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的課外活動
1、課外活動包括:學科興趣小組活動、競賽培訓、科技活動、文體活動等。
2、教師要負責各活動小組的組織和指導工作,每個活動組由備課組或教研組確定輔導教師,至少每兩周開展一次活動,輔導教師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做到有方案,有記載,有總結。
3、教研組要制定奧賽培訓計劃,加強奧賽訓練與輔導。
4、課外活動內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樣,盡量為學生提供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以擴大知識面,加強學生間交流,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學校教導處根據各科活動小組計劃統一安排活動地點和時間,並定期檢查。
八、學業考核與評價
1、加強考試管理。各年級組應由教導處安排組織統一考試。各學科平時考核,可由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負責,隨堂組織小考,杜絕隨意性的考試。
2、學校的統一考試要認真命題、組考、制卷、閱卷,保證質量。教師要按水平考試的要求緊扣教材命題,著重考查學生「雙基」達標情況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教學實際,防止出「偏、怪、難」題。義務教育階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礎題佔70%,小綜合題佔20%,難度較大的題佔10%的原則組織命題。統一評分標准,統一閱卷,並以年級為單位將考試成績上報教導處。
3、考試方法以閉卷為主,採用考試、考查相結合,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考查。外語考試採取聽力、口試和筆試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4、對不及格的學生進行補償教學後,要給予再次測評的機會,並在此基礎上登記成績。要讓學生看到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價值,鼓起繼續學習的勇氣。
5、學期期末成績的評定,不能只注重對最終學習結果的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含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也應成為學習評價的重要依據,應嚴格按5:3:2進行評定,即期末考試成績佔50%,期中考試成績佔30%,平時成績(含小考、課堂提問、作業、實驗及平時表現等)佔20%。
6、教學質量分析是改進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試題分析:包括試題的題型、主體知識覆蓋面、試題分值合理程度、試題難度、試題的主要優缺點等。學校教導處應對各學科命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及時向縣教研室反饋。
學生學業成績分析:成績分析應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定量分析「二率」(即優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這是反映學生成績的基本數據。教師在進行必要的數據統計後,應結合對所教班級的情況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學質量分析的基礎上寫出全學期教學工作總結並按時上交。
⑵ 山東沂源縣的小學哪種教科書
在山東省的話,應該都是用的是人教版的教科書
⑶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的課堂要求
上課是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
教師上課的基本要求:
1、嚴格按課表上課,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隨意調課,更不準隨便缺課。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師在預備鈴響時應站在教室門口,目視學生做好上課准備,同時清點學生人數,弄清學生缺席情況,對非正常缺席學生應及時報告學校教導處。上課開始和結束,師生應相互問候致禮。
3、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緊扣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應盡可能體現不同的層次要求,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需求。
4、堅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討論式教學,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實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及時反饋、及時補償,盡力使絕大多數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實現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並獲得成功感,盡可能減少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缺漏。
5、課堂練習設計要典型精當,有利增強學生對主幹知識的運用掌握,既要防止題海戰術,盲目地多練,又要防止老師包辦,缺少學生的自主練習與實際體驗,真正做到精講精練。
6、教師上課要講普通話,語言要精煉、准確、生動、富有啟發性和吸引力,聲音要響亮;板書要清楚,布局結構合理,能體現出講課重點,字跡工整,大小適當,用字規范,不寫錯別字;教師要舉止文明,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衣著得體,不準穿透明裝、吊帶裙、露臍裝、短褲、背心、拖鞋進入教室,不化濃妝,不準在教室內抽煙。體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嚴禁酒後上課,上課時必須關閉手機。
7、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羞辱學生。上課時教師不得把學生趕出教室。同時應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規則,課堂內發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的,應由任課教師負責在課後處理。
8、重視教學衛生,注意糾正學生坐、寫姿勢,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動課要納入課堂教學,其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當地實際,並相對穩定,形成特色;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符合以學生為主,教、學、做相結合的原則。
10、檢查教師上課情況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每學期都必須有詳細聽課計劃與課堂教學檢查評估方案,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檢查形式有:學校領導隨堂聽課檢查;教導處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級日誌》詳細登記,教導處每周查閱核實《班級日誌》;教研組有目的地集中聽課,學校組織學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等。
⑷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的制定計劃
教學計劃主要包括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備課組工作計劃、個人教學計劃等。
1、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要依據學校教學工作目標,統籌協調,對各年級、各學科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和相應的檢查措施,對各項主要教學工作作出具體安排,作為各教研組和任課教師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依據。
2、教研組(備課組)教學工作計劃應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學科特點,對本學期各項教研工作作出具體安排,經全組教師討論通過後,於開學後一周內交教導處審定存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為計劃執行的具體負責人。
3、個人教學計劃由各任課教師制定,在開學後一周內完成。各任課教師在制訂計劃時要充分理解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總體精神,熟悉課程標准,明確本學科、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明確教材各章節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各章節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估計到完成教學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擬定教學進度,提出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4、以上各項計劃分學期制定,計劃制定後,列印一式兩份,一份交學校教導處存檔,一份由計劃執行人保存。學校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確保計劃落實到位。學期結束時各責任部門和學科教師應及時對照計劃,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反思,並寫出書面總結。
⑸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的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根本。不允許教師拒絕參加教研活動或拒絕接受教研任務(如拒絕撰寫、上交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拒絕接受上公開課,拒絕接受教研組安排的競賽活動等)的行為,教導處要精心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級的各項教學、教研競賽評比活動,力爭取得好成績。
2、教師要積極參加課堂教學研討活動,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要上一堂研討課,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各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每年要上一堂示範課或觀摩課。
3、教研組或備課組活動每周一次,每次活動必須有主題、有中心發言,每學期組織一至三個研究主題,確保每次活動有明確的內容,解決教學工作實際中存在的問題。
4、嚴格建立聽課學習制度,三年教齡以內的青年教師和教研組長,每學期聽課評課20節以上;一般教師聽課評課15節以上;各學校校長和負責教學的中層以上幹部,每學期聽課評課30節以上,聽課時,必須有聽課筆記和評議記錄。
5、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教育教學科研的實踐。每學期每位教師必須完成一篇教研論文。學校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在專業報刊上發表論文,展示學術成果。6、教師要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參與課題研究,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形成個人教學特色。
7、所有教師都應根據自身特點制訂專業發展規劃,提高自身素質;學校要為教師推薦專業必讀書目,開展教師讀書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教研組、備課組應定期交流學習心得。
8、學校領導不定期參加各組的教研活動和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縣教研室應定期檢查各校開展教研活動和公開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