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新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才會有很大的提高。英語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學習積極性很好激發,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表現欲很強,教師上課只要稍一調動,學生就躍躍欲試,「小手如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聽一段優美的英語朗誦,看一段精彩的短劇表演,聽一支美妙的英語歌,做一個有趣的游戲等都是創設情景的好方法。如教學陝旅遊版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4 When do you have classes時,我就讓學生做了一個猜的游戲,先描述班內任一同學:She has long hair. Her face is round.Her eyes are big. She is tall… Guess. Who is she?
待同學猜出後,就讓這個同學嘗試描述另一同學,讓其他學生猜。這樣,就引發了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課堂氣氛一下就high了起來,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會用到很多英語來表達。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在快樂的學習中,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滿自信,主動探索,勇於創新。
二、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突出合作性
傳統教學中,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失去主動性和創造性。教育家杜威說: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其合作意識,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去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的舊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8時,「Where Are You from」時,我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本課單詞及課文,回答課後的問題,並提出不懂的問題,由師生共同來解決。在解決完疑問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編演課本劇,要求加入創新性的語言,設計不同的情節,針對「Are there aliens?」表達不同的觀點。十分鍾後,各組登場表演,情節都各有特色,演員們的表演也令人驚訝,連平時不愛說英語的同學也演得有板有眼,觀點的陳述更是各異其趣,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豐富教學手段,開拓學習渠道
小學生比較好動,所以教學時可以用一些PPT或者課件,直接放映 給學生,上面有動畫,自然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手段,成為英語教學的得力助手。它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特點,有利於適時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電子白板的運用,更能使教學錦上添花,最大可能地點燃學生的創新火花。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內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語言材料,利用電教手段設計真實的語言情境,介紹有關的英語知識,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我除了講課本知識外,還經常介紹外國人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平時還鼓勵學生多聽英語,多看英語,多積累有用的詞彙為己所用。一次英語詞句交流會上,一個學生說:「 I stand on my head every morning.」其餘學生鬨堂大笑,這名學生解釋說這是他看到」Lishan stands on his head」後活用過來的。我聽後立即表揚了他,並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學習,不僅去積累語句,還要會創造性地去運用。
四、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實現創新思維的延伸
英語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否則,課外活動便失去了意義。因此,我在安排英語課外活動時,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類英語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朗讀比賽,英語書寫比賽,還有自編、自導、自演英語課本劇、唱英語歌,開英語party、英語演講比賽,等等,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既可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聞,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改革評價體系,注重評價靈活性
由於小學英語是學生外語學習的啟蒙,學習過程中比較抽象,但我們正確運用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去激勵學生。每節課結束,我都通過觀察及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書面作業、口頭問答、朗誦、積累詞句等課內外學習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That's great/very good等評價。除測驗、考試外,還將能力展示、英語競賽等其他形式納入評價。這樣既有益於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又能成為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英語知識提供動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給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環境,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把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英語課堂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中,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B. 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都有哪些他們有什麼利弊
英語培訓班有些事針對非在校生的職業學要進行的培訓,有些是對在校生進行專補習的,也有些是屬對在校生進行能力提高培訓的,還有些是針對某些考試進行的培訓。
不同目的的培訓班有不同的教學模式。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教學模式。
針對補習和考試的更注重習題,其他的的更注重新知識的講解與運用。。。
C. 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什麼
英語教學的主要是聽說讀寫,小學側重在聽說兩個方面。主要表現在培養小孩的英語聽力和說話能力。
D. 怎樣抓好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廣大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提高全民族的創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之一。2005年纏綿在病榻上的航天之父錢學森曾對溫家寶總理懇切陳詞:「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老是『冒』不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他又語重心長地強調:「現在的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到什麼程度,學生學到什麼程度,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英語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學科,可以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基礎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受到世界優秀文化的熏陶,為全面提高人文素養打下基礎。小學英語教學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落實到每節課的課堂教學中,積跬步以成千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逐步形成並日益提高。
現僅結合我在實踐探索中的體會談一談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也是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息息相關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只有在真誠、理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敢於和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自由想像和創造。」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民主、尊重、理解、關注、賞識的人際關系,使學生身心愉悅,有「安全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師生在平等和諧的前提下交流互動,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敏捷,他們才能去探索、去創造,真知灼見、創新的火花才會迸發。教師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負有特殊的責任,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課,教師可指著課本開宗明義地說:「從現在起,你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果。
一個教師能交給學生的知識終究是有限的,有了民主學風,學生主動求知,這才有學習創新和超越教師的可能。如:我班的英語社團課,每節課學習一個英語小故事,每次活動兩節課,每周活動一次。社團活動四次後,閆立濤同學告訴我:一本書的50個小故事他都會背了。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並號召同學們向他學習。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協同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活動,要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各抒己見,積極活躍地進行討論、驗證各自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在平等探究的和諧氛圍中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感知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鞏固已取得的收獲。
二、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學生是學習目標的實現者和成功者,他們是課堂教與學的主人。只有使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突出師生互動,注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才能為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創設氛圍,提供條件。
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首先,教師要採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想支配下的開放型教學模式。如:小學生喜歡游戲和表揚,教師要多設計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會並運用英語,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四、五年級學生學習水果、蔬菜、職業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猜」的游戲過程中學會並運用相應內容。其次,教師要注意搭建好學生參與教學的舞台,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如:一些較淺易的教學內容,要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解疑加以掌握。教師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形式是: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表演所學對話、運用所學語言編演新對話、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語言、續寫和改寫所學內容等,並將學生所寫內容編輯成冊。當學生看到自己寫的文章出現在「書」上時,激動的心情和眼神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對教材中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要採用師生討論的辦法加以解決。教師要善於發現和開發蘊藏在學生身上的潛在的創造性品質。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學相長」的一個優良傳統。提倡和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對學生主動探索的表現,教師應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使他們有創新的體驗。也就是說: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關注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是通過教師傳授的還是自己主動探究而獲得的。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中,兩位俄裔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同獲殊榮。曾在荷蘭與海姆共事的大學教授楊·凱斯馬安說,海姆就像指揮者,而諾沃肖洛夫則是操作員,雖然海姆比諾沃肖洛夫更有經驗,但他們如果沒有合作,不會贏得諾貝爾獎。這種合作精神從小就要培養。
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的碰撞、新信息的獲取。如小組合編對話形式、課堂上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准、以小組獎勵為依據,師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評價、反饋、傾聽、激勵,可以大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做情境表演對話時,學生在設計表演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分歧和矛盾,但演好情境對話這一共同願望卻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每個組員都明白,只有相互支持和默契配合,才能使表演成功。表演後,教師作簡單的總結和評價,並在黑板上標出分數,以示鼓勵。教師對表演過程中學生明顯的語言錯誤不予糾正,留待總結時再指出。小表演的總結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通過編演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聽、說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合作學習形式還有:A.同桌互助式的活動,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互學、互查、互幫、互練。B. 四人小組研討式活動,它的主要功能是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理解、歸納和掌握教學內容。C.多人小組協作式活動,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學生充分提供表現、合作和競爭的機會,促進學生參與學習。
四、培養勤思善問的習慣
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必須有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必須有「不恥下問」的態度。只有勤於思考、善於思考,創新的火花才能在思考中迸發閃爍。教師在設定讓學生思考的對象及目標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應有「度」的把握,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後能有一定的收獲。在學習新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上Unit 2 Lesson 9時,課前我讓學生帶一張「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的日常生活」的照片,學生都很疑惑。當師生共同了解了書中爺爺的日常生活後,我讓學生們拿出自己所帶照片來介紹。學生們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這個問我「跳交誼舞」怎麼說?那個問我「工程師」怎麼說?我一一作了回答,盡管這些詞彙是不作要求的,但他們學起來是那麼認真,而且學習效果明顯。在學習My daily life後,讓學生們描述他們自己的一天生活,同學們都積極准備,隨後用英文描述。他們是那麼投入,當說起床時間晚時,同學們就笑那位不早起的同學,說:He』s lazy.同樣一個話題,不同的學生自然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看法,堅持類似的練習,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理念的具體體現。這樣必能使學生形成勤思、善思的習慣。
鼓勵和倡導「不恥下問」。袁振國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一書中明確指出:「問題意識是人與生俱來的稟賦,是人生下來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天然保障。它與人的智力水平並沒有簡單的正相關,而更多地與文化習慣、與教育影響相聯系。」學生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誰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同學們的爭論,提出問題的同學就是學得好。能提出問題就是創造學習的一種表現。我要求學生每天每人提一個問題,記在問題本上。無論學生問的問題多麼容易或多麼難,我都給予鼓勵,問的問題課上3分鍾內前後四人為一組在組內解答,小組內解答不了的問題,全班師生共同解答,特別難答的問題,師生共同課下查找資料,下次課再解答,直到大家對答案都滿意為止。我鼓勵學生勇於發現自我,敢於發表獨特見解,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補充對話練習,結合上下文,有的空不只一個答案,我就讓學生把能填的答案都找出來,找錯的也不要計較。從另一方面講,能引起大家爭論的問題,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很好素材。問題越辯越明,思維的火花、創新的靈感就能在爭辯中出現。
五、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應以良好的品質為基礎。實踐證明:良好的品質是創新的前提。因此要以理想志向教育為主線,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公德、法制紀律、道德品質等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落實在每節課的教學工作中。通過這些教育,引導學生從小就樹立起創造發明的志向,形成善於創新、敢於嘗試,不畏艱險、不怕失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等優良品質,把崇高理想和優良的個性品質融於創新教育活動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時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內容,如:結合祈使句的學習,教育學生課上不要向窗外望,不要在牆上亂寫、亂畫,不要隨地吐痰,要遵守社會公德等,使思想教育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展現出來。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將語言教學與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結合在一起考慮。如:讓學生設計英語小品的過程不僅是言語組合的過程,也是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構思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表演能力等都能夠同時得到發展。
教師以自身的良好素質品質,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指路燈。」教師的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教師的行為對教育也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做人。學生思想單純、模仿力強,而教師是學生受教育過程中接觸最多的人。世界上沒有任何職業受到這樣嚴格的監督。教師的敬業態度、責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的優秀品格將為學生所崇拜和效仿,學生往往將對教師的尊敬和喜愛轉化為教師所教學科的喜愛。學生的智商不同,個性、家庭、社會背景和生活經歷也不同,教師只有對學生一視同仁,傾注如同父母般的愛,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聰明和才智。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真正為人師表。如在做練習時教師與學生一起審題,審清後書寫,書寫形式要正確、規范、美觀。對需觀察的內容,教師要表現出認真仔細的態度以及對解決問題要保持反省的態度等。如:教授新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後,在月檢測中一個用所給詞補全對話的題,課上我講How about you?的意思和What about you?的意思一樣,學生檢測後拿發下的試卷問我:您說How about you?的意思和What about you?的意思一樣,那麼我寫的How您怎麼判錯?結合此題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說:如果讓你自己填詞完成對話,填How或What都行,但給你的詞是What只能填What,一定要審清題目要求。
六、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達爾文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創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一般性的學習方法。一般性的學習方法越扎實,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越寬廣。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會一蹴而就,必須日積月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如:讓學生掌握求知規律,先觀察、思考爾後再運用;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指導學生會讀教科書、參考書,進而獲得通過自己讀書攝取知識的能力;嚴格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保證。我教育學生: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做作業,先思考後提問,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到書面作業和非書面作業並重,及時改正作業錯誤。讀書、寫字姿勢端正,書本整潔等。這些習慣綜合形成了學風,內化則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指導學習方法的意義還在於教師是對學生「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授予他們魚,只能吃一兩頓,而授予了他們捕魚的方法,則可使他們享有終生都吃不盡的魚。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好當前的學習內容,而且對於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一次當我走進一年級教室,聽到一個小女孩說:How many orange?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因為這時是課間,並沒有上課,我便向說話者那邊望去。原來兩個女生正在吃橘子,「順便」說出了這句話。並且她自己也已經加好了答句,她自己手中有一個橘子,「One.」她說道。又跑到了同桌那兒,「Two.」,又跑到另外一個男生那兒,說「Four.」,因為那個男生桌面擺放了三個橘子。我這時由吃驚改為了欣慰,原來孩子真的可以用喜愛的語句來「說話」 啊!我走到這幾個孩子中間告訴她們要說How many oranges?,孩子們也很高興地跟著說「How many oranges?」。孩子天生就是模仿者,並且具有極強的模仿力,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所模仿的內容,所以為了這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盡量教授更多的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盡量用重點句型拓展出更多的語句,就像今天這樣,我們在課上玩游戲式地練習了How many…?加很多學過的單詞的復數,看,課下就有了「追隨者」。幫助孩子更多地參與模仿吧!
英語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發展創新精神的主陣地,教師在教學意識上要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學方法要有利於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課堂教學實施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就可以為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祖國未來建設者奠定堅實的基礎。
E. 什麼是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 創設化抄情境提高英語能襲力需要我斷研究我斷化素充實課堂教並逐步創設種再現、表達情景創設具交際性化教模式
第二:創設師互模仿情境模仿課文語言能獲發現樂趣能獲功喜悅孩目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
第三:創設組合作互助情境通組習給、玩提供自主參與表現機使枯燥內容起饒興趣並且使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F. 如何改變農村小學英語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就是直接翻譯法,或者直接認讀發等很沒創新的教學法。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③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
④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提供必備的教學設施
國家應重視農村教育,由於農村經濟條件的普遍落後,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都很陳舊或落後,好多現在農村的小學迄今都沒有計算機課可上,因為農村沒有電腦,多媒體的運用在農村就更少了。政府應多為農村教學撥款,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教學設備。還可以鼓勵人們把用過的二手電筒腦或計算機等捐往農村地區。學生可以憑借現代信息設備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三多鼓勵學生說英語,調動學生自覺性和主動性。農村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應該具備耐心、細心,平易近人的特徵。教師應以真誠和學生交朋友,讓學生盡量對教師沒有畏懼感。教師應多給予鼓勵,獎勵,讓小學生有信心,有膽量去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多和家長交流,促進教學的順利完成。
還有重要的一點:
犯錯後千萬不要大聲的喝斥<會有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學生有點滴進步就應及時的發現並加以表揚和鼓勵,多在他們的身上發現閃光點,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動力。好生是我們的學生,差生同樣也是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差生具有學好英語的良好願望,只要老師通過有效的教學途徑,時刻幫助他們,差生完全可以教好的。我們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我們要主動去關心他們,去親近他們,深入到他們中間去,與他們交朋友,讓他們對老師產生親近感、信任感,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隔閡。找到他們成績差的原因和知識的缺漏情況後,要針對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輔導,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壓抑感,從思想上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
G. 小學英語教學有哪些教學模式
首先是採取積極主動的動機。動機對於英語學習來說特別重要。學習是學生的任務,然而為了完成任務而應付學習的動機絕對是不正確的,我們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通過英語掌握一些交際的手段,看到外面世界的廣大,從而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異域世界。因此,一個良好的動機才是學生學好英語,或者說一切功課的關鍵。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國越來越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熔爐,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樣,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逐漸得到普及,在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果英語能力弱,想要在未來的社會中站穩腳跟將是十分困難的。基於上述內外兩個因素,學生在英語學習這方面應採取積極主動的動機。
其次是培養興趣。除了動機以外,興趣也很重要。有些學生總覺得學習英語很難,全是些單詞,句子,所以總是一提到英語就頭暈目眩,退而避之,從而形成了一種對英語的排斥心理。其實,正如我們在玩耍時會發現其中一些有趣之處一樣,當我們對英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後,也能從中找到有趣的地方。例如讀英語單詞時,你會發現每一個單詞都可以找到獨特的記憶方式吸引著你將它熟記於心,而當你上課、走在馬路上或是看電視時,那些你已經熟記的單詞此刻就會一一涌現在你的腦海里。因此建議,將所學的英語詞彙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多用心去發現隱含在其中的趣味,這將會使你更有動力地投入到原本看似枯燥的英語學習中去。
再個是勤奮。那些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勤奮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就會一項技能的,想有些成就,只能靠自己努力。所以,第一、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記錄,抓住這35分鍾的效率。第二、課後及時復習,有問題及時詢問老師或同學。可想而知,他們的成功完全靠的是自己後天的努力,要勤奮的鍛煉才做得到。
最後是技巧。當然,勤奮的同時,技巧也同樣重要。就拿背單詞來說,很多學生會覺得很吃力,其實原因在於他們尚未找到記憶詞彙的高效方法。詞彙記不牢的情況有二:一是忘記拼寫和讀音;二是盡管記得單詞,卻忘記中文意思。能同時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的方法:把幾個新單片語成一個句子,然後反復背讀這個句子。由於句子是自己造的,所以很容易記憶。既然句子記住了,裡面新單詞的讀音也就掌握了,由此就能根據讀音掌握拼寫,同時新單詞的中文意思及用法也容易從句子中得知。又如將學過的單詞貼在相對應的物品上,每天使用時都可以看到,想到,說到,這樣也有助於幫助記憶單詞……其實在學習過程中注意總結技巧也是別有一番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