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中小學教師網路教研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

中小學教師網路教研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24 16:56:03

1. 網路環境下學科整合教研指導能力的提升策略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網路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日新月異,基於網路環境下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也逐漸盛行起來。網路環境下的校本教研是指通過對新課程理念的運用,充分利用學校網路資源為平台,輔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發揮網路平台開放的、富有個性化的特點來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深度整合和優化網路上優秀的教學資源,進一步加強教師教學中的研究和實施,提高校本教研的效能。
基於對網路環境校本教研的認識,以及學校硬體、軟體等條件的具備,我們對網路環境下開展校本教研作了大膽的嘗試。
一、開展網路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認知
在開始階段,由於教師的年齡差異,對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掌握參差不齊,對網路教研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如觀念上的落後等會使得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能接受網路教研。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在學期初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發展評測,掌握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結合評測報告,聘請相關專家,充分利用教師的課余時間開展了幾次現代教育技術的專題培訓。培訓結束後,再以比賽的方式促使老師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開展網路環境下校本教研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網路資源,開展集體備課
1.以網路為主要載體,打破傳統教研時空的束縛,把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傳遞給每一個教師,讓教師們與專家名師們零距離接觸。每學期開學初,學科組組長帶領本學科教師一起學習相關學段的《新課程標准》精神,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認知發展規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情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制訂詳實的教學計劃,還要將備課內容詳細劃分,即把整套教材的備課內容按單元具體落實到人。
2.每個教師專攻自己分配的備課任務,這里的主攻是指利用網路資源,如微課、典型課例等,深入研究各單元教學內容,在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情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寫出自己相關備課內容的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製作微課等。教學設計在格式上有統一的要求,在右測留有一部分的距離,方便教師們在集體研討時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改。
3.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按照單元教學進度,每單元主要負責人提前一周對自己負責的備課內容以說課或微課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參與者在聽取主講人的展示後,針對相關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學程序設計、重難點問題的解決、練習的設計、課堂評價等方面進行集體研討,最終達成一致,確實有爭議的,可藉助網路進行查詢,達成共識,形成教學設計定案。同時,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準確的預判,亦可利用網路資源,查找相關資料,上傳到學校交流平台上,實現資源的共享。
三、利用網路錄播手段,以微課方式呈現課堂教學,分析和反思教學
每位上課的教師結合自己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具有個性化的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授課人可利用網路錄播室,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錄下自己整節課的上課過程,教師後期通過看錄像的方式,可以清晰、直觀地再現出問題的存在,發現自己在講課過程中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寫成分析報告。優秀的課例或成功的地方通過對錄像進行精心剪輯和處理,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和保存,充分利用微課的短小精悍,不僅有利於教師之間的交流研討,也可作為其他班教學的有益補充。
網路環境的日趨完善,給我們的校本教研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與以往傳統的相比,網路環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動極大地拓寬了校本教研的空間和距離,有效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效果,也成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2. 教師從事教育研究的方式和策略

(一)提出研究問題
對於教師來說,提出一個有價值的研究問題其實並不簡單。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呢?一般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遭遇的種種困惑是教師研究問題的直接來源之一。除了從教育教學困惑中提煉出行動研究問題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提煉和形成自己的研究問題。這包括:(1)從具體的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2)從理論學習和閱讀中發現問題。(3)從同伴交流中發現問題。(4)從學生差異中尋找問題。(5)從學校和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6)從教育政策實踐中發現問題。可見,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從行動研究的角度來看,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的理想途徑應當是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的途徑。
在教育生活中,困惑和問題無處不在。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題呢?回答是否定的。教師在提出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幾個基本原則:
(1)問題要有研究價值。即教師所研究的問題應當有助於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有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問題要具有現實性。即教師所提出的主題是基於對當下教育實踐問題的思考,且其研究主要是為了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
(3)問題要有科學性。這是指教師要依據客觀事實或科學理論、遵循科學程序,提出所要研究的「真問題」,而不能異想天開地人為製造問題。
(4)問題要具體明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既有宏觀層面上的「大」問題,也有比較微觀的「小」問題,教師在選擇行動研究的問題時,究竟應該如何取捨呢?一般認為,教師應當取「小而精」的題目。
(5)問題要有可行性。教師在確定研究問題時,既要考慮到問題本身的重要性和研究價值,還要考慮到有沒有可能完成這樣一個研究課題。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客觀條件(包括圖書資料、研究時間、設備、人員、經費支持等);主觀條件(研究者本人和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理論水平、研究能力與專長、研究興趣等);政策環境(教師的研究應當自覺地與教育政策精神相吻合)。
(6)問題的獨特性與創新性。這要求教師在選擇研究主題時,要考慮自己研究與他人研究的不同,避免重復性的研究。
(二)初步研究分析
教師診斷和發現了所要研究的問題並不意味著立即就可以開始進行研究了。在此之前,應該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初步討論。教師可以召集由專家、同事、學校領導甚至是家長、學生等參加的研討會,以就課題研究的意義、價值、目標、研究方法等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發揮群體智慧,綜合各種意見,形成總體的研究計劃。
同時,研究者還要開始廣泛搜集、閱讀相關資料,進步步明確研究問題的本質、現狀和可以利用的資源等。
(三)制訂行動研究計劃
教師應該怎樣制定自己的行動研究計劃呢?或者說一份合適的研究計劃應該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一般而言,教師的行動研究計劃應該包括如下一些具體內容:
(1)研究問題。教師所選定的問題既是工作中要加以解決的問題,也是研究中要解決的問題。在撰寫研究計劃時,研究者應該清晰地對問題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清晰界定,以便於開展研究,這一點上文已經提及。
(2)研究設想。這里所言的「設想」主要是指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一些預想的方案和路徑。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在選擇研究方法和路徑時,應當充分將研究與自己的教育教學行動有機結合起來,這是行動研究的客觀要求。
(3)過程規劃。即對整個研究過程及其具體的研究活動進行合理安排,這包括對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集體研討、具體研究任務的分配與落實、中期檢查、反思與改進、最終研究結果的呈現與推廣應用等等的科學規劃。
(4)研究進度與時間表。任何類型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對研究進度和時間長度有宏觀上的把握。對於教師來說,由於行動研究與教育教學工作改進是一體的,所以研究的進度和時間表不能規定的過死,而應當留有餘地,可以視情況的變化靈活地加以調整。
(5)技術性問題。比如說,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收集研究資料,是運用調查法還是訪談法?又如何分析資料?整個研究是傾向於定量研究,還是傾向於定性研究?就這些研究技術本身而言,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對於研究者本身來說,究竟選擇哪一種研究技術,關鍵要看行動研究的實際需要和研究者本人的擅長。
(四)行動
這是落實和展開研究計劃的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根據自己既定的研究計劃開展科研活動,另一方面又要不斷地觀察、記錄、反思和評價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並及時地加以調節和控制,從而真正在研究過程中養成研究意識和能力,並努力達到「教研相長」的雙重目標。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教師的行動研究要遵循"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盡量避免研究游離教學實踐的「兩張皮」現象。
(五)成果展示與反思
教師的行動研究成果展示形式比較靈活,包括教學課例;教育案例;研究報告;反思日記;科研論文等。其中,研究報告是常見形式之一。教師的行動研究報告不同於學術報告,它應該具有這樣兩個效能:(1)經驗分享。教師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不僅服務於改進個人的教育教學實踐,同時也需要將自己的經驗與身邊的同事進行分享。就這一點說,教師的行動研究報告在表述上應該便於經驗的推廣和交流。(2)公開。雖然教師的行動研究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追求公開發表研究成果。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公開發表自己的成果也是好事。因為,這將使個體或少數教師的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圍內為其他人借鑒,同時也為宣傳自己、獲得更多反饋信息打開了窗口。
至此,我們仍不能說教師的行動研究可以化上句號了。一個重要的環節——行動研究評價與反思不可或缺。這個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對整個行動研究計劃進行總結和反思。它包括兩個具體任務:一是對所研究的問題作結論,即分析行動研究是否完成目標;二是對整個行動研究的計劃、策略、步驟等進行分析、反思和批判,為下一個(循環)計劃作準備。前部分是有關行動研究目標成效檢討。後部分是有關行動研究本身作評價,如弄清楚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限制。可見,這個環節中的反思活動不僅有利於教師改進未來的研究活動,而且有利於督促教師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

3. 網路教研對教師的發展有哪些積極作用

1.建立學科學習抄網站(web)進行網路教研的方式2、教師依託教育博客,促進自我反思,提高專業素養3、教師通過在線研討和教育論壇,實現同伴互助,共同提高4、利用遠程教育平台,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總之,網路教研的作用很大,它能實現教師跨區域、跨時間、大范圍、多層面的交流,對於促成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傳統教研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網路教研已為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同並運用,它必將成為現代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式,與傳統教研互補結合,共同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助力。

4. 互聯網+教研1.做法舉措2.存在問題3.意見建議

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背景下,教研的模式及發展路徑發生了重要變化。在梳理同類研究基礎上,該文從「互聯網+教研」模式的角色、內容、資源、環境及評價等關鍵要素出發,闡述了教研形態在互聯網進程中的轉型特徵;基於路徑依賴視角分析了影響「互聯網+教研」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益者認知能力、政策制度、經費投入、技術支撐、評價機制等,旨在探究教研模式呈現多樣化的原因,從而為教研模式的選擇提供參考。該文提出了樹立協同發展願景、政策頂層設計保障、優化技術支撐環境、經費投入結合實際、教研服務供給改革、基於數據驅動開展教研評價的發展策略,以期為教研實踐提供指引。

關鍵詞:「互聯網+」;教研模式;發展路徑;路徑依賴理論

四、開展「互聯網+教研」實踐的策略性建議

(一)運用互聯思維,樹立協同發展的教研願景

面臨新時代的挑戰,需要用互聯思維考慮教研問題,多方協同參與。(1)樹立共同願景,營造在線協同發展的教研氛圍。通過互通聯結,聚集具有專業發展需求的教研參與者成為教研共同體,在志趣相投的文化氛圍中共同探討和嘗試解決教學中的典型問題。如今,依託網路平台,形成了網路名師工作室、在線教研社區等形式多樣的共同體教研路徑[20]。以「浙江省網路名師工作室」為例,一線教師通過網路結交名師,在共同的價值觀和願景感召下進行持續的專業學習和實踐成果共享[21];(2)發揮社會協同力量,助力協作教研[22]。如浙江省和安徽省的教育廳教研室聯合教育信息科技類企業,在多所城鎮、鄉村中小學實施AI教育公益計劃,讓一線教師掌握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減輕教師重復性工作量,實現「人與人工智慧」協同發展;同時,教育信息化企業人員開始參與課堂教學設計和教研活動,深入了解教師教研所需,為教研提供更多服務。

(二)堅持頂層設計,完善「互聯網+教研」政策保障

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能夠營造高效有序的「互聯網+教研」全局觀,為帶動教師成長提供有利的政策環境保障:(1)發揮國家政策戰略導向作用。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信息化帶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作出了「全面振興教師教育」戰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支持教師專業發展,呼籲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2)政策扶持保障「互聯網+教研」的行動實施。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青島宣言》中指出:「為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供廣泛的系統支持,激勵教師創新,協助研發教研網路和平台的建設」[23]。

(三)兼顧區域特點,逐步優化「互聯網+教研」的技術環境

在「互聯網+教研」實踐中,技術支撐的作用最為顯性化。例如,從視頻技術輔助教學實景還原,到移動技術提供優質攜帶型資源共享;從虛擬技術支持情境式教研體驗,到智能技術精準教研分析。然而,我國各區域發展差異明顯,在開展「互聯網+教研」實踐時要考慮到區域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技術環境的實際,逐步優化。要進一步彌合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數字鴻溝,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按照「四代同堂」[24](開發一代、試用一代、推廣一代、普及一代)的模式與思路整體推進。對於「互聯網+教研」實踐,可以先做小規模的技術變革嘗試,然後再逐步大規模優化:(1)先允許「互聯網+教研」小規模進行應用;(2)根據實踐成效施加改進;(3)大規模推廣應用;(4)普遍適應進而實現迭代的良性循環。

(四)經費投入結合實際,強化優質教研資源的示範效應

優化「互聯網+教研」的建設方式,結合實際選擇投入的側重點[25]。首先,以解決教研難點問題為核心,按科學流程將經費投入到教研平台軟硬體建設、教研師資培訓、教研模式選擇、教研成果應用推廣上。如福建等一些省份匯聚多方經費成立基礎教育研究院,投入基礎設施、吸納人才,既有利於匯聚基礎教育信息數據進行監測,為教育決策提供學術支持,也為一線教師提供信息咨詢服務[26]。其次,要結合省、市(州)、縣(區)、學校地方情況調整教研經費投入機制。在落實基本教研服務投入標准基礎上,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學校自籌經費情況適當增加教研服務類別,如購買虛擬服務,引入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新技術,實現讓教研團隊感同身受的強情景感知環境創設。而對於欠發達地區,則需要專項補助資金保障基礎信息化經費投入,或與優勢區域結對進行網路合作教研。如詹家鎮中心小學利用衢州教育結合自身特色開展「名師資源網上共享」活動,當地老師感言到:「以前一年才去城裡聽幾堂優質課,而且名額有限,大家要輪著去,網上名師課堂開通以後,我們不用出校門就可以聽城裡的名師上示範課,只要想聽隨時都可以」[27]。

(五)創新基於網路的教研眾籌機制,變革教研服務的供給方式

探索教研眾籌機制創新,增強教研服務供給側對接需求側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28]。眾籌本是一種大眾商業融資方式,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社會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在教研領域中,眾籌思路指引下的教研眾籌意味著活動可以由「草根」教師發起,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展示其教育創意,爭取校內外教師、同行、專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教育資源或技術支持。例如浙江省溫州鹿城區「面向未來的教師」研修項目[29],圍繞教學研究、教學技藝、教學手段、學科信息技術整合等方面,集合參與教師的力量快速匯集許多種實用教學科研工具,教師在參與教研眾籌中獲益,實現優質教研資源的共建共享。此外,教研供給服務形式還可由教師結合自身經驗和需求自下而上提出[30]。依據對教師授課行為、課程教學實施過程追蹤及教師發展情況的數據分析診斷,教研服務供給方提供定製的「菜單式教研」綜合服務,實現教研資源的自主選擇。

(六)基於數據驅動手段,推行彈性和多維的教研評價

教研評價是「以評促研」的重要動力之一[31]。數據驅動的教研評價為教師的能力發展提供精準的依據指引,教研評價從經驗模糊評判、反饋調節欠缺,轉向為利用數據挖掘工具開展伴隨式的教研行為分析。基於數據驅動推行彈性評價和多維評價,有助於激發教師的教研活力:(1)從評價范圍角度來看,集約化評價方式更適合於工業時代的標准化批量生產方式,而彈性評價更加提倡教師參與互動和進行教育創新,可藉助網路評課工具、網路問卷、教研社交網站、教師檔案袋系統等多種網路工具進行豐富數據採集和評估。由此,鼓勵教師藉助互聯網開展「切口小、范圍廣、方式多、周期短、見效快」的教研活動[32],適當淡化競爭,促進教師發自內心合作;(2)從評價內容來看,以網路教研活動為載體,包括對不同學科、學段的教師知識能力、教師學習軌跡、教研行為、教研風格等內容進行診斷和評測,可以獲得大量靜態或動態數據,輔助進行更加細微、多維層面的解讀和評價,教研評價更加清晰、顯性和有效。

五、結語

「互聯網+」是助力教研新發展、提升師資水平的重要機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中小學教師教研的全過程,並發揮著日漸重要的影響。如何迎接「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教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正確探索「互聯網+教研」的組織模式和發展路徑,這既不能簡單「唯技術」,也不能孤立「談教研」,而是要把技術和教研相融合,秉持創新性的思維方式來加以推動。本文探討了「互聯網+教研」模式的結構要素及其路徑依賴視角下的發展影響因素,並針對推動實踐提出了相關的策略性建議。在未來,如何將「互聯網+教研」模式有效落地、持續優化其發展路徑,仍需進行更多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5. 中小學教師教研的必要性

其實很多制度的最初本意都是很好的,教師教研也是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促進教師反思自身的教育,但是當這個制度與教師的職稱評定相聯系,間接的影響到了教師的收入,教研就變味了,變成了為教研而教研,不是為了成長而教研。更多的人為了能有教研,不得不出錢買來教研成果的發表,甚至買論文,真正專業成長的本意已經失去了。反倒變成更多的人評上職稱後就不肯再教研了。倒是養肥了一批雜志社,呵呵呵。
我研究過教師的教研現狀,大部分的研究層次很低,更多的是重復研究和教育總結,對教育科學的促進作用不大,更多的只是評職稱的手段,但是反之,如果沒有教研,是不是也會有很多弊端了,就像是沒有壓力的學習,不用考試的學習,更多的人就會放棄呢?而且不根據教研成果評職稱的話,是不是走後門的人更容易評上職稱呢?而真正能夠有意識的促進自身成長的教師,是不是會在教研上有一定的成就的呢?
個人淺見,作為教師的共同的無奈吧,呵呵。

6. 如何通過網路教研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其實現了資源的交流與共享。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動態、交互的網路教研平台,對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方面,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

網路教研在教研過程中運用了網路技術的教研活動,從學習方式與教學研究實踐方式的視角來看,網路教研則是指將網路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研究生態環境的有機因素,以探究學習交流研討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研究活動。

(6)中小學教師網路教研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擴展閱讀:

網路教研的相關要求:

1、加強學習,轉變教研觀念:各學科教研員必須加強學習,轉變傳統的教研理念,樹立新的資源觀、教研觀和共建合作觀,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做到會使用計算機和網路,能在網上收集、整合、發布各種教育信息和教學資源,不斷提高網路教研的能力和實效。

2、加強培訓,提高技術水平:要加強對教研員和廣大教師的網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網路知識、電腦處理文字、學會在網上收集各種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學會建立博客、學會應用電子郵箱傳遞電子文檔等。

3、中心校為核心,以研修茶座為平台,進行集體備課:各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組織課堂教學,根據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寫出自己的教後反思,在相應教案後以評論的形式上傳。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師網路教研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