、 教學目標:
⒈ 認識12個生字,掌握34個生字和29個詞語;
⒉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和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
⒊學習藉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⒋ 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體會秋天裡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⒌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⒍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積累好詞佳句。
⒎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⒏ 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四、教學重點:
⒈ 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 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
五、教學難點:
⒈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⒉ 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