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音樂教案
鍾聲叮叮當》:即興表演豐滿了悅耳的鍾聲效果,猶如交織成一曲美妙動聽的「鍾聲交響曲」,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2、欣賞樂曲《靈隱鍾聲》
3、編創與活動: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感受樂曲誇張而富於童話色彩,又有輕松和滑稽氣氛,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引導學生聆聽電子琴獨奏曲《靈隱鍾聲》感受形象鮮明的電子琴獨奏曲。作者以電子琴的豐富音色和寬廣的表現力,並能參與進行即興表演。
三、引導學生學慣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四、通過樂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1)初聽,(完整聽全曲)(提示學生隨樂曲輕輕拍手)。
2)談談所聽內容;介紹《維也納的音樂鍾》設問:你能否聽到鍾擺的滴答聲?
學生討論: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唱一唱主題曲調
設問:A、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 B、你能想像宮里的情景嗎?
3)復聽全曲,師生交流
4)復聽:結合音樂情緒自由地隨音樂即興律動。每當主題曲調出現時,邊哼唱,賓合著音樂拍手或做動作
2:聆聽《靈隱鍾聲》
1)導入:你們去過寺廟嗎?(學生說說廟里的情景)
師:你們聽到過廟里的鍾聲嗎?請你用聲音模仿一下(學生自由模仿)介紹杭州靈隱寺
2)放錄音,學生聽引子部分——鍾聲(師: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鍾聲嗎?)學生討論
3)看書上譜例學生哼唱(再次聆聽樂曲主題音樂,學生邊看譜例邊聽邊哼唱,邊思考聽了這曲調,想像這是哪裡的場景?師:在寺廟里除了聽到鍾聲,還有什麼聲音?你覺得如何加上木魚伴奏呢?練慣用彈舌模仿木魚聲(隨音樂用彈舌模仿木魚聲為樂曲伴奏)
4)欣賞全曲,學生自由用動作表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5)小結:這是中國佛教音樂中的鍾聲,很有特徵,特別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鍾聲,有很多人前往聆聽
3: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學生拍打節奏
學生分組試編——展示——修改——唱——用豎笛演奏(加即興表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
2、表演歌曲《美麗的黃昏》
3、音樂唱名學習。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
5、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麗的黃昏》。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復習七個唱名,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能用七個唱名組成簡單旋律。
四、通過樂器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鍾聲叮叮當》分聲部唱一唱——二聲部合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表演《美麗黃昏》
1、導入:黃昏的晚霞美嗎?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是怎樣來表現的呢?
2、聽錄音——學生談感受——聽音樂,學生說說是幾拍子的?——放音樂——學生試拍——師生隨著音樂一起拍打
3、引導學生用動作即興表演(放音樂,學生自由做動作)
4、跟著錄音輕唱(連唱,注意及時、敏捷地換氣——能夠不同的速度演唱這首歌;)
5、說說表現的意境和情緒有什麼不同?(分組討論)
速度 表達的情緒
稍快 輕松、愉快
中速 寧靜、美妙
稍慢 低沉、壓抑
6、輪唱(聆聽錄音學生感受——將學生分成二組,甲組先開始唱,唱至2時,乙組從頭開始唱——教師指揮,學生輕唱,要求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部又能聽到另外一個聲部的歌聲——為三個樂句分別想一個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有感情地進行三部輪唱,注意三拍子的韻律)
7、學唱歌譜——學生用豎笛演奏A、重點唱一唱第一樂句前六小節,並畫圖形譜
1)學生畫出第二樂句的圖形譜
2)連起來唱——進行輪唱
8、選擇三角鐵、串鈴、小鼓、雙響筒在「叮咚」處伴奏
分組嘗試——分組展示——學生評價
用豎笛和三角鐵伴奏,學生自由表演。
第八課 愛鳥(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一隻鳥仔》
2、表演歌曲《一隻鳥仔》
3、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一隻鳥仔》,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素材統一,形象完美的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一隻鳥仔》。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和純潔的性格。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通過樂器學習歌曲《一隻鳥仔》,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初聽歌曲《一隻鳥仔》,聽後說說,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聽後學生自由說)
再聽歌曲,引導學生發現,在這首台灣民歌中出現了許多襯詞和象聲詞,使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更加與眾不同。
2、學唱歌譜(音組「5、6、1、2、3」)
1)教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跟唱(二遍)(唱譜是不加下滑音記號,注意八分休止符)
找出難唱的地方重點練唱
2)豎笛演奏《一隻鳥仔》旋律
3)讀一讀歌詞(重點讀象聲詞,模仿出鳥的叫聲)
4)輕輕地跟著范唱錄音唱(二遍)
重點練唱:
2 3 │ 2 3 2 1 │2 0 5 5 │2 0 0│
透 早 起來(伊嘟)拐 一 下 拐
2 5 6 │ 5 0 0 │
哮 啁 啁
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唱好襯詞和象聲詞,把歌麴生動有趣的愛鳥心情表演出來、在四分休止符「0」用 ⅩⅩ 拍手
3、識兒童玩鳥行為圖
出示四幅兒童玩鳥行為圖,請學生說說哪一些行為是對的?哪一些行為是錯的?為什麼?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增強學生護鳥、愛鳥的環保意識)
4、表演
分小組自己按照樂譜練習——分角色演唱和伴奏——展示——集體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表演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音樂游戲:曲調接龍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旋律婉轉、流暢、動聽,歌詞形象生動,,作品充滿深情地敘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一片愛心。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四、引導學生通過聽辨、曲調接龍等游戲形式,進行師生互動互動交流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提高音樂基礎能力與即興創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導入新課:(放伴奏音樂,同學戴著小鳥頭飾飛入教室)
教師談話後(放錄音范唱)問題:歌曲中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准備給歌曲取個什麼歌名?生:答
⒉、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范唱兩邊,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師:這首歌曲的節奏有什麼特點?這組節奏型共出現了幾次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讀——拍——唱——吹(豎笛)——交流,一起唱
3、指導學生隨著音樂讀歌詞(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細細體會小烏鴉是如何愛媽媽的。
4、學唱歌詞
1)模唱—講解連音線的唱法——區分 5—3與 5—2 音唱准——有感情地輕聲唱歌
2)表演(完整地唱一邊)分組討論該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擊樂器與豎笛伴奏——展示
三、聽辨活動
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聽一聽曲調的色塊中,老師彈奏的是哪一組音?)
教師彈奏兩邊,學生聽辨——連起來唱一唱——聽辨快的同學給予表揚
四、曲調接龍
1、復習學過的 1、2、3、5、6一起唱一唱
2、將范作唱一唱,讓學生找出接龍的特點(即第二個曲調的開始一個音與第一個曲調的最後一個因是同一個音,曲調與曲調的銜接要按節奏銜接,不能脫節)
3、小組即興接龍(師生接龍。開火車接龍,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接的最好、最快。
2.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3. 幼兒園魯冰花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內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容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4. 歌曲《魯冰花》
「魯冰花」是台灣同名影片《魯冰花》的插曲和主題歌。雖然距離影片在大陸放映已經過去了將近10年,但是「魯冰花」這首歌一響起,還是會有很多人喜歡。因為清純的童聲合唱,配以甄妮感傷的聲調,就像是來自故鄉,來自童年、來自母親的呼喚,讓人感到親切、感到溫暖。這部影片一開始的鏡頭是一片滿山遍野的小黃花,話外的童音向大家介紹到這種無名的小花朵就是「魯冰花」,它原來只是茶農栽來用作肥料的。盡管在外人眼裡,魯冰花非常得不起眼,但是對於買不起肥料的茶農來說,它卻非常的可敬。因為魯冰花「雖然死了」,卻換來了「很香很甘的茶」。為了表達對魯冰花的喜愛,茶農在山歌里用它來寄託對母親的思念。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魯冰花」這首歌,它在影片中以不同形式被多次演唱,強烈地烘托出影片的悲劇氣氛。 甄妮的開篇演唱:打開童年的記憶 「啊~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凡是聽過「魯冰花」這首歌的人,都會為開頭的童聲合唱所打動。它總能在瞬間激起每個漂泊在外的人對於童年的記憶。 在影片開頭,這首歌被歌手甄妮完整地演唱。歌聲隨著郭雲天老師的竹筏緩緩移動,茶山美麗的山山水水映入眼簾,劇中的主人公——阿明和姐姐茶妹出現在採茶的鏡頭中。音樂與景色相得益彰,喚起觀眾濃濃的鄉愁。 故事就從郭雲天老師來到茶山寫生開始,他意外地結識了在山上揀柴的阿明和茶妹。當他得知阿明也很喜歡畫圖,就把自己的畫慷慨地送給自稱愛畫圖的阿明,還自嘲地簽名「傻瓜」。阿明卻沒有想到,學校里從大城市新來的美術專家就是這個叫「傻瓜」的人。 在阿明與茶妹所在的中山國小,校長還有主任的精力都放在升職的勾心鬥角中,對孩子們的教育冷酷而且教條。阿明是出了名的淘氣包,經常因為惹禍被老師認為是弱智、低能兒,為此遭受各種體罰。盡管如此,阿明還是一如既往地玩耍,畫畫,沒有絲毫的壓抑。郭老師來了之後,以特有的親切、寬容,讓阿明對畫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信心。 茶妹,阿明姐弟的合唱:讓你深深同情 也許正是因為淘氣,不拘於管束,阿明的想像力才沒有被刻板的教育所束縛。在他的繪圖中,對於家鄉的山水、周圍的生活,有著異常生動的表現力。當郭雲天老師發現阿明的天分後,他開始竭盡所能地幫助這個孩子。 阿明的姐姐茶妹在美術班上的曠課,讓郭老師對這兩個連蠟筆也買不起,卻酷愛畫圖的姐弟倆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後來,通過家訪才知道,阿明的家境極其貧窮。他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爸爸是個善良、朴實的茶農,為了經營好幾塊茶地,阿明爸爸沒日沒夜地在山裡忙。盡管如此,還是付不起昂貴的地租,買不起肥料和農葯。沉重的生活膽子讓他脾氣很暴躁,經常打淘氣的阿明。姐姐茶妹很懂事,為了讓阿明安心畫圖,自己退出繪畫比賽,回家幫爸爸抓茶蟲。 阿明小的時候,媽媽喜歡抱著他唱「魯冰花」這首歌。所以,在媽媽去世後,姐姐經常哼這首歌。郭老師家訪時無意中聽到了,讓姐弟倆唱給他聽。在這里,二人的童聲清唱,配以郭老師帶他們給媽媽上墳,一起玩耍、述說願望的鏡頭,讓觀眾對阿明的身世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同情,對他的繪圖夢想也產生了由衷的期待。這樣有天分的孩子,出生於這樣一個貧寒的家庭,理應得到學校更多的關注。但是,只有郭老師給阿明買蠟筆,帶學生幫阿明一家抓茶蟲,鼓勵他好好學畫。在其他老師的眼中,這個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窮孩子,是根本不值得他們關注的。 茶山的回聲:聲淚俱下的質疑和呼喚 在影片中,鄉長是當地最有錢有勢力的人。學校里的老師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想方設法地巴結鄉長的兒子林志鴻和女兒林雪芬。林雪芬已經是中山國小的一名教師,林志鴻還在上小學,是阿明的同班同學。他很乖巧,但是對於繪圖卻非常死板,缺乏想像力和表現力。在郭老師推薦參加繪圖比賽的名單中,本來沒有林志鴻的名字,但是老師們為了討好鄉長,硬是聯合起來在有限的名額中把阿明擠掉了。 這件事情,對於酷愛畫圖的阿明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他本來就已經患了肝病,病情因為悲痛而惡化。急於參加競選的鄉長為了讓郭老師幫他畫一副神氣的自畫像,接受了郭老師求情,給阿明家送去了打蟲的農葯。但阿明的爸爸因為阿明生病耽擱了給鄉長投票,這讓鄉長非常氣憤。為了報復,他催逼阿明爸爸還清以前所有的債款。阿明的爸爸是一個有骨氣的茶農,他賣了豬崽,還了鄉長的錢。但是,這樣一來,阿明也就沒有錢治病了。郭老師因為阿明的落選,在一氣之下打了主任一頓之後,悲憤地離開了茶山。他的離去,讓阿明本就病弱的身體再次受到沉重的打擊。不久後,阿明就死在了河邊的畫紙旁。 一個窮人家小孩子的死,與夢想的破碎,在茶山很快就被大家淡忘了。但是郭雲天老師並沒有忘記阿明對於畫圖的夢想,他帶著阿明的畫,參加國際比賽得了金獎。消息傳來,鄉長,還有認為阿明是「低能兒」的主任、校長們,才興師動眾地集合全校,站在烈日下給阿明召開頒獎大會。與鄉長那一番空洞虛偽的發言相比,茶妹的話朴實得讓人落淚。「我爸爸不會說國語,他說,為了一個死去的小孩子,讓大家站在太陽下面那麼長時間,真的很不好意思。如果我弟弟還在世,他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鄉長和校長、主任那一副副道貌岸然的神情,與阿明爸爸、茶妹的淳樸、善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阿明的死難道僅僅是因為病痛嗎?看到這里,除了悲傷,還有悲憤! 影片結尾,在郭老師和鄉親們的陪伴下,茶妹把阿明身前的畫一張張都燒掉了。阿明爸爸哭泣著把獎狀扔進了火中,在他質朴的心中,更多的還是埋怨自己,埋怨命運。 結尾在茶妹困惑的淚光中,茶山傳來茶農唱「魯冰花」的回聲。那歌聲夾雜著哭腔,委屈,還有不解。「魯冰花」這首歌,在茶農看來,就是在貧寒交迫中,對於人間溫暖與救贖的呼喚和追問。放在故事的結尾,電影的悲劇色彩,再次得到了極大程度地強化和渲染。所以,當茶農唱完,童聲合唱緊跟著隨之想起,讓觀眾不經意間就在閃閃淚光中,被深深觸痛。不過,由於影片對郭老師來茶山的原因,以及他與老師溫秀子之間的默契刻畫得不夠豐滿,所以影片多少還是給人留下了疑惑與遺憾。