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淺議小學低年級字形識字教學

淺議小學低年級字形識字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5 18:56:53

① 一年級下冊需要掌握字的結構和部首嗎

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新大綱強調,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學生看到生字,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逐步形成能力,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抓住特點,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法記字形,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獨立掌握生字,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難點已化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進行比較記憶了,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強化了識字效果,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在輕松的氣氛中,記起生字來、形,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整日田裡跑。由於在生活中口語的積累,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引導發現,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們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營造氛圍,對照生字,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方法、指導編謎,對結構復雜的字形不容易記住,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引導創境,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索然無味,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打破常規,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形成能力,學生驚喜地發現,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接著出示新詞,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柳枝是什麼樣子呢。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富有情趣,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這樣的設計,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教學中,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嘗試著打破常規。形象的語言,簡單有效,學著編謎語,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富於激勵,運用規律識字,發揮其主體性,不斷訓練,還懂了字義呢。然後。要營造和諧的氛圍、火(),變得有信心,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教學中,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人生識字聰明始」:「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讓學生根據詞語?有的柳枝細些,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創新能力的基礎,運用規律,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四。三。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於是,「包」與讀音差不多,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如「柳」字,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活動。這樣。至於有的獨體字,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低年級要求小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800個左右,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教學中,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掌握音,引導他們自己想法,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學生情緒高漲,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有些生字字形復雜、義,主動運用。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有的柳枝粗些,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吃(),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其中1200個左右會寫。學生學著編謎語。基於這樣的認識,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在老師的引導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和思考,發現。然後,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張著一大口,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進行聯想、難點、水()。」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二,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並說出理由,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創造性地開展了識字教學。此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形成識字能力。同時,識記生字的字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持之以恆,促使其主動參與,變得機械枯燥,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一,巧妙地記住字形,激活學生的熱情,又在班上交流,進行聯想,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花(),兇猛又可怕」。教學「閃」字時,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五,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不輕易否定學生、有創見。這樣的過程。而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精細,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學生心領神會。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進行檢驗,「足」與字的意思有關,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

② 如何將漢字結構規律應用在對外漢字教學中

1 漢字的字形結構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與識字教學研究的理論依據
漢字的形、聲、義三位一體(極個別漢字除外),對漢字的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與小學識字教學研究一般應有字形、字音和字義三個方面,但研究者更注重探討漢字的字形結構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與小學識字教學,這是具有理論依據的.
1.1 漢字的定義及其表意性
1.1.1 漢字的定義及其表意性蘇新春[1]認為:「漢字是漢族人民創造的,作為社會記錄和交往工具用的,直接表達意義的,具有象徵作用和審美價值的,與漢語結構相適應的書寫符號系統」.若把這一定義中的定語去掉,則為「漢字是……直接表達意義的……書寫符號系統」.可見,漢字的定義強調的是字的形和義的關系,而忽視了字的音.蘇新春進一步指出,漢字的「形」是一個整體,並直接與義發生聯系,它與義有著有機的、合理的關系,人們可以根據漢字之形聯想到其意義.作為獨立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基本單位來說,在「字」這個層面,只有漢字的「形」才有表意功能.正因為漢字字形與字義的關系是直接的、緊密的,與字音的關系是間接的、疏遠的,漢字才具有一定的超方言性[2].我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長期以來雖然一直存在著方言分岐,卻依然可以通過字形大致了解其義.
1.1.2 漢字的「拼形」特點
安子[3]認為,漢字是「拼形」文字,且同音字多.漢字獨體字(包括部首)不過幾百個,加上少數非字部首,就組成了漢字的構字部件,其它大多數是由這些部件拼合出來的,拼合出來的字可再拼合成其它的字.從這個意義上講,漢字是拼形文字另外,很多音節的同音字在100個以上(如常用字的「yi」音節的同音字多達177個).擁有20至9個同音字的音節200多個.這些同音字合起來有8000多個,佔5現代漢語詞典6中10000多字的80%以上.這么多的同音字全靠字形的微妙差異來區別字義,這就加強了漢字的「形-義」之聯系顯示出字形識別在字義提取中的重要意義.
1.2 漢字的認知規律
1.2.1 漢字的識別及形、音、義激活的時間進程
認識或學習漢字,首先要識別它的字形.陳寶國[4]的研究表明:無論是高頻漢字還是低頻漢字其字形都最先得到加工.李祈雯[5]關於小學生的漢字聯想研究發現:字形是小學生認字的主要依據.C.A.Perfetti與L.H.Tan[6](1998)關於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的時間進程的研究結果表明字表的激活早於字音和字義,即字形的激活漢字識別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1.2.2 形、音加工對漢字提取的作用
從漢字的形、音對其意義的作用來看,許多研究發現字形的作用大於字音的作用.Sananumaal.[7]認為,單個漢字具有明顯的視覺特徵,可作為一個整體的圖形被識別,不必經過形--音轉換,而直接從字形獲取字義.艾偉[8]選用釋形字、同音字和其它偏旁的漢字為實驗材料,比較其形和音在漢字學習上的區別所得到的結果表明:形聲聯結的消退早於形義聯結;若形義聯結消退時,則形聲聯結早已不在,不再引起反應.金志成和李廣平[9]通過啟動作業和倒掩蔽方法考察了在漢字視覺識別中字表和字音的作用,結果表明:漢字的視覺識別比較符合「直通假設」,即從字形可直接到達字義另外,漢字作為人際關系的溝通媒介,其形意融合特徵,使得人們習慣於以形求義,更易從字形上直接把握符號所表示的意義[10].黃健輝和陳之[11]通過讓被試移動滑鼠以閱讀計算機屏幕逐字呈現之短文的實驗作業,發現字形在中文閱讀中似乎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1.3 小學識字教學難點
余賢君等[12]對小學識字教學難點的研究表明: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字形,佔54.4%;且在常見字形錯誤分類中,低年級學生的部件錯誤高達50%.
在1994年8月召開的「首屆小學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李國英明確提出:漢字識字教學法要遵循漢字構形學的規律,探索一條符合兒童接受心理又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新路子.
2 漢字的字形結構生成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與識字教學
一般而言,獨體字主要是通過「象形」和「指事」方式構成的,而合體字大多是由「會意」和「形聲」方式構成的.張大成和伍新春[13]據此認為,對於獨體字的教學,應依據其象形性、指事性的特點進行形義結合的分析,此時的字詞學習主要屬言語符號水平,重在建立形與義的聯系基礎.而對合體字的教學,則應利用其會意和形聲的特點,運用語言知識的掌握規律,使學生掌握理性的字詞結構知識,尤其是對於約占漢字80%的形聲字的構成規律,更應注意在充分直觀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自覺概括出形聲字的「偏旁部首表義、基本字表音」的構成規則,然後引導學生去靈活運用、廣泛遷移,使學生建立關於漢字的牢固的形義聯義聯系系統.其教學過程可舉例說明如下:
第一步,直觀:讓學生感知和識記一定數量的基本字和偏旁部首
1)學習和識記基本字
如水(河水)、心(心裡)、言(說話)、日(太陽)、目(眼睛)、表(表色)等.
2)學習和識記合體字
如「水+青=清」、「心+青=情」、「目+青=睛」、「言+青=請」等
第二步,概括:讓學生對直觀的字詞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綜合與比較,抽象概括出漢字的構成規則
如「清、情、請、晴、睛」等都包含「青」;但它們各自的偏旁部首不一樣,分別是:水、心、言、日、目據此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字的共同點是:都包含一個「青」,「青」是基本字,它表明各個字的基本讀音,即「qing」;這些字的不同點是:它們具有不同的偏旁或部首,各自的偏旁或部首分別表示字的意義范圍.由此可概括出構字規則:「偏旁部首表義、基本字表音」.
第三步,具體化:讓學生廣泛應用上述概括了的漢字構成規則
如呈現「跳、挑、眺」或「菜、踩、睬、彩」等,各組字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字(表音)和不同的偏旁或部首(表義),從而進一步使學生明確並鞏固所習得的漢字結構規則,即「偏旁部首表義、基本字表音」.
2.2 根據漢字的結構重組規律進行識字教學
由於字形教學(尤其是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應利用漢字的結構重組規律,採用以舊帶新,即「在熟字基礎上學新字」的方法進行教學.所謂漢字的結構重組規律,是指通過已掌握的字詞經驗結構的重新組合,在原有字詞經驗結構的基礎上內在地構建尚未學習過的字詞的新的心理結構,充分發揮已有字詞經驗結構的能動性和固著點的作用.在識字教學中,其具體操作如下:1)「加」操作:在熟字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加」筆畫或偏旁成新字.2)「減」操作:在熟字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減」筆畫或偏旁成新字.如「公」減一撇成為「么」;「何」減一偏旁成為「可」.3)「並」操作:將兩個或幾個熟悉的漢字相並列構成新字,如「人」與「人」相並列成為「從」「日」與「月」相並成為「明」.4)「疊」操作:將兩個或幾個熟悉的筆畫、部件或漢字相重疊成為新字,如「口」與「貝」相重疊成為「員」.5)「變」操作:在熟字基礎上通過變化字形結構(主要改筆畫)成為新字如「井」變成「開」……
結構重組的最大優點在於避免了每一個字詞都從頭學起,克服了單純依靠反復感知加深記憶痕跡的做法.由於利用結構重組規律減少了要識記的新部件,甚至不需要識記新部件,簡化了記憶程序,縮小了記憶單位的數量,擴大了記憶組塊的容量,因此有利於提高識字效率.
2.3 集中識字教學法的字形理據
遼寧黑山縣北關學校早在1958年所倡導的「集中識字法」的認知實質也是類似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歸類識字,強調的也是字形及其結構方式;它是基於漢字字形的構成特徵,把形旁或聲旁一致的漢字進行歸類,指導學生在識字時分析與比較一組字的異同點,概括出一組字的字形規律進行識字.例如,在「青:清、晴、情、精、靜」等一組形聲字的歸類教學中,就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使學生知道這一組字的共同點是都有表音的聲旁「青」,加不同的表義的形旁就構成了這一組字.在「主:住、柱、往」等基本字帶字的識字教學中,就是通過給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辦法引導學生利用基本字學新字、記新字,亦即,利用一組字的相同部分組成字串,突出其不同的偏旁部首,通過分析與比較,強化記憶字的不同部分,以識記新字.
3 漢字的字形結構對稱性及其認知規律與識字教學
3.1 漢字的字形結構對稱性
著重探討漢字的字形識別規律與識字教學,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即漢字的字形結構具有對稱性特點.
對稱性是自然界的一種普遍現象,它同樣存在於漢字的字形結構之中.絕大多數的漢字或是全部或是部分是對稱的[14].這是從廣義的對稱而言析,包括了漢字結構上平衡對稱和局部對稱,如黃、杜等字.據統計,在特別常用的42個漢字中,有11個是屬於兩邊對稱的.高尚仁[15]指出:對稱性是最常見的視空知覺的基本現象,這類特徵出現在漢字中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亞」、「卒」、「申」等.
若進一步細分,對稱性還可以分為鏡象對稱、中央對稱和軸對稱.它們具有拓樸和格式塔視空知覺的特徵,對於漢字的知覺心理,包括閱讀及書寫活動的分析和討論,均具有重要的理論及應用上的意義.
3.2 漢字識別中的字形結構對稱效應
艾偉早在20世紀20年代考察字形要素對漢字辨認和默寫的影響時就曾提出:筆劃兩邊對稱的字易於觀察,並以此作為對漢字簡化的要求之一.曾性初在談到漢字好學好用證據的時候也指出:完美圖形的一個標志是對稱,絕大多數漢字是對稱的(有的全部對稱,有的是部分對稱,有的則是對稱的重復或再重復).由於對稱本身是一種美,使人看起來感到舒服,又使信息量減少一半或更多,使冗餘度相應增加,要學要記的新內容相應地減少,故漢字更易學易記.

③ 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生字怎樣根據課文內容去識字

「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低年級要求小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800個左右,其中1200個左右會寫。由於在生活中口語的積累,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義,識記生字的字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而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精細,對結構復雜的字形不容易記住。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注重實踐和思考,創造性地開展了識字教學。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方法有哪些

一、引導學生隨文正音

農村學生,由於受方言的影響,因此讀准字音是識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學中,我讓孩子利用各種辦法讀准字音,聽讀和藉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樣隨文正音呢?就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隨機抽出讀錯或者讀得不準的字音進行糾正,把容易讀不準的音提出來,加以提示或反復讀幾遍,例如平翹舌音、前後鼻音。

而對於一些容易讀準的音,就沒有必要強調,不要每個生字都提出來強調,這樣會浪費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生字進行梳理,分析重難點,以便在課堂上做到心中有數。在讀准單個字音的基礎上,再讀准詞語,然後把詞語放進課文中讀。

二、引導學生隨文記字形

低級識字量大,如果集中識記字形會增加難度,也不符合兒童的識字心理,不科學。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分散識字。一年級下學期,已經出現了熟字帶生字、部首字歸類、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就要逐步滲透利用字的特點進行識記教學。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對比教學,同一個部首擴展漢字進行教學,通過理解字義幫助記住字形的教學。總之,要讓孩子對生字字形記憶深刻,達到記住字形的教學目的。

三、引導學生結合語言,隨文解義

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利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的意思,這種理解不同於高年級段教學中的解釋詞語,而是要讓孩子大概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要區分詞語的含義,對於一些重點的、關鍵的字詞不要模糊概念,要體會到位。理解詞義的時候要注意形象化,學生才會感到有趣,才會形象地體會到意思。閱讀課文便是最好的方法,要學生在讀書中學習、在學習里識字、在識字後讀書。更重要的是重視隨文識字的基礎上還要同樣關注朗讀訓練,識字是為了讀書,所以識字後的讀書過程就是新字的再現過程,就是學生鞏固新字的過程。

四、引導學生在編故事中識字

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富於想像,許多字他們都會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識記。既然識字教學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讓孩子喜歡學字、感受漢字的魅力,那麼就應該採取孩子喜歡的方式之一――故事識字法。比如一年級下冊《春筍》中「塊」字的故事:「塊」和「快」是雙胞胎,它們的名字都叫kuài,只要叫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就會跑來。我給他們重新起了名字。塊,喜歡躺在地上,就叫土塊;快,每天都很開心,就叫快樂吧!

五、引導學生抓住特點識寫結合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總是把寫字這個環節安排為隨機環節,課堂上有時間就寫幾個,沒有時間就課外再寫。其實,學生當堂寫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光說不寫或過後再寫,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在課堂上每學完一個生字我都能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把識記與書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注重寫字方法的指導,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⑤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語文課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識字教學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環節:讓學生說出自己從哪兒已經學會了什麼字;用什麼辦法記住哪個字。學生自選生字匯報,學習的自主權大了,利於學生自我表現,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實踐中積累的識字經驗,成為學生識生字的基礎。漢字造字的規律性,為放手讓學生嘗試識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學中,我們常常啟發學生:「假如讓你造這個字,你會怎麼造呢?」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小學二年級語文兩導兩練識字六的咋一問囊的質疑問難本課生字字形復雜,有什麼好辦法能記得又快又准確嗎

不是誰都有那本書的

⑦ 怎樣在一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突破字形難點

字形教學開始時,教師應該按筆順來引導學生分析筆畫,隨著識字量的內增多,學生認識的容筆畫形狀、名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也逐漸增多,這時,就可以用一個字的部件為單位來分析字形,不必再以筆畫為單位來從頭分析。在學生掌握了較小部件組成的較大部件以後,就應該以較大部件為單位來分析字形,不必再分析較小部件。

⑧ 二年級語文下冊會認的生字,孩子應該怎樣學

「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低年級要求小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800個左右,其中1200個左右會寫。由於在生活中口語的積累,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義,識記生字的字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而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精細,對結構復雜的字形不容易記住。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注重實踐和思考,創造性地開展了識字教學。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⑨ 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鞏固小學語文知識,我是個小學語文老師

1.巧設情境,營造快樂氛圍,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他們樂意學。新課程還呼喚有情趣的語文教學。教育心理學也指出:兒童主要是以形狀、色彩、聲音、感覺進行思維的。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生字寶寶」或「生字夥伴」等等,孩子喜歡的名詞,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比尾巴》這一課時,我就把生字做成一個個小動物卡片,上面寫上生字,孩子們很高興,很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且是很自覺,自主的學完這課生字。課後我隨便抽查,竟發現12個生字一節課有90%的同學全記住了,還有幾個同學最少記住了9個。通過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孩子們童心的釋放,培養樂學的美好願望。
2.巧用游戲,體驗快樂情感
卡羅琳這樣說道:「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孩子雖說他們的記憶有時是無意識的,但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有時的無意識卻能終生難忘,關鍵要看引導者如何來領路了。
記得在二年級上學期剛開學時,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怎麼了,男生女生口袋裡裝的都是紙卡,下課就模仿著大人的模樣玩起「紙牌游戲」來了,我一看這可不好,這不是「賭博」嗎?為此我是想盡辦法,沒收了一次又一次,可總能死灰復燃,孩子們為什麼這么喜歡玩這種游戲呢?後來我乾脆不沒收了,我就開始動起「紙牌」的腦子。一天,一個孩子拿出平時我們學習做的字卡在看,我的嘴角一下子有了笑容,這笑容是久違了的,因為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何不利用孩子們愛玩紙牌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識字呢?當天下午我就布置孩子們回家自做「紙牌」,有一個條件就是每一張紙牌的背面都必須是一個生字。第二天孩子們都高興的把「紙牌」帶到了學校。我把玩「紙牌」的新游戲規則教給了孩子們,沒想到,孩子們的興趣是那樣的高漲。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股新鮮勁又過去了。有了上一次的嘗試,我摸透了孩子們的心理,於是我又有了一種新的想法,孩子們平時老愛吃漢堡包、可樂、薯條這些洋食品。我就利用班級的後牆報,每天請孩子們吃「早餐」。我花心思做了精美的食品卡片貼在了牆報一角,取名為「今天你吃早餐了嗎?」,在每張卡的下面都是一個生字,每天我放學前更換,這樣我把學過的和將要學的生字按計劃地讓孩子們吃「早餐」,每天早上到校進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吃老師給他們准備的「早餐」。沒想到,孩子們還真的非常認真地每天堅持地吃著早餐。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識字量也大大提高了。在不知不覺的游戲中,讓孩子們體驗著快樂的學習生活。
3.教學形式的轉變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力的時間較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使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准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麼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復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接龍」等游戲進行。改變學習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正如陶行知說的那樣「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叫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是啊,教就是為了不教。只有轉變了我們的教學形式,識字教學,乃至教學生涯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4.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於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
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樹、村、楊」,「打、抱、扔」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後分析並要求學生區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木」旁表示與樹木有關的意義,「扌」旁表示與「手」或「動作」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的掌握帶有「木」旁和「扌」旁的漢字了。在很多的識字教學中,歸類識字也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教給孩子去歸類遇到同類字他自己就會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了。比如在第四冊《筍芽兒》一課教學時,學生很快就能將「口」旁,「扌」旁和「氵」旁的字放在一起,加快了記憶。因此,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是識字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
5.啟迪創新思維,體驗成功快樂
教師的最大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楊再隋這樣說過:「尊重學生,發展個性;關愛學生,理解寬容;相信學生,誘發潛能,激發創新。」我對這深信不疑。記得我在給孩子們區別「睛、晴、情、清、請」時,孩子們沒等我說完都忙舉手發表自己的區別方法。一個孩子說:「老師,你看,有目才是眼睛的『睛』。有太陽才會有『天晴』,心高興了是真『隋』,有水才會『清』澈,會講話,就能『請』人幫忙。」聽完我的兩個巴掌不由自主地和孩子們一起拍了起來,理解得多到位這出呼了我的預料。後來在這個孩子的帶動下還有編故事把這幾個字都用進去的。在老師和同學的贊美聲中,孩子們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孩子們純真無邪。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苞欲放在漢字中的童趣,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他們將會插上理想的翅膀越飛越高。
回答人的補充 2011-03-03 14:17 近日,聽了好多節低年級語文課,發現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一、「粉碎」漢字,識記字形復雜化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對字形的遺忘率高於對音、義的遺忘率。識字教學中,老師們為突出字形教學的難點,注重識字方法的研究。課堂上,他們極力溝通字形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增強意義識記的成份;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生字與熟字之間的聯系,以減輕學生機械記憶字形的負擔。在這種講究方法,追求高效的識字教學中,時常會出現將漢字分析得零零碎碎,聯系得雲里霧里的現象。以致事與願違,將識記字形人為地復雜化。

案例一:

師:今天我們迎來了一位新朋友「士」,誰能用自己的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生:「十」字加一短「一」。

生:「王」字去掉一橫。

生:與「土」字相似,但下面的「一」要短。

生:「二」加一豎。

生:我覺得它像一個小飛機的形狀就記住了。

生:我覺得它像墓碑上的十字架。

師:好,同學們不但說出了許多熟字,還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表揚你們。

案例二:

師:小朋友,怎樣記住「菜」字?

生:菜,上下結構,上面草字頭,下面是采字,合起來是「菜」字。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菜,上面草字頭,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來是「菜」字。

師: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來是「菜」字。

師: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來是「菜」字。

識字教學不只要注重教法,更要注重遵循漢字構字的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字形進行想像、肢解甚至「粉碎」。又如有人把「溫」分成三部分,「氵」「曰」「皿」,並將「溫」望文生義成「太陽照在器皿里,使水變溫」。這不符結構規律,這種編造會擾亂漢字構形的系統性。漢字,除了一部分筆畫簡單的獨體字外,大部分漢字可以分解成兩個或幾個小部分,這些小部分被統稱為部件。漢字數量雖多,但組成這么多漢字的部件卻是有限的。對於每個具體漢字來說,記住了它所用的部件和部件的組合關系,也就記住了這個漢字。所以,識字教學中,我們有「部件」的概念和意識。

如二年級生字「鼻」,這是一個易錯的字。教學這個字,老師引著學生分析出這是上中下結構的字,並要求學生注意「最下面的撇和豎不能出頭」。如此教學,「鼻」字顯得零碎。

「鼻」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自」,下面是「畀」(「畀」加上病之頭,就是麻痹大意的「痹」)。它是形聲字,上面的「自」(「自」是「鼻」的初文)表義,下面的「畀」表音。 「自」,怎麼會跟「鼻」子有關呢?聯系生活,與嬰幼兒建立「你我」關系的時候,成人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孩子:「我是誰呀?」孩子也會指著大人的鼻子說:「你是爸爸。」另外,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憤怒到極點,通常會指著他的鼻子罵。《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自」的本義是鼻,只是在古書里,找不出一個當鼻子講的「自」來。後來,通過甲骨文的研究,專家發現甲骨文卜辭里有「疾自」之語,意思是鼻子有病了。如果,圍繞這些,加強對字理的講解,滲透漢字蘊含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學生會學得輕松扎實些。這從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文字學、文化學知識方面有所儲備。

二、機械重復,鞏固訓練單一化

聽課時,翻看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書。發現每學完生字,小朋友們總要抄寫好多相關的詞語。且不論學生能不能理解、接受這些詞。光語文書上那方寸空白,密密麻麻地簇擁著一堆沒有稜角的字,就會讓人心痛。再看學生作業本,為讓學生「能按筆順規則正確書寫漢字」,一名一年級小朋友,竟要用十六個田字格將生字「嘴」的筆順完整地展現出來。這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一個注意力正在發展提高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項頗為艱巨的工程。

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應該遵循「多認少寫」的原則,不要求寫的字決不能讓學生依樣畫葫蘆。抄寫過多,容易讓學生形成不良的書寫姿勢與運筆方法,以致學生厭惡識字寫字,讓《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落空。

識字教學不能靠單一的反復抄寫來鞏固,應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將識字與閱讀,識字與寫話,識字與游戲聯系起來。如,有教師在實踐中自編了一個游戲活動,名之謂「背寫猜字活動」。這種活動簡單易行,具體操作是:學生甲用食指在學生乙的背上寫字,然後讓學生乙猜是什麼字,甲、乙學生交替進行,誰猜中的多,誰就是勝者。這個活動不局限於兩個人玩,也可以在兩個小組間進行①。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生甲用食指在學生乙的背上寫,是書空練習;學生乙憑借觸覺,感知學生甲的手指運動,然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學生甲寫的是何字,這是一種心理練習寫字的活動。這種游戲帶有比賽性質,學生樂於參與。

三、面面俱到,寫字指導「精細」化

寫字教學,教師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教什麼」的問題。課文生字表中的字,不是教學的內容,至多算作「原料」或「有待加工的粗糙的內容」。寫字教學是否有效,有賴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選擇與優化。

實際教學中,大多老師並不知道教什麼,而是「什麼都教」。

如,「杏」花的「杏」,老師教「書寫順序——要先上後下」;強調「撇捺舒展」,並用上了優美的比喻——撇、捺「像小姑娘的裙子」,「像小鳥的翅膀」,補充基本筆畫的書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撇「帶尖」捺有「腳」。

這種百無一漏的寫字指導,「精細」至極,淹沒了教學理應強化的書寫要領。教師洋洋灑灑,學生不得要領,反倒貼了自己寶貴的練習時間。要知道,寫字屬於動作技能領域的學習,技能主要通過練習形成的。

奧斯貝爾說:「如果把全部的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面面俱到的講解,實則是教師將學生當「0」看待,忽略學生已有的寫字經驗與技能。難道學「木」字的時候,老師不講「撇捺舒展」?難道「先上後下」,學生會寫成「先下後上」?

教學,應有所教,有所不教,言簡意賅,一語中的。這個字應該教什麼?我以為這個「木」與「口」組合成的「杏」,「木」與「口」都發生了變化,不同於常態的「木」與「口」,字形都扁了。其中哪一筆畫最能表現這種變化,無疑,「木」字的中豎要寫得短些。這些內容,教的是部件組合之後的一種變形,一種具有規律性的變形。

因此,寫字教學中,教師不應在學生習字的園子里精耕細作,應「精講要點」,給予他們足夠的練習時間,讓學生自己細細耕作,形成書寫技能。

四、追求完美,習字過程「理想」化

每次練字,學生總習慣性地左手握橡皮,右手拿鉛筆,好像他們一落筆,就是准備出「錯」的。再翻看《學生習字冊》,發現好些學生的習字冊被橡皮擦得皺巴巴的,田字格留有反復書寫的鉛筆印痕。一詢問,才知是教師要求學生將書寫不工整的字擦掉,重新書寫的。如此嚴格的要求,折射出教師謹嚴的工作態度。但從學生習字的角度看,這種做法,缺乏科學「習」字的意識。

閱讀全文

與淺議小學低年級字形識字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