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氣中有什麼》教學反思
本課是本冊書中學生實驗操作較難的一課。在教學時,由於自身對本冊書認識的缺乏以及備課中細節的處理不到位,致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些不知所措且知識掌握也不夠清楚明了。現在問題反思如下,以此督促自己以後更好的備課。
一、在復習導入中,所提問題要針對本課教學內容,不能泛泛、盲目,以致將學生思考方向引錯。可以問:「空氣的性質有哪些?」並適時板書與本課有關的內容——空氣可以占據空間、會流動,以便為下面出現的「蠟燭熄滅,水位上升」的解釋打下基礎。
二、新授中,實驗操作要指導到位,讓學生知道每一步應該做什麼。問題目標性要明確,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
三、最關鍵的備課中要注重細節
1、前後對比。點燃蠟燭罩上沒有擰瓶蓋的瓶子後,應讓學生觀察水面的高度,然後擰上瓶蓋等蠟燭熄滅後再引導學生觀察水面的高度,通過前後對比讓學生發現瓶內空氣的減少,引出燃燒用去了空氣中的一部分。
2、瓶內水面高於外面時,能否打開瓶蓋,引發學生注意。要在池內加水至瓶內水面高度時才能打開瓶蓋,測試剩餘氣體是否支持燃燒。否則外面的空氣會進入瓶內影響實驗結果。
3、非關鍵性操作要簡單化,以便於學生操作,節省課堂時間。四年級學生動手能力相對還較弱,把蠟燭固定在玻璃片上再放到水中,對於他們有些難度。改用馬鈴薯切片來做蠟燭底座將大大方便學生的操作,將節約下的時間給學生探究問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