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程研究發展現狀,主要具有哪些特點
推薦你一個網站,中國知網www.cnki.net,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你自己上去檢索關鍵詞「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挑挑吧1.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鄭國民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6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鄭國民近代的語文教學是我國語文教育史上的過渡時期,無論是教學的目的、內容,還是教學的方法,都具有鮮明的二重性的特徵,既保留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傳統,又逐漸增添了當時的特殊的社會發展階段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2. 小學語文教學書訊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2003年 第11期 CAJ下載 PDF下載00小學語文備課藝術12.00小學語文教學藝術16.0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11.00小學語文教學疑難答問13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3. 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易昌波,王天白 文獻來自: 江西教育 1981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要明確教學任務,切實搞好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 1、由識字教學過渡到閱讀教學。一,二年級識字是重點,三年級雖也有識字的任務,但重點已轉到閱讀上。語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識字和給獨立閱讀課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識字主要以學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4.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文獻來自: 四川教育 1980年 第08期 CAJ下載 PDF下載這兩點是和一二年級不同的。另外,由於學生已經學會查字典,在識字教學的教法上也應和一二年級有所區別,要加強查字典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1)讀准字音課本中的所有生字都有注音,基礎。11練中鞏固漢語拼音的作業有{5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5. 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丁煒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使u語交際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逐步走向成熟上誨右|盲n研2002年第10卿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丁煒$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6.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雷小芳 文獻來自: 文教資料 2005年 第27期 CAJ下載 PDF下載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善於發現,注重引導,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留心生活,你會有無盡的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雷小芳$耒陽市紅衛煤業公司子弟學校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7.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吳愛寶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1987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發展,還有待於不斷研究和完善。3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吳愛寶 二年級階段總結性考察是整個小語教學過程中一項關鍵性的評價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8. 中日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付宜紅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二、中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具體內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方面。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這樣概括的:「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9.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崔巒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語文教學應做的全部工作。怎樣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 ... 充分發揮語文教學育人的作用。在強調語文工具性的時候,要防止出現淡化思想性、削弱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偏向。2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戴玉琴,趙海 文獻來自: 教育科學研究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戴玉琴$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四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00021 @趙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1. 新課程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姜迎雪,白先傑 文獻來自: 吉林教育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根據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達標模式,我們進行了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語文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第二課時為例。第一步,復習上節課認讀的生字詞。第二步,交待學習目標。這節課第一展示朗讀課文的水平,第二展示寫字的水平。然後教師出示課件《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2. 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之我見盧松春 文獻來自: 龍岩師專學報 1997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應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核心,並以此為目的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如下特點:一是以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3.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王本中 文獻來自: 電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各試驗學校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教案及課堂教學實錄資料。 2.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最。通過教學試驗,對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都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由於學生對使用計算機很感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4. 探源尋根 根深葉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淺見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四、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要根深葉茂 今天我們要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紮根傳統,面向現代,形成根深葉茂的態勢呢 ... 繼承並發展了傳統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必須紮根傳統,面向現代: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學習傳統、發展語文教學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5.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楊壽瓊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馬關縣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分別在城東學校、城西學校同時舉行。這次競賽有各鄉鎮、城區3校推薦出來的語文、數學各17位選手參加,觀摩人數達600餘人。此次競賽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賽教師的素質明顯提高,尤 ...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馬關縣教育局教研室@楊壽瓊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6.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提高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天津師范大學@田本娜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7.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吳忠豪 文獻來自: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吳忠豪$上海師范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 一、美國小學的語文課程。 美國小學的課程一般分為語文、數學、社會學、科學、藝術(畫圖、音樂、舞蹈)、體育等。而用於語文課程的教學時間遠遠超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8.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戴佩瑤,徐文博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也是小學語文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四、語文教學評價與語文素質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和學生語文素質評價是一種新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成績考查方法,它對教育效用予以價值上的判斷,是指導教學和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 ... 能全面地、深層次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質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戴佩瑤@徐文博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1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陸燕 文獻來自: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這種教學效果與第一次的教學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陸燕$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226100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20. 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權瑚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對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作一大略的比較 ,以幫助大家了解韓國小學語文教學狀況 ,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資料...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查語文教學 的定義搜小學語文教學 的學術趨勢搜年級 的學術趨勢翻譯 二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搜索相關數字山東省少年級運動員年級學生作業量年級語文教輔書成本價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希望幫助得到你。。。
⑵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專題研究的基本信息
作者:沈大安 主編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5-1
版次:1
頁數:284
字數:266000
印刷內時間:2005-12-1
紙張:容膠版紙
I S B N:9787308042055
包裝:平裝
⑶ 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小學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
一、善於吸收——做學習型教師
新課程標准提倡學科綜合,要求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每位老師都會體會到知識的睏乏。現在的課堂是開放的,無法預見的,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怎樣對答如流?所以,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並完善教育教學行為。
二、長於研究——做反思型教師
從先進的教育理念到課堂的實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一個不斷研究、不斷嘗試、不斷反思和不斷實踐的過程。上完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今天這節課,學生收獲了沒有,老師收獲了沒有,課的哪一個環節處理得特棒,哪一個環節還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用就行。如果教師能做到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每節課都會有新意,有亮點。
三、勇於奉獻——做敬業教師
敬業精神是對教師最重要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教育工作當作職業來看,更要把它當作事業從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去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真心、熱心,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這才不愧為人師。
⑷ 如何探索小學語文的語言教學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不僅會對課堂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更會影響學生以後的認知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做到規范、示範、典範的作用,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習慾望。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進行了探討。1.語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近些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學校小學語文教材的形式與內容都逐漸變得多樣化,並且相對應的語文知識也在不斷加深與擴展。因此,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在執教過程中對教師的表達能力與知識體系的考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雖然有很多的課文體裁都存在差異,但有一點卻是不變化,那就是在這些課文都流露出一些與實際生活道理有緊密聯系的知識。如果語文教師不對小學生的學習加以指導,那麼這些具有一定深意的文章對小學生來說就顯得難以理解。因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注重語言表達,以此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在根本上幫助每個小學生都能透徹理解文章裡面的真正內涵,使語文教學更加富有審美意趣,最終提高教學水平與工作效率。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特點2.1科學性。語文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語言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語言表達的規范和明確,要求語言表達要有邏輯性,語句要通順,語法要准確,音調要標准等。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於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教師語言表達的科學性和准確性都直接影響語言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詞不達意、啰嗦重復,那麼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口語表達和運用上要保證學生能夠理解,教學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通過生動規范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和藹可親。2.2規范性與標准性。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是以教師的言行為基準的。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學學生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還要注重自己言行的規范性與標准性。這里的規范性與標准性不僅指對於語文教學中的語音、詞彙、語法等教學基礎內容的認讀中,還指教師在課堂中的人為師表、口語示範作用。因為小學階段學生最大的認知特點就是通過模仿來學習。有些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不注重對語言的規范表達,如發音不準、帶地方口音、口語化嚴重,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以後的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必須使用全國通用、國家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通過自己的示範作用帶動學生發展,口語表達時要做到字正腔圓、聲音洪亮、語速自然。尤其是在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授課時,更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學生剛開始接受語文學習,缺乏一定的認識,完全是依靠教師教授來學習。而缺乏規范性與標准型的引導,勢必使學生在學習時走彎路,不僅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不能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調動不起來。2.3生動趣味性。語言的生動趣味性是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進行講解和描述,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物,促進學生大膽想像,活躍思維,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實踐證明,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幽默的教師,不喜歡表情冷漠的教師。有趣的語言教學不但會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還會促使學生思路敏捷,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2.4可接受性。小學生的思維處在發展變化中,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小學生這些特點,運用一些比較簡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對於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詞語或者句子,教師要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有效地轉化語言,找到更適合小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2.5語言必須具有評價的真實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小學生非常在意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學生會興趣盎然、熱情高漲,增強學習信心,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使自己不斷進步。當前,教師的評價比較注重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很少有批評,沒有注意評價語言的真實性。這樣的評價使學生樹立了表面形象,變得越來越虛榮,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評價應該遵循真實性原則,教師通過公平、真實的評價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使學生明白人人都會犯錯誤,關鍵是知錯就改,以此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勇敢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2.6情感性。情感是語言教學的靈魂,語文教材大多是一些富有感情的文章。教師應用富有感情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深刻地感受作品表達的情感,幫助學生與作品產生思想上的共鳴,理解作者的心情。教師應在教學中把自己的情感滲透到語言表達中,用自己的語言魅力感染和熏陶學生。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將作品的體會化作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把這份情感有效地運用語言傳遞給學生,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的思考,感受到這些作品蘊含的感情,從而深刻理解作品,同時還能使學生的內心情感得到升華。3.結語語言涉及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科學、標准並充滿生動活力是教師們應該致力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探索小學語文的語言教學特點
⑸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
一、善於吸收——做學習型教師
新課程標准提倡學科綜合,要求教版師開發課程資源,每位老師權都會體會到知識的睏乏。現在的課堂是開放的,無法預見的,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怎樣對答如流?所以,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並完善教育教學行為。
二、長於研究——做反思型教師
從先進的教育理念到課堂的實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一個不斷研究、不斷嘗試、不斷反思和不斷實踐的過程。上完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今天這節課,學生收獲了沒有,老師收獲了沒有,課的哪一個環節處理得特棒,哪一個環節還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用就行。如果教師能做到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每節課都會有新意,有亮點。
三、勇於奉獻——做敬業教師
敬業精神是對教師最重要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教育工作當作職業來看,更要把它當作事業從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去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真心、熱心,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這才不愧為人師。
⑹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太多了。
1.作文教學,比較大眾化的課題。
2.閱讀,同上。
3.學生寫字研究。如坐姿,握專筆姿勢,筆種,紙張等對屬
寫字的影響。
4.學生閱讀速度與記憶。
5.小學生思維,心理對閱讀寫作的影響的研究。
6.學生背書方法的研究。
7.課堂提問問題設計研究。
9 課堂評價研究。
等等諸如此類,任何與語文有關的皆可。
⑺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02任務《苦柚》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什麼特點
多少年來,現代中國語文抄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於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入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勝利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上風.看看我們的教材,基本是以語言學的路數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基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基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准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的語言學理論!
⑻ 八、九十年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有什麼特點
一,偏了語言,應重視文學
多少年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於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入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勝利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上風。看看我們的教材,基本是以語言學的路數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基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基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准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的語言學理論!
我想躲開「語文」兩個字的內涵如何解釋的爭論(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抑或其他),只想從社會文化的總的心態上,說說人們為什麼偏重語言輕視文學。五四後,中國總體的社會文化主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實用」。致什麼「用」呢?建國前是民族救亡圖存之「用」、軍事政治斗爭之「用」,建國後,是經濟建設、富民強國、階級政治斗爭之「用」。一切能立竿見影用於上述目標的部門、學科才能得到大發展,而遠離上述致用目標的部門和學科,則不能得到發展,或抑制其發展,或令其「異變」成純粹致用的部門、學科。相比而言,語言與文學,那個更有用呢?當然是語言,語言是交際之用,須臾難離,無論參加軍事斗爭、政治斗爭的人才,還是參加經濟建設的人才,語言對他們是最重要的。 文學,則是消遣的,高雅的,無論於軍事斗爭、政治斗爭,還是於經濟建設,均無法直接致用。中小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培養「急功近利」的社會「致用」人才,語言用得上,文學離得遠,似乎可有可無。而且,文學是致於人的「內在精神」,而語言則是致於人的「外在交際」,當然後者重於前者。所以,教材編選時輕視文學,即使選文學作品,也不是以審美的眼光選那種真正能夠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藝術取勝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現實政治之用)的眼光篩選過的、剪裁過的文學作品。對這些文學作品也仍然是用「語言學」的招數和方法來講析,(再加上用「興無滅資」的話語來闡釋其內容)。
其實,文學,之於語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說,一切語言(言語)教學,離了「文學化」的教學方法,簡直寸步難行。高超的語文教育的藝術,完全是藉助於文學的;基本的語文教育藝術,同樣是離不開文學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最能體現語言價值和語言真諦的,是文學;最能負載語言價值與語言真諦的,還是文學。一句「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這是語言學的,還是文學?讓孩子用「種」造句,孩子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毛澤東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語言學,還是文學的?
二,偏了白話, 應重視文言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曾大反文言,葉聖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贊成學文言,毛澤東也反對。或者乾脆說,自五四後,一直到本世紀80年代,學文言一直受到整個社會主潮的阻扼。少學或不學文言,是現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聲音。 因此,尤其建國後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或極少,或乾脆沒有。
為什麼反對學文言呢?大概意思有三:一,文言中有許多封建思想糟粕,它在「封資修」的名單中排頭號,與現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相抵牾;二,文言是僵死的東西,禁錮學生的思想與精神;三,文言在現代生活中已經不用。
其實,這是十分膚淺的。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華。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先賢大師,以文言構築的詩文,那是輝煌燦爛的「精神燈塔」,足以照徹千萬年,足以沐浴古今人。他們的靈魂,用「文言」「走過」的漫漫的、璀璨的精神歷程,我們再通過「文言」, 去「循跡走過」,對我們的精神就是一次次歷練。不斷地「走過」、不斷「歷練」,就是我們的精神「積淀」、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傳承」!
文言與白話,是母子關系,根葉關系。白話絕大部分來源於文言,大部分雙音節詞是文言的附綴、演繹而來;絕大部分的鮮活的成語,源自文言典故。無母哪有子,無根哪有枝葉繁茂!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大陸的整體的語言表達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趨勢,傳媒及文化人的語言表達失去典雅與古風,變得「淺白化」「粗俗化」,---這實際就是整個社會輕視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脈被切斷的惡果!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反對文言,自有他們那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因為生在五四前,他們是在文言的「醬缸」中浸泡過的,他們的每個毛孔中都有文言的滋養;也就是說,他們的文言的根底,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奠定得異乎尋常的雄厚了,所以,他們無論怎樣反對文言,他們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養,是反對不掉的,他們的文言的或者說是文化的根底,是不會因此而變薄的。魯迅「『先生之文,上窮遠古,旁及異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語,蒼然深邃,情致極焉』。魯迅讀過古書不少,從而『知舊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於書卷氣雜以鬥士風采』。仔細閱讀魯迅的白話文,不難發現他筆下其實『白』中處處有『文』,可見文言真是白話的基礎。」(董橋) 而我們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甚至六十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很少或根本沒有一點文言的根底的情況下,如果也跟著魯迅、郭沫若一代人的餘音,再去反對所謂的文言,不是頭腦發昏,就是瞎起鬨!哄來哄去,「哄」掉的是幾代人的文化學養,「哄」斷的是民族的文化血脈,「哄」塌的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之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三,偏了例子,應重視數量
自五四後,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總體思路,就是四個字--「舉一反三」。
什麼是「舉一反三」?就是每學期以「二三十篇文章」為「例子」,對例子進行非常「科學」細致地「拆解」、深入地「鑒賞」、精心地「把玩」、反復地「歷練」,以此來達到讓學生「循例」學會聽說讀寫、「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語言(言語)的目的。前面師生對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歷練,就是「舉一」,之後學生「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語就是「反三」。
「舉一」,講究求甚解、深解,不厭其深、不厭其細、不厭其透,一篇文章講它三四課時不在話下。「舉一」的目的在於「反三」,讓學生通過這個「例子」,看看怎麼運用語言。「舉一」是數量少,「反三」是數量多。每學期最多30篇文章,1年也就60篇,中學6年最多也就360篇。試圖通過360個例子的學習,讓學生「繁衍」遠遠超出360篇的言語。因此,「舉一反三」的妙蒂就在於「以少勝多」。講360篇文章是「舉一」,學生生成、繁衍更多 語言是「勝多」。
仔細考察這種「舉一反三」的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實際就是一種完全科學化、理科化的路子,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的路子。學數理化等理科課程,不就是「舉一反三」嗎?教材或教師講深講透一個例題,後面就附著相當數量的習題;學生學會一個例題,就會做數量相當多類似的習題。這種總體思路,有一定成效,但成效不大,幾十年中國現代語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費中徘徊,與此有關。
其實,大量的研究、實踐以及常識告訴我們,語言(言語)的學習規律,恰恰是「舉三反一」。語言學習不太類似於「科學化」的數理化學習、可以「舉一」(如例題)「反三( 做習題)」,「舉少」而「勝多」。語言學習常常是「舉三」而「反一」,「舉多」而「勝少」,「舉十」才「反三」。人類語言的學習,是在「巨大數量」的語言(言語)的「例子」的反復撞擊、反復刺激下,才點點滴滴「說出」,成年累月數量再無限量地加大後,才「奔涌而出」。因此,數量的巨大,例子的極大豐富,才是形成語言(言語)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條件!嬰兒學口語的例子頗能說明這個問題。孩子呱呱墜地時,一言不會,1周歲左右說出最簡單的「媽、爸、水」語詞,2周歲左右就能自如運用語言,說出奇妙的句子。為什麼口語學得這么快?效率如此之高。因為他接觸了「天文級數量」語言(言語)的「例子」!以平均每天聽大人100句話計算,每句話10個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365天就是365000字,兩年就是730000字!那就是說,孩子學會口語,等於兩年「讀」(用耳)了五六部長篇小說!我們學書面語,中學六年語文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堅定地認為,語言學習的規律是決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必須徹底改變!
四,偏了分析,應重視吟悟
自五四後,西方「科學的東西」引入到中國,引入到語文教育之中。這些「科學的東西」有,西方的語法學、寫作學、文藝理論學、閱讀學乃至文章學、詞彙學等,還有諸如所謂「新三論」、「舊三論」的東西等等。這是好事,對語文教育的規范和科學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而,本世紀以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出現了區別於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奇觀,就是出現了「講深講透」、「析細析微」的現象,西方化的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等知識,大量地進入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之中,不僅僅是西方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知識」的進入,而且是整個西方化的、所謂科學的教材「編寫體例」的進入、西方化的「教材講授方式」的進入。甚至在小學里,一篇《登鸛雀樓》也能洋洋灑灑分析內容20分鍾(張志公語)。
葉聖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說:「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現在國文教學,在內容與理法的討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 學生吟誦的功夫 太少,多數學生只是看看而已。這是偏向了一面,丟開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討究,也不忽略吟誦,那才全面不偏 。吟誦的時候……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葉老先生這段話,是針對四十年代的情況說的,四十年代之後的情況怎麼樣呢?熟悉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現狀的人知道,這種「重分析、輕吟悟」的狀況,愈演愈烈。現在五十年過去了,情況怎麼樣了呢?也可以說,仍並無大的改觀。請各位注意,我並不反對「理法」的分析,不主張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全盤吟悟。我是說吟悟這種中國傳統的頗為有效的語文教育方法,與來自西方的所謂理法的分析相比,在成效上絕不比它差,甚至有時遠超過它。
為什麼把我們民族自家的、這么好的語文教育的「看家本領」給丟掉了呢?我想,說透了,這實際是自五四以來的一種泛化的崇仰西方科學的民族自卑心態所致。五四後,似乎各行各業、各門學科,一切都講科學,都講理性分析,講分解和所謂的「解構」,似乎語文教育不講這些、不引進這些,就是落伍的、低效率的。未來中國語文教育,應該揀起這個丟棄「寶貝」了!
五,偏了理解,應重視背誦
人的語言(言語)能力的學習、語言(言語)能力的形成,其實主要是依靠對前人經驗的一種模仿;且基本是一種「不求甚解」的模仿。因而背誦在語言學習中起著十分巨大的作用。
語言能力的形成,當然需要「理性」的參與 ,需要「理法」(如語法、寫作法、文章學等)的幫助,有時這種「理性的參與」 、「理法的幫助」還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譬如弄清結構、分清層次、總結歸納等等。
但是,背誦,對語匯材料的積累、對整體文句的感性的積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誦,是化別人的語言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縈繞心頭,如發於已心,如出於已口。愈積累愈豐富,愈豐富愈自然貫通,逐漸就積淀成一種語感了。中國傳統的語言教學,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誦。巴金先生能夠背誦200篇的《古文觀止》,茅盾能夠背誦全本的《紅樓夢》,這是他們作為文學家有著超人的語言能力的重要原因。
可是五四後,尤其建國後,以「理」來解語言、來學語言的方法,代替了以「背誦」為主基本不講「理」或少講「理」的方法。幾十年來,中國語文教育的課堂上講「理」過多,而求「背」太少。從偏於分析、輕視吟悟,到偏於例子、輕視數量,再到偏於理法、輕視背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現代中國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探索者有一個美好幻夢---即總想走出一條所謂的「科學化」「理科化」的捷徑,但沒曾想,卻走向了「科學主義」的歧路! 繁瑣哲學、玄虛之學、形而上學的純技術化的習題、板滯的操作課型與步法等等,在語文教材和課堂上,泛濫成災!從小學到中學用2700課時學自己的母語仍過不了關--此咄咄怪事的原因就在這里。這是過於崇信所謂西方科學主義理性的結果。要大大提高中國語文教育的實效,在不丟棄適當分析、例子、理法的前提下,非重視吟悟、數量、背誦不可!
六,偏了散文,應重視詩
翻翻我們的教材,散文(廣義的)佔了90%,詩退居到了10%。(我這里說的詩也是廣義的、寬泛的,那種雖以散文的體式寫成,但內核具備詩的精神,也是詩。)對現代詩選得少,對古典的詩選得也少。語文考試也有個流行的不成文的禁令,那就是作文不能寫成詩。
這是否也跟當代中國社會的大的政治文化心態直接關聯?這個大的政治文化心態就是--實用。實用,從大處說,是國家的政治軍事斗爭、經濟建設,小處說是人際交往。而散文是廣泛應用的文體,而詩在現代生活中幾乎「無可用」。
可我們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們有著幾千年的「詩教」傳統,「詩書傳家」--不但可用之於家,還可用之於國。孔子甚至說,不學詩(詩經)無以言。從詩經、離騷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詩歌傳統一脈相承。可以說,詩,是中華文化精華中精華,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光輝燦爛的部分。古代文人,寫詩抒懷,以詩籌答,以詩相贈,是平凡生活中最平凡不過的事。可現代當代的文人(廣義的),還有多少能寫詩!即使能寫詩,可又有多少人能夠寫得好詩,實際情況確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說,中國詩教的薪火已經快沒有傳人了,快要熄滅了!追根溯源,這不正是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一個悲哀嗎?
其實,從少年兒童自身的特點講,詩最接近於他們的性情,最接近於他們天真爛漫的心靈。乾脆說,孩子天然就是詩人。三五歲的孩子脫口說出「天空中有美麗的動靜」這樣的話,這不是詩是什麼?這是「天然去雕飾」。中國今天的孩子,詩的天分還沒有得到任何發展,就在語文課上被老師們按著頭去學「實用」性、「交際」性的所謂散文,這無異於摧殘、扭曲。退一步講,即使為了 「實用」、「交際」,通過具有神奇想像的詩來學語言交際,成效其實更大!
詩訴諸於人的「內在精神」,散文訴諸於人的「外在交際」。我們不能只顧實用性的交際,而荒蕪了孩子的「精神」。
七,偏了峻厲,應重視雍容
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太重了,它太莊重,太沉重,太峻嚴!一直以一副峻急嚴厲的面孔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主要指四個方面,教材的內容、課文的闡釋、教學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
教材的內容:社論、領袖的報告、領袖的故事、直接闡釋時政觀點和政策的文章, 太多地充斥於我們的教材之中。相反,諧趣的、幽默的、親和於人的文章,你能從小學到高中的24冊語文教材中找出幾篇?對比一下英國人編寫的《新概念英語》和中國的語文課本,同是語言教材,哪個更有趣、更有人情味?其實,中國的文章中有許多是詼諧有趣、循循善誘、和言悅色的,諸子百家中有許多寓理於詼諧幽默、於日常情事之中的妙文。這是中國文章的一個傳統。 我們古代有《笑林廣記》,現代也有老舍(如他的《老張的哲學》)、錢鍾書(如他的《圍城》《寫在人生邊上》),更有當代的王蒙(如他的《冬天的話題》《堅硬的稀粥》)、王小波(如他的雜文)。他們都是文章大家。可課本均不收。
課文的闡釋:對現行教材中所有課文的解讀和闡釋也太莊重。我們現行教材中,許多篇目中都有幽默詼諧成分,但是我們卻大大忽略了、視而不見。如《拿來主義》、《文學與出汗》(已刪)、《茶館》、《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甚至「山葯蛋派」的趙樹理的作品,均有不少諧趣在。可《拿來主義》只成了「批判賣國主義和怎樣繼承文化遺產」、《茶館》只成了「送走舊時代」、《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成了《紅樓夢》的「階級斗爭的綱」。原本是幽默小說的《警察與贊美詩》、幽默占絕大成分的《變色龍》、《高祖還鄉》,對其詼諧幽默成分, 我們也都從輕淡然處理,以「興無滅資」「息封滅資」思想正襟危坐著來闡釋。
教學方式:我們中國的語文教師還承擔著一個所謂的 「因文解道 」、既「授業」又「傳道 」特殊任務,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師, 每備一堂課,都要自覺地「崩緊一根弦」,想方設法從哪個環節上加以「傳道」;一走上課堂,都自覺不自覺要莊重起來、嚴整起來,換一副面孔。如此,面對庄嚴的教材、庄嚴的「道旨」、庄嚴的文字,再加上中國教師自古古板庄嚴有餘、師道尊嚴意識根深蒂固的傳統,師生們怎敢瀟灑、怎敢詼諧!語文課怎敢「散開懷抱」、怎敢讓心靈飛翔!
教育出的孩子:我們「庄嚴」的語文教育體制下教育出的孩子,寫出的文章、說出的話,跟小大人一般, 沉穩老成,老氣橫秋 ,甚至千文一面,很少有人會在文章中「幽他一默」,來點詼諧,加點調侃,妙趣橫生的文章更是罕見。當今優秀作文期刊和書籍鋪天蓋地,但是真正縱情揮灑、諧趣為勝的作文有幾篇? 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十幾年的課堂上,學的是教師用「庄嚴」的方式講授的「庄嚴」之文,並且把寫文章看成是正襟危坐的、十分莊重的事情,寫文章關乎國運、關乎民生,絕對玩笑不得。因而孩子們攤開作文本面對方格稿紙時,便不自覺地「峻嚴」起來了。再想想,幾十年來,中國的文人也太沉重了,中國文人、作家能夠寫詼諧幽默、嬉笑怒罵文章的,也不多了;即使寫出來(如魏明倫、王小波、王蒙、李敖等),也大多被主流意識所排斥,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甚至認為是逆流!
⑼ 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介紹
《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是由王守恆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的書籍,該書以《全內日制義務教育語容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指針,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同時注重吸收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尤其是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成果,力求體現科學性、新穎性、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